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嫉恶如仇斩奸夫替兄报仇醉打蒋门神为何却对十字坡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啊
读小说,要读小说的立意,要读明白这部小说着意写的什么,意图张扬什么,意图告诉人们什么?
一部水浒,前半部写的是“逼上梁山”,写的是“造反”,而这个“造反”,是要反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的。
一部历史地进步,也正是在不断地反抗中,才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水浒的后半部,写地是“招安”及“被招安”后地为朝庭卖力以求荣华富贵的故事,这后期的故事其实是违背了写水浒的初衷地。
即如此,水浒前半部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要围绕水浒的主旨来进行,即被逼上梁山,与志同道合者一同上梁山。
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所言的“武松嫉恶如仇,斩奸夫替兄报仇,醉打蒋门神,为何却对十字坡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的原因了。
武松“斩奸夫替兄报仇”的故事,在这里就不细言了,因为这故事早已人人皆知,在这里只探索水浒之所以讲述这样的故事是为了什么,并告诉了人们什么。
武松之所以杀嫂斩奸夫,是因为西门庆与潘金莲不但勾搭成奸,更主要的是毒死了武松之兄武大郎,是先有“罪与恶”在先,武松在求助宋王朝法律公平却难以实现时,不得不自行处理,而武松这样做是违反了朝庭的法律地,其实武松此时已走上了“反”的道路。
表面上武松在斩奸夫替夫报仇,实质上武松是挑战了宋王朝的法规。
从武松杀嫂除奸夫开始,就已走向了“反”的道路,就不再甘愿受宋王朝法规的约束了。
以后武松种种行为都是在挑战宋王朝的统治,包括醉打蒋门神,因为蒋门神与张团练、张都监之间,明显是“官商勾结”或“恶霸与官勾结”而结成的黑恶势力,欺行霸市谋求私利的“恶行”,武松醉打蒋门神是对这种有“官”背景的恶势力地挑战。
十字坡武松路遇孙二娘与张青夫妻开人肉包子店,经过一番冲突后,他们已认识到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兄弟,都是不满于朝庭,都认为当时的宋王朝是黑暗地。
尽管当时孙二娘与张青干的是杀人越货的事,但大的方向也就是要反抗宋王朝的统治上是一致的,因而武松与孙二娘和张青之间,只能成为兄弟,怎么可能相互之间再去争斗呢。
武松嫉恶如仇,是有胸怀般的嫉恶如仇,他痛恨的“恶”是宋王朝这个“恶”,为了大的方向,是需要志同道合者共同前行的,由于孙二娘与张青夫妻是武松认定的志同道合者,所以他们只选择做兄弟。
参考:
武松并非嫉恶如仇,斩奸夫是替兄报仇,醉打蒋门神是报施恩之恩,对十字坡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是正常的。
一、《水浒传》并没有描写武松嫉恶如仇,“嫉恶如仇”这个标签安在武松身上不合适。
1、《水浒传》里,武松倒是杀了一个恶人西门庆,但谈不上嫉恶如仇。
西门庆与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通奸,踢得武大郎吐血。
伙同潘金莲下毒毒死了武大郎。
用金钱和武力震慑整个阳谷县,买通官府为所欲为。
西门庆的确是一个恶人,但武松杀了这个恶人算不上嫉恶如仇。
因为被西门庆杀死的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武松杀西门庆只是报私仇,与嫉恶如仇扯不上。
充其量算得上是不畏强暴而已。
像鲁智深一样,为了不相干的金翠莲,打死了恶人镇关西,弄得自己亡命天涯,那才是嫉恶如仇。
2、武松醉打蒋门神,也与嫉恶如仇没什么关系。
武松犯了法,刺配到孟州。
按照宋朝的刑法,被刺配的犯人要打一百杀威棒。
但孟州牢城管营的相公施恩,在快活林开了个酒店,被一个叫作蒋门神的人占了去。
施恩打不过蒋门神,听说武松打死过老虎,很有勇力。
便想要武松替他赶走蒋门神,夺回快活林酒店。
于是关照了武松,免去了武松的一百杀威棒,还每日里好酒好菜侍奉武松。
武松帮施恩打败了蒋门神,施恩如愿以偿地夺回了快活林。
其实这快活林酒店,并非施恩的祖业,而是他“倚仗随身本事,带领牢里的囚徒占据地皮,开酒店并收取闲钱”的场所。
施恩开得,蒋门神也就开得。
因为蒋门神的拳头比施恩硬,快活林酒店就归了蒋门神。
武松的拳头比蒋门神硬,快活林又归了施恩。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比试谁的拳头硬。
那件事从武松的心理上说,是出于报恩,与嫉恶如仇毫无关系。
小说《水浒传》说是“施恩义夺快活林”,我看连“义”字都算不上。
无非强取豪夺。
至于蒋门神是不是替张都监开酒店,与本文论题无关。
施恩开得,张都监也未尝开不得。
二、对十字坡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无可厚非。
武松刺配途中路过十字坡酒店,孙二娘在这里卖人肉包子。
武松一眼就看出酒里有蒙汗药,那只是描写他的精细,以及江湖经验老到。
从武松对孙二娘下毒的反应看,他是对这类事情司空见惯的。
《水浒传》里,同样卖人肉包子的就有两处。
宋江经过揭阳岭,就差点被催命判官李立做成了人肉包子。
武松对孙二娘卖人肉包子不闻不问,反映了两个问题。
一是当时社会吃人和被人吃,已经是常事,不足为怪。
二是武松原本就不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他的英雄事迹,主要的是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
孙二娘对武松满口兄弟,叫得亲热。
大酒大肉侍奉得武松舒服,对武松的打虎英雄行径吹捧得惬意。
武松对孙二娘、张青夫妇感激涕零。
也没什么不对。
大概是想武松应当为民除害,摧毁了十字坡人肉包子店吧?
其实,武松从头到尾也没做什么为民除害的事。
整部《水浒传》小说里,梁山泊一百八将加起来也没有做什么为民除害的事。
一百八将里许多人,自身就是百姓的祸害!
参考:
武松的确是一条汉子,替兄报仇,为报施恩之恩,拳打蒋门神等发生一系列英雄之举,不过,武松为好汉之说就有点欠缺了,理由就在+字坡遇孙二娘。
孙二娘何其人也,彻头初尾一位毒妇恶人,杀人卖肉以求营利谋生,武松的内心里多半对孙二娘这个狠角有点敬佩或赞赏,不但对孙二娘开黑店杀人默默的支持,而且和孙二娘建立起那微巧微妙的感情!
参考:
我是西岳顽石,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发现很多人读水浒,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以下三种思维漩涡当中不可自拔:第一、在水浒中充当道德判官,动不动以慈父圣母的姿态指点迷津;
第二、以黑白二元论的角度去解读水浒,强行划分是非对错;
第三,以今方古,以现在的价值观衡量水浒人物,全然不顾故事背景和水浒成书的过程和年代。
如果你以这三种任意一种观点来解读水浒,那么你永远都是一个水浒的初级读者,你永远不会体会到水浒的奥妙和乐趣,因为你总是在寻思,一群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怎么就能称之为英雄好汉?
就拿李逵来说吧,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残忍嗜杀的江湖怪兽,连四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这样的人是不是禽兽不如?
怎么能算英雄好汉?
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却说,李逵是一个最纯粹的革命者,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他真正读懂了水浒,是因为他没有陷入到
水浒开篇就说了,梁山好汉是108魔星下界,通俗点说,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好人,你还非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他们,可笑不?
书中明确说了,李逵是天杀星下界,就是来到人间制造杀孽的,那么他杀四岁的小衙内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
难道你指望他像活雷锋一样,帮农民伯伯种庄稼,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英雄好汉完全是两个概念。
我们所理解的英雄好汉,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郭大侠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了正义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则完全不同,它更强调的是义气和血性,是那种敢于突破社会桎梏的个性,对道德品质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举个例子,梁山好汉里为数不多的白莲花朱仝,负责一方治安的警察队长,抓贼捕盗是他的职责所在。
可他却接连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怒杀阎婆惜的宋江、误杀白秀英的雷横,你能说他是一个好警察吗?
显然不能,但书中描述朱仝的这种行为为义释,明显是一种欣赏和褒扬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发生冲突时,施耐庵无一例外的让自然性稳操胜券,这就是他心中的英雄好汉。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上来。
武松嫉恶如仇?
我觉得这个描述不准确,他只是豪侠不受羁绊,只是我行我素,只是从不随波逐流,只是从来不遵循别人的标准而已,他从来都不是什么正义的使者。
孙二娘十字坡开人肉包子店,一来并没有伤害到他,二来也没有触犯到他的底线,他为什么要管?
其实书中不难看出,武松对孙二娘夫妇是非常尊重和欣赏的,这伙人本就是天罡地煞下凡,只要意气相投,只要一时性起,天王老子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对自己的生命都极其冷漠,何况对别人的生命?
你看武松景阳冈打虎,当他得知景阳冈真有老虎之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下山,但他却怕吃店小二的笑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就算武松艺高人胆大,我们也不能排除他对生命异常漠视的既视感。
血溅鸳鸯楼,直杀的血溅画楼,尸横灯影,连杀十五人,至少有十个人是无辜者,可武松哪管这些,见人就杀,毫不留情,这样的人,他当然对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了。
实际上,伟大的作品从来都不是教导人去恶存善的,如果一味的以道德的角度入手解读水浒,那真是可惜了文本本身了。
参考:
武松是不是嫉恶如仇而斩奸夫、醉打蒋门神,恐怕还得从文本中去解读。
假如以“嫉恶如仇”先入为主定位武松,那么,还与十字坡卖人肉馒头的张青结为兄弟,对这等黑店不闻不问就很难解释了。
假如武松在成为行者之前并非嫉恶如仇的好汉,对待十字坡酒店的态度就十分好理解了。
那么,武松在江湖上的那些行为算不上嫉恶如仇呢?
他又为何轻易的放过了卖人肉馒头的十字坡黑店呢?
武松因何乐意留在阳谷县却说武松在柴大官人庄上避了一年难,得知本处机密并没有被打死,官司了结,便与宋江、柴进告别,回家去看望哥哥。
途经阳谷县时,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伤了三二十条好汉的白额吊睛猛虎。
武松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阳谷县令见武松英雄了得,便留他做阳谷县都头。
于是,武松就留在了阳谷县。
从文本故事看,武松就是因为得了芝麻绿豆官,似乎就“乐不思蜀”,把哥哥武大郎抛在脑后了。
书中写得明白,武松是山东清河县(虚拟地名,实际的清河县在河北邢台),就在阳谷县的邻郡。
大概武松是想着先安顿下来,再回家探望哥哥,也算是小小的衣锦还乡吧。
这么推测,固然是基于武松是一条讲感情重义气的好汉,哪能忘了把自己养育成人的哥哥呢?
然而,毕竟文本还不完全是这么写的,也就涉嫌脑补了。
武松做了阳谷县都头,很快就与哥哥相逢了。
武大郎一见武松,便埋怨他: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
尽管武大郎这些埋怨是哥哥对弟弟的真切的爱,但同时也交代了武松本来就不是一个善茬,甚至是有点“恶”。
吃酒打人,肯定不是嫉恶如仇,经常吃官司,必然在清河县恶名远扬。
因而,武松绝不会贪恋一个小小的县衙都头而留在阳谷县,书中也暗藏着武松不十分情愿去清河县的意思。
这一点,倒是暗合了“近乡情更怯”。
武松不会忘了哥哥的情义,为做一个小吏而乐不思蜀。
但是,武二爷绝不是一出场就是光芒万丈的英雄,是嫉恶如仇的大侠士。
他同样是龙虎山地窖中逃出的妖魔,与所有的一百单八将一样,是来“扰乱赵宋乾坤”,让一朝皇帝寝食难安的魔头。
所以,武松在清河县作恶,是其“还道”过程中的一个节点。
同样,对十字坡卖人肉馒头不闻不问,也是其妖魔本性使然,张青、孙二娘与武松本来就是一伙的。
金眼彪施恩比蒋门神更黑武松杀嫂、斩杀奸夫西门庆算不上嫉恶如仇呢?
我觉得,假如不是武大郎被害,也不是潘金莲出轨,武松会不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呢?
西门庆、潘金莲,尤其是阳谷王婆,都是大恶之人,因奸杀人,欺压弱小,肯定是该杀的。
但是,郓哥、何九叔,以及阳谷县令等都知道这些恶人该杀,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主持公道。
如果武大郎的兄弟不是武松,恐怕就是一桩无头案,恶人必然逍遥快活,正义难以得到伸张。
因而,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并通过这样的义举,把《水浒传》中最恶毒的人送上了千刀万剐的刑场。
虽然是为哥哥报仇,但这件事情确实应当算作武松的嫉恶如仇。
救助亲人同样应当是见义勇为的行为,对亲人都不义,见死不救,还奢谈什么“见义勇为”呢。
然而,醉打蒋门神这件事就得仔细的评判了。
话说武松刺配到孟州牢城,刚进监牢,众囚徒就奇怪的问武松,如何没有挨一百杀威棒,是不是有人跟管营打过招呼了?
武松回答说没有。
于是,众囚徒便紧张起来,说管营寄下这顿杀威棒,必定不怀好意。
到了晚上,便要以“盆吊”或者“土布袋”这两招恶毒的招术结果了囚犯的性命。
众囚徒是不是恐吓武松的呢?
从后来的故事看,这伙人讲的应当都是实情,孟州牢城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令众囚徒谈虎色变。
那么,又是谁制造了这座人间地狱呢?
毫无疑问,就是管营及其儿子金眼彪施恩。
施恩为何要如此残害囚徒,难道仅仅是以杀威棒勒索囚徒吗?
施恩后来亲口对武松说,孟州城外有一处市井叫快活林,过往客商很多,开大店、赌坊、当铺银号十分好生意: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拚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钱兑坊里。
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
……施恩说自己依仗一身本事去开酒肉店,这无疑是吹牛了,他能有多大的本事呢?
于是,便“捉着”监牢中的囚犯为他拼命,在快活林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拦路勒索,连过往妓女都不放过。
原来,施恩以黑恶手段整治囚犯,是为了驱使他们充当自己的黑打手,建立自己的黑势力,霸占快活林,欺压商户及过往客商。
武松便不知不觉的堕入了施恩的黑色陷阱,差点连命都送掉了。
武松同样是“八九十个拼命囚徒”中的一员,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之后,施恩照例把武松安排在酒店中。
书中写道:自此施恩的买卖,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里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
施恩变本加厉的盘剥快活林的赌坊、兑坊,这里的商户惧怕施恩的黑势力,被迫只加利钱,加倍“孝敬”这个黑老大。
这个施恩简直比蒋门神还要黑,武松帮助这样一个黑帮老大,绝对不是嫉恶如仇,而是充当了黑帮打手。
武松为何与张青结拜为兄弟在来到孟州牢城之前,武松经过了十字坡酒店,差点着了孙二娘的道。
此时,武松已经知道这是一家黑店。
后来,张青来了,详细的介绍了自家情况,道明了他与浑家孙二娘麻杀过往客人,卖人肉馒头,把人肉当牛肉四处叫卖的黑道生意。
假如武松真的是嫉恶如仇,如此黑道,岂不是当场暴起,要行侠仗义了?
意外的是,刚刚在阳谷县伸张正义的武松,不仅不对十字坡黑店嫉恶如仇,反倒与张青结拜为兄弟。
这件事说明武松此时并非嫉恶如仇的侠义好汉,而是很愿意与黑道交朋友的人。
观其交往,可知其为人,武松原本与十字坡黑店夫妇是一个道上的。
十字坡的经历也为后来以黒制黑埋下了伏笔,武松算不得嫉恶如仇的侠义好汉,当然就不会去管十字坡卖人肉还是卖牛肉了。
武松与十字坡酒店,与金眼彪施恩原本就是一起逃出来的妖魔,这是《水浒传》故事的大结构,他们都有“前世之缘”,原本都是“魔头”。
武松继续在侠义与黑恶的边缘前行,为报复张都监的栽赃陷害,武二郎一日之内连伤十九条人命。
在这十九条人命中,至少有一半是枉杀的。
即便是报复张都监,也是有前因所在,武松自己种下的因,便要结出怎样的果。
当然,这也是武松自我救赎的一个必须的过程,在滥杀无辜的同时,也为孟州除掉了两个黑帮。
因而,在做了行者之后,武松似乎是彻悟了。
说自己罪孽太重,遇赦不宥,只能去二龙山落草。
要想与宋江重逢,只有祈祷天可怜见,受了朝廷招安。
武松如此巨大的反转,除了道家“天魁星”的劝诫外,更多的则要归功与菜园子张青。
为何?
武松与张青结拜之前,张青说,他曾经杀了光明寺一寺院的和尚,重回十字坡之后,便似乎顿悟了。
孙二娘这个女魔头专以麻杀客人卖人肉馒头为职业,张青却立下三条规矩,说三种人不可害。
这三种人中,首先是行脚僧道,然后是行院妓女、流配犯人。
张青此时已经是与佛结缘,先把鲁智深送上了二龙山。
二龙山有座宝珠寺,正是和尚的去处,鲁智深实际上做的是这所寺院的草台方丈。
武松原本就是个“行者”,行者的去处当然也是寺院,因而,武松结识张青,是为后来的故事伏线。
在张青、孙二娘的帮助下,武松改扮成行者,回归其本尊。
从此,“恶人”武松便转身为“行者”武松,开始了新的传奇故事。
按照施耐庵《水浒传》前七十回的伏线,武松将成为抗金英雄,在边上一刀一枪的搏杀,与梁山好汉一起“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武松上二龙山入宝珠寺之后,张青、孙二娘完成了道家“妖魔”中与佛有缘的两大好汉进入佛门的使命,关掉十字坡黑店,上了二龙山,与施恩一道结束了黑道生涯——“还道”而最终“替天行道”,“妖魔”们都华丽的转身了。
有此前因后果,武松当然不会干预张青、孙二娘卖人肉馒头了。
武松的故事还远不止此,本回答依题目作答,不再涉及其他。
参考:
说实话嫉恶如仇这四个字用到鲁智深身上反对的人可能会有,但明显要少些,要用到武松身上很多人都会不服。
武松武二郎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并不是因为他正义感强,嫉恶如仇,只是因为他打虎的事迹足够震憾,以及绿林好汉的豪迈之气,所做的事迹让人心折而已。
《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洪太尉放走的就是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零八位魔君,这些人出世就会祸乱天下,残害生灵。
可以说《水浒传》这本书首先就给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一个身份上的定义,那就是混世魔君转生,这也决定了这些人的本性,本质上这些所谓的好汉之间都是同类人。
武松作为三十六天罡中的排行十四位的天伤星,在水浒传中的习性明显更带有绿林好汉风格,讲究的就是快意恩仇,走的也完全是江湖路数,和其他好汉有明显的不同。
武松的武功也是以马下功夫不主,梁山招安以后,武松极少有斗将记录,就是因为他只是江湖中人,他的武艺路数不适合战场。
而水浒传中武松的行事,完全就是绿林好汉的快意与不计后果。
他并没有像鲁智深那样具备相对较强的正义感,他的行事的强烈风格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以及受人恩惠,必有所报。
斩杀西门庆,也只是因为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起谋算害了他的哥哥武大的性命。
作为一个混绿林的好汉子,武松如果对此无动于衷,以后还如何行走江湖?
至于他帮施恩争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可以说和正义两字完全无关。
如果仔细了解一下施恩和蒋门神之间的争斗,就会发现完全就是两大非法势力为争夺快活林这个财源地而明争暗斗。
只不过施恩武艺低微,背景也不够深厚,争不过蒋门神而已。
武松因犯事又正好有求于施恩,帮施恩做事还上恩惠对武松这个江湖习性深厚的人来说实属正常,醉打蒋门神可以说武松就是给施恩当了一回工具而已。
后来武松发配时施恩也给了他回报,上下打点,免了武松的一百杀威棒,又通风报信,才让武松顺利的过了飞云浦一关。
武松在路过十字坡时,因为经常行走江湖,对十字坡张青、孙二娘夫妇二人的这间黑店的传闻也有所了解,所以才将计就计,还趁机戏耍了孙二娘一番。
只不过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又同是混江湖的同道中人,张青孙二娘等人的行为在武松眼中并不算什么,他看中的也只是张青夫妇二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仗义、洒脱的性格,以及日后有可能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所以在张青夫妇做了一番对自己店中传闻的解释之后,武松就坡下驴,不予计较,反而和张青孙二娘夫妇结拜为兄弟,上了梁山后几人之间也多有互助。
我们现在看武松的行为觉得无法理解,只是因为我们是在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古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武松的价值观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在他眼中,张青夫妇二人的行为并非不可接受,反而品性让武松很是欣赏,因此才会和他们结拜,对他们的包子店的传闻不闻不问。
参考:
看水浒,要看三遍,想三遍,才能领悟。
武松嫉恶如仇?
呵呵,他杀嫂子,杀西门庆,是为了亲情,醉打蒋门神,是报答恩情。
而真正嫉恶如仇的人,哪怕对方没有招惹自己,侵犯自己的利益,只要他作恶多端,危害到无辜之人,就会仗义出手,教训恶人。
显然,武松不是这样的人,十字坡,孙二娘夫妇,屠杀无辜路人,作成人肉叉烧包,哪怕是念佛善良的头陀,她都杀害,可谓毫无人性。
但因为她们夫妇,能够帮助自己,武松就视而不见,还和她们惺惺相惜,所以说,整个108梁山好汉,我只服鲁智深,他才是那个嫉恶如仇的人。
参考:
这个问题,是把武松的定位定得太高了,分析一下武松几次打斗的原因,就能明白,武松为什么对十字坡人肉包子铺不闻不问的原因了。
武松有记载的第一次打斗,就是和本处机密发生口角,一怒之下一拳把本处机密打晕了,可以看出,武松出手是因为一时愤怒。
在柴进庄上,宋江因为误踩在铁掀上,炭火飞起来烫到武松,差点挨武松一顿揍,也是因为宋江惹到武松。
这可以看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是抱打不平,武松打人的原因,是因为脾气暴躁,有人稍微惹到他,就会拳脚相向。
武松斗杀西门庆,和
试想一下,西门庆是个花花公子,害死武大郎以前,也干过不少坏事,肯定也伤害过人命,为什么武松不闻不问呢?
所以说武松杀西门庆,并不是嫉恶如仇,而是西门庆惹到武松。
武松醉打蒋门神,更谈不上英雄壮举了。
金眼彪施恩的父亲是牢城营的管营,在当地有些势力,施恩是小管营,属于国家司法部门的公务员,借助这些施恩在快活林开了个酒店,生意很火爆,看到施恩一个小官吏发了财,他的上司张都监眼红了。
大宋朝到徽宗时期官场十分腐败,张都监也不例外,也是一心捞钱,但他亲自出面去找施恩,也不方便,毕竟还要顾忌一下脸面,于是找到黑道高手蒋门神,让他出面打跑了施恩,夺了快活林酒店。
施恩肯定不能通过打官司夺回快活林,一是有张都监在,没人受理你这案件,二来施恩大小也是个公务员,经营酒店未必合法,所以也只能用黑吃黑得方法,蒋门神不是很厉害吗?
我就找个比你更厉害的,正好武松发配到牢城营,施恩父子早闻“打虎武松”之名,决定利用手中权利,结交武松这个朋友,让他出面解决蒋门神。
施恩执法犯法,免去了武松一百杀威棒,然后每天好吃好喝把武松养了起来,武松作为一个囚徒,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准备,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待遇,当然要感恩了。
武松不是什么好人,但作为江湖好汉,最讲究知恩图报,为朋友两肋插刀,于是为报答施恩,出面打跑了蒋门神。
2:你对他有恩,和他成为朋友,他为了报恩可以为你出头。
至于朋友是好人,坏人那不是武松考虑的事,梁山好汉大都是这样的人,如果武松嫉恶如仇,为百姓出头,那杀人如麻,经常砍杀百姓的李逵,早死在武松刀下了。
这就可以解释武松对十字坡包子铺不闻不问的原因了。
张青和孙二娘开得包子铺,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鲁智深路过时,也差点遭了毒手,但都是江湖好汉,张青认出了鲁智深,不但没有把鲁智深做成包子馅,还成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梁山最有正义感的鲁智深,也没有对张青夫妇干伤天害理的事过问,何况武松呢?
武松路过十字坡,孙二娘见武松胖大魁梧,心想:这样的身子骨肯定出肉多,做成包子可以大赚一笔,于是在酒里下了蒙汗药,武松在江湖行走多年,对这样的小把戏早看穿了,不仅没被蒙汗药麻翻,还借机把孙二娘摁在地上,这时候菜园子张青赶到,问武松姓名,武松报了姓名,张青纳头就拜,口称久闻打虎武松之名,今日幸会。
武松吃软不吃硬,见张青客气,又夸赞自己,于是放了孙二娘,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剪径,开包子铺,干再多伤天害理的事,都是江湖好汉,好汉见好汉,理所应当成为朋友了,综上所述:武松和张青夫妇成了朋友,不仅对十字坡包子铺不闻不问,如果有人对张青,孙二娘不利,武松还会为二人出头。
参考:
这个问题问的关键词是“嫉恶如仇”。
明白这个词,基本就知道武松为何对十字坡肉包子店不闻不问了。
“嫉恶如仇”是什么意思呢?
“嫉”是痛恨、憎恨;
“恶”是恶贯满盈;
“如”是如同;
“仇”是仇恨、仇敌。
连起来就是对恶贯满盈的坏人,所做的坏事,如同仇敌一样地憎恨。
有一个历史典故,最能说明“嫉恶如仇”的含义。
我国西晋,皇朝大臣掌权者,大多数出身皇亲国戚、名门望族。
这些人享有特权,骄奢放逸。
晋武帝后宫竟有宫女近万名供他享用!朝廷内一片奢侈之风,乌烟瘴气,一直没有解决。
武帝驾崩,惠帝继位。
这时朝中有位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傅咸出现了。
傅咸这个官大人敢于直言,为人正派。
他看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穷困潦倒,没有饭吃,饿死的人无计其数,因而上书惠帝,请求惠帝下圣旨解决哀鸿遍野的问题。
惠帝听后,问傅咸应该怎么解决?
此刻,傅咸义正言词,直言不讳地对惠帝说了自己的看法。
傅咸说,朝廷中许多大臣一天的饭钱竟然花费达万钱!而老百姓生活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如此腐化堕落,奢侈糜烂,朝廷理应严加处罚!对屡教不改的按国法惩处!惠帝听后,采纳了傅咸的意见,并由傅咸具体负责。
傅咸的这一举动,惹起了朝廷内那些顽固不化的皇亲国戚的打击。
傅咸对此并没气馁,反而更加引起了他的抗争心理,多次上书惠帝指出,奢侈之费用就等于天灾啊!同时劝谏惠帝,必须罢免有关人员官职。
惠帝又采纳了傅咸的意见。
从此后,朝中那些腐化堕落的、恶贯满盈的官员才有了惧怕,有所收敛了。
于是,朝野上下说傅咸嫉恶如仇、为官正义。
现在,我们明白了“嫉恶如仇”的意思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武松,是否具有“嫉恶如仇”的条件、思想与行为?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他哥哥武大郎抚养成人。
看来武松从小没得到父母的关爱,,也没读什么书,兄弟两人也常受人欺负。
为改变生活现状,被哥哥武大郎送去少林寺习武,学得醉拳等功夫。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武松性格与他人完全不一样,孤僻,少言寡语,仗义执言成了他的秉性。
也许正因此,武松在家乡打死过一个人,怕吃官司,远离家乡,逃避在沧州柴进府上避难。
从这里开始,武松踏入了江湖。
他先后在柴进府拜结宋江;
武松打虎得到阳谷县令赏钱,他分文没收,全部赠给众猎户,知县见武松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
武松在阳谷县巧遇在阳谷避难的兄长武大郎,因为武大郎在清河家乡娶美女潘金莲,多有浪荡公子骚扰,为避骚扰,武大郎协妻来到阳谷县;
武松在兄长家,又遇到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武大郎,为此,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接着自己去自首,最后被轻判刺配孟州;
在去孟州路上,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这个酒店是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夫妻两人开的,是专门拦路抢劫的“人肉包子店”。
凡是来这个酒店吃饭的有钱的富贵人家,夫妻俩都要用麻醉药下酒,然后再行凶杀人。
孙二娘的这一伎俩被武松识破,大打出手,要杀了孙二娘,正在此时,张青赶到拉开,并劝解了两人,后来,夫妻两人与武松交了朋友,结拜为兄弟姊妹。
再后来,武松又“血溅鸳鸯楼”,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扬长而去。
官府追缉武松,武松在孙二娘和张青帮助下,假扮带发修行的“行者”,投奔了二龙山。
按说孙二娘和张青夫妻俩在这里开酒店杀人掠夺的事,武松已经知道了,可是,为什么武松不追究他夫妻俩的罪过,反而,还与其结为朋友呢?
根据武松没来十字坡酒店之前,我们看到武松就是一个平民老百姓。
因打虎被县太爷赏识,赏了个都头职务,这个职务是军官中最低级的。
在身份上他还不具备“嫉恶如仇”的条件。
再从武松的思想来看,他仅仅局限在亲情和哥们义气上,并没有为民除害的公义思想。
孙二娘和张青开“人肉包子店”杀人劫财,在武松看来与己无关。
为什么?
一是他俩杀的都是有钱人;
二是他俩杀的人与他无亲无故;
三是,自己没有这个职责管这件事,这属于当地官员的职责,同样与己无关。
就凭这三条,武松不可能去管孙二娘和张青开“人肉包子店”的事。
武松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是为了替他哥哥报仇,是一个情字,是亲情在敦促他一定要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毕竟这是抚养武松长大的亲哥哥啊!醉打蒋门神是哥们义气,也是一个情字,为恩人施恩讲义气之情,夺回“快活林”酒店。
总而言之,武松斩首西门庆潘金莲是替兄报仇,醉打蒋门神是为义兄夺回酒店,是情义所为,并不是武松嫉恶如仇“公义”思想指导。
因此,武松对十字坡人肉包子店不闻不问属正常。
参考:
你要是抛弃武松的好汉光环,把武松看成一个一切以关系亲疏,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以对自己的好不好而不是到底这件事正义非正义的角度来看武松,那就理解了。
而且事实上这样的武松才更接近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
而连这样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为了好朋友两肋插刀很容易满足的人都被逼走上反抗的道路时。
水浒这本书官逼民反的主题才更为深刻。
武松做的事更多偏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正义与非正义武松出场,在柴进庄上,柴大官人管吃管住一年,最终武松对柴进不满溢于言表,而对刚刚接触的宋江亲近的无以复加。
这里不比较宋江和柴进的情商和做派。
但站在中立的角度是否为柴大官人不值?
武松打虎是因为喝酒之后已经上岗,本来后悔想回去有丢不下面子。
在阳谷县当了都头之后替县令送银子上东京打点关系。
他也没有因为银子肯定是脏银而正义感爆棚。
反而感激县令的知遇之恩和信任之情。
这就像我们普通人,渴望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渴望领导的认可别人的器重。
即使武大死了。
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找法律渠道解决。
这条路走不通之后才自己动手的。
而根据《水浒传》文本我们充分相信。
如果冤死的不是武松的亲哥,他是不会像鲁智深一样路见不平一声吼的。
即使后面醉打蒋门神。
那也是因为他感觉施恩把他当兄弟对待,他要为施恩去抢快活林那片地盘。
这简直就是黑社会火并抢地盘,其实也算不上正义。
后面张都监设计害他。
开始他以为是真心对他好,还要把婢女赐婚给他。
他也是死心塌地的对待张都监的。
可也没去问张都监做的时期是正义还是非正义。
结论综上,武松是那个年代比较有本事,渴望一身本事托付一个识货的人,遇到对自己好的人懂得感恩,对亲情、家庭比较看重的普通人。
无论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始终是社会发展和保持稳定的中坚力量。
而水浒里,已经黑白颠倒到连这样的人都容不下,走上反抗的道路了,说明这个社会的崩溃是必然的了。
更加深化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参考:
武松嫉恶如仇吗?
对这个人设我从《水浒》中是从来没有看到的。
作为一个江湖人,武松是快意恩仇,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
但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他也懒得多管。
相反,那么嫉恶如仇是鲁智深的标签,似乎这个提辖出身的军官从来看不得一些欺凌人的事件,于是在渭南的酒馆里,听到金翠莲的哭声,他怒不可遏。
现代人看惯了武侠小说,就将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套入《水浒》,以为《水浒》里的好汉也必须像乔峰、郭靖一样,跑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助危济贫之类的。
但不好意思,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名著,《水浒》里的好汉,从来都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
哪怕是好汉本身,也并不是好汉子的意思,而是对行走于江湖的绿林人物的统称,和民国时对于兵痞的称呼——老总一样。
你真不会以为随便一个大头兵就是老总吧。
再回到武松身上,在我看来,武松是那种受不得委屈,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的人物。
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一些人物的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在他身上,你是看不到的。
先说除奸夫。
武松在狮子楼上手刃西门庆,主要的原因就是西门庆勾搭了自己的嫂子潘金莲,并一起图谋下砒霜毒死了将自己养大的哥哥武大郎,所以这个仇必须报。
醉打蒋门神是因为施恩对他礼遇有加,他不愿白受好处,才帮着施恩出头,这和侠义无关,也只是吃了人家的好处,就要给人家办事,公平交易而已。
至于快活林在蒋门神手下好,还是在施恩手下好,施恩作为一个管营的儿子,怎么盘剥那些囚徒,是否正义,这和他无关。
甚至说,如果施恩有求于武松,武松懂事,帮了施恩的忙,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武松不帮施恩的话,作为一个囚徒,他落在管营的施恩手里,人家可以让你大鱼大肉,也可以让你在一个不知名的早晨“暴毙”而亡。
作为一个在江湖上有着丰富经验的武松,还是深知这一点的。
总之,不管是杀奸夫,还是醉打蒋门神,都和正义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再说大树十字坡下“母夜叉”孙二娘与“菜园子”张青开的黑店,他们杀掉往来的顾客,霸占人家的财物,还将人家的肉做成包子卖给客户,这样的生意,在当时的大宋,也不至只有十字坡有。
连清风山上的土匪矮脚虎王英用人心做醒酒汤呢,连呼忠义,及时雨的宋江不也没有说什么?
总之,这是北宋时,甚至在封建时代整个绿林的现状,非武松或者宋江一个人可以改变。
哪怕是真正嫉恶如仇的鲁智深,一不小心着了道,差点被孙二娘剁了下酒,不也屁都没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