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要对大同屠城

这个和一个人有关系。
关于姜瓖这个人我就不多说了。
他投降满清之后,就一直对满清有所不满。
在八旗征山西的时候,八王(阿济格)错误政策及其随人任意奸淫妇女。
一个有身份的新娘被他们从轿中抢走,姜瓖亲自找他们要人,被撵打了出来。
姜瓖不能再忍,勃然大怒,誓用鞑靼的血来洗刷耻辱,立即率亲兵到他府上见人就杀,吓的阿济格从城墙逃走了”。
姜瓖于1648年十二月初三日举旗反清后,清廷最开始令英亲王阿济格前往镇压,认为很快事态就能平息下去,阿济格部所领兵力也确实极为强劲,包括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固山贝子拜尹图,镇国公傅勒赫、岳乐,护军统领鳌拜等。
博洛在平闽时自领一军,此时却只能给阿济格当副将。
但建州贵族明显低估了山西人民反抗的决心和力量,起义风潮很快席卷全晋,朔州、宁武、代州、五台、忻州、泽州、平顺、韩城全部在短时间内减辫易帜,清军只能控制省会太原及附属的少数几个据点。
面对危局,清廷不得不先后派出梅勒章京俄罗塞臣前往大同支援阿济格,令多罗敬谨郡王尼堪同固山额真镇国公喀尔楚浑、辅国公穆尔祜前往太原稳定晋中局势,起用吴三桂、李国豪镇压陕北义军王永强部。
由于京城兵力空虚,多尔衮下令谭泰和何洛会平定南昌后,即率领南下八旗回京,江西全部移交给绿营汉军。
到了三月,入关后从未亲征过的多尔衮本人都坐不住了,亲自领兵前往山西,攻取浑源并血腥屠城后来到大同城下力图诱骗姜镶投降,结果姜镶不为所动。
为了打破僵局,多尔衮不惜重赏,将此时坐镇山西的几员副将,郡王硕塞、博洛、尼堪全部提拔为亲王鼓舞士气。
至此,除了多铎因为重病缠身没有出动、济尔哈朗在湖南牵制南明主力不便脱身外,1649年清廷在山西的军容和1644年底进攻大顺的阵容已经相差无几。
中途由于多铎病逝引发的一系列权利更迭,多尔衮不得不短暂返回北京处理政务,同时解除阿济格在山西的总指挥职务,但山西的清军总数进一步加码,固山贝子满达海(随后加封为亲王)、镇国公吞济喀、辅国公巴布泰率领援军进一步缩紧大同的包围圈。
不到两个月后,多尔衮再次亲征山西,绝对的兵力优势下山西明军终于支撑不住了,朔州、宁武渐次失守。
由于局势好转,同时考虑到两次离开京城带来的政治影响,多尔衮最终没有再次前往大同,而是在途中就分兵护军统领索洪、署护军统领希尔根增援山西,他本人在阿鲁席巴尔台和蒙古贵族狩猎后返回北京。
回京后多尔衮依然不放心大同局势,再次命令阿济格带领固山贝子巩阿岱、内大臣鄂齐尔前往大同前线。
八旗大同之战伤亡结果:伤亡尚在其次,旷日持久又进展缓慢的围城血战对清军的士气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以下是山西之战后清廷内部对失罪人员的处理结果:牛录章京朱亘生被敌夺门,章京席巴礼、朱查哈、博洛兑、德尔德、当敌兵填壕、坏城堞而出,不即迎击,又擅离汛地,俱拨斩;
甲喇章京阿喇密、署护军统领,遇敌出不进击,拟革职,籍其家;
牛录章京叟塞不迎敌进击,拟革职,鞭一百;
章京阿布达礼、罗习藉口救援,潜避僻处,拟革章京,各鞭一百;
章京博尔和兑、牛录章京勒弼,不前进救,援诈言往救,拟革博尔和兑职,解勒弼牛录章京任,各折赎;
署护军统领格尔特本旗汛地被陷、不先驱救援,及后往救又诈言褚库未曾先往,反谓身败敌兵,拟鞭一百,折赎。
由于围城日久,外无援军(事实上山西各地的义军对大同组织过多次增援,但由于清军在大同前线的兵力过于雄厚无法突破),大同城内终于发生内变,总兵杨振威叛变,姜镶被刺,随后穷凶极恶的满洲贵族对大同百姓除杨振威所属亲信及家属600人外,其余投降的官吏兵民全部“尽行诛之”。
大同失守后,清军进一步对攻克的运城、汾州等地屠戮一空,虽然山西、陕西剩余的义军依然在奋起抵抗,但是满清对士绅还是笼络的,有不少头面人物和各地士绅纷纷将义军领袖绑了投降,即使如此,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依然坚持到1649年底才告结束……
参考:
这就要问问大同总兵姜瓖了,这哥们这辈子,真的是一叛再叛,最终导致无路可走。
大明朝的江山,就是姜瓖这个人给搞丢了。
有人说这个帽子是不是扣太大了?
我们看看姜瓖这家伙都干了些什么,就知道大明朝的灭亡是不是跟他有关了。
李自成在宁武关和周遇吉血拼了很长时间,结果周遇吉愣是拼掉了李自成7万多人马。
老李的精锐损失惨重,这让李自成彻底动摇了。
他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可是真正能上战场决战的不会超过20万人。
一个小小的宁武关就折损了他7万多人,再往前走还有更高大的城池,比如大同、宣府等。
所以李自成一度打算撤退了,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同总兵姜瓖的降表递了上来。
小小的宁武关都能宁死不降,可大同这么大一座城池,却主动投怀送抱。
老李这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可以说,正是大同总兵姜瓖的这份降表,再次坚定了李自成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不久之后宣府总兵王承胤也选择了投降,两座大城前后脚的功夫,就被李自成给收了,那京城自然是无险可守,被李自成吞了也就很正常了。
现在你知道姜瓖这个人的可恶之处了吧?
但凡大同能和宁武关一样,姜瓖能和周遇吉一样,那李自成铁定是没办法进北京城的。
糟心的事情还没完,姜瓖又投奔了清朝。
既然投靠了李自成,那就好好给人家干活好了!可是姜瓖这家伙小心思不要太多哦,他投降李自成无非也只是为了利益罢了。
李自成打心眼里瞧不起姜瓖这个人,但是又不得不重视姜瓖的实力。
为此李自成在离开大同的时候,选了几个自己人留在姜瓖身边,等于是架空了姜瓖这个大同总兵。
那姜瓖心里就不太高兴了,所以得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以后,姜瓖就已经蠢蠢欲动做好投奔清朝的准备了。
所以当清军进攻大同的时候,姜瓖不仅没有帮着守城,反而将守城的大顺军将领给宰了,主动投靠了清军的英亲王阿济格。
多尔衮是最会恩威并用的人,他先派人把姜瓖叫来痛骂了一顿,此后又让他官复原职,依旧镇守大同做总兵。
松了口气的姜瓖心里又不爽了,为啥?
因为他觉得自己主动献出了大同城,又带来了这么多兵马入伙,咋是这个待遇呢?
再次背叛清朝,姜瓖终于万劫不复。
越想越气愤的姜瓖,还不得不跟着清军前往陕西攻打榆林地区的大顺军,这一肚子火压根就没地方发。
所以姜瓖心里很苦恼,再加上清军南下以后,曾经多次征调山西地区的人力物力,这也加重了姜瓖统治地方的压力。
清军对这种一叛再叛的人,当然没那么信任。
所以当后方稳定以后,清朝便让各地封疆大吏,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京城,实际上就是去做人质的。
姜瓖也不例外,把大儿子姜之升送到了京城做人质。
按道理说,姜瓖还是比较乖顺的,毕竟他自己也清楚,此时已经退无可退了。
但是他认为清朝欺人太甚。
当时蒙古喀尔喀部南下入侵,所以多尔衮就派遣阿济格去镇守大同,一下子姜瓖这位总兵就不香了,因为来的全都是王爷贝勒,压根就没他说话的份。
再加上阿济格这家伙来了大同以后,立刻开始胡作非为,镇压百姓,激起了民变。
同时多铎去世了,多尔衮身体又不好,因此姜瓖利用这个机会,在1649年果断选择反清。
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你拿什么跟多尔衮斗呢?
看起来这是正义之举,毕竟姜瓖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
可是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整个大北方,全都在清朝的手里,而大同就跟混沌馅一样,死死地被清军包围着。
所以说姜瓖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擅自带着大同的兵马反清,这是相当不明智的。
你至少得给自己想一条后路吧?
没有退路的话,我看很少有人愿意跟着你干。
姜瓖镇守古城,遥奉永历帝为天子,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所以多尔衮派遣阿济格前去镇压,花了6个月的时间,才把大同熬得粮草殆尽。
最终姜瓖的脑袋,还是被手下人给砍了送给了阿济格。
从起义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阿济格屠城,的确有泄私愤的可能。
阿济格这家伙没什么大脑,多尔衮三兄弟里,多尔衮睿智,多铎善战,可是阿济格却是个莽夫。
他之前在大同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是纵容士兵们抢女人,这是他们的士兵最爱玩的游戏。
可是有一天他们抢了一个大户人家正在娶的媳妇儿,结果姜瓖忍无可忍了。
他带着把刀,拉上一帮弟兄就冲入了阿济格府上,见人就砍。
吓得阿济格连忙爬墙出去才躲过一劫。
你说吃了这么大瘪的阿济格,在打下大同以后,会善待姜瓖吗?
当然不会。
由于百姓曾经帮着姜瓖一起守城,所以阿济格宣布屠城。
总结:杀一儆百,清军初期做得很到位。
其实清军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杀一儆百,当时天下还没有大一统,所以姜瓖叛乱以后,山西地区不少人都选择响应。
为了镇住这帮人,阿济格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他将大同给屠了,就是为了给山西其他地方做个榜样。
效果显然很好,一下子就把各大小城池都给镇住了。
当然了,阿济格自己被江西搞得很没面子,这也是事实。
在给朝廷办事的基础上,顺带着给自己报仇也是合理的。

参考:
为什么要屠城?
很简单,满清就喜欢这么做!尽管300多年的民族融合,满族已经与我们彻底的融合到了一起,但就事论事,结合明末清初的历史和事实,当时的满洲人可没有“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概念。
入关后的他们始终都保持着同样的态度:服不服?
不服?
直接杀光光!服?
那就收你当奴才!由于几百年前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后人并不知道当年的满清入关到底对中原百姓做了什么?
不过这无妨!想知道那一时期他们做了什么?
好好看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干了什么吧?
他们干过什么,当年的满清就干过什么!目前的民族融合,不代表可以颠覆当年的血腥历史!当然,在这里还得感谢抗日战争期间,无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烈们,如果不是他们,当年的汪精卫和周佛海,现在保不齐都是功臣了!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公元1649年多尔衮为何要对山西大同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
原因就在于,他要消灭反清复明群体的反抗意识,这种消灭并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消灭,更是精神上的消灭!你不服从清朝的统治,那我就要把你杀光光!你暂时不在清朝的控制下,也同样想实现自己反清复明的梦想,那好!眼前的大同屠城就是对你最好的警告!多尔衮的举动,不仅仅是要平息山西境内的反清势力,更需要借此对南方的南明力量进行震慑,以此催生出更多的奴才!当然,多尔衮针对大同城的血腥行动,也是基于一个让满清深感危险的时代背景——公元1648年到1949年,清朝版图下的叛乱年!1648年3月,清朝任下的江西提督金声桓,在江西首府南昌举兵造反,在杀死了南昌城众多不愿造反的清朝官员后,金声桓率军从南昌出兵,对江西境内的清朝把手的城市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城掠地。
虽然攻击行动失败,金声桓被迫退守南昌。
但此时,满清治下的江西全境已经一片大乱。
在金声桓起兵的同时,在南明政权和金声桓的策反之下,原投靠满清的广东提督李成栋也举起了复兴明朝的大旗。
其在广东境内对不愿归顺明朝的满清官员展开了一系列的杀戮,随后聚众十几万官兵重新归顺到南明政权的麾下。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清军耗费多年才攻克的江西和广东,此时又纳入到了南明政权的版图下。
此时,云贵地带正在南明政权的掌控当中,四川正处于明清双方的争夺战场,广西大部、湖南一部也有南明军队的力量。
湖北的西北部有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郑成功也在福建沿海与清军持续作战。
伴随着这一年,江西广东两省的反正,南明政权在名义上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南明与清朝似乎又有了南北对峙的底气。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清朝的后院又发生了起火,公元1648年11月,正当清朝还没有解决江西广东叛乱的危机时。
北方的山西大同竟然发生了叛乱,靠着姜瓖的军事力量和家族余威,山西北部四州七县共计11个城市举兵造反,山西境内还有其他起义武装纷纷建立。
前方吃紧,后院起火,面对如此严峻的军事危机,掌权的多尔衮又为何不能采取强力镇压?
对于属于外来入侵者的满清政权来说,指望他们用怀仁政策来招降各地的南明武装力量是不可能的,对于侵略者来说,只有屠杀才是降服对手的最好手段!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同在坚守九个月最终城破之后,多尔衮下达了屠城令!
参考:
总兵姜瓖本是降将又复判大清,并且打出反清复明政治口号,再一个是阿济格这个混蛋倒行逆施激起民变。
当时天下还没有安定,多尔衮没有时间安抚人心,也没那个心思,屠城可以快速解决后方问题,而且还可以震慑天下,给那些心智摇摆,死不投降的人好好上上课
参考:
清军入关屠城是震慑人心的一种手段。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落后文明要征服一个比他强大几十倍的民族,用屠杀的方式减少抵抗,应该是通用的手段。
远有蒙元灭宋,近有鬼子侵华,基本上都采取了这种手段。
在清军入关前,清军就已经制造过辽东济南等几十次屠杀,这些屠杀令清军后顾无忧,也令当时的明朝北方大地彻底残破崩坏,为清军入关后顺利统一北方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在清军入关后,也在全国各个省份都制造了屠杀以震慑人心,例如扬州,嘉定,南昌,厦门,广州,重庆,桂林等地。
说实话,起到了很大作用。
鬼子侵华前,日军参谋部学习总结了清军入关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屠杀。
另外一个原因,大同反正确实给满清带来了很大难题。
要知道,清军入关前期,其实就打了两场大仗,一片石有吴三桂顶在前面,唯一算硬战的只有潼关。
之后都是一路所向披靡,李自成,张献忠,南明三帝一监国,除了李自成当时抵抗比较强,剩下都是一触即溃或者直接投降,张献忠刚打起来就中了流矢死了,弘光苦心经营的江北四镇除了黄得功剩下全降了,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左良玉降了,拥有最强海军的郑芝龙降了,南明三帝一监国手下百万大军无一男儿。
只剩下永历和西营忠贞营在西南苟延残喘。
要不然多尔衮也不会志得意满的发布剃发令和圈地令。
而大同反正时期是汉人抵抗入侵的第一次高潮,在当时山西姜襄,江西金声恒,广东李成栋,还有湖南部分地区同时反正,算是对多尔衮的当头一棒,尤其是大同姜襄,牵扯八旗主力将近一年,如果不是明朝已经烂透了,这次抵抗真的有可能对新生的满清造成巨大打击。
事后,清军也不仅仅是将大同屠杀,对南昌,广州,株洲等地也进行了屠杀泄愤。
在当时,屠杀基本已经成为了清军维护脆弱统治的一种手段。
毕竟,当时的满族还属于野蛮文明,封建时代的中国,民智也没有开启。

参考:
中国的历史10个字告诉我们:养猪、杀猪、扩大养殖面积。
[捂脸]养猪(一个王朝建立进入太平盛世开始圈养贪官污吏)杀猪(贪官污吏养多了王朝崩溃开始杀猪模式)扩大养殖面积(杀完猪了又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开疆拓土)。
这就是历史[灵光一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