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晋书中记载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用兵有这样一句话:“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那么司马懿的评价真的准确么?
诸葛亮好兵无权?
注意在古文中,虽并非表示虽然,而是表示即使,虽然表达的是已经成立的事实,即使表达的是假设成立的事实,这里司马懿说诸葛亮“虽提卒十万”,意为“即使率领十万大军”而不是“虽然率领十万大军”。
实际上整个蜀汉总兵力不过十万,蜀汉还得部署兵力镇守汉中,南中、巴郡、成都等要地。
刘备讨伐孙权之时,率领的军队也不过四万(后期五溪蛮首领沙摩柯率领一万余人加入)诸葛亮发动北伐不可能调动的了十万大军。
根据同时期东吴大鸿胪张俨的记载,诸葛亮北伐是“步卒数万,长驱祁山。
”所以诸葛亮北伐的兵力是不可能达到十万的,顶多在六万上下,同时期魏国兵力达到四十万
诸葛亮以区区六万北伐军,和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对峙在渭滨,司马懿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也就是嘲笑诸葛亮不懂得随机应变,太过谨慎,缺少决断能力之类的。
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司马懿这样评价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在北伐军不过数万的情况下,在蜀汉国力远远不如魏国的情况下,诸葛亮赌的起么?
蜀汉实力弱小,只要输了一次,就会动摇国本,这种情况下,难道步步为营谨慎从事不是诸葛亮唯一的选择么?
就拿很多人一直诟病的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来说,诸葛亮如果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然可能夺取长安。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失败的后果?
如果子午谷计划失败,魏延连同他带走得那部分军队将会全军覆没。
由于古代通讯并不方便,魏延在子午谷已经覆灭了,诸葛亮都不一定知道,假如诸葛亮不知道魏延一路已经全军覆没,依然按原计划与魏延汇合在潼关,请问北伐军还能全身而退么?
姜维北伐,收胡王、降李简、斩徐质、拔三县,破王经,打出了北伐以来得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
洮西之战,姜维歼灭魏军数万。
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三国志段谷之战,姜维损失不过数千而已。
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
”——三国志按战绩来说,姜维洮西大捷的胜利完全可以掩盖段谷之战的失败,然而姜维依然要自贬三等谢罪。
这是因为魏蜀国力差距太大,魏国可以输,蜀汉输不起。
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用兵谨慎的根本原因——蜀汉国力限制。
司马懿破之必矣?
司马懿说诸葛亮“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那好,宣王你倒是去破诸葛亮呀!你不是宣称诸葛亮已经堕入你的计划之中,一定能够击败他么?
为什么宁愿被部将嘲笑“畏蜀如虎”,为什么宁愿接受诸葛亮女装的嘲讽,宁愿去千里请战演戏,也不愿意迎战诸葛亮呢?
诸葛亮就在渭滨屯田,宣王怎么就看着诸葛亮在大魏境内屯田呢?
要知道,诸葛亮屯田之地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司马懿就这样看着诸葛亮?
他的画中在哪呀?
孙子兵法说“古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本来攻城方兵力远远高于守城方的情况下,攻城方才能围城,可是诸葛亮不到十万人,怎么就让宣王十五万大军固守不战呢?
宣王口口声声说“破之必矣。
”结果呢?
诸葛亮是被司马懿击破的么?
诸葛亮是输给了时间,而不是司马懿。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才敢乘机出击。
结果姜维让杨仪“反旗鸣鼓”假装要向司马懿发起进攻。
司马懿害怕中计,居然仓皇后撤。
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
于是留下了一句谚语流传至今:死诸葛走生仲达。
蜀汉军队只是因为诸葛亮病逝而撤退,北伐虽然戛然而止,却并没有任何兵力的损失,怎么就变成了被司马懿击败的呢?
所以司马懿对诸葛亮用兵的评价,只不过是他为了掩饰自己对诸葛亮的畏惧,同时为了稳定军心的嘴炮之词,根本经不起推敲。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参考:
在《晋书?宣帝纪》中,有司马懿写给其弟司马孚的信,其中有“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之语。
那么这几句话对诸葛亮真的很恰切吗?
“亮志大而不见机”,是说诸葛亮有恢复汉室之大志,上天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诚然,诸葛亮帮助刘备创立了蜀汉,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因关羽的盲动,大意失荆州,刘备的冲动,夷陵大败,隆中对策已不可实现。
诸葛亮虽挽狂澜于既倒,稳定了局势,平定了南中之乱,却在北伐中无能为力。
其原因自然是蜀弱魏强,以一州之力,去抗九州之国,众寡悬殊,很明显诸葛亮很难成功。
司马懿说这句话应该是很中肯的。
说诸葛亮“多谋少决”,是说诸葛亮筹谋很多,策略很多,却很难决断,很难实施。
经过几次北伐,诸葛亮为出兵可谓费尽心机,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让赵云、邓芝率一部分兵力出斜谷,以作佯动,吸引曹真主力,而自己则率领大军出祁山,出其不意,曹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汉,陇右震动,仅剩两郡未下。
不然,就可全控陇右,阻断陇道,建立与汉中一样的根据地,再徐图长安、洛阳。
但是由于用人有误,街亭失守,让本来大好的形势,尽付东流,从此蜀汉再无夺取街亭,控阻陇道的机会。
第二次北伐攻陈仓二十余日未下,只好班师。
第三次虽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但陇右仍然稳稳在曹魏手中掌控。
第四次北伐再出祁山,虽取得了胜利,但未乘胜取得更大战果。
第五次兵出斜谷,打得却很保守,没有像司马懿所说,用奇兵出武功,而是为保粮道,充分发挥蜀汉兵山地作战优势,只好据兵五丈原,被司马懿称之为无为之地,“吾无忧矣”。
诸葛一生唯谨慎。
正因为蜀汉国小民少兵少,诸葛亮只能依照这一实际情况去考虑北伐事宜,自然首先要谋划很多方案,考虑衡量各方案的可行性,在执行中也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最大的考虑就是保存实力,消灭敌人,占领战略要地,因此诸葛亮打仗很保守谨慎,不敢用奇,不敢冒险,这就是司马懿所说的“多谋而少决”。
“好兵而无权”则是说诸葛亮虽好统兵北伐,但权力受限,终难成大事。
司马懿这样说,可能是针对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本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大败司马懿,北伐形势一派大好,正是乘胜取得更大战果的好时机,却因李严作梗,刘禅下旨班师。
诸葛亮不愿做权臣,凌架于刘禅之上,经考虑再三,只好班师回朝。
正是这种情况,让司马懿误认为诸葛亮不能左右朝权,不能正确权衡利弊,作出决断,只能听命朝廷。
事实上自从刘备白帝托孤后,蜀汉军政大事咸决于亮,诸葛亮是蜀汉实际的掌权人,说他无权,恐怕有点儿太不实际了。
“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这句话就有点儿不真实了。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仅率五万大军,打得你司马懿只有逃跑的份,畏蜀如虎,更何况这次北伐,诸葛亮带了十万大军呢。
正因为司马懿上次吃亏太大,深深知道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这次才采取了龟缩坚守不战的拖字战术,你司马懿还能有什么筹画?
不管诸葛亮多么挑斗侮辱,你司马懿也就只能忍受,为了能压服曹魏军的不耐烦,你司马懿甚至动用了曹睿皇帝来禁止出战。
堂堂曹魏大国,国力军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蜀汉的入侵只取守势,任由蜀汉军来去自由,任由蜀汉军在眼皮底下与当地居民屯垦,还有脸说“已坠吾画中”?
还有脸说“破之必矣”?
如果诸葛亮不是因操劳过度而病逝,说不定真能诱司马懿父子入上方谷,那样的话说不定也就没有以后的晋朝,也就没有以后的五胡乱华了。
甚至诸葛亮病逝,司马懿也不敢追击,以致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千古笑谈,司马懿面对诸葛亮还能有什么作为?
总之,司马懿说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还算是有一定道理,但比较偏面,他说这样的话,无非是为了宽慰其弟,宽慰朝廷,鼓励部下,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无奈之语。
参考: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诸葛亮因其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受后人追捧。
曾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多次对峙,双方互有胜负,但以亮胜多败少。
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迎良才,一个善攻一个善守,看上去司马懿十分被动,然而却大有玄机,他们都十分了解对方,也许这就是彼此制胜法宝。
234年,诸葛亮隔着渭水与司马懿对峙,然而却因常年征战操劳,一病不起,最终病逝在北伐的战场上。
有人说司马懿是最终的赢家,他终于耗死了诸葛亮,赢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也有人说诸葛亮生不逢时。
然而司马懿本人对诸葛亮又有怎样的评价?
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精于算计,用兵如神。
司马懿在北伐的战场上,曾多次被诸葛亮打败,基本都是因为中计。
演义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中,就有典型的例子。
蜀汉建兴七年夏,诸葛亮出祁山,分为三寨。
司马懿却令郭淮孙礼去守武都阴平,郭淮孙礼夸赞司马懿足智多谋,然而半路上被诸葛亮包围,二人只能弃马爬山而逃,因为武都和阴平早就被诸葛亮取得,司马懿再一次失算。
司马懿又令张郃,深入敌后,乘机偷袭,然而早被诸葛亮料到,中了蜀军的埋伏,张郃死战得脱,魏军大败,死伤无数。
司马懿知道后,灵魂未定,声称诸葛亮神机妙算,非常人所能敌。
演义中曾这样记载:忽见张郃、戴凌狼狈而来,告曰:“孔明如此提防,因此大败而归。
”懿大惊曰:“孔明真神人也!不如且退。
”即传令,教大军尽回本寨。
除此之外,在一百零四回,殒大将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丧胆中,更有死诸葛惊走活仲达之说。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却秘令姜维断后,蜀军退回汉中,姜维利用诸葛亮的木像瞎跑了司马懿。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见一斗大的将星坠落,知道诸葛亮很有可能病死了,夏侯霸引军到五丈原前去查看,得知蜀军已经撤退。
司马懿于是令魏军全力追击,他引军在最前面。
追至山脚下,突然山后一生炮响,伏兵皆出,树影中飘出诸葛亮的中军大旗和木像,姜维大喝:贼将休走!你中了我家丞相之计也。
司马懿大惊失色: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魏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相互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这一段,司马懿随未曾对诸葛亮发表评论和看法,但死狼狈逃窜的表现,已将诸葛亮用兵如神的形象烘托的淋漓尽致。
演义中曾这样记载: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
”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
”其次司马懿称赞诸葛亮事必躬亲,恪尽职守。
诸葛亮确实尽职尽责,蜀汉后期,大小事务都要由诸葛亮处理。
北伐期间,诸葛亮基本都是亲自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据说杖责二十
最后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与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诸葛亮利用上方谷的粮草,引诱司马懿中计,一把火差点让魏军全军覆没。
司马懿从此闭门不战,无论蜀军如何挑战都没有用。
一日诸葛亮突发奇想,将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让其穿戴,这是在羞辱司马懿。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上当,而是亲自穿上了衣服,而且问部下是否合身,魏将都十分恼怒,唯独司马懿笑而不语。
又问起诸葛亮的日常,使者说诸葛亮昼夜不辞劳苦,尽心尽责,司马懿对诸葛亮也是十分敬佩。
演义中这样记载: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
”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
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懿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是恪尽职守的,他对于诸葛亮的的忠诚也是大家赞赏。
而从司马懿至死都没有当皇帝,可知他也是想效仿诸葛亮,但其子司马昭弑杀曹髦,其孙司马炎僭越称帝,也司马氏的谋反之心公著于众。
无论如何,司马懿还是感叹诸葛亮的担当和能力,经常夸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参考:
在历史上,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
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司马懿就开始与他对敌。
直到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司马懿承受了诸葛亮主要的攻击。
而且这两次攻击,是诸葛亮军事能力趋于成熟的攻击。
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着自己的评价。
作为诸葛亮最大的敌手,他的评价应该很有发言权。
不过,在历史记载中,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却有着前后矛盾的地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史书上记载了三次。
这三次评价,都发生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
司马懿在率军抵御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与诸葛亮做了多次较量。
在祁山一带,双方采取各种机动,还进行了卤城之战。
在诸葛亮撤军时,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还折损了这员大将。
从各方面来说,虽然司马懿完成了抵御诸葛亮的任务,在作战中还是略显吃亏。
不过,经过这一次交锋,司马懿基本上对诸葛亮的作战风格有了了解。
他对于诸葛亮的下一次北伐预做了准备。
他预料诸葛亮需要积蓄三年的粮草才会北伐,于是在关中屯田,预先为下一次抵御诸葛亮北伐做好物资上的准备。
同时,司马懿在军中培养亲信,将曹魏的这支军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诸葛亮发动的第五次北伐时,曹魏的处境十分不利。
诸葛亮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为了发动这一次北伐,投入了最大的努力。
他在东线联络东吴,同时发动进攻。
而自己则亲自率领蜀军,在西线进攻。
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并采用木牛流马运输,来解决困扰自己的后勤补给问题。
在兵力上,诸葛亮将蜀军最大的兵力投入了前线。
蜀汉有大约十二万的兵力,往日北伐,诸葛亮一般只带三分之二的兵力,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后方以防万一。
这一次,诸葛亮率领的兵力就达到了十万人之多。
可以说,诸葛亮这一次北伐带领了倾国之兵。
在诸葛亮的这次北伐中,司马懿依然是西线魏军的统帅。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司马懿对诸葛亮有过三次评价。
在战役初期,诸葛亮出秦岭,司马懿就对诸葛亮的动向做了评价。
史书中记载:(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在战役中期,司马懿的的弟弟司马孚给他写信,问战事的情况。
司马懿给司马孚回信中,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可是,等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撤退之后,司马懿去蜀军的军营巡视的时候,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就又改变了。
这一次,史书上的记载是:(司马懿)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从战役开始到战役结束,迥然两样。
先开始是极力的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等到诸葛亮一死,反而对诸葛亮夸赞有加。
那么,这中间的原因何在呢?
其实,如果我们看司马懿对诸葛亮这三个评价的时间,就能够对他做出这些评价的心理动机有所察觉。
因为司马懿作为一军统帅,他的一言一行不但代表着他自己的看法,也会引起部下的共鸣。
因此,司马懿的言论,也是分时间场合的。
二、司马懿在战争初期对诸葛亮的评价。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第一个评价,是发自诸葛亮的北伐初期,是对自己的部下所发的。
他这个评价是指出诸葛亮不是勇者,而依据则是诸葛亮的军事行动。
司马懿说,如果诸葛亮兵出武功,然后将自己的一个侧翼依托秦岭为保护,大军向东进发。
那么,这样做的诸葛亮就是勇者。
如果诸葛亮率领军队向西,上到五丈原扎营,那么诸葛亮就不是勇者,曹魏的军队也就平安无事了。
我们如果仔细对司马懿的这番话进行推敲,就会发现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纯粹是无稽之谈。
首先,诸葛亮是不是勇者,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诸葛亮如果不是勇者,他怎么会以一州之地,十万之众,跨越秦岭来讨伐曹魏。
所以说,司马懿的评价毫无道理。
而再看司马懿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诸葛亮的行动。
如果稍微有一点军事头脑的人,就会知道,不要说是诸葛亮,就算是司马懿带领蜀军,也不会采取出武功向东的行动。
这是因为,曹魏的重兵在北方,如果蜀军向东行动,那么虽然蜀军右翼有秦岭掩护,可是它的左翼完全暴露在曹魏的兵锋之下。
这样,蜀军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魏军可以凭借自己优势的骑兵,将面前的一字长蛇阵的蜀军,任意的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我们可想而知,如此愚蠢的军事行动,诸葛亮怎么可能采用。
这样,司马懿就将一顶不是勇者的帽子扣到了诸葛亮的头上。
而诸葛亮西上五丈原,这是双方都看到的要地。
司马懿明明看到了五丈原的重要性,可是在主场作战的他,却不敢先机占据它,与诸葛亮争夺。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到,究竟谁是勇者,因此,在战争初期,司马懿向部下做出的诸葛亮的评价,只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稳定自己军心而做出的。
三、司马懿在战役期间对诸葛亮的评价。
而司马懿给司马孚写的回信,则是在战役期间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更加刻薄了。
他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还说诸葛亮已经被自己引进圈套,自己“破之必矣”。
我们先不要说司马懿前面的那些评价,仅仅从历史上来看司马懿的结论。
当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率领军队去追击撤退的蜀军。
当蜀军列好阵势,摆出要进攻司马懿的架势后,司马懿却不敢交战而撤退了。
就从这一点来看,司马懿说自己一定能够击破诸葛亮,纯粹是一句大话。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又要给诸葛亮扣上一大堆的帽子呢?
这其实跟战役初期为了稳定自己的军心一样,是为了稳定后方的人心。
其实,这一次诸葛亮的北伐,是曹魏的一次巨大的考验。
曹魏面临蜀汉和东吴东西两线的联合进攻,处境十分困难。
尤其是西线诸葛亮的进攻,更是让很多人担心。
这是因为,大家从这一次诸葛亮出兵的态势,感觉到诸葛亮来者不善。
而且诸葛亮的军事行动,也让大家感到了很大的威胁。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经过多次北伐后,已经日趋完善。
整个魏军对诸葛亮都心生畏惧,和诸葛亮作战都胆战心惊。
司马懿对于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办法。
于是他和曹睿制订的作战方案就是,采取防御的态势,不与诸葛亮交锋。
等到诸葛亮的粮草耗尽撤退的时候,再进行追击。
于是,司马懿就采取防御的姿态,与诸葛亮进行着对峙。
司马孚作为司马懿的弟弟,自然会对司马懿感到担心,这才写信询问前线的情况。
在回信中,司马懿自然不能说实话。
如同大家一般要做的一样,司马懿只会向家人报平安,说一些开心的话。
而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进行贬低,则是司马懿必然要做的事情。
司马懿在信中让弟弟放心,将自己被迫采取的防御态势,粉饰为诸葛亮上了自己的圈套。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给他弟弟的信中,对诸葛亮的这些评价,其实是鸡蛋里挑骨头,难以站住脚。
如果诸葛亮真的如同司马懿说的那么不堪,司马懿只需要与诸葛亮交手就得了,何必闭门不出呢?
而且,司马懿将自己的被迫闭门不出,解释为自己主动采取的方略,这就更加让人笑掉大牙了。
这一点,连《晋书》的作者都看不过去,故意在司马懿的传记中给了个小小的讽刺。
当诸葛亮向司马懿送巾帼侮辱他时,司马懿千里上书请战,曹睿派使者持节站立在军门,禁止出战。
姜维对诸葛亮说,“贼不复出也”。
在司马懿的传记中称司马懿为“贼”,这也是让任何人看了都会忍俊不住的。
四、司马懿在战役结束时对诸葛亮的评价。
而司马懿等到诸葛亮去世,蜀军撤军也没有能够按照他所说的,将中了自己圈套的诸葛亮击破。
反而在撤退的蜀军面前,不敢应战而撤退了。
在此后,他去巡视了蜀军留下的营垒。
在营垒中,他看到了蜀军撤退时慌乱遗留下的军书文件、粮食谷米。
司马懿由此判断诸葛亮一定已经去世了。
司马懿在蜀军阵营中巡视,并不是仅仅看蜀军遗留的物品,他更重视的是蜀军阵营的布局。
司马懿从蜀军营垒的布置,来学习诸葛亮的用兵经验。
在参观蜀军营垒后,司马懿不禁长叹,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
那么,司马懿为何在这个时候,对诸葛亮发出了这样的评价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已死,蜀军撤退,魏军的最大威胁已经解除了。
司马懿在如释重负之下,就不必再违心的说那些对诸葛亮的不实之词了。
司马懿在参观完诸葛亮的阵营,由衷的对诸葛亮的才能十分钦佩,这才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同时,司马懿赞叹诸葛亮的才能,也是在拔高自己的形象。
在长达上百天的对峙中,司马懿承受了无数的压力。
如果去贬低诸葛亮的才能,不更衬托出自己的不堪吗?
由此,司马懿向天下正名,诸葛亮是天下奇才,那么抵抗天下奇才的自己,自然也不会是等闲之辈。
结语: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抗中,司马懿多次以坚忍挫败了诸葛亮的攻势。
司马懿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对诸葛亮做出过三次评价。
前两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大加贬低,而第三次,司马懿却由衷赞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这是因为当时的情势使然,司马懿没有别的选择。
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司马懿处境困难。
他为了完成与曹睿的计划,不得不忍辱负重,坚忍不出。
为了稳定军心,稳定后方的人心,他不得不违心的给诸葛亮扣上一堆强加的帽子。
当战役结束,诸葛亮去世,蜀军撤退的时候,司马懿如释重负,终于向诸葛亮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我们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诸葛亮的卓越的军事才能,给曹魏和司马懿带来了何等的压力。
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早早在北伐途中病逝,只让后人对此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
参考:
司马懿在诸葛亮六伐中原时说过:“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诸葛先生有远大目标,但不识时务,计谋多而寡断,带兵却无权,别看他带着十万大军,在外却受朝廷猜忌,如此看来,我一定能打败他的。
那么,司马懿点评的对吗?
基本正确。
这也是两个人长期对垒,彼此相知的原因。
首先诸葛亮心怀天下,以旷扶汉室为己任,但不是诸葛亮不识时务,实乃为了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
历史上有那个君王能屈身,三顾茅庐。
有那个君王把江山一手托付。
说到诸葛亮多谋这应该是公认的,但他谨慎小心也是被后人诟病,有时谨慎小心是一种好的行为,但总是在机遇面前缩手缩脚就不应该了。
有时机遇可遇不可求。
比如魏延的兵出子午谷的奇谋,诸葛亮应该让魏延去大胆尝试。
带兵多而无实权,说的是刘禅对丞相诸葛亮的掣肘,总是怀疑丞相拥兵自重,总是怕丞相废了自己。
当然,刘禅的担心不无道理,说到底还是君臣之间不信任造成的。
宦官黄皓自然看到了这一点,从中挑拨离间。
常言说的好,能够解读一个人,往往是你的对手,兵家言,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
(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
那是在司马家族取得天下以后,才制定的关于历法和历史的书籍,其中,当涉及到司马家族的人员时,肯定会吹捧。
所以,当时司马懿针对诸葛亮的评价原话到底是什么?
谁也不知道。
即便是这确实是司马懿的原话,可又有谁能够保证,他说的话中没有自吹自擂的成分呢?
毕竟司马懿在说这样的话时,诸葛亮已死多时。
所以,司马懿说的这段话不足为奇。
而我曾经看到剪伯赞先生著的《中国通史》当中,有关记载三国时期的历史,其中,就有司马懿对孔明的评价,因为,这段话是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军事对峙时说的,应该可信度最高。
因为,这时的司马懿在曹魏还没有成势。
他说的话,应该是客观的。
他对孔明的评价是:“孔明虽用兵诡诈,料事如神,可其事必躬亲,劳顿而行,焉能长久乎?
”这就是司马懿对诸葛亮最精确的评价_诸葛亮能力虽大,可他事事上心,均亲自处理,为北伐而疲惫往复,能够活的长吗?
这实际上是说出了诸葛亮的弱点。
其实,孔明他也没有办法,当时的整个西蜀的内政,外交全赖孔明一人掌管,很难有人替他分忧。
而曹魏就不一样了,重臣济济,大都是托孤老臣。
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充分说明诸葛亮是被活活累死的。
参考:
不论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处境与赵括其实差相仿佛,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之前,任何技巧都是没有什么卵用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越打蜀汉的实力越弱,最后病死五丈原;
赵括一改廉颇死守之势,主动出击,然而困兽斗死。
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国力太弱,与敌国的经济、人口差距太大,就像学武术常说的:“未学打人先学挨打,如果你打别人十拳人家没事,人家打你一拳,你就倒了,有什么用?
”换个角度说,诸葛亮的失败,最根本的错误其实是出在《隆中对》,从根本战略布局上就注定了失败。
因为乍一来看,《隆中对》貌似很厉害,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诸葛亮错得离谱。
《隆中对》的中心意思是:效仿刘邦盘踞汉中,进而霸占荆州,以为跳板,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可是,刘邦盘踞汉中是什么时代?
秦末天下大乱,一统未入人心,有实力的派系人人都只想当诸侯而富贵。
所以项羽甘当霸王,给了刘邦喘息之机;
诸侯互相牵制,给了刘邦东并之隙,刘邦的东出统一天下是利用了各个势力集团的不齐心。
刘备是什么时代?
汉室统一天下逾四百年后失德,于是人人都想逐鹿天下,一统江山,所以即便一开始对抗董卓时有十八路诸侯,可经过互相兼并后最终还是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魏与吴,哪个不是铁板一块?
更何况,荆州处四战之地,北向则南忧,南向则北患,说是跳板,其实就是个险恶的独木桥,况且荆州距离汉中路途遥远,一旦用兵,很容易鞭长莫及、处处隐患,所以关羽之败,说是性格问题,其实却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不论司马懿如何评价,诸葛亮可称为战术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但不是个合格的战略家。
参考:
司马懿一开始是比较忌惮诸葛亮的,诸葛亮成名较早,早在三国未定之前,名声早已遍布天下。
诸葛亮协助刘备战周瑜斗曹操,在刘备占领川蜀以后,诸葛亮北伐曹魏时,司马懿才开始引兵打仗,虽然司马懿在军事上有雄才大略,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
在和诸葛亮对战过程中,司马懿一直坚守不出,采取保守战术,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生性谨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忌惮诸葛亮,深知诸葛亮擅长使用计谋。
空城计一战,诸葛亮独自一人在城楼抚琴,司马懿引兵至城下却被吓退。
司马懿终生一次为耻,穿女人衣服都没有觉得如此被羞辱。
当然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空城计这一段,是作者杜撰的。
上方谷一站,司马懿被困火海,诸葛亮本以为可以就此结束北伐战争,怎奈天降大雨,诸葛亮因此病逝。
司马懿对诸葛亮既有敬畏也有忌惮。
司马懿称诸葛亮这种人:活着可恨,死了可惜。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有军事雄才大略,魏国有此人,北伐便很难成功,称司马懿为:天下第一守将。
两大军事家、谋略家,是千年难遇的对手。
参考:
先说答案:天下奇才!这个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盖棺定论。
二者成为宿敌多年,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可能一层不变,但面对已经去世的诸葛亮,司马懿对其评价应该是总结式的。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古代战争不像现代,有着很强的通讯方式,所以如何治军、如何安营等军务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两军对阵怎样把命令通知到士兵耳中?
营寨与营寨之间的最优距离是多少?
优势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劣势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都是为将者需要重视的东西。
很多朋友都崇尚于以少胜多,殊不知这些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古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行为,都是要动摇国本的事情,如果把本钱寄托在奇谋妙计之上,恐怕离亡国不远了。
所以想诸葛亮这样优秀的军事家,一定是以正兵为上,简单的说就是打得赢才打,在两军交锋之前,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把胜负想好了。
毕竟对于蜀汉来说,如果遭逢大败,很有可能就无力回天了。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深谋远虑、用兵谨慎这点,从第一次北伐就可以看出来。
他在正式交战之前,早已暗中筹谋,策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对于此次地下谍报工作,曹魏方面可是一点儿察觉也没有。
如果没有三郡叛迎,诸葛亮也许不会贸然出兵,而是会选择等待更好的机会。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三国志·诸葛亮传》为了对付诸葛亮,司马懿虽然在战略上采取了守势,并取得了不小的战略胜果,可战术上却是常败。
同时不要忘了,司马懿擒孟达、克公孙,几乎都是快攻速战,但却被诸葛亮逼得需要以龟缩来应对,不可谓不憋屈。
不过在诸葛亮生前,司马懿倒是也对弟弟司马孚说过对付诸葛亮是分分钟的事情,不过这也是说说罢了,或者说是应对朝中、军中对其避而不战、畏敌如虎的说辞。
毕竟在这个时候司马懿还未敢正面迎击诸葛亮,还在焦急地耗死诸葛亮呢。
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
——《晋书·司马懿传》诸葛亮去世,司马懿才敢追击,之后看到了诸葛亮布设的营垒处所,才对这位老对手发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叹。
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影响之后的魏国将领。
钟会率兵入蜀之后,甚至派人祭扫诸葛亮墓。
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
——《三国志·钟会传》而到了晋朝,晋武帝司马炎甚至派人收集诸葛亮的兵法,还召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入朝为官,对诸葛氏的尊崇不可谓不高。
也许这是受到司马懿的影响,也是对司马懿形象的一种保护吧。
参考: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非常出名的人物,作战曹魏和蜀汉的顶尖人物,他们针锋相对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大家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基本是忠义无双,多智近妖,那么作为对手的司马懿,他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呢?
尽管司马懿和诸葛亮互相是老对手了,但是在三国志中其实并没有关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记载,倒是在《晋书》中有两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分别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和“天下奇才也!”乍一看,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呈两个反面的,第一段的评价是说诸葛亮志大才疏,第二段的评价是夸诸葛亮很厉害,为何会出现这两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难道第一个评价时期,司马懿还没有和诸葛亮交过手?
下面我们从这两段评价的发生时间来分析一番。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两段评价,其实都是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期间,所以说司马懿和诸葛亮早就互相交过手了。
当时诸葛亮领兵十万,兵出斜谷进行北伐,屯驻在渭水之南,而司马懿则率军屯驻在诸葛亮对面,和诸葛亮隔水相持。
期间诸葛亮数次主动进攻,都被魏军打退,魏军坚守城池,就是不出来和蜀军作战。
司马懿这招“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十分有用,之前诸葛亮北伐,多次因为粮草不济,最终退兵,而这一次,司马懿不主动和诸葛亮交战,就是为了拖垮诸葛亮。
可是司马懿这样想,他的手下却并不这样想不,大家被诸葛亮欺负了这么久,人家都打上门了,他们却不能出战,这让众人的面子往哪里放?
为了弹压众将,司马懿只能无奈上书魏明帝,请求出战,而魏明帝其实和司马懿的思路差不多,都认为野战不一定打的赢诸葛亮,还是坚守不出最好,拖垮诸葛亮就行了。
于是魏明帝派出大臣辛毗,每次司马懿和诸将要出战时,辛毗都出来阻止他们。
司马懿和辛毗两人唱双簧,一个要战,一个不准出兵,成功的稳住了魏军的军心。
而诸葛亮见司马懿始终不出战,连他送女人衣物羞辱,都能够忍受得了,也只能选择分兵屯田,做长久驻扎的准备了。
在此次作战期间,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曾来信问前线军情,而在司马懿的回信中就有了他对诸葛亮的第一段评价。
《晋书》: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可以看到,司马懿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低的,所谓好谋少决,志大才疏,完全就是跟袁绍一般的人物。
可是这这真的是司马懿真实的想法吗?
如果司马懿真的觉得诸葛亮没啥能耐,又为何不主动出战呢?
连被诸葛亮用女士衣服羞辱,司马懿都只能忍受,又凭什么说诸葛亮没啥能耐呢?
而且除了司马懿,魏明帝曹睿,在面对请战书时,果断的派出的大臣劝阻,和司马懿唱双簧,不也是他对于诸葛亮的惧怕吗?
面对东吴,可没见魏明帝这么怕过,都是直接开干,为啥到诸葛亮这里,就必须得是被蜀军压着打,坚守不出呢?
综合司马懿和曹睿的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诸葛亮的这段评价其实是严重失真的,如果诸葛亮真像他口中所说的这么无能,他就不会一直被压着打,不敢出战了!司马懿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很可能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给在场的属下以信心,诸葛亮没啥可怕的,我们一定可以打败他。
第二是给家里的亲戚众人报平安,不希望家里人担心,说了点吹牛的话语。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第二段评价,其实就在此战的尾声。
原本诸葛亮准备分兵屯田,要和司马懿打持久战的,结果他的身体撑不住了,最终病逝。
而诸葛亮病逝,北伐大计暂时没人主持,便宣布了撤军,蜀军撤走后,司马懿缴获了蜀军的粮草、辎重、书籍,并到诸葛亮的营垒去查看,发出了“真乃天下奇才”的感叹。
《晋书》: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
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
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第一次评价诸葛亮时,当时诸葛亮还活着,魏军被诸葛亮压的喘不过气来,所以司马懿通过贬低诸葛亮来给魏军队伍打气,而第二次评价时,诸葛亮已死,大家没必要再怕诸葛亮了,所以司马懿发出了诸葛亮是天下奇才的感叹,很明显这一次才是司马懿最真实的评价!当你跟一个人没有利益关系时,才可能做出最真实的评价!此时诸葛亮已死,司马懿和他之间的关系也告一段落,两人没有了利益关系,司马懿此时做出的评价才最真心。
结语诸葛亮在世时,由于和司马懿处于互相敌对的阵营,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带有一种政治目的,但是当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就再也没有了利益关系,所以此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其实才是最公正的。
所以说,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司马懿还是比较钦佩诸葛亮的才能的,认为诸葛亮是天下奇才!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呗!本文由超级七品小芝麻官原创,欢迎交流!
参考:
棋逄对手,将遇良材。
相互敬佩,互赞不异。
孔明兵少将寡,,千山万水出征,粮草运输困难,宜捕捉战机,速战速决。
由于抓住战机,多次取胜,但未伤到魏国的基础。
司马随多次战败,自叹不是孔明对手,只有小心防守,拒绝出战。
终由以守为主,把孔明耗死在五丈原。
两人都是人材,一个善攻,一个善守,在历史演出一段精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