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苏联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他为什么不占领整个欧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对不起,当时苏联完全没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英美不怕战争持续的话,完全可以同苏联继续作战,将它打败。
在二战初期,美国工业能力大约占到世界一半,而苏联是百分之十几,同英国差不多。
二战期间,苏联和英国都受到很大的打击,由此苏联工农业都损失严重。
相反,美国却在这几年突飞猛进:“在1939至1945年,美国GDP增长91% ,年均增长率达到11%。
在1939至 1944年(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度),美国经济年均增长14% 。
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主要经济体在 5 年期间所取得的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自然,苏联在纸面上仍然有着很强大的武器制造能力,但这几乎是完全停止民用工业生产后取得的成绩。
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维持,因为人民会因缺乏基本生活产品而无法维持生计。
我们在看看具体的军力。
双方陆军部队差不多,但美军还有接近1000万的预备役可以使用,苏联则捉襟见肘,难以在抽调什么兵力。
苏德战争中,苏联青年军人战死的就有900多万,受伤不计其数,一共损失高达2960万。

这对于一个人口仅有1亿多的苏联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二战中,苏联是唯一大量使用妇女参加实战的国家,共使用了80万人之多。
由此可见,苏联的人力资源已经枯竭,无法继续消耗了。
相反,美国人口也有1亿多人,但美国本土没有被敌人大规模攻击,平民死亡基本不存在,军人也只是战死几十万而已。
双方人力相差巨大。
就海军上来说,美国海军实力极强,而苏联海军没什么实力。
一旦开战,苏联沿海就会全部被封锁。
就空军来说,苏联空军数量虽不少,但战斗力和西线盟军有着很大差距。
东线战场,德军损失1万多架战机,而苏军损失高达8万多架。
西线战场,德军损失接近6万架战机,而盟军损失还不到4万,其中还有一半是被德军高射炮打下来的。
可见,盟军和苏军空中实力差距明显,美国每年战机制造能力也是苏联的2.5倍
而且美军后期的诸如野马等战斗机,可以说是螺旋桨时代的顶峰之作,难以被超越了。
苏军战斗机,则还差得远。
所以,一旦开战,苏军肯定不是美军的对手。
相比苏军和德军杀得难分难解,西线美军诺曼底登陆以后,除了在阿等山区遭到了一些麻烦,一路顺风顺水的打到德国境内。

参考:
1945年欧洲战场结束的时候,苏联武装部队一共有1136.5万人,依靠这庞大的军队在攻占柏林之后,如果苏军继续向西打,完全有能力将美英法联盟赶下海,从而统一欧洲大陆。
而且,由于战争结束之后美英盟军对莱茵大营的德国俘虏非常差,很多人得不到生活上的保障,也引起了战俘的普遍不满。
莱茵大营的俘虏大多数被铁丝网圈到一起,没有足够的帐篷和食品,更不要说医疗保障了。
他们不得不在大营内使用简单的工具挖地洞,把这里当做遮风挡雨的地方。
(一名美国士兵在守卫莱茵大营)据统计,1945年4月到7月这段时间,有4成战俘是通过睡地洞的方式度过,还有5成连地洞都没得睡,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了帐篷,当时莱茵大营大约有500万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子,手无寸铁的他们只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熬过来,如果苏军继续往西打,把这些人从大营中放出来,给他们粮食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发放他们的武器,让他们一起去攻打美英盟军,恐怕其中的大多数都会和苏军并肩作战了。
所以,如果苏军继续往西打,他至少可以集中1500万大军,这股力量美英盟军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挡,一旦失去欧洲大陆的立足点,靠小小的英伦三岛他们无法实现对苏军的反攻,即使有核武器也不行。
美国在1945年只有两枚核武器,而且运载工具非常简陋,只能依靠轰炸机携带,此时苏军虽然海军比较弱小,但是空军完全可以在欧洲大陆和苏联本土建立一道密集的防空网,美军根本就没有能力突破这个防空网,最多也就是轰炸一下前线的苏军或者是可以到达的某些欧洲工业城市罢了,对苏联整体的威胁几乎是不存在的。
可是,拥有1100多万军队,并且还有大约500万潜在兵源的前提下,苏联却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止步于易北河。
从此之后,虽然和西方国家开始了对抗,但却以非战争的冷战为主,以军备竞赛、科技竞赛作为主要的斗争形式,并且从当时苏联的决心来看,根本就没有继续西进的打算。
于是,到1945年底,苏军就从1100多万人裁减到不足300万人了。
苏联没有继续西进,当然这不是苏联的本意,而是凭他的实力已经到达了控制边界,如果真把欧洲大陆给拿下,以当时苏联的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这个庞大地域的统治。
第2次世界大战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千万人口的伤亡让苏联损失了整整一代人。
而欧洲大多数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德国损失最惨的科隆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地面战,但是在美美英盟军的轰炸之下,70%的城市区域变成白地。
(1945年科隆)有英国观察家认为,就算德国人每天清理1,000万吨废料,该国在本世纪也甭想完成重建。
这片满目创伤的大陆想要发挥它应有的价值,首先要完成重建工作,而这个工作耗费的资源是天文数字级的。
所以,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人搞了一个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地区恢复经济。
这个计划共投入130多亿美元。
这里要说明一下,当时的130多亿价值跟今天可是不一样,要乘以几百倍,因为当时美国的 GDP只有2000多亿美元,而且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达到了全球工业产值的6成
所以,所谓的100多亿的投资换算成今天,价值至少是万亿美元级别。
最初,美国人想把东欧地区也囊括进来,但是在苏联的压力之下,这些国家没有同意。
看上去好像很遗憾,实际上如果东欧地区也同意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美国的投资将会翻倍,这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马歇尔)所谓的帮助东欧国家恢复重建,只不过是美国人卖的便宜罢了。
美国人没有能力帮助整个欧洲恢复,苏联人就更没有了。
二战期间苏联的损失最大,他要自己完成重建还要帮助一众东欧小弟,如果他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为了对抗美英盟军,必然下力度对西欧地区进行建设。
可是,在当时苏联恐怕连保障当地人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办不到呢。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自己还饿着肚子,直到50年代初才取消配给制,哪有粮食支援西欧的1亿多人口。
最理智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美国人划定势力范围,然后苦心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西方世界对抗。
(美苏两大势力对抗形势)所以,二战结束之后虽然面临着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威胁,苏联依然进行了大范围的裁军,仅半年时间就把兵力减少了将近3/4,复原的人口也立即加入到了重建工作中去了。

参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而且美英法澳加等国组成的盟军也不会让苏军占领欧洲,虽然苏联陆军突击能力很强,但是无论从经济上、战争物资上供应上,还是从军队动员能力上都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的国家,1945年,美国总产值4000亿美元左右,苏联总产值只有433亿美元左右,且苏军、英军的军用物资有一半左右来自美国,美军常备军1200万左右,苏军常备军1132万左右,美国拥有50万海军陆战队,苏联海军不超过20万。
美国的工业潜力令世界惊叹,战争结束前,美国每天可造70辆谢尔曼坦克,半小时一架B29飞机,半年一艘重型航空母舰,每天可造12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而苏联的欧洲工业区多被摧毁,工业生产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苏军与美英盟军在德国北部易北河会师之后不久的1947年,美国就对苏联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采取了对苏主动压制政策。
@河南新闻
参考:
二战后期苏联不是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事实恰恰相反:苏联完全没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的。
按照苏联的本性如果能占领欧洲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放弃。
不过用现在的话说叫做:臣妾做不到呀!!苏联在整个二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硬刚的是强大的德国。
苏联在苏、德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莫斯科差点都被占领了。
苏军被俘人员1941年6月22日德国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起了对苏的战争,550万大军外加上无数的先进装备潮水般的向苏联进攻。
开战刚刚18天,德军就突进到苏联腹地600公里,苏军被歼灭了百万人;
开战刚刚半年多的1941年11月7日的时候,德国就兵临莫斯科城下了。
虽然最后苏联反攻成功、并取得了胜利,可是损失是极其惨重的。
苏联付出了死亡2700万人,伤亡总计4200万人的惨重代价。
苏联还损失了超过25%的人口,60%工农业产值,41%的铁路里程。

我们来比较一下二战末期,1945年的时候美、苏的实力情况吧:前面说过了苏联在苏德战争中损失极其惨重,美国在1945年的时候实力达到了“巅峰状态”。
我们来对比一下吧:第一:军事实力苏联在1945年4月底攻克了德国的柏林,自己也付出了伤亡百万人的代价。
当时苏联在欧洲的军队大概是700万人左右;
老美和盟国在欧洲的兵力是500万人左右。
兵力这一点苏联占据优势。
苏军当时在欧洲有了13000门火炮和坦克,但是老美和盟友有20000门火炮和坦克。
至于海军、空军力量老美和盟友完全占据优势,当时全世界的海军加在一起还没有老美一家强。
按照军事能力来对比的话,双方实力是半斤八两的水平,几乎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战胜谁的。
大家别忘了,当时老美还有原子弹这个大杀器的加持,具体看在什么时间段战斗了。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战争潜力问题苏联在二战中家里面是一地鸡毛,大部分的工业设施和农业设施被毁了。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老美在二战中援助了苏联多少战略物资吧:飞机: 14018架、装甲车: 22800辆、火炮: 7944门、火药: 132237吨、钢材: 2589766吨铝: 26110吨、石油: 2622357吨、化学品: 631017吨、舰艇: 672艘……大家试想一下,没有老美的这天量的援助,苏联估计战胜德国也没有那么快的。

老美在二战中总共生产了146艘左右的航母、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
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各型飞机几十万架。
钢产量、石油产量、粮食产量、各种战略物资产量和苏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了。
通过
当时的国际、国内舆论也不允许美、苏两大集团继续打下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参战国深受其害,大家当时都不想打了。
例如:老美用原子弹解决日本,就是害怕伤亡过大;
老美让苏联进攻柏林也是同样的原因;
苏联同样是这种情况,他们也只想保住胜利果实而已,没有独霸欧洲的心思。
二战中开了很多次盟国会议,主要意思只有一个:建立战后的国际秩序,避免再次发生世界大战了。
例如:雅尔塔会议中建议成立联合国等等。
话说回来,当时法西斯们已经投降了,二战基本结束了。
各参战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多地保住胜利果实、扩大地盘;
二是,休养生息、建设国家好好过日子去了。
讲句良心话,没有人愿意一天到晚打仗了;
美、苏当时全面综合实力对比的话,老美占有绝对的优势的。
很多人想问,当时为啥老美不直接干掉苏联呢?
我只想说,有时候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要拿自己的观点去评判任何人。
东德和西德的故事已经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答案了。

参考: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这句话其实表明东欧各国已经受到苏联控制,已经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其实当时不仅东欧各国被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各国也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二战结束之时,苏联拥有1000多万军队。
苏联陆军经过二战的淬炼成为当时最强大的陆军,美国陆军也不一定是其对手。
西欧各国几乎已经被夷为平地,德国已经崩溃,法国战争中亡国,英国陆军力量不强,其他国家的战斗力更是不值一提。
从当时西欧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苏联占领整个欧洲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苏联红军最后只打到易北河附近,最后苏联的控制范围止步于两德边境。
为什么苏联不趁战胜之余威席卷整个欧洲呢?
二战期间,苏联利用战争获得了一部分土地,尤其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获得的土地。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苏联在二战做出的贡献,苏联是击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整个二战的战争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苏联和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是反法西斯的一员,都属于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如果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便出兵西欧各国的话,对于苏联来说战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果苏联变成了侵略国,苏联的战争性质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的苏联未必能够轻松战胜西欧各国。
苏联虽然最后打败了纳粹德国,却也是惨胜。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大部分工业区和农业区被都被占领。
苏联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西地区都被德国占领,这些地区也成为了主战场,遭到了战争摧残。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死亡人口达到了2700万,仅军队就阵亡1000万左右。
如果再加上受伤人口,苏联损失人口更多。
战争期间,苏联兵工厂里上班者大多是妇女,成年男人几乎都上了前线。
苏联受到战争的摧残远远大于西欧各国。
战后,苏联也需要恢复国民经济,恢复国家实力。
如果这个时候,苏联再发动对西欧各国的战争,苏联的经济也极有可能会陷入崩溃。
即使苏联占领西欧各国,可能最后得利的也不会是苏联而是美国。
苏联将自己的实力范围控制在德国以东,其实是美苏双方实力均衡的结果。
当时苏联的陆军力量要强于美国,但是如果加上空军和海军的话,苏联和美国的力量就旗鼓相当。
苏联本土遭到了战争摧残,美国本土部分则完全没有受到战争摧残。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阵亡士兵也就是30多万,本土更是零死亡。
美国依然有强大的动员能力,苏联则是强弩之末。
如果苏联出兵西欧的话,美国势必会参战。
到时候苏联不仅要应对美国,还要应对英国、法国等国家。
以当时苏联的情况,同时对抗美英法三大国有些困难。
当时美国还有原子弹做为加成,如果美国再对苏联使用原子弹的话,苏联的胜率将会更小。
苏联也不想成为第二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已经开始着手规划世界,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基本划定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战争期间,美英盟军也按照之前的规划,开辟了第二战场,并解放了西欧各国。
英美盟军向东打,苏联向西打,双方在易北河一带会师。
易北河会师前后,美苏两国已经基本上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划定了战后的势力范围。
如果苏联越过双方之前划定的界限,就会失去先机,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苏联的兵锋停止于易北河一带。
东欧各国,相对来说比较弱,而且跟苏联的文化认同比较相似。
但是西欧各国不一样,西欧文化与东欧文化差异比较大。
进入近代以来,西欧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优势,而且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即使苏联占领这些区域,苏联也很难稳定统治西欧各国,这些地方也会成为苏联统治下的不稳定因素,甚至成为苏联崩溃的导火索。
控制东欧各国,对于苏联来说已经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苏联在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美国平分霸权,对于苏联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苏联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参考:
苏联人做梦也想横扫欧洲,不仅如此,他们还想独占日本,只是由于美军强大的实力,使得苏联人的梦想终究停留在做梦这个阶段。
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苏联是欧洲大陆上唯一和德军展开正面交锋的战场,凭借苏联人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战斗民族的血性,再加上美国不遗余力地援助,苏联人是可能打到巴黎的。
但是随着霸王行动的开展,数百万西方国家的军队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苏联人的机会,稍纵即逝。
如果苏联人想要占领整个欧洲,饮马巴黎,那就得在打败德国法西斯之后和美英法等国再打一场。
这又是一场世界大战级别的战争,苏联人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大战带来的后果。
随着德军的闪击战,苏联军队丧失了大量的领土资源以及兵员,不得不依靠美国不间断的输血来支撑。
如果苏联一旦和美英等国开战,美国人肯定会对他采取断奶的措施。
失去了美国援助,苏联人也会呈现出后继无力的情况,毕竟苏联是整场战争中受到战争波及最大的国家,损失巨大,一旦失去美国的援助,苏联的战争机器将陷入停转的状态。
另外就算苏联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就算苏联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原料,能够自给自足,他们还面临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兵员短缺。
苏联在斯大林的大肃反中损失巨大,许多优秀的将领都被处死,而新的将领要成长起来,是要交学费的。
所以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士兵损失巨大,苏军在和德军的几大战役中,损失都比德军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用苏军士兵的生命填出来的。
各位苏军名将的威名是建立在苏军士兵累累白骨之上的。
在二战末期,苏军有600万士兵,但是这已经是苏联人拿出吃奶的劲,拼凑出来的最后一支队伍了,苏联国内的战争潜力已经告罄。
而苏联人的对家美国是盟国中唯一本土没有受到大的波及的国家。
别的不说,结束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就有上百万的军队可以从太平洋调到大西洋,在国内,再动员个几百万人马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此时的苏联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就算美国不插手,苏联也没有能力控制住西欧。
苏联本身自己也是满目疮痍,如果他们成功占领了西欧,他拿什么去发展西欧?
苏联人有那么多资源去重整西欧的经济吗?
答案是没有,整个华约集团花了几十年,东欧的经济还不是陷入了困顿?
所以如果没有美国插手,苏联有这个实力入主西欧,没有这个能力控制西欧。
何况美国会放任西欧成为红色帝国的附属国吗?

参考:
谁说二战后期的苏联“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的?
你也太看得起苏联的实力了吧。
苏联的实力充其量只能是辐射到东欧,对于更远的西欧,注定是鞭长莫及。
二战时期,苏联能够顶住德国的进攻,并成功实现大反攻,其原因是多方面:1、从苏联的角度看,苏联实现了全民的军事动员,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2、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苏联接受了大量来自英美的武器装备和相关物资,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必然援助。
因此,苏联并不是只靠着自己的硬实力挺过去的。
在二战结束后的超级大国苏联也是如此,苏联的人口、油气资源、完善的工业体系是一回事,但通过控制东欧、掠夺东欧的工业资源和工业产品是另一回事。
因此,综合上面提到的因素,回归到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他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用1945年后、吞并东欧而成为超级大国的苏联的实力,理解了1945年前二战时期的苏联的实力。
这两者完全是不同的。
二战带给英法德三国的打击是很明显的,英法德殖民体系被瓦解,德国被拆成两半,西欧各国确实都无法单独面对苏联。
但是,这并不是说苏联就有实力吞并西欧——更何况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就开始了,西欧的第二战场开辟,没苏联什么事了。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的大前提是胡说了。

参考:
苏联并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说苏联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也是在美国支持苏联,而且没有诺曼底登陆,西线没有盟军上来,苏联有这个能力直接打到巴黎。
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不一样,为了避免苏联占领更多的欧洲地盘,英美盟军从英吉利海峡登陆了上来。
1944年6月的霸王行动,三百多万英美盟军登陆到欧洲,这会儿开始,就意味着苏联再也不可能去占领整个欧洲了。
想占领整个欧洲,唯一的办法就是和英美开战,把英美盟军赶下海,再打一场世界大战。
但是和英美开战,苏联那会儿并没有任何胜算。
苏联在二战末期,总共也才六百多万军队,而这六百多万军队则是苏联能够动员出来的最后一支部队了。
苏德战争初期,一批苏军被德国人消灭了,1942-1945又是一大批苏军被消灭了,苏联八九百万士兵阵亡,残疾的军人更多。
柏林战役之时,苏联手里的部队也就剩下那些了,再想补充进来更多的士兵,基本没有可能了。
而对面的英美盟军,再动员个七八百万人也不是啥问题,战争潜力也更大。
这就意味着,苏联还要打一场世界大战,而苏联无论是兵员还是其他方面,都无法再支撑自己继续打了。
这会儿的苏联,守住已经吞下的土地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主动出击,去攻占法国,基本没戏,很有可能拖垮苏联,苏联在 1946年可能就解体了。
苏联那会儿的战略,也仅仅是占领东欧,在东柏林为界限,和西方国家分庭抗礼。
而且,即便是这样,也是非常吃力的。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为什么?
胃口不好呗!牙口再好,就算是能吞下去,胃消化不了的结果,不是憋死,就得吐出来,没有第二种结局。
苏联不可能去占领整个欧洲!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都要说了:“你快拉倒吧!欧洲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下,瑟瑟发抖了好多年,要不然也不会抱团形成现在的欧盟,甚至于一直抱着美国人的大粗腿不撒手的!”您呀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完全没有把目光放到更加长远的位置上去瞅。
首先咱说一下,苏联有没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的问题?
咱在说为什么?
如果咱抛开别的问题,光看战斗力的话,苏联还真有这个能力占领整个欧洲,您就算是把美国人带着一帮子小弟,法国人,英国人,比利时人等等都绑到一块,也不见得能掰过苏联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快拉倒吧!不知道美国人的诺曼底登陆的宏大吗?
不知道美国人打德国人的艰苦吗?
不知道美国人的飞机和大炮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杵到小编脸上,直接就能怼出俩熊猫眼来。
您也别着急,咱饭得一口一口吃,问题得一个个的答吗?
小编之所以说苏联的战斗力要比美国那帮人强,咱摆出证据来您先瞅瞅,如果不对,你别说四十米的大砍刀,就是八十米的鞋拔子,咱也撑着个大脸蛋子受着,谁让咱胡说八道不是?
要想衡量苏联和美国人的战斗力,咱就得拿一个物件搁当中间做个对比才成,毕竟美国人和苏联人就没有直接杠过不是?
这个中间的物件,德国是最好的参照物了,毕竟他们俩都和德国较量过。
首先您要知道一点,苏联和德国人的东线战场比美国人和德国人的西线战场要惨烈的多,而且德国士兵有80%是在苏联的铁拳之下被消灭掉的,美国人带着一帮子小弟在西线仅仅消灭了20%。
德国人自己都说了,他们宁愿自己的屁股被美国人踹烂了,也要玩命顶着苏联人的进攻。
整个西线战场,美国人面对的往往是不满编的德国部队。
再有就是推进速度,就算是在德国人玩命死顶的情况下,苏联人的推进速度比美国人要快很多的。
苏联解放明斯克的时候,他们距离柏林是一千一百多公里,英国人在卡昂玩命突突的时候,距离柏林一千二百多公里。
如果看这个数据的话似乎没有什么?
就算是有差距,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当苏联距离柏林只有六十公里的时候,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联军还在柏林480公里外的莱茵河呢?
已经有差距了吧!攻击速度苏联比美国人带着一帮子小弟快多了,这也就能侧面证明,苏联人的战斗力比美国人强太多,毕竟苦战恶战可都在东线这块打的,西线相对来说,那可就轻松很多了。
当然有些小伙伴要是非拿美国好莱坞电影里头的桥段讲故事的话,小编没话说,毕竟在这电影里头,美国人那是抗大头的,80%的德国人是他们消灭的。
这就是美国人宣传到位的结果,美国人还在电影里头一遍又一遍的拯救世界呢?
实际情况呢?
拉倒吧,连个口罩戴不戴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透彻呢?
再有死亡人数也可以证明,美国人在整个欧洲战场死亡二十五万人,苏联呢?
美国人这数据就是他们的一个零头,那次战役苏联不得死个十来万几十万的。
所以这些个数据也可以说明,东线战场的残酷性,和苏联人的战斗力。
说道这里,咱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问题,美国人在二战中能够承受死亡人数是多少。
毕竟美国人的战斗力是高,这一点必须承认,但他们在战斗中死亡的人数太多的话,这一届政府就坐不住了,这也是为什么当攻打柏林的时候,是苏联人单挑的,而美国人带着他的小弟去了,压根就没有德国人东山再起资源的山沟沟里窝着了。
毕竟拿下柏林苏联人付出了三十万人的代价,所以美国人一场战役是不会冒着承受十来万人死亡记录去撑的,他们撑不动。
别的不说,硫磺岛战役美国人死亡也就七千人,这就说残酷了,打冲绳战役的时候,死亡了两万来人,这就有点感想了。
这也是为嘛,日本人在最好要吼吼一亿玉碎了,就是为了用一个巨大的伤亡数字吓退美国人,从而达到有条件投降的目的。
而美国人做的准备是,付出一定的利益,拉拢苏联人夹击日本人。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在关键时刻,美国人的原子弹冒出来了,咣叽咣叽两声,那大蘑菇一种出来,日本人的天皇就跪下了,而且一跪到底。
所以咱就能够得出结论,苏联人的战斗力是有的,而且是很大的,至少能压美国人一筹,而美国人有战斗力吗?
有的!但这个战斗力必须是在一定伤亡数字之内的,太多了,他们自己也绷不住!至于法国人或者英国人,咱不提他们好不啦!说道这里,咱就有一个疑问,那么苏联人有这种战斗力,他们为什么不一统整个欧洲呢?
答案是苏联人吃不下,消化不了。
咱别的不说,就说苏联人拿下整个柏林之后,为嘛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柏林划拉成两半,丢一半给美国人呢?
有些人要说了:“这完全是因为雅尔塔会议上说好了的事!”说好了的事?
你快拉倒吧,你就算是签字画押,没有实力做保证,那就是一张废纸。
当初苏联和德国也不是没有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最后呢?
还不撕了,互相掐了起来?
苏联人再打下去,他们是有实力,但没有能力占领的。
别的不说,当苏联人攻入朝鲜的时候,那会罗斯福已经死了,接任的是杜鲁门,美国人直接在大海上丢水雷,阻止苏联人太快的攻入朝鲜。
毕竟那会的美国人还在日本这块呢?
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日本人会那么的废,顶一下都顶不住,美国人有点慌。
其实要小编说,如果是罗斯福的话,罗斯福估计在看到苏联人进攻速度这么快,可不会这么干,因为苏联人不管怎么样,还是会吐出来的。
咱作为马后炮,就看到了苏联人在进入朝鲜,美国人给划拉出一条三八线之后,很快就退出了三八线南边,回到了美国人规定的那条线附近。
苏联人不想多占点吗?
绝对不是!而是因为,他真的消化不了。
在这里,小编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件事是在《决战朝鲜》这本书中看到的。
当时原子弹还没有放的时候,杜鲁门就暗示过斯大林,他们家有原子弹,威胁的意图相当明了。
当然的斯大林装糊涂,其实斯大林知道美国人有原子弹的事,比杜鲁门还早。
因为整个原子弹计划,美国人实施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太多,那个时候罗斯福还在,罗斯福知道,但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可不知道。
因为有这么一截,斯大林也清楚的意识到原子弹是一个问题,苏联人也必须掌握这么个东西,不然美国人要嘚瑟了。
为什么说这一截呢?
小编的意思是,如果苏联人真的有意思去占领整个欧洲的话,美国人是不会介意放几颗原子弹的。
当然您不要说原子弹不好造的话,有足够的时间,造几颗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原子弹的使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用在正义的事情上,歪了可不成。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咋还说上大道理了呢?
有这必要吗?
”呵呵!您自己个琢磨一下,打有原子弹开始,搁人堆里放原子弹有几次?
就俩次,而且还都是在日本人的城市里头,一个广岛,一个长崎,那炸的俩城市都抹平了。
原子弹丢给二战的日本人那就对了,除了日本人还在纠结这个事,说起来没人会说啥,指不定还竖起个大拇哥。
毕竟没有这俩原子弹的话,按照日本人那一亿玉碎的套路,他碎不碎的咱不关心,进攻他们的人就得死上一些,您说是不是?
所以苏联要是占领欧洲,就会有这样的风险,但没有的话,按照雅尔塔会议划分出来的雅尔塔体系进行分割利益,就不用担心这个。
再有一条,战争打多了,人会打麻木的,打的厌战的,没人喜欢天天听炮弹炸,子弹飞的声音。
苏联人反攻德国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作战,士兵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法想象的。
他们会义无反顾的进行冲锋,就算是枪里头没有了子弹,他们也会用刺刀去捅,刺刀捅弯了,他们也会用拳头去砸,用牙去咬,为自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自己身后的家人,族人,去死都没问题。
但如果去侵占整个欧洲呢?
你告诉小编,怎么像这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战的人交代。
你别小看了这个交代,这个交代不明,所有的战斗力都会化为粉尘。
而且就算是占下来了,你拿什么去建设?
全部都是废墟了,其他国家的人心里会产生厌恶,厌恶就会有反抗,反抗就会不太平,不太平就会继续战斗,继续战斗的结果,二战的伤口无法愈合。
看看当时苏联的状况,就剩下点重工业了,轻工业被摧毁了,农业也破坏的剩下不多了。
自己都撑不住了,还要撑别的地,能行吗?
您自己说说。
消化不了的。
你就算是美国人,他手里拿着原子弹,钱赚了那么多,你让他统一一个全世界试试?
没几年的功夫他就得完蛋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对斯大林而言,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了太多太多,数千万人的伤亡,集体农庄的彻底凋敝,以及工业体系遭到系列的破坏,欧洲最惨烈的战场都发生在苏联境内,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想要获得绝对安全,绝对和平,进而通过极限扩张的形式,保证自己本土安全的原因,斯大林并不想主动引发战争,所以在主观层面,苏联没有吞并各国,统一欧洲的实际行动,他只想要以攻为守,做到实力扩张外延保证自己的本土安全而已对于当时的欧洲各国来讲,他们的实力合起来也确实无法与当时的陆军强国苏联相比,但是他们还有外援,那就是美国,从之后美国对西欧的一些援助以及制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如果西欧继续受到苏联的军事影响,那么美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军事联合可能会大大提前,而这也提早的是苏联进入到冷战序列当中,得不偿失,斯大林不可能不知道。
还有一点,根据当时的联合国制定的一系列公章和条约,任何一个在二战期间被灭掉的国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合法政府,也就是说欧洲的很多国家在二战结束以后都获得了国际承认,苏联是不可能违天下之大不韪,无视当时新成立起来的联合国的公约,而成为世界公敌的。
任何一个大国强国,即便是美国在出兵或者是做一些军事行动的时候,也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苏联能够找到吗?
对苏联而言在战争经历最残酷的年代里大量的物资都是美国援助的,通过当时中东地区的生命线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英国和苏联可以联起手来占领伊朗?
因为这涉及到第一战场和第二战场的持续和配合问题,也是支撑苏联能够持续进行高强度作战的原因,但是战争结束以后,这个生命线就宣告关闭,美国不会给苏联太多援助,苏联拿什么战备去支撑自己发动欧洲大战。
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为了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以及社会的恢复,即便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有如此野心,他也要考虑自己国内的具体情况,对于斯大林而言,苏联内部的肃反运动在二战结束以后也并未彻底结束,如果这些人在斯大林精神狂热,想要进攻欧洲的同时做出一些事情来。
对于斯大林来讲,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还会造成国际以及国内社会的动荡,世界就会迅速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结果不论谁输谁赢最受伤害的一般都是最先挑起战争的国家。
斯大林作为一个集权性的政治领导者,不可能不知道这这一点
参考:
二战后期苏联确实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之所以不占领欧洲,是因为这样一来必然会与美英开战,而面对美英,苏联认为自己胜算不足。
对于美国来说,没有与苏联开战,一方面是美国认为与苏联开战胜算不大,尤其是陆军方面,苏联优势明显。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内部来说,在打败了德国和日本等轴心国后,美国人认为和平已经来到了,人们也不愿意继续打仗了,总统无法发动国家进行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当然,除非苏联率先向美国发动进攻,那么情况就会和珍珠港时期差不多,美国人会重新团结一起一致对战苏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先看下当时的形势:▲二战后苏联与美英等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各方主力先看苏联的一方,当时苏联虽然占领了整个东欧,但东欧的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军事实力在二战中基本被摧毁,而且这些国家在战前是苏联的敌对国家,苏联刚占领这些国家不久,根基不稳,一旦开战这些国家很可能不但不会成为苏联的战争助力,反而会成为苏联潜在的威胁,所以指望这些国家帮上忙是不现实的。
唯一能帮上忙的或许只有南斯拉夫,但南斯拉夫毕竟实力有限,在面对美英这样的列强国家的时候很难坚定地站到苏联的一方,南斯拉夫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选择中立,坐山观虎斗。
而美国一方来说,能马上帮上忙的无疑是英国,虽然英国的实力在二战中受损,但也没有大伤元气,还是有力量进行一场大战的。
其他国家当中,德国被打残,意大利是法西斯国家,也是墙头草两边倒的国家,军队战斗力奇差无比,要帮忙他们都指望不上。
只有法国虽然在二战前期就战败,但整个二战期间至少人员损失不大,死亡了大约30万人,如果与苏联开战,法国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处在后方,并且如果美英能加强对法国的援助,那么法国在戴高乐的带领下很可能会被迅速动员起来,再加上法国本身也是列强国家,很可能会在战争中成为主力国家。
所以如果真的打起来的话,基本应该是苏联对战美英两国,此外法国也很可能成为一个参战的主力国家。
当时的军事实力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拥有大约1200万军队,其中陆军为830万人,划分为89个师,其中61个师驻扎在欧洲,21个师驻扎在亚洲,7个师在地中海和北非,英军则拥有总兵力452万人,两国合计兵力为1652万人左右。
美军拥有12800辆坦克自行火炮,英国拥有5400辆坦克自行火炮,合计18400辆。
美国拥有67700架第一线作战飞机,英国拥有8400架第一线作战飞机,合计76100架。
而苏联方面则拥有1136.2万人的兵力,拥有坦克自行火炮15700辆,一线作战飞机22600架。
此外,美国的海军拥有上百艘航空母舰,各类战舰共有2000余艘,对苏联有着绝对碾压的实力。
所以从当时的军事实力上来说,美英联军无论从兵力上还是从坦克、火炮、飞机等重型装备上来说,对苏联都有着碾压性的实力,同时苏联的海军也完全不是美英的对手。
当然,如果开战后,法国被动员起来的话,美英法的实力显然会大大盖过苏联了。
战争潜力一旦开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军火以及人员上的损耗将会非常大,刚开始时候所拥有的军事力量会很快消耗完,这个时候就看谁的战争潜力更大了,战争潜力大的一方,将会在战争中越来越占优,而潜力小的一方,则会越来越弱,战争潜力将会是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
从人口情况来说,美英法等国在二战中死亡人数分别为40万人、40万人和30万人,在二战中死亡人数并不多。
而苏联则在二战中付出了865万人死亡的惨痛代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精壮年男性,可以说二战下来,苏联的人口结构直接断层。
就1946年的情况来说,即便不算上法国,只算上美英两国,其人口总数为1.9亿左右,苏联为1.67亿,美英可以说无论在人口总数还是人口结构上来说,都明显优于苏联,在战争中能够动员的参战人数明显会强于苏联。
从工业情况来说,在整个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工业都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唯独美国由于其本土远离战场,美国的工业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在战争中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二战初期,美国的工业占了全世界的一半,苏联仅为百分之十几,与英国差不多。
1941年-1945年,美国生产了29.6 万架飞机、10.23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238.23万辆各类车辆和37.2万门火炮。
而同时期的苏联则生产了15.8万架飞机、10.8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5万辆各类汽车和83.4万门火炮。
就军工生产情况来说,美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如果再加上英国和法国,那么显然美英法在战争中的军工产量会明显强于苏联。
从经济状况来说,美国在1945年的GDP就占了全世界的56%,并且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远远超过了苏联。
因此从经济情况来说,苏联明显处于劣势。

战争形势推演从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说,苏联唯一的胜机就在于陆战,当时苏联拥有全世界最为强大的陆军,并且在四年残酷的苏德战争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作战素质高超、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同时苏联当时还拥有如朱可夫、崔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以及大批指挥能力和实战经验都非常优质的基层指挥员,部队的作战士气也非常地高昂。
从战术来说,当时的苏联陆军已经充分吸收并消化了德国人的闪电战,如果开战的话,苏联陆军将毫无疑问会使用德军的闪电战术。
▲一旦开战,苏军战神朱可夫将会成为苏军的旗帜而美英等盟军方面来说,虽然他们的陆军相对于苏联处于一定的劣势,但是美英的空军力量非常强大,能完全碾压苏联空军,因此在开战的时候,即便一开始陆军处于劣势,但由于有空军的优势,苏联的闪电战效果不会很理想。
同时在指挥官层面上,盟军的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巴顿等人虽然也是百战名将,但总体素质相对于苏联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
毕竟苏联陆军经历的血战要远多于美英陆军,战争经验明显强于美英盟军。
▲对于战败,古德里安表示不服,很可能会与朱可夫大战一场好在当时德军中的一些非常优秀的指挥官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人都投降了美英,美英也很可能在战争期间会启动这些人作为他们的高级军事顾问,这些人也很可能会在战争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还不排除美军可能会重新将德军组织起来对抗苏军。
总的来说,战前由于苏联陆军方面占有优势,苏联很可能会在欧洲陆地战场首先发动攻势,这个时候美英也很可能会丢失中欧地区,但是到了后期在美英空军的掩护下,苏联的攻势会被逐渐削弱,双方将会逐渐进入对峙态势。
而苏联和美英之间争夺的焦点将会是法国。
一方面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在当时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美英可以以此守住德法边境,同时调集大量的兵力部署在法国北部,防御苏联从荷兰、比利时等方向发动的攻势。
同时如果能将法国组织和动员起来的话,作为列强国家之一的法国在战争中也很可能会发挥出重要作用,美英法等国只要守住了法国,那么接下来随着苏联站在潜力不足的弱点逐渐暴露,越到后期,形势就会越对美英法等国有利。
同时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等国明显是不服苏联的(二战前与苏联都是敌对状态),也不排除他们在后方反水的可能。
同时,美国当时还有原子弹这个大杀器,苏联直到1949年才研制出原子弹,在1946年到1949年间,在苏联研制出原子弹之前,美军很可能会使用原子弹攻击苏联,如此一来,苏联就是再多的军队也白搭。
▲战前,三巨头已经瓜分了世界范围,对于彼此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结果综合
因此在当时的苏联来说,他们极力避免与美英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他们对自身的情况以及美英的实力是有着清醒的了解的,与对方通过商议,获得东欧地区作为势力范围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即避免了开战战败的后果,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好处。
至于还要去攻占西欧,则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