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说实话,朱元璋是真的带不动凤阳的百姓。
朱元璋是土生土长的凤阳人,他做了皇帝以后,自然是要回馈凤阳百姓的。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
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
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
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
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
为啥会变成这样呢?
难道朱元璋没给他们什么好处吗?
一、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还差点成为明朝首都。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自然非常牵挂,毕竟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在这里被饿死的,也都葬在这里。
因此朱元璋最早本打算将凤阳设立为大明朝的都城,首都效应那是相当惊人的,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有钱人过来做生意,久而久之凤阳必然发达。
可是刘伯温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凤阳地盘太小,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实力。
反倒是南京依山傍水,是历朝古都,所以刘伯温建立在南京建都。
最终从大局考虑,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
不过凤阳也没有被朱元璋给放弃,他被朱元璋定为中都。
中都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占地382.3公顷,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一方面南京太靠南方,不利于统治北方,设立凤阳为中都,可以有效对北方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凤阳也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也可以借此回馈家乡。
二、回馈家乡凤阳,朱元璋至少给了三条特殊政策照顾。
1、免除凤阳本地百姓的赋税和徭役。
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免除了凤阳当地百姓们的赋税徭役。
最初在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宣布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赋税。
这可是大手笔啊,凤阳的百姓不知道要多高兴了。
但是也有人觉得朱元璋小气,才免除了10年,为啥不永久免除呢?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刘邦回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小气了。
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这对凤阳来说,那是千古未有的利好。
不过这里也说明了,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土著居民的赋税徭役,对于外来户,那可就没有这样的特权了。
2、迁徙大量富商到凤阳来发展当地经济。
光免除赋税,如果没有商业活动,那老百姓还是富裕不起来,至少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完全没有中都的样子嘛!为此朱元璋想到了当年秦始皇把天下所有富人和他们的财富都弄到咸阳来的事情,所以他也想效法秦始皇,打算迁徙一部分富人去凤阳。
当时整个凤阳县只有1.6万人左右,整个凤阳府也才13万人。
战乱和灾年,都是导致这里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
因此大移民政策就这么开始了。
在洪武七年,朱元璋从江南运了14万人前往凤阳府,此后又相继多次移民。
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府的百姓,有20多万人。
但是老百姓们是真的不愿意前往凤阳府,那地方又不是北上广深,移民到凤阳有什么好政策吗?
并没有,纯粹就是为了帮朱元璋建设他的家乡。
因此大量人员不愿意听从皇帝的调遣,不过不去的话,那就是犯罪,需要坐牢。
因此不少百姓是被强迫搬迁到凤阳的。
这其中有大量江南的富商,这帮人手握财富,是发展凤阳的重要力量。
但是人家也不傻啊,凭什么要发展凤阳呢?
所以这些人就算来凤阳,也没有带多少钱财。
而且每年都化妆成乞丐返乡,没办法,正常途径离开凤阳,那是要被朱皇帝治罪的,只能以逃荒的方式开溜了。
因此迁徙政策对凤阳的帮助基本宣告无效。
3、大兴土木。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拉近凤阳和南京的距离,朱元璋特地开通了这一路20个驿站,沿途全部重新修路,跟现在的高铁建设有的一比。
在水利上,朱元璋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此外朱元璋在凤阳,还修建了大量的建筑。
除了庞大的中都宫殿群以外,还有他们老朱家的皇陵、龙兴寺等等。
因为工程比较多,一段时间里,的确让凤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
而且大量开国功臣的府邸,也都建设在这里。
他们退休以后来到凤阳居住,手里有钱有人,在凤阳吃喝玩乐,自然是可以带动凤阳的经济发展。
这一点对凤阳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因此就算凤阳的土著百姓被免除了赋税,可朱元璋在凤阳之地所收取的土地税和商业税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度超过了昔日的农业税收。
总结:这些利好政策,往往却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上面这3条看似都是非常利好的政策,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却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因为人口激增之下,凤阳本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上等土地是明朝新贵们的,中等土地是凤阳土著们的,移民过来以后,只有下等劣质土地,这对移民来说非常不公平。
因此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发。
没有好的土地可以耕种,那移民们自然要想办法活下去,因此他们开始到山上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此后凤阳常常发大水,而且周围的山林全都成了光秃秃的荒山,砂石从山上冲击而下,导致了凤阳湖泊淤堵,使得淮水泛滥,灾年不断。
因此朱元璋的这种过度扶持,反倒是直接害了凤阳当地的百姓。
本来可以少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但是结果竹篮打水,大家都一场空。
为啥凤阳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乞丐呢?
其实真不是那些移民的富人为了化妆回家,而是后来凤阳真的穷了。
参考资料:《明史》
参考: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独特的感情,更何况是朱元璋,一个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的皇帝。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待自己的家乡凤阳那是相当的不错,毕竟是自己的老家,算是龙兴之地,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都有那份衣锦还乡的心思。
朱元璋祖祖辈辈都在凤阳当农民,别说地位了,连口饱饭都没有吃过,自己的爹妈都是饿死的,凤阳在元时期不但穷,那是非常的穷,大部分人的出路基本上就是要饭,朱元璋也不例外,小时候给刘地主放过牛,爹妈饿死后,连埋葬地都没有,还是村里的刘继祖给了块地,才把老朱家的祖坟才算定下了。
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最后参加义军,当上了皇帝,那他肯定会回乡炫耀一番的,并且制定了对凤阳非常优厚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
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
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参考:
朱元璋称帝对于凤阳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样,整个明朝对于凤阳也是很照顾的。
这种照顾使得凤阳在明朝成为“大城市”之一,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是最好的时期。
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凤阳花鼓戏”,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民生又与他的知名度、政治地位极度不相称。
所以,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朱元璋对于凤阳的宽松政策。
1.朱元璋建都考虑,促进了凤阳的基础建设、富民迁移促进了当地经济、永远免税使得凤阳原住民有了最大的经济好处。
朱元璋曾想把都城建在开封(汴梁,时称北京)、凤阳(时称中都),最终无奈正式定都应天(时称南京),但他对南京一直不满意,其后又有了定都洛阳、西安的想法,最终,西安的最大支持者太子朱标死去后,朱元璋也就无心去考虑了。
凤阳经过六年多(洪武二年到八年)的建设,在中都工程验工时,却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便下了各种符咒,朱元璋只好放弃。
凤阳为此丢失了一次最重大的发展机会。
要知道,立都之后凤阳的发展必然完全不同。
凤阳鼓楼但作为凤阳人,朱元璋对家乡十分怀念,为此在洪武十六年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
更为主要的是,永远免赋役的对象只是凤阳土著,并不包括移民。
为了定都凤阳,必须要改变经济条件,所以,朱元璋对凤阳进行了大规模地经济倾斜,力图改变凤阳的经济结构,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移民。
而这反而导致朱元璋名声的进一步被破坏。
二、朱元璋与“十年倒有九年荒”“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是从清代康熙朝就开始的凤阳歌,特别是后半句,笔者小时候还曾听到唱过(1980年代初)。
其实,“十年倒有九年荒”与朱元璋关系不大。
淮河流域自从黄河夺淮入海后,凤阳就成了灾害频仍地区。
朱元璋死后,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了保护漕运运粮,非常重视黄河,有意识地引黄入淮,所以,凤阳地区灾害更加频仍。
因此,“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历史原因和明朝中后期的政策导致。
“凤阳花鼓戏”的传唱,其实是凤阳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在提醒听者凤阳人的无奈与自豪。
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朱元璋控诉。
因为“凤阳花鼓戏”的传唱者许多都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江浙、山西的移民。
朱元璋强令江南富民14万充实凤阳,实行“以富带贫”的政策。
所以,江浙移民的后代对朱元璋其实不满的。
当然,在明朝这种歌儿是没人敢唱的,出现这种歌只能出现在明末农民大起义时代。
移民之间对朱明的愤怒有了爆发点。
其后,清兵入关以其作为武器对朱明进行了攻击,康熙年间随着清军的进入,就有千名“花鼓戏”演唱者。
《榕城纪闻》当然,这很正常,不过是战争中的舆论战而已。
参考:
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南京举行登基大典。
据说,历史上的朱元璋,诞生于濠州“钟离之东乡”,也就是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金桥坝。
他放过牛、种过田、当过和尚、讨过饭,在家乡的特殊经历,造就出他对“龙兴之地”的特殊情感。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运用手中的皇权,开始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决心把赤贫的濠州打造成—个气象万千的新凤阳。
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开始在凤阳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大批工匠、都头云集而来。
但是,凤阳花鼓却是如此唱法: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那么,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大举措其一、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实行“三都制”,以应天为南京,以汴梁为北京,以凤阳为中都,凤阳在明朝的地位,顿时身价百倍明朝因开国伊始,各项基本制度都在探索之中逐步确立。
特别是国都的设立,理所当然地属于基本制度之列。
明朝开国初期实行“三都制”,以应天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以凤阳为中都。
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决定以临濠为中都,洪武七年,临濠改为凤阳。
朱元璋认为,临濠前有长江,后临淮水,地势险要,运输方便,也是一个可以建都的地方。
其实,以凤阳为中都,很大程度上因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
当年他就是从家乡参加红巾军起义,最后当上皇帝的。
事实上,濠州本是穷地方,不适合建立都城。
据说,都城的建造工程还未全部完工就停建了。
中都建设的上马和下马,包含着诸多谜团。
对以凤阳为中都,朝臣有两派意见。
赞成派以淮右出来的朝臣为主,其主要动机与朱元璋基本相同:情感因素,乡土观念;
满足虚荣心,光宗耀祖,为己谋利。
也有部分朝臣不赞成,所以,他们当时提出了多种方案,开封、洛阳、长安、北京、应天等等,就是包含着回避凤阳的意图。
理由很显然,作为都城,不论哪一条,凤阳都比不上
在反对派中有深谋远虑,颇具战略眼光,为朱明王朝万世基业直言不讳、舍身忘死的刘伯温。
凤阳有山有水,可谓是风水宝地。
但是,因为刘伯温等人的反对,朱元璋没有完成中都建设,到洪武八年九月,已经进行了近6年,宫城建设已达相当规模时,却停止施工,留下了“半截子工程”。
凤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却实实在在的建成了。
明代,凤阳县是凤阳府治所在地,官方学校建设非常有规模,但私立书院只是教育的补充。
其二、战乱造成凤阳人烟稀少,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措施,迁徙苏、松、杭、嘉、湖富民14万,以充实凤阳人口,对逃归者有严禁举措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曾经说: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
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
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
然年不荒亦来,行乞如故。
事实上,明太祖时,曾经迁徙苏、松、杭、嘉、湖富民14万,以实凤阳,逃归者有禁。
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遂习以为俗,至今不改,理或然也。
当时,朝廷规定私归故乡者有重罪。
富民欲回乡省墓,别无办法,只能男女扮作乞人,潜归祭扫,冬去春回。
其后,相沿以为例,届期不得不出,遂以行乞江湖为业矣。
所以说“凤阳丐者”和“凤阳人乞食之由”,主要是由移民“潜回省墓探亲”习俗演变而来的风俗而已。
说白了,很多乞丐不是真正的乞丐,他们都是假装乞丐,以便回故乡探亲而已。
据说,安徽凤阳裴氏发源地,在山西省河东郡绿野堂。
元朝后期始祖裴大公迁徙徽州喜鹊窝,至明朝时期,因战乱造成凤阳人烟稀少,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措施,其祖辈才从徽州喜鹊窝徙居凤阳。
当时来凤阳的裴氏三兄弟分居临淮头铺、花园湖北岸,也就是现在的凤阳枣巷镇裴家和安淮集三处,共繁衍后代近八百人,其后人铭记“绿野堂”号,他们都知自己是徽州喜鹊窝发脉之人。
其三、朱元璋专门派遣守护皇陵的军队到凤阳,除了地方巡抚之外,还专门派出太监在此监军,镇守凤阳明王朝的中都风阳,既是朱元璋的发祥之所,又是明王朝皇室祖先的陵寝重地,所以被称为中都。
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但是凤阳确实明朝皇陵所在地。
除了卫所镇兵之外,还有班军、高墙军和护陵新军等用来专门守护皇陵的军队。
除了地方巡抚之外,中央还专门派出太监在此监军,镇守凤阳。
凤阳的皇陵的正面,“明皇陵”三个镏金大字的拱门,一条神道正立在南北中轴线上,神道两旁,石狮、石虎、石马、石羊,还有华表、麒麟、文臣武将,威风凛凛,气概非凡。
其正殿,是供朱元璋父母、三个兄嫂及两个侄儿的神主牌位,以及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
凤阳皇城后红门,即是朱氏的坟冢,坟冢为覆斗式封土堆,陵台之中则是松柏森森,香火袅袅。
在凤阳,回望整个皇陵,杨柳依依,花儿正艳,游人如梭,其钟灵毓秀,不失为凤阳八景之一。
因为是皇家的发源地,所以驻守地军队很多,包括全国各地轮流而来的班军,还有凤阳独特的“高墙军”,他们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皇家陵园和凤阳的威仪秩序。
综上所述,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非常关心,一度曾想把凤阳变成都城,来提升凤阳的城市地位,再就是迁移富豪到凤阳定居,然后强化凤阳的守卫等等举措,明朝的这些政策,在很多方面彻底改变了凤阳的面貌。
参考: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如今的凤阳只不过是安徽辖内一个很普通的小地方,各方面发展可以说都比较滞后,然而这里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在历史上颇有地位。
明朝时期的凤阳,因为朱元璋的发迹而得以翻身,尤其朱元璋在称帝之后,几次三番想要迁都到凤阳,将其升格为中都,虽未成功,却也让凤阳盛极一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朝,不过随着徐达率军北伐驱逐元廷,明王朝的整体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朱元璋对于金陵应天府并不满意,他一直想要将都城迁走。
南京这个地方虽说虎踞龙盘,但毕竟偏安江南,无法对中原等地形成有效制衡,而汴梁之地又历经战火破坏,十分凋敝,长安洛阳也差不多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另外新建都城,而选定的地点就是自己的故乡凤阳。
朱元璋毕竟是贫困农家出身,有深刻的小农想法,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不仅是朱元璋,像是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都很赞成定都凤阳。
就在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在临濠也就是凤阳建立中都城,所有的城池与宫殿规格,完全按照当时应天府的规格建造。
工程由李善长主持,并且在洪武三年正式破土动工,到洪武六年,宫城基本完工。
定都凤阳实在是个不明智的想法,当时很多的朝廷重臣都表示了反对,尤其刘伯温等,明言凤阳之地土地贫瘠人丁稀少,周围都是平原,不适合作为都城。
对于这些,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打算因此放弃。
既然凤阳比较落后,那就想办法将其发展起来!因此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下令将山西等地的多余人口与江浙一带的富户,大规模迁往凤阳府。
为解决家乡凤阳的劳动力不足与田地缺少的问题,朱元璋动迁超过五百个县的移民,总数超过四十万之众,迁往凤阳进行开垦。
对这么多的移民,朝廷给予路费以及耕牛、农具还有种子,并免除三年税赋。
原本从南北朝开始,江淮地区就成为十分富裕的新兴农耕地区,但在靖康之变以后的数百年之中,当地因为频繁的战乱与天灾,变得极其贫困。
朱元璋年少时期,就亲眼目睹了家乡凤阳的惨淡。
作为凤阳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想要彻底改变故乡的模样,将其建设成为中都城,不仅是对于自己丰功伟绩的炫耀,更是对凤阳做出的巨大贡献。
明朝时期的凤阳,要比如今大得多,当时的凤阳乃是一个府的名称,隶属于明朝中心之地南直隶的北部,包括了如今安徽北部与江苏西部。
洪武七年,朱元璋一次性从江南各地迁移十四万民众前往凤阳。
作为明王朝的中都城,朱元璋也在当地施行卫所制度,每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军士一律别立户籍,称作军户。
此外,前往凤阳参加建设的还有大批流放者、罪人、战俘等等。
可以说,为了将凤阳营造成一个合格的预备都城,朱元璋几乎是不惜成本进行推进,当时的凤阳被建设得极其宏伟壮丽,丝毫不逊于应天府。
明中都占地五十多平方公里,分成内、中、外三道城,其中的皇城比当时的南京故宫稍小,而比如今的北京故宫还要大出约十二万平方米。
可令人意外的是,洪武八年朱元璋巡幸中都之后,当即暂停中都城的建设。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太耗钱了,他要求正在建设的工程全部停止,而没有开始的工程一律不再进行,中都城的营造并没有完全按计划完成。
虽然称作中都,但凤阳并未担负过作为京师的职责。
作为明朝皇室的发源地,凤阳在洪武、建文时期,仍旧作为练兵之地,也有不少皇亲国戚居住在此,直到朱棣登基北迁,凤阳中都才逐渐荒废。
毫无疑问,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家乡是非常充满期待的,并且很希望让家乡成为足以媲美汴梁等城市的名城,这种不忘本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
成为中都之后,凤阳建立了皇宫、中书省、大都督府与皇家祭祀的地方。
洪武五年,中都建设了百万石规模的粮仓,建设了钦天监与观星台,并且朱元璋下诏在凤阳建设大量公爵与侯爵的府邸宅院。
从各方面的建设过程来看,朱元璋完全是按照京城的标准去建设家乡的。
朱元璋希望家乡好,希望凤阳成为明朝的都城,只可惜凤阳先天不足,注定永远也无法担此重则大任,最后一场折腾之后的朱元璋看清情况,放弃了中都建设计划。
参考:
朱元璋的故乡是凤阳,本来是淮河领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因为出了个朱元璋而被世人熟知,朱元璋祖祖辈辈都是老农民,深受元朝统治者的压迫,自己的爹妈就是饿死的,爹妈饿死后连块埋葬地都没有,真的是度过了很悲惨的童年,他一生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再到义军首领、再到九五之尊的皇帝。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传奇的经历,朱元璋始终没有忘掉自己的老家凤阳,不仅要回次老家衣锦还乡,并且还给凤阳带来了优厚的政策。
朱元璋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
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
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朱元璋当时免除了凤阳二十一年的税粮。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恢复了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再负担徭赋的政策,这是朱元璋对家乡人民的特殊照顾。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朱元璋本来打算在安徽凤阳建立中都,为何开工6年后却全部拆除?
朱元璋是听取了自己手底下人的建议,他才选择在开工6年后立刻停止建都工程。
在当时朱元璋手底下的大臣多次向他阐述凤阳建都的利害关系,在一次视察建都工作的时候,一位大臣对他所说的话深深的震撼了他,他才选择立刻停止在凤阳的建都工程。
在朱元璋称帝后,朱元璋已经和满朝大臣们商量过多次定都计划了,在当时,朱元璋对于南京的位置不是太满意,他认为南京位置偏向东南不利于管理中原地区,因此朱元璋十分想迁都。
但这个话只是朱元璋的表面话,在朱元璋的心里,他早就打好了自己的算盘,在朱元璋看来,他一定要迁都至凤阳来满足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朱元璋提出迁都凤阳之前,满朝的大臣们曾经提出过多个迁都方案,这其中就有位重臣就多次力荐朱元璋不要放弃南京,可朱元璋思乡之情太重,无奈于皇帝的威慑,明朝的迁都活动还是继续展开了。
在一次视察工作的时候,朱元璋向这个大臣问道“此次迁都如何?
”,这位大臣当即向朱元璋表示“此次迁都之举,我深为皇上担忧”。
在这位大臣看来,凤阳乃是交通堵塞之地,同时凤阳这个地方易攻难守,无论是北边的方丘湖还是西边的马鞍山,它们都能藏兵百万,面对这样的威胁,在凤阳建都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当朱元璋仔细思考过这番话后,朱元璋立刻就叫停了迁都的建设工作,作为开国皇帝,他深知此处的隐患,为了让后代能更安稳的统治,朱元璋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思乡之情了。
凤阳的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
我们从唱的歌声中能听出来,凤阳因为有了“朱皇帝”,才变成“十年九荒”的悲惨景象。
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对自己的家乡十分重视,也往往会给予乡亲们很大的实惠,如刘邦就将老家沛县终生免除赋税,更让朱元璋从此留下了骂名。
其实跟朱元璋没啥关系,就是贬低朱元璋罢了。
朱元璋成立新国家之后大力改变这块地皮,打算把这个地方变成好地方。
首先是在凤阳建新都。
洪武二年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定临濠为中都,城址建在凤阳,虽然后来罢建中都,但经过多年的营建,一座新的都城已初具规模。
可以想象,这些豪华、宏伟的建筑,给凤阳增添了光彩和壮丽。
重要的是发展社会生产。
朱元璋大规模移民到凤阳,以充实人力。
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有六七次之多,移民人数达二十万之众。
除了移民垦殖,驻守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屯种。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必然对凤阳的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可是,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让朱元璋背上了“恶名”。
当时黄河夺淮的局面日趋严重,凤阳经常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加上明后期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也就形成了“十年九荒”的局面,毫无疑问,这与已经死去多年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关系。
这首凤阳歌被乞丐们一个传一个的传出去了等于把朱元璋的“罪名”传遍了全国。
可是我们要知道,最初这些乞丐都是被朱元璋迁出来的居民,明朝中后期,这些江浙移民生活贫困,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家乡。
结语虽然朱元璋登基后,实行的一系列优待政策让凤阳发展达到了鼎峰,可是凤阳在明朝后期还是衰败了,所以明朝后期出现了一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这样的歌谣。
可见明朝后期,当地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农田无人耕种,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朱元璋即使前期对老家下了大手笔,各种政策倾斜,依然没有帮凤阳真正摆脱贫困。
参考:
朱元璋称帝后对家乡的优待政策有多种,如在政治上,即位初期曾一度将家乡凤阳设立为中都,虽然最终废除,但是凤阳的官职机构仍然较普通府州县为高,而且在凤阳兴建皇陵,以皇亲协守,凤阳还是江北四府三州乡试之地。
此外,还向凤阳进行大规模移民,并大肆兴修水利、扩建交通。
而学者讨论最多的还是其对家乡的赋役优待,但并不是所有的凤阳人都可以免除赋役。
洪武时期,凤阳居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土民,即当地土著居民,另一种是编民,即明初从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居民,是构成凤阳县民户的主体。
土民与编民的区分始于洪武十一年(1378),是年清理3342户土民,编为六十四社,并将其管理权交由执掌皇陵祭祀的皇陵祠祭署。
而编民正常承担赋役,并在赋役方面并没有政策优待。
享受优待的只有土民,大部分土民都与编民类似,也有田赋、丁赋、各项杂差徭役,不过其田赋皆免,代之以服务皇陵,供应皇陵祭祀等,但在土民中又有一群人,他们享受最高的待遇,“永免税粮徭役”,也就是实录中提及的“二十户”(见《明英宗实录》 皇陵旧有二十户邻近仁祖淳皇帝御居,蒙太祖高皇帝赐与田宅,蠲免粮差……),这些才是真正得以免除赋役的乡邻,在文献史料中多见“二十户”或“二十家”的记载。
参考:
凤阳花鼓词中有一段妇孺皆知的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说的是凤阳虽然出了朱元璋这样一位帝王,可凤阳的老百姓却没有过上好日子,还是吃不饱肚子。
朱元璋在称帝后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乡的呢,难道真的像唱段中说的这样,因为朱元璋凤阳才变得这样穷困的吗?
俗话说的好,“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更何况是一国帝王。
像武则天在称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家乡并州设立为北都。
朱元璋打小穷苦出身,他对“衣锦还乡”的渴望是远远高过其他开国帝王的,这就为他的家乡凤阳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建立明朝之际,朱元璋建都的选项有好多,在南京、西安、洛阳、汴京这样的古都之外,还有一个选项就是凤阳。
又因为朱元璋的功勋之中多有淮西将领,他们对回家建都是非常赞成的。
但是由于耗资巨大和一些大臣的反对下,之后迁都凤阳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不能定都凤阳,但是凤阳毕竟是朱元璋的老家,这里还葬着朱元璋的父母祖辈。
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全力营建中都凤阳,并修建明祖陵。
而且大力提高了凤阳的政治地位,明代的凤阳下辖泗州、宿州、亳州、颍州、寿州等处,一座大城市在中原隆起。
虽然我们此时不能再见中都凤阳的恢弘景象,但是从考古学家发现的建宫殿用的大型石构件来看,中都的恢弘是不输元大都的。
“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
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中都之奢华。
在自己的祖坟被修好并且大大提高了家乡的地位之后,朱元璋又把目光望向了家乡的百姓。
从洪武元年开始,朱元璋就一次性减免了凤阳十年的赋税,后来又宣布永免凤阳、临淮两县的赋税。
由于连年战乱加之灾害连连,为了充实中都,朱元璋从江南富庶之地“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
但是这些从江南迁过来的百姓并不算朱元璋的乡亲,故而他们的赋税还是要收的。
这样凤阳的百姓就被分开,一部分老凤阳人被称为“土民”,而迁移过来的这部分人则被称为“编民”。
一字之差,是待遇上的“天差地别”,而且编民是不可能转为土民的。
对于土民这些真正的家乡人,朱元璋也分开了等级,对于自己家以前的邻居,即赫赫有名的“亲邻二十家”。
这些人是朱元璋的邻居,自然获得了极大的优待,不仅不交皇粮,反而可以获得朝廷的资助。
至于以前对朱元璋有恩之人,朱元璋更是不吝恩赐。
以刘继祖为例,朱元璋父母去世以后竟无处安葬。
这时村中的刘继祖大发善心,给了朱元璋一块地皮做坟墓,他们家族因此后福无穷。
不仅刘继祖被封为义惠侯,而且世袭罔替,终明朝二百余载,成为一段佳话。
总的来说,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朱元璋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不仅迁十四万人充实中都,还多次减免钱粮,将凤阳营造成了明代的“第三都”。
最重要的是,凤阳人也因朱元璋获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且凤阳还充当了朱元璋的教育基地,在朱元璋的儿子去做藩王之前,一定要去凤阳拜谒皇陵,忆苦思甜。
总的来说,有明一代,凤阳的人比其他地区的百姓幸福的多了,特别是那些土民。
但是后来由于淮河改道,造成凤阳旱涝异常,才会出现大量灾民,这也说明了为何之后会传出那样一句歌词。
只是在这句歌词出现的时候,皇位上坐的已经不是朱皇上了。
朱皇上对家乡的感情是充沛的,他亲自在上谕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凤阳实朕乡里,陵寝在焉。
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后得了天下,免其丰、沛二县之民粮差。
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
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
凤阳府有福的来做我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永不课征。
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
可做见证。
参考: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命江阴侯吴良视察督工在老家凤阳的为父母修建的皇陵。
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0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一时思绪回到几十前,他在家凤阳艰辛的生活。
朱元璋出生就在今天安徽的凤阳,在明代称为中都。
凤阳在元朝时,可以说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灾害四起,民不聊生来形容。
因为元朝定都北方,仰仗南方的漕粮北运,为了维持南北漕运的命脉,京杭大运河不被黄河泥沙淤积,淮河下游成了牺牲品,经常泛滥成灾,为了治水不得不征发百姓服徭役,一年到头没有好日子过。
朱元璋的成长史就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写照,那就是无穷的苦难。
那么,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家乡是什么的政策呢?
一,提高自己家乡的政治地位。
洪武四年(1371年),为了营建中都,朱元璋大笔一挥,将拨给濠州十八县之地,三年后将濠州更名为凤阳府,濠州的地位一下超脱于淮西,成为一个行政大区。
朱元璋原本在凤阳建立都城,但是凤阳不符合建都的条件,而且经济落后,建筑陈旧,交通不便,朱元璋权衡再三最终放弃了凤阳建都的打算,决定在经济富庶的南京定都。
但是家乡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朱元璋在凤阳置中都留守司,主官条件很苛刻,必须是皇亲,勋臣都没有资格。
凤阳又被定为江北四府乡试所在地。
还是皇子们的教育基地,诸子在就藩前,必须先凤阳拜偈皇陵,忆苦思甜。
同时凤阳是囚禁明朝犯法宗室的地方,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明末。
朱元璋这样一套政策,硬生生把原本无名的凤阳拔高到了整个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充实凤阳人口。
由于瘟疫、天灾和战争,凤阳地区剩下的都赤贫的百姓。
否则老朱也不会沦落到父母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根据记录,洪武初年,凤阳府人口不超13万。
没有人口,啥事也弄不成,凤阳也无法复兴。
洪武年间,朱元璋使用行政手段,先后六次向凤阳府移民,主要是从江南、山东、山西迁入,数量在20到30万之间,在明初这可是庞大的数字。
三,在经济上扶持。
从洪武元年开始,朱元璋就下令一次性免除凤阳地区十年的赋税。
这为当地人减轻多少负担,并且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对于农民的耕作、播种以及秋收都作出重要批示,如果有困难,朱元璋会用行政命令调全国之力进行帮助。
和朱元璋相邻的穷邻居们都分得大片的土地,而且还不赋税,许多人都过上好日子。
凤阳地区主要是水患,十年九灾,为此,朱元璋开始在家乡大修水利,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凤阳水患问题。
四,重用家乡的人。
朱元璋出身凤阳,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同乡,这批人也被称为“渡江旧人”,而这些人的投资也获得丰厚的回报,家乡有6人被封为公爵,代表有李善长、徐达等。
侯爵28人,代表有汤和、耿炳文、郭子兴等。
这些人朝廷中任关键职位,同时还和皇室联姻,同气连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
后入伙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派”受到严重的挤压。
朱元璋鼓励这些勋臣们提前退休回家养老,并拨给功臣们修建府邸的费用,但是前提必须回到家乡凤阳修建。
在政策的导向下,大批的家乡功臣,衣锦还乡,一时间,凤阳城里树起众多豪宅,街上跑起豪车,路边多了美女。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大力扶持下,可谓欣欣向荣,成为富庶繁华的上府,颇有新兴都市的味道。
参考:
主要是四个政策!首先第一个政策抬高地位,其实一开始朱元璋是想在凤阳称帝,也就是把凤阳作为自己的首都的,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劝阻,朱元璋最后还是选择在南京城里,然后定都在南京,但是凤阳则被定为中都,不仅如此,朱家皇室的祖陵实际上就在凤阳!所以一下子凤阳在安徽就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第二个政策就是免除赋税!实际上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有,皇帝做到了,比如说刘邦,他称帝之后就免除了自己老家沛县的。
所有赋税,朱元璋也照做了,只不过这个赋税它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你必须得是凤阳本地人!待着呢凤阳一共才多少人,小地方能有个十几万人已经算顶天了,再加上战火,凤阳能够剩下多少人都尚未可知!这点很重要,这个必须得圈起来考!第三个政策就是移民!凤阳由于经理常年战乱,人口不剩多少了,朱元璋为了刺激凤阳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因此迁徙了大量的富户,这些有钱人迁入到凤阳,短时间之内刺激了凤阳的消费能力,使得凤阳这个地区一下子商业就开始发达起来!第四个政策就是大规模增加凤阳的经济投入,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最著名的朱元璋在凤阳和南京之间修了一条直道,可以说这是一条高速公路了。
反而大家都知道的一句俚语,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凤阳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看这四条政策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就是朱家的皇帝必须得感念凤阳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朱家的皇帝必须对凤阳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够一直持续的对凤阳进行经济投入!但是我们也知道,后来出生的朱家皇帝没有一个是在凤阳出生的。
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联系中央政府,跟凤阳之间的联系,修了一条南京到凤阳的高速公路,但是后来直接迁都到北京去了!这凤阳到北京可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且路途还特别远。
这都使得后来一系列的东西就开始朝坏的方向进展!首先,就是免除赋税,免除赋税,只是适用于凤阳本地人,对于外来户口一点儿用都没有。
所以这对于很多迁入进来的外来居民来讲,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想离开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
我来这个地方到底图啥?
我背脊凌霄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给凤阳人打工。
谁心里当然都不服,来这里就是获取利益的,你这利益都没有,这怎么说?
所以很多富商被朱元璋逼迫来凤阳的时候,根本就没带多少家产。
后来等到朱元璋一死,这些人也就变着法儿地逃离了凤阳!而且朱元璋为了大规模的正兴,凤阳经济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了各种各样的宅邸,皇宫,祖陵等等,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大型土木使得凤阳本地区,很多山水都被破坏掉了,尤其是山林,被大规模的砍伐,用来建造各种各样的设施,所以凤阳,水土流失严重,这个地方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一种不适于耕种的情况!再加上人才还有经济投入的各种各样东西的减少,凤阳一下子就落败下去了!朱元璋一开始的想法是好的,可这又犯了一个老错误,就是拍脑门决定,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凤阳这么一个烂摊子,这简直就是一个半拉子工程!而且凤阳这个地方本身他能接到的经济总量和农业产值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最终导致凤阳这个地方整体承载能力濒临崩溃。
等到后来失去了朝廷的巨额援助之后,这个凤阳就立刻落败下去了!
参考:
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感情也是无比眷恋,无比怀念,尤其是发达后,都想让家乡变得更好。
前几年,广东湛江一富豪盖了258套别墅送村民,竟然送不出去,刘强东后来在微博发话说,这富豪初衷是好的,但农村路滑,人心复杂,一不小心就酿成大错了。
其实这种粗暴回报家乡的举动,在明代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那就是农民皇帝朱元璋。
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家乡凤阳建设好,于是他绞尽脑汁的出台了一些政策,虽短暂的刺激了发展,但是这些政策却在后来酿成了恶果。
下面咱们来详细看看。
朱元璋的家乡叫濠州,在元代只管辖四个县, 朱元璋在打下濠州时,就把其升级为临濠府,等他当上皇帝4年后(1371年),他立马迫不及待的扩大临濠府的领地,由原来的四个县,变为九个州十八个县,又过得3年,朱元璋改临濠府为凤阳府,下辖亳州、颍州、太和、颍上、霍丘、寿州、怀远、蒙城、宿州、灵璧、天长、盱眙、泗州、虹县、五河、定远、凤阳、临淮等共十八个州县,占地广阔,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后来又把凤阳定为中都。
刚立国不久,老朱甚至想把都城搬到老家凤阳来办公,他找了些理由说,南京没有凤阳挨近北方,不好控制北方,古时候的皇帝大多是定都中原的啦,这样防止意外发生,幸亏被刘基为首的大臣们冒死反对,理由是中都凤阳那小地方不适合定都。
“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
”——《朱元璋御制文集·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十七》时上再幸凤阳,不能无昼绣意,建为中都,而锐欲出塞,灭王保保。
基濒行,谓上:“中都曼衍,非天子居。
王保保不可轻也”,其后皆如基言。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老朱见不能把自己老家定为都城后,就花心思放在扶持政策上,都有啥政策呢?
第一条政策:大移民明朝开国之初,凤阳县仅有16620人,相当于现代的小镇子,整个凤阳府九州十八县,也仅仅得13万人口,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处处残垣,可谓真正的十室九空,而要拉升当地的经济水平,必须得有人吧。
于是老朱兴致勃勃的组织了6次强行移民,最大的一次移民,强行迁移了江南民众共14万人。
这6次移民人口共计48.8万人,其中民籍为三十万,加上他设置的凤阳府驻军,八卫一所共有军籍18.8万(军人加家属),外来移民是本地土著的3倍有多。
(明军籍卫所军)根本就不会有人想来这鸟不拉屎的凤阳,不过在老朱的皇命下,只能乖乖的遵从,不然后果很严重。
浙江人吴季可的墓志铭提到了这次移民的残酷。
笔者特意摘抄如下:“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贫民无田者至中都凤阳养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独公所遣,掉臂走道上。
公且戒其子,宜体上德意,无以私废义。
公临事有为,类多如此。
”“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这两句说的是由武装部队强迫押送的,难民就像是流放的犯人一样,不得不去。
第二条政策:减免赋税洪武十六年(1383年),老朱读书读到《刘邦传》,发现刘邦永久免了自己家乡的赋役,自己才免家乡十年的赋税,想想确实比刘邦小气了,一向自喻为刘邦第二的他,立马大笔一挥,谕旨一下,把老家凤阳府永免赋税!“凤阳,朕故乡,陵寝在焉。
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继成帝业,而丰沛之民终汉世受惠。
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役,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
” ——《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三》首先他免除的是两个县的赋税,九州十八县其他的别想了,其次是凤阳县和临淮县的原土著才能享受永久免除赋税,后来的外来移民,不好意思,你们没资格享受这种优厚政策。
第三条政策:交通水利朱元璋为了家乡,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专门开辟了一条凤阳到南京的驿道,此驿道全长近200公里,设了20个驿站,也就是每隔10公里设一个。
专门驿道的设立,使凤阳狭小而曲折的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交通改善后,他还专门派了两位侯爵大人物康铎、俞春源来凤阳搞水利建设,把凤阳这块“龙兴之地”的水利情况搞得妥妥的。
老朱本意是想把凤阳搞得又富又强,谁知道结局却差强人意,凤阳得到朱元璋的那些政策扶持后,曾经短暂繁华过一段时间。
(朱元璋建的龙兴寺)因为这是中都所在地,朱元璋在此地修建的皇陵、十王四妃坟、龙兴寺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曾一度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朱元璋还大力建议退休的开国元勋们回乡置业,大批的淮西功臣也在买田买地,建府建宅。
为此,老板朱元璋还特赐给公侯们钞一万锭,银五百两,让他们到凤阳建豪宅用。
这些淮西功臣,携带重金,在凤阳挥斥方遒,消费巨大,再次拉升当地的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一时凤阳数百里之间,“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光绪《凤阳县志》卷十)。
在朱元璋的折腾下,凤阳由原来的十室九空,变成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的繁华景象,很多荒田也被开垦出来,甚至耕地数量高达40万顷,这在明代是被评为上等富裕州府的。
第一项恶果:生态被破坏而恶化明初大量移民被迁移入凤阳府,这些移民属于喝汤底的人,根本没有良田可耕,上等优质良田被勋贵功臣们霸占,中等一般的耕地被本地土著优先占据,剩下些下等耕地,劣质耕地留给这些高达30多万的外来移民。
《凤阳新书》卷七说:“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
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
”(凤阳县小溪河镇耕地)这些劣质耕地的产出,根本不能够养活一家大小,他们遂到处开荒耕种,毁林造田,围湖造田,此举让凤阳府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了大批的荒山秃岭,大量的水土流失,令当地环境陷入无限恶化的坏循环里。
第二项恶果:水利杀民生由于洪泽湖畔的泗州是大明祖陵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葬在此地,为保证“王气”不会泄露,不准洪水淹没祖陵,否则当地官员会被问责。
明朝中期,甚至制定了治理洪水的策略:“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
”意思是,祖陵最重要,其次是淮河运道,最后才考虑老百姓。
(明中都皇陵遗址局部)当洪水准备淹没祖陵时,当地官员会不故后果,掘开高家堰放水,人为的降低洪水以保护祖陵,至于决开洪水后淹没的百姓以及田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凤阳府的环境生态恶化后,经常造成河道淤塞,洪水泛滥,又经常被当地官员为保护祖陵,放水淹没下游,因此,淮河两岸的百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
长此以往,凤阳府变得十年九荒,又因为灾荒养不活那么多人,很多人就开始逃荒。
那时的凤阳府, 变得“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三项恶果:民众逃离明初时,朱元璋强制迁来的移民,他们的后代,在一次次灾荒中,不断的逃离凤阳,明朝中期后,凤阳的人口在不断地减少。
据《凤阳新书》记载,单单凤阳县一地,在洪武年间移民后,人口就高达14万之多,到了万历年间,该县仅存13894人。
剩下没逃荒的人,渐渐以乞讨为生,成为职业乞丐,有些人是因为懒惰,但有更多的人是被穷恶的水灾和旱灾闹得,一贫如洗后,加入了乞讨大军。
“群趋于惰,兼之水旱频仍,中人荡产,且乏兼岁之储。
一遇灾荒,辄膏子女、弃故土而适他乡者,比比皆是”。
——《雍正版怀远县志·卷一风俗篇》(旱灾:赤地千里)凤阳府由于大量耕种人员流失,以及灾害频繁,明朝末年更是年年大灾,导致凤阳府由昔日繁华的州府,变为饿殍遍野之地狱,各种耕地由明初的40万顷,到明中期弘治年间萎缩至61263顷。
甚至整个凤阳府的土质由著名的水稻产区,变成“不宜产稻”,不得不改种小麦。
时至今日,凤阳由县到府,再由府降为县,然后一直贫困,既没有苏南地区的富裕,也没有鲁中地区的兴旺,同属沿海开发区,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朝时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老朱也是好心想帮扶家乡,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至于文章开头的那位湛江富豪,也是如此,令人不禁握腕长叹。
参考:《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的意外后果》文: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