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奕迅的唱功
最强T1,绝对音准,B4之后高音过弱,声域四个八度+,创造听觉“包容感”。
陈奕迅的音域为B1-D6,具有四个八度+3大度,很惊人的声域广度。
陈奕迅称得上唱功殿堂级人物。
他是中国流行音乐歌手(包括男女)之中,最好的中低音歌手,没有之一,《十年》具有音乐包容感的艺术表达。
他的真声生理极限在B4,B4之后音高质量断崖式下滑(早期《浮夸》E5很惊艳,但次数有限。
伤嗓后,如今已经唱不出当时的质量)。
B1-G4,陈奕迅具有绝对控制力。
G4-B4,开始有些喉位移动,但质量也很好。
这三个八度,陈奕迅具有男歌手的黄金声域。
B4
大部分以咽音和头声为主,伤嗓。
在LIve时碰一下高音,音色或是浑浊羸弱或是喑哑撕裂。
《浮夸》最高音E5,他已经有些唱不动了。
C5及
除了《浮夸》的E5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以和音形式进行演唱。
总体而言,能保持真声三个八度的有效状态,陈奕迅已经可以俯瞰其他绝大多数歌手,但是很可惜C5的音高不能保证质量。
缺少C5真声,少了很多更具有爆发力的音乐表现。
称得上最强T1阶段。
1995,TVB新秀,模仿张学友;
1995年,陈奕迅参加新秀歌唱大赛,选择了一首名为《望月》的歌曲,并成功获得冠军。
在这个阶段,陈奕迅很稚嫩,总体上属于全面模仿张学友的唱腔形式。
音色:八成张学友。
与后期成熟音色有着巨大差异,总体上偏向带动胸腔肌肉和咽喉肌肉的挤压,模仿张学友的音色。
不得不说,陈奕迅模仿得很像。
但,这个阶段,音色很糟糕。
模仿终究属于模仿。
这里简单提一嘴, 当年张学友也是通过这个比赛进入歌坛。
而在1995年,正好是张学友炙手可热的阶段,广大听众也以张学友的音色作为听觉习惯。
唱腔:1:下共鸣腔追求张学友的胸腔颤声,胸腔共鸣做得不错,腹腔一般,处于有带动的使用阶段,并未真的深入张学友的腹腔控制。
但胸腔的保持,让陈奕迅具有职业歌手的基本腔体共鸣。
2:上共鸣腔:稀碎!张学友的上共鸣腔上颌窦是全开状态的,但是在这个阶段陈奕迅的上颌窦并未打开,又因为要维持模仿张学友的状态,导致分身乏术。
所以在这次歌唱比赛之中,E4
同时在高音区,发音点有所改变,导致喉位也在上下移动。
咽喉部肌肉紧张。
为了模仿张学友,共鸣腔的破坏是很明显的。
总体而言,陈奕迅1995年这个阶段的唱腔,还很稚嫩。
中低音模仿度很强,但是高音区的问题,已经展示而出。
音域:展现天赋:绝对音准+中低音区无敌;
在比赛现场,陈奕迅开口第一句的中低音了,堪称CD。
从这里开始,陈奕迅的中低音天赋就开始完美展示。
一首歌好不好听,实际上最难唱的部分。
不是旋律性爆炸的副歌,而是副歌之外的所有平淡铺垫。
而这些铺垫之中,要数第一句最难唱。
第一句代表着,歌手情感以及听觉共鸣。
但恰恰是这第一句,成为了陈奕迅展示的舞台。
得益于中低音区腔体主要依赖胸声和腹腔,陈奕迅在中低音区是可以完美控制腹腔,加以包容感。
以此脱颖而出,他的中低音区表达实在太好了。
要音准有音准,要感情有感情。
这个阶段,陈奕迅凭借着中低音区优势,开始崭露头角。
2000年,K歌之王;
2000年,陈奕迅第一首能听的歌终于出来《K歌之王》。
这一首歌确定他的二线地位。
各大奖项基本上都提名了一次,但获奖很少了。
我们以2000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现场的演唱《K歌之王》为例,皆是这个阶段的陈奕迅唱功。
音色:终于拥有了
陈奕迅的音色,偏向忧郁温和,若以对比乐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和他比较相似。
自然科学的发音,让陈奕迅处于了一个健康的状态。
他的喉位正常,咽喉肌肉不再紧张。
可以有较多的精力放在情感表达上。
这个阶段是陈奕迅的急速提升期。
腔体:进步飞速,下共鸣腔腹腔控制加深,上共鸣腔上颌窦全开,蝶窦半开。
先说下共鸣腔:1995年的问题基本全部解决。
腔体支撑点,从胸腔下移至腹腔。
以胸腔作为声音质感点缀和控制横膈膜出气量,而力量感共鸣源头藏于最深处的腹腔(丹田)。
达到下共鸣腔完美的初步状态,但还不够细腻。
在2000年,陈奕迅的腔体共鸣,足以和张学友比肩。
上共鸣腔:真正的进步飞速;
上颌窦全开。
这一点的打开,因为这陈奕迅1995年的C4-E4问题彻底解决。
他的腔体共鸣,在低音区,给与了部分沙哑立体感,得益于蝶窦。
中音区表现得也不错。
但是高音区,蝶窦立体感消失,鼻腔共鸣加大,听着有些闷声。
这个阶段,还有提升。
音域:加入假音;
在《K歌之王》之中,最高音达到了G4。
在陈奕迅的具体演唱之中,这两个G4都是以混音(假声)方式唱出。
这一点无可厚非,混音的加入,得益于上颌窦的全开。
同时增加了可听度。
而在C4-F4之间,陈奕迅的真声开始足以表达,但是缺乏部分力量感。
这个假音的加入,让后续陈奕迅的中音区表达增加了很多韵味。
得益于他的音区足够低,在C4阶段,他就可以做到混音完美质感。
总而言,《K歌之王》的出现,让陈奕迅走到了正确道路上,脱离的模仿张学友的影响。
开始系统学习声乐,和打造自己的嗓音。
2002年,《明年今日》巅峰开始:听觉包容性;
2002年《明年今日》发布,2003年,国语版《十年》发布。
这首歌,开始让陈奕迅正确意识到了自己的中低音区优势,不再在高音区G4-C5死磕,而是转而去开发自己的中低音区表达。
这个方向,完美奠定了他的地位。
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能代表作陈奕迅的作品,是慢歌情歌。
譬如《十年》、《好久不见》、《单车》。
音色:这个阶段,和2000年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加稳定。
稳定点存在于中音区的蝶窦开始,以《明年今日》为例,副歌的每一句最后一个音,都可以听到了,立体感的沙砾摩擦音十分明显。
这一点,完美体现了音色特质。
在音色本质上并没有提升,但是以腔体共鸣提供了音色表现力。
腔体:开始成熟。
下共鸣腔更加娴熟,腹腔的运用开始吊打张学友,第一次出现拥抱感。
上共鸣腔的运用,蝶窦开始更加自如一点。
不仅在低音区,C4-G4阶段的表达,蝶窦也能参与进去,保持沙沙的立体感。
在整体声线上,变得趋于完美。
具体讲一讲“拥抱感”,这是陈奕迅
简单说,在邓丽君的年代,邓丽君强调字正腔圆的咬字,那时候起华语音乐就存在着单个字和音高的较量,主体呈现出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尴尬场景。
如今张靓颖的低音区还是一个字一个字。
但是这种颗粒性在陈奕迅这里被完美打破。
得益于陈奕迅以粤语为主,不像普通话这般归韵严重。
粤语还是具有古汉语的阴阳上去入的五声,陈奕迅通过粤语达到了音乐本该处于的线性。
具体做法是:加大腹腔支撑,稳定喉位,加大上颌窦和蝶窦共鸣,确保声线清晰统一。
在以声线作为上限,然后往下方控制气息的统一性,共鸣强弱控制在气息量统一的前提之下。
这三重控制,最终达到气流包容感和听觉推动感。
这种巨大的气流包容感,得益于陈奕迅的气息稳定和完美的中音区嗓音。
这是具有艺术性的声乐理解。
比《K歌之王》进步的点是在于,不再刻意寻求假音音高,而是将假音回归了点缀的作用,保持情感体现为主。
这里的核心点,主要是陈奕迅的音乐审美,提升了很大一步。
假音也好、混音也好,如果不能保持高质量(国家队谭晶的水准),实际上在情感表达上不是一个加分项,而是一个减分项。
《浮夸》:次数有限的辉煌;
唱一次嘶吼E5,倒一次嗓。
这首歌,CD版很是震撼。
不论是C5还是最高音E5,都极为具有爆发力。
但是,这真的是具有次数的。
陈奕迅的每一次Live都不能达到录音棚质量,甚至于远远不如,大量使用转音降调。
录音棚的E5,利用的是混音嘶吼,爆发力爆炸,听觉体验拉满,就两字:伤嗓。
我们以比较有名的2014陈奕迅在韩国MAMA演出为例,来进行探讨,这个阶段陈奕迅的进步空间已经不大,整体趋于平静。
音色:保持巅峰,但是厚度下降,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声带腔体的肌体能力在下降,倒嗓程度偏低。
腔体:略微下降,仍处于巅峰状态,主要集中在上共鸣腔的共鸣厚度下降!正常生理反应,倒嗓程度偏低。
上颌窦和声带肌肉支撑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浮夸》的火爆,让陈奕迅不得不长期唱嘶吼式的E5高音,但凡说利用头声E5演唱,就不会出现不断下滑。
但是头声演唱,无法做到在流行演唱之中的无缝连接,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听觉间隔。
所以陈奕迅也很苦恼。
指得追求现场演唱,依旧按照录音棚的嘶吼式,属于混音方式,摇滚很多利用这种。
但是对于天生优势在中低音区而言的陈奕迅,这显然是极为伤嗓。
基本上,唱一次,倒一次嗓。
2020年慈善演唱:G4真声,B4开始断崖式质量下滑;
2020年,陈奕迅举行线上慈善演唱会。
这个阶段,倒嗓已经有些影响到他的整体腔体。
我们简单论述一下,这场演出的最高音是头声尖叫F5,真声最高音B4,质量最好的真声在G4.音色:整体巅峰,但是响度减小,厚度再度减少。
主要体现在中高音区的质感,相比于2003年的《十年》具有阶段性下降。
腔体:下滑。
咽喉肌肉、声带、和上颌窦开始进一步下降。
开始将咽喉肌肉能力下降至胸腔完成。
总体共鸣,中低音区依旧堪称完美,C4-G4越高越弱。
头声加大,不敢轻易嘶吼。
音域:C2-C4,大量出现。
基本上每一个首歌的大量A、B段,都是C2-C3中起,浮夸唱的次数越来越少。
有意识避免C4
最后,珍惜这位歌手吧,他的唱功真的是能够代表整个华语乐团2000-2010年这十年的歌手。
听没听懂,点个赞吧
参考:
最不喜欢,最大毛病是音准差,声音普通,形象不好,身材胖粗,要形像没形象,要声音没声音,宁看四大天王不看他
参考:
陈奕迅作为华语乐坛实力派歌手,唱功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陈奕迅作为一位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修得过八级声乐证书、深谙当代欧美通俗唱法精髓。
陈奕迅其实是一名男高音歌手,其高音能在持续咬字的状态下保持优秀的音色,势力不亚于孙楠等高音歌手。
陈奕迅不仅能够持久地保持低喉位,而且他的混声并不像传统的男高音那样雄浑圆润,转而追求一种清晰锐利的音色和指哪打哪的从容。
陈奕迅音域很宽,他的中音和低音做到了了胸、鼻、头三个声区音色近乎极致的统一。
陈奕迅唱功最大的特点还有就是“走心”,灵魂歌手的头衔,也正因为如此,这也是广大歌迷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一个能唱到你内心深处的歌手――陈奕迅
参考:
香港最棒的男歌手,技巧非常好,而且音乐性好。
真正唱的好的歌手不是让你在意他的唱功,而是会用音乐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
参考:
关于鉴赏能力,这东西只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大数法则罢了,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辨别能力,就好像有人喜欢榴莲有人不待见一样。
此处可能会招惹喷子,但不用操之过急,等下再喷。
我
再回来讲因我的专业和风格,
——————废话完事儿—————-陈奕迅在我
基础角度(这里就不要说什么音准 节奏这种傻逼要求了),音色独特,没人分不清他的声音(除音盲)。
另,跨多音区的转换和方法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也不是练的多就能有,唱歌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悟性,很抽象。
深层角度,情感上的把控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演唱时能想象到,如《好久不见》这种好像不难的歌曲,作为一个男次高,在这样低的音域里不只是唱出来还要顾及音色和稳定性,还要将装作不卑不亢的情绪表达出来,难度是绝对的(对于绝大多数人群)。
更深层角度,相信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歌曲分两种,一种流量歌曲,一种炫技歌曲,但E神的歌曲恰恰是第三种,因为能够打入人心,让你一次次难受的时候情不自禁拿出来听,这比传销的能力要强得多,但不得不承认,会这么做的人不会超过大于45岁,更不会小于18岁,为什么?
他和我们都是这个高压时代的产物。
最后,说说
陈奕迅无容置疑是殿堂级,暂无人能代替。
另外我喜欢好听的歌,不会因为是某
参考:
陈奕迅唱功算不算殿堂级的,这个见仁见智。
我本人认为他的唱功同什么腾格尔、呼斯楞这些人物还是不能比的,有人说他稳。
再稳稳不过这些人吧!但是他的歌,我基本上不认为有谁翻唱能超越他的版本。
仿佛他的歌就是用他的声音定义的。
他的高音没什么特别不出,但低音、中音部分很出彩,直白而走心,是一种少有的具备穿透力的温柔。
他的歌KTV点唱率很高,但真正能把他的歌唱好的很少,歌坛也很少有大牌去翻唱他的歌。
蒙面歌手里李克勤唱过他的(富士山下),对音乐有点理解的人立马就能区分两者高下,并不是说李克勤唱功没他高。
我认为李克勤唱功不比他差。
但是就(富士山下)这首歌而言没有陈奕迅诠释得好。
张国荣的最冷一天,陈奕迅唱出来也完全有他自己的风格,这可能就是很多人认可陈奕迅的原因吧!
参考:
其实陈奕迅唱功怎么样,我一点都不在乎,就算跑调走音又如何?
我听的是感觉,我就喜欢陈奕迅。
就好像K歌软件里的,你全部SSS又如何,代表你唱歌好吗?
有时我更喜欢A评价的歌曲。
陈奕迅是我听过所有歌手里,
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是99年的<幸福摩天轮>。
当时喜欢的是张学友,张国荣,谭校长,陈慧娴,梅艳芳,陈百强,王杰这些歌手。
所以当时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
后来又陆续听了<K歌之王>,<shall we talk><人来人往><单车><明年今日>等。
慢慢自己开始喜欢了,就开始认真听,然后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从02年开始到12年期间,陈奕迅所有的专辑我都买了。
我
但在我98年到16年用CD听歌生涯中,觉得情感和歌词音乐契合度最高的,非陈奕迅莫属。
在评论里,还看到些搞笑的说法,说陈奕迅是靠<十年>,甚至说是因为<爱情转移>才出名的。
能不能再搞笑点?
陈奕迅的国语歌和粤语歌完全两个水准好不?
<明年今日>烂大街了都还没有<十年>呢,<k歌之王>国语版能和粤语版比吗?
<浮夸>国语版和粤语版要表达的完全二种感情好不?
不过说实话,陈奕迅的歌我从来不觉得好听,甚至觉得难听,曲调不悦耳,歌词拗口,但当你半夜用心去听过之一次后,你就会忍不住想去听。
就像香烟一样,第一次抽的人觉得又辣又呛又头晕,但上瘾后每天不抽二口就不习惯。
参考:
陈奕迅唱歌主要是感情运用的非常好。
就是说唱歌很专注很用情,能让人感受到他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抒发。
你要是说他什么唱功殿堂级的,这倒真不至于。
单说唱功来讲的话,我
陈奕迅的唱功在林志炫面前简直就是渣渣。
参考:
和歌神学唱歌!陈奕迅唱功剖解学习想系统学唱歌可以看我签名档哦~, \"ultra\": , \"normal\": }} --}
参考:
如果说七十年代的香港乐坛是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当道、八十年代是谭张梅的天下、九十年代是四大天王和王菲做主,那么00年代就仅剩陈奕迅和容祖儿了。
对于陈奕迅和容祖儿来说,这十多年来他们在香港乐坛是没有敌手的,不管是古巨基、李克勤还是陈慧琳、杨千嬅,都没有对他们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陈奕迅能和上面那些大拿竞争的最大资本,他毕竟是这个时代的王中王。
以及,陈奕迅大概从《U87》以来,不管是从唱法上,还是从音乐上来说,都是比较积极地往国际靠拢,在求新求变上,他做的是非常出色的,尽管要同时兼顾市场,但贡献出来的作品质量是非常高的。
这点上,同时代的香港歌手被他秒成渣
参考:
陈奕迅的唱功。
唯一也是重要优点就是稳!他可能没有专业学过唱歌。
所以声音出来后你听不到磁性。
感受不到共鸣,什么颤音啥的更于他无关。
就像苹果耳机一样,白开水!没有渲染的音色。
我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唱功,殿堂级更胡说八道,唱自己的歌有感觉,别人再唱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点我认同,但是并不能说明他唱歌多厉害!但是他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