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金刚经的白话译文似乎还没有理解空性你们怎样理解空性的呢

长文预警,空是最难说的,佛说四十年就说一个空,麻爪能用四千字说明白吗?
佛曰:不可说大家肯定都有过“鸡同鸭讲”的经历,三观不同的人聊天,每一句都说的明明白白,还是无法相互理解。
即使能说清楚道理,却讲不明白三观。
以至于讨论成了争论,争论成了吵架,吵架成了打架。
人类交流的最高层次就是战争,既然无法说服,就打服,打不服,就消灭!有的宗教也是这样。
佛悟到了真谛,却难以言表,说空说有,说了四十年,人们越听越糊涂。
以至于说我们是“刚强众生,难以调服”,讲到深处也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教毕竟是平和的宗教,没有强制你必须坚信不疑,《金刚经》有言:“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对佛法是要“信解受持”,你相信、理解、接受,才能够坚持下去。
要循序渐进,反正生命轮回不息,一劫要五十四亿八千万年,有的是时间,早晚你会信的。
那为什么要“后五百岁”呢?
因为佛祖说的是万世不变的世界本质真相,信众不是因为佛祖所说而生信,而是因为证悟了这个真相而生信。
空:世界的本质“世界”是佛教的发明。
“世”指流动的时间,“界”指限定的空间,众生的轮回过程形成了时间,众生的因缘所至形成了空间,没有众生,也就没有世界。
就像计算机电路里面生生不息的电流,以光速沿着固定的循环线路轮回着,人们一眼看到金属形成的电路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却忽略了里面的电流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实,电路只能按照电流所需路径设计的,本质上是电流流动过程的假象。
众生的世界像电流的电路一样眼见为实,佛却说它是空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反观自照,悟到自己才是那真实、有用、宝贵的“电流”,也就是“自性”、“真如”、“本我”、“佛性”、“如来藏”等等,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不损它一丝一毫。
六祖惠能讲的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就好像是你突然发现了计算机功能的强大,能做数学题,能做设计稿,能造原子弹,无所不能,而你原来只用它打游戏!我们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人体是一架血肉机器,与猪狗牛羊等其他的动物没啥区别,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来感受这个世界,佛学中称之为“六根”,眼可观色,耳可听声,鼻可闻味,舌可尝味,身可生触,意可分析,“六根”所具六种作用,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为“六识”。
除此六根、六识之外,我们没有其他渠道来感知世界。
“六根”所作用的对象,称之为“六尘”,依次为“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我们认识到的世界。
而“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六识”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被称作“六入”,“色尘”进入“眼根”中产生了“眼识”,也就是视觉,在黑漆漆里没有光线的黑屋子里,视力再好的人也看不到任何色彩,同样没有声音耳朵就无法产生听觉,没有接触身体就无法产生触觉。
“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个概念称之为“十八界”,是佛教是世界观,是佛教中世界的本质。
简单来说,佛法中所说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所谓的“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名世界”,就是指这是人类根据自身条件所认识到的世界,称之为“世界”而已。
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吗?
唐僧所创立的“唯识宗”有一句可谓壮烈的口号:“万法唯识”,与后世王明阳所讲的“心外无物”差不多,意思是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人心幻化出来的,都没有其本质存在。
这给后人批判佛教是“唯心主义”是“迷信”提供了借口。
唐僧的“唯识宗”是佛学里面最复杂的逻辑证明体系,复杂到绝了种了,没人研究了。
其实“万法唯识”、“心外无物”也没有错,世界的意义不在于它存在不存在,而在于能不能跟你产生关系。
你说王建林有几千亿身家呢,这是客观事实,但是跟你毛关系都没有,你又听说有颗小行星整个儿都是黄金做的,这也是客观事实,但是仍旧跟你毛关系都没有,那些都不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只有你能接触到的、把握到的那个体系,你的世界,只是你认识的世界,你发现的世界而已。
不同环境的众生对同样的世界产生的三观千差万别,同样的天地在他们眼里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比如菜市场是家庭主妇的乐园,确是鸡鸭鱼虾的地狱。
人类也是一样,光怪陆离的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同时也是穷苦人的地狱。
穷人和富人的三观无法调和,以至于相互仇视要革对方的命。
人们总是幻想“公理”,最终会发现,不同世界的人就会信仰不同的“公理”,同样的“美好”在不同的人眼里就变成了“罪恶”,刚强众生,众口难调。
万法皆空,回归本性,众生才有了对话的基础正常人无法向一个色盲症患者讲明白红色和绿色是怎样的感受,只有回归光的本性,通过介绍光谱频率来使他明白红色和绿色的区别。
佛祖应该深有体会,他一辈子致力于向一群色盲症患者讲红色和绿色是怎么回事,而且他还没有光谱仪。
因为众生轮回也是“成、住、坏、空”的过程,成的时候还没“我”,空的时候没有“我”,“我”都不知道,只见识到了一个“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长大、老病、死亡的过程,生命幻想能够“常住不坏”,于是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汲汲索求,有贪念、有欲望、有恐惧,于是活的不自在,活的纠结,活的痛苦。
生命首先是执“我”为有,怕“我”死了、没有了,所以努力的活着,为了努力的活着,又执“世界”为有,“世界”就是“我”生存的物质条件,“我”要活着,就得要吃要喝要玩要乐,就得要钱要物,要名望要势力,于是在尘世中沉沦苦海,难以自拔。
六祖惠能说过,“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有人才有一切,天堂是自造,地狱也是自为,人活一世,位高名显多金俱是空,只有自在是真,自己的体会是真,自己的经历是真,自己所做的“业”是真。
说了半天,只为讲明白一个道理,要认识到“世界”和“我”的空,只需要“反观自照”而已。
转个身,由
吃喝拉撒是为了养身体,“空性”不需要,所以吃喝好坏无所谓;
扬名立万是为了满足虚荣,“空性”不需要,所以平平淡淡也无所谓;
赚大钱当大官是为了满足贪婪,“空性”不需要,所以穷困潦倒也无所谓。
但是,悟到“空性”并不是为了给糟糕的生活寻找自我安慰的接口,只是明白“空性”不会苦,不会乐,不会渴望,不会失望,不会追求,不会放弃。
“空性”不着两端,无论贫穷富贵还是疾病健康,无论名扬天下还是千夫所指,“空性”永远平和、纯净。

参考:
空不是我们凡夫理解的空,空有五种。
頑虚空,断灭空,体法空,析法空,妙有真空。
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只有顽虚空,就是什么也没有。
或者是断灭空,认为人活着什么都有,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一死百了。
所以人们不怕造业。
佛在金刚经讲的空是说空无自性。
所有的物质都是缘生缘灭的。
因缘聚足而有,缘灭则空。
它不能让我们永远的拥有。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让我们执着。

参考:
空性就是对形而上实相的表述。

参考:
空性只能体证,不能靠思想理解。
发起问这问题的人,就是从文化层面来搞研究,这是门外汉,不是实修。
怎么实修证得空性,靠禅定。
空性,有一部分就是入佛性本体,入流亡所……不可说。

参考:
金刚经本来就不是讲空性的,它是讲金刚乘的般若的彼岸。
是白话文。
非常明了的先设一个目标,然后让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达到这个目标。
这是一部般若经。
是不会讲空的,空落两边就不是般若了。
般若智慧是一种有别于世间智而又建立在世间智之上的出世间智慧。
而空和有是相对而同一的两个面。
不是般若。
如果,把巜金刚经》讲成“空”。
就是破坏佛法。
因为,此经包括佛法的根本法,是为了初级学佛弟子而讲的。
是为了不知\"心”云何住的初入门的佛弟子而讲的,金刚乘的智慧如何到彼岸。
他的伟大之处就是针对初入门的大众所讲,告诉我们如何见如来,如何不能见如来。
也就是见性。
第一步一定要见如来。
六祖曰,不见自性学法无益,若识自自心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是金刚乘的菩萨首先要达到的。
而经中指明的是从须陀洹至阿罗汉所应达到的波罗密。
也就是经题所指的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中先立应该达到的彼岸。
再讲如何达到彼岸的方法。
教给一个不知云何降伏其心的弟子,心应云何住。
云何见如来。
这部经的实用性非常强。
也是此经的伟大之处。

参考:
所谓《金刚经》白话译文,无一不是谈空、空谈。
但是,有一点,谈空、空谈者无法空,也空不了。
即“平等”这个概念,以及解释:无有高下。
释迦牟尼佛面对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严格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发出了号召“平等”:无有高下!这就是《金刚经》独一无二的宗旨。
只不过这个宗旨不符合古代中国的君君臣臣制度。
故不可说,只能悟,以心传心。
以公案暗示。
何以故?
圆悟克勤禅师说:“古之得道者,多深藏不欲人知,恐生事也!”生什么事?
无有高下即犯上作乱,有杀头之祸。
《碧岩录》马师不安马大师不安。
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书写读诵马大师不安院主。
问:“和尚!近日遵候汝何大师?
”云:“日,面佛。
月,面佛。
老(师)大(师)小(师),高下无!”无有高下!下高有无?
司“空”见惯!司“马”可乎?

参考:
就如同一个杯子,杯子不空到不进水。
房子不空,住不进人。
宇宙不空转不了星辰。
万事万物皆是空性,不空就起不了作用。
空而能生有,反过来,有有必然有空。

参考: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参考:
佛学经典难理会,含辛茹苦仅应对。
不擅迎合拉关系,与人关系不紧密。
苦累自己度岁月,只言片语留是非。
功与过错岂计较,世间层层耍嘴皮。
看他人境肚量高,逍遥依然事上坡。
背地可能道因果,传承面目难预料。
不善言谈性低调,弱气哪接地气好。
隔江而治似人家,咱也不说诸侯国。
佛家经典空悟性,哪个不望结善果。
怨怨相报何时了,互有怨气应多劳。
钱财也是催命鬼,世人都朝方向搏。
勾心斗角多障气,佛学解疑宽心多!
参考:
佛法不可乱解,这些在“《大般涅槃经》卷第六”里佛说的“四依法”可见一斑。
但也依旧在很多方面,是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我曾偶闻某位大师说过,学习佛经最好不要看那些白话译文,一切以佛经原文为主。
也不要尝试着对佛经进行理解,因为我们普通人对佛法的感悟,完全达不到与佛“同见”的程度。
因此,在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之前,对佛经的理解很可能出现错误和偏差,反而不利于我们对佛法的修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歧途。
比如,在佛教史上有名的《具行大师行业自化记》,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
相信很多修学佛法的不解之处,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也能对我们修学佛法有一定的帮助。
再比如,有大师说过,佛经是佛祖入“大寂定”后所言说。
如果我们未达这一境界,乱用世间法去解悟佛法,岂不是南辕北辙得不偿失了。
所以,对于世人修学佛法。
有大师告诉我们,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修学之人当一切以佛经为主,随缘不攀缘,亲近圣贤(公认)。
以信发愿,以愿起行。
一心学佛,早得证悟,花开见佛。

参考:
我不是佛教徒,因此,可能我没有佛教徒对空性的理解那么深透,我只能从无神论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对空性的理解。
一,佛教的“空”观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的存在,都是依一定条件生成和毁灭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灭的过程,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
这种状态就是”空“。
在对空的理解上大乘佛教强调”体空“的观念,认为事物在本性上就是”空“,事物的空指假有,或说性空,即指事物的缘起,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无论是作为果的事物还是作为因的事物,都是因缘产生的,因而事物都是无自体的,没有什么”不空“的事物。
二,佛教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佛教是说明人生的,说明人生就必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蕴“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积聚或和合。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此五蕴和合而成,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
五蕴分别是色,受,想,行,识。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于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于精神现象。
五蕴理论表明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
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作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着。
三,佛教的空性是有不同境界的《金刚经》主要讲的是大乘佛教,它不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五蕴诸法,只是有一个所指的名字,并没有实在性,般若本体是无形无声的”大空“,能够我空,法空,空空,才会见到那真正的如来。
1,我空。
又作人空,能够去除我执即是我空,我执就是认为生命中有一个叵常不变的”我“,”我“是这个生命的主宰,执着于这个念头,就会生起无数的烦恼。
但”我“的概念是假借色,受,想,行,识聚合而成的虚相,没有自性,也没有本体。
认清了这个问题,破除了我执,就是我空。
罗汉就是破除我执,证悟我空的境界。
2,法空。
法空就是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执性而得法空。
色,受,想,行,识五种蕴聚成相之力,就是法,法也是因缘所生,推求起来幻化偶然,也没有自性,不是本质,所以,以这些因缘法相为根本的话,就是法执,菩萨既是破除法执,证悟法空的境界。
3,空空。
空空就是毕竟空,毕竟空也没有自性,它是对有而言,若不说有,空亦不可说,所以它也没有真实性,佛是我空,法空都破除,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离开二边,常行中道,彻证本心本性,这种空就是本性本空,真空妙有的境界。
四,六如的比喻,一切有为都无所得。
佛陀在《金刚经》最后,用经典的四句偈子说明空性。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幻——是一种魔术,幻术,是一种幻象。
泡——下雨滴在水上形成泡,一下不见了。
影——光被遮住而成影,也是假的。
露——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而在草叶上结成水露,阳光出现就不见了。
电——闪电,即生即灭,也是无常。
泡,露,电表示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不能长期存在。
梦,幻,影表示一切法都是虚妄不真实的,看似有,实际不实。
六个比喻结合起来说,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不真实的。
五,用两个例子说明空性第一个例子,茶是在热水中枯卷的叶子,然而某些茶痴对茶叶的迷恋,通过制作,创造了”铁观音“这种名字,而且一小撮卖到几千元。
对这些人来说,它不只是水中的叶子而已,为什么?
不是显现(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显现(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
第二个例子,日本佛教传说,有两位禅宗和尚正准备渡河,一位年轻的女子请求他们背她过河,这两位和尚都受过重戒,不可碰触异性,但其中一位年长者毫不迟疑地将她背了起来下水,抵达彼岸后,他把女子放下,也不交谈就走了,过了一会,年轻的和尚忍不住问道,我们不是比丘吗?
为何你背那位女子过河呢?
年长的和尚答道,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呢。

参考书目《金刚经--一部伟大的佛经)琼那-诺布旺典《读懂佛教之美》田灯燃《正见-佛陀的证悟》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