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说:“上帝不会掷骰子”
上帝掷骰子其实是发生在一次索尔维会议上,这是科学家的峰会。
在上世纪的20年代~30年代,科学家们有一个议题,那就是哥本哈根学派对于量子力学的诠释“不确定性”到底靠不靠谱?
光是粒子还是波?
要了解这些,我们还要从牛顿说起。
牛顿时代解决了宏观低速下的物理学现象,也就是牛顿力学,这套理论也让牛顿封神。
但是其实牛顿可不止《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本著作,在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前的雕像的,有四本书,代表着四本代表作,这当中就包括了《光学》。
可能你要纳闷光学和牛顿力学的区别是啥?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光的速度可不是低速,甚至光到底是啥也很难说得清楚。
伽利略就曾经试图测光速,然后他失败了。
也就是说在牛顿的时期,光速到底是多少还跟迷一样。
其次光到底是啥,实际上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也没啥好的想法来验证。
验证不了,不代表不能提出理论,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惠更斯等人认为光是一种波。
他们当然各有各的证据,比如:光的反射就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而光的衍射其实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按理说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局面,但因为牛顿神一样的学术地位,导致光是粒子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其实,后来我们也都知道了,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后来,在托马斯杨和麦克斯韦的努力下,光是一种波占据了上风。
尤其是麦克斯韦是和牛顿同级别的科学家。
他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这还被赫兹证明了。
量子力学的诞生可是到了20世纪,物理学大厦上空飘来了两朵乌云,一朵是以太,一朵是黑体辐射。
以太导致了相对论的出现,而黑体辐射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出现。
那这又和光有什么关系呢?
相对论其实是和光速有关系,而黑体辐射则和光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光是一种波,那说明电磁辐射应该是连续的,而不是非连续的。
但是如果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来解决黑体辐射的问题,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于是,被逼无奈的普兰克在玻尔兹曼的启发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
他认为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而能量的最小单位就被称为量子。
爱因斯坦进一步利用“量子”解决了光电效应的问题。
不确定性原理可随后问题就爆发出来了,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就很难用经典理论去描述原子结构以及电子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逐渐摒弃经典理论,最终在由海森堡提出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薛定谔方程解决了这一切。
而波恩证明了矩阵力学和薛定谔方程是等价的,并且给出几率波的解释模型,随后海森堡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原理,说的就是: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是没办法同时确定下来的,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小,位置的不确定性就会越大,同样的,如果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
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传统的物理学中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一般是这样的,某时某地某物以多少速度朝着某个方向运动。
可是,到了量子力学这里,就变成了某时某地某物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是多少?
具体到原子核外的电子,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电子同时出现在原子核外的各个位置,各个位置区别在于概率不同,也就是说要用概率云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上帝不掷骰子这种“概率云”的解释模型其实是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无法接受的,于是,爱因斯坦认为这种理论是不完备的。
于是,他在和波尔辩论时,就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上帝不掷骰子。
波尔还反驳了一句:爱因斯坦不要指挥上帝如何做。
这里咱们客观地说一下,哥本哈根学派的这一套理论其实对于微观现象的解释极其精确,精度尤其的高。
因此,爱因斯坦只能去证明它的不完备性,大战几回下来,基本上都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大佬尼尔斯玻尔占了上风,并且对着后来的科学家的一次次实验,也是一次次地证明了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
参考:
爱因斯坦这句话是在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上为了反驳玻尔关于量子力学理论,在当时玻尔领衔的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
在这次大会上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直接指出:“上帝不掷骰子”,而玻尔直接反击到:“不要安排上帝怎么做”。
这就是当时爱因斯坦说出这句话的背景,但是爱因斯坦为什么会针对玻尔说出这句话呢?
这还要从20世纪初开始说起,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已经从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
起初,人们对光的研究认为光具有波粒二像性,而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所体现出来的奇异现象一直无法解释。
爱因斯坦与普朗克都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尤其爱因斯坦,对量子世界所体现出来的现象苦苦思考了很久,但是始终无法使用统一的规律来解释量子的运动现象。
而此时,哥本哈根学派的波尔、海森堡等人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 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表面微观粒子的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
在当时看来,这种理论像是一种哲学解释。
为了反击哥本哈根学派,爱因斯坦手下得力干将薛定谔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薛定谔的猫”。
设想在一个封闭的匣子里,有一只活猫及一瓶毒药。
当衰变发生时,药瓶被打破,猫将被毒死。
按照常识,猫可能死了也可能还活着。
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
不过,这个实验却帮了玻尔一个大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玻尔对量子力学的解释,量子纠缠更为令人诧异。
其实,爱因斯坦并不是反对量子力学,而是反对波尔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爱因斯坦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世界上统一的力的解释。
而此时,却冒出来一个用一个看似哲学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是他不可以接受的,他认为一定有特定的规律可以来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
虽然他还未研究得出有具体理论。
到如今,量子力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科学界也普遍认为玻尔当时的理论是正确的。
参考:
上帝不会挣骰子,听起来似乎是爱因斯坦承认上帝的存在,但其实这句话有其深层次的意义,是用来讽刺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当时力学的发展才刚开始,人们对量子力学的了解还比较浅显,特别是对量子力学反常现象的解释很难让人理解。
特别是以波恩、波尔、海森堡等人为主的哥本哈根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认知。
他们认为量子的运动是没有确切规律的,量子的运动是不能精确测量的,他们的位置就像概率一样随意出现在某个地方。
正是这种颠覆传统的解释方式,让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极难接受,所以爱因斯坦认为这种解释方式就像上帝掷骰子来决定物质如何运行一样,显得荒谬不可理喻。
爱因斯坦为了反驳哥本哈根派,甚至发表论文提出了量子力学是否完备的科学论述。
在论文中,爱因斯坦首次提出了量子强关联现象。
爱因斯坦认为,如果哥本哈根派的解释是对的,那么就会出现类似于量子纠缠一样的量子强关联现象,而这种强关联现象在当时看来是更加不可思议的,这也就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大名鼎鼎的量子纠缠理论。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爱因斯坦输了,世界却是以这种荒谬、掷骰子的方式在运行着,而我们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量子力学。
参考:
爱因斯坦说出这句话是有背景故事的,他认为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对于量子力学的诠释,已经脱离了实在性和因果律。
爱因斯坦心里一定在想:年轻人你们最近的路走得有点偏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上的杰作,相对论的提出对牛顿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光速不变、时间膨胀、时空弯曲等概念,这在当时看来是很匪夷所思的,至少诺贝尔委员会都不敢冒险颁奖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随着各种预言被证实相对论逐渐被接受。
而量子力学的提出爱因斯坦也可以算作是开山鼻祖,爱因斯坦唯一的诺贝尔奖也是因为提出光电效应理论。
但是量子力学后来的发展貌似不受控制,尤其是哥本哈根派的加入,貌似让量子力学的路越走越偏。
爱因斯坦等一众物理学家坚持的还是经典物理学的思维,相信因果律、实在性和定域性,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打破了一个平静的水面,电子到底是通过哪个缝隙的问题难倒了一众科学家。
此时哥本哈根派跳出来,提出电子不观测的时候同时经过两个缝隙,并且可以形成干涉条纹。
这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这一下就打破了爱因斯坦坚持的实在性和因果律。
薛定谔对此也是嗤之以鼻,因此“养”出了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薛定谔的猫,这个思维实验是用来嘲讽哥本哈根派对于量子力学写的诠释。
爱因斯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也是一句嘲讽的话语。
但最终结果大家都清楚,爱因斯坦在这场和哥本哈根派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无论是不确定性原理还是量子纠缠现象都真实存在。
参考:
“上帝不会掷骰子”这句话最早在出现在1926年爱因斯坦写给波尔的一份信中!但是被众人所熟知却是在192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这届索尔维会议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一届。
为什么这届索尔维会议这么著名呢?
由于参与的物理学大咖多、讨论的问题重要,所以被称为最著名的一次。
这届会议上出席了我们所熟知的爱因斯坦、波尔、普朗克、居里夫人、康普顿等等17位著名的诺贝尔学奖得主,被称为最强大脑的云集,号称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智慧汇集于此次会议。
并且此次会议是量子力学发展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次辩论会,被称为微缩版的量子力学史。
这届会议的主题是“电子和光子”,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爱因斯坦与波尔之间激烈的论战,爱因斯坦与波尔之间的辩论真可谓针尖对麦芒,不过最后还是以爱因斯坦棋输一招而落败,怎么回事呢?
此次会议大概分三大阵营:实验派:布拉格、 康普顿哥本哈根学派:波尔、波恩、海森伯 、泡利哥本哈根反对派:爱因斯坦、 德布罗意 、薛定谔从这个分派上,大家或许就能看出爱因斯坦与波尔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他们争论的主题就是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和波函数是否精确描述了单个体系的状态!波尔等人认为在量子力学中,要用波函数来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子态,波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粒子出现在某一位置或者处于某种运动状态的概率 —— 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其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人为的观测会导致波函数塌缩成一个确定的量子态。
哥本哈根诠释的最基本原理就是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塌缩、互补性原理,这种解释就好像掷骰子一样,在骰子落地之前,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投出的到底是几点,也就是投出骰子的六个面中,哪一个面朝上是随机出现的,只有当骰子落地后,我们才能知道这次掷骰子事件到底投的是几点!可是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虔诚地相信因果律的人,他相信,任何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背后的原因,不可能是随机的,他认为,如果我们能知道骰子投出去时所受的力、空气的阻力、接触地面时所受的力等等一切参数,骰子的点数我们是可以预测的!而哥本哈根学派的概率论只能让我们知道最终结果,中间的过程竟然是不确定的,波函数塌缩的原因和过程也说不明白,这违背了他所坚信的因果律,所以,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能了解微观粒子随机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隐变量没有被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些隐变量,微观世界就不是随机的了!他非常反对波尔等人的这种概率论,他认为概率论这种描述模棱两可,是不全面的,所以,他提倡隐变量理论,是以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理论的“死对头”。
爱因斯坦认为哥本哈根学派所描述的这种量子态的随机性表明:同一个过程可能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结果。
按照概率论解释,电子通过双缝后出现在感应屏位置是随机的,那么感应屏上的许多区域就必须同时对电子行为进行观测,才能瞬间作出反应, 这种瞬间反应暗示着一种超距作用,是违背相对论的,这也是他反对哥本哈根诠释的原因之一!不过后来的“贝尔不等式”的不成立,表明爱因斯坦所主张的隐变量理论不正确,也说明了量子纠缠不能用隐变量理论解释,量子纠缠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
爱因斯坦所坚信的“因果律”成为了阻碍他正确理解量子现象的障碍,所以他才会在与波尔的争论中落败,从而说出:“上帝不会掷骰子”这样的话,或许这就是人在不理解自然现象时所表现出的最无奈的一面吧!
参考:
“上帝不掷骰子”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给玻尔听的,意思是他不相信量子力学所阐述的不确定性上个世纪初经典物理学遭到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紫外灾难”的双重打击,于是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普朗克以及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然而爱因斯坦虽然是早期量子论发“开山鼻祖”之一,但他却很反感以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192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中,“时空老祖爱因斯坦”和“量子尊师玻尔”展开了一系列关于量子力学的思想实验和理论争辩,导致后人们提起这次会议第一印象就是他们两个人上演的“决战量子之巅”,而事实上参加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的其他物理学家们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在爱因斯坦时期量子论还只是一个描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婴儿理论”,但玻尔等人将量子论发扬光大应用到了整个微观世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新的“电子云模型”在内的一系列成果都是他们的功劳。
然而爱因斯坦玻尔等人的成果在爱因斯坦看来就是“走火入魔误入邪途”,因为玻尔的量子力学从头到尾都是以“不确定性”和“概率”为基本条件的,而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家是非常反感“不确定性”和“概率”的,他认为真正完美的理论不应该如此“随机”爱因斯坦认为稳定和“可预测”才是物理学的认为,所谓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在他看来不过是为理论的局限性和不完美找借口罢了,所以说爱因斯坦才会说“上帝不掷骰子”,并以此来反驳玻尔的“不确定性”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是永远正确的,他和玻尔争论了一辈子的量子力学反而在这个过程中被“越辩越明”了,时至今日量子力学已经成为了描述微观世界最精确的理论,这也说明“上帝确实是掷骰子的”
参考:
“上帝不会掷骰子”在整个科学史上是极其著名的一句话,这句话实际上是爱因斯坦用来反驳物理学家波尔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
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光学的发展在自然界中,我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其实也就是声、光、电、力、热这些现象。
而各个时代的学者都会对这些现象进行诠释。
只不过,光学的内容一直以来就属于分歧是最大的一类。
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学者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看到东西,是因为人的眼睛会发光。
后来,到了阿拉伯文明这里,这个观点被一位阿拉伯研究光学的学者纠正过来,他认为人可以看到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反射光或者本身发光,光进入到眼睛当中,我们才能看到。
然而就光学而言,最难的其实不是这个。
而是哲学三问中的第一问,光到底是什么?
牛顿作为科学史上可以跻身前二的大神,他就提出:光是一种粒子。
这个观点写到了他的著作《光学》当中,这本书也被视为光学的奠基之作。
由于他的江湖地位和声望,他的这个观点其实统治了整个学术圈相当长的时间。
其实就在牛顿的同时代,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光其实是一种波,类似于水波。
赞成这种观点的学者也是鼎鼎大名,他就是惠更斯,也有很大的科学成就。
除此之外,还有牛顿的死对头胡克也认为光是一种波。
但是他们的声量确实比不过牛顿。
牛顿之后,有个叫做托马斯杨的学者做了一个科学史上最诡异的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似乎又在说明光是一种波。
但这也就算了,麦克斯韦等人直接就在理论上统一了电和磁的现象,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也就是说,牛顿之后,爱因斯坦之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麦克斯韦认为光是一种波,他就和牛顿的观点是矛盾的。
由于麦克斯韦是那个时代的“牛顿”,“光的波动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流,也就是说,光是一种波。
看起来,好像麦克斯韦一锤定音了,但没多久,事情发生了反转。
如果假设光是一种波,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这个麻烦叫做黑体辐射。
那什么是黑体辐射呢?
量子力学这里其实我们不需要完全搞懂黑体辐射,我们只需要知道当时有个物理学教叫做普朗克,受了委托,在研究电灯泡为什么会发黄光?
而黑体辐射其实就是他研究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模型。
他在研究时就发现一个问题,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那我们就需要假设“能量是连续”。
但是如果是这样,那理论预言总是实际会有很大的出路,这个误差大到完全无法拟合的程度。
后来,普朗克受到另外一个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地启示,假设能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份的,也就是说,能量存在这最小的基本单位,他把这个称为量子。
这时候得到的理论就可以和实验结果很好地拟合在了一起。
其实普朗克本人是不太赞同这个观念的,但结果就是这样,他也只能接受。
他的发现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的变化其实都存在着一个最小的单位,比如,距离和时间。
任何变化都在以这个的整数倍来变化,而不是小于这个普朗克尺度。
除此之外,微观世界也是存在着最小的单位的。
这个似乎也是在复活“光的粒子说”。
这又把光的波粒大战挑了起来。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量子力学的蓬勃发展。
我们直接说最终科学家的争论焦点到底是什么?
还是要回到刚才上文提到的双缝干涉实验上。
但是科学家就发现,如果实验采用电子来做,那么电子穿过双缝之后,也会有干涉条纹,就是下图中上面的样子。
但如果我们在双缝的部位叫上摄像头来观测,这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下图中下面的样子。
说白了,就是我们观测和不观测,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
这是不是神奇?
如果你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如何思考呢?
科学家也是挠破了头,他们其实最纠结的地方是电子在穿过双缝时是什么状态?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哥白哈根学派,领军人物就是波尔。
他们认为电子在通过双缝前,在双缝之前的所有位置,以概率云的形式来描述,因此,在通过双缝时,会出现的是干涉条纹,其实就是概率分布。
如果我们用摄像头观测时,电子就会锁定在某个位置上,因此,出现的是两个条纹。
爱因斯坦认为这个说法简直是忽悠,因为这相当于是说,当电子要达到屏幕前,电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落到哪,只有到了要达到的那一刻,好像是掷了一下骰子,选了一个地方落上去。
这种概率性的解释是他无法接受的,因此,他反驳波尔说:上帝不会掷骰子。
而波尔也反击到:爱因斯坦,不要指挥上帝如何做。
爱因斯坦和波尔的论战是20世纪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段争论,在这场争论中,量子力学不断地得到了完善。
如今,我们来看这个问题,其实爱因斯坦坚持认为应该是有个确定的客观规律来描述电子的轨迹,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其中的机制。
他的这个看法已经被实验给否定了。
除了爱因斯坦的想法和哥本哈根解释,其实还有许多解释,比如,平行宇宙理论等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哥本哈根解释确实是主流的理论,但是近些年的一些实验,也发现了这个解释也是有瑕疵的。
所以,其实量子力学如今还在发展和完善。
参考:
面对细节复杂纷乱的世界,我们的言辞只能是随笔勾勒,谈不上有多么的严谨与深刻。
爱因斯坦信奉斯宾诺莎的“自因说”,即上帝与自然是一体的,上帝并无人格,而是统一万物的自然界,并认为世界必定遵守一条我们还未探明的规则或者说秩序,它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害羞的隐藏在万物自身之中。
然而,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读,却是不确定的、叠加的、纠缠的,像极了哲学编织的面纱,让自然的秩序变得模糊,看不真切。
一个完美自然气息的上帝,似乎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赌徒,随意地丢着骰子来决定万物的底层逻辑。
玻尔一派的解读,符合当时已知的所有实验的结果,但缺乏可感觉经验的过程描述,爱因斯坦气得吼出了这句“上帝不会掷骰子!”而玻尔则反击道:“爱因斯坦,别告诉上帝该怎么做!”了解这一科学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场“决定论”与“概率论”的论战,爱因斯坦输得很彻底,但却输得十分超前且令人震撼,真正掀起了量子力学的大革命。
但爱因斯坦为何如此抵触“概率论”,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的认知中,找到一些答案。
爱因斯坦的认知论将几何概念与直接经验对象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是爱因斯坦原始观念的根源所在,这也是康德提出“先验综合判断”的原始依据。
因为纯粹的思维无法获得关于经验对象的准确知识,否则我们不会有“吃惊”的体验。
一切科学的研究命题与概念之间一定具有一些既定的规则,逻辑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则的学问。
命题和概念一定需要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获得其“内涵”与“意义”。
也就是说,命题、概念与感觉经验之间只有纯粹的直觉联系,没有逻辑性可言。
一些命题之所以被认为是真理,是因为它能被我们的直觉验证。
逻辑体系就是要把这些直觉与我们的感觉经验相对应,并使之完备、可靠,它们甚至包含有一些类似基本概念或公理的独立逻辑元素。
这里你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虽然“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读与实验如此匹配,但爱因斯坦依旧宣称“量子力学不够完备”。
因为量子力学无法建立直觉与感觉经验上的逻辑关系。
爱因斯坦一直认为从某一逻辑体系出发,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命题,才可能成为真命题,而体系的内部有多大的真理性,取决于其完备程度及可靠性,而这种完备程度及可靠性的检验源于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我们的经验总和。
正是由于这一认知,让爱因斯坦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推导出相对论,但又由于人类自身感觉经验的局限性,让他难以接受量子力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量子力学已经脱离了人类传统定义的科学范畴。
(注意这里不是宣扬量子力学是神学,而是拓展了人类仅靠感觉经验的科学认知边界)爱因斯坦是简约派“数学公式是必要,但物理图景更重要。
”这是爱因斯坦与当时其它科学家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甚至认为一个好的定律,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小朋友都能理解的图景,是不够完善的。
爱因斯坦曾经宣称,一个物理学家只需了解一些数学基本原理就够了,重要的是建立概念,并发现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然而随着物理学发展的深入,超脱实验的新概念,没有数学支撑是完全不可能建立的了。
因此爱因斯坦也十分后悔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数学,但他这种从物理图景入手的思考方式,也正是他能取得超越时代成就的最强武器。
想象不出光速奔跑的图景,就无法洞察时空的相对性;
想象不出无限坠落的图景,就无法洞察引力与加速度的等效性。
而这些都是数学无法带来的直觉感知。
数学虽然简洁有力且严谨,但没有人为它赋予物理图景,就像一个技术精湛的水手,在没有航海图的情况下,航行于无垠的大海,永远找不到目标。
这在宏观世界看来简直不可理喻,然而在微观世界,确实是一片没有任何目标的量子大海。
微观世界与我们日常直觉的相悖,让我们原本的科学缺少了一项有力的判断支撑,我们无法再以一条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来完全驳斥它,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微观世界的事实到底是什么?
我们只能一点一点拓展这个与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相反的认知边界。
一切超前的结论,都可能如同神学一般无法判断,而这种情况在实验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将永远存在。
面对“哥本哈根学派”总结出来的一堆量子描述,爱因斯坦当然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
对于追求简洁、统一的他来说,这一理论无疑太纷繁复杂了。
理论应该是高度概括、精炼世界,而不是再现一个复杂的世界。
其实上帝确实没掷骰子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叠加态、纠缠态不是旋转过程中的骰子。
这些不确定性是天生的,而不是掷出来的。
叠加态概念似乎让观察人的主观意识变得很重要了。
拿世俗的语言来说,就好像如果没观察,它们的属性就是叠加的、不确定的,甚至不存在的;
如果观察了,它们才存在,但我们如何观察完全是主观决定的,完全随意,这是爱因斯坦所不能容忍的。
事实上,以现在的认知来看,微观粒子的不可观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我们都是通过电磁波来观察事物,或者说通过已知粒子(作为探针)打击未知物体后的反射情况来看见物体。
要看见越小的物体,就需要用到越小的探针粒子。
然而随着观察物体的减小,探针粒子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影响会越来越大,从而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变成了我们所谓的宏观确定状态。
就像一个皮球,一只苍蝇撞上去对皮球没有任何影响,但一只狗扑上去,皮球的运动轨迹就发生变化了。
弗曼将量子的运动状态描述为世界底层的“荒谬性”(当然这是针对我们日常认知来说的)。
微观世界显得不可理喻,但在宏观尺度下,事物最终还是会回到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状态。
以费曼的“路径求和”思想,当量子们不断累积为宏观物质时,它们能走的所有路径将在求和时彼此抵消,最终只留下一条宏观现实下的路径,就是我们熟悉的牛顿定律下的轨道。
所以世界的底层逻辑是荒谬的,只有当荒谬的个体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才能抵消彼此的荒谬。
这似乎意味着世界根本没有一条底层的绝对真理,但却有一套消除不稳定、不和谐的自洽方法,所有的物理规则都只是建立在这套方法之后的最终自洽结果而已。
因此我们要探知的不是宇宙的底层逻辑,而应该是宇宙那一套消除不稳定的自洽机制。
参考:
20世纪上半叶是量子力学的诞生和成熟期。
物理学家发现,原则上,对量子系统进行一次测量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而只能获得一定结果的概率。
对于测量量子力学中的上述不可预测性或随机性,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个是所谓的“东正教派”或“哥本哈根学派”,由大多数量子物理学家拥有,另一个是由爱因斯坦代表的非东正教派少数派。
“正统派”认为,量子力学(包括量子力学的测量)是对微观物理系统的完整描述。
这意味着机会或不可预测性是客观物理世界的基本方面。
爱因斯坦到死也不接受这种观点,他认为量子力学的描述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也就是说随机性或不可精确预期性不是客观物理世界的根本方面,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完备而已。
“上帝不会掷骰子”正是爱因斯坦用宗教的术语来表达他对量子力学和客观物理世界的根本看法。
爱因斯坦的意思是量子力学,也就是说,宇宙中没有真正的机会,万物都是有序的。
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随机现象或概率事件中的所谓偶然性纯粹是人类知识的特征。
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掷骰子消除了了解世界的可能性。
爱因斯坦的话引起了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讨论。
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
参考:
“上帝不会掷骰子”,爱因斯坦想用此表达对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质疑和反对。
量子力学的核心就是不确定性,一切只能用概率去描述,就好比我们平时掷骰子一样,最终出现几点完全是概率行为,是不确定的。
不过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起码我们的感知告诉我们不是这样。
比如说一辆汽车在那里停着,它就在那里。
不过在量子世界就不一样了,如果一辆汽车在量子世界,就可能不在那里了,可能在其他地方甚至在任何地方,它的位置只能用概率来描述。
是不是不可思议?
不只是你绝对不可思议,连爱因斯坦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爱因斯坦会说“上帝不会掷骰子”。
但在爱因斯坦与波尔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争辩中,最终还是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派(支持不确定性)占据了上风,而且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确实是存在的,并非想象猜测。
而爱因斯坦也并非反对量子力学,他也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没有理由反对。
爱因斯坦反对的只是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本质的诠释,他认为应该会有更深层的内在机制来诠释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而不应该仅仅有概率来描述。
所以,晚年的爱因斯坦一直试图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最终也没能成功,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参考:
不懂交谈细解;
个人试点看法:一、爱因斯坦可能相信上帝存在;
二、但他没法相信上帝手有骰子;
三、上帝不可能往下无故投骰子;
四、他想建议不同观点人别瞎猜。
自己认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