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颁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让李清照深感恐惧
“玉壶颁金”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让李清照非常恐惧?
事情是有这么一回事,但并不是让李清照非常恐惧,而是让李清照非常伤心,又使李清照后半生受尽了贫苦的困绕。
维持生活都很困难。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诗词作家,她的一生分为两大阶段,所创作的诗词尤其是词也是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生活幸福,经济富裕。
所写的词多是抒发悠闲生活的写照,而后半生:生活艰苦,弧独无依,所写的词也是凄惨悲苦为主。
而这也是与“玉壶颁金”多少有点关系的。
至少她后半生很缺钱,生活辛苦是受“玉壶颁金”影响的。
“玉壶颁金”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就来说说。
李清照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朝庭的官员。
她父亲喜好收藏金石玉器,家里很多藏品。
李清照受父亲的熏陶,对金石玉器也是非常喜欢的。
和丈夫赵明诚结婚后,生活美满幸福,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中为官,所以家境很好,而赵明诚也是喜欢收藏金石玉器,两人兴趣爱好相同,每日一起呤词作赋。
收藏研究金石玉器。
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这段时间,李清照的词也是充满悠闲的情趣,她的词大胆写出了“爱情”的精神,在当时那个朝代很受非议,而由于自己的父亲是个官员,而丈夫赵明诚的父亲更是当朝宰相。
所以在当时也没人敢怎样。
而她描写一个活泼的少女怀春时的情怀的词句更是活灵活现,使人一读,就在脑海中出现一个活泼可爱,嬉戏玩闹,又思念情郎的少女形象。
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二帝被金人所掳后,李清照的幸福生活也划上了句号,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丈夫赵明诚时任知府,在金人还没攻破城时,就收拾金石玉器弃城退走了,李清照看到自己心爱的丈夫如此为人,心灰意冷,二人流落到乌江边。
心有所感。
写下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当时是又羞又愧。
被心爱的人瞧不起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头,不久就忧郁而死了。
李清照没了丈夫,原来那些嫉妒她的人不怕她了,因为她已经没了后台。
就污蔑她。
联名告她,说她丈夫赵明诚在世时用一把玉壶去讨好金人,保得性命。
其实事情的真像是:一个同朝为官的同事拿了一把玉壶请赵明诚鉴定,品评一翻后又拿回去了。
李清照因此被抓进了牢狱。
这就是“玉壶颁金”的由来。
李清照出狱后,由于本身对己故丈夫弃城退走的事耿耿于怀,又加上“玉壶颁金”的风波,于是把丈夫留下的金石玉器全部献给了朝庭。
从此一贫如洗。
过上了贫困的生活。
在她的后半生,由于孤苦伶仃,所写的词也与以前区别极大,多是悲苦孤单为主。
比如她所写的词中出现的悲苦孤单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又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等等。
。
。
反映了作者李清照当时有多么孤单凄凉。
要是没有“玉壶颁金”事件,李清照至少还有点钱可以维持生计。
而“玉壶颁金”使她一贫如洗,后半生连生活都成困难。
参考:
这个“玉壶颁金”大约得从1127 年的靖康之变说起,那一年金国攻陷北宋都城汴京,掠徽宗、钦宗父子北去。
同年5月康王赵构继位,是为宋高宗。
这个时候金石大家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正好因为赵明诚为母奔丧而分居南北。
赵明诚在南方被启为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李清照在北方青州(山东淄博附近)老宅居住。
鉴于北方局势已变得险恶无比,李清照决定带着两人多年的重要收藏南下,这些收藏即使在遴选之后也足足15大车。
事实证明李清照的决定是正确的,当年12月青州发生兵变,留在老宅的书籍文物全都付之一炬。
然而在大时代的跌宕下,个体的命运似乎也早就注定,李清照于次年春天抵达江宁府,享受了人生最后一段平静时光,随后就只能身不由己的被时代摔打。
公元1129年2月,江宁府发生兵变,赵明诚弃城逃跑,旋即被革职。
不久后不靠谱的朝廷居然又启用他去湖州任职,夫妇二人只好再次分别,赵明诚去建康行在面圣,李清照则带着那15大车藏品留在池阳,那天是6月13日。
狂奔至建康的赵明诚途中感染痢疾,到建康时开始卧床不起。
8月初的时候,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带着一把玉壶去探望他。
这事情虽然看起来古怪,但细究也有合理性,赵明诚是金石大家,探病带把玉壶给他鉴赏也说得过去。
而且这个张飞卿根据有限的资料可以看出是个直言敢谏、刚直不阿之人,应该不存在什么恶意。
鉴赏之后张飞卿就把玉壶带了回去,也没送给赵明诚,有些资料显示其实那是一把石壶,不算贵重之物。
在张飞卿探望过后没几天,赵明诚就病逝了,时间是8月18日。
赵明诚的死讯传到池阳后,李清照写下那篇著名的祭文,又大病了一场。
病好后她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已经成了寡妇的自己如何保全那些遗物。
李清照的决定是去洪州投奔赵明诚的妹夫李擢,可没想到当年11月金军攻陷洪州,15车藏品散失大半,她只能带着方便携带的小部分藏品继续南逃。
这时候一个谣言开始传播,张飞卿其实把那个玉壶送给了赵明诚,而赵明诚把它献给了金国,意
这谣言阴险的地方在于未亡人李清照想证明丈夫的清白就必须拿出那个玉壶,而她是根本拿不出来的,也就是说那嫌疑根本洗不掉!更可怕的是弄出这个谣言的人绝不单纯想谋财,明显是准备杀人夺产,有这能力的人必然是掌握实权之辈。
所以李清照才会说“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
这就是一个死局,你把财产直接送给阴谋家都不会放过你。
但李清照也绝非寻常女子,她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束手就擒,巧妙的把这个局给解开了。
其实方法说来也简单,她公开宣称为了自证清白,将会把所有藏品进献给皇帝,然后一直追着皇帝的行在走。
这时那些藏品的所有权就归了皇帝,谁再去谋夺大抵就等于找不自在了。
只是解开死局的李清照并不能解开命运的局,长期的颠沛中那些藏品还是损失殆尽,只能避居金华著文,于1155年前后离开了人世。
参考:
“玉壶颁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让李清照深感恐惧?
这是一个专有词汇,就是专指李清照在国难途中被人诬陷之事。
因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已经记录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什么疑义。
而这个词也并不能作他用,纯粹指此旧事,读来唏嘘不已,空叹乱世飞短流长。
《金石录后序》:……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並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作为当世金石民家,收藏的宝贝数之不尽。
衣冠南渡之时选而又选,都装了十五大车。
另外余下十间大屋装剩下的宝贝,后被金人付之一炬。
不过国难之时,这十五车宝贝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只是赵明诚还在世的时候,毕竟朝廷命官,没有人敢动心思。
等到赵明诚病逝,李清照一
赵明诚病重的时候,张飞卿学士来访,带了个玉壶请这两夫妇鉴别,看完了就带走了,其实还不是玉壶,是珉石——一种像玉的石头。
就这么一件小事,赵明诚病逝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张飞卿投降了金国,又或者有人在金国看到了这个玉壶,就回来散布消息,说当初赵明诚、张飞卿二人合计投降,以玉壶作为礼物送给了金国。
这就是所谓的“玉壶颁金”。
李清照听到这个消息,“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
她开始非常惶恐,并不是因为这个消息的真假,而是很明白自身的处境,乱世之中,辩驳无力,何况战火连天,一旦坐实通敌之罪,那是非同小可。
不过毕竟有些见识,李清照很快就清楚了这些流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她这寡妇身边的十五大车宝贝。
所以她做了个很聪明的决定,直接把这些东西全部捐献给朝廷。
你们不是说送把玉壶给金国吗,那我将所有的东西上交国家,孰重孰轻,流言自破。
不得不说,在这种危难时刻,李清照是很能拿得起放得下的。
珍奇再多,不过身外之外,名声坏了,就算苟活于世,也是遗臭万年。
虽然是出于不得已的自保,但这就是她在这种极端坏境下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虽然最后也没交到皇帝手中,“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並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
”等她追到越地,皇帝又跑别的地方去了。
后来这些东西被官军叛卒收走,听说到李将军家去了。
可惜吗?
可惜,但是丢了更好。
她既表明了上交国家的态度,东西又丢失了,最重要的,也就是别人构陷她的目的已经没有了。
所以最终“玉壶颁金”这个事情烟消云散,根本就无人追究了。
舍得一身宝贝,李清照保住了丈夫和自己万世的名声。
“玉壶颁金”这个词因为事件消散得太快,还没有构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并没有成为成语,使用的几率很小。
就算某个学问家用它来形容流言构陷,估计很多人都听不懂,就没有使用的意义了。
这种当事者自叙的事件,又没有成为成语的典故,了解了就可以了。
一家之言,
喜欢请点赞并
参考:
@茂子曰
李清照18岁时,与当时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婚,二人琴瑟和弦,志同道合。
二人素日生活简朴,唯一爱好收藏文字书画,还一起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好景不长,朝廷党争愈演愈烈,牵连到了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贬出京城,仅半年,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清照得以回到汴京与家人团聚。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在此之前一路高升的赵家却遭突变,无奈李清照随赵明诚回到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南侵,宋徽宗被俘,“靖康之变”北宋瓦解,南宋开始。
局势逐渐严峻,李清照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建炎三年,赵明诚去世,李清照一人拖着全部家当一路颠沛流离来投奔赵明诚妹婿李擢权,洪州现为江西南昌。
不料金人又攻陷了洪州,就在此时传出所谓的“颁金”之语,传言赵明诚生前与金人往来频繁,诬陷卖国嫌疑,这就是叱咤一时“玉壶颁金”事件。
李清照并不是恐惧“玉壶颁金”本身,而是人心。
当时的局势严峻,李清照可以投奔的人接二连三受到牵连,李清照带着众多古玩书画奇珍自然引起许多贪财之人的觊觎。
玉壶颁金事件:因为赵明诚生前,张飞卿学士曾探访过赵明诚,目的是想要请赵明诚鉴别他新得的玉壶,就是这样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被有心之人说成私通金人的证据,到处散播谣言。
可能张飞卿是金人或者玉壶是金人的玩意,总之很巧妙的与金人联系在了一起。
想一想此时李清照本就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到处还都是风言风语,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这种言论一旦坐实是致命的代价。
李清照当然明白这不是单纯质对是否私通金人,而是想要她手中的奇珍异画,李清照便忍痛割爱把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上缴给朝廷,这样流言蜚语便不攻自破。
身处于乱世之中的弱女子,显然毫无辩驳之力,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替自己洗脱嫌疑,一表决心,也没能让小人得逞。
李清照舍去身外之物,换取了与丈夫赵明诚一世清白,机智。
在危急关头,即使她再喜爱哪些古玩珍画,她也始终明白不过是身外之物,与性命与清白相较不值一提。
古人向来最看重自己的名声,显然这么做在当时一个明知的选择。
最后李清照捐赠给朝廷的东西没有沦落到皇帝的手中,因为一直没能追到皇帝的步伐,而是在途中丢失了,被一些军官叛卒给收走了,最后好像是到了一个叫李将军的囊中。
“玉壶颁金”这件事情也很快被人们遗忘,也没人再去追究。
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参考:
何为“玉壶”?
“玉壶颁金”这件事呢,虽因谣言而起,但倘若被坐实,却也可能会“杀人点头地”。
所以,针对此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所著《金石录后序》里有明白陈述:“……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透析此段文记,不难发现这“玉壶”非真壶也,而是像玉一样的一块石头。
也许是因此石头外形酷似“壶”,遂称作“玉壶”罢了。
既为玉石,又何来“玉壶颁金”呢?
这在《金石录后序》中也有所介绍:“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显然,“玉壶颁金”是人为故意捏造的把戏。
它属于小道消息,不仅没有真凭实据,而且还肆意妄为地暴说有通金之实存在。
鉴于此,有必要来理清一下: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他病重期间,有一位学士叫张飞卿来访时带了一块石玉,烦请李清照夫妇给予鉴定质地如何。
事毕后,张飞卿又将此神似玉壶的石头带了回去。
本来这是件普普通通的寻常事,未曾想在赵明诚逝世后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想借此事坐实赵明诚有私通金国之嫌。
这就是“玉壶颁金”的由来,为什么会让李清照深感恐惧呢?
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凡私通叛国者,一经查实必杀之,甚至于还诛连九族。
你说这“玉壶颁金”的谣言不够很的吗?
一个弱女子刚死了丈夫就要蒙受这“莫须有”罪名,岂能不被惊吓而产生恐惧呢?
!好在李清照天资聪慧,剖析了谣言后,便心生一计,遂将与丈夫在世时两人收藏的铜器等物快速上交给了朝庭,以此明真相、破谬论。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己,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
”(《金石录后序》)以献宝避祸,该如何理解李清照的做法?
自从丈夫赵明诚逝后,李清照失去了依靠,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同时社会混乱、战争不止,为了躲避,李清照只好迁移别处。
她夫妻俩在世时,不仅恩爱有加,而且兴趣一致,偏爱藏品。
搬家时,经筛选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满满地装了15大车。
相对于一位寡妇,有如此多的藏品即财富,想必外人很眼红。
所以啊,“玉壶颁金”之谣言四起,其根本目的怕也是诬其入罪,猎取其財物。
李清照是个聪明人,她将所有宝藏无私奉献于朝庭:一来戳破了谣言,二来保住了夫妻俩的一世英名。
换句话说,你不是诬我私通金国,送了一只玉壶么,那么,我现在拿出所有给当今朝庭,孰轻孰重?
!总之,“玉壶颁金”纯属设计中伤人,相对于李清照来说,虽恐惧,但又不失智慧的眼光,从而能坑中脱险!(
《金石录后序》是李清照晚年所写的一篇自传性散文,里面详细介绍了李清照夫妇俩曾经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还有北宋灭亡后,夫妻俩南逃路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玉壶颁金”事件就被记录在该篇散文的后段,具体记载如下: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
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这段话的记载非常清楚明了,这里咸鱼就大体解释一下,意思是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重之时,有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拿着一把玉壶来找他,两人谈完话之后,张飞卿便拿着玉壶走了,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和鉴定家,而这把玉壶其实就是一块玉石雕琢而成的,因此张飞卿拿着玉壶来找赵明诚很大原因就是让赵明诚来鉴定一下,至于两人当年谈了什么,就无从考证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张飞卿走的时候并没有留下玉壶而是带走了。
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本身很普通很平凡,然而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常以恶意中伤,造谣生事为乐,就像张飞卿拜访赵明诚这件事,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夸大利用了。
话说,张飞卿走后,赵明诚不久便也病重而亡,赵明诚死后,就有传言说赵明诚暗通金国,当年张飞卿带来的那把玉壶就是赵明诚用来通敌的。
说实话,这种低趣味的造谣破绽百出,其无中生有之意实在太过明显,任谁都不会相信,但是这件事发生在北宋末南宋初,发生在孤苦伶仃的李清照一人身上,在那么一个异常动荡的年代,李清照独自面对这些谣言,她根本无力辩驳,所以她非常恐慌,但是才女毕竟是才女,当她冷静下来后,就开始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谣言,制造这些谣言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很快,李清照就想通了,原来是有些人早就对她和丈夫收藏的金石字画等古玩珍器存有觊觎之心。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李清照和赵明诚决定南逃,南逃就要把能带的家当都带上,两人别的不多,收藏的古玩字画特别多,这在当时的收藏界都是出了名的,有多少呢?
整整装了15车,而且还是去掉了没有落款的古玩,重复的字画,较重的古籍印本等精简后剩下的。
可见如果当时都装上车的话,远不止15车,当时夫妇俩把这15车古玩字画运到长江以南的时候可是雇了几艘船,而且他家到底有多少没运走的呢?
这在《金石录后序》里也有记载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冀望来春再备船载之。
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他们留在青州老家的古玩字画还有十多间屋子那么多,可惜后来都被金兵焚毁了。
所以说,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绝对是资深收藏发烧友,别说寻常人家,就算是官宦之家也很少有他们这般迷恋收藏的。
如果说在和平时期,他们收藏的古玩字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保存,但是他们偏偏遇上了战争,而且是古今罕有的动乱年代,在南渡期间,赵明诚病死,留下李清照形单影只,试想一下,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保护好这么多古玩字画?
所以当谣言四起后,李清照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人的用意,她既害怕又心有不甘,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她决定将所有收藏都无偿的捐献给朝廷,内心笃定后便寻着朝廷南逃的路线去找宋高宗,因为那个时期宋高宗也被金人赶来赶去,无处安身。
可惜的是李清照没能追上宋高宗,所以,不得已之下,她将所收藏的古玩字画全都寄存在了剡县,再后来这些收藏辗转落入一个姓李的将军手中,最终不知所终。
参考:
“玉壶颁金”这四个字,导致李清照决定要将她与赵明诚的毕生收藏上缴朝廷,开始了追随逃亡中的宋高宗,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那这四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呢?
后世的研究还挺多的。
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谣传赵明诚要将玉壶赠送给金人,以
我之前在写《李清照是如何打赢离婚官司的?
》一文时,也是采用的这一说法。
但是,现在想来我觉得不妥,应该将“玉壶”和“颁金”分开来看。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是这样说的: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
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
“玉壶”一事我们稍后再说,先说“颁金”吧。
“颁”的意思是颁赐,“金”的意思是拿古器换取金钱,合起来讲,就是交易不公平,带有半卖半送的性质。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御医王继先曾以三百两黄金向李清照购买古器。
王继先是一个狡猾的家伙,他买东西自然是想物超所值,如果得逞了,李清照就要背负骂名了。
赵明诚尸骨未寒,守寡的妻子就要卖掉他毕生最为看重的收藏,这是何等的忘恩负义?
而他积累文物的“盛德”,也被玷污了。
当然,李清照拒绝了王继先,但是无法阻止沸腾的舆论。
所以,她决定将所有的收藏都献给朝廷,证明她没有做对不起赵明诚的事——并没有将古器贱卖,并没有一件收藏从赵家流出,唯一从赵家大门带走的古器只有一把假玉壶,而且是别人自己带来的。
赵明诚的姨表兄、兵部尚书谢克家就给宋高宗进言,希望宋高宗出面干预,制止王继先购买赵家收藏的行为。
本意也是想保护赵家的收藏,不希望他们流落到不义之人手里。
宋高宗也确实这样做了,“令三省取问继先”。
至于结果如何,就没有更多的记载了。
只可惜,李清照可能只听到了“三省取问”的风声,不知道朝廷如此高规格地处理这件事到底意欲何为。
而且她对当年朝廷打击元祐党人时的肆意扩大印象很深,如今就像惊弓之鸟。
她不知道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又会被当成怎样的角色。
她没有人可以商量,也没有人可以为她证明。
也许,这些古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那就让它们来发挥作用吧。
参考:
“玉壶颁金”这个词仅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似乎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但是,如果把这个词语拆分成“玉壶”“颁”和“金”三个部分的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其实这是一个与千古才女李清照紧密相连的“历史事件”。
“玉壶颁金”之事被完整地记载于《金石录后序》之中《金石录后序》是一篇自传性的散文,主要介绍了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以及《金石录》的主要内容与成书过程。
除此之外,本书当中也很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夫妻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而且“真实”也是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之所以会这么说,那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李清照”本人。
既然这篇散文是李清照自己写的,“玉壶颁金”这个事件的真实性自然也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金石录后序》当中具体是怎么记载的呢?
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
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
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庭投进。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並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
这两段话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在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曾有一个名叫“张飞鹏”的学士拿着玉壶去找赵明诚鉴定,但只是让赵明诚看了一下就走了,其实那“壶”并非是用玉石打造的,而是由品质十分普通的珉石打造的。
然而,等到赵明诚死后,不知道是谁开始在四处传播说当初赵明诚曾建鉴定过的那把玉壶竟然被献给了当时已经侵占了南宋大片领土的“金国”。
正因如此,便同时有人说赵明诚在生前曾经暗通金人,而这些说法自然便让李清照十分的害怕,虽说李清照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才女,但是,面对“通敌大罪”难免她不会害怕。
面对那些“流言蜚语,李清照既不敢出面辩驳,但也不甘心就这么接受,为了能够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能够向朝廷和世人表达赵明诚和自己其实是被冤枉的,于是李清照便下定决心要把家中积攒的大量“古物”全都献给朝廷。
此外,早在李清照听到那些“流言”的时候,其实她心里就想明白了,一定有人在打他们家里所珍藏的“古物珍宝”的注意,所以,才编造了这么一个“流言”。
原本赵明诚还在世的时候,由于他本身还有官职,所以,没有人敢去打那些“珍宝”的主意,而就在赵明诚死后不久,“玉壶颁金”的流言便忽然出现了。
不得不说,在赵明诚病重时前去鉴定玉壶的那位“张飞鹏”有很大的嫌疑,究竟是他真的将那把“壶”献给了“金人”,还是说恰恰是他借此制造了“流言”,目的便是为了抢夺李清照家中的那些珍宝,毕竟,李清照一个女人家势单力薄,想要很好地守住那些“珍宝”是极其不容易的。
李清照紧追南宋皇帝献珍宝,珍宝尽失之后名誉得保既然“珍宝”已经难以守住,而且,此时的祸患正是由赵明诚有着“鉴宝之能”所引发的,所以,李清照才决定要把家中的全部“珍宝”都捐献给朝廷。
然而,不曾想,当时金兵一路向南攻打,南宋皇帝也一路向南逃到了越地,而等到李清照带着大量的“珍宝”赶到越地的时候,皇帝又跑到了其他的地方。
正由于“珍宝”的数量巨大,据记载有“十五车”之多,李清照不可能一直押送着并且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地区到处乱跑,所以,最后干脆就只能丢下不管了。
十五车的“古物”可以说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一生所积攒的全部财富所在,而面对“暗通金人”的罪名以及要在乱世当中求生存,所以,李清照才当机立断地舍弃了这些“珍宝”。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珍宝”最终并没有落在南宋朝廷的手中,而是被当地的叛军给抢走了,全部都进到了一位“李将军”的府里。
而就在李清照失去了全部的“珍宝”之后,“玉壶颁金”一事也渐渐地不了了之了,基本上没有人在提起,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名誉这才得以保全。
而奇怪就奇怪在这里了,为什么在李清照失去了全部的“珍宝”之后,“玉壶颁金”的流言便随之而消失了呢?
我们不得不猜测,当初这个“流言”就是有人居心叵测地想抢夺那多达十五车的“珍宝”而精心策划的。
好在李清照的“格局”够大,聪慧过人,想到了那些“流言”背后的动机,这才能够及时地舍弃那些招致祸事的“珍宝”,成功地将目标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那么,“暗通金人”的流言自然 便会不了了之。
好啦,这个问题就跟列位聊到这里,
参考:
《重庆李凌云》等几位老师说的很好,学习了。
不再赘述。
生活在两宋更替、动荡年代的李清照,半生坎坷,一个“玉壶颁金”的诬告,也不过是她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罢了。
“玉壶颁金”大概是这样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重病期间,学士张飞卿带了一把玉壶,请明诚过目鉴赏。
赵明诚看完之后张飞卿就把玉壶带走了。
其实也不是真的玉壶,而是一种叫做“珉”的石头壶,和玉相近。
不想这件事情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说这把玉壶是国宝,诬陷赵明诚把这件玉壶偷偷献给了金国,行卖国求荣之事。
李清照极为惶恐,急忙将家中诸多古董器具都进献给朝廷,以表对皇上一片忠心。
现在看来这只是一则流言,而且朝廷也并未开始追究查办,那李清照为什么如此害怕呢?
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就知道李清照内心的恐惧不足为奇。
先来看大环境。
当时正值北宋灭亡之际,徽宗、钦宗二帝被掳,朝廷刚刚经历了“靖康之变”,赵构建立南宋,舍汴京(今开封),举国南迁,虽偏安一隅却也并不安全,金兵几番南下,战乱从未间断,南宋小朝廷也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再加上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国仇家恨,自是把金人恨到了极点。
此时,竟传出赵明城“献宝通敌”的流言,对于李清照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兵荒马乱之时,谁会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帮忙取证辟谣?
赵明诚重病在卧,李清照虽文采无双,但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弱女子怎能不慌乱?
只能利用丈夫珍藏多年的古董器具,希望能平息这一场风波。
至于小环境,需要讲一下赵明诚。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驻守江宁(位于今南京市)的赵明诚接到诏令,调任湖州知州,恰在此时江宁城内,御营将官王亦发动兵变。
江宁乃京都要地,关乎朝廷安危,但赵明诚认为自己已经调离江宁,置之不理,夜间趁兵乱之时,竟和另外两个州官从城墙上吊下绳索,弃城而去。
赵明诚糊涂一时,也就有了这蒙羞千古的“缒城宵遁”。
这也是让李清照倍感惶恐的地方,丈夫已身背劣迹,朝廷若再以流言治罪,自己就是有十张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况且李清照和丈夫本都是有名望之人,赵明诚是享有盛誉的金石鉴赏家、收藏家,李清照更不必说,当时坊间对于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描述是“文章落纸,人争传之”。
这样的两
从始至终,史料都没有对这个“玉壶颁金”事件有后续的记载,这个让当时的李清照惶恐不安的诬告,想必最后,不了了之了。
后话:“玉壶颁金”的结束,并没有改变李清照坎坷的命运。
丈夫赵明诚病重不治撒手离去,她悲痛欲绝,逐渐也疾病缠身,竟至病中受骗,改嫁匪人张汝舟,之后百日离异,还无故经受了九天的牢狱之苦。
李清照的晚年着实是一出令人唏嘘的悲剧,只是我们已不愿过多深究,我们更愿意多缅怀她美好的一面,敬重她出众的才华,欣赏她不朽的杰作。
参考:
“玉壶颁金”,重在颁,颁乃颁奖,颁发,含有奖励的意思。
玉壶有古诗,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代表冰清玉洁之心。
金是金子,指金子的财富或金子的心灵。
这四字看来是把玉壶颁奖给有财富的人或有金子之心的人。
所以,玉壶到了金人那里不会用颁,而是搬,转移,搬到之意。
宋金战争,金虏走徽钦二帝,后宫之妃后公主,才人,财富。
是掠夺,怎么会用颁。
玉壶颁金绝不是李清照恐惧之意,恐惧的是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
丈夫赵明诚恐惧金兵袭来而逃,丧失文人士大夫风骨。
李清照恐惧的是玉壶颁金,是赵明诚研究金石,大敌当前当逃兵,名声扫地,作为妻子为此国家担忧,为丈夫一世英名滑落恐惧。
玉壶到底应该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配得。
千锤百炼矢志不渝灾难前牺牲,勇敢付出与顶着苦难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