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长江和太湖岸线为何这么短
常州的长江和太湖岸线都很短,关键在于无锡。
因为无锡百多年来的异军突起,导致原常州府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常州市。
长三角在全国来说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其中的苏锡常都市圈更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普通地级市构成的都市圈。
说到苏锡常,这是一个都市圈。
经济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州、无锡、常州。
从管辖面积来看,苏州最大,无锡和常州接近,虽然都临江傍湖,差异却是相当大。
长江岸线长度长江岸线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都属于长江沿线地级市,都有着长江岸线,苏州长江岸线最长,137.1千米;
无锡市长江岸线34.8千米 ,常州市最短,仅有长江岸线18千米。
太湖苏州、无锡和浙江湖州都以太湖城市闻名,相对于上述三地,常州在太湖方面几乎没有存在,仅有太湖沿岸7公里左右,在太湖里只有有大小焦山两座岛屿。
甚至网上都有网友呼吁干脆把常州的雪堰镇划给无锡的说法。
翻一下苏南地区的行政变革,翻一下历史,可以发现,常州和无锡原来是这么有意思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苏南5市,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
其实,原来的苏南并不是这样的。
明清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现在的江苏长江以南地区同样分布着5个府(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和江宁府。
那时候的常州府下辖区域现在的常武地区、现无锡市和长江以北的靖江,一度有着“八邑名都,中吴要辅”的名号。
那时候的常州府管辖地跨江,拥有着很大一部分太湖水面。
近代以来,民族工业兴起使得无锡成为其中很有影响力的地方,以荣、唐、杨、薛四大家族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商企业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无锡的地位越发重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苏南的行政区域调整频繁,地区、市相间,形成了苏州地区、镇江地区(也一度称常州专区)等,常州概念相对来说仅指常武一带了。
奠定现在江苏行政区划的1983年1983年江苏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现在的苏南五市,苏州、无锡、常州都被单独设立成为地级市,苏州大致保留了原来的苏州府辖区。
而明清时期的常州府辖区,被一份为二,常州市获得了原来常州府的武进地区、镇江府的溧阳和金坛,无锡市辖区囊括了原来常州府八邑中的无锡县(今无锡市)、江阴县、宜兴县。
由于原来的无锡县和宜兴县都属于太湖沿岸地区,导致了新设立的常州市仅有很少的湖岸线。
不断调整的行政区划导致了现在常州市的长江和太湖岸线这么短。
参考:
一句话,这是1983年江苏省区划调整造成的。
先列一下当初是怎么分的吧,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国函字1号】批复:(部分)1. 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
将苏州地区的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6县(市)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
2. 撤销镇江地区行政公署,将原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
镇江市改由省管辖。
综合下来,江边的江阴和太湖西岸的宜兴给了无锡,常州的长江太湖就只剩下了一点点。
而太湖岸线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马山,马山原先是太湖中的岛屿,属于常州管辖,1953年,有一个说法,不知道真假啊,说是为了剿太湖里的匪患,由无锡统一管理。
后来无锡就围湖造田,把马山岛改造成了半岛,跟岸边连在了一起。
不过即便如此,常州还是在这江边湖边做足了文章,兴建了长江码头和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参考:
常州的长江和太湖岸线为何这么短?
这是因为常州市所辖属地的长江和太湖岸线只有这么长。
看上去似乎等于什么也没回答,其实不然。
长与短是一个相对概念,说常州的长江和太湖岸线短,估计是和过去的常州府和现在的无锡市作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过去的常州府的辖地中,有长江、太湖岸线的有武进、江阴、靖江、无锡和宜兴,长江和太湖岸线确实比较长,就是后来的常州专区时期也是如此。
再到后来常州专区的撤销,镇江专(地)区和苏州专(地)区的设立,武进、宜兴划入镇江地区,江阴、无锡县划入苏州地区,常州长江岸线全部划出,太湖岸线也基本失去,仅存一渔业大队。
1983年撤销地区、实行市管县,武进划归常州市所辖,得以重新有了长江和太湖岸线,虽然就如说的有点"短"。
相反,83年市管县,有着较长长江岸线的江阴,和有较长太湖岸线的无锡县和宜兴划归无锡,使无锡从长江零岸线和少量的太湖岸线一下子拥有了较长的的长江加太湖岸线,并远远超过常州。
这样一比,常州的长江和太湖岸线确实"短"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