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历史评价却很高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胖呢,应该在300斤左右。
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费布料,因此,朱棣不大喜欢他,曾多次打算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
这事儿一直让朱棣十分纠结,后来是大明才子解缙给他下定决心立储的,解缙说:皇帝有个好孙子啊。
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生的英武雄伟,有帝王之气。
除了肥胖,朱高炽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兵士,发动北京城军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也没有打开北京城门(虽然其中有水分)。
朱棣称帝之后,屡次北伐,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不乱,井然有序,充分说明了朱高炽的治国才能。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朱棣时代以严猛治国,其间又发生了靖难之役,人心思安,朱高炽一改朱棣的严酷和朱元璋时代的“重典治国”理念,施以平和仁政,由此,文官士人得以“身心解放”,百姓得以休息,朱高炽不同于父亲祖父的执政风格得到官民一致拥护。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
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
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
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
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
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
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
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
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四是休养生息。
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参考:
为了让朱高炽成功减肥,据说朱棣将失职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酱······这恐怕是朱棣对朱高炽身心最大的摧残了吧。
练骑射朱高炽欲哭无泪,他胯下的战马也是如此。
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乐中后期,就开始长期监国。
时人评价,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也正是因为朱高炽在日常政务处理中所积累出诸多经验,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并拨乱反正。
甚至可以说,在朱棣主政期间,二人属于分工合作,作为皇帝,朱棣管理的是最重要的军国大事,而日常政务基本都由朱高炽来处理,无论是北征蒙古,还是北京筹办迁都事宜,都造成朱棣长期不在南京,所以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的短板不同的人所持政治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朱高炽不光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所以二人本身就有政治冲突,也存在一定积怨,这才是朱棣某些时候会考虑让朱高煦继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儿子。
当然朱高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朱高炽的优势也仅仅就是长子而已,论个人感情来说,朱棣最赏识的始终是朱高煦(后来看清其嘴脸后才淡漠下来),最宠爱的是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身体孱弱的朱高炽。
无须讳言,朱高炽的体型确实是肥胖,笨拙,行动迟缓,为此,朱高煦没少调侃他,这也引起了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的不满。
也是出于身体原因,类似于骑马打仗,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不可能象朱棣一样,御驾亲征蒙古草原。
对于朱高炽来说,上马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而朱高煦骁勇善战、战功卓越,还几度救过朱棣的性命。
对于才干方面的赏识,朱棣肯定是倾向于朱高煦。
而对于朱高燧,朱棣很纯粹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宠爱甚至溺爱,没有原因。
朱高炽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总比朱标要好些吧。
朱标是太子做到归天,为什么要提朱标呢?
二人脾性相近。
这也是朱高炽的优点、超过两个弟弟的优点,就以永乐初期向过往总结:第一、中规中距,为人宽厚;
第二、最初作为前燕王的继承人,他是受朱元璋亲自册封,根红苗正;
第三、虽然朱高炽不擅长领兵打仗,但是守城方面还是有功劳的,在朱棣造反初期,朱高炽坚守北平,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仅仅率领了1万多人守城,竟然成功抵御了李景龙50多万南军的进攻,当然了,这里面是有猫腻的,本文就不提了。
朱高炽的宽仁平和,给他带来了极大回报。
这就体现在朱棣在继位初期,作为首要国事,大臣们劝谏朱棣早日册立太子,但是朱棣却一直在犹豫。
凡是这类意见,他都加以搪塞,人选虽然不定,但他却又向群臣征求册立太子的意见,很明显朱棣自己也很纠结。
其实,朱棣知道他自己最喜爱的朱高燧是没有德行和本事继承皇位的,他还是倾向于朱高煦能够继承大统,这是试探群臣对朱高煦的拥护程度。
长幼之分对于朱棣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不但打破了立嫡立长的传统,还把正牌的皇帝不知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立嫡长心理压力也不大。
朱棣得到的结果却是大部分臣子的反对,你皇帝再强也终究还是要靠踏实忠心的臣子来做事,如果是朱高煦继位之初就君臣不合,会致令国家动荡,后果不堪想象,而且他们反对的原因,外加朱棣自身的好恶综合来说就是:第一、封建社会的那套传统礼法。
第二、群臣对朱高炽的支持。
第三、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媳(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第四、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长孙-“好圣孙”朱瞻基,传位不是踢球,如果他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再想让老二将皇位回传给朱瞻基那是痴心妄想的。
第五、渐渐看清朱高煦的嘴脸和野心。
处处被掣肘的朱高炽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虽然随顺了诸位大臣的心愿,但却造成了朱棣和朱高煦之间,以及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的矛盾,并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形成积怨,只待井喷的一天。
各有分工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让父子二人都不自在,到底谁说了算,很显然朱棣说了算,但是在他北征和营建北平皇城的时候,大多时间并不在南京,日常政务都由朱高炽来处理,即便是一般政务的处理,朱棣就能放心么,同样不行。
朱高炽的权限中有中低官员的人事权,这是朱棣特地交代的,高层官员的提拔任免都要朱棣亲自做主。
一方面限制了朱高炽本就不大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担心。
怕朱高炽受人挑唆,下手过重,类似于朱允炆那个糊涂蛋一样,做出蠢事,被利益集团左右,甚至受人挑唆搞不好趁着自己不在南京就直接“起事”。
总结来说,太子监国虽然是朱棣授权,但是朱棣本人却并不放心。
在那个时期,朱高炽也无非就是个顶级秘书,在每次朱棣出差回到南京后,都要让朱高炽将所有处理过的政务记录呈报上来,还有更过分的,比如说,处理一件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
朱高炽虽然没有过多抱怨,但可想而知他的内心的崩溃的,对这种放权方式也是抗拒的,即便是个臣子也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权利,我一个做儿子的,你不放心我?
为啥不给我相应的权利,朱高炽在意的是这让他很难在政治上一展抱负。
在朱棣看来,朱高炽明显是在夺权,因此没少对朱高炽进行过斥责。
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每次回到南京主政的时候,总要把某些朱高炽处理过的政务,更改后作废,理由也不是依据法度与合理性,很纯粹的就是秀肌肉,让朱高炽知道到底谁说了算。
父子二人积怨越来越深,朱棣还张榜,将朱高炽的“乱政”公诸于众,让朱高炽颜面扫地,这实在是不智之举。
明明有些政令,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朱棣说改就改,这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朱棣大笔一挥,人头落地,以后在朝中虽然有很多人支持朱高炽,但也仅限于暗中支持,不再有人敢替他辩护什么了。
群臣们都在压抑着,不经意间,朝中的势力,渐渐泾渭分明,一方面是皇权的忠实拥护者,也就是保皇派,另一方面,就是从根本上就看不起朱棣的一些大臣,朱高炽的脾气秉性随和,政务处理能力尚佳,法度掌握宽严并济,朝中或明或暗,赞赏他的人很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投机分子,毕竟朱棣某一天离世,那么继位的肯定是朱高炽,投机分子就会抓紧时间不遗余力的在朱高炽没有登基以前,巴结逢迎,好在他登基以后,收获回报。
朱棣和朱高炽的积怨越来越深,逐渐爆发出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甚至心悸的冲突。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朱棣和太子的冲突。
这个时候,看出苗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指使在朝中的支持者利用朱棣对太子的猜忌和不满,散布流言,中伤陷害,不断的刺激朱棣,关押处死朱高炽的东宫派系势力。
很多与太子关系不错的朝臣,都受到了陷害。
朱棣还曾秘密下令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太子,而金忠摘下官帽,叩首痛哭,他愿意为朱高炽担保,如果朱高炽是不可靠的,他本人愿意连坐,朱棣才没有进一步行动(换人监视)。
朱棣的态度,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挑拨离间越发冰冷强硬,而同样是这种态度,也反过来刺激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朱高炽的嫡系势力,但是不懂收敛的朱高煦太过肆无忌惮,终于也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和震怒,将其废为庶人,还是朱高炽流着泪求放过,才使朱高煦保住了亲王爵位,但被削去两队护卫,发送到山东乐安。
就这样朱高炽少了一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也少一股强劲的反对势力,这让心理上已经不堪重负的朱高炽暗暗松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永乐后期,闲杂人等被撇除了个干净,纯粹演变成了父子二人的闹剧。
将近20年的积怨渐渐爆发,还是因为分权问题,一方面要让朱高炽监国,而另一方面,又绝不放权,让朱高炽的处境非常尴尬。
朱棣一面故作姿态,亲笔授权有事不必奏来,一面又事后查错,无论对错都要斥责,这样的日子加上朱高炽本就孱弱的身体,能有高寿才是怪事。
在最后一次北征的途中,朱棣已经感到时日无多。
他曾经说过,东宫(就是朱高炽)处理政务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非常熟练,我返回北京后,要把所有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我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意思就是想提前交接,退位享福。
看来,朱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担忧,否则不会突然想起放权,让朱高炽即位。
朱棣也有舔犊之情和自己的苦衷再怎么样也是自己儿子,何况还有自己喜欢的朱瞻基呢,其实他对朱高炽和东宫势力所采取的行动,目的不过是想削弱和限制其能量,以防逐渐演变为规模庞大的太子党,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哪怕厚道的朱高炽没有这个心,也怕小人撺掇,朱允炆就是反面典型。
所以虽然朱高炽连连遭受打击和限权,但是很奇怪的,他的太子地位还是比较稳当。
朱棣虽然对朱高炽敲敲打打几十年,但是下手也并不重,狠手都下在外人身上了,他也没有把事态过于放大,这些都被朱棣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关押和杀戮的人,也都是朱高炽的“近臣”,并没有牵扯过甚。
他的目的,只是让朱高炽的权利继续被笼罩在皇权之下,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态。
朱高炽也比较聪明,以前他曾经处分过朱棣的宠臣,但在受到阻力后,他便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对于朱棣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也假装不知(已经有人告知朱高炽)再加上朱棣的宠臣金忠,以及诸如杨士奇,胡濙等人的保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一步步巩固,只不过权力被限定到一定范围和程度而已。
(几幅画作都是朱瞻基亲笔)时代不同责任不同这父子俩的工作是阶段性的,各有各的使命。
朱棣负责保命、铁腕惩“奸”、开疆拓土。
朱高炽负责守成,并且拨乱反正把诸多不良现象灭除于萌芽状态。
朱棣开疆拓土,北及蒙古,南征交趾,远航西洋,迁都北京。
这些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功绩即便放到今天也让后世子孙们感到振奋和钦佩。
但是这却超出了明朝当时所能负担的极限。
这也是后来刘大夏哪怕面对皇帝的讨要,也拒绝交出海航资料的原因。
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洪熙帝。
他对永乐时期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否定了朱棣以前很多并不合适做法,开创并实施了仁宣之治。
朱高炽停止了耗资巨大、耗费空前的四项巨额经费。
看到这里某些朋友可能会感到惋惜,觉得他应该顺着他爹和他爷爷的足迹占领俄罗斯,解放全欧洲^_^,但那只是咱们的想法,当时的条件,已经不允许朱高炽沿着他父亲朱棣的老路走下去。
迁都北京后,虽然天子守国门,给北方战事带来了一定便利,而随着朱高炽的国策调整,北京在当时的重要程度,尤其作为首都来说,意义不大,朱高炽也曾经想过,还都南京。
这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目的,整个皇家宫廷、官僚机构、北京周边的卫戍部队所需消耗,每年都要从南方将大量的物资运到北方,运费本身就极其惊人,甚至超过了物质本身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有无数中间商赚差价,比如开支的日子到了,官员们收到了一张张白条,粮食有,但是运不过来,官员们自己去南京领?
没办法,挥泪大甩卖,都塞给了商人,而商人逐利,没有大好处他们也怵头这通折腾,所以他们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明代的公务员工资是能逼出人命的低,再被商人盘剥一气,就更过不下去了,一时间帝国高管们怨声载道,这也是朱高炽打算还都南京的原因。
朱高炽还赦免了朱棣时期很多遭受迫害的官员和家属,把他们解救出来,恢复自由,并首次平反,宣称方孝孺等人是忠臣,承认建文帝一朝的政治地位合法有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再就是颇为遭恨的司法部门,包括朱高炽在内也深受其害,他纠正司法部门的办事作风,不允许再恶意构陷,小题大做,从制度上废除了诽谤罪,禁止法外用刑,随意株连无辜。
为了防止司法乱权,他下令三法司会同内阁五府六部等机构的负责人同审罪犯。
有效的制止了永乐时期的诬告成风,迭兴大狱的恐怖活动。
永乐时期,紫禁城工程,虽然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同样造成了国困民穷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朱高炽免除了灾区的田赋,还提供无偿的救济。
在永乐时期过多的征用了民间的物资(无偿征用)和劳役(无偿征用),这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朱高炽上台后,做出规定:按市场价格购买所需物资,并大幅减免当时物料征收数量,有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公平的裁判制度,方便了民众,同样一件事,转害民,为利民,受到民众的欢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物资方面,各地官员的贪腐行为。
对于以前曾经关押和打击过的东宫官属。
朱高炽一再鼓励这些人不要回头再担忧朱棣时期的朝堂风气,现在正是他们畅所欲言一展抱负的最佳时机。
前不久还是阶下之囚,现在又被朱高炽提拔重用,臣子们敢不用命,一个个感动的跟什么似的,自然而然的,朱高炽身边紧密的围绕着一些使用起来如臂使指的忠诚势力。
朱高炽并不是纯粹的好好先生,比如大将丘福,他是朱高煦的坚定拥护者,曾经不遗余力的想将朱高煦推上皇位,其中恐怕也参与了对朱高炽的打压和对其官属的陷害,所以,几乎所有北征战死的将领,全部予以追封,但是,丘福却被排除在外。
朱高炽在即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变了永乐时期的一些弊政,巩固和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短,都是非常少有的,朱高炽的许多做法,明显带着否定永乐政治以及朱棣个人意愿的色彩,甚至近乎偏激,所以某些事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他也是人,高压几十年总要有个宣泄口,否则人会疯掉的。
如此看来朱高炽这种政治理念都是在他监国时期,通过对政务的熟悉和处理,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并不是在他即位之后,才后知后觉的下手整顿,所以他的功绩在永乐中期就体现出来了,而非短短不到一年干出旷世成就。
朱高炽稳定局势,缓解困境,平息斗争,他的执政理念为后来的宣德帝朱瞻基所继承,后世合称为仁宣之治,如前所述,永乐时期致使国力下降,呈超负荷状态,这在朱高炽执政的几个月内,得到缓解和调整,而仁宣之治的成功,正是适应了社会需求,弥补修正了弊政,才使整个社会重新步入正常的轨迹。
朱棣和朱高炽两人的矛盾和积怨也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二人的矛盾和积怨促成并加速了当时社会趋势的转变和发展。
有着足够执政经验和能力的朱高炽,在朱棣压迫下兢兢业业几十年,一朝得以翻身,自然在怒火的喷薄的助势下,飞快的扭转着朱棣曾经掌握的一切,迫不及待的以自己的政治理念来修正一条条有伤国力、民力的政策法令,这就是短期见效的原因,这是二十年的成果,而非不到一年。

参考:
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十七岁当太子,待位三十年,监国二十多年,却只有十个月的皇帝命。
按说如此短命的皇帝在历史上应该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才对,但朱高炽却赢得了历史的高评。
究其原因,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个,朱高炽所处的时代很特殊,从世子到皇太子到皇帝,他不仅接受过靖难之役这场战火的洗礼,而且在至关重要的京城保卫战中曾力挽狂澜,为他爹朱棣最终夺下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
燕王朱棣起兵夺江山,随父征战的一直是皇二子朱高煦。
十六七岁的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笨拙不便随军作战,加之他也不喜欢打仗,便受命留守京城,全权处理朝政。
历史在这个时候给了朱高炽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
建文帝得知朱棣正在大宁战场,后方空虚,便令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向燕京城直扑过来。
大兵压境之际,建文帝先给朱高炽写了封信,让他认清形势,不要叛乱,脱离他父亲燕王,归顺朝廷,还许以成功后,封他为王。
朱高炽接到书信后,原封不动地送到了父亲朱棣面前,自己则独自率领城中的老弱病残来抵御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他先是制订了一个异常灵活的御敌计划,令城中守军分成小队,出城偷袭李景隆大营,为坚守北平争取时间。
还有一招更绝。
当时北平时值冬月,寒风如刀,城内滴水成冰。
朱高炽听取老人意见,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命人趁夜往城墙上玩命地泼水,直把北平城泼成了一个冰城。
第二天早晨,志在必得的李景隆再来攻城,见到一座冰城挡在眼前,顿时就傻了,几番猛攻不下后,只好引兵退去。
此战对整个靖难之役意义十分重大,若那时北平城被攻破,靖难之役的历史可能就将改写。
这份定成祖江山的功劳,为朱高炽在历史中留下了耀眼一笔。
第二个,朱高炽虽然大肚便便,看上去似乎没有帝王风范,但内在他却是个宅心仁厚、智慧大度,并且有着远见卓识的有为皇帝。
一代雄武,二代宽仁,最早发现朱高炽仁厚并异常欣赏他这种仁厚的是朱元璋,在朱元璋眼中,朱高炽实为以文治国的好苗子,所以早早地就把他封为了燕世子。
然而崇尚雄武的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却是不远不近,不冷不热。
同为徐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朱高煦抓住朱棣的这个心理,屡进谗言,说东宫失德,想取代朱高炽,夺下太子之位。
然而,因为朱高煦野心太盛,扬言要学唐太宗,最终触怒了朱棣。
但就在朱棣将朱高煦召入皇城,当场削去冠服,囚于西华门,正要下令贬其为庶人的关键时刻,朱高炽却拿出了让人佩服的仁厚。
他跪求朱棣:“父皇,还念骨肉之情,放过汉王(朱高煦)”。
朱棣正在气头上,厉声斥道:“我是为了你,才割去私爱。
”朱高炽哭诉:“兄弟手足,从小到大,血肉相连,不能相残。
”朱棣问:“你难道要养虎为患,贻害自己吗?
”朱高炽说:“宁愿不做太子,换汉王性命。
”这还不算完了,不念旧恶,胸怀宽广的朱高炽登基后便给这个屡次要害自己的弟弟加俸禄,并授予他几个儿子爵位。
同为徐皇后所生的皇三子朱高燧也不是省油灯,对大哥的仁义,他觉得是窝囊软弱;
对二哥的外露张扬,他又觉得是愚蠢。
在朱棣得病期间,他曾阴谋杀死朱棣,矫诏即位。
朱棣发觉后,盛怒之下要杀朱高燧。
生死一线间,朱高炽又站出来为三弟求情,朱棣质问他:“你三弟要杀我,你还给他求情。
照你这样仁慈,你我两个人早就没命了。
我要被他杀了,你还会活着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朱高炽说:“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将这些事聚在一起看,朱高炽的仁义厚道不是做戏,而是本性使然,这无疑让他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第三个,朱高炽的仁慈厚道绝不像朱高燧说的那样,是窝囊软弱,他的这份德里包涵着为君之明,为君之智。
朱高炽在位短短十个月,他以儒家思想统治朝廷,改革弊病巩固文官集团,广开言路,任人唯贤,注重农本,平反前朝冤假错案,做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好事。
此外,他始终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从而使洪熙一朝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明朝因此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雄主,他们之后,大明确实需要朱高炽这样的仁主。
他在位时间虽短,但德政泽被苍生,他得后世好评,不为过。

参考:
明成祖朱棣子嗣不多,一共有四个,和他的老爹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就算朱棣这四个儿子也是他当燕王的时候生的,他四十多岁登基以后二十多年没有一点动静了,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这些暂且不论,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嫡长子~朱高炽。
汉人讲究嫡长子继位,而且朱高炽也的确是比较聪明,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过于肥胖,有近300斤的体重,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而且走一步喘三喘,身体极其不好,因此朱棣也不喜欢这个儿子。
他想如果把大明的江山传给老大朱高炽,万一没过几天,他一命呜呼了怎么办?
就他这身子骨能适合当皇帝吗?
所以朱棣在立储的这件事情上一直很纠结,但是如果废长立幼的话又不符合情理,况且老二老三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这让当爹的朱棣很是头疼,但是不管怎么纠结朱棣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大胖儿子朱高炽,朱棣因为他当继承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看上了朱高炽的儿子,他的孙子朱瞻基,觉得这个孩子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从小就喜欢他。
公元1424年九月明仁宗朱高炽继承皇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
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大家请看从公元1424年九月,到第二年的五月朱高炽病重,一共不到300天,而在这短短的200多天的时间里,后人却给了朱高炽极高的评价,这一切单从他的庙号“仁宗”能看得出来庙号是后人在皇帝死后给皇帝立的封号,仁宗就证明这个人是仁义之士。
朱高炽继位的时候已经46岁了,实际上,史书评价朱高炽,并非仅仅是从他即位的那段时间来寻找依据,他即位之前的事迹,同样值得称道。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天性沉稳,喜学少言。
虽然他的沉稳品质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他也因此早早被钦定为燕王世子,但朱棣事实上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他没有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但是话又说回来,他虽然没有打过仗,也不代表他是无能之辈,话说朱高炽镇守北平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
而且,建文帝还专门送了一封秘密文书给朱高炽,想以封王来引诱朱高炽投降。
尽管当时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但他却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把建文帝的文书转送给了朱棣。
并且朱高炽在坚守北平期间,积极听取城中老兵的意见,以多种方式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终李景隆被迫撤军。
朱高炽也因此创造了万人守城的奇迹。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好静不好动。
在一个人的时候,他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从书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虽然不被父亲喜欢,但是他依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后人对他有极高的评价了。

参考:
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与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一起被称为“仁宣之治”,只可惜他在位的时间太短,从朱棣去世1424年7月到他去世的1425年5月,满打满算不过是十个月的时间,就算是有好的政策也不一定会立即有效果,那为何在位不足一年的朱高炽,死后庙号会被定为“仁宗”,给他这么高的历史评价呢?
历史那些皇帝死后庙号为“仁宗”那什么是庙号呢?
辞海里对庙号的解释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
就是说皇帝死后他要进太庙,后来一些有功的臣子也配享太庙,受后世皇帝的祭拜,既然祭拜就需要给他立个牌位,这个牌位上对他的称呼叫做庙号。
但是自殷商时代开始用庙号,到清朝灭亡为止,一共使用”仁宗“庙号的皇帝就六个,分别是宋仁宗赵祯、西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另外朝鲜、越南也曾用过“仁宗”庙号。
就拿广为人知的宋仁宗赵祯来说,在宋真宗签定《檀渊之盟》基础上,宋仁宗深化辽宋交流,使得宋辽一百多年没有战事,让辽宋军命得以休养生息,他的仁政不仅宋朝的军民认可,连辽国的皇帝也认可,他死后辽国的皇帝还为他流泪,可见他真的是将“仁”字所体现的,表里如一的内在品德完美体现,是符合孔子提倡的仁爱之心,所以庙号为“仁宗”朱高炽为什么会被称为“仁宗”在我们的印象中朱高炽肥胖、走路不便,上朝恨不得抬着去,在位时间又断,甚至是被两个弟弟压着的,那他凭什么被称为仁宗呢?
其实我们不能只看他在位时间短,而忽略了他从燕王靖难起兵开始,一直以燕王世子或太子身份监国所施的仁政,如永乐十年(1412年)天下到处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他赶紧派遣官吏去赈灾,有意争夺太子之位的朱高煦、朱高燧及党徒,四处将太子的坏话促使太子的威信下降,甚至当朱高炽的面说有人讲他坏话,朱高炽嗤之以鼻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
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
”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明史·仁宗本纪》从这个事我们可以看出,他只求做好自己的事,对于个人名誉及其它的也就不在乎了。
再如,他刚被封为燕王世子的时候,朱元璋让他和秦、晋、周三世子一起检阅卫士,就他跑回去不阅兵,朱元璋问他为何不去,他说”早晨非常寒冷,等待他们吃完早饭了在检阅,故而回来了。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
问之。
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明史·仁宗本纪》后来,朱元璋问他尧帝、成汤的时候,水灾、旱灾等灾害频发,老百姓依赖什么呢?
朱高炽回答说“依靠依靠圣人有抚恤百姓的政策”,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甚至夸朱高炽有君主眼光。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明史·仁宗本纪》在政治上朱高炽赦免,被朱棣定义为奸族党的建文旧臣家属,在科举上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方六十、北方四十\",确保天性纯朴,忠贞的北方人也可以考中进士,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高炽,是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不管什么是时候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不考虑自己的处境如何,所提拔的“三杨”、解晋、金幼孜等人组成新的内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他监国时期及登基之后,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些爱民、惠民政策,虽然在位时间但是广受好评,这也为后来的朱瞻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开创了被后世称为媲美汉朝“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在位一载。
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史·仁宗本纪》
参考:
皇帝的历史评价与其在位时间的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看他做过什么,也与他所处的立场有关。
明朝的嘉靖与万历皇帝在位都超过四十年,可历史评价并不高,反倒是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评价甚高。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
“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配得上这个字的君王,整个历史上都寥寥无几,这也说明朱高炽在位期间行过仁政,拉拢过不少士子。
调整儒法之间的比例古代君王治国,一般都是外儒内法、法儒结合,只是形势的不同,侧重点不一样。
明朝以武力取天下,刚立国时,朱元璋虽然也重视儒家教化,但整体上还停留在法家层面,对外征战;
对内严刑峻法,大开杀戒,许多功臣与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身首异处。
朱棣通过篡位当上皇帝,在执政思路上,不仅没有调整为儒家路线,反而越走越远。
对外多次用兵,为了耀武扬威不惜成本地下西洋;
对内下手丝毫不让其父,打击建文帝的臣子,对方孝孺诛十族、杀解缙等人,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朱高炽继位之后,很快就改变了明朝的治国理念,将王朝的运行路线调整到儒家的轨道上。
朱高炽首先平反了一些列朱棣制造的冤案,比如方孝孺、解缙等人,许多人还官复原职,重新起用之前被贬夏元吉和吴中,从而为其赢得知识分子的拥护;
叫停了郑和下西洋,节省了国家开支;
不再对外征战,由进攻改为防守;
对内轻徭薄赋,厉行节约,废黜许多严刑峻法,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朱高炽在位虽不足一年,但他的儒家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儒学也得到发展。
相比明朝的其他帝王,说朱高炽是仁君并不为过。
与文臣同一阵营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钦点的燕王世子,是合法性最强的继承人。
然而朱棣却不喜欢朱高炽,更倾向于朱高煦。
朱棣当皇帝后,在太子的人选上出现犹豫,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建文帝”,而朱高煦颇有雄才大略,还立有军功。
正因为朱高炽仁弱的个性以及先天的嫡长子优势,所以他得到文臣的支持。
在一帮文臣的劝说下,朱高炽成了太子。
朱棣去世后,也是文臣的精心安排,朱高炽才顺利继位。
在朱高炽通往皇帝的路上,他始终与文臣处于同一立场,当皇帝后又改组内阁,给了支持他的文臣丰厚的回报。
朱高炽继承皇位,顺应了儒家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他的措施,也代表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利益;
他的理想,与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完美结合;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给了儒家知识分子实惠和施展抱负的空间。
掌握历史书写权的正是与朱高炽同一阵营的文人,他们得了朱高炽的实惠,自然不会吝啬赞美之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雍正,辛苦工作十三年,好事干了很多,骂名倒是不少。
归根到底,朱高炽这辈子其实就干了一件事:不得罪读书人,重用儒家士子。

参考: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其母朱元璋的大功臣徐达的女儿徐皇后,早年便被立为王世子后立皇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的归途中病死,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
只可惜,朱高炽继位后不到一年,只有十个月就病死,由儿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是为宣宗,在位十年。
两个皇帝,即仁、宣时期,虽然只有短短十一年,却是整个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皇朝最鼎盛时期。
在太祖朱元璋创业,再到成祖朱棣励精图治的基础上,明皇朝从政治到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基本稳定,统治也较为稳固,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所以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仁宣之治”。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道:“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那么,明宣宗在位十年,统治时间虽不是很长却也不算短,而仁宗在位仅仅十个月,为何也获得后世如此高评价呢?
其实早在永乐时期,成祖朱棣因多次巡幸北京和5次亲征漠北,所以在南京监国、主持朝政的重任便落到朱高炽身上,因此在明史上他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永乐一朝,因营建北京、平定安南之乱和数次漠北之战,加上六次派郑和下西洋,因此朝庭支出较为浩繁,百姓似乎有不堪重负,朱高炽在太子位上便注意到了这些。
所以当朱棣一死,朱高炽继位,他便立刻下令:停止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及烧铸等特供;
凡是地方受灾,都要减免田租赋税,并发放官粮赈济。
为了切实减轻百姓负担,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他还命令监察御使分巡天下,考察官吏,看有没有贪赃枉法。
仁宗朱高炽对贪官污吏极其痛恨,经常对官员们说,国家要恤民,一定要从清除赃吏做起。
除此以外,仁宗还是一个能够纳谏虚心听取大臣意见的皇帝。
他曾对大学士杨士奇说: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你们如果发现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一定要敢于直言指出,不要担心我不会听从。
有一次,杨士奇在朝堂上奏说:“陛下之恩虽普及天下,然今尚有流徒无所归,须再休养方可太平。
”仁宗听后认为很对,同时责备众朝臣:我对大家以诚相待,你们也应尽力匡扶我才对,杨士奇多次上奏指出时弊,而你们却不敢多一言,难道朝庭果真没有弊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吗?
众朝臣听了,都深感惭愧不已。
仁宗在位其间,还对科举取士进行了一次改革。
他听从杨士奇建议,会试分南北卷取士,这样就避免了所取士子地域过于集中,从而形成地方党派,不利于朝庭的统治。
所以说,在仁宗统治期间,政策还是比较开明的。
只可惜,他在位仅仅只有十个月,就病死了。
幸好他有一个不错的儿子朱膽基,能够切实贯切老爸遗志。
所以后来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一一仁宣之治。

参考:
明仁宗朱高炽大明朝第四位皇帝,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仁爱与儒雅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与其父明成祖朱棣一生好武,长年征战,五次亲征漠北的形象反差极大。
明仁宗在位仅十个月,期间偃武修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上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安定繁荣,国力增渐强,开启了“仁宣之治”,把明王朝带进了最鼎盛的时期。
(1)执政和军事才能突出明仁宗虽然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但登基之前,其父朱棣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征战和北征,每次出征都将朱高炽留在北京或南京,以皇太子监国,将朝中的政务全部交给朱高炽来掌管。
所以朱高炽的当政时间并不短,执政经验非常丰富,当政期间采取了很多政策缓和了朱棣执政带来的社会矛盾。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炽留守北京,组织起城内仅余一万多人的军队,积极备战,凭借精湛的组织和指挥,以坚忍不拔之志阻挡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十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北京城,决定了整个靖难局势的意义,没有这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就没有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
(2)改组内阁,三杨辅政,建立文官政府朱高炽继位后,采取了极其开明的举措,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大刀阔斧的对内阁进行改组,影响巨大。
以著名的翰林学士和干练的官员充实行政官署,启用杨溥为翰林学士兼大学士;
他原来的老师杨士奇成了首辅大学士和少傅;
杨荣也留任大学士。
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杨辅政”的格局。
彻底改变了过去重皇权轻内阁的局面,让内阁成为了最高决策机构而非以前的咨询机构,开创了集体领导和决策的机制的先河,并同时在全国建立和推行正规的文官政府,重点发展社会经济,改变了朱棣重武轻文的政治策略。
这一系列空前的重大改革,确立的全新的发展思路,对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改革弊政,矫枉过正纠正朱棣永乐时期司法的弊病,加大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行政调整和监察力度,裁撤冗官,精简机构,严惩贪污腐化。
对贪官污吏,科考舞弊等进行了严厉的审查。
同时,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
在科举制度方面,当时由于南北气候、水土、物产等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以及当时的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每年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而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4)减轻徭役和赋税,废除苛刑朱高炽废除了他父亲耗费巨大的各类计划,力图让黎民百姓脱离财政困境。
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他颁布了几道诏令,减轻了大量赋税,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
他还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
仁宗还为重返故里的逃亡者,免除他们所欠的税和两年内的税和劳役。
朱高炽废除宫刑等残酷暴刑,奉行轻徭薄赋,明确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慎用株连。
建立了最早的死刑复核制度,防止冤假错案,并要求所有刑罚必须依法判决,且在宣判前要对犯人复查,以减少滥用刑罚。
不轻易用刑即轻刑罚的措施也是仁宣之治的一个施政特点,明仁宗在位时期刑部和都察院审判的案件数量大大减少。
朱高炽临终前留遗诏称:“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明十三陵中,明仁宗的献陵也是规模最小,修建得最简朴的。

参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回答约3000字左右,阅读时间3分钟,欢迎阅读。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4位皇帝,共在位9个月,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明朝16位皇帝中,他是一个守成的皇帝,他爷爷朱元璋打下江山,传给了朱允炆,百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爹朱棣又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抢夺了皇位,而后又连续派兵对外征战,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是当朱高炽即位后,把他老爹颁布的一些苛政全部废除,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那么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评价如此高呢?
东哥就跟大家说一下。
朱高炽的身世在洪武11年(1378年)七月二十日,朱高炽在朱元璋的兴盛之地凤阳出生,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孙子,也是朱棣的长子,关于其出生,有这样一段记载:仁孝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
古代帝王出生,必有祥瑞记载,因此朱高炽一出生,母亲仁孝皇后便梦见他儿子是个皇帝。
只是他从小便被父亲嫌弃体型肥胖,加上他有足疾,因此行动颇为不便,有人搀扶也会摔倒,如此跟朱棣“貌奇伟,美髯髯,智谋有大略”的形象相比自是天差地别,此外朱棣却极为喜欢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明史》中写到“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再加上其弟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而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朱棣更想立他的弟弟为继承人。
第一个图为朱高炽,第二图为朱高煦,兄弟俩还挺像。
童年的朱高炽是隔壁家的好孩子童年的朱高炽表现很出众,《明史》中这样写“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
”同时,朱高炽自幼便对读书感兴趣,4-5岁的时候就喜欢呆在宫中读书,而且遇见不懂的问题,还向一些学问好的大臣们去请教。
除了喜欢读书,朱高炽还喜欢射箭,《明史》中这样写到:“数日辄造精艺,发无不中”,意思是说朱高炽练了几天的射箭,便可以百发百中,而当身边的人问他为什么如此精准的时候,他说:“心志既正,无难者,然决口不自矜。
”由此可见朱高炽小时候便较为文静、谦逊,且心志善良,同时不像其他顽皮的孩子一样贪玩,非常愿意学习和好问,简直就是现代版隔壁家的好孩子。
此图为朱高炽18岁的朱高炽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世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正值18岁,爷爷朱元璋授金册,立为燕世子,据说他爷爷对这个孙子颇为满意,有这样一段故事,朱元璋有一次把朱棣的几个儿子,秦世子、晋世子、燕世子等几个世子和其他几位王的世子叫到身边亲自教导,然后为了考察这几位世子,便经常让他们分别检阅皇城的四门卫士,而朱高炽常常最后一个回来,朱元璋很好奇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旦寒甚,卫士方食,俊食毕,乃阅,以故迟”。
意思是早上天太冷了,让卫士们吃完早饭,再阅兵,所以才晚了,朱元璋一听开心的说他能体恤下人,真是宅心仁厚。
他爹发动“靖难之役”,他却有勇有谋的坐镇后方建文元年(1399年)7月5日,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公开反对朝廷,大家知道北平是朱棣的藩封之地,是其根本所在,因此朱棣在外出征时,包括朱高煦在内的几位世子都在外作战,只有朱高炽一人留守北平,但是他却意识到守卫北平的重要性,因此在李景隆还没有围攻北平时,朱高炽便已积极准备,安抚城中军民。
而在随后李景隆果然围攻北平之时,发动了几次攻城行动,都未成功,但“城中守备已完,虽老弱不及万人,帝(朱高炽)鼓舞激劝,下至妇人、小子皆奋效力......人心不变”,可见朱高炽的准备工作很到位,是一位真正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此图为朱棣像,你们说跟图一图二俩儿子像不像呢?
皇储之位得来不易,但是他以仁孝使得天下归心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封为太子,其实早之前,朱棣就已经考虑太子之位,首先他嫌弃朱高炽,比较欣赏朱高煦,但是俩人在靖难之役中都贡献很大,而朝中大臣也分为两派,他们认为朱棣喜欢朱高煦多一点,所以很多人投机都赞成朱高煦为太子,但是朝中还有一部分人尊崇祖法,如解缙、黄淮等人认为“立嫡以长”,而解缙更是对朱棣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最终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可见他太子当的也不容易。
兄弟反目成仇,他却儒德宽厚朱高炽被封为太子,朱高煦自然极为不甘心,因此在永乐时期经常诬陷朱高炽,这种政治打压还造就了多起大案,无数朝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如解缙之案,解缙帮助朱高炽成功争夺太子之位,朱高煦自然很恨他,而由于朱棣的偏爱,朱高煦也极受宠爱,因此许多大臣还是站在他这一边,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当这些大臣故意把主张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消息传入民间之后,朱高煦却对朱棣说是解缙为了邀功买好故意将消息泄露,更是有一次朱棣出征不在家,他将解缙见朱高炽的消息告诉了朱棣,于是朱棣大怒,将解缙严刑拷问,乃至身亡,除了这个案子如耿通之死,黄杨之狱等等,并且不仅朱高煦一人虎视眈眈,就连赵王朱高燧也难消夺储之念,但是在朱高炽继位后,却没有对这个几位弟弟进行严惩,可见其儒德宽厚之心。
此图为赵王朱高燧,你认为像吗?
太子监国利国利民在身为太子的时候,朱高炽一共6次监国,且在监国时期做出了大量的利国利民的良政,因此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抚恤灾民,在永乐七年(1409年)他初次监国,他的出生地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水灾,为了及时了解灾情和开展赈灾措施,他首先命令大臣巡视淮安、凤阳等一带灾情严重的地方,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免除了扬州、淮安、凤阳地区的田赋,并代百姓赎回因灾害而卖出的子女,同时又看到很多人因饥饿所迫无法生存,他又命人开仓赈济,而他这种政绩也有很多,比如山东水灾、隆州饥灾等徙民屯田,朱棣在位时推行过“垦荒归己”的奖励政策,但是效果一般,而在他监国时期便安置了山西等2000多户流民到隆庆进行开垦荒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
亲近文臣,前面我们说朱高炽喜欢读书,自然也爱好文学,他尤其喜欢欧阳修的“奏议切直”,因此他建议大臣们要苦口言直,不要阿谀奉承,所以哪怕说他的坏话,他也不会追究,因此他身边很多文臣都直言不讳,给他的行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反对酷吏,朱高炽极其反对酷吏,尤其是他老爸亲近的一些宦官,比如陈瑛,虽然是朱棣的宠臣,但是由于陈瑛“擅杀无辜”,所以朱高炽便对他进行了严惩。
宽刑治罪,他在监国期间最重要的政治表现便是宽刑治罪,比如一些普通的罪犯,他通过向朱棣建议,赦免了他们一定的罪行,同时全国的犯罪量明显减少,此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老爹去世,胖胖的他悲痛欲绝,首先稳定了局面再继位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病重的朱棣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太子朱高炽,而他在听到老爹去世后,“哭恸几绝,强起拜受”,但是即便这样,他还是强忍着悲痛,立即召见大臣,稳定了局面,同时与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商量丧礼,而后同年8月,皇太子朱高炽即帝位,并大赦天下,是为明仁宗,此时的朱高炽已经47岁,做了整整20年的皇太子。
在位施政,利国利民1,调整明蒙关系朱棣在位时曾连续三年率兵北伐蒙古,因此明蒙关系极为紧张,因此他一上位,便积极处理明蒙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重视北方防务,其二保持与蒙古各部落朝贡关系。
2,重用贤臣,恢复三公、三少永乐时期,由于朱棣亲近宦官,加上朱高煦夺储所引发的一系列案件,导致了许多重臣下狱,而朱高炽一上位,便立即赦免,比如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等。
除了赦免外,他还积极提拔一些官员,比如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等。
另外他复设“三公、三少”(即太师、太傅、太保与少师、少傅、少保职位),这六个职位在他老爹在位的时候废除了,这些职位对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尤其对储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一代贤君,俩人共创“仁宣之治”。
3,还都南京在永乐时期,为了北方边防安慰,朱棣曾将都城南京迁于北京,而朱高炽即位后,户部尚书夏元吉建议还都南京,他采纳了建议,并命令诸臣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包括加强对南京的管理,令设南京守备加强防护,并为各机构增加了一些官员,并于洪熙元年(1425年)4月命太监王景弘,都城建设不必过于整齐,以免劳民伤财,但是同年5月,他突然驾崩,但是弥留之际,却不忘迁都之事,一再嘱咐“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吴之素心。
”结语:《明史》评价朱高炽的统治为: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大家阅读,能读到这说明您是历史喜爱之人,愿与您一起探讨那历史的风采,

参考: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即在人生的动态过程之中,自觉于内在真诚,继而引发力量走上人生的正路。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继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逝世,在位不足一年,庙号仁宗。
然其是否符合“仁”呢?
深得祖父欣赏公元1395年,册立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连同其他叔伯的世子,被诏集于京城,集中培养。
朱元璋要求诸位世子分头检阅皇城守卫,每次朱高炽落在最后,问其原因。
朱高炽回答:清晨气温低,检阅时间又正值守卫用餐时间。
于是饭后,我才开始检阅,所以迟到了。
朱元璋很高兴: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
看来老朱也有人情味的一面。
此外朱元璋还将各部奏折分发给各世子,要求提出相关的处置建议,借此培养他们的政务能力。
每次朱高炽的建议得到肯定,但朱元璋发现一些奏折有语病,提醒朱高炽注意。
朱高炽回答,不敢因为小毛病,令皇上失去了解事情的重要信息。
朱元璋赞其:孙有君人之度哉。
从此可以看出朱高炽待人宽容,有别于其祖父、父亲。
不受父亲青睐因其幼年便熟读儒家经典,养成仁厚、儒雅、好文的气质,少了父辈的英武阳刚之气,加上自己肥胖的体型,患有腿疾,走路都得俩人搀扶,(《明史记事本末》记载:体肥重,且足疾,两人使挟之行,恒失足)形象不佳,并不得父亲的青睐。
朱棣更倾向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次子朱高煦,也觉得其各方面更像自己。
甚至对朱高熙说: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意思说,我不行了,好好干,看好你哦。
还带附加动作,抚其背,令到朱高熙信心爆棚。
如此,两个弟弟便开始暗地里活动,诋毁朱高炽。
朱高炽率领老弱之兵,守卫北京城有功,却遭宦官黄俨指控朱高炽:串通建文帝,乘着朱棣北上解永平之围,大门紧闭,不让其回北京。
又是正值此多事之秋之时,朱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藏着对于长子的怀疑。
而正好建文帝那边修书一封朱高炽,借以离间朱棣父子。
幸好朱高炽洞悉,连人带信交由朱棣处置,化解了这场风波。
风雨飘摇的太子夺取政权后,朱高炽留守北京,给了两个弟弟可乘之机。
乘着尚未册立太子之时,淇国公丘福等人劝说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让本就不喜欢长子的朱棣动摇了,关键时刻,明朝大才子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后面还补了一句:好圣孙。
朱棣,一念及世子由朱元璋所立;
二则自己也非常喜欢朱高炽长子,朱瞻基,放眼望去,两代储君治国之才是没问题的。
假若强立朱高煦,恐怕不利于长治久安。
但册立为太子的朱高炽,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朱棣还是日益宠爱次子,而朱高煦夺嫡之心犹在,乘着朱棣北巡,太子监国期间,让底下人广布谣言,说太子暗地里结党营私(阴结帝左右为谗间),朱棣又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解缙再次挺身而出,维护太子。
不想引起朱棣的反感,在其授意下,解缙被活活冻死在雪地之中,这也是因夺嫡引发的一起大案。
此后,一是经由杨士奇、杨溥等人中间斡旋,二则多行不义必自毙,朱高熙在永乐十四年,被揭露私募3000人军队,在兵部并无记录,且放纵护卫劫掠。
事毕,贬为庶人,朱高炽太子之位才算稳固。
需要指出的是,二弟谋反之时,朱高炽念及骨肉之情,多次写信规劝,而不是落井下石,丝毫不念二弟的曾经陷害,真是弥足珍贵。
拨乱反正的皇帝在父亲统治的22年里,朱高炽监国时间长达八年又八个月,将近一半,可以说这段时间,其积累了丰富的政务经验。
继位后迅速上手,励精图治,在多方面一改父辈的做法:1、1425年,朱高炽继位后,颁布诏令:处理案件要依据事实、法理。
严禁鞭打囚犯,不得使用宫刑,不许以诽谤朝政压制民间言论,除了谋反罪,其他一律不得株连。
还平反了建文、永乐两朝冤假错案,如方孝孺、解缙的冤案,赦免了连坐流放的官员家属,启用永乐末年被罢免的重臣黄淮、杨溥、夏原吉等人。
2、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出使西洋;
停止建造宝船、皇家采办(宝石、纱罗等)、西域采购马匹,减轻人民负担。
同时还规定,对于那些不是太紧急的徭役,一律放在秋收农闲之时进行。
并对主管的户部官员说:前代盖有不恤农事以徭役妨耕作召乱亡者矣,不可不谨。
意思是说历史上发生过不体恤农民,在农忙时节征召徭役,致使发生暴乱,这个要谨慎对待。
3、早在监国时期路过邹县(今山东邹城),朱高炽看见当地人遍拾草籽。
得知草籽为充饥之用时,朱高炽心里很难过。
继位后听说山东、淮徐地区缺粮,当地依旧征税后,马上让杨士奇减免当地一半赋税。
之后隆平地区饥荒,户部请示:动用官粮借贷给灾民。
朱高炽说:即赈之,何贷为(还贷什么,救人要紧)?
下诏免除当年税粮。
后记纵观朱高炽一生,还在世子期间就能善待下人;受到弟弟陷害,也不计前嫌,规劝其回头是岸。
即便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节制物质享受,拨乱反正,平反了很多冤案,又能体恤老百姓,可以算得上“仁”的标准。
清朝修的《明史》称赞其:“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
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甚至有人评价: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显然是希望朱高炽多活几年,期望能再现“西汉文景之治”的盛世,也是对其英年早逝的叹息。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参考:
向敬之朱高炽在位时间短,仅仅十月,但留给历史的政绩可圈可点。
清朝官方所修的《明史》,给他评价甚高:“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
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
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在位一载。
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后朝充分肯定他的政绩不逊色于汉代的文帝、景帝,着实不易。
他开启了“仁宣之治”,为大明王朝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登基第一天,就将因反对永乐帝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的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官复原职。
夏元吉是大明王朝的第一理财高手。
二、两次恕免忠于建文帝被永乐帝处死齐泰、黄子澄等官员的家属,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显其仁怀。
明仁宗朱高炽三、改组内阁,起用先帝贬黜的能臣进行集体领导。
内阁不再是咨询机构,大学士参加决策,实行集团领导。
四、任贤选能,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辅政,削汰冗官,推行普通官员70岁退休。
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要求大臣直言不讳,不必担心报复,不包庇贵族及皇族的枉法行为,如其激动时训斥或惩处少数官员,常常后悔并要求原谅。
六、一改永乐帝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连续颁布了几道诏令,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专享商品购买,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
七、减免赋税,改贷为赈,减轻农民负担。
他专门颁发诏令,要逃亡者重返故里,承诺免除他们所欠的税,在所在地登记后,还免除两年赋税和劳役,为宣宗实施减税打下了基础。
八、他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
他的许多政策措施,反映了儒家的王道。
九、改良科举制度,顾及南北合理取士。
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八股取士的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被明、清两朝沿用。
十、取消宫刑,慎用株连,限制皇帝法外用刑。
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最终裁定权,但朱高炽为限制自己法外用刑,给刑部下正式诏令“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
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以备有章可查。
十月短帝,在位建树不止十件。
这样的皇帝,被后世尊为仁宗,实至名归,也是一种难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