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个英国人可执掌晚清海关近五十年

一个老外把接手时年入仅70万两点海关,在离任时年入已高达1亿两。
就这功绩,帝国如何不对其感激涕零!用包藏祸心的阴谋论去议论赫德为帝国鞠躬尽瘁的丰功伟绩,在当时帝国上下不答应,在懂历史的人也不答应。
大家都唾弃你的小人之心
参考:
晚清时期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执掌大清海关四十七年,死后还被清政府追谥为太子太保的荣誉称号,可以说是非常传奇,下面就详细说一说清政府为何会让一个英国人执掌海关近五十年。
清政府的负责海关事务的官职全称为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这个职位设立于咸丰四年(1854年)其实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政府无力掌控上海海关,在英国、美国、法国三大列强的强烈干预下,清政府成立了海关总税务司衙门。
由于清政府的落后和无能,这个掌控国家关税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由英国人出任,到了民国之后又改由美国人出任,当时中国海关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英国人制定,而且这个职位除了掌控清政府的海关大权之外,还对清政府的外交内政强加干预,可以说虽然这个职位名义上是归属于清政府,实际是英国人派来干预清政府内政的大使而已。
首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是英国人李泰国,而本文的主人公赫德则是第二任总税务司,也是在清政府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税务司。
赫德出身于英国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英国女王大学,在毕业时由于成绩优异,赫德被英国外交部面试录用为去中国服务的外交人员。
之后赫德被派往香港当见习翻译。
赫德在香港时期主要就是学习汉语,为英国外交部门做好翻译工作,但自幼勤奋好学的赫德与一般翻译不同,一般翻译大多是学好基本语法能顺利翻译外交时所需要的文本就足够了,但赫德却开始对汉语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发的努力学习中国晦涩难懂的经史典籍。
在赫德的汉语老师帮助下,再加上他勤学苦习,很快赫德就成了一名中国通,尤其是他对《易经》还颇有研究,这也为赫德日后深受清政府高层喜爱和欣赏奠定了基础。
后来赫德被调到广州领事馆工作,由于赫德本身就精通中国文化,在熟悉了晚清官场规矩之后,赫德与清政府官员打交道显得如鱼得水。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强大的火力就让清政府惊恐万分,后来咸丰六年(1856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惨败结束,自此英国人十分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因此当时很多在华的英国人对清政府的官员都非常不尊重。
赫德却是这些英国人中的例外,他在日常对待清政府官员的态度上总是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和谦恭,他对清政府官员彬彬有礼,举止大方,很有英国的绅士风度,这让当时的两广总督劳崇光对赫德十分欣赏。
于是在劳崇光的引荐之下,赫德辞去了广州领事馆外交翻译的工作,正式进入大清海关系统出任海关副总税务司,当时大清的海关总税务司首任总司英国人李泰国。
李泰国是一个标准的英国贵族,他父亲是曾经参与鸦片战争的英国高级指挥官,李泰国的父亲为了蚕食侵略中国,在李泰国10几岁时就把他带到中国,让他学习中国文化,希望把他培养成中国通,好为未来侵略中国培养人才。
不过由于英国贵族的骄傲,李泰国虽然是中国通,但他却非常瞧不起中国人,尤其是瞧不起清政府的官员,所以他对清政府官员十分傲慢且不尊重。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起义正是兴盛之时,在同治四年(1865年)之前,海关总税务司驻地是在上海,因此当时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起义十分头疼,就李泰国来北京商议抵御太平天国起义事情,其实清政府是希望借助英国人的力量来平定太平天国起义。
李泰国一向瞧不起清政府,而且他当时常驻上海,在南方已经见识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实力,因此李泰国认为清政府覆灭在即,所以他拒绝与清政府高层接触沟通,于是他派了副手赫德代替自己去北京应付清政府的高官。
赫德对于这个任务十分高兴,他非常乐于结交清政府高层官员,于是他替李泰国去北京面见了当时的总理王恭亲王奕?,因为之前的李泰国十分傲慢无礼,而这回的赫德却是斯文谦恭还有礼貌,很懂得清朝官场规矩,所以奕?对赫德非常有好感。
这也是赫德的职业精神,赫德曾经在日记中明确写过: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机关,而非外国机关。
既然如此,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或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因此平时赫德对李泰国的傲慢态度十分不以为然,也因此赫德在与奕?沟通交流中非常的顺利,赫德对中国文化的精通,以及温和谦恭,还有对海关业务的熟练,都给奕?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奕?甚至对外宣称赫德为“我们大清的赫德”。
当赫德了解到清政府主要敌人是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而此次清政府找他上北京也是有意想借助英国人的力量消灭太平天国起义,于是赫德就向奕?建议从海关关税中拨款向英国军方购买军舰和火器用以剿灭太平天国。
此举也是赫德处心积虑想结交清政府高层取得信任的目的之一,赫德虽然在日记中写着要为中国人服务,但他毕竟是英国人,他一切还是以英国利益为主,他想希望借着帮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的机会,提高英国人掌控的清政府海关地位,并且还想通过帮助清政府购买军舰插手海军事务。
这一年也就是1861年年底太平天国攻克杭州和宁波,清政府大为震动,刚刚掌权的慈禧和奕?慌了手脚,于是他们赶紧同意了赫德的提议。
赫德其实本人在英国军方并没有太高的地位,可是清政府既然委托他去负责和英国军方联系购买武器事务,那他就得把这件事办好,于是他找到了在英国军方有一定背景的李泰国。
赫德希望李泰国能在英国替清政府打造一支舰队力量,李泰国虽然同意帮忙,但他却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李泰国找来了英国海军上校阿斯本担任这支舰队的司令,两人还签署了一份合同,规定阿斯本只接受李泰国传达的清朝皇帝谕旨,李泰国如对谕旨不满意,可拒绝传达。
李泰国这么做,无异于是让清政府出钱替他自己打造了一支私人武装力量,赫德当然明白李泰国有点狂傲过头了,他劝说李泰国不要真以为清政府是可以随意欺辱,但李泰国认为太平天国对清政府威胁太大了,所以清政府为了解决太平天国这个麻烦肯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向自己妥协。
李泰国的这种要求果然让慈禧和奕?都非常恼火,虽然慈禧非常善于向列强妥协,但这回李泰国却打错算盘了,他万万没想到清朝的曾国藩在南方打的顺风顺水,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已经基本呈现颓势,曾国藩打的是更加顺利,所以李泰国的的舰队就变成了可有可无了,再加上此前李泰国的傲慢无礼,还企图要挟清政府,于是奕?就下令撤销了李泰国的海关总税务司职务,改由赫德出任大清总税务司,赫德也由此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
李泰国的傲慢和赫德谦恭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清政府高层更加喜爱赫德,而赫德在后来对清政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实赫德对中国近现代海关系统的构建是有一定帮助,他在代替李泰国出任总税务司之后,他和李泰国无心做事且瞧不起中国人的傲慢完全不同,他是努力认真地对清政府的海关系统进行改革。
赫德帮助清政府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他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近代邮政系统,在赫德出任海关税务总司之前,清代的海关是贪腐最为盛行的部门,赫德上任以后通过高薪养廉和严格的监督系统使得清政府的海关成为了晚清官场腐败中最为廉洁奉公的部门。
赫德的理念也很超前,他在当时就引入了“公仆”和“服务”的概念,他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官员和商人的交流,这种公仆式的为管理对象服务的理念在当时是非常超前,颇具现代政府服务的理念。
所以从这些都能看出来赫德对中国近现代海关制度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
不过尽管赫德为中国海关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他始终对中国是怀有野心的。
赫德之所以殷勤的讨好清政府高层,其实他更深层的目的在于掌控清政府的海军。
清政府当时的海军力量非常弱,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海军战斗力,而日本在民治维新之后走向富强开始了侵略之路,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日本开始侵扰台湾,清政府根本没有能与日本对抗的海军力量,因此赫德抓住这个机会开始怂恿清政府高层从英国购买武器发展海军力量。
英国政府当时担心把先进武器卖给清政府会对英国造成威胁,赫德则建议英国政府向清政府兜售吨位小、火力弱对英国的远东舰队都不成威胁的战舰,于是英国就把一些轻量级战舰高价卖给了清政府。
英国在交付完战舰后,赫德的野心也开始展露出来,他向奕?提议增设海关总海防司,由他本人出任海防司令,并由他开始在英国本土寻找海军人才。
赫德的这个提议引起了以李鸿章、沈葆桢等有识之士的警觉,他们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件事的危险性,因此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等人的劝阻下,慈禧和奕?也对赫德产生了一定的警觉,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还没无知到将国家海军力量交给一个外国人,于是赫德想掌控清政府海军力量的梦碎了。
在1900年义和团起义时,改变了赫德对中国人的看法,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口号,专门在京津一带报复性的杀害洋人,赫德所在的海关总税务司署很快就被义和团所围攻,赫德只得带领海关的洋员逃入英国使馆避难,后来英国使馆被封锁,赫德与外界断绝了消息。
赫德一生酷爱写日记,即便在被围困在英国使馆时,他依然没有放弃写日记的习惯。
而以中国底层百姓为主的义和团反抗侵略的行动也让赫德对中国人民有了重新认识,他认为中国在逐渐觉醒,所以他将这些感悟记录在了日记中。
于是在日记中赫德写到:这段插曲(指义和团)不是没有意义,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
不得不说赫德还是非常有远见,他也很看好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终于唤醒了中国这头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赫德没有看错中国,在2000年时,中国已然是繁荣富强的东方强国了。
义和团起义很快被八国联军镇压,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开始商讨如何对待中国关系,德国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认为中国一旦强盛将对欧洲各国产生极大威胁,所以必须趁他病要他命,赶紧瓜分中国,威廉二世的想法得到了多国认同。
但赫德却完全不同意威廉二世的想法,他是从英国利益出发,他认为英国应该重新扶持清政府,只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才能保证英国在华利益。
赫德通过清政府海关税收推测出了清政府每年最多可负担2000万两银子的赔款能力,所以在赫德的建议下和英国的支持下,清政府只得妥协,再次以牺牲国家主权和赔款获得了侥幸生存。
于是就有了《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赔款,分39年还清的数据,这就是赫德的推算杰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已经73岁的赫德身体出现问题,在病中赫德写下了一首诗:你嬉戏已足,你吃饱喝足,该是你离去的时候了。
这一年赫德决定回到故乡英国,离开自己效力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
但赫德并没有辞职,因为清政府不批他的辞职,清政府还一直希望通过他与欧洲列强周旋,所以拿他当宝贝一样不让他辞职,赫德只得向清政府申请回国休养一段时间,这也获得了慈禧的特批。
不过赫德此次回到英国之后一直到死就再也没回来过,但清政府一直没有撤销他的海关总税务司的职务,赫德一直挂名总税务司,在他离开这段期间,由他的小舅子裴式楷暂代总税务司之职,后来又由安格联暂代这个职位。
直到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国去世,清政府还特意追封赫德为太子太保,而安格联在赫德去世后才正式成为大清海关总税务司,不过赫德去世20天后,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不久之后赫德为之效力近半个世纪的清政府也彻底灭亡。
写在最后赫德之所以能掌控大清海关四十多年,主要在于他非常善于揣摩清政府高层尤其是慈禧和奕?的心理,他把这些清政府高层拉拢的都很好,所以清政府视他为可用之才,对他依赖和信任。
但赫德斯文谦恭的背后是一把无形的利刃,他始终是一个英国人。
虽然赫德曾经积极鼓励和支持清政府勇敢对抗欧洲列强侵略,也支持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但这仅限于对待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列强,在他的祖国英国这则是另一面了。
清政府首任驻英大使郭嵩焘曾经问过赫德:“你到底是帮中国还是帮英国?
”赫德答:“我谁都不偏袒,就像骑马一样,只有坐中间才能坐得住。
”郭嵩焘继续追问:“如果有事不能保持中立呢?
”赫德答:“我固是英国人也。
”从赫德的这番话就能看出来,他内心还是站在英国利益上的,所以很多中国学者把赫德定义为“最阴险的敌人”毫不为过,教科书上给他定下了“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的定义也非常准确,赫德的背后是要牺牲中国利益而保障英国利益。
这都说明了赫德背后其实一切是以英国利益为先,在不触犯英国利益的前提下,他可以为保障中国的利益做贡献。
但是赫德背后所为更多的是为了英国攫取在中国更大的利益。
毕竟赫德所处的时代是中英外交关系极度不对等的情况下,他背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带有野心性和目的性。
赫德的存在也说明了英国为了对付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用了文武两种手段,武的手段就是英国一面用军队和先进的武器悍然对中国进行武力侵略,文的手段则是有赫德这样的英国人装作斯文绅士处处维护中国利益,其实在背后是为了英国攫取更大利益。
而清政府反而视赫德这类人为救星,真的是既可怜又可笑。
小岛知风拙见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
萨沙第 9024条回答。
其实也不复杂,赫德为满清做了很大的贡献。
赫德进入海关时1859年,偌大中国的海关税收只有490万两白银。
到赫德离职的1908年,满清海关税收高达3000多万两,翻了很多倍。
当时满清的税收主要来自:田赋、盐税、厘金税、关税四大块。
田赋就是按照土地来收税,但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微博,一旦提高税收就会导致大量农民生活艰难,造成普遍的社会不满。
盐税其实就是人头税,因为每个人都要吃盐。
但盐税比田赋更要命,因为它不区分这个人是否有劳动力,是否是老幼妇孺或者生活无以为继的流民。
大肆收盐税,会导致所有民众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大规模民变。
厘金税则是对商人征税,做生意经过某些关卡就必须收税。
由于生意人比较有钱,所以厘金税可以有很高的的收入。
但是,厘金税对于中国商业破坏极大,必然导致商业萧条,甚至做生意根本不赚钱。
而外国人不需要缴纳厘金税,导致中国商人无法和外国竞争。
就长远来说,这是饮鸩止渴,政府自己害自己。
相比起来,只有关税最为人畜无害。
对于从进口的洋人货物收取税收,是从洋人头上刮油,钱都是白白赚的。
所以,赫德将关税从500万提高到3000多万两,提高了7倍,对满清来说是贡献巨大的。
要知道,即便是满清末年税收最高的时候,财政盈余只有700多万两。
如果没有关税的巨大收入,别说700多万两,7万两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赫德的3000多万两关税,对满清来说是代价最少的财政收入,对整个国家也意义重大。
由于海关收入非常稳定,往往被满清拿来做抵押:除此之外,海关税收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充当清政府赔款和大量外债的担保。
比如在辛丑条约关于赔款的内容就有提到“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作为担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以前是500万两,后面是3000多万两呢?
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对外贸易扩大了以外,赫德建立了一个廉洁高效、制度严格的海关。
赫德时期的海关,腐败是全球海关中最少的,海关官员收入很高但工作有效率、自身能力也高。
其实就腐败很好一项,就是满清绝无仅有的。
赫德制定的制度很好,第一是给与海关官员很高的待遇,收入很高,完全可以实现中产生活,高级官员还是富人生活,没必要贪污;
第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不贪腐的官员,会给与一定的津贴。
到了退休的时候,他还有丰厚的养老金。
一旦发现贪腐,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开除,绝不留情,养老金自然也没了。
第三会计和核查制度,通过各种手段对海关官员进行监督和审查,防止他们腐败。
其实腐败这种东西,只要愿意管,并不难处理。
海关的贪腐手段,无非就是收黑钱,故意减少税收的金额,或者是收黑钱,允许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入境。
而这些东西可以通过审核和监督杜绝,同时鼓励商人和其他人举报。
在赫德之前,满清海关是最为腐败的政府机构。
洋人入关除了缴纳官府的税收以外,还要公开给一些杂捐,金额甚至比正规税收还高,主要就是海关官员们自己分掉。
但杂捐还不是行贿!洋人还需要对海关上下进行例行行贿,尤其是海关负责人索贿很高。
当年广东海关负责人是肥差的肥差,往往都要行贿巨款才能上任。
以鸦片贸易来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早已对鸦片禁运,然而中国到处都是鸦片。
这些鸦片全部是通过行贿中国海关,然后堂而皇之卖入中国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满清所有机构能够像赫德的海关一样,它绝对会迟10年才灭亡。

参考:
大清帝国在最后那些年没有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就是这个英国人的啊,而这个英国人就是罗伯特·赫德。
这位赫德同志在1854年来到中国,自1863年就担任了海关总税务司以后,就掌控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一直到1908年才离职回到英国。
赫德能够长期掌控中国的海关,不仅仅因为他背后有英国的支持,更主要的是,海关在赫德手里成为了满清王朝一个聚宝盆,为满清窘迫的财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可以说如果没有赫德,那就很难形成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海关,满清也就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洋务运动”,更不可能编练各种新军,满清甚至很可能会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
别看赫德是一个英国人,但是赫德是有足够的职业信仰的,他专门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衙门,而非外国机关。
既然如此,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或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赫德不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赫德在上任以后,就对海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质人才,对海关各级机构施行垂直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对海关的干预。
并且赫德还建立了海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此海关征税都是有章可循。
此外赫德还在海关引进了“服务”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而这种理念放到现在也不显落后啊。
经过赫德的改革,原本贪腐横行、管理混乱的大清海关焕然一新,廉洁、高效成为了海关的代名词,同时海关也为清政府提供了数之不尽的资金。
在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之前,海关一年的税收不足500万两,而到了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了2000万两,等到了1908年时,海关税收达到了惊人的3200多万两,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26%,成为清政府明正其实的“聚宝盆”。
就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能够在地方上轰轰烈烈的办“洋务运动”,这其中就少不了赫德的功劳,因为这些钱就是由海关出的,或者是由海关做为抵押而向洋行贷款办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赫德,以清政府腐朽的官僚体系,海关恐怕早就成为了一塘烂泥,而财政早已经入不敷出的清政府也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进行各项改革,恐怕就连“北洋水师”也筹办不起来啊,也就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同治中兴”了。
清政府的海关由一个外国人掌控,这虽然在实质上所害了中国的主权,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赫德也许是当时清政府最优的选择了,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恐怕都做不到赫德取得的成就。
也正因为赫德能够为清政府挣来一笔又一笔的银子,所以他才能够掌控海关达半个世纪之久,并且还能在死后被清政府追封为太子太保。

参考:
最好的大清员工。

参考:
因为他不是大老虎,在职时手下也没有大老虎,古往今来,唯此人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