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可以肯定是真的,因为要是真的像《竹书纪年》中说的那样,尧舜禅让之间的真相是让“尧幽囚,舜野死”,那就太不符合“历史的行程”了,换句话说,也就太超前了。
《竹书纪年》据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魏国,根据李学勤氏研究,这部被一些人认为“完全颠覆几千年价值观”的奇书,其实就是一部源于三晋之学的“子书”。
而且书中的大量记载都被考古证伪,典型的就是“太甲杀伊尹”的段子(根据甲骨文证实有商一代一直尊崇伊伊),其实不过是反映了战国人心目中的世界。
所以说《竹书纪年》的失传正是因为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过于主观,携带了太多的私货从而逐渐的被历史所淘汰。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据说是尧舜时期的产物。
至于禅让制度有没有?
当然是有。
而且从后的历史来看,这是一种必然的、普遍存在的制度。
最典型的就是古代契丹人,据《旧五代史·契丹传》说:“(契丹)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建旗鼓而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
而《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又更详细的记载说:“八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
又比如,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大统领(理论上是罗马帝国威尼斯地区的地方长官)就是类似禅让制;
而历史上乌克兰哥萨克的大统领也是禅让制。
而蒙古人的大汗也是由那颜们推举的。
蒙元宪宗之前,立大汗要由“忽立而台”大会推举产生。
但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个禅让制不是现代代议制政府中的那种“民主共和”,而是一种“君主+共和制”。
凡是被推荐的、能参与讨论的,都是各邦国的国君。
只要是大家拥戴,一个邦君就可以成为天下共主,而退位后依旧是邦君。
比如卫武公就曾经在“流王于彘”时以“共伯和”的身份代天子执政,之后又将天子之位还与周宣王,自己继续回去做卫国的国君。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制度分类,这种政治制度属于贵族社会的,而不是平民社会的。
在所有贵族时代的早期,习惯法尚在发展,整个社会处于既无礼乐,也无宪章的状态,所以禅让制度便是所有城邦时代的共同记忆。
到了战国时期连礼乐都崩坏无存,何况更古老的禅让?人们觉得困惑也属于正常现象。
到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就更觉得“高贵的野蛮人”之间实行禅让制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且先秦的朝代更替,不同于秦以后的你死我活。
而是每个邦国都平行存在,都有自己社稷百姓,而每个邦国的国君也都有资格成为天下的共主。
禅让的标准,不是天下共主把最高权力送给某人,他是没有这个权力的。
现任的天下共主可以培养、推荐自己的下一任,但是这个候选人能不能坐上这个位子,就要看各邦国国君的支持程度。
帝挚和帝尧是如此、丹朱和帝舜也是如此、伯夷和夏后启也是如此。
甚至到了夏商之际仍是如此,虽然此时夏已经有拥有天下共主的称号数百年,但是在夏桀这代人丧尽,于是大小邦君就会支持一个新的共主 。
也就是《诗经?商颂》上的描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感不来享”。
所以亚圣孟子就指出禅让和放伐其实是一个道理。
陶寺遗址出土的青铜齿轮。
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器,应该上层社会的随葬物。
禅让,现代画家相当中的先民。
其实以考古来看,尧舜时期城邦文明就已经很先进了 物质生活应该比画中要丰饶的多。

参考:
文:小七在中国封建王朝,儒家,基本上是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出自儒家经典典籍中的禅让制,你觉得可信度有多少?
就像现在明星需要包装,以前圣人们提倡自己伟大理论的时候,也是很会搞包装和分配的。
在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初高中教育水平,对历史书上说的禅让制,其实
如果《竹书纪年》记载可信的话,“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也就是说夏王朝同时时间大概就是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的,在夏之前天下为公的禅让制真的有那么美好么?
禅让制,天下为公?
想的美喔!来来来,让你看看禅让制的真相。
首先来看看尧:《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
高辛於颛顼为族子。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帝喾崩,而挚代立。
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两处连在一起就很明白了,尧其实就是黄帝的孙子的孙子。
我们再通过史籍来看看舜帝的家底:《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
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按照辈分算起来他是黄帝的八代孙,尧帝他要喊尧帝高祖父。
最后看看大禹的真实身份。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两处连在一起就是,大禹也是黄帝四代孙,按照祖宗辈分舜帝还要喊他一声高祖父。
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人除了祖宗关系外,还是岳父与女婿的关系,按辈分,作为岳父的舜帝要喊大禹一声曾祖父。
其实他们的关系可以用这张
说白了就是黄帝几个后代轮流做兄弟而已。
我们除去他们身世来看禅让制,你也会发现禅让制其实疑点众多。
在脱去儒家外衣的典籍中,尧舜禹的禅让制就变成了这样。
《韩非子》: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
掩藏在这背后的其实就是残酷的夺位之争。
《参考书籍》:《韩非子》、《史记》、《汲冢纪年》、《竹书纪年》、《山海经》等。

参考:
这个问题,我曾经研究过,我来说说吧。
我们先来看看《史记》里对尧的评价:“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他的仁德如天地一般宽广,他的智慧如神明一般通达,接近她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
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温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
”这个评价看起来没什么,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可是,如果拿这个评价跟《史记》对颛顼帝高阳和帝喾高辛的评价,我们就会发现司马迁对尧的评价里多了几个前人没有的词:富有和尊贵。
那个时候是部落,首领并没有特权,他只是比较明事理,大家推崇他来处理部落的一些诸如纠纷之类的事宜。
人人平等的部落,何来“尊贵”可言?
可见,从尧开始,部落不是“人人平等”了,他划分出了阶级。
所以才会在平均分配的部落时期出现“富有”现象。
为什么到了尧这里,等级跟分配制度就改变了呢?
答案很简单,尧的帝位得之不易。
黄帝有25个儿子,自己开宗立业的就有14个。
这些儿子们的后代也不少,尧好不容易东征西讨才得到的帝位,他要好好享受。
可是,他为什么会把帝位禅让出去呢?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费了好大的努力想把自己的儿子捧上去(即使后来已经举行了禅让仪式,他也只是让舜“代理天子“去做事,直到禅让二十八年后,他去世了才真正把位置让给了舜)。
可是他的儿子不得人心,能力也不够。
这一切,禹看在了眼里。
他努力工作,到处安定民众,治理洪水。
《史记》里说他:所定九州内的民众没有谁违抗他。
他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
禹这么卖命为什么?
全国他都跑遍了,很多地方的人只认识他而不知道有舜。
他工作的范围比当年舜的工作范围大多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当舜去世的时候,全国人都希望由禹来做首领。
舜迫于无奈,也只好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所以说,“禅让”只是一个名词,一个赋予了某些意义的名词而已。
你要说尧舜禹是真的禅让帝位也可以,你要说他们不是真的想禅让帝位也可以。
反正,他们是无可奈何的,只能怪自己当年工作跑来跑去,没有把儿子教好。
(有鉴于此,禹直接把帝位传给了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之下,萧规曹随,舜接下来把皇位让给了禹。
可恨的是禹没有把尧的禅让制度发扬光大,把帝位当成自个家的,厚颜无耻地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尧是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史称“其仁如大,其知如神。
尧给舜禅让并没有草率决定,因为尧毕竟对舜了解甚微,心里总不踏实。
因此,以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代价来考验舜。
最后,又将九个不成器的儿子与舜一道生活,以进一步考验锻炼舜的教化才能。
通过考验,发现舜内善持家,外善教化,他的邻居都能互相谦让,工作精益求精。
验证了舜的能力后才传位给舜。
舜原来是尧的女婿,尧把位子禅让给了自己的女婿。
不过,舜也是一位杰出的首领。
传说他执政以后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
完善了法律刑罚。
舜设官分职,将部落联盟议事会改革为贵族议事机构。
舜还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官员的政绩,有成绩者加以提拔,不称职者予以撤换。
舜设官分职,使官员职守分明,办事效率提高,百业由此兴旺。
在虞舜时代,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显著增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发育加快,国家机器初步建立。
禹是有夏氏部族的首领,也就是“华夏”之“夏”的由来。
其父鲧被舜处死。
从史料分析,主要是两条罪过,其一是反对舜继位,这是主要的;
其二是治水失败。
禹别无选择,只能是于九死之中求一生,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时的水势水情发生了变化,海水的大规模上涨基本停止,河水的泛滥也略有减轻,先民们面临的主要间题是遍地的积水与沼泽。
面对这种情况,大禹治水主要采取了“疏”的方法,《国语?鲁语》所说的“疏川导滞”是对大禹治水的较好概括。
至此,禹
禹是这样继承帝位的:舜死后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因为,“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和舜一样,禹也因为诸侯听他的话,而取舜子商均而代之。
禅让这个过程始于轩辕,发展于尧舜,大成于禹,而终结于启。
看起来,尧舜禹真的是禅让。
事实上并非如此。
其实,尧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他轻易是不会禅让的,他也在搞终身制。
据史料记载,尧在君主的位子上一干就是70年。
所以中国最权威的辞书《辞海》中对尧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书中说“尧到了晚年,德衰,为舜所囚,其位为舜所夺。
”这话你们信不信?
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
还有舜,《辞海》中说是“舜为禹所放逐,死在南方的苍梧。
”为什么把他放逐,总该事出有因吧?
如果他们的禅让是真心的,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重温禅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尧舜禅让是一个政治谎言。

参考:
禅让制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是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制度的描绘,当然也受到后世儒家学者的溢美和增饰。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后继人的问题时,欢兜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
于是舜协助尧二十年,又代尧摄行政事八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当尧死后,舜让位给尧子丹朱,但是,各部落不听从丹朱的领导,有事还是都去找舜,丹朱只得还位于舜。
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欢兜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还有的传说,舜夺去了尧的职位,尧率领诸侯向舜屈服了。
尧、舜在位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洪水为患。
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广大的原野,人民只得逃往山上去躲避。
尧时曾用鲧治水,他用堵塞的办法,愈治愈坏。
舜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就死在那里了。
在寻找治水的人时,鲧的儿子禹被推举出来。
禹接受鲧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费了十几年时间,终于把洪水治服了。
当舜年老的时候,禹因治水有功,就被推举为后继人。
禹于是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十七年后舜死,禹照舜一样,让位给舜子商均。
各部落都不同意商均做首领,禹才出来接替舜主持联盟事务。
到禹时,情况就有了变化。
先推举皋陶作为后继人,不几年他就先禹而死。
后又以伯益作后继人,禹却不给他什么重要的事情干,伯益得不到多大的锻炼,他在各部落中没有威望。
相反地,禹在暗中培植他儿子启的势力。
所以,禹死后伯益再效法尧、舜的样子,让位给禹的儿子启时,启就不再还让给伯益,各部落首领也不敢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伯益不肯罢休,起而与启相争,结果被杀掉。
启的同姓部落有扈氏认为他破坏了传统,起兵反对,被启打败,整个部落也被降为奴隶。
启看来是自己夺得王位,实则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所以历史上叫做“夏禹传子”。
自禹开始传位于他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禅让”制度就被“传子”制度所代替。
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从此就出现了。

参考:
不信
参考: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看从那个方向来说了,从形势上来说,的确是禅让。
最大的特点: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兵不血刃的取得了最高政权的掌控。
但是从被取代的人来看,他们的内心是不情愿的,因为被取代的人要不是被放逐,要不是被限制了活动范围,结果并不是硕养天年。
形也势也!,
但其实历史上可真不是这样啊!(禅让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改朝换代形式)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宋朝,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在形式上采用了禅让的方式。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汉献帝被逼禅让帝位给曹丕,然后司马氏取代晋朝也是禅让。
再往后,五胡入中原,晋朝王室南迁之后,南朝的刘宋取代东晋政权也是禅让。
之后,南朝宋齐梁陈几代更替也全走了禅让的形式。
而与此同时,主要由五胡后裔建立的北朝也一样把禅让这个把戏玩的很转。
除了北朝最早的北魏没有人禅让,自己称帝之外,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之后,北齐取代东魏是禅让,北周取代西魏也是禅让。
隋朝取代北周还是禅让,甚至唐朝取代隋朝也是李渊先把隋炀帝的孙子杨侑(yoù)立为隋恭帝,然后接受了他的禅让。
最后在唐朝灭亡的时候,朱温建立后晋篡夺唐朝天下的时候也走了个禅让的形式。
而这还没完,最后一次禅让其实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接受了后周皇帝恭帝柴宗训的禅让,这才让禅让制在中国寿终正寝。
那些年,他们禅让之后的日子咱们还是说一下这些禅让之后的皇帝后来都怎么样了。
应该说开始的几个禅让了的皇帝日子还是不错的。
汉献帝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禅让之后被封为山阳公,后来又活了14年才死。
而比他命运更好一点的是魏国的末帝曹奂,他禅让之后被封为陈留王,竟然又活了37年才死,毫无疑问是历史上命运最好的禅让皇帝了。
(汉献帝的禅让也是“被逼的”)可再往后的禅让皇帝可就一个比一个悲摧了。
东晋末帝司马德文在禅位给刘裕之后,只活了三个月就被刘裕派人用被子给闷死了。
而刘宋末帝禅位之后活的更短,只活了不到两个月就被南齐皇帝找借口杀了。
然后南齐的末帝则更进一步,禅位之后只活了一个星期就被南梁皇帝给杀了。
而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陈对前朝皇帝还相对客气一些,接受禅位之后快一年才把他杀了。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是玩的禅让)北朝的情况也差不多,一直到朱温篡唐,基本上禅位的皇帝们都会在几天内被杀,最多也没有活过两年的。
只是到了赵匡胤篡后周时对后周的末帝确实又客气了一些,给柴宗训封了王,让他活了十三年,但说来这个柴宗训却也没逃脱短命的命运,只活了二十岁就死了。
(了解了这些,尧舜禹的“禅让”其实也就无所谓真假了)当然后世的史书都会说这些禅让是“假禅让”,而尧舜禹的禅让是真禅让。
但问题是这些“假禅让”在进行时也都是一本正经地举行了官方仪式的,而且后来那些皇帝死的时候后继的朝代也都说他们是自然死亡的,如果不是有其它确凿证据证明了那些皇帝另外的死因,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里可能还是说这些朝代都是真正禅让的。
而且尧舜禹的禅让也同样有“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所以其实把眼光放大一些,也就明白其实这两者之间恐怕没有区别。
禅让之后也可以是“尧幽囚,舜野死”,或者说即使真的是“尧幽囚,舜野死”也不能否定尧舜可能确实是“禅让”的,因为禅让本身就是个后继王朝或者后继统治者逼迫前朝统治者下台的形式而已,本身就没有特别高尚的内涵。

参考:
儒家传说,尧、舜、禹的更替是禅让的,完全出至于公心。
但是《庄子·盗跖篇》有尧杀长子之说,《吕览·去私》、《求人》两篇,都说尧有十子,而《淮南子·泰族训》《孟子·万章上篇》两篇说尧有九子,很像是尧的大子是被杀的。
后又有舜囚尧,并偃塞丹朱,使之不能与尧相见。
这又很像他们是篡位。
由此可见尧舜禹的相替也并不是那也简单,但是他们的相替究竟如何呢?
小编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并不是完全正确,古代的君位与王位不同,尧、舜、禹之间传替的是王位而不是君位,和蒙古自成吉思汗以后的汗位一样。
前一个王老了,出于各种原因,就要指替另一
而被举荐的王的部落则日渐强大,便可以久居王位了。

参考:
黑幕重重的禅让制。
唐尧禅让于虞舜,虞舜禅让于夏禹,这是以前古代文人最为推崇的大同之治。
可事实如何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家谱。
史记记载,黄帝娶西陵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青阳与昌意。
其中唐尧为五帝之一帝喾高辛之子,青阳之四世孙;
而虞舜为昌意七世孙,五帝之一帝颛顼高阳六世孙;
而夏禹为帝颛顼高阳之孙,鲧之子。
所以唐尧禅让虞舜,不过是从青阳后裔传到昌意后裔手里,而虞舜禅让夏禹,帝位还在高阳后裔手里,左手传右手而已。

参考:
尧舜禹禅让真相不比李世民上位光彩 孔子韩非子分别以6字说透真相原创 说历史的女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172期)对于中国人而言,对禅让这个概念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三
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在此,我们需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禅让,第二是尧舜禹之间的权力更替真的是传说中的美谈禅让吗?
按照通常的解释来看,禅让的意思就是把统治权自愿让给一个贤德之人、或符合标准之人。
这中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必须是自愿的,第二个必须是贤德之人。
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权力得到平稳延续,而且还能保证继位者的执政质量,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一种状态。
既然这种方式如此迷人,受到数千年的流传和纪念,而且尧舜禹也成为禅让的代表人物,人们一旦谈到帝位的最佳延续方式,就会想到尧舜禹的那段佳话。
但是这些佳话却不是来自史载,而是历代迂腐儒士之谈而已。
那么尧舜禹之间的禅让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尧并不是其人本名,而是他的谥号,他原来姓伊祁,名字叫做放勋。
后来因为封在唐地,因此又称为唐尧。
唐尧的父亲叫帝喾,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皇五帝”中的第3位帝王。
他继位的时候三十多岁,在位七十年,终年为一百零五岁。
传说这位帝喾还是个音乐狂人或音乐达人,他养了一名非常杰出的乐师叫咸黑,因为帝喾工作之余非常喜欢听音乐消遣或休息,这个咸黑就不断创作好音乐让帝喾听。
咸黑不管是为了讨好帝喾,还是真的热爱音乐,总之他创作出了九招、六列、六英等一系列非常棒的歌曲。
然后帝喾就让乐手奏乐、乐师歌唱、又让六十四个漂亮的舞女跟着歌曲舞蹈。
因为这音乐太美、歌声太动人、舞蹈太迷人,连凤凰等富贵之鸟都被吸引来了,它们绕着帝喾的大殿飞舞,古人以为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才能引来凤凰。
这就是史书上所谓的凤凰来朝。
唐尧的父亲看来是一个比较具有艺术气质的统治者,但人终有一死,帝喾也不例外。
但帝喾死后,按照儿子们长幼的顺序,他就把位子传给了长子帝挚,而唐尧是辅佐哥哥帝挚。
但是在这里两个疑点:其一是帝挚这
还有一种说法是帝挚这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真实,不得而知。
我们接着看唐尧的情况,就能略知一二。
唐尧做了新的老大后,在位时间也很长,长达数十年,不过他的儿子丹朱却没法跟他比,因为丹朱资质相对要差一点。
尽管如此,他毕竟是唐尧的长子,仍然是唐尧的合法继承人。
所以唐尧尽力栽培这个儿子。
这时候,唐尧的驸马舜(唐尧的两个漂亮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做老婆),常在唐尧的面前编造丹朱的坏话,而且还设计让唐尧把丹朱封在偏远的丹水流域,大概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地区,表面上似乎是让丹朱在这里磨练成材,但暗地里却是在分裂唐尧和丹朱。
不过根据《竹书》中“后稷放帝朱于丹水”的记载来看,丹朱是被流放在丹水。
于是,在唐尧老迈的情况下,作为驸马的舜其实已经开始逐步控制政权。
但实际情况更糟,因为《竹书》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也就是说,舜控制朝权后,软禁了唐尧,或架空了唐尧,作为继承人的丹朱想来见父亲,却被阻止,而且父亲唐尧被软禁的信息他也不知道,还以为是父亲阻止他前来相见。
而且所谓的尧禅让于舜纯属子虚乌有之事,因为尧在死后,丹朱才赶回来奔丧。
舜还做了做样子,推丹朱来做了尧的继承人。
但此时的朝权早已在尧时都被舜控制,一个落魄的丹朱岂能有什么作为?
所以史载说各个诸侯大臣都纷纷去拜舜,而不拜名正言顺的丹朱,于是舜就说了两个字,非常有名,叫“天也”,意思大概是天意也,就是上天要让他做老大。
然后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登上了帝位。
而其中,也并没有所谓的丹朱禅让。
此外《尚书》中说:“尧使舜嗣位……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疑点,那就是如果舜的老大位子是真正通过禅让而来,他就犯不着把唐尧时期的各个重臣或流放或处死。
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真相不过是他的位子来路不正,唐尧旧臣肯定不服,因此对他造成威胁,故而全部处分,这样天下之人才臣服于他。
因此尧舜之间的禅让不过是个谎话。
再看舜和禹之间。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大禹的父亲叫鲧,他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子,有崇部落的首领,他最突出的事迹是负责治水工作长达9年,功劳极大。
关于鲧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鲧因治水问题被舜处死,一种说法是鲧参与了与丹朱、舜争夺诸侯首领失败后,被舜流放到羽山,又派遣祝融将其杀死。
由此来看,大禹和舜是实实在在的仇人。
尤其在古时候,杀父之仇可是不共戴天的,如不能为父报仇,即是不孝,一个不孝之人别说做老大了,就是当个普通老百姓都会被人瞧不起。
所以大禹是肯定要复仇的,他复仇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剥夺舜的一切。
那么我们来看看舜是怎么死的,就知道大禹是如何复仇的了。
司马迁《史记》记载说:“舜南巡,病逝途中。
”但是司马迁这个记载比较含糊,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官记载的一本史书《竹书纪年》记载更详细更准确:“舜年迈体衰,大禹逼迫舜南巡,舜病死途中。
”其实不管是《史记》还是《竹书纪年》,最终都被法家创始人韩非子用6个字概括,即:“舜逼尧,禹逼舜。
”这6个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已经一针见血道破了那层经不起推敲的“禅让”窗户纸。
后来孔子讲学时,因为弟子问起以前的历史,孔子只好翻遍史册去寻找,也没有找到禅让的根据,因为在之前的历史上,除了尧舜禹这三人外,并没有什么禅让一说,黄帝时期的王位都是父子相传。
孔子无奈,只好也用了6个字来概括尧舜禹禅让这一段历史,即:“天下德者居之。
”结语:尧舜禹之历史真相被韩非子和孔子各用6个字道破和解释之后,所谓的禅让彩衣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谋取帝位的方式实际上并不比李世民上位光彩多少。
不过孔子这6字解释真言却将成为新的真理,被古代各朝各代的皇帝所利用,皇帝都以自己有德为理由。
但实际上,孔子这句解释也是假的,因为历代皇帝的帝位都不是靠“有德”赚来的,而是靠战争和实力换来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