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是一定存在的,这是由于商王朝的祭祀礼仪文化导致的,商人重鬼神(这些从出土的甲骨文就可以知道),商王朝的祭祀除了他们的先人,还有天上地下的所有鬼神,商王朝这种耗时耗力的祭祀最终导致了商王朝走向灭亡!众所周知我们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农业非常非常发达,当粮食多到富富有余时,就会深加工做成酒。
酒最早出现时是为了治病(所以繁体字医“醫”下面的部首是“酉”),也用来孝敬老人,因为老人身体弱了,喝点酒可以滋补一下。
到了商代,酒成了祭祀鬼神的祭品,鬼神是不会喝酒的,那祭祀完了怎么办?
咱们分了吧,酒也分了,肉也分了,所以商人酗酒成风。
商王朝的祭祀不光是天上地上的鬼神,也非常重视对他们先人的祭祀,到商纣王时共有三十一代帝王。
这些先王的地位不是等同的,有“父死子继”的直系传承,还有“兄终弟及”的旁系。
而直系的配偶享有祭祀权,商王朝有二十位享有祭祀的先王配偶。
看看,商王的祭祀对象多么庞大!他们用五种祭祀方法轮流祭祀,这样一轮祭完需要三十六旬至三十七旬,平均下来是三十六旬半,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天,所以商王朝把一年叫“一祀”。
(帝辛三卣)也就是说商王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祭祀”,那些先王和他们的配偶他连见都没见过,每天祭祀他必定也腻烦,也根本不会唤起他心中的敬意。
而且商朝的祭祀非常隆重:一次一百头羊,一百头猪,甚至一百头牛,一百鬯(Chang)酒。
这么多酒,这么多肉,鬼神不会吃,先人也不会吃,那么众人分享,享用最多的人自然是商王,那么酒池肉林是肯定存在的。
还有商王祭祀时,会有活人祭。
出土的商王室墓葬,殉人的头颅是一层又一层,就是一层头颅上填上土后夯实,再来一层头颅填上土后又夯实,通常会有几层,一个墓葬里的殉人达到一两百。
那些人活着的全部价值就跟牲畜一样,有朝一日去祭祀陪葬。
商王认为我对鬼神这么好,鬼神一定会庇佑我的,到后商纣王昏庸残暴,无恶不作激起了天下人的反抗。
商纣王有一句名言“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他就是认为其命在天,谁奈何得了我?
我是永远不会失败,永远不会灭亡的!周武王伐商灭纣后,与周公发出了一样的感叹,这么强大的青铜王国就这样呼啦啦似大厦倾!为了不重蹈覆辙,发现商王朝灭亡就是他们没有道德之撑。
周人很高明的一点就是把天意跟民意打通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老百姓看到什么老天爷就看到什么,老百姓听到什么老天爷就听到什么。
这个思想了不起,西周的时候已经把老百姓当作根本。
《尚书》中有“至治馨香”,鬼神并不认为新鲜黍稷散发的香味是最香的,你把国家治理好了冒出来的香味才是鬼神最喜欢的。
《诗经 大雅》里有“自求多福”,表明周人不再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鬼神上。
祭祀的对象大大减少,祭祀的次数大大减少,把精力腾出来治国理民,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大大减少。
商朝人一直匍匐在鬼神的阴影之下,周朝让人站立起,把人何以成为一个有德的人作为整个社会的命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中国历史上政治和文化上的变革之剧莫过于殷周,殷和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
商人以大为美,青铜器的器形特别大,通体满花,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到了周代以后慢慢改变,器形变小,花纹减少,是另一外一种简约大方之美!(商代妇好鸮尊,通体满花连耳朵尾巴上也是)(周代大盂鼎)商周的变化不只是表现在器形上,装饰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参考:
“酒池肉林”是后人给商周王虚构的罪名。
在汉代之前的所有史书中,从未出现过商纣王搞“酒池肉林”的记载。
“酒池肉林”的罪名最早出现在《史记·殷本纪》中。
司马迁说商纣王“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虽然《史记》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史书,但这里给商纣王加上的罪名,有一些是莫须有或者夸大的。
据民国时期的大学者顾颉刚先生统计,在《尚书》中纣王的罪名仅6条,到了西汉时期就变成了55条了。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就为商纣王叫屈:“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
”1990版《封神榜》剧照不过西汉时期出现商纣王搞“酒池肉林”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在中国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虽然没有提到“酒池肉林”,但是提到了殷人嗜酒的问题。
《尚书》有多篇记录了周人批评殷人嗜酒,周公还为此发出了禁酒令(《尚书·酒诰》)。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呈现一个有趣现象:出现了以酒器为中心的青铜礼器组合,酒器种类繁多,殷人的嗜酒可见一斑。
东汉王充就曾经在《论衡·语增》中质疑过“酒池肉林”的真实性:社会上流传商纣王肚子上的肥肉垂下来有一尺长。
如果真有酒池,商纣王这么喝酒会得病,不会胖成这样。
酒池建在宫殿里还是庭院里呢?
传说商纣王和三千人饮酒作乐,如果酒池在宫殿中,这么多人肯定就要靠着池子坐,那么没法子吃菜、喝酒;
如果在庭院里,从宫殿跑到院子里喝酒又不方便。
如果搞了个肉林让男女在其中裸体互相追逐,肉就不干净了、没法吃了,人身体也会弄脏;
如果真的有酒池,男女应该是在酒池中洗净身体,不是在酒池中喝酒。
总之,“酒池肉林”不合逻辑,没法子实施,是假的。
也有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对“酒池肉林”提出了其他解释:“酒池”是上古时期人们群聚集饮酒、以水调节酒浓度习俗的反映。
上古时期酒未经过蒸馏度数较低,随着酿酒工艺提高酒的度数大大提高。
商周时期的饮酒器容量较大,推测当时已经在使用兑水调节酒度数的方法。
纣王的“酒池”就是兑了酒的水池。
纣王只是把人们群饮的小池扩大了而已。
(田君:《夏商“酒池”新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殷墟出土青铜饮酒器,高35.4,口径19.7厘米。
“肉林”是上古时期裸体祭神习俗的反映。
许多国家都曾经存在裸体祭神习俗。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云南红河某地区还有裸祭习俗。
(杨琳:《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封王荒淫的认识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总之,存在“酒池肉林”,也不过是上古习俗的遗存,不是商纣王为了荒淫享乐搞出来的。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收藏的春秋青铜屋,内有裸体乐师奏乐歌舞。
有学者认为这是裸体祭祀仪式,按照这种解释是这个铜屋就是最真实的“肉林”。

参考:
提起商朝,不少人应该都是从《封神演义》这部古代小说,甚至是《封神榜》这部现代电视剧来了解的。
其中大多对于纣王的印象停留在了酒池肉林,荒淫无度的状态之中。
那么历史真的如此么?
所谓酒池肉林又是如我们想象之中一般吗?
其实汉代之前的所有史书中,并未出现过有关商纣王“酒池肉林”的记载。
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其原话为:“帝纣……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单看这一句似乎就已经说明了这正好应对了我们的想象,但是孤例不证,况且《史记》虽然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但不尽为实。
而这一点,并不仅仅是部分今人有所怀疑,早在先秦时,子贡已怀疑帝辛的罪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作为失败者而被强加的。
孟子尽管批判纣王为“一夫”,但认为帝辛在位时尚有贤人辅佐和善治遗风,因此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统治。
而宋人罗泌在《路史》中比较了史书中桀纣二君的事迹,认为其中的重合部分存在附会的因素;
又梳理各类文献,认为存在增衍、夸大的情况。
他最后说:“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
” 包括朱熹朱夫子注《孟子》时,也称帝辛时仍有善政。
在近现代,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撰有《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文中列举纣的罪行,其中出于《尚书》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
流传下来的纣恶事实上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当然这里并非说纣王就应该是一个明君,而是我们更要结合真实的记载,多加考证,再顶下结论。
比如,酒池肉林!我们先观酒,首先商人好饮,毋庸置疑。
毕竟酒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而比起商前时期,商代在酿酒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商朝最后一任的纣王时期,自然也难免好酒成风。
比如商代甲骨文中,就至少提到三种不同类型的酒: 鬯(加有草药的香酒)、醴(以大米或小米为原料、低酒精含量的米酒)和酒(以大米或小米为原料,且充分发酵的酒,酒精含量可能在10%一15%)。
其中鬯很可能专门用于祭祀活动,而醴和酒可能主要用于日常的宴饮活动。
自然在这个封建的时代,贵族也喜欢美酒佳肴,生前享受酒池肉林,死后也要随葬饮食。
如此才有了现今许多考古的留存证据。
其次,于2003年殷墟孝民屯发掘出了陶制人头像,高颧骨、尖下巴,证明商人是典型的蒙古人种,或许这本身就造就了所谓“酒肉”的文化,如1955年在郑州白家庄发掘了4座中商墓,在6类出土的器物中,爵、觚等酒器共十件,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建国前在小屯发现10座晚商墓葬,出土的酒器共十种三十五件,几占出土器物的六分之五,由此可见商人重酒之风。
甚至连普通的平民的墓葬中,觚、爵也都成为不可缺少的殉葬。
既然人人饮酒,那么就要储酒,比如“汙尊而抔饮”,就是挖坑放酒的方式,当然甚至这种方式也有可能无法满足盛行的酒风,于是小坑凿大就成了所谓酒池。
比如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就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
而经研究还是供商代帝王娱乐的池苑。
同时据实地考察,水池附近多处有水井,水井与水池并列,可证明水池的主要作用不是提供生活用水,所以很有可能就是酒池了。
自然,我们也不排除这是帝王建造人工山水供自己享乐所用。
不过考虑到商朝的豪放风格,倒确实不像是文人观湖赏荷的样子。
我们再看看,肉!对于商朝人来说,肉是极其重要的,比较自古“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到了商朝也提现的十分具体,现在总有人回想古代会觉得那个时期,似乎还没有完全脱离茹毛饮血,可实际上,早在商朝,对于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制作多样性已经很好的提现了!比如考古研究商代已经利用的食材大致可以分为作物类和肉食类,也就是所谓“粒食”和“鲜食”。
作物类食材在文献中有“五谷”“六谷”“九谷”等多种说法, 就商代而言,粟、黍、麦、稻等应是主要作物。
所以哪怕如今所说的五谷,商代也基本吃全了。
在作物类和肉食类外,商代先民还食用蔬菜、瓜果等。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当时食用的蔬菜主要有萝卜、青菜、韭菜、桑、藕等;
食用的瓜果主要有桃、枣、杏、李、梅、甜瓜、榛、栗等。
这时候再看肉类,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 商代驯养的家畜和家禽种类繁多,主要有马、牛、羊、猪、狗、鸡、鹅、鸭等,其中的绝大多数,包括禽蛋等都被商人列人“食谱”。
甚至不单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家畜禽类,甲骨卜辞中还见商王进行田猎的记载,有捕获虎、犀等大型动物的记载。
此外,商代遗址和墓葬中还曾经发现象、熊、豹、狐狸、鹿、羚、獾、貘、猴、猫、龟、鳖、鼍、鲸等动物的骨骼,其中应有部分曾被食用。
更有趣的是,这时商人的烹饪手法也已经颇为精妙,常见的烹饪方式有烤炙、烹煮、闷蒸等。
其调味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梅就成为了仅次于盐的重要调味品,因为其除了调制酸味之外,还可以为肉食去腥,即文献记载中的“兽用梅\"。
除了酸味还有麻和苦,其时可以利用堇菜、苦苣等调制苦味。
利用花椒制造麻味。
所以综上所述,酒池肉林确实极有可能存在,当然其存在的理由却不会仅仅是荒淫无道的结果,而更多的是当时的一些风气,以及帝王贵族家,为了彰显身份地位甚至是实力的一种作为~
参考:
纣王肉林酒池的传说出现的很晚,最早也就是战国时期才在《韩非子·说林》中出现。
对此顾颉刚所做的《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中做过统计:顾文却清楚的指出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而在周室衰微的战国时代则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
可见纣王被抹黑的最严重时期实在战国到汉朝的四百年,而不是现在纣王的拥趸所说的那样,是被周人所污蔑。
而早在顾颉刚之前,后汉学者王充就曾经按照常识对“肉林酒池” 的传说进行了批判。
但实际上《史记》中关于纣王酒池肉林的记录:“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也许和“醢九侯”、“脯鄂侯”一样,都是真实的记录,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于殷人习俗的描述。
肉林酒池中的纣王与妲己。
纣王的“肉林酒池”其实是殷人的一种宗教礼仪——也就是宴会。
因为殷人有嗜酒的传统,而酒和肉便成了商朝祭祀和宗教活动的必需品。
商朝礼器中很大一部分是酒器,可以证明在哪个时代,宴饮是荣耀祖先、融洽社会关系的纽带。
在商人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次宴会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所以商人的祭祀一定伴随着宴会,这时作为逝去的祖先会与生活着的人们一同享受着酒和肉。
而肉林的具体形态就是“卯”和“奏”。
按照甲骨文记载,前者是牲畜被掏空内脏之后、对半剖开悬挂的形状,如同今天屠宰流水线上悬挂的猪羊。
而后者是把肉块悬挂起来祭祀祖先。
国宝四羊方尊就是商晚期的大型酒具。
另一个嗜酒的王朝,元朝的顶级酒具——渎山大玉海。
这个规模的酒具就不是酒池,而是酒海了。
商人的信仰不同于以后,他们不相信“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因为已经死去的历代领袖们才是这个世界永远的主宰。
所以神灵只保佑虔信他们的人,而神灵献祭越丰富的人就越虔诚。
于是商人就不停地向神灵献祭。
其规模之大确实无愧于“肉林酒池”之号,因为在一些甲骨文记载中,商王动辄一次宰杀数以百计的牺牲。
自恃有着信仰上的“优越性”,商人理所当然的成了一个“腹黑”的群体,并以此自鸣得意。
只要向神明献祭,就可得到天佑,那道德、规矩就是扯淡,当然也未来也是一片星辰大海。
史书上关于纣王种种变态的荒淫暴行都是将整个商人的丑恶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而已。
先贤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确实如此!商人的牺牲中不仅仅是牛、羊、猪、狗或者巨龟、幼象,更多的是人。

参考:
西周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正统性的栽赃之举,商王朝的灭亡最关键的因素是战略布局严重失误,低估了西周这只潜伏荒域黑夜灌木丛里的饿狼,把举国兵力几乎都投送到了对东夷的作战布局上,西周不过是背后偷袭,侥幸成功,商纣王死的很壮烈,比周幽王被犬戎乱刀砍死的骊山之下,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不堪亡国之君体面的多,反观商纣王视死如归气壮山河跳入火海的壮举,周幽王的下场实在让人不屑,西周建朝后,为了改变自己不仁不义的形象,在编撰记载国史的时候,大肆污蔑栽赃妖魔化商纣王,把令人毛骨悚然的酒池肉林不耻画面杜撰在周史里面!
参考:
周武王伐商,为了体现出正当性,就写了一篇战斗檄文,用来告诉诸侯和士兵,他姬发为什么要打帝辛,这篇檄文叫做《牧誓》。
原文很长,其实就说了三件事。
哪三件呢?
第一,是帝辛让女人干政,牝鸡司晨,朝纲大乱。
第二,帝辛不祭祀自己的祖先和天神。
第三,帝辛放着自己的兄弟不用,反而重用那些贱民和逃犯。
其他就没了。
姬发没有说“炮烙之刑”,没有说“剖腹验婴”,也没有说“酒池肉林”这些后来广为流传的纣王的劣迹。
姬发没理由放着现成的黑料不用,连重用逃犯的事都说了,却不提酒池肉林,荒淫无道?
(牧野之战:周武王做《牧誓》)纣王的罪过,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后世林林总总加起来,有70项之多。
而且,这个“纣”是个谥号,是姬发给帝辛的,《谥法》说“纣”,是残暴独断、荒淫暴虐的意思。
中国历史上,一共800多个帝王,谥号“纣”,唯有帝辛一人。
纣王一直是一个很好用的暴君梗,历朝历代的帝师们都拿来劝君王,说要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然后把各种十恶不赦的罪行和野史,都扣在纣王身上。
如果周武王是天下第一仁君,那他拿下的一定是暴君,不然怎么以天意服人?
所以,纣王越来越十恶不赦,作家们混着野史和想象力,开始添油加醋。
直到900多年后,到了司马迁写史记找资料时,商纣王罪行已经是琳琳满目。
(纣王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改革家)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先秦时期的人,为了吃口肉,那真是拼了老命,牛羊猪虽然有,但是那是非常珍贵的食材,祭祀祖先或者高官大宴才能吃上,牛羊猪的组合在古代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太牢”。
古代将军出征,用太牢来祭祀祖先,就说明这是下最狠的决心,豁出去了,可见肉类难得。
所以在先秦时代人的食谱里,蛤蟆、蚂蚁、腌鱼、野鹿甚至犀牛都是可以吃的,有口肉吃就不错,实在没法挑剔口感。
那些不明所以的底层民众一听,帝辛居然这么坏,把那些珍贵的肉都挂起来,把粮食酿造的酒都放到池子里,简直是暴殄天物,一听就要气炸了。
(勇武的商纣王被后世黑惨了)可是实际情形如何呢?
酒池且不论,“肉林”怎么解释?
如果真是挂满了肉,那岂不是郑屠了?
或者帝辛要办烧烤大会,随时切来烤着吃?
再有,古代没有冰箱,那些肉时间放上三五天,那味道就相当难闻了,还能够在肉林里玩耍?
就算随时换新鲜的肉挂上去,那些美女围绕着血淋淋鲜红的肉,嬉戏追逐,这种场景,是不是审美上有什么问题?
也有人说,这里的“肉”,其实是女人的意思,是说帝辛经常大办“天体派对”。
帝辛经常徜徉在美色中间,荒淫无道。
这个解释是相对说的过去的,因为后来的皇帝们一个比一个过分,帝辛即便这样做了,也没有大不了。
可是,姬发不是刚刚说帝辛宠信妲己吗?
那他又怎么会如此滥情呢?
逻辑不通啊。
顾颉刚先生写过一篇文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他发现商纣王共有70条罪状,都是各朝各代陆续加上去的。
看看那时代的史学家,可真算无聊了。
比如,战国增加了20项,西汉增加21项,东晋增加13项,这些罪状越写越夸张,最后就成了明朝人写《封神演义》里帝辛的样子。
至于有多少可信性,就自己掂量吧。

参考:
导言对于商纣王的传说是一代比一代传的玄乎。
这本质上是儒家为了推崇周王室而对于商朝的恶意栽赃,所以让商纣王成为了历史上最坏的君王。
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所谓的酒池肉林这是后世的一种想象,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商朝,能建立这么庞大的消费中心,我想确实很奢侈。
可惜这只是一个虚幻而已。
酒池肉林,在世上有他的传说最早提出这个说话的 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另外汉书中也有。
《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好吧,先看酒。
商代的酒池出现的可能性。
《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有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中国酿酒已很盛行。
毕竟已经在贵族阶级流传和大规模的使用。
可是你说要达到酒池这个量级,因为没有文献对照,真的要出现酒池也未必不可以。
可是真的有这么荒诞的时刻吗?
我们也知道《尚书·酒诰》中也专门谈到了商朝的统治者是如何因酒误国、因酒丧国的。
其文曰:“惟慌腼于酒,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丧于殷。
”可见酒食醉饱的生活,为商代整个贵族统治集团成员所崇尚,而且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这就很清楚的说明,酒池这个可能存在,并且是商朝时期各位君王都有可能做的事情。
也有一种可能是,周人为了诋毁前朝而故意这么说的。
以表现出自己的正统性。
悬肉为林或许是一种保存方式我们在后世中知道周礼中有献祭肉一说。
比如申生被害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祭肉放久了变质的缘故。
那么商代的情况更加匮乏,能有这么多肉吗?
即使有,我想也是用来作为风干晾晒的一种方式,通过晾晒的形式让肉得以更长久的保存,于是就成了肉林之说。
那么肉林还有一种解释是荒淫之意。
每天沉迷于美色之中,这就是国家败亡的征兆。
这个解释也是对于当时的商代文化的解读。
那么周朝就没有吗?
周人将所有的坏事都交到了纣王身上,让自己成为更有正当性。
结论酒池肉林的存在并不是商纣王的一个人的事情,也许是商朝国家的一种体现。
但是后世将所有的坏的意象都交到了纣王手上。
我只能说,呵呵。

参考:
“酒池肉林”一般都认为最早出自《史记?殷本纪》的“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见于《汉书?张骞传》的“行赏赐,酒池肉林”,用来形容商纣王的穷奢极欲。
个人认为其真实性不大。
太史公 司马迁理由如下:一、从商亡到太史公生活的西汉时期时间跨度上千年,年代过于久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史料来源及真实性存疑,近现代的考古挖掘也并无相关物证。
二、汉代儒学影响渐大,太史公司马迁的史学观难免受儒学“仁德”思想的影响,暴政之君亡国的观念一直影响后世的帝王历史观。
后人就一致认为商纣王是因暴虐而亡,“酒池肉林”就是最好的证据。
三、当时的酒和如今的酒虽不能同日而语。
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也是用粮食酿造(方法也可能不同)。
当时粮食产量与酿酒技术就决定了酒的稀缺,更多的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重大节日其庆祝活动。
“酒池”的储存方法不科学,同理因防腐技术有限,家禽牧业饲养落后,“肉林”的方法也不可取,极大影响饮食胃口,如纣王是个懂享受的吃货就应该不会这样。
四、古人的所说度量衡(大小长短高低)单位大多比现代大,古人喜欢用夸大的手法叙述记载。
五、能当王的人可能昏庸,但未必傻到这种地步。
商周极其信鬼神和崇拜祖先,所以帝王的祭祀活动都是很隆重,讲大排场(古代壁画或陶器上就有相关场景描绘),这大量的酒肉更可能是用来祭祀鬼神与祖先用的。
后来周兴商亡。
周代商,为制造舆论导向和理论依据,就用这抹黑纣王,作为其穷奢极欲的罪证之一。
儒学鼻祖孔子崇尚周礼,就自然而然的接受认可这种说法进而影响后世儒家历史观,其实孔子离商灭的时间也很久远了。

参考:
好的,。
都说商纣王暴虐无道,经常在酒池肉林里作乐。
但是真的存在酒池肉林嘛?
这里说一句公道话,其实酒池肉林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可能存在,但是不一定就是商纣王自己享乐而用。
纣王好酒,你说有酒池无可厚非,其实商朝人都好酒,喜欢喝酒吃饭,聚众豪饮,那个时候的风气就是如此。
而且从后期出土的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皿明显增加,这就意味着那时候商朝人喜欢喝酒,百姓尚且如此,何况纣王呢。
至于肉林,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不管是生肉还是腌肉,干肉放在林子里挂着,能保存几天?
不会有蚊虫苍蝇?
这是不真实的。
如果人在里面,那真的是折磨,对他来说是酷刑也不为过的。
而且一般人提到酒池肉林,就会想到男女淫乱的情景,这个最初的说法是韩非子加的。
这个确实也不是特别真实。
其实,就算商纣王让男女在林中裸奔,不一定就是淫荡的举动。
古代人为了繁育下一代,有欢乐谷的习俗,就是为了解决未婚男女的问题。
周代这种活动也有的,所以商纣王那时候举行,并不一定就说他淫荡不堪。
所以酒池肉林真的不一定是存在的,只是后代为了黑化商纣王暴虐的统治来编写流传的污言而已。

参考:
存在肯定是不存在的,这倒让我想起了清朝民间的一个故事,话说几个老农在一起吹牛皮,其中一个说还是当皇帝好,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每天窝窝头放开了吃,另一个就笑话他没见识,说皇帝怎么会吃窝窝头,要吃也要吃大米白面。
最后一个老农向往着说,我要是当了皇帝我就架起一口油锅,每天炸东西吃,不管吃什么都要先炸一炸。
这应该就是信息匮乏时代,农民对皇帝生活不了解的一种体现,酒池肉林也是如此。
首先,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想实现酒池肉林实在是不可能,即使是实现了也绝对是恶心,辣眼睛的一种存在。
中国古代最起码在商代,绝对是不存在酒精蒸馏提纯技术的,当时的酒度数很低,而且喝的很杂,米酒,粮食酒包括果酒估计是有什么喝什么。
即使是商王喝的酒也不会像现在的酒一样纯净,其中包含着酒渣,甜度也很高。
这样的东西倒满一个池子,肯定招虫子以及各种飞蛾,在其中游泳喝酒估计要吃到满嘴的虫子。
另一方面,古代的清洁水平远远赶不上现在,在酒池里游泳喝酒,除了虫子,估计还会吃到各种毛发,包括难以名状的那种,还有各种各样的杂物。
想想都恶心,商王是穷奢极欲,可也不是变态,这种东西他应该没兴趣。
更何况,在酒池的上面还要吊上各种各样的肉,号称“肉林”。
这完全是文章开头那几位老农对帝王生活凭空臆想。
设想一下这么多肉在没有防腐剂和空调的商代,这“肉林”能保存多长时间,再说了难道不招苍蝇么?
纣王要吃肉,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妲己的膝盖上,让妲己切好了喂他,吊这么一堆臭肉,还要边游泳边想办法用嘴去咬,想想都麻烦。
不过商代君王好饮,包括商纣王的在内,可能就是造了一个大酒缸。
大宴宾客的时候来的人不少,肉食也多,被传到了民间以讹传讹成了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的说法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帝纣)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古代水源净化困难,特别是当时的城市居民。
而酒精有杀菌的作用,同时因为当时的酒发酵不完全还有让人愉悦的甜味。
所以在古代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贵族都喜欢饮酒。
商王自然也是喜欢喝酒的,虽然生产水平低下,商王却也可以造一些相对大的盛酒容器,在宴会祭祀的时候使用。
作为平民和奴隶,肯定会被商王酒坛子的尺寸所震惊。
大宴宾客的时候,当时连铁锅都没有,最常用的烹饪手法就是放在大鼎里煮或者是架起火堆来烤,人多的时候,这种野外集体烧烤的场面,也确实可能很壮观,说是有肉林的感觉也对。
所以,小编认为所谓的酒池肉林可能就是商纣王搞的一次野外大型烧烤会。
这种看似“豪华”的聚餐,恰恰显示出当时烹饪水平的低下,作为君王也不过是这样的饮食水平。
不过贫富总是相对的,对于当时的平民来说,这就可以说是“酒池肉林”了。

参考:
酒池肉林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传统是黑前朝,前朝越烂,本朝就越神圣伟大,虽然帝辛没有电视剧的哪里惨五人道,但是确实是一个享乐的君王!历史被黑的最惨摸过于,纣王,跟隋炀帝,秦始皇,一个留下来万里长城,一个留下了京杭大运河,长城作为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京杭大运河直到今天都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只一,看看那所谓盛世留下了什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