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幅相机在面对全副相机时真的毫无优势吗

感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全幅,最大的优势是视场与宽容度。
所谓的高像素,其实通过换算,甚至不如C幅。
比如尼康的500和5,500是 2000W ,可它的传感器尺寸都不到5的一半大;
按比例,5的像素至少要5000W
但相同镜头和环境下,全幅的视场和宽容度可以瞬间秒杀C幅!C幅,等效135焦距的先天不足,反倒成为个别情况下的优势。
比如同样探月打鸟,只有400mm镜头,那用C幅,肯定比全幅更清楚。
微距拍摄也是这个道理,毕竟主体在画面里所占的比例会更大,也会更清晰。
画幅,仅仅是相机分类的一项而已,影响画质与作品好坏的因素还有很多。
好的作品比比皆是,如果一定坚持全幅必胜C幅的,请看一下K1未问世时,那些用宾得的影友拍摄的作品,一样摄人心魄、一样美轮美奂、一样精彩出众!
附两张照片,主机不同,均为500mm拍摄,一对比,一目了然。
D810+200/500D500+200/500
参考:
优势多得是,首先便宜,相对于全副残幅的画质差距不会太大,但是可以吊打手机,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然后就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太重的相机会影响你的拍摄热情,除非专业摄影师,普通人不会随身带相机,一般的旅游带相机也是不小的负担,轻便的相机拿出去的机会会比较多一点,残幅是在体积和画质之间平衡比较好的。
最后就是兼容镜头更加多,残幅可以用全副镜头,但反过来就不行。
入门全副的价格和中高端残幅相当,操控是其次,但入门全副快门数太低,阳光下就不能直接用大光圈,拍飞鸟也力不从心。
而且入门级对焦系统都比较弱,除非是可以多次摆好姿势,光线条件很好的棚拍。
日常抓拍弱的对焦系统跑焦的机会大得多。
一张对焦不准的照片怎么修都修不回来等于废片了,全副换回来那一点点画质优势就得不偿失了。

参考:
残幅相机在面对全副相机时真的毫无优势吗?
问:“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是真的完全无懈可击了吗?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残幅相机能否在面对全幅相机时取得一些技术优势吗?
”耗子哥最近十年都是全画幅相机搭配半画幅相机(M4/3、APS-C)组合使用,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如下:一、“底大一级压死人”是胶片时代流传至今的概念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说法是胶片摄影时代诞生的说法。
在胶片摄影的时代,胶片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相机规格的需求将胶片裁剪成不同的尺寸,所以相机无论画幅大小,理论上它们吸收光线成像的胶片都可以是相同的。
甚至有多种画幅通用一种胶片规格的情况,例如645、66、67、69、617画幅都是通用120胶片,在镜头素质相当的情况下,一次成像占用的胶片面积越大,自然成像效果越好,这是必然的。
二、在数码时代,“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不能绝对化相机产品发展到数码时代,有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图像传感器”会不断的革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就不能绝对化了。
例如老式的利图CCD后背,它们的画幅往往达到48mm × 36mm,是135画幅的两倍。
但这类数码后背的高感光性能相当差,在暗光下的表现,它们甚至不如目前最新的APS-C画幅产品。
所以,在数码时代,如果要谈“底大一级压死人”,那必须在相同的技术层级进行讨论。
三、C画幅相机面对全画幅相机,它永远会有自己的优势1、使用成本低例如胶片时代,相同的135胶卷,C画幅相机可以拍72张,而全画幅相机只能拍36张。
而在数码时代,C画幅相机的价格与匹配镜头的价格也明显低于全画幅产品。
2、画幅较小的机器,在视频领域更有利于持续工作例如目前的安防、监控,还有会议记录之类,用全画幅相机录像,往往会有发热量、电池续航性能方面的问题。
而松下M4/3画幅的GH系列,则被很多职业用户作为持续录像的首选。
另外,在专业领域,为了追求更低的“果冻效应”,为了继承镜头群,也经常使用近似C画幅的Super35画幅。
例如下面这部red电影机,就是super35画幅的产品。
3、小巧便携这个就不用说太多了,C画幅相机、镜头的组合,比全画幅产品要轻小许多。

参考:
残幅相机在面对全副相机时真的毫无优势吗?
我的答案是错,首先半幅相机和全画幅相机如果在画质上来说,肯定是全画幅的占优势,但是你可以想想你用的着全画幅的画质吗?
如果家用的话,完全没有必要。
还有就是全画幅也有入门全画幅,半幅机也有高端机身,如果在拍摄一些特定的拍摄题材中,使用高端残幅相机肯定要比入门级全画幅强很多,这里说的是机身性能强很多。
譬如在儿童摄影中需要的是抓拍,连拍速度决定了你的出片率的高低,最新的佳能EOS 7D Mark II 具备全65点十字形对焦感应器和10张/秒的连拍性能,对比全画幅入门级的EOS 6D具备的11点中央十字对焦感应器和4.5张/秒的连拍速度,那是性能强了太多了太多了,当然你不能与全画幅EOS 5D Mark IV 或更高级别的机身对比,毕竟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底大一级压死人也是影友们的一句俗话,并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只是在画质上来说,感光元件面积大肯定会带来更好的画质,但是相机是一种综合的产品,好的经典的产品是要求的均衡性,而且对于特定的拍摄题材要有特定的器材,譬如当年佳能EOS-1D Mark II ,EOS-1D Mark II N,EOS-1D Mark III顶级的1D系列就是残幅机身,是特定体育记者拍摄运动画面的机身,在10年前就已经具备的10张/秒的连拍速度,所以说拍摄题材不一样,相机的定位也不一样,不是说残幅机身在面对全画幅机身就一点优势没有,只是在某些方面,在同等定位级别的时候,全画幅机身肯定要比残幅机身有优势,譬如佳能目前最顶级的EOS-1D X Mark II 全画幅机身,61点全十字对焦,16张/秒的连拍速度,性能比7D2强多了,就别说画质了。

参考:
不用极端情况,残幅相机对比全副相机本身就有一些优势:幅最早指的是胶片的大小。
上世纪徕卡发明了35毫米画幅胶片(36mm*24mm 长宽比3:2),并且命名为135画幅,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全画幅。
上世纪九十年代,富士胶片、佳能、尼康、美能达、柯达五大厂商推出了定位于业余市场的APS系统,旗下的APS-C画幅胶片(24.9*16.6mm 长宽比3:2)应用最广,也就是后来大家所说的“残幅”也可以叫半幅或者APS-C画幅。
后来数码CCD/COMS的出现,逐渐取代了35毫米胶片和APS-C胶片。
事实上,CCD/CMOS可以看做是数字化的胶片,因为其作用都是用以感光成像。
除此两种画幅以外,手机上通常使用的是1/2.3英寸画幅,索尼的1英寸画幅,奥林巴斯/松下系统的4/3画幅,还有120画幅(又称中画幅,最大的画幅系统)。
佳能半画幅相机佳能全画幅相机①价格优势(土豪请忽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产品的价格与预算将会最终决定我们的选择。
然而,动不动就是上万价格的全副相机,残幅相机对我这种朴(pin)素(qiong)的姑娘来说,真的耐斯多了。
②便携性除非你有一个身强力壮同时拍照又出色的男朋友,不然扛着一台全幅相机出门,那真的是够呛了。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电子感光元件(CMOS / CCD)的尺寸。
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传统135胶片一样大,也就是24×36mm。
半幅的尺寸约为23.7×15.6mm,或称之为APS-C画幅。
通常来说,半幅相机的重量是全幅相机的60%多一点,规格随之也会减少。
对于画质追求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对便携性要求有极致追求的同学,半幅的重量和尺寸真是棒棒哒啊。
③镜头混用半幅相机能够使用全副相机的镜头,但是全副的能用半幅的吗?
对不起,不能!我知道全副相机的机主准备骂我神经病,好好的干嘛混用相机镜头。
诶,别忘了地球上还有很多善忘星的、忘了镜头是全副还是半幅星的人啊。
最后说一句不好听,要是半幅相机完全没有地位没有优势的话,它早已经跟我们说byebye了,半幅相机的存在必然是有它的原因。
不过,我想说的全幅相机不一定是未来。
入坑拍照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浅尝即止的,他们追求在一定摄影效果上实现轻量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轻量化的相机甚至手机都能够满足很多人的要求了。
至于全幅相机会变成了专业人士和发烧爱好者的工具了。

参考:
残幅(APS-C)足够较好的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了。
一般小白入门都是奔着两个名头去的:一个是画质好,毋庸置疑的完爆手机或者低端卡片,但还是比不过全幅(适马的x3靠边站)。
一个是虚化。
残幅浅景深至少还是能用套头长焦端、50 1.8等狗定轻松做到的。
另外旗舰级的残幅(7d2 a77mk2)除了高感不行(白天用无压力)更适合体育摄影,对焦点覆盖范围比全幅大很多,连拍速度快etc2、至于更小的比如m43(以奥巴为代表的无反)便携性比单反不知高到哪去了,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1万多能买EM1+40 150 2.8了。
另外有2倍的换算系数,赚长焦。
加上奥巴的对焦做的不错,而且无反连拍速度有优势,从这些意义上说适合主要以野生动物为题材的野外摄影师使用。
至于续航,估计7d2(1dx更重)+小白兔都够背一相机包的电池了。
m43的画质也差不到哪去。
简单的说画幅大的好处在于更容易获得浅景深,画质好,还有有素质更好的镜头(尤其是超广角)。
“全幅是硬道理”,“非全幅只是过渡产品”、“全幅才是真正的未来”。
这都不用我怎么证明了,不管蜂鸟无忌这种“专业”网站、还是新浪搜狐这些“业余”网站都这么说。
可事实是什么样呢?
1,现在非全幅DSLR的销量、保有量都已经远远比全幅的要多得多,并且现在仍然是每售出一台全幅相机、同时就售出N十台非全幅相机的形势;
2,绝大多数摄影入门者的第一台单反都会选择非全幅,未来非全幅将必然占据绝对多数的拥有用户;
3,各厂家(以尼康、佳能为首)都在致力于研发专门应用于非全幅相机的镜头并且逐年都有专用镜头上市;
……就上面这几条原因,咱们用脚趾头想想:凭什么说非全幅“只是过渡产品”?
——相反,我倒是觉得,那些焦段只在全幅上合用的反而可能成为过渡产品,除非它只专为全幅设计、并且已经设定了不高的销量期望值。
好。
那么咱们再琢磨琢磨:咱们为什么要全幅?
1,焦段更合适?
不必了,已经有的镜头都已经差不多能涵盖;
即使有的不那么如意,各厂家现在也都正拼命赶工给非全幅开发设计呢,那将是他们赚钱的未来。
2,画质更好?
拉倒吧。
您还停留在“拍照片的最主要目的是在电脑屏幕上放到100%大看着仍然清晰无比”的“境界”里?
您还没想明白你为什么要拍照?
更何况画质这东西怎么讨论呢,假设5DII>50D>450D的公式成立,请问(5DII-50D)÷50D×100%=?
(50D-450D)÷450D×100%=?
3,“出片”需求?
……不是我怎么矫情哦,至少我个人认为,真正有 “作品”被用于期刊杂志报纸海报宣传单页等等有印刷需求的 “一对多”用途的,恐怕不到1%。
更何况,多少300D都出过足以印跨版的漂亮照片;
何况,最近一张iPhone拍摄的“飞机坠落河面”被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版?
……不就是在网上发一个“边长不得超过1000象素/文件不得大于200K”么,用得着的是什么“片”?
假如你用一台D5用来打鸟,你可能需要下面这个镜头全幅相机用的镜头:如果你用残幅相机,你可能只需要下面的镜头:显而易见,看到区别了吧。

是的,你没看错。
因为aps画幅要小于135全幅,所以aps机身配aps镜头,不必像全幅镜头一样照顾到边缘成像。
常用全幅机身配超广角的人都懂得边缘形变、色散和解像力下降是多么让人无力的一件事。
然而,aps镜头根本不介意,因为最惨的部分都被切掉了。
或者说,厂商根本就没费力去做最难的那部分。
然后,因为画幅小了,机身被定位成入门级别,因此控制系统被简化,成本自然下降。
包括存储单元,现在通常选用sd卡作为介质,自然又便宜了不少。
电池系统也如此,设计电压比旗舰机型低,电池成本自然也下降。
所以,同品牌同期产品,aps画幅系统价格明显低于全幅系统。

参考:
无可否认, APS-C 画幅无论在高感、动态、宽容度等各个方面在与同时代的全画幅对比之下,基本上都是要被比下去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这是先天上的物理限制。
但对于一台相机来说,画质并不代表着一切。
所谓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其实只出现在抛开所有因素,单单讨论画质的情况下才成立。
然而,一台相机并不单单只是看画质的。
针对不同的人群,相机厂商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地将自己的全画幅机器分成了画质机与速度机。
对于着重于画质的机器,其实只需要成像传感器足够好,其他的基本上都不会太过重要。
而速度机则是需要体现机器的整体性能,无论是响应、连拍、写入速度还是长时间握持、续航、稳定性等方面都会有非常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会看到,全画幅的速度机会比画质机贵上不少。
对于很多需要用到相机性能和速度的职业用家来说,往往并不会特别在意画质有多精细,相反地,更多时候拍得到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面对这全画幅速度机直奔3 万
毕竟在画质不是首要需求的前提下,同样在万元附近的价格,APS-C 相机的性能可是要比这个价位的全画幅好太多的。
很多时候摄影师要面对的是各种不可预测的环境。
当面对着主体离自己比较远的时候,APS-C 画幅一直都有着一个“赚长焦”的说法,虽说实际焦距并没有“赚到”但用同等的焦距在APS-C 画幅上,确实是能够拍得更远了,起码可以省去了因需要裁剪而多出来的额外工作时间。
而在空间有限而又有众多人合影的情况时,即便是等效焦距相等,APS-C 画幅对超广的四角拉伸情况也要比全画幅轻微得多,而无需过分担心为了把人拍全而把站在画面边缘的人拍变形的情况出现。
而视频方面,APS-C 画幅的大小其实是更加贴近于目前主流电影机所采用的Super 35mm 画幅。
而很多时候在拍高分辨率视频时,很多机器都会需要经过一个“裁切”之后才能够实现超采样。
原因是假如用到整块传感器去采样的话,除非像A7S 之类只有1200 万像素的传感器(4K 约880 万像素),否则数据量可能会大到图像处理器承受不了。
而APS-C 画幅则基本可以实现全像素超采样读取。
很多的说法其实都需要有特定的语境下才会是正确的。
而在面对极端情况时,靠的更多是机器的稳定性以及人的反应,这个时候什么画幅根本一点都不重要。

参考:
先看看这个问题,54手枪比起狙击枪有没有优势?
如果要击中目标,20米内,54更有优势,因为体积小,灵活,轻便。
懂得上边这个道理,再看半幅与全副对比就不难理解了。
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应用。
如果你是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半幅拍出全幅一样画质的片。
某些场景下,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场景的光线条件越苛刻,拍摄的关键性瞬间越短促,拍摄的时机越不便利,用半幅就越难以达到全幅的效果。
如果光线好,如果明暗光比不大比如日出日落。
如果拍静物,不怎么要求拍生动瞬间的对焦性能。
如果现场光非常棒,不需要iso飚到1600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好的架子和云台。
如果你半幅的镜头也是不错素质的镜头。

如果你在一个超大的场景前,你用一个不错的架子和云台,理论上你可以接出中画幅甚至大画幅的片子。
但这只是理论,就如同你能完美计算54手枪的弹道轨迹和风的影响,你可以一样击中800米以外的目标。
这张城市天际线,是用5d4+50 1.8接出来的。
用650d这样的半幅一样可以接出来。
但要拍摄更多的张数。
而且我没有先告诉你,我用了5000块的三脚架和3000块的全景云台。
即便如此你拥有这些设备,你也很难拼出横接+竖接的片子。
因为以一个方向为接片方向时,另一个方向的错位非常难以控制,就像用一块块方板想拼出一个球一样。
而且你很难用35以下70
所以想通过接片用半幅拍出类比全幅的大片也是有条件的。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第一台单反还是不买半幅好。
具体买什么器材,可以看我其他的,有比较系统的建议。
简单概括就是,感光元件尺寸越大。
你的发挥空间越大。
对你的技能和拍摄环境,拍摄时机要求越没那么苛刻。

参考:
其实关于画幅的话题,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步入了一个误区,特别是广大的摄影爱好者。
底越大当然越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只是从画质来说的。
但是,画质的优良却不是只一个底大就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这里还会涉及到镜头的质量,拍摄时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后期,后期处理的技术手法等,都息息相关。
有哪一个环节没做好,对画质都会有重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于是摧毁性的。
而且,画质,虽然越好越好,但是,你需要多少好的画质呢?
你要打印输出2米的照片吗(不是易拉宝上用的那种,那种不需要好画质)?
你要出版高口质画册吗?
你要放在高清大屏显示器上放大看吗?
如果都不是,别说半画幅了,如果处理得当,1英寸底都够普通大众用的了。
底的大小会影响到很多人不注意的器材重量问题,可以说底越大,相机机身就会越大越重,对于携带来说就是个问题。
对于广大爱好者来说,机器的重量直接影响到用还是不用的问题,连用都不想用,那还谈什么画质的优势?
而且,画幅小转换系数大,可以赚长焦,拍远方时很有优势。
只是相应的,广角端就不够广了。

参考:
其实关键在技术,普通数码用好了也不错,上几张片子,你们自己看。
索尼HX1000,四年的老数码机子拍的,后期合成用的桥和梅花是80D拍的,婴儿 蝴蝶 80D+50-1.4郁金香 亚丁仙乃日 蝴蝶 80D+18-135花卉 80D+70-200 f4 is以下是 80D+10-22最后是 80D+永诺50-1.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