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

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
一、什么是蛋白尿:尿液检查,出现下列任何一条,就是蛋白尿:1、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也就是常说的尿蛋白阳性;
2、尿蛋白定量>0.15g/24小时;
3、尿蛋白/尿肌酐>200mg/g。
如果尿蛋白定量≥3.5g/24小时称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表现,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
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
一般来说,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
二、蛋白尿的产生原因肾脏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人体的血液每天都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代谢废物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的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电解质再经过肾小管回吸收,剩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
血液中的部分小分子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但又被肾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蛋白质,尿蛋白阴性。
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
或者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肾小管受损,无法将正常滤出的蛋白质回吸收时,蛋白质就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
一般来说,肾小球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严重,而肾小管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轻微。
此外,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
所以说,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肾小管损伤的原因,蛋白尿一定要控制,千万不要忽视蛋白尿。
常见导致蛋白尿的原因: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小血管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病毒相关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药物性肾损伤、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反流性肾病、高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Fanconi综合征等。
3、溢出性蛋白尿:最典型的为多发性骨髓瘤,该病为一种恶性度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变的骨髓产生大量的轻链蛋白等异种蛋白,从肾小球大量滤出并超过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
4、生理性蛋白尿正常非肾脏病人也可能出现蛋白尿,一般见于剧烈运动、严重感染、发热以及体位的改变等,往往是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
三、蛋白尿的治疗措施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蛋白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对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病,以及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小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使用激素治疗,或者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2、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脂蛋白肾病、痛风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肾损害,应积极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全身性疾病。
3、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蛋白尿,都可以使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除了降压作用外,二者都有降尿蛋白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但降尿蛋白和保护肾脏所需的用量要大于降压的用量。
四、尿蛋白控制不好的原因1、对激素的治疗反应有个体差异:有些类型的肾病比如微小病变性肾病,激素的治疗效果很好;
而有些肾病比如局灶节段硬化性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激素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差。
患者对激素的反应大致分为三类:激素敏感:激素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用药后很短时间尿蛋白便会下降甚至消失;
激素依赖:激素的治疗效果也很好,但激素的剂量递减到一定量时(一般2片左右)蛋白尿便会复发或加重,重新加量后又重复这个过程;
激素抵抗:激素治疗基本没什么效果。
对激素抵抗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小量的蛋白尿,还可以通过控制血糖和使用大量的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控制。
但是,糖尿病肾病晚期大量的蛋白尿,除了继续加大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的用量外,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3、肾脏以外的原因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肾外疾病比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高血压等,或者乱用药,或者不注意休息等,都可能导致尿蛋白难以控制。
4、有些肾脏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等,本身治疗效果就很差,目前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可以尝试免疫抑制剂或者化疗药治疗。

参考:
30岁,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高达260/130mmHg,突发嘴角流口水,上肢乏力10分钟缓解,立即住院治疗,诊断为恶性高血压,脑梗塞。
小便化验微量白蛋白尿,肾穿刺提示有肾小球硬化(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
住院治疗好转出院,一直服用降压药物,平均2个月复查一次尿蛋白。
总的治疗有半年
昨天复查微量蛋白尿只下降了三分之一,还没有降到正常。
心情肯定有点着急,为什么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呢?
盐、血压、肥胖这三点对蛋白尿的恢复至关重要。
1,恢复时间高血压首先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其恢复可能达2年
2,减肥高血压患者,减肥对降低尿蛋白非常有利。
减肥目标:半年体重比原体重减5%~10%,每周减少1~2斤,长期坚持,不赞成节食减肥。
减肥有时能起到比药物还好的降蛋尿效果。
3,少盐高血压肾病或其他肾病,五分治,五分养。
若不改变生活习惯,药物疗效差。
少盐对控制蛋白尿、血压都有明显好处,每天6克以下的盐;
少吃高盐食物,如腊肉、炮菜、鸡精、味精、酱油、耗油等。
4,控制好血压血压一直高,或者波动幅度大、不平稳,会攻击肾脏,时间长了,慢慢出现蛋白尿及心脑血管的损害。
只有充分控制血压才能更好的降低蛋白尿。
尽可能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
5,科学生活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蛋白尿下降是非常有希望的。
微量蛋白尿可以转阴,大量蛋白尿争取减少至<1克/天。
控制好高血压和蛋白尿,才能阻止肾小球硬化的加速及肾功能恶化!
参考:
  日常生活中我们听说过各种类型的肾病,肾病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通常会发现有血尿、蛋白尿甚至管型尿。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几个+号是病情进展的直接提示。
如果尿蛋白+号变少,是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的提示,如果尿蛋白+号增加,提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为什么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呢?  肾脏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人体的血液每天都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代谢废物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的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电解质再经过肾小管回吸收,剩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
血液中部分小分子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但又被肾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蛋白质,尿蛋白阴性。
  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蛋白质就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
另外,如果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患者的肾小管受损,无法将正常滤出的蛋白质回吸收时,也会形成蛋白尿。
肾小球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严重,而肾小管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轻微。
但是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
所以说,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肾小管损伤的原因。
一旦出现蛋白尿就需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导致肾小管的不可逆损伤。
由此看,肾病患者因为肾小球损伤或者是肾小管损坏,都会影响蛋白质的重吸收,而这些部位的损伤通常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得了肾病,尿蛋白往往都会是阳性的,只是病情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尿蛋白的+号多少不一样罢了。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点击头像私信几乎所有类型的肾病都有蛋白尿的症状,蛋白尿更是加速肾功能衰竭的“催化剂”,因此如何尽可能保持蛋白尿处于较低水平,一直以来都是肾病治疗的重点。
但对蛋白尿的治疗,似乎并没有想象的容易。
蛋白尿为何如此难消除?
可能跟这6个原因有关1、诊断错误肾病的临床表现大多相似,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或者做肾穿刺才能明确病理类型,不然很难诊断准确与治疗。
但是很多患者在某些医院没诊断清楚就用药,疗效自然不佳。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不停的辗转医院,未诊断清楚又接着治疗,一直循环,蛋白尿还是存在。
2、药物治疗不规范多数患者降尿蛋白都会用到激素,要发挥最大的药效,要遵循“首剂足量,缓慢减量,长期维持”的使用原则,但是不少患者担心副作用,往往用药都不是很规范。
3、滥用药物,无药可医降蛋白尿除了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外,还会用到很多中成药,但是不少患者治病心切,旁听偏信,盲目用药,或者是不注意使用量,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抗体,或是乱用偏方加重病情,导致尿蛋白不能转阴。
4、病情十分严重当患者的肾脏的组织损伤较重时,药物不能完全控制肾脏病的进展,尿蛋白也难以消除。
5、并发症的存在当肾脏存在感染(尤其是不易觉察的尿路感染)、肾静脉血栓、肾性高血压等等并发症时,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降低,导致尿蛋白不能转阴。
6、遗传因素研究发现5%~20%的顽固性尿蛋白患者,肾小球足细胞存在某些基因突变,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尿蛋白不能完全转阴。
为了将这些顽固的蛋白尿消除,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当然,医生再用心,患者不配合也无济于事,因此,这3个建议肾友们可以看一下1、明确肾病诊断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多和医生沟通,让医生做出更明确的诊断:是哪种肾病,什么原因导致的蛋白尿。
比如说是肾小球性的还是肾小管性的。
2、积极的寻找及纠正可逆因素蛋白尿顽固不化肯定和患者自身习惯也脱不了关系,比如说是否严格遵医嘱用药了,是否偷偷吃外卖了,是否蛋白质摄入超标了……这些在治疗期间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对蛋白尿的影响可直接导致治疗白做了。
3、不盲目过度治疗蛋白尿,以免适得其反每种肾病的不同阶段对蛋白尿水平都有相应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可以说降蛋白是成功的。
因此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蛋白尿转阴而盲目过度治疗。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
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点击头像私信
参考:
肾脏病的患者,从微量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程度虽有所不同,但降低蛋白尿是其共同的治疗目标之一,因为蛋白尿长期大量存在,肾脏功能会越来越差,甚至会发展为尿毒症。
降低蛋白尿,不仅仅依靠医生专业上的积极治疗,而且也需要患者的自身紧密配合。
患者如果有下面这些错误行为,会导致蛋白尿降不下来。
㈠口味重,吃的咸无论是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还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都会导致尿蛋白增多,所以要降低蛋白尿就要控制好血压。
而日常生活中钠盐摄入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比如炒菜放太多盐,喜欢吃腌制咸菜等。
这是蛋白尿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㈡肥胖肥胖是引起现在很多疾病的重要根源,比如我们熟悉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疾病控制不好,会造成肾损害,而且肥胖本身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蛋白尿的水平。
㈢高血压除了上面提到的钠盐摄入过多会引起血压高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可能导致其靶器官--肾脏的损害,从而产生蛋白尿。
很多肾脏患者误认为降压药会使人产生依赖性,所以血压一下降,就立刻停用,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血压波动过大,更容易损害肾脏,所以想要降尿蛋白的人要规律服用降压药。
如果您是肾脏患者,并且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一定要积极改善,才能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本期答主:苏红,医学硕士

参考:
慢性肾病为比较难治的慢性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以养生保健为主,药物为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肥胖,胃肠病等,不喝酒,不熬夜,不劳累,更不能高温环境工作,饮食不宜吃的过多,但又要多种营养,伤肝肾的药物也应注意,激素宜少用,不用,个人认为短时用还可以,饮食宜清淡,不宜过于辛辣。
用藿香正气水一支兑适量凉开水当茶喝,一天一支,至少吃几个月,喝过多有口干副作用,对肾脏病有一定作用(原创)。

参考:
尿蛋白是肾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我们也发现医院医生也非常
其中与病人自身相关的因素有:高血压:不管是原发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会造成肾小球滤过压增加,大分子蛋白尿漏出过多。
肥胖:肥胖可以引起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从而继发肾损害,导致蛋白尿降不下来。
吃的太咸:喜欢吃腌制食品,钠摄入量多,升高血压。

参考:
你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誉美医说!大量蛋白尿,是导致肾病患者肾功能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有些患者明明病情不重,也吃药,为什么蛋白尿就是不能转阴呢?不重视高血压当患者过度
比如: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或是波动幅度大,时间长了,会使肾脏的损伤加剧,加重蛋白尿的漏出以及出现心脑血管的损害。
吃得咸很多肾友有一个误区,认为吃药就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改不改就那么回事。
像肾脏病这种慢性病,治疗是一方面,调养又是一方面。
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会影响药物疗效。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低盐饮食(少于6克),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适当吃些肉,少于2两每天。
平时的榨菜、烟熏肉、火锅、辣条等高盐食物都要少吃,少放鸡精、味精、酱油、耗油(这些调料都含盐),可以用葱、姜、蒜、辣椒、洋葱等新鲜食材代替含盐调味品,改善口味。
体重越来越胖减肥,对肥胖的肾友,有时能起到比药物还好的降蛋白尿效果。
在医学上,没有“健康的胖子”这一说,肥胖是引起现代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根源,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可以间接伤害肾脏。
并且,肥胖本身导致的肾脏超负荷工作,也会引起肾脏病。
建议除了平时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外,坚持运动锻炼来减肥,争取把体重达标,蛋白尿下降的效果看得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誉美医说!每天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