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为何要选择啥也没有的刘备

浅谈《三国演义》中,智圣诸葛亮与刘备的最佳组合。
说诸葛亮是三分天下的总策划,一点也不为过,他通揽天下,胸怀大志,腹有经天纬地之才,自比管仲乐毅,却俯身田畴,躬耕南阳西岗上,因此被誉为卧龙,而卧龙岗由他得名,这是卧龙岗传说的版本之一。
刘备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为人忠厚,寡言少语,却以德服人,其名言名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01,三国演义的创作资料源于陈寿的《三国志》,而诸葛亮与刘备为什么走在一起,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透彻地分析并明确三分天下的愿景与可行性报告。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其意义远大于桃园三结义,这是刘备集团崛起的必要条件,也是刘备与诸葛亮鱼水相逢的历史幸事,是蜀汉帝国龙兴的重要起点。
因此,三顾茅庐不仅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双向选择,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大家公认为皇叔,即是帝室根脉,即为龙子龙孙,继承天下,兴复汉室,是合理合法闪闪发光的一块金字招牌,这是其他如曹操,孙权,袁绍等都不具备的身份硬件。
这比其他条件更重要,是别人无法拥有的出身标签,做为汉室继承人,刘备可谓名正言顺,符合天下人的贯性思维,这是诸葛亮看好刘备,并选择刘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统的出身条件,使刘备身价备增,在常人眼中刘备看似一无所有,在诸葛亮眼里,刘备富贵天下。
02,刘备所缺乏的创业要件:诸葛亮的智圣韬略及安帮定国的军事政治才能。
从诸葛亮
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是条卧着的龙,不能把他召来相见,只能屈身去亲自拜访他,然后请他辅佐主公。
刘备终于找到了水镜庄里司马徽口中的卧龙、风雏得一人者能安天下卧龙,怎能不心跳加速,欣喜若狂,他心仪已久的:卧龙,能让他成就蜀汉大业的卧龙终于可以看到真容了,终于有缘得到这位神人的帮助,他的兴汉大业似乎迎来了曙光。
刘备极尽恭敬之状,极尽渴慕之情,一趟不在,二顾不知所踪,那就三次再来,随行的二弟、三弟有些恼火了,说诸葛亮太自大了,也说刘备大哥也太掉价了,一个种地的农夫,摆什么架子,装什么神仙,让堂堂皇叔低三下四,毕恭毕敬,这人有点过分了,三弟张飞忿忿不平,这也太狂了点,真的有恁大本事,让大哥如此三番屈身聘请,哼,万一是个凡夫俗子,岂不惹人耻笑。
张飞,关羽随刘备顶风踏雪第三次走上南阳卧龙岗,来到岗前,张飞感到憋屈,想到前两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不由得烦燥起来,大声嚷嚷:大哥二哥,若那诸葛村夫再摆臭架子,再不出来相见,看俺翼德放把火把茅庵给他烧了,看他卧龙怎样睡觉。
刘备严厉斥责张飞的莽撞与不敬:放肆,这样无礼谁稀罕见你?
不要打扰了岗上的清静。
果然,书童告知,先生正在睡觉,稍等一下。
刘备一听,大喜过望,今天终于有结果了,心中窃喜沉吟。
张飞听见正在睡觉心中又要烦燥,便忍不住又嚷嚷道,睡觉睡觉,看俺老张一把火,让他咋睡?
刘备急忙遮拦,怪张飞太没教养,受不了就回去。
张飞赌气真的到岗上溜达去了,刘备也不理睬,与关羽恭恭敬敬立在草堂厅前。
一阵嚷嚷声,惊醒了正在酣眠的卧龙,但见书生孔明伸腰走出,口中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色暖,窗外日迟迟。
吟罢洗漱完毕,走出草堂,朗声问道:来者可是皇叔?
慢怠之处,请勿见怪,孔明这边有礼。
但见刘备早已长揖堂中,诸葛亮慌忙还礼,搀扶落坐上茶。
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开始了,于是三分天下,蜀汉大业宏
综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备三顾之恩做出基本概括: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驱驰。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谦虚的回忆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三顾之情份,而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不仅仅是三顾之恩,主要有
二,共同俱有高尚的情操及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风范,即情趣相投,志同道合。
三,刘备忠厚仁义,著名的“桃园三结义”是刘关张三义联盟的千古佳话,也是刘备名扬天下的一个金光闪闪的名片。
四,刘备仪表堂堂,两耳垂肩,双臂过膝,有唯心论中的“帝王之相”,当然,这里并非主要条件。
五,刘备义薄云天,对人坦诚相见,人缘极好,公孙瓒,刘表宁可把官位传给刘备,也不传承儿子,可见刘备为人的品行口碑,赢得广泛认可。
六,刘备占尽人和,这是成就大业的先决优势。
诸葛亮评价,曹操占尽天时;
孙权占尽地利;
而刘备占尽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刘备的
七,是知音,知己,即知遇之恩。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假如刘备没有对诸葛亮的信任与渴慕,没有三顾茅庐的真诚相邀,那么卧龙岗上诸葛茅庐就不会名闻天下,三国历史的天空将会有另一片云霞。
就没有前后《出师表》的惊世名篇。
就没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创作:二0二0年十月二十八日。
南阳柴庄。

参考:
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是有原因的、与
诸葛亮非常了解时局:当时汉朝经过了一系列的大事:A黄巾之乱,群雄并起,B,诸侯伐董卓,大浪淘沙,雄才大略的诸侯初现。
C,官渡之战,曹袁争雄,以袁绍失败而告终,此战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曹操己平定了北方,打下了良好基础,称霸一方己不可动摇。
另一个是占据长江下游广袤富庶土地、且出身豪门世族拥有实力的绍术、在未来不会有大作为,原因是:袁绍与曹操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而袁术袖手旁观,乱世争霸而兄弟不和,足见袁氏兄弟毫无远见和格局,难以成大事。
而那时江东的孙氏父子脱离袁术,自已打江山已成气侯。
诸葛亮通过自己人脉关系和自己的所见,他更了解他的姨丈刘表是一个守成的诸侯,而远在益州的刘璋亦是如此。
以诸葛亮的抱负和
因為当时确有荆州和益州两地空间等待明主,只看谁抓住而已!
参考:
诸葛亮并不知道一定会三分天下,三分天下是他根据当时局势进行的预判。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明确的认识。
投靠曹操的利与弊利刘备三顾茅庐时期,曹操是当时各路诸侯实力最强的。
投靠曹操的好处,就是平台好,起点高,以自己的才能,可以很轻松的获得一份职位不错的工作。
弊诸葛亮虽为荆襄人士,本家却不是此地人,虽然他是荆州大族蔡讽的孙女婿,但毕竟不是自己本家的势力。
在以世家门阀为主要构成体系的东汉,缺少世家支持,是很难有一番作为的。
在以颍川世族起家的曹营,诸葛亮即便投靠过去,想要获得重用,不仅仅需要足够的能力,更需要世家在其背后的支持。
而且,曹操身边的谋士,大多从青徐二州开始,就追随曹操了,都是资历深厚的老臣了。
诸葛亮想要在这些即有资历,又有背景,能力还不比自己差的人精中混出头,是十分不容易的。
投靠孙权的利与弊利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做官,且官职不低。
虽然以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兄长提携,但总归有诸葛瑾的扶持,获得重用要容易的多。
弊东吴的世家同样竞争激烈,四大世家:陆、顾、朱、张,再加上曾经与孙坚、孙策打天下的将军们,江东的地盘上的竞争要比曹营激烈的多,毕竟扬州就这么大的地方。
而且江东成也长江,败也长江。
虽然有长江天险作为江东的天然屏障,但离开长江,江东水军的优势同样难以发挥。
这也决定江东想要问鼎中原的机会十分渺茫。
最后一点,就是自己与兄长都在江东发展,一旦将来局势突变,则诸葛家就再难有出头之日了。
选择刘备的原因一.此时的刘备身边并无可用的谋士,徐庶被迫投靠曹操,刘备身边将才林立,谋士却无一可用。
以诸葛亮的能力,再加上徐庶、司马徽等人保举,以及自己在荆襄一代的名声,投靠刘备后,必然会受到重用。
这点在历史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刘备此时虽落魄,但能够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三顾茅庐,证明刘备是个能放下身段,善于用人的明主。
而其身边的关羽、张飞号称万人敌,赵云更是武艺精湛,这些人能一直追随刘备而不弃,足见刘备是个好主公。
一个明主,加上这么多优秀的人协助,成功只是时间和机遇问题而已。
这点在历史中也得到了印证。
三.诸葛亮号称卧龙,卧龙之志,岂会甘于仅仅做一个谋士,不说一人之下,也要问鼎三公之列。
此时给刘备雪中送炭,再加以自己的能力,想不出人头地都难。
后来,诸葛亮代管蜀国,被称为相父,也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
在三国的君臣中,以刘备与诸葛亮的相会最为经典。
昔日三顾茅庐的情景,成为后人叹为观止的绝唱。
也正是这场君臣的风云际会,使得刘备和诸葛亮的相逢相知流传千古。
刘备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在北方的征战中屡战屡败,只得投奔刘表,寄人篱下。
在得到诸葛亮辅佐后如鱼得水,实力日益壮大,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人曾经赞誉诸葛亮说,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可是,诸葛亮既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何要选择穷途末路的刘备呢?
一、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脍炙人口,不过这个故事也曾经遭到过质疑。
在《三国志》的注释里,就有一条写的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的故事。
当然,这一条注释的末尾裴松之加以了批驳。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写道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事。
因此,三顾茅庐的事情应该是真实的。
对刘备三顾茅庐质疑的人,主要是以己及人,以今及古。
在一般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是诸葛亮三番五次求见刘备而不可见。
作为臣子,去寻找主公求职,还不低三下四。
怎么可能让主公去委曲求全,三顾茅庐呢?
我们从这里,就能够看到刘备三顾茅庐的不凡。
那么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去请求诸葛亮出山呢?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仰慕诸葛亮的才华。
刘备在到了荆州,暂时安定下来之后,就开始痛定思痛,思考自己的经验教训。
在经过思考后,他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缺乏治国理政的人才。
这个缺陷,是由于刘备的出身和能力造成的。
刘备出身平民,为了让自己能够有号召力,他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不过,他这个汉室宗亲的旗号里有多大的水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起兵后,竟然还因为遭到同乡的嫉妒,险些死在同乡请来的刺客手下。
从这些情况,我们就能够知道,刘备其实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基层。
我们不可否认,刘备是一个具备文才武略的人。
他曾经跟随当时的大儒卢植学习,从卢植身上学到了一些学问。
不过刘备这
可以说,他所学到的学问是有限的。
在当时,知识是有着垄断性的,这些知识垄断在世家大族手中。
所谓的将门出将,相门出相就是这种垄断性的写照。
这使得刘备的才能主要表现在作战方面,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他显得十分欠缺。
由于刘备长年在平民阶层沉浮,他对于人情世故十分了解。
他提拔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是一时名将。
但他却因为与世家大族没有共同语言,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刘备在他的集团中,亲自担当着文治的重担,显得力不从心。
最终,他被曹操集团打败,退往了荆州。
由于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刘备陷入十分苦恼的境地。
他曾经对人说,自己为了寻访人才,连深山老林都找遍了。
和曹操相比一下,曹操手下的那些文臣谋士,有几
所以,当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情况,他如拨乌云而见青天,当然要急于把诸葛亮召到麾下。
如果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集团的短板就会补齐,刘备的事业也将会得到发展。
可以说,诸葛亮是否加入刘备阵营,决定着刘备阵营的前途命运,因此刘备才会不顾一切地去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二、诸葛亮为何要出山辅佐刘备。
相对于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诸葛亮却不以为意。
他正在隆中躬耕陇亩,还不时出去云游,寻亲访友。
诸葛亮对于那段生活曾经有个评价,那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种心情,其实是诸葛亮经历了世间的磨难而历练出来的。
诸葛亮在早期并不是一个散淡的闲人,他对天下有着自己的抱负。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比管仲乐毅”。
我们知道,管仲是春秋时辅佐齐桓公的相国,在他的辅佐下,齐国繁荣昌盛,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而乐毅则是战国时燕国的大将,他被燕昭王召到麾下,报复强齐对弱燕的侵略。
在乐毅的指挥下,战国最弱小的燕国,联合各国打败了当时天下最强的齐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诸葛亮把自己的才能,和这两位文臣、武将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他自命不凡的雄心抱负。
但是,当时的荆州,一切都把持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这些世家大族没有能力,却霸占所有的社会资源。
有才干的人想要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
诸葛亮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但是由于他的清高,引起了那些人的疑忌。
除了徐庶和崔州平外,没有人认可在诸葛亮的才能。
不但如此,那些人还对诸葛亮肆意嘲笑打压,连诸葛亮娶的妻子,也被那些人编成谚语进行挖苦嘲笑。
我们可以想到,早期的诸葛亮心里忍受了多少不平。
诸葛亮出仕的机会也是十分渺茫的。
他看不惯世家大族的做派,耻于和那些庸碌无能之辈为伍。
他对于刘表父子的性格能力了如指掌,也无意为他们效力。
因此,他才决定隐居起来。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胸中的抱负,将家庭迁到隆中,一边躬耕陇亩,一边等待天时。
在刘备来到荆州后,诸葛亮就把
诸葛亮对刘备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并且为他量身打造了《隆中对》的策略。
在《隆中对》里,处处显现着诸葛亮的政治眼光。
他不但为刘备规划了夺取天下的步骤,还对刘备阵营里的分工预做了划分。
比如对于刘备阵营中重要将领关羽,诸葛亮就为他安排了重要的岗位。
那就是镇守荆州,在最后的阶段,率领荆州军队北伐宛洛。
这样,诸葛亮就为与关羽未来和睦相处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对刘备阵营的情况了如指掌,诸葛亮是不会做出如此精确的判断的。
从这一切,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就有意加入刘备集团了。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上面进行的分析,那就是他和刘备都是遭受世家大族白眼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
刘备不管如何与世家大族沟通,即便是控制了徐州,也还是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而诸葛亮则是遭到世家大族的打击,一直不能施展抱负。
这样的共同经历,让他们在感情上容易造成共鸣。
第二个原因是双方的奋斗目标相互契合。
刘备作为出身平民的君主,他以刘邦和刘秀为榜样,胸怀重建汉室江山的理想。
为此,他虽然历经磨难,依然百折不回。
在他来到荆州后,刚一得到缓冲的时机,就马上四处收罗人才,扩大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抱负。
在当时的乱世中,他也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辅佐明主来完成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虽然受到世家大族的排斥,但是他依然有着极强烈的正统思想。
辅佐一位汉室宗亲来重建汉室江山,自然对诸葛亮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他对刘表和刘璋的作为十分失望,被迫将目光投向了刘备。
第三个原因是刘备能够为诸葛亮提供理想的平台。
诸葛亮出仕刘备,在获得大义的名分外,还能够让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对自己的文韬武略十分自信。
而刘备虽然在军事方面有着专长,但是在文治方面毫无建树。
在他的手下,没有治国理政的人才。
因此,双方见面之后,一拍即合。
刘备阵营的缺陷,被诸葛亮完美地弥补了。
诸葛亮自信能够像当年管仲辅佐齐桓公那样,让刘备得以施展抱负。
所以在刘备表明了自己的求贤若渴的态度后,诸葛亮出山为他效力就顺理成章了。
三、诸葛亮并不以三分天下为满足。
有人评价诸葛亮说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这是因为当时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对刘备分析天下大势。
诸葛亮认为刘备主要的敌人是曹操,而东吴的孙权难以消灭,可以引为外援。
这样,天下就形成了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势力共存的局面。
不过,如果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其他的言行来看,天下三分并非是诸葛亮的理想。
他的理想是一统天下,重建汉室江山。
因此,在《隆中对》里,他始终将曹操作为主要的敌人。
这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的目标是代汉篡位。
而孙权作为偏安一隅的君主,可以成为刘备联盟的对象。
在《隆中对》里,诸葛亮详细地为刘备规划了统一天下的步骤。
先跨有荆益,然后进行休整,对内修好政治,对外结好孙权。
在等到时机成熟,就对曹魏发动北伐。
一路由刘备率益州军队北伐秦川,一路由一员上将率领荆州军队,北伐宛洛。
这样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孙权曾经问诸葛亮,如果消灭曹魏后,两家如何相处,是否平分天下。
诸葛亮答道并非如此,双方要重整兵马,继续争夺天下,直到天下统一为止。
我们从这些迹象可以知道,诸葛亮的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
但是,由于《隆中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孙权撕毁盟约,趁关羽北伐襄樊的机会,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这使得《隆中对》遭到了破产。
在随后发生的夷陵之战中,蜀吴遭受了两败俱伤的结果。
这使得诸葛亮一统天下的设想未能实现,这也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始料未及的。
结语:刘备和诸葛亮的相遇、相知,是古今历史上的典范。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使得他的集团短板得以弥补。
这使得刘备集团“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成为一个能够夺取天下的完整的政治集团。
刘备需要诸葛亮的辅佐,诸葛亮也需要刘备提供的平台施展才干。
因为双方的需要,也由于双方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理想所产生的共鸣,使得双方一拍即合。
诸葛亮为刘备集团量身打造了《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战略目标。
而且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让刘备的实力迅速壮大,成为一个能够争夺天下的集团。
可惜在《隆中对》实施过程中出了意外,使得诸葛亮壮志未酬,这也是他当初始料未及的。

诸葛亮隆中设想三分天下,而后必归正统,故选“皇叔”。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的化身,这恰好是曹孙短板。
仁可得民心,安天下正是孔明所看重的。
遗憾地是“皇叔”不是要做“皇”的“叔”而是恢复汉室自己当皇帝。
因此,自刘备称帝起,仁就巳打折扣。
倾国力替关公报私仇,重小义轻天下之大仁大义已昭然。
重结义一人之命而让出生入死十万人丧生更是不义不仁之举。
孔明择仁而佐,选正统而扶没有错,错在正不堪扶,而辅人非仁。
刘备智虑远不及孔明,而孔明识人却不如刘备。
刘备三顾把孔明看得很准,而孔明却把主子看走了眼。
这大概是孔明当初为何选刘备而后含恨五丈原的原因吧。

参考:
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
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
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里面,每
同为谋臣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选择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
在当时东汉末年的大纷乱当中,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为何还要去辅佐刘备?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诸葛亮通过这段描述,很直白的说出了当今天下大势。
曹操实力雄厚,孙权虎踞江东。
这两家实力的存在,足以证明汉朝想要中兴肯定不可能。
可诸葛亮对面的人物,是那位自以为是的大汉皇叔,拥有汉室宗亲血脉的刘备。
刘备来寻求诸葛亮帮助,所围绕的主题就是中兴汉室,诸葛亮自然不会戳穿刘备的面纱。
所以诸葛亮也就只能顺坡下驴,按照刘备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群雄逐鹿,各方豪杰各有一席之地,大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何谈气数。
二、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被世人所熟知。
当时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名气,相比曹操、孙权、刘表等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实力可言。
但是能够像刘备这样放下身段,来请诸葛亮出山的人,貌似还没有。
在拜访孔明的过程中,刘备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在给诸葛亮留下的书信当中,足以表现出刘备的诚意。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所留有的书信当中,写的内容十分虔诚。
在大雪天拜访无果之后,又是斋戒又是沐浴,如果在这种情况诸葛亮还不能够心动的话。
那只能说明他的不识时务,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刘皇叔的这两次拜访吗?
他就是在故意试探刘备的诚心,用来判断刘备是否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明主。
三、诸葛亮能够选择的对象不多正如上文所说,曹操和孙权的实力已然成为气候。
环绕在那两位周围的人才多如牛毛。
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就在东吴任职,并且东吴还有一个天才周瑜。
诸葛亮想要在东吴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可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时机的选择对于诸葛亮来说十分重要。
再看一下曹操这边,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同时还有郭嘉等人帮助曹操谋划大事。
再加上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即使诸葛亮前去报道。
论资历,诸葛亮是个外来户;
论能力,能不能被曹操看到还很难说。
看一下司马懿就会知道,为了逃避曹操,司马懿在前期也是做了很多挣扎。
剩下的就只有等人来寻找自己了,等着被人发现,这样才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演义中将诸葛亮的才能描述成经天纬地,才华卓绝。
但是为什么曹操和孙权都没有前来招揽诸葛亮,这摆明了就是诸葛亮的名声并不如书中所言。
刘备三次前来拜访之后,诸葛亮毅然决然的选择刘备也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曾经说过,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和孙权已占其二。
最后一个“人和”,刘备恰好符合标准。
换言之,诸葛亮自然可以等,可机会不等人。
等待一个明主不容易,当时的天下大势,可以供诸葛亮选择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试想一下,诸葛亮也愿意就此埋没一生,否则怎么会有自比于古往大才。
四、施展才华,共同创业《三国演义》中描述道: 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刘备求贤若渴,选择了刘备自然也是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演义中就表现的十分贴切,能够完全得到刘备的信任,对自己言听计从,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换言之,如果选择诸葛亮和孙权,这种信任程度显然是达不到。
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十分年轻,这本身就会让那些老谋深算的人不信任。
选择辅佐刘备,其实很大程度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种机会。
与其选择那些不看重自己的,不如去扶持一个新人。
刘备在当时为自己造势,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天下都知道有一个刘皇叔。
身揽“大汉皇叔,中兴汉室”的旗帜,如果诸葛亮能够很好运用的话,成就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结:不论是汉朝灭亡还是中兴汉室,这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有太大关系。
他在意的是自己这匹千里马,能否找到一个良主。
在选择刘备之前,诸葛亮自然也会分析各方诸侯是否能够接纳自己,以及自己能否施展抱负。
相对比而言,辅佐刘备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自然会名流千古。

参考:
一,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那只是他对外的一种官方说法,如果你真要信了,那就大错特错,因为真正的他“胸有大志\"。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曾说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管仲、乐毅是谁?
是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以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志不小,而诸葛亮结交的也是当时有名的有志之士,如徐庶,崔州平等。
并且名声在外,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口中的“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中的“卧龙”,这样的人物,你相信他真的愿意“躬耕南亩”吗?
诸葛亮不但胸怀大志,而且胸怀天下,未出茅庐已预知天下三分,刘备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答对,让我们知道诸葛亮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且对各组军团的进退方针宗旨都洞若观火。
二,诸葛亮既胸有大志,又胸怀天下,为什么不投奔力量强大又任人唯贤的曹操或拥兵江东,根基深厚的孙权呢?
诸葛亮有战略眼光,他既然想做出一番事业,必然不愿意被人压制,诸葛亮的谋略,在三国众谋臣中名列前茅,但是却并非遥遥领先的。
如曹操,任人唯贤,又不拘一格,天下英雄谋士来投,战将千员,谋士上百,如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鹞、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杨修等,而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等实力与诸葛亮不分上下,特别是郭嘉郭奉孝,吉文韬武略甚至超过诸葛亮,据说郭嘉死前,已经为曹操设定了攻占方略,如果曹操当初按照郭嘉遗下的军事策略进退,曹氏很有可能统一天下。
如果诸葛亮投奔了曹操,也只能与几人平分秋色,并不能显出自己的独特来,甚至很有可能英雄无用武之地。
江东虽然实力比不上曹操,但是孙吴据有江东历经三代,文臣武将已成体系,对外来人士产生抵触排挤,而且孙权只是守成之君,并无野心,在礼贤方面远远不及曹操与刘备,如果诸葛亮投奔江东,那么诸葛亮注定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显露了自己的才能,甚至会被其他的人等针对排挤,而且孙权也不会信任诸葛亮,因为孙策在临死时交代过孙权,文事不决问张昭,武事不绝问周瑜(大概意思),也就是说,诸葛亮投奔江东,有了大事,人家都有依靠,根本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情。
刘备呢,当时刘备带领着关张二人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上午遮身片瓦,下午立足之地,不是借助在曹操那里,就是借住在刘璋那里,刘备要发展,必须要召集天下有志之士,可是以他的势力,根本不足以成为大家投奔的对象,于是他把眼睛盯上了诸葛亮。
不但是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的名声,更有诸葛亮的家族实力。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有时也被人称为诸葛村夫,但诸葛亮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农民出身,而是出身瑯玡诸葛世家,诸葛亮的父亲为诸葛珪,曾为兖州泰山郡丞。
而诸葛亮的外家黄承彦甚至与荆州整个上层有重重联系。
为了能够得到诸葛亮,刘备与关、张三人顶风冒雪,三顾茅庐,给足了诸葛亮面子,并且把自己的发展前途全部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与诸葛亮抵足而眠,自称如鱼得水,并且给了诸葛亮无限的信任,而这种做法正是曹操和孙权所做不到的,也就是说,如果诸葛亮投奔了刘备,那么诸葛亮就可以一家独大,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而无人製肘。
诸葛亮正是看到了刘备的关系单纯,投奔刘备以后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不需要担心其他的人际关系,也几乎没有人拉后腿,在刘备那里,诸葛亮可以充分的放飞自我。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三,诸葛亮的选择不错而事实证明,诸葛亮选择刘备是正确的。
诸葛亮投奔刘备之后,所做的所有决策都得到了刘备的支持,不是与刘备亲如兄弟的关羽,如果不听诸葛亮的指挥,刘备也会责备关羽。
刘备的支持和信任,让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因此,诸葛亮出山之后,能够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等,为刘备立足三国做了贡献,也让诸葛亮的名声传于天下。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生前身后都算是风光无限。

参考:
【您好,
非常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导语:研究文化古籍,研究历史人物,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价值巨大的现实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知悉当时的社会形态,探究人物的得失,获取经验和教训。
我认为: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
我们应尽最大可能还原事实。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有
01、与司马徽的观点相同。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司马徽来访刘备时,评价过诸葛亮。
司马徽站起身来,叹息道:“可惜卧龙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看得出来,司马徽认同刘备,也赞同诸葛亮辅佐刘备。
历史上,司马徽素来以知人、育人、荐人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
司马徽认同刘备,多半是会劝阻诸葛亮投奔曹操的。
这正所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02、和曹操彼此都没中意。
就像相亲的时候,两人没有看对眼,所以没有掀起浪花来呀。
据《四库全书》记载。
宋瑞见操,曰:绝怜诸葛隆中意,赢得子长天下游。
操奇之曰:诸葛之才比君如何?
宋瑞对曰:十倍,如驽马比麒麟,寒鸦比鸾凤。
操曰:沧海遗珠也!乃顾诸葛于草庐。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曹操去过一次诸葛亮的茅庐。
但是对于曹操来说,诸葛亮并非急缺的人才。
否则依照曹操爱才的秉性,早该收纳诸葛亮在麾下了。
03、诸葛亮作为一个年轻人,有抱负,有成功的企
“诸葛亮经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才能不可限量”。
司马徽说。
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是管仲和乐毅。
那管仲和乐毅是谁呢?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因为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而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乐毅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辅佐燕昭王。
主要功绩就是乐毅指挥五国联军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险些灭亡齐国。
那什么才是辅佐呢?
辅佐表示辅助或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当时,曹操、孙权政权体系健全、人才济济,在曹孙政权,诸葛亮是不会得到辅佐的机会的,也就不会立千秋之功了。
04、研究过刘备团队,并据此量身打造专门的策略。
或许诸葛亮料定刘备会来找他。
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说罢,诸葛亮拿出一个
将军可以让曹操占据天时,让孙权占据地利,自己占据人和。
先占据荆州,再谋取西川,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然后进取中原。
所以,诸葛亮根据天下大势,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只等刘备“三顾茅庐”,
05、自信自己会成功。
第二天,诸葛均返回家中,诸葛亮嘱咐道:“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得不出山。
你要照看好家园田亩,功成之时我就回来。
”诸葛亮认为刘备会言听计从,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很快就会成功的。
结束语:就这样,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既成就了刘备,也成就了自己。
每深入一步,我们就离真相更近一步。
其实,读完《三国演义》,大家有没有发现,相比关羽的忠,诸葛亮忠于刘备犹过之而无不及。
读三国,品三国,知三国。
参考: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三国演义》。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刘备想成大业的内心已经按捺不住,但是还是有道德的旗帜,还想兴复汉室。

从董卓以来的天下大势说起,再给刘备做了未来规划。
这里可以猜测,诸葛亮此时已经把汉献帝的东汉政府和刘备势力区分开来了,至于区分到什么程度,则可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越往后,越分割。
诸葛亮不寄希望于刘协,而是把正统的思想寄托于刘备。
诸葛亮何许人也,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乐毅帮助弱燕下齐72城。
这足以看出其心志,辅佐贤主,救于危难。
政治家是有理想的,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投机主义。
刘备当时是最佳人选,曹操是汉贼,诸葛亮断然是拒绝的,打内心就不喜欢,孙权有江东群贤,诸葛也未必受到最大的重视,刘表、刘璋不成气候,辅佐他们属于浪费时间,那就只有刘备了。
刘备一路逃,一路打,也真是斗志盎然。
还姓刘,还特别重视诸葛亮。

参考:
诸葛亮何许人也,曾自比管仲乐毅,乃丞相之才 ,广结好友探讨天下之势。
奈何未遇明主,只得深耕于田间,醉卧于榻上,隐匿于市集。
幸得好友徐庶推荐于刘备,刘备三顾茅庐才得以出山。
而刘备却有
第一,其志也。
刘备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一颗真正匡扶汉室的决心,试问,曹孟德有吗?孙仲谋有吗?
袁本初有吗?第二,其名也。
刘备以皇叔的身份立足于群雄之间,谁见面都得叫一声刘皇叔。
身份高贵,不管是讨伐还是招兵买马,同样师出有名。
集结天下匡扶汉室的有志之士,做事事半功倍。
第三,其武也。
刘备当时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可这三人个个有勇有谋。
而关羽、张飞、刘备三人曾经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天下闻名。
关羽曾经温酒斩华雄,诛文丑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只为寻兄,张飞与赵云个个万人敌,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之轻巧。
第四,其文也。
刘备文臣不多,手下谋臣不过糜竺,简雍,孙乾之辈能力平平,有强力武将,却无得力谋士辅佐,犹如双臂自断一臂,空有一身力量却使不出来。
巧遇良才徐庶,徐元直辅佐刘备,漂泊半生的刘备终有一城之地了。
第五,其仁义也。
刘备成名比较早,早期与公孙瓒是同窗,结交颇多权贵。
而桃园三结义助使刘备以义聚人。
镇压黄巾起义时,刘备颇多战功却仅封县尉一职,可鞭打督邮却顺了民心,得到拥护,刘备知道了民心之所向,以仁义为立足的资本,笼络民心。
第六,其相也。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颇有猩猩体相。
一般人有这体相皆为王权、富贵相,诸葛亮也是看中这一点才会选择刘备。
第六,其哭也。
刘备三顾茅庐,哭出诸葛亮,一个大男人为求贤才三番五次落泪,诸葛亮认为刘备乃是贤主,就选择他,跟他出山了。
第七,其荐也刘备,马越檀溪访贤,碰到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向其推荐卧龙与凤雏。
徐元直走马荐诸葛亮,两人皆为诸葛亮好友,与诸葛有深交,而诸葛也信任他们,最后才促使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参考:
诸葛亮在隆中一共隐居了十年多 (大约从公元197年——207年),在这十年多的时间里,诸葛亮虽然躬耕南亩,自力更生,但却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过着与世隔绝的高卧隐逸生活,而是时刻
当时,各股割据势力中实力最雄厚的当属曹操集团。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参与了讨伐董卓之战,后为东郡太守。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曹操领兖州牧,率军大败青州黄巾军,得三十万降卒, 裁汰老弱,留其精壮,组编成精锐的“青州军”,军事力量大增。
然后以兖州为根据地,向外开拓疆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入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
在经济上,他大力实施屯田,奖励农耕,基本解决了粮食匮乏的难题。
在人才上,他主张“唯才是举”,先后招纳了不少智谋之士为己效力,著名的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等等,为其出谋划策,顺利地击灭了吕布、袁术,降服了张绣,驱逐了占据徐州的刘备,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
接着又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摧垮了实力强大的袁绍集团。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逃到辽东的袁绍子袁熙、袁尚为军阀公孙康所杀,并将首级送给曹操,袁氏残余势力被剿杀殆尽。
至此,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除西北被马腾、韩遂占据外,基本都成了曹家的禁脔,这使曹操成为诸军阀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
凭诸葛亮的能力、眼光与智慧,若想建功立业,第一个就应该选择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人做主公。
但诸葛亮心目中的理想明主,首先必须具有兴复汉室的志向。
他在隆中隐居期间,曹操已经陆续战胜了北方的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地区。
而诸葛亮虽胸怀大志却终不北向,就是因为他认为曹操延续了董卓的做法(其实是误解):“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
还有一个原因:诸葛亮认为曹操生性多疑,很难让自己放手去干,难以尽情施展才华。
他心目中的明主,必须对自己深信不疑、言听计从,是能使他尽情施展的知己。
而曹操明显不是这类人。
加上曹营人才济济,谋臣若云,猛将如雨,曹操又事事亲力亲为,因此很难有机会轮到自己头上,很难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所以他第一个就将曹操排除在外。
就在曹操统一北方之时,孙策、孙权占据了有长江天险作屏障的江东地区,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统领其众离开袁术,向江东地区发展,先后打败了割据江东的刘繇、许贡、王朗等小军阀,占据了丹阳郡、吴郡、会稽郡等地方,接着又攻占了庐江、豫章等郡,基本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
孙策被许贡家客刺死后,其弟孙权虽然年仅18岁,但胸襟阔达、多谋果断,善于团结部下,扶绥百姓,在张昭、周瑜的辅佐下,很快稳定了内部。
孙权很注意“延招俊秀,聘求名士”,不过短短5、6年时间,江东就出现了“猛士如林”的局面。
政治家鲁肃在周瑜的大力举荐下来襄助孙权,一见面就提出了“巩固江东、夺取荆州、
在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代的苦心经营下,江东日渐强盛,孙氏集团是仅次于曹操的第二大割据势力。
但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在江东做高官,他肯定不会将所有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再去江东为孙权效力。
因此孙权也被他剔除。
其他的什么割据荆州的刘表、占据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皆是小格局、小眼光、小气魄之人。
荆州牧刘表与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有旧,亦有心笼络、栽培诸葛亮,但诸葛亮认为他才智不高,是个目光短浅,畏葸苟安,只求自保之人,而且不谙选贤任能之道,荆州随时都有被曹操、孙权或其他军阀吞噬的可能性。
刘表、刘焉、刘璋这样的人,更不会是诸葛亮心目中的明主。
这个时期的刘备,屡遭挫败,四处依附,尚无固定地盘,实力非常弱小。
可诸葛亮偏偏认定这位落魄的刘皇叔就是自己的命中真主。
既然曹操、孙权、刘表、刘璋都不是诸葛亮心目中的明主, 他为何一眼就认准了屡败屡战、狼奔豕突、连块根据地都没有的刘备是值得自己追随、辅佐的明主呢?
综合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点:(1)刘备是汉室之胄,又被汉献帝认为皇叔。
根正苗红,出处正,正是他实现兴继绝、报皇恩的最佳条件,同时两人都企望兴复汉室,奋斗目标一致。
(2)刘备有屡仆屡起、折而不挠的英雄气概。
在诸葛亮看来,曹操虽是仕宦出身,文武兼具,有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腕和宏
孙权依靠父兄在江左建立的霸业,也是“窃命”的作为。
只有刘备不同。
他白手起家,奋斗半生,多次颠沛流离,屡蹶屡起,可谓历尽艰辛。
他的困厄遭遇,连块立锥之地都没有的尴尬处境,并未使他灰心丧气,反而百折不挠, 始终抱着建立大业的宏志。
这种不甘人下、不畏挫折的精神,是开创事业的基础。
(3)刘备乃人中之杰,知人善任而又具有济世的才能,绝非庸碌之辈。
就连心高气傲的曹操也认为:“刘备,人杰也”。
从曹操的评价和他后来用兵主要针对刘备来看,刘备的能力不可小觑。
(4)刘备“仗义疏财、与众同甘苦、仁厚爱人、甚得众心”。
史载刘备能与麾下将士“同床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
这样一位礼贤下士的人,一定是众望所归的明主。
(5)刘备出身孤寒,起于蓬蒿,知道民间疾苦,有延贤下士的诚心,又没有盘根错节的复杂社会关系,没有亲戚门生的掣肘,因而和他共事可以放手去做,而不必忧谗畏讥,更不会遭受忌恨。
和曹、孙比,刘备如同一张“白纸”,最适合勾画蓝
上述五个条件,正符合诸葛亮择主的要求,这也是诸葛亮在比较曹操、孙权、刘表等人的条件后作出的最终抉择。
建安十二年(207)冬,寄居荆州的刘备三次顶风冒雪赴隆中拜访诸葛亮(《魏略》说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诸葛亮深受感动,一见面就提出了先联吴抗曹,再鼎足三分,最后赢取天下的兴国方略。
一席话让刘备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信心大增。
随后,在刘备的力邀下,诸葛亮结束了在隆中隐居待时的生活 ,正式踏上了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为实现《隆中对》确定的战略目标奋斗终生。
【插图源自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