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为什么念念不忘那段下乡生活

知青上山下乡是从1968年开始的,到1978年结束,根据有关方面发表的比较权威的数字,一共有大约1700万左右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造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原因,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是清楚,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之后,高中初中就全部停课了,这样,1963年~1965年的高中生、初中生就一直到了1968年才算毕业,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老三届了!1965年上高中,上初中的学生,只学习了一年的课程、1964年上高中,上初中的学生学习了两年的课程、1963年上高中,上初中的同学还算不错,还是基本上分别学完了高中,初中的课程,由于文华大革命的影响,最后都是在1968年毕业了,这些老三届的高中初中的学生们,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不但学校停课,工厂也基本停工了,这1700万左右读过一年高中初中,读过两年高中初中,读过三年高中初中的学生们,就有了一个代名词,那就是知识青年了!因为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也就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了,最小的年龄在16周岁,最大的年龄也不到20周岁,而有的知识青年一直在农村生活了20年的时间,上山下乡的时候,最小的年龄是15~16周岁,等他们返回到城市的时候,他们已经是30岁,40岁了,而这20年左右的知青生活,也是他们人生最宝贵的20年,所以,这20年的知青生活,也在他们的人生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且一直影响到他们后来的生活,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忘掉他们20年有苦、有辣、有酸、却很少有甜的知青生活了!他们离开城市,离开父母,在农村过的是“集体户”的生活,十几二十几个16~20周岁的孩子们组成了一个集体户,自己管理着自己,每天要同生产队的社员一样起早贪黑的干各种繁重的农活,他们把青春,他们把热血都留在了农村,到后来,年龄大了,该谈恋爱了,该结婚了,他们有的与同户、同生产大队、同公社的知青们,或者与农村的男女青年结婚生子,等到他们回到城市的时候,已经是拖儿带女一大家子人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改变了他们人生的命运,影响了他们一生的生活,因此,他们忘不掉知青生活给他们人生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影响,所以,他们也永远会念念不忘知青生活的!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的
正是揣着这个理想,他们去了农村,将青涩和青葱全都洒在了那片土地上。
下乡知青们的青春里,没有传纸条跟逃课,更没有网吧和手机,有的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破天荒。
第二,村里的那个姑娘真漂亮无论是知青点的姑娘,亦或是村里面的姑娘,她们在知青们的心理都存在过,且是人生中第一份存在,未必相爱,更未必有过,只是那一抹的风情,此生足矣。
第三,苦修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乡下的生活就是苦的更是痛的,可人这动物往往记忆中最深刻的绝不是开心快乐,而是让他们最痛的经历。
痛苦是一种修行,只有经历过苦修的人才有资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最后那是一段文化,是思想的洗礼,是刻骨铭心的经历,如何能忘?

参考:
多谢!一群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城里娃娃,一夜之间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和前途命运,留在人生岁月中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无形之中打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所以,知情念念不忘那段下乡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参考:
我也当过知青 ,最后一批的知青 ,我们这批人只下乡一年,知青点就撤了 。
我是1978年下乡的 ,18岁的年龄 ,青葱岁月 ,好多往事记忆犹新 。
记得刚下乡时住的大通铺 ,十多张铺位通起来 。
知青点的第一夜,睡到半夜也不知道是几点 ,睡得迷迷糊糊 ,突然被 一阵哭声惊醒 ,是睡在我旁边的一位家中 娇娇女 ,因为第一次离开父母 ,不习惯 ,睡到半夜想家了 ,大声哭了起来 ,把我们十多个人都吵醒了 ,连锁反应 ,大家都跟着哭了,知青点过的第一夜,至今难忘。
下乡只呆了一年 ,时间很短 ,可对一个人的一生 ,又举足轻重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 ,第一次吃集体食堂 ,虽然没有在家里生活好 ,可是心情好 。
每天收工都唱着歌回到宿舍 ,吃的玉米面窝窝头 ,红萝卜 咸菜 ,吃着很香 。
因为同宿舍的人,不分在一个生产队 ,到了晚上就交流各个生产队发生的事情 女生宿舍就像炸开了锅 ,有聊不完的话题 。
我们知青点的人后来住上了楼房 ,女生住二楼 ,男生住一楼 ,记得最有趣的是;
1楼2楼经常发生战争 ,我们拿着塑料凳子在屋里地板上摩擦 ,一楼的男生 站着床上用大木棍往楼板上顶 ,下地干了一天活 ,不觉得疲倦 ,每天晚上在打打闹闹中度过 。
时间过的很快 ,一晃四十多年了 ,现在回想一下 ,当年对生活充满着激情 和热爱,根本不在乎苦和累 ,年轻就是资本 知青点的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留下了人生的青葱岁月 ,我们是老知青眼中的新职青 ,也是最后一批知青,我们这些人招工以后 ,全国都撤了知青点 “知识青年下乡 ” ,一个时代的产物 ,画上了句号 。

参考:
这就是大浪淘沙,经风雨见世面,严父出贵子,严师出高徒,正如毛主席讲的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去是大有作为的。
当时农村生活环境条件是艰苦点,年轻人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体念生活及人们的疾苦,当然,人上一百各种各色,大慨三种人,一种是通过这种锻炼学习,懂得了人生的不易,立志要努力学习,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掌握真才实学,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二种是跟着过;
三种是被困难吓倒了,永远也不要这种生活了。
不管哪种人知青都是念念不忘下乡那段生活,但是各有感慨不同!
参考:
我是一名知青!在知青的几年生活中,有苦、有乐,更多的是奠定了后来的人生价值观……。
如果个是知青的生活,也许我会成为一名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懒人。
更不会报名参军保家卫國,在部队时也是从不怕苦和累。
在部队第三年正逢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战前也是勇敢报名要求参战……。
所以在我的人生中最大的亮点是:知青生活与部队生活!!!
参考:
你吹吧!1977年下乡的最后一批知青还活着的如今都退休了,我们老知青聚在一起时没任何人提往事。
山上下乡,当年的国策。
广大青年闲在家无事,下乡起码能自己解决温饱。
下乡、独生子女、下岗等遇上,最苦是下岗,孩子大了读书花钱多。

参考:
能忘吗?
都说往事如歌。
但这歌,有凱歌,有欢歌,更有悲歌。
那个在一代人心中刻下永不磨灭的各种\"歌\",足够这一辈子回忆。
表现好的,背景深的,提个小干部马上回城了,并得到重用当然是凯歌。
联系群众肯于吃苦,虽没得到重用,但有群众良好基础,没挨大累,被推荐回城是欢歌。
家庭出身不好,本人不善于沟通,干活随大溜,只好等到最后政策返城。
一干就是五、七年甚至十年,青春就这样过去了。
这不是悲歌吗?
人生有多少青春?
这还不够刻骨铭心吗?

参考:
因为那是我们这些人的青春啊!我们这些人的青春就是那么过来的,生在什么时代由不得每个人自已选择,时也,运也,命也,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参考:
我曾是知青,我也确是念念不忘那段下乡生活。
可我倒不是唉叹当年吃的苦、受的难,因为我们的农民兄弟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生活过来的,人家能过,我们也能过,这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我们念念不忘的,是我们本应像现在的青少年们,在初级和高等的学府里学习知识,可我们这些初中、高中毕业,并无多些知识的人,却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名义,上山下乡,用我们的“知识”去战天斗地、改造自然。
待到文革结束,重视文凭,我们却又没有“知识”,近乎算文盲了。
如果是在当下,这批人可能还在家长的呵护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我们当年却是要住草棚、睡地铺,战三夏,斗三秋,严寒深翻地、挖河工,建设大寨田。
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岁月中,磨炼了我们的意志,磨砺了我们的身骨,树立了千难万难永向前的不屈精神。
念念不忘父老乡亲艰苦中的乐观和纯朴,念念不忘知青战友一块饿极了捉青蛙、扑蚂蚱、甚至深夜里用一小块馊了的猪油炖白菜,闻着香味直流口水的馋样,还有一齐搜口袋,凑钱买散酒,喝醉了唱《知青之歌》,唱完了哭声震天的那难忘一刻。
人生中有这么一段带着岁月刻痕的记忆挺好,值得念念不忘!
参考:
都说说心里话也好。
首先得知道知青为什么下乡?
年青的共和国刚刚成立了十几年,国家上层机构为了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產生了不同意见,经过三反,五反,反右,四清运动最后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造成学生不上课,到处串联,工人成立了造反派,停工停產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整个中国都乱了,在这种情况下,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稳定社会,给待业的学生找生活出路,工厂复工,才不得已发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山下乡运动。
这是其一,另外在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势力,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及各国反动派包括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在内,毛主席为巩固中国这个新生政权,做出大胆决定,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组成军队式的建设兵团戍边,全民皆兵来对付苏修美帝的伟大战略,这是布了一盘大棋。
话又说回来,人话一辈子怎么都是活着,我们的上一辈在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压榨下,在帝国主义及买办统治下艰难的生存,他们又向谁去诉说,如今现在政权巩固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不要抱怨曾经的过去,岁月就是这样,(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