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为隐形飞机配备隐形外挂吊仓装大型导弹什么的吗

听起来还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意义不大。
有关隐形外挂吊舱的设想,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美国人也曾在F-15上进行过相关的测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可靠的成品出现在世人眼前,至少目前现役的F-22、F-35、苏-57和歼-20等四款典型隐形战斗机都没有采取类似的设计。
提出外挂隐形吊舱设想主要是基于现役的隐形战斗机相较常规战斗机全部采用了内置弹舱设计,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战机因外挂武器系统而导致雷达反射截面积增大的问题。
内置弹舱虽然能够将导弹装填到弹舱内部,但是同步出现载弹量小、弹体尺寸受限制以及无法挂载重量较大的空对面弹药的问题。
目前现役的几款隐形战机内置弹舱普遍只能搭载长度最长4米左右的中距弹或者是低重量的空对地制导弹药。
目前国际上美国的F-22、F-35和我国的歼-20战斗机都采用的是机腹一体化内置弹舱,其中F-22和歼-20在进气道两侧各增加了一个近距格斗弹舱;
俄罗斯的苏-57的内置弹舱设计比较独特一些,在机腹进气道中间呈串联式布置两个内置弹舱,同时在机翼两侧还有两个茧形近距格斗弹发射舱。
其实所谓的茧形格斗弹发射舱在原理上和外挂隐形吊舱类似,只不过隐形外挂吊舱的尺寸更大一些,至于这个东西是否会影响到战机整体隐身指数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论。
除了上述的几种内置弹舱设计之外,美国人在探索F-15S沉默鹰隐形版本设计时,除了涂刷隐形材料之外,其内置弹舱设计还是很有特点的。
F-15SE的内置弹舱受制于机身空间限制,难以拓展更大的内置弹舱,所以设计师突发奇想的将原来的保型油箱改装成内置弹舱。
这种方法虽有创新性,但是对于现役的几款隐形机来说助益不大,主要是受到气动布局和空间的限制,保型油箱安装有些困难,否则以腿短著称的F-22早就搞出来了。
以F-22和歼-20内置弹舱为例,腹部弹舱和两个进气道弹舱在制空模式下,F-22能够一次搭载8枚空空导弹,两枚AIM-9X近距格斗弹和六枚AIM-120C中距弹;
歼-20则是搭载六枚空空导弹,其中两枚霹雳-10近距格斗弹和四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另有消息称歼-20内置弹舱也能挂载6枚中距弹,总体上就是八枚的水平。
在对地作战模式下,F-22在保证搭载两枚AIM-9X近距格斗弹和两枚AIM-120C中距弹的情况下,腹部弹舱还可以兼容两枚精确制导弹药。
由此可见大多数隐形战斗机当前的主要功能是制空作战,现役的四款中有三款是典型的制空战斗机,即美制F-22、俄罗斯的苏-57和中国的歼-20,现役的机载制空弹药基本上能够能满足制空作战需求。
强调多用途性能的F-35为了解决挂载问题,其采用的是两种作战模式,即制空作战模式和多用途作战模式,制空作战模式与其他几款隐形战机大致相同,主要是发挥其隐身性能优势,载弹量也就2吨左右;
多用途作战模式下载弹量可以达到8吨,那么内置弹舱只有2吨的水平,剩下的6吨弹药挂载哪里呢?
很简单采用传统的外挂方式来实现,主要用于低威胁环境下作战。
我国沈飞推出的外贸中型隐形战斗机FC-31也是采用类似的模式,制空作战采用全隐身模式,对地、对海攻击作战则是采用半隐身模式,所有的大中型弹药都是以外挂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作战使用中,采用全隐身模式夺取制空权,而后再采用非隐身模式进行大挂载舔地,以当前的空防水平,很难对这类隐形战机构成致命的威胁。
隐形外挂吊舱这东西虽然能够实现非隐身弹药与隐形机高度融合,提升隐形战机的重载能力,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优势自然也是摆在那里的。
但是同步带来了一下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否会影响战斗机整体隐身布局。
虽然这种外挂弹药吊舱在外形和材质上进行了隐身优化,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应该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准,但是其在与战机结合的时候,要么挂载在机翼下方、要么挂载在机腹下方,对战机的整体隐身布局自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质上和隐形战机挂载副油箱的设计是一样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歼-20、F-22、F-35这类战机采用机腹一体化内置弹舱,因而腹部预留给挂载隐形吊舱的位置并不多,很难实现重载弹药的挂载,首先要保证内置弹舱的可使用性。
第二个是否会影响战斗机机动性。
现在的隐形战斗机突出高机动性和高敏捷性,在气动布局的设计上除了考虑隐形之外,同步极为突出战斗机的大仰角机动性能。
F-22战斗机刚诞生的时候美国人宣称升力系数超过2.0,俄罗斯的苏-57升力系数也大致在1.6
在机翼下方增加了不规则外形设计的外挂弹药舱后,必然会给战机增加飞行阻力。
由于考虑隐形设计整体设计重量要远比常规的外挂弹药重量要大得多,因此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战斗机的机动性。
综合上述,现代隐形战机的隐形优势主要突出制空作战使用,因此在低威胁作战环境下,隐形战机照样可以通过外挂的方式实现对重载弹药的挂载能力,所以所谓的隐形外挂弹药舱虽然看着还不错,实际作战应用中意义不大。

参考:
现阶段的几款隐身战机虽然通过内置弹舱设计,很好的将导弹内置降低了战机自身整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前非隐身的四代战机导弹挂载质量可以达到10吨
但是对于五代隐身战机而言,受限于内置弹舱空间的限制,这类战机基本放弃了继续挂载体积超大的重型导弹的可能,只具备挂载一些纯制空作战或者体积超小的小直径炸弹等,就算是F35这类具备较大内置弹舱设计的隐身战机,其内置弹舱能挂载的导弹也仅限于一些体积很小的小型反舰导弹罢了。
所以这就在五代隐身战机身上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其综合打击能力的退步,也就是说其虽然搭载的雷达探测距离更远,但是受限于导弹挂载数量的缩减,其在现在作战中的综合打击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可以挂载在主翼下的隐身外挂导弹吊舱。
首先从外挂隐身吊舱的出现来说,只要这些外挂隐身吊舱的隐身设计够优秀,那么对于载机平台的隐身战机而言,外挂吊舱并不会增加整架战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反而会大大提升战机自身的综合打击能力,这是很多的优势所在。
其次原先五代隐身战机的内置弹舱,虽然将导弹很好的隐藏进了机身内,但是受限于机身内部空间限制,内置弹舱最大只能挂载一些长度不超过4米的中程制空导弹,对于体积更大的反舰导弹等大型导弹,完全不具备挂载能力。
但是对于外挂隐身吊舱来说,其完全没有空间限制的束缚,所以只要为这些体积超大的重型导弹设计一个较大的外挂隐身吊舱,就可以实现五代隐身战机在不破坏隐身需求的前提下,大大提升战机多任务综合打击能力。
而且这些外挂隐身导弹吊舱除了可以用于挂载导弹外,还可以内置副油箱或者电子吊舱来扩展五代隐身战机的作战半径和多任务综合打击能力。
那么为什么隐身战机已经出现并能具备飞行能力的有五款战机了,还没有哪架战机配备外挂隐身吊舱呢?
其实原因也有很多,首先就是要想降低外挂隐身吊舱的低可探测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其连同战机一起设计隐身外形,这样原厂设计出来的效果肯定要比后期追赶出来的强很多,但是从现有五款隐身战机来说,这些战机在一开始都没有为战机配置外挂隐身吊舱的计划。
二、对于五代隐身战机来说,并没有遇到内置导弹严重不够的问题,而且已经出现的这几款五代隐身战机除了F35外主要职责都是纯制空作战,所以在内置武器弹药上也主要以体积小很多的空空导弹为主,而且在空战格斗中,挂载更多的导弹会降低战机自身的机动性,不利于格斗空中作战,以及高速飞行时的加速机动需求。
三、外挂隐身吊舱虽然能够很好的解决外挂导弹隐身问题,但是这些外挂的隐身吊舱或多或少会增加一些雷达波反射面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类外挂隐身吊舱平时将导弹内置于此,在发射时需要打开,所以算上吊舱自身壳体重量和内置机械电控设备的重量,光是整个外挂隐身吊舱的重量就不低。
那么对于隐身战机来说,也就只有更靠近机身内侧的重载武器挂点具备挂载此类隐身外挂吊舱的能力了。
而且这些外挂隐身吊舱过大的飞行质量除了会降低战机空中格斗时的机动性,而且其过大的体积也会增加战机的飞行阻力,降低其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
四、现在各国对于五代隐身战机的定位主要还是以“踢门掌握制空权“为主,也就是说现有的五代隐身战机并不承担发射质量大、体积大的重型导弹的职责,比如像美国的F35为什么没有设置侧置弹舱,主弹舱则更倾向于挂载体积更大的制导导弹为主呢?
主要是因为F35并不承担纯制空作战任务,毕竟上面还有纯制空而生的F22隐身战机;
同样对于我国当下的歼20隐身战机而言,歼20当下同样承担着踢门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后面的发射导弹覆盖目标等任务都由武器外挂能力大大提升的歼16完成,所以当下我军也把歼20和歼16作为”搭档“使用。
总结来说,虽然外挂式隐身吊舱很好的解决了五代隐身战机内置导弹数量不足、导弹种类单一的缺点,但是其自身的缺点也不少,而且当下出现的大部分隐身战机都以纯制空作战为主,对于导弹数量和种类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强烈,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还没有见到五代隐身战机挂载外挂隐身吊舱出现的原因。
像波音为了争夺海军战机采购订单,额外为F-18E/F设计了一款可以外挂的隐身吊舱,来同F35这类隐身战机争夺海军订单的行径,只能算是一种临时过渡型产品罢了。

参考:
世界上具备隐身战斗机研制和装备能力的国家不是很多,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具备这个实力,目前具备隐身的飞机包括B-2A、F-22A、F-35和歼-20这么几款,除了B-2A之外都是被称为五代战斗机的型号,F-22A猛禽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战斗机,总共装备了187架的规模,而F-35闪电II战斗机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五代战斗机,目前已经有500架的装备规模。
F-22A、F-35和歼-20威龙战斗机是拥有内置弹仓的五代战斗机,一般各类武器都是可以通过内置弹仓来携带,通过这个可以保证整体的隐身能力,不过作为体积相对较小的F-35闪电II战斗机日常的训练和战斗部署中会使用外置挂架来进行武器的配备,而这个是为了针对低烈度的作战环境进行的调整。
五代战机的优势就是具备雷达隐身能力,如果在五代战机外部再携带具备隐身能力的外挂吊舱,这个会对于整体的隐身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气动布局的变化,这就会到来部分作战能力的丧失,五代战斗机的武器配备是战斗机研制中的一个环节,虽然说五代机都是具备携带外挂武器的能力,不过都是没有考虑外挂的隐身功能,因为使用了外挂就意味着隐身能力要打个折扣。
不过作为传统的四代战斗机,包括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使用具备一定隐身能力的武器外挂,通过这个可以减少一定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不过后来也没有了下文。
所以说如果隐身战斗机如果要使用外挂,就意味着隐身能力的减少。
文/AZ。

参考: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众所周知,隐身战机为了保证隐身能力,通常都是将导弹放置在内置弹舱内的。
由于机体空间有限,所以弹舱的尺寸也不会太大。
这就使得隐身战机在载弹量上要逊色于非隐身战机。
那么为什么不使用隐形外挂吊舱来装在大型导弹或提高载弹量呢?
隐身战机用不用隐身外挂吊舱主要还是跟隐身战机的设计理念和执行的任务有关。
(F22的内置弹舱)其实,这个方法美国人也想到过,如F-18准隐身版就是用了隐身弹舱设计和隐身涂层,将雷达反射面积降低到0.5平方米。
只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非隐身战机的隐身能力,但是对于真正的隐身战机来说,不仅作用不大,往往还会起反作用。
(隐身版F-18“沉默大黄蜂”)首先,隐身战机的主要特点就是对雷达隐身。
在设计时,隐身战机讲求利用流畅的气动布局设计和采用吸波材料等手段,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从而降低被雷达发现的距离。
由于外挂武器会产生强大的雷达反射,所以隐身战机才将武器收入内部弹舱。
而即便是隐身吊舱,其挂载在战机上也必然会破坏战机隐身气动布局,产生某一方向的强烈雷达回波,这反而会对隐身战机的隐身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隐身战机被发现的概率。
(隐身外形设计加雷达吸波材料是隐身战机的标配)其次,隐身战机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利用隐身能力,突破敌方防空网络,对防空系统的关键节点进行打击,破坏敌方防御体系,随后再与非隐身战机配合作战,争夺制空权并提供空中支援。
同时,可以利用隐身能力对敌方高价值军事目标进行突袭。
因此,隐身战机并不需要非常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毕竟隐身战机还可以配合多种“炸弹卡车”执行任务。
隐身战机更多的还是打击防空节点和夺取制空权,近距支援和空中压制可以交由非隐身战机执行。
如果携带隐身吊舱,由于吊舱具有较大阻力,而且战时也会增加导弹发射的反应时间,影响隐身战机机动性和作战能力。
(隐身战机与非隐身战机往往是配合作战的)综合来看,隐身弹舱更适合较低威胁区域的多用途作战,而现阶段隐身战机相对还是比较高端的,在低威胁区执行多用途任务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一般的多用途战术飞机显然更适合这类任务。
如果是夺取制空权的话,隐身吊舱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增加导弹使用的反应时间,增加飞行阻力和被发现的概率,这反而会让战机陷入被动。
因此,目前隐身吊舱更多还是作为降低非隐身战机雷达反射的手段,而对于隐身战机来说,就略显鸡肋了。
(隐身战机负责夺取制空权)(有了制空权,炸弹卡车们就可以肆意驰骋)
参考:
这一招实际上已经有人想到了,采用隐身外挂吊舱,内置导弹,美国已经开始相关的研究,但是这个技术目前没有进行实用阶段,还尚处于一种理论阶段坚,主要是这个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不是十全十美, 技术上也不简单,不是说做个弄点隐身材料就行了,还有这一系列的要求,里面装备导弹之后,如何发射,如何保证使用等都是一系列的难题,应该说这个理念倒是存在,何时能够实现入役还是一个问题,至于效果如何也有待研究。
这个技术尚处于早期,可行性如何不知道,到底有何利弊也不好说,还是一个没有确定下来的技术未来可能会实现,现在还不好说了。

参考: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并不现实。
表面上看。
飞机是隐形的,吊舱是隐形的,放在一起还是隐形的。
真的如此吗?
非也!雷达如何探测目标?
靠的是回波。
雷达隐形是如何做到的?
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折射,一个是吸收,共同之处就是不让雷达波反射回去。
折射,就是通过外形设计,让雷达波的反射集中在选定的个别角度,而不是返回雷达。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隐身战机的轮廓线大多平行。
如果挂载一个隐形吊舱,那么雷达波有可能在二者之间多次反射形成强烈回波。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吊舱像保形油箱一样贴在飞机上。
但那样尺寸必然受限,就很难容纳大型导弹。
至于能不能通过复杂计算找到完美外形,估计不是一般的难。
退一步讲,如果可以,这个吊舱也要和飞机一样使用昂贵的吸波材料与涂层,扔了心疼,可不扔又影响空战。
所以,对于大型导弹,与其搞什么累赘的隐形吊舱,不如直接设计隐形导弹。
再有,隐身战斗机为毛非要挂大型弹药?
大型弹药必然影响机动,这种事还是交给大型战机比如轰炸机为好。
或者等隐形战机踹开大门,随便什么炸弹卡车随便上,为什么非要隐形战机当炸弹卡车?

参考:
淘金客说: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答主反对,其实的想法不算太差,事实这种设想一直存在,不就是隐形飞机能不能外挂武器吗?
答的时候多想一下,别随便乱拍。
如果你要用隐形战机对地攻击,用隐形吊舱带武器,总比直接外挂要好得多吧。
隐形版的战斗轰炸机好吧,上图出自国外某些爱好者的设想,但并非毫无依据。
事实上自F-22入役以来一直就有人设想把它改成F-15E那样的双重任务战斗机,但是如何携带重型武器而不破坏或者少破坏隐身效果呢?
隐形吊舱就是很好的选择。
上图爱好者设想的FB-22B两个吊舱里,一边是大量的SDB炸弹,一边是1枚用8吋炮炮管改的2000磅级GBU-28钻地弹。
这样比起让炸弹裸露在外直接挂着,阻力和雷达反射面积都要小得多。
大家都记得FB-22吧,洛克希德向美国推销的方案,上面几个都是设想图,用隐形吊舱的不少吧?
制空作战即使是对空作战,隐形吊舱也是可以的,来看这个波音的“先进超级大黄蜂”,机腹这个吊舱显然就是要减小雷达反射面积的。
非隐形战机能用,隐形战机当然也能用!如果F-22、F-35嫌内置弹舱太小了,当然也可以扛上这个吊仓,增加的雷达反射面积肯定比直接裸挂要小,阻力也会小一些。
作战时可以优先打吊舱里的武器,打完以后,按F-22外挂的办法,连吊舱带挂架一起投放掉!就又恢复成了纯隐形的干净外形!看下图!
参考:
可以安装在机背上啊!即使是8至10米长的导弹携带也没有什么问题!
参考:
是不是这样的隐身外挂吊舱!隐身飞机+隐身弹仓组合,这样解决了隐身战机内置弹仓空间不够,挂载导弹不足问题!但是这样挂载不隐身!隐身战机是隐身的,隐身弹仓或隐身导弹也是隐身的,两者组合起来就不隐身了!目前不管是美国的F22、F35,还是中国的歼20,又或者俄罗斯的苏57,他们的隐身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采用隐身外形+吸波涂料组合模式。
但苏57的翼根下就有2个小的凸起弹仓,用于装小型的近程格斗弹,但这样的布局显然是影响隐身性能的,因为各种设计因素,苏57的正面雷达隐身面积高达0.5㎡,也被戏称为半吊子隐身战机!什么是隐身外形?
我们可以看看F117,这就是最典型的隐身外形,他的外形由一个一个的面组成,不能采用弧线型,像三代机的圆形机身完全不能隐身,面与面之间不能出现90°夹角,否者雷达波经过折射后就原路返回了,这也是垂尾改成倾斜的原因所在,最好是60°或120°,这样不管雷达波从哪个方向过来都会被发射到其他方向去,让雷达波不会朝着原来路线返回去,这样就能达到隐身目的。
而完全依靠隐身外形的F117牺牲了其他所有的性能,没有启动布局可言,完全就是板砖,飞行性能极差,载弹量小,速度慢,挂着“F”这个战斗机的名头却只能干轻型轰炸机的活,缺点太明显最后只能被淘汰!另外就是用隐身涂料也就是吸波涂料,将照射来的雷达波吸收掉,这样也能达到隐身的目的,但世界上没有一种吸波涂料能够雷达波完完全全吸收掉,也没有一种吸波涂料能吸收所有频谱的雷达波,吸波涂料只是对某一些波段的雷达波吸收效果很好,但对有些波段完全没有吸收效果,这也不能达到完全隐身!于是美国率先将隐身外形与吸波涂料完美的结合,第一个完美品便是B2轰炸机,后来又研发出了F22,他们都是应用了外形隐身+吸波涂料,就拿F22来说,我们看上图F22的腹部和边缘轮廓线,就能看出整个F22就是由一个一个的面组成,几乎没有圆弧形的存在,所有的面与面之间和轮廓线边缘都没有任何90°夹角,进气道也是整个倾斜并在进气口斜切一刀,就连机头部位也不是传统3代机的圆弧形了,而是标准的平面,这样除非雷达波照射过来正好垂直90°照射到某一个面上,否者几乎所有雷达波都会反射向其他方向!而F22尾部发动机是圆弧形的,因此当雷达波从后面照射过来的情况下,F22的隐身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何四代战斗机都强调正面雷达波反射面积0.01㎡的原因了!图:歼20的腹部是简单的面组成,而F35的腹部拉大了看一塌糊涂!苏57就不说了,这个大家都懂的!后续我国研发的歼20,美国的F35,俄罗斯的苏57也都应用了这样的原理,从整个腹部我们其实就能比较出,外形隐身效果上歼20≥F35>苏57。
至于所有隐身战机的背部就难免会出现弧形了,这其实是影响隐身效果的,怎么办?
他们最大的威胁其实是预警机,我相信中美俄都对世界的隐身战机雷达波进行过研究,那么隐身涂料方面也会尤其注重对预警机雷达波段的吸收效果,然后才会去考虑地面那些警戒雷达、火控雷达等,而这些主力雷达基本都是雷米波以下的,也是吸波涂料主要考虑对象,于是对米波雷达这种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长波段完全没办法,而且当雷达波段与探测物体尺寸相近时,雷达波信号反射会被放大20倍(这个原理不懂,完全照搬军事专家观点),所以隐身战机在米波雷达面前完全不隐身,我国就层用米波雷达在东海上空距离400公里远发现了F22并画出了飞行轨迹图!说了隐身战机的隐身,然后再来说隐身战机挂载隐身弹仓的问题其实美国人早已经有这样的想法,早期就已经在F22上试验过,但最终放弃了,因为这样反而弄巧成拙,将一款隐身F22变成非隐身战机了,刚才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外形隐身就是靠一个一个简单的面组合而成,但是有了这样的隐身弹仓后将这个战机腹部变得复杂化,隐身弹仓与机翼之间的空隙、隐身的弹仓与机体之间都可能成为雷达波的反射源,这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未来雷达会越来越厉害,任何细节不好都可能葬送隐身战机的优势,大意不得!另外隐身战机的内置弹仓的配置目前来说还勉强足够,F22标准挂载是6中+2近组合,歼20目前是4中+2近,但未来肯定能达到F22水准,F35目前也在开发弹仓内复合挂架,达到6枚中程导弹的挂载,其实这些与三代机4中+4近的水准差不多,至于对地攻击这方面还是交给F15、苏30、歼16等多任务战机就好,毕竟未来空中体系作战很重要!
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答案也比较简单:不能。
看看现实中美军的F22,F35,以及俄罗斯的苏57战机,还有我国的歼20战机就知道了,他们都没有配装隐身外挂吊仓。
主要还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一点,阻力问题太严重。
所有的隐身战机,几乎都是菱形机头,全身过渡都十分光滑,为的目的就是减小飞行阻力,增加飞行速度。
为何要增加飞行速度,这倒并不是为了空战,最关键的还是增强战机的隐身性能。
因为表面细腻光滑的战机,涂抹隐身材料之后,效果就越好。
这样一来,战机在进行作战时,就可以让自身的隐身性能更强,达到高速完成突然袭击,高速撤离战场的目的。
所以,不能带隐身外挂吊仓,这样的阻力是任何一款战机都不能承受的。
第二点,破坏隐身性。
本来隐身战机的设计就是为了不让对手发现,在挂装了隐身吊舱之后,隐身性能就会大大降低,被对手发现的概率就会陡增。
各国都在绞尽脑汁增强战机的隐身性,结果,你来一个外挂吊舱,被人家提前看到了,自然就会在战争中处于下风,被对方击落的概率会会大大增加,战时就会处于劣势。
还有一点,就是增加战机的设计难度。
本来第五代隐身战机的航电系统都十分复杂,加装加油吊舱是可以的,但是加装隐形导弹舱,就需要多编写代码,增加战机的研发难度,尤其是这些设计非常复杂的系统上面,每增加一项,风险就增加很多。
把增加隐身吊舱的工作去掉,把这些精力用在增加隐身战机本身的内部导弹攻击性能,或者战场感知能力,比加装隐身吊舱的效果要好的多。
当然,加装隐身吊舱之后,重量增加的同时,还有阻力增加,会导致耗油量成倍增长,最终让隐身战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空中出现极端情况时,比如被对手发现或者锁定时(不要认为隐身战机就不会被发现,有一定概率),机动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即使抛弃隐身吊舱,也可能会贻误战机,对战机本身非常不利。
综上所述,所有的隐身战机都没有加装隐身吊舱,就是因为即使是隐身的吊舱,对战机本身的性能来说,也是弊大于利,根本没有必要去装。
我国的歼20战机将会换装涡扇15发动机,机动性能以及速度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隐身战机中的排名将会再进一步,与美军F22战机处于同一梯队。
因此,像我国的歼20战机就更没必要加装隐身吊舱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歼20战机成为真正的顶级战机,完成我国隐身战机乃至整个航空工业的逆袭。
期待涡扇15发动机批量入役,让歼20成为真正的顶级战机!
参考:
机身堡型弹仓或者翼下挂载弹仓。
翼下的就不用想了,阻力大,破坏隐身,装载量不多。
堡型弹仓有人做过,不止是F15SG。
但是现有的隐身飞机,机身侧面和下面都开满了舱口,怎么再加挂弹仓呢?
把弹仓口卸了?
这已经脱离设计初衷了,这还不考虑其是否破坏外形,且外形对隐身飞机是最重要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