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人才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们关键因素。
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
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一下大家对古人选拔人才的了解。
1、周代的荐举制度。
周采用的是选贡士制,即周代从“国子”和诸侯向天子贡献的“士”中选拔人才。
选中的公卿大夫及诸侯的弟子可取得入仕资格。
经由以下途径:第一,由乡选出“秀士”,乡大夫把他们的履历交到司徒处,称为“选士”。
司徒看中的人,就是“俊士”。
当然了,也有不经过乡或司徒的选举而直接投考的,称为“造士”。
贡士由诸侯选拔并直接贡献给天子。
经过天子考核之后,可以依据其才能授予官职。
幸运的话还可以得到封土及爵位。
2、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在春秋时已有雏形。
在当时,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当时的地方官员向国君举荐人才。
到了战国时期,规定地方官在年终上计之时,一定要向中央举荐一些人才(有定制),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可以获得官职。
此种制度逐渐成了察举制。
到了汉代,此种制度有所演变。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即察举制)的科目多种多样,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明经等。
还规定了长官每年应举荐的名额。
其主要的方法是,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一些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人按照要求考察荐举;
应举的人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
然后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
3、三国及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九品官人法”。
其办法是任用“贤能”的官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
由他们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来评定人才的等级。
选出人才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并交给吏部尚书任用官员。
这样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员负责,选用标准除了因循汉代的差距制度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才实等内容。
划分了九品后,还要根据士人德才表现写出评语。
4、隋唐宋明清的人才选拔制度。
(1)隋唐宋的人才选拔制度。
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科举制。
毋庸置疑,科举制是在荐举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以考试的成绩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这一点区别于隋以前的许多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由隋炀帝创立。
隋时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还是科举制。
只不过是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许多科目,主要的有进士和明经。
到了武则天时又开创了武举和殿试。
此外唐代允许落榜者来年继续参加考试。
于是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评价。
唐代也因此而获得相对多样化的人才。
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代还要严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贡举上仅以进士科为常科,而其他诸科则不会经常举行,这也是其不同于唐代科举取士的地方。
宋代的科举制度实行“糊名法”、“誊录”。
扩大了录取的名额。
进一步减少门第限制,更广泛的吸收了各阶层的知识分子。
此外,还增加了殿试,使之成为考试的最高阶段,皇帝亲自考察应试者。
(2)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明清时期的考试分为四级进行:①院试(或称童试,府试,县试);
②乡试;
③会试;
④殿试。
而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应试的人答题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的规矩。
且采用空洞无物。
形式僵死的八股文考试。
“自古华山一条路”,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
黄宗羲所说:“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举之一途,虽使古豪杰之士若屈原、司马迁、相如、董仲舒、杨雄之徒,舍是无由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生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严也。
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
宽于用,此在位多不得其人也。
虽然古人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有它进步的一面,也较好的保障了人才的储备和利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方法也是不同的。
不同人才选拔方法的诞生,与朝代处在的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当一种人才选拔方法与王朝统治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会有另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法诞生。
从三皇五帝时代到清朝末年,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方法一共经历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帝王直接发现制、推荐自荐制、军功事功提拔制、乡举里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制度。
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是为了满足当时王朝统治者的需要,与当时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先秦时代,世官制为主体的多种人才发现机制上古时候禅让制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在三皇五帝时代开始。
我们熟知的,尧发现舜是个人才,不传子而传舜,舜发现禹是个人才,不传子而传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制”。
当时没有人才的考察,选拔人才、发现人才、考察人才、任用人才都是靠帝王与大臣的发现。
如舜是被大臣们推荐给尧,之后尧经过长时间考察,也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
通过联姻零距离接触的考察方式,发现舜的确是一个人才,才确定把皇位传给了他。
但是,大禹与舜本来是有矛盾的。
因为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舜就把鲧给杀了。
但是,舜也并没有借此就不重用大禹,反而继续利用大禹来治水。
在大禹治水成功时候,把帝王也禅让给大禹。
虽然靠着发现人才和考察人才的禅让制是一种传说,缺乏史料上的考古根据。
但这些传说,也是那个时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映。
之后,从大禹建立了夏朝,经历了夏、商、周,在西周初期,形成了一个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那就是“世官制”和“世卿世禄制”。
西周的世亲世禄制“世官制”的产生,是在西周分封制的背景下的。
当时周天子的分封制,把土地分给开国帝王、开国功臣、同性宗室等,让这些诸侯共同管理这一块地域和人民,然后共立天子为王,诸侯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这几等。
之后,诸侯也把自己土地分封给贵族。
无论是天子分封诸侯的方式,还是诸侯分封大臣的方式,这些贵族都是世袭的。
简单来说,就是老爸当了官、儿子、孙子、曾孙子也都是当官。
社会底层人士无论怎么才华横溢,也很难挤到上层。
这就是“世官制”的弊端。
世官制就是贵族世代都当官,但是儿子继承的官职也不一定就是父辈的职务。
世卿世禄制就是家族世代为官,儿子的爵位、官职、待遇与父辈是完全相同的。
西周创立之初,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都是采用世卿世禄制。
它的优点就在于适应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令贵族们死心塌地效忠于天子,维护了帝王的江山。
夏朝能存在四百多年,商朝将近六百年,周朝长达八百年,证明这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与当时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当时,世官制和世亲世禄制度的存在,也断绝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寒门步入仕途的机会。
造成社会等级秩序森严,普通人难以翻身。
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弊端也严重突出。
一些诸侯国也突破这一方法,让一些寒门人才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只不过寒门高升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多种人才推荐方式并存当时,也有天子在寒门中发现人才,并且重用人才,使寒门出人投地的典型例子。
如伊尹是一个奴隶,职业却是一个厨师,却被商汤重用任命为相。
姜子牙一生也是穷苦潦倒,是一个出身社会底层做买卖都亏本的普通人。
然后在渭水边钓鱼解闷,被周文王发现是人才,之后任用为相。
之后,姜子牙帮助周王推翻了商纣,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历史。
春秋时候的管仲也是出身寒门,与齐桓公也有着一箭之仇。
但是,齐桓公也听取了他好友鲍叔牙的建议,宽容大度任用为相。
之后,管仲也辅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首霸。
由此可见,当时天子或者诸侯也拥有着重任人才的权力,使入仕大门对着寒门子弟开放。
寒门子弟出头另一个渠道就是自我推荐。
这不是主流,却也不是毫无希望。
当时一些官吏,与天子或者诸侯接触机会比较多,是有着向主公推荐人才的权力。
如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流亡的“客卿”,就是由高级官员推荐入仕。
如商鞅到了秦国,就是通过秦孝公身边的宦官关系,才有机会向国君推荐自己。
吴起在楚国,也是找到楚国大臣的关系才能当官的。
战国时候的毛遂,也就是通过自荐立功,获得出人投地的机会。
此外,周朝还有一种“乡举里选”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作为世官制和世亲世禄制补充存在的。
周朝里生活在基层的官员也就是“乡大夫”,在三年一次的“大比”考核中,发现平民中的人才,并且向朝廷举荐,这样使平民成为了“能者”和“贤者”,自然有了勇武的地方。
当然,乡大夫如果徇私舞弊,这也是国君没办法事情。
所以,通过这一条渠道能脱颖而出人才是非常少的。
当时,在春秋诸侯国的一些高级官吏,为了发现人才也发明了一种“养士制”。
一些人才在担任高级官吏“门客”的时候,也能改变寒门的地位,实现理想抱负。
可以看到,“门客”作为一种人才储备制度存在,当时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如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门下都储备着几千个“士”。
如齐国孟尝君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些鸡鸣狗盗的门客都能够有用武之地,帮助他摆脱困境。
秦国的军功事功制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推行了军功事功制。
它产生的背景,就是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鼓励百姓从军和选拔高级优秀的军事人才。
如军功事功制的内容为:“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可以看到,军功事功制是奖罚分别。
只要在战场上立功,斩首级就为一级官爵,可以享受五十石俸禄的官职。
斩两个首长的首级就为二级官爵……秦军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末期为“虎狼之师”,就是因为士兵作战凶猛。
他们看到敌人,就像看到猎物一样,多杀一个人,就能实现升官发财的梦想,实现人生地位和身份的转变。
所以,军功事功制的存在,能刺激人的积极性。
最为显著,就是秦国出身寒门的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战胜了赵国,使赵国一阵不撅,由此白起将军也名声大震,名垂千古。
察举制与征辟制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由于不存在战国时代的诸侯兼并战争,秦国的军功事功制与时代也是不相适应。
于是,汉高祖刘邦就开创了“察举制”为人才选拔制度,两汉时候都是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
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发现人才的制度,是从战国的“乡举里选”发展而来。
人才的发现者,就是当地的州、郡等地方官。
“征辟制”却相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征用制度。
分为中央长官征辟和地方长官征辟这两种。
征辟,就是征召有名望的人来担任官职,天子的聘用,叫“征”,地方官的聘用就是“辟”。
察举制中的人才选拔,也叫做“举孝廉”,就是选拔同时具有孝与廉两种德行的人才。
汉惠帝和吕后曾经下诏书“孝弟力田”,就是选拔具有孝弟的德行与努力耕田的人为人才,这就是选拔人才的标准。
汉文帝曾经下诏书“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就是把敢于正直说话的人,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
汉武帝曾经下诏书“举茂才”,其中茂才就是优秀的人才。
朝廷也不是直接任命地方官员推荐的人才,还需要经过“考试”这一关。
考试的科目就由天子所决定,或者由丞相、御史二府和九卿来举办,考试地点在公车司马署和太常寺等地方。
察举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考试资格”,这为官员的徇私舞弊和贪污受贿开通了大门。
一些寒门学子是可以由地方官员推荐到中央,但是为了获得考试资格,还需要由主管考试的官员所允许。
实际上,贪官污吏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和好处,也不会给寒门子弟任何考试的机会。
这些主管考试的贪官污吏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些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的人才也是自己的亲戚势力和宗族势力。
所以,察举制的最大弊端,就是需要贤明的君子才能正常运行。
遇到昏君和贪官,就是造成营私舞弊的社会风气流行。
在后汉三国时候的袁绍、袁术兄弟的“四世三公”,就是当时社会官官相护的真实写照。
如刘备、张飞、关羽,都只能凭自己实力打江山。
虽然有这些弊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也为西汉选拔人才做出了贡献,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智囊团,保障了两汉江山统治的稳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发现了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也很难满足朝廷“抢夺”人才的需要。
当时,他就听取了吏部尚书陈群要求改变人才选拔制度的建议,也接纳了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法。
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对察举制的改良。
察举制把推荐人才的大权由各个地方的州郡长官来掌握。
由于看到了察举制的专权带来腐败,九品中正制就增加了公共意见和地方群众舆论监督。
中正,代表就是公正,就是一种官员的名称,对人才品评的官职就叫做“中正”。
它的具体内容如下:朝廷规定地方州郡推举一名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为“大中正”,“大中正”再推举“小中正”。
然后由这些推举出来的“中正”官向地方发放“人才调查表”,将隐藏在民间的人才列入表中。
表中的人才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谓之九品。
朝廷选拔人才,就根据这“九品”人才量用。
实际上,这个九品中正制也是好心办坏事。
根据朝廷的设想,通过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评定,可以搜尽所有的人才。
可是,有一句话叫做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由于推荐“人才调查表”的官员掌握着选拔人才的大权,寒门学子多有才华,表现多好,如果不向当官贿赂,都没有希望获得上品。
世族子弟即使平庸,却因为有关系的亲戚,也可以在人才评定中评为上等,这也为贪污腐败现象滋生了温床。
所以,九品中正制在后期,就像现代主控考试的道德评语,滋生了腐败的空间,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与朝廷的原本宗旨是大相违背的。
在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完全异化,世族凭借着官官相扶的权力,占据着国家的统治地位,寒门学子几乎没有翻身机会,这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的人才选拔,社会发展也需要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伟大的发明:科举制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劳,就在于人才选拔方面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科举制。
之后,就由他儿子隋炀帝杨广,丰富完善和实践推广科举制。
科举制的实行,给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也提供借鉴建议。
如十九世纪英国借鉴科举制,实施文官考核制度、现在公务员制度、高考考试制度、都有科举制的影子。
科举制对于封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在于打破了门阀和世族垄断人才选拔的权力,为广大寒门学子跻身于社会上层搭建了桥梁,相对来说实现了教育考试的公平。
科举制度虽然也难免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在程序上都是公正的。
历朝历代为了防止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实行了“糊名”、“誊录”等制度。
科举制度也使很多寒门子弟也有获得状元跻身社会上流的机会,如包公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就是寒门出身考入状元。
苏轼和文天祥,也都是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的学霸。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理想也在科举制中实现。
所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施,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唐朝时候,科举考试的流程,分为常科和制科这两大类,考试流程分为乡试—省试—吏部复试这三个环节。
北宋时候,科举考试制度有了发展。
朝廷对科举考试程序进行改革,吏部复试转变为殿试,成为北宋的科举考试定制。
为了避免考官的徇私舞弊,考生的试卷都是用卷子做密封,也就是把考生的名字遮掩,不允许卷子上有任何比较特殊的印记,如同现在的高考。
同时,北宋也对科举考试做了扩招,宋太宗时候就录用了近万人的科举考试人选为官,比唐朝官员录用数量还多,这与宋朝重文轻武思想是有关的。
元朝时候,科举考试经常停考,没有太多的创意。
明清时候,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时要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应该是各个行政单位的生员或者是国子监的监生。
明朝也对科举考试流程做了修改,把省试转变为会试,在乡试之前也添加了一个县府院试。
清朝科举考试沿袭着明朝,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实行二合为一,把县府院诗转变为童试。
当然,在明清时期,尤其在清朝时候,考试八股文的流行,禁锢了人的思想,遏制了人才的发展。
在近代,西方先进国家采用大学制度选拔人才时候,晚清还使用一千年没变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造成了社会的僵化。
直到1905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的时候,科举制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
参考:
简单来说,为加强君权而改进选拔制度。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权力分布始终如同金字塔一般,在塔尖最顶峰的是统治者,下面是官员,再下面是吏员,最下面的才是无数百姓。
所谓选拔优秀人才,也只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进行的一种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为自己的官员队伍补充人员,让他们协助自己统御四方,这种行为的集中体现,就是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为主上官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加上记载很少,就连选拔首领的禅让制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说认为这是贤者相让的上古民主,尧舜禹都是贤君;
一说认为这只是强者相攻,舜囚尧、禹逼舜、启杀伯益,完全是武力相争的结果。
上古以后,历史进入家天下,夏商周三代在漫长时间内摸索出了稳固的选官制度,也就是世卿世禄制。
周朝是这一制度的集大成者,在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等的限制下,各阶层有着明确的等级规定,周王为天子,公、侯、伯、子、男为诸侯,诸侯以下还有卿和大夫,诸侯可世袭,卿和大夫也可以世袭,世代都享有同样的爵位、官职和待遇。
这种制度显然是把贵族也纳入到了统治阶层,统治者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换取他们的效忠,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环境中,这种制度是很符合时代的,奠定了王朝寿命几百年的基础。
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堵死了下层阶级的上升通道,出身为奴隶,终身为奴隶;
出身为庶人,终身为庶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难如登天。
当然,统治者也预想到了这些情况,事先作了些许安排,比如最高统治者是可以不按制度选人的,成汤重用奴隶伊尹、武丁起用瓦匠傅说等,都是此例。
最高统治者毕竟只有一人,为了扩大发现人才的概率,他们又开发出了推荐制度,一些高级官吏是可以直接向统治者推荐人才的,有些人才也敢于自荐。
此外,周朝在基层设有乡大夫,每三年一次考核,发现平民当中的人才,向朝廷举荐。
这些补充措施都是支流,要么概率小,要么职务低,垄断高层的依旧是世卿世禄制。
当然,这也跟当时教育水平比较低、底层难出人才有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盛,底层的受教育水平比之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加上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暮气沉沉的世卿世禄制不能满足各国统治者的需求,各国纷纷对选拔制度进行改革。
以改革最为彻底的秦朝为例,武将方面以军功授爵,打仗立功就是升官进爵的标准,就算是宗室,要是没有军功,也别想封爵;
文官方面则是客卿为主,各国人才云集秦国,主要是给人当门客,上是秦国国君的门客(即客卿),下也是各高级官员的门客,关键时刻,这些门口建言献策,如果被采纳,就会被授予官职或者推荐给国君,正式步入秦国朝堂,秦国的重点文臣商鞅、张仪等都是这条路出身。
汉朝:察举制为主秦国的军功授爵是建立在列国纷争的基础上的,有仗打才有军功,而统一以后,全天下的人才都只能为皇帝效力,官员们招揽门客是想干什么?
门客也就走向了消亡。
不过秦朝太短,选官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要到后面的汉朝,用了几十年功夫,才在汉武帝时期建立察举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这是一种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制度,皇帝统御个同姓诸侯王和地方郡县。
为了招揽人才,刘邦曾下令让各诸侯国和郡县向中央举荐人才,此后汉文帝、汉景帝都曾下达类似命令。
到汉武帝时期,这类命令成为定制,各郡国的长官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朝廷经过考试后分等级,决定这批人才的去处,实在太差的,就直接打回,这就是察举制。
此外,还有客卿制度的升级版——征辟制,皇帝和高级官员可以去请社会上名望高的人出来做官,皇帝直接出手叫“征”,地方官聘用叫“辟”。
察举制作为两汉选官的主流,最后却变了味,原因很简单,虽然被举荐不一定能当官(要考试),但就为了这个考试资格,就有很多人争破头了。
按照汉朝的规定,被举荐的人要么是孝廉,对亲孝顺,对事廉洁;
要么是秀才,有优秀的才能。
但在贪官污吏的运作下,这一规定变成“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家里有人,比什么都好说,汝南袁氏这种世家大族逐渐崛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为主汉朝灭亡后,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发现察举制和征辟制不能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要,于是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其实是对察举制的放言改良,察举制将推荐人才的大权给了地方长官,朝廷对选上来的人才不知底细,九品中正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这些意见,最终会量化成一张表,交到中正手里。
中正是一种官员的名称,负责品评人才,其本意为公正,按地方意见合理地评定人才等级,共分九等。
但大中并不公正,他们跟汉朝的地方长官一样,最终沦为世家大族的背书,但凡豪门出身,品级必定高,但凡寒门出身,品级必定低,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朝廷完全被世家大族垄断。
隋唐以后:科举制为主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唐朝完善,宋朝进一步完善,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定制,成为选拔人才最主要的通道。
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和世族对于人才选拔的垄断,给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窗,相对实现了教育考试公平。
首先是考试资格上,人人都可参加。
为防舞弊现象的发生,朝廷还陆续实行了“糊名”、“誊录”等制度,杜绝营私舞弊。
当然,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八股选士的推行,科举制实际上已经僵化,把许多中下层士人逼成了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
参考:
古人对人才非常重视,为了求得人才不辞劳苦,如我们熟知的三国时期三顾茅庐的故事。
为了搜罗人才,豪门贵族不惜家财,养士成风,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以“食客三千”而闻名。
古人选择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古人认为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首。
古人讲德,内涵包括要敬天顺道,讲法则规范。
按孔子的标准,是以“仁义”为核心的;
按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标准就是“三纲五常”(见《春秋繁露》),讲究君臣礼仪,讲究仁义礼智信。
如《礼记》所言要“行修言道”,即行合忠信,言合仁义。
这些观点的进步的核心在于“以民为本”,讲究个人道德修养。
古人是很重视人的“品德”的。
三皇五帝时期,帝尧本来可以按诸侯的建议将帝位交给自己的儿子丹朱的,但他认为丹朱“顽凶不用”,而把重孝悌的盲人的儿子舜作为考察对象,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观察他的德行。
这就非常注重“德”。
汉朝明确要求地方官员要“举孝廉”,就是认为孝是立身处世之本,廉是当官从政之方,只有拥有这样美德的人方“心术不歪”,才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他不但是个孝子,还以义闻名。
因为兄长的好友犯事受累,虽然无辜,但年仅十六的他面对郡县的问罪竟然毫无惧色,主动包揽责任,名闻一方。
孔融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不惧与奸臣董卓作对。
被贬往北海为相期间勤政亲民,政绩明显,被称为“孔北海”。
后升任少府。
当然,人才也是人,末必都能尽善尽美。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书解篇》认为“人有所优,固有所劣;
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一百多年后曹操承传了这种观点。
为了获得更多的人才相辅以求在乱世中崛起,他三次颁发求贤令。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十九年,他在命令中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
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由此观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他以反面人物陈平与苏秦为例直言“有德之士,未必能够上进;
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
正因为曹操选择人才强调了个人才能,“唯才是举”,所以他的队伍人才济济,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力量。
古人又是如何知道要用的人是不是人才呢?
识才的方法,除了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考核(如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之外,还有一些“识人偏方”。
如战国魏文侯时期李悝的“识人五法”, 《吕氏春秋.论人》还提出“八观六验”理论,强调通过多方面的考察来识人。
三国大神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一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识人七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有点类似于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为了蜀汉呕心沥血,可惜他看人也有走眼的时候,被他赏识重用的马谡“大意失街亭”,让他攻取祁山的行动宣告失败,不得不将马谡“挥泪处斩”。
对人才的识别选拔落实于制度,古人还是比较完善的,主要有四种:世卿世禄制、察举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世卿世禄,即世袭制,父辈做官享禄,子孙也跟着当官。
三皇五帝时期,禅让成为美谈。
但自大禹以治水居功后,传位于子启,开创了“世袭”先河,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周武王推翻了商纣之后,将王室子弟与有功大臣分封天下,同时各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将卿大夫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将土地与子民分封给士,这样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森严的贵族等级。
考虑到周分封的弊端,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实行了郡县制,但到了刘邦时期,为了“天下永远是刘氏家天下”,刘邦又拾起了分封这棵老树枝,分封刘氏诸侯到各地。
三国之后,虽然分封不再,但是世袭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名门贵族“子袭父爵”、“世卿世禄”一直绵延整个封建社会。
虽然“龙生龙、凤生凤”,但是世卿世禄也会造成士族豪门势力膨胀,对于中央集权就会产生威胁。
况且“虎父”也会生“犬子”,刘备不是生了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轻易得来的享受还会滋养腐败糜烂的寄生虫。
所以为了得到更多名符其实的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刘邦虽然实行了分封,但他还是认识到了世卿世禄对于人才选拔的不足,于是于称帝十一年首次下达求贤诏书,希望天下能人可以辅助他治理国家,开“察举与征辟制”的先河。
汉文帝在位多次下诏要求各侯王公卿郡守推举贤良能直言极谏的人由皇上亲自问策,采纳其真知灼见。
汉武帝听从思想家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完善了“察举制”,拓宽了人才的选择之路。
据《汉书.武帝纪》载,朔元冬十一月汉武帝在诏书中阐明了“兴廉举孝”重大意义,批评了当前无人举荐贤良的不良作风,要求各郡守履行“推举孝廉贤才”的责任,还制订了具体的奖罚制度:“进贤受上赏,蔽贤受惩罚”,对于那些对举贤诏令置若罔闻的官吏,当以不遵朝命论。
不能培养与发现贤才,就是不能胜任其职,应该罢免。
所谓察举,实则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察举的标准,核心还是德与才。
察举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孝悌闻名”的儒生,一是“廉洁有才”的吏士。
这些人才经过地方官员的举荐后并不是立即就职任用,而是要经过相关考核。
考核分为岁科与特科。
岁科一般一年选拔一次,通过者则被安排到政府相关部门先熟悉业务再委以重任。
岁科除了“孝廉”,还有茂才、廉吏、光禄四行(即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
汉时期的官至太尉太傅的陈藩,就是举孝廉出身,一生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汉桓帝时由于封爵赏赐过度,宠臣外戚当道,陈藩不怕得罪权贵而进谏,使汉桓帝释放了不少宫女,减少了封爵;
汉桓帝包庇作恶犯法的宦官而要处死严明执法的太守,在众人对此“噤若寒蝉”的情况下他冒死上疏。
在浊秽满朝的东汉,陈藩是难得的一股清流。
而征辟,是指皇帝或官府下令征召社会上那些有声望的人士出来做官,如以能言善辩著称的的东方朔就是汉武帝下诏求贤令后上书毛遂自荐而得到重用的官至太中大夫。
当然对这些名人是否从政不加强迫。
如瓦岗首领李密就曾被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但他因为要照顾祖母而气绝当官,为此写了名篇《陈情表》,晋武帝看了深受感动。
察举与征辟制是统治者积极进取的一大举措。
它让更多的下层才干晋身仕途提供了机会,宣扬了社会正能量。
不过,到了东汉后期,察举与征辟就完全成了权贵笼络人心培植势力的游戏,察举“非亲即贵”,有的甚至无德无才,弄虚作假。
如《后汉书》社会不断出现“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的官僚门阀集团。
察举与征辟又成了变相的世袭。
为了弥补察举制与征辟的不足,曹魏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此后该制度一直延续到两晋末。
东汉末年,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令。
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取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
大体做法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各一人,对各地人才进行调查,把相关人员的身世、道德声誉以及个人专长按照九个等级(即“九品”)进行填表登记,再将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最后送吏部作为选官依据。
九品中正制参考家世,看重道德与才能,广泛发动各级地方官员参与调查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把豁免权收归中央政府,有利于打破汉末士族集团垄断的局面,有利于各类底层人才的被发现与利用。
当然了,九品中正制并非人才选拔的唯一路径,它的实质还是“察举”,且察举与征辟等还是重要的考核方法。
但是到了后期,“重家族身世”愈演愈烈,豪门子弟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铨选入仕而不须经过察举科试。
据相关资料统计,可考的西晋入仕的192人中,直接因身世入仕者占56人,到东晋则更有发展,入仕的209人中直接入仕者占118人。
而州辟廉吏与察孝廉成沦为了底层读书人的入仕途径。
这种只重门第而轻德才的做法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而门第高的士族腐败又加剧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分裂的倾向。
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于是通过改革,产生了科举制。
科举制初期开设进士科,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主要考关于国家政治方面的内容,隋唐时分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进行,制举由皇帝下诏进行。
考试内容包括诗赋。
武则天时期则开创殿试和武举,皇帝亲自参与考核,武力超强者也可以参与考试。
明清将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最低一级是院试,由州县长官监考,通过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秀才,然后可参加乡试,为省一级,通过的就叫举人,举人就有资格当学官或者知县,因此有“老爷”这一俗称。
老爷们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即由礼部主持的会试,通过的叫贡士,最后参加殿试,通过者叫进士。
前三甲分别叫状元、探花、榜眼。
科举制由两晋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止,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科举制具有“报名自由,考试公平,竞争平等”的优点,如清初著名文人纳兰性德,虽然家庭显赫,但一样也按程序参加了各级考试并以第二甲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获“赐进士出身”。
这样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给社会各阶层进入仕途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提供了平台,大批地位低下出身贫寒的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从底层上来的人才更为懂得理解与体谅底层人群的疾苦,从而更有利于政治清明,这在封建等级社会巨大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
参考:
从周朝开始,是世卿世禄制,秦朝由皇帝直接选任地方官员,到汉朝采用察举制,标准是品德和才干,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九品中正制,以出生为标准,从隋朝开始,隋文帝创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出现殿试和武举,宋朝出现糊名制,考试制度逐渐日趋完善,明清出现八股取士。
参考:
你好,历史的溪流为您答题! 选贤任能,从而使我国的文化能够代代相传,直到现在。
那么古代是如何选贤的了?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就是相当于地方长官从民间或者底下人才的推荐,这个既要看自己的运气还要看自己的实力,机会来了你没那个能力岂不是白搭。
【征辟】由皇帝直接出榜招揽天下英才。
一般是皇帝急于办什么事,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皇帝出皇榜,谁有本事揭皇榜就可以了,这种情况我们在电视剧里面也能看到。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这一点可是古代一条硬性标准,一般来说只要是当官的,如果被查到在家不孝,那么你的仕途就到头了。
【科举】这个就好理解了,就是考试了!只要你书读的多,到时参见全国的统考就行,只要达到进士的标准就有资格去做官了。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但是往后一千多年一直延续了这种开科取士的方法,这对于底层的读书人来说是一种最公平的升迁之路了。
总得来说,后世基本上以科举和察举两个并行的多,就像电视剧里面看到的,由某一位大官在皇帝面前举荐某位有才能的人,一般皇帝也是会同意的。
参考:
1. 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4.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
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1)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产生的原因:①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②政治条件: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
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
隋唐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
产生的过程: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
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3) 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 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
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第四,扩大录取名额。
例如宋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科举取士近万人。
北宋中期,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这些对科举制改革的措施也被废除。
(4) 明清:科举制的僵化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
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
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参考:
答:分为四个:世官制、察举制、9品中正制、科举制世官制,是通过家族血缘关系,将管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察举制,主要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核科目。
9品中正制,以所评定的品级,成为受官的依据。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参考: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姜子牙说起,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由此看从商周时期开始选拔人才要遇明君,而人有真才实学。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才子遍布天下,为君者不用自己去选拔就不断有才子送上门来“毛遂自荐”,当然也不乏有名之士被君侯争相的。
所以人才可以凭借自己的名被选拔或者通过自己的嘴去游说。
到了汉朝逐渐形成较为规范的察举制,主要考察的是人才的品质,所以说人“品”很重要。
品质中占比重最高的是“孝”,毕竟百善孝为先。
魏晋南北朝时期,将察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设立大小“中正”官来评价人才,将人才细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当然评选的标准还是老百姓公认的舆论。
南北朝那会士族门阀腐败至极,他们的后代借助门第就能直接当官,所谓的评选便形同虚设了。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推行科举,打破门第,开始有寒门学子走上政治舞台。
科举制在唐朝发扬光大,并通过科举选拔出了大批的寒门名士,充实了唐朝的朝堂,正是这大批真正才子共同绘就了一副大唐盛世图。
而科举制一直到清才推出历史舞台,科举的内容也日渐僵化,变成了“八股文”的代名词。
参考: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2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参考:
我们来从秦朝说起,秦朝有讲究,你别看它还没实行科举制度,可选拔人才说法到真不少!首先呢,秦朝选官,第一你得有家庭背景,换句话说你得有钱,穷人当不了官,可见这社会多现实!拿韩信说,这货开始就是一穷光蛋,一贫如洗,所以当不了官,可是他遇到了萧何,萧何家里有钱,当了秦朝一个县令,后来辅助刘邦,正是也遇到了韩信,从此改变了韩信的人生!第二呢你得懂法律,会书法,还说萧何,萧何勤奋好学,恰恰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
第三,你得年满17!所以这是秦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我们来说汉朝汉朝实行的是乡举里选,就是当时各个地方都可以推举人才到中央,有三种形式,第一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的时候,就是下诏书,选拔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才到中央去当官;
第二呢,比如说哪里突然闹灾荒,民不聊生,这就说明政府不行,得换人,皇帝又下诏全国各地推举人才到某某闹灾荒的地方做事!这样被推荐的人叫贤良,贤良之后还得接受考核,考核的官员写一大堆问题,让贤良们作答,如果考核官员觉得某个答案不错,那么恭喜相应的贤良成功上任,当然了,这种选举方式是不定期的!第三种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比如说,皇帝哪天突发奇想,该派个人去西域传波传播大汉的文化了,顺便带回来点珍宝,这时候就需要像张骞一样的人啦,这种人才得会说外语,了解当地民俗,还要能吃苦,能应变!或者治水,哪个人会治理方法啦,哪个人就能当官,所以有一种技能非常重要!后来呢,朝廷推举孝廉,也是不定期的。
汉武帝时,曾下了一次诏书,大意说:你们诺大一个郡,若说竟没有一个孝子一个廉吏可以察举到朝廷,那是太说不过去的事。
而且地方长官的职责,不仅在管理行政,还该替国家物色人才;
若一年之内,连一个孝子一个廉吏都选不出,可见是没有尽到长官的责任。
之后汉朝一百多个郡,每年都有两百多个孝廉被推举上朝廷!他们有的当郎官,有的被发到别处做官!接下来,我们来说唐朝,盛唐科举制度的成型着实改变了一大批人才的命运啊!我们先说唐太宗吧,这个皇帝把人才当时头等大事,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广揽贤才!够开明了吧!而且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有本事就用谁,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还有这个皇帝他善于纳谏,因为他相信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可见有个好伯乐是每一个千里马的梦想!当时呢,一个读书人要想科考,得参加童试,过了,参加县试,接着是府试,府试过了,这个读书人就成为了秀才!接着他就拥有了科考的资格,然后再参加乡试,会试,殿试!都过了,就成了状元,这辈子不用愁了……总的来说唐朝选拔人才有四点,一曰身,即体貌丰伟;二曰言,即言辞辩正;三曰书,即楷法遒美;四曰判,即文理优长!不怪朝廷上的人能文能武!我们再来讲宋,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选拔人才从战争未结束就开始了,但人家赵匡胤丝毫不在乎,建国当年就开始科举,他实行文人治国,天下第一大错!就靠那么几个人填满所有职位!所以赵匡胤想了一个办法 就是让当年中举失败的当一回官!这叫恩科进士,可见中国从始至终就是人情社会,没中举的也成了进士……宋朝它其实有两大科举系统,常科、制科,常科像高考一样,由国家规定考试相关内容,只要考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不少吧!我们再说制科,这个就是皇帝举办的小范围考试,且不管你背景多厉害 或者家境多贫寒,都可以参加,不过得由宰相推举!这其中有不得不放弃常科参加制科的,比如富弼,北宋名臣,他为啥就必须参加制科呢,因为他老丈人晏殊当大主考,需要回避……当然也有逞能的,苏轼和苏辙,这俩兄弟已经中了进士还非要参加制科,最后入第三等,后来苏轼因为自大,被贬到黄州……所以做人要低调!现在到了元朝,元朝科举制度没有取得发展,因为这是蒙古人的朝代!元代考试规模很小,全国举人不超过300,元代16次科举,进士才一千二左右,关键这科举制度还体现蒙古人的气息,换句话说,有着强烈的民族压迫感,元廷将应试的举子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类。
在考题的设置上,“蒙古”和“色目”考生的考题要比“汉人”和“南人”考生的简单许多;
而且,前两科的学生需要考两场,后面的两科学生要靠三场,所以汉族学生考上进士几乎没有!明朝也是科举!明朝科举有一些不同,首先是学校类别,一类是国学,比如国子监;
一类是地方上的学校,由地方政府开办!进入其他的学校根本进不了仕途!考试还是延续唐宋科举的方式,不过内容嘛,就很局限啦,当时学好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基本上学子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而且答题的方式也是有严格的限制,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这种类型的文章就称之为八股文,许多考生为了追求语句排偶,就失去本意,搞得文章语句不通!严重限制了人才的能力!我们再来说清朝清朝起初科举制度很像样!后来出现了八股文,文字狱,导致清朝文化落后,于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廷在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之后,也开始寻求一定的变革,科举制度这种覆盖面较窄的取士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朝廷的用人需求,清政府就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批准设立算数和自然学科!第二年又加入经济学科想选拔更有思想和能力的人才,但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就给取消了,科举再次恢复旧制。
后来从1906年开始,由学务大臣颁布各种新式教科书,设立小学堂,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就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