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肿瘤非常高发的疾病,但同时也是很难早期发现的疾病,这样就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毕竟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但是你知道吗,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要经过腺瘤—异型增生—癌变这样的过程。
因为大约有80%
怎样从症状方面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呢虽然结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较少,但是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有不少早得病早期是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的,比如说一段时间突然发现大便比以前频繁了,或者是大便总是拉不干净,刚拉完不一会又有大便的想法,但是再去蹲厕所发现并没有多少大便或者只有少量的大便排出;
当然我所说的大便频繁并不是腹泻哦,而只是大便次数的增多,大便性状一般是正常的。
所以说这样的表现大家并不是很在意,也很少会因为这样的症状就上医院检查去。
但是有一种表现还是比较能引起患者的注意的,那就是出现便血,但是一般不会有很多,而且多是鲜血,但是最可怕的就是被误认为是痔疮而不加以
而如果出现了大便变细、变成扁扁的一条,或者出现大便困难等也需要注意。
而结肠癌早期的表现更少, 可能进展会有肚子疼或者肚子不舒服,但多是隐痛或者胀疼,而且觉着肚子胀的是不少的,还有就是吃饭后出现恶心呕吐的。
那么做哪些检查可以早期筛查结直肠癌呢1、首先就是肠镜检查,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现率较高,也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小到息肉、异型增生、腺瘤或者是溃疡,直到肿瘤都可以发现,并且可以在镜头下取组织做病理检查,而且可以对较小的息肉进行钳除,是目前最为推荐的一种诊断、治疗手段。
但是当然也是有缺点的,首先就是患者会很不舒服,而且有不少禁忌症,这种检查稍有不慎是可以造成肠道的穿孔、出血等,而且主要是人们对这肠镜检查都很排斥,不出现必要的情况是不会接受这种检查 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肠道息肉或者是肠癌都可以检出来,大约有5%的漏诊率。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发现肠道肿瘤时,即便取了病理组织也可能查不出癌症,因为很可能取得病理组织是表面的组织,没有癌细胞。
2、腹部的CT检查,现在有的大医院已经有了立体三维成像的CT,可以将肠道的情况作成三维立体图像,有点仿结肠镜的意思,显示肠道病灶的效果也不错,而且毕竟结肠镜来说,对患者没有伤痛、接受程度高,很少有不良反应。
而且可以对腹腔内多脏器进行扫描。
以评估腹腔的整体情况以及肿瘤的浸润以及转移情况。
但缺点是对较小的病灶发现率低,不如肠镜,且即便发现肠道有病灶也不能进行取病理检查。
3、还有就是肠道的造影检查,患者喝显影剂,可以在X线下显示肠道的轮廓,能检出一般的病灶,但是如果发现疑似病灶也是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所以现在很少应用这种检查了,毕竟漏诊率较高,做起来也比较麻烦,做之前还要喝泻药。
4、抽血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这里主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CA199等。
一般情况是肿瘤进展CEA的含量也会升高,而且手术切除之后CEA会下降的,既可以作为辅助的诊断指标也可以作为治疗的评价指标。
但是还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单纯靠这个指标来诊断的。
最后,有人问肠镜下发现有息肉、腺瘤该不该早期切除呢,切除有哪些好处呢,我只说一句:内镜下摘除腺瘤可以预防75%的结直肠癌。
体检进行肠镜等进程 检查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而早期的结肠癌5年生存期可达到90%左右。
参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因其早期常只有消化系统的不典型症状而容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 胃肠炎、 慢性结肠炎、 痔疮和肛瘘等。
因此, 要高度重视结直肠癌早期的“ 十个警戒信号” , 及时进行“ 一指 三检查” ( 直肠指诊、内窥镜检查、X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就有可能较早发现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早期的“ 十个警戒信号”: (1) 突然体重减轻。
(2) 原因不明贫血。
(3) 腹胀, 腹痛, 消化不良, 食欲减退。
(4) 腹部有块。
(5)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6) 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7) 大便习惯改变, 次数增多或腹泻。
(8) 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9) 大便形状改变, 变细、 变扁或带槽沟。
(10) 检查发现有多发性息肉, 或乳头状腺瘤。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 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 85%, 可惜往往未被病人和非专科医生所重视。
虽说直肠癌出现便血等症状跟痔疮有些相似,但实际差别不小, 可从这几方面鉴别: ①便血颜色: 痔疮者便血鲜红, 便纸粘血, 或排便时 ( 便前、 便时、 便后 ) 滴血、 喷血,多数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 血色暗红, 并含有黏液, 呈黏液状血便, 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 但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
②大便形状: 痔疮患者一般不会有大变化;
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 大便变细或有沟槽痕迹的情况也较多见。
③排便习惯: 痔疮患者一般排便习惯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肠癌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 而且时间拉长, 实际上是由于肠道受肿瘤脱落物的刺激, 令患者老有便意, 总觉得排便未尽。
患者若出现
参考:
要做到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美国近年肠癌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得益于筛查的普及。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总体普及率仍远远不够。
具体怎样筛查呢?
1. 无高危因素人群, 45岁开始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筛查:1)大便潜血检测,每年一次;
2)CT模拟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3)结肠镜检查,每10年一次。
2. 结直肠内有腺瘤性息肉,内镜切除后每2~3年复查结肠镜。
3. 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40岁即开始行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4. 有明确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家庭成员: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家庭成员,应在10到12岁时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携带突变的APC基因;
2)Lynch综合征的家庭成员,应在20-25岁开始,每1-2年做结肠镜检查一次,做基因检测了解是否携带突变的错配修复基因。
参考:
【@刘永毅医生 编号WD455】结直肠癌早期发现是必须借助结肠镜检查,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准确地发现早期肿瘤,虽然医学研究已出现粪便免疫检查、粪便肿瘤DNA、循环肿瘤DNA等手段,但是假阴性、遗漏太多,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
还有CT虚拟肠镜、气钡灌肠透视检查等,这些检查都不能直接的看到肠道内部情况,还有做一个肠镜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结肠镜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最好手段、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手段。
早期结直肠肿瘤很小、浸润深度很浅,转移情况也很少,这样对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没有什么症状。
肿瘤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可能出现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有血便,也可能刺激肠壁后腹部有些不舒服,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视,何况不一定都会出现症状。
等到肿瘤发展严重了,血便、腹痛、甚至肚子都能摸到包块了,就不是早期的症状了。
所以症状、“信号”提示早期结直肠癌是不行的。
结直肠癌目前检查费用不算很大,但是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检查时不舒服还是让人比较怯场的,不同的人群检查频率是不一样的。
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腺瘤切除后、胆囊切除、阑尾切除以及长期便秘、腹泻者等等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一般建议40岁
结直肠癌形成途径80-90%为腺瘤性途径,而腺瘤发展至癌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10年左右,所以一般人群不需要频率很高的肠镜检查。
结肠镜筛查如果发现息肉、腺瘤等等情况,有可能在内镜下就处理了。
想以便血情况判断是不是结直肠癌,是不是早期的,这些都是不现实的。
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消化道肿瘤常见的疾病。
临床上结直肠癌早期临床症状比较隐匿,不太容易被发现,患者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故大多结直肠癌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40岁
由于结直肠癌起病症状比较隐匿,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情志因素、遗传、环境因素以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故在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平时要注意不要吃高盐、高油、高热量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食用烧烤、腌制、腐败变质及发霉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食用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粗粮、杂粮,减少肉类的摄入,减少烟酒的摄入,做到起居有常,避免熬夜。
要保持心情的舒畅,进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结直肠癌目前的预后大多良好。
术后生存率较高,对于已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
本期答主:刘佳佳,医学硕士
参考: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结直肠癌中75%―80%是直肠癌,在直肠癌中75%是低位直肠癌。
临床上结直肠癌早期临床症状比较隐匿,不太容易被发现,患者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故大多结直肠癌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众所周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所有癌症治疗的金标准,但大部分人群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不足。
实际上,便血是一个结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却经常被误诊为痔疮出血或肠炎,误诊率高达88.57%,误诊时间平均为8个月。
也就是早期的大肠癌,它可能大部分的人群没有任何的表现,有少一部分的人群可能会有比如腹痛、便血、大便习性改变这些表现,但这些表现通常不是特别严重,可能往往会被普通人群所忽略。
所以如果想早期的去发现结直肠癌,只有一个方式,就是要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
WHO推荐每五十岁
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肠道的病变,比如一些息肉、腺瘤,甚至一些肿瘤早期的改变。
有一些即使是恶性肿瘤,即使结肠癌,特别早期的话,它也可以通过内镜切除的方式,相对非常微创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去避免更大的手术。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肿瘤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能够实现早期的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使五年的生存率,五年的治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请记住结直肠癌早期的“ 十个警戒信号”:(1) 突然体重减轻。
(2) 原因不明贫血。
(3) 腹胀, 腹痛, 消化不良, 食欲减退。
(4) 腹部有块。
(5)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6) 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7) 大便习惯改变, 次数增多或腹泻。
(8) 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9) 大便形状改变, 变细、 变扁或带槽沟。
(10) 检查发现有多发性息肉, 或乳头状腺瘤。
那么出现
因为直肠癌早期病变比较轻微,部分病人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如果有症状的话更应该及时检查。
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我国下段的直肠癌远比国外多见,约77.5%,因此绝大部分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
二、实验室检查1、大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大肠癌普查筛选手段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捡查,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线索。
这种方法人人在自家都可以做。
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 面具有一定帮助,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癌胚抗原(CEA),这是一种糖蛋白,常出现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并非大肠癌的特异相关抗原,故血清CEA测定对本病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
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EA,作定量动态观察,对判断癌症效果与监测术后复发有一定意义。
如大肠癌经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后,血清CEA则逐渐下降;若复发,又可再度升高。
三、内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结直肠:77.7%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30cm,可直接发现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
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与癌的确诊,进一步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四、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须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
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
五、CT检查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对了解肿瘤肠管外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或肝脏转移亦有重要意义,对直肠癌复发的诊断较为准确。
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
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
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
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
此外,CT对复发性直肠癌应用放疗可提供正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六、超声显象检查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
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能正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小。
直肠内超声扫描可清晰显示直肠肿块范围、大小、深度及周围组织情况,并可分辨直肠壁各层的微细结构,检查方法简单,可迅速提供图像,对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随访有一定帮助。
七、磁共振检查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
但目前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参考:
临床发现,肛肠疾病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
其中,小病种中肛瘘、痔疮显得尤其高发,而大病种中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了一个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
结直肠癌高发于40岁
其病发原因除了遗传外,饮食不健康(如喜欢吃腌制类肉食等)、患有肛肠疾病未及时治疗(如息肉以及肠内溃疡等)是重要的发病原因。
结直肠癌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种,如大便不成形或带有脓血和黏液,肛门坠胀、大便习惯突然改变、腹泻严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突发贫血、体重骤然减轻、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肛门或腹部出现肿块。
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都是到了中晚期才到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建议40岁以下人群每1~2年进行肛门的常规检查,40岁
参考: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直肠癌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当癌变仅仅发生在结肠壁内侧粘膜时,经过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在90%左右。
越晚发现,5年生存率越低,治疗难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差。
因此,提前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对照下面看自己属于哪种人群:一般风险人群:应从5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每年进行肛门指诊、大便隐血试验,每五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很有必要,而且目前大多数人不会将结肠镜作为体检项目进行筛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高危人群包括:有相当长的肠炎性疾病史;
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史;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
下腹部放疗史。
这些高危人群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每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遗传性高危人群:指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一般情况应从40岁开始筛查。
另外,NCCN最新指南强调,1 名一级亲属在 60 岁前诊断或 2 名 1 级亲属在任何年龄诊断结直肠癌,应从家族中最早诊断结直肠癌者的患病年龄减去 10岁开始筛查,或是最迟于 40 岁开始检查。
参考:
医生,他才26岁啊就怎么就被诊断为直肠癌了呢,不是说这个病50岁以后才高发吗?
为什么孩子会提前这么久啊!这是一个患者在消化外科的哭诉,也是我在科研期间永远也忘不掉的场景。
才26岁的年纪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要饱受病痛的折磨。
着实让我难受,作为在50岁才可能高发的疾病为啥会提前20多年出现,而且还是晚期,这个疾病难道真的这么可怕?
就不能更早的发现?
我们在医院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检查?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其实是结肠癌与直肠癌的统称,他是我们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癌症。
也是我们身边最致命的癌症,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无论是结肠还是直肠我们肠道表面并没有太多的神经分布,我们并不会直接感受到异常与疼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些人肚子痛,一查就是晚期的原因。
出现了症状再去筛查很有可能肿瘤已经转移进入第4期,癌症突破淋巴转移到其他组织去了,这个时候在去治疗生存率要远比早发现的时候要低很多。
了解了什么叫做结肠癌以后,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在最早辨别、筛查出来出疾病来呢?
网上传的各种辨别技巧真的有用吗?
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下面这些辨别结直肠癌的方法技巧?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大便会变,有血,还有粘液;
存在严重的腹痛、肿块;
甚至还会出现消瘦、乏力现象。
这些方法真的对于早期检查有用?
?
?
?
你是不是也相信了?
不要完全信!这种表征一般是很难确定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不是特异性的表现。
比如排便习惯改变,对于生活饮食不固定的人来讲,排便的习惯会因饮食多少而改变;
像有痔疮特别是混合痔的人群、消化道少量出血的人群大便也会含有难以辨别的血液;
癌症早期是不会引发疼痛的,如果真的在腹部出现疼痛一般很可能是侵占到神经处于中晚期了;
更不要提消瘦、乏力现象了,真的出现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希望借助这些表征发现结直肠癌是不切实际的,甚至可能会耽搁最佳治疗时机,遗憾终生!说了半天那我们到底在什么年纪去做结直肠癌检查呢?
对于筛查我们要分两种情况了,一个是针对正常人的筛查一个是针对患有家族遗传性两种情况。
20岁后必须检查:如果你家庭直系成员中患有以下两种疾病,那么你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是十分大的。
第一个就是林奇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疾病占据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 2%~3%。
这种疾病最早可以在25岁出现,都是因为患者基因变异引起的祸,因此在20~30岁之间就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随访。
否则患者肠道中会存在上百个不同病变的息肉,癌症风险特别大,那个26岁的患者就是林奇综合征患者。
第二个是家族性息肉病患者,这些患者出生后可能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癌变的可能性。
在国外研究中这类家庭中患者可以在6 岁就发病。
即使对于大多数的患者在青春期就有可能有癌变的可能,所以他们要从10 ~ 12岁开始以每1~2年一次的频率进行结肠镜筛查。
一旦发现息肉就需要对结肠切除术。
正常健康人:对于健康人来讲我们推荐50岁开始进行健康学筛查,但是这个时间这不是固定的。
特别是现在大家生活方式越来越好,越来越不喜欢运动。
我们推荐40岁就可以开始结直肠的筛查了。
如果你有以下不良行为这种筛查就更应该提前。
喜欢吃牛肉猪肉等红肉和加工肉类制品,腰围>90㎝的肥胖人群,长期饮酒,久坐缺乏锻炼,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累加效应。
那么到底什么样方法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结直肠癌呢?
答案是必须借助临床实验室检查,只有借助最科学的仪器分析、最靠谱的病理学检查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对疾病进行科学的定义,确诊。
而不是靠着任何可疑的症状去怀疑去耽误!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检。
熟练的医生通过手指就可以了解到直肠肿瘤的大小和质地,甚至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特别一进一出是痔疮还是癌症一指了然。
实验室检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做癌症筛查还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
这些最基本的检查和癌症有什么关系?
其实大家都误会了血常规是为了了解你是否贫血!尿常规是为了观察有无血尿,方便结合结合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特别是大便常规检查: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是有红细胞、脓细胞的出现对消化道的出血情况能做到最细致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借助指标对是否换癌有一个大致的评估。
内窥镜检查: 把探头塞到肠道有没有息肉,有没有硬块,有没有病变几乎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肿块切掉拿出来做病理检测,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很快就有定论。
我们在医院常做的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就特别适用于病变位置较低的结直肠病变。
除非你有急性腹膜炎、肠穿孔以及严重的肠道感染。
一般我们的医生都推荐结肠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 虽然上面说的方法能够筛查出绝大多数的肿瘤,但是内窥镜检查有时候在结肠肠管在检查时可能出现皱缩,因此 内窥镜所见肿物远侧距离肛缘距离可能存在误 差,所以内窥镜一般都需要建议结合 CT检查,给饮用钡剂灌肠来明确病灶部位,以此判断是不是有转移,转移了多少。
我在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有家族史的越早越筛查越好,以家族性息肉为代表的家族史青少年可能就需要开始筛查;
没有家族史的健康人可提前筛查,存在多种不良生活因素40岁甚至之前就需要进行筛查;
结直肠早期没有特异性标志筛查一定要科学,不要借助什么大便异常,显瘦,乏力希望能早期筛查;
实验室检查最可靠,血液,尿液,内窥镜,影像学检查,都能及时发现异常在最早时期发现癌症萌芽。
原创、手机编辑、纯手打,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参考:
一位中学教师,男性,年龄50岁左右,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有时大便次数增加,有时便秘;
有时大便中带血;
有时大便变细;
有时大便后仍想再便,问我这事怎么回事?
我说可能是大肠占位性病变,让他去医院检查,过了几天,听说他住院了,而且病比较重。
可以说,这就是大肠癌。
大肠癌一般指的是发生在盲肠、结肠和直肠的癌肿,因此,结、直肠癌也叫大肠癌,也是很常见的恶性肿瘤。
大肠癌的发病与大肠慢性炎症、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的大肠癌会出现以下情况:大便次数增加或便秘,大便中带血,大便变细 ,大便后仍想再便。
出现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有时大便呈扁形,或大便上有槽沟,还可附着有血痕。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脓血便。
大肠癌除了
因此,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希望
2.脓血便,黏液便:当肿瘤出现时,势必会对肠道内的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导致肠道内感染和出血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出现黏液便和脓血便。
3.粪便性状的改变: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上,粪便性状的改变较为明显,当肿瘤逐渐的增大,堵塞肠腔时会导致大便的形状变细变扁,当肿瘤完全的堵塞肠腔时患者还会有肠梗阻的症状出现。
4.腹痛和腹部不适感:腹部的疼痛是结直肠癌的一个早期表现,但是其腹部疼痛的位置多模糊,不固定,另外除了腹痛之外,患者还会有其他的腹部不适,如饱胀感,恶心等症状。
5.肛门刺激症状:多见于直肠癌的患者,主要是以里急后重感,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等。
而除了症状之外,小克认为要想有效的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还需要借助于肠镜的定期体检,小克建议年龄在45岁
我是专注科普健康知识的小克,期待您的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