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

孔子的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原文如下: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意思是:樊迟问什么是明智。
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在百科中,“敬鬼神而远之”是这样解释的,“敬之而不亲近之意。
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不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从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其实表达了圣人的现实与理性。
何以这样说呢?
孔子提倡对于我们并不了解的事情,既不能轻易相信,也不能盲目否认。
这在当时的时代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观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理解了很多以前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天狗食月”,比如火烧云,所谓“鬼神”不过是我们的想象。
但在孔子的时代,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就全都被归于鬼神了。
于是,国君要带领臣民祭天祈求风调雨顺,要占卜看是否适合出征,要供奉神灵以祈庇护……那时候的人们把神灵作为全部的精神寄托,是一种信仰。
孔子没有单纯用“信”或“不信”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巧妙融合了二者——“敬而远之”。
不去戳破没有神灵,才不会与人们的信仰相悖,才不会摧毁大家的精神寄托;
不过度崇尚鬼神,也是避免人们在鬼神之说中越陷越深,希望人们更多务实。
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达到了两全。

参考:
孔子为什么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中国文化由三个部分思想组成。
第一是儒家,第二是道家,第三是佛家。
这三种思想,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分别占有主流地位。
但是相对来说,中国儒家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但有意思是的是,儒家并非宗教,而道家最后发展成了道教,佛教本来就是一种外来的宗教。
我们知道,宗教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神的崇拜,认为在这个世界之外,有神的存在,人的祸福以及人间的一切事情都由神来安排。
而儒家,是不相信有神的存在的,儒家相信的是人自我的力量,儒家强调人的个体的价值和努力。
因此,儒家是一种非常理性实用主义的派别。
那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如何看待神鬼一类的事情呢?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弟子樊迟与孔子的一段对话: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弟子樊迟问老师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你要把精力都放在人最应该做的事情上,而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实现你的人生价值,而对于那些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鬼神的事情,你报之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就行了。
这种脚踏实地的理性主义的精神,就算是人间的大智慧。
这体现了孔子的理性的现实的人文精神,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就把它先放在一边,我们只要努力做好人世间的事情就行了。
巧合的是,一贯反对儒家的庄子,其实也说过了类似的话,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对于我们搞不太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 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学说是扎根于现实的,它的立足点、着眼点和最终的价值追求,都在这块现实的大地上。
儒家始终把注意力和追求放在现实的人生上面,也就是说,人生的最高幸福和最高境界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儒家追求的是现实理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人的行事方式。
在这个中庸之道中,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的注重现实的实用理性主义的精神。
儒家追求“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极高明的境界并不非要在多高的地位上获得,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便可达到。
所以,中国人总是在最平凡中的生活中体验道德生活,体验大道。
这一点禅宗的“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个故事,其实更为鲜明地体现了孔子的鬼神观。
有一天,弟子子路问了孔子一个关于死亡的问题。
子路问,人死后是什么样子,孔子其实很生气,认为子路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因为人的任务就是把生活 给活的明白一点,活的有价值一点,而不是去追求那些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
于是,孔子告诉子路,“未知生、焉知死”!你要正确对待生死的问题,死亡是一件我们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死亡之后,是否还有灵魂,是否还能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
既然一切都没有答案,一切都是未知,那么把人的精力放在未知的东西上面,那就是浪费时间。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这种思想,其实重点不在鬼神,而是在提倡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鬼神的价值我们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生命的价值,而生的意义生的价值,我们如何过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则是非常明确的。
人生的最终意义是成为圣人,做不到的话那就做个君子;
人生就是要努力,要像孔子一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奋斗。
所以说,活着的意义是好好地活着,至于死是什么样子,你根本不需要着急,等你死了以后,就知道了。
当然,孔子是非常谨慎的。
他既没有说鬼神一定存在,也没有说鬼神一定不存在。
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孔子一般不会轻易下结论。
比如他对人性的善恶,没有下结论;
对有没有鬼魂,也不擅自下结论,他采取的态度是实用主义的,也许鬼神是存在的,也许鬼神是不存在的,这都不要紧,我们在祭祀的时候,就当他们存在一样就好了。
这种做法就叫“祭神,如神在”。
这是一种极为理性的现实主义的态度,他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鬼神要是不在,那也就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鬼神要是在,反正我们也诚心诚意地祭祀他们了,也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参考: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
从这句话本身看,是有让人远离鬼神的意思,但也不全是。
为什么呢?
因为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许多问题是不能做出科学解释的,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人们都认为是鬼神所为,所以人们是相信鬼神存在的。
诸侯出征,要祈祷神灵保佑打胜仗;
到了一些重大节日,君主要祭祀神灵,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平民百姓磕头祷告,希望神灵庇护全家福寿安康。
若孔子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的。
这句话的原文是: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樊迟问孔子什么样的人算得上聪明的人?
孔子回答说:“真心实意地为民做事,虽然崇敬鬼神,但他又能远离鬼神,这样的人,可以算得上聪明的人了。
”可见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的,说明孔子虽有疑问,但没有把话说得绝对。
他要樊迟明白,作为一个当政者。
祈求鬼神保佑人民,不如为人民做实事,远离鬼神,才是聪明的表现;
祈求鬼神,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的。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有关鬼神的情况,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意思是说,人生的学问还没有研究好,怎么又去研究鬼神的学问了?
从孔子这些话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有让人远离鬼神的意思,只是没有对鬼神的存在作出否定,而他的学生已经明确了孔子话中的意思了。

参考: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孔子的一句“敬鬼神而远之”让后人诸多猜测,还是相左的两个方向的揣测,说着皆有理。
更有人将这句话作为孔老先生唯物论的有力实证,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就学到这里,老师就说孔老先生是无神论者。
现在再回想起来,随着年龄增长,体会深刻,诸如此类的“教育思想”还是再自己反思一下才好,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题外话 记得历史课本上上还提到另一个无神论的坚持着,就是王冲,时至今日,我倒觉得这王冲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最好还是再去理解一番,说不定有不同的收获。
人死如灯灭,好似汤泼雪,若要还魂转,海底捞明月。
——王冲言归正传,说说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有不同意见,请指正。
鬼神是什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清楚“鬼神”的含义。
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
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
可见这鬼,终归还是人的,是人就会有人的脾性,欲念,或者说是需求。
鬼具体指的是什么?
像是祖先,先逝之人,都可以称之为鬼,而祭拜先人亡灵,自古有之。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孟子》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易 ? 说卦》神,灵也。
——《广韵》由此可见,神与鬼是不同,神是有神力,高圣的。
神具体指的什么?
风神,雨神,谷神……这些都是有种某种神力的存在。
孔子说,敬鬼神,这鬼神就有两层含义了,一个是鬼,一个是神。
儒学重尊卑礼教,孔子应该算是“模范生”,而祭祖等行为本身就是礼教的延续,细算起来,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另一方面,“鬼”之外还有“神”,神一般都是国祭,在古代平民百姓一般是不可以祭神的,就算王公贵族在这方面也是有限制的。
那么祭神都是在祭什么呢?
当然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
我们仔细想一下这祭神的本质,在如今看来是不是一种对自然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绝非是我们所说的妖魔鬼怪啊。
所以,孔子所说的鬼神是什么?
鬼是封建礼教秩序的延续,同时也是我们无法探知的存在,神的自然的未知的力量。
我认为孔子的意思,和现在人的所以为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就连定义都不同,而孔子本人得观点也无关现在意义上的“鬼神”之说。
各行其道为什么要“敬而远之”,因为天地有序,各行其道。
敬是尊重,远是拉开距离。
孔子是肯定礼乐和自然力量的,所以让人们敬畏,这本身就是对所有存在的尊重。
孔子又是相信天地有道的,认为人们不应该去强行干涉其它存在的本来,说白了,鬼有鬼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我们各自安分守己,相互尊重,自行其道,不要强意改变。
其实这思想和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道至简,很多东西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莫名的相近甚至相同。
所以,孔子的敬而远之,指的是我们尊重存在的万物,无论是可见或者是不可见,切莫用人的想法去干预其他“次元”的正常运行。
已经去世的霍金不是警告世人,不要尝试着去接触外星人嘛,这不也是孔子的“敬而远之”吗?
这外星人是鬼是神,还是人,我们都要保持尊重和敬畏,强行联系的后果,无法想象。
在这里说句话:人类确实挺作的。
由《易经》看孔子的鬼神态度我们现在的《易经》版本的十翼都是出自孔子之手,相信这孔老先生绝对不是觉得无聊去写系词什么的,有所感悟,才会有所见解,才能写出如此经典的注解。
孔子一定是认可《易经》的,而这种认可无关鬼神,在《易经》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力量的规律和发展的规律,月满则亏,阴阳相济,对鬼神之说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阴阳举证。
所以,从《易经》我们可以看得出,孔子本身其实是相信“冥冥之中”有神力,在不同于人类的另一个次元会有我们无法发现的事物,我们称他们为“鬼神”,孔子警告世人对于这些存在我们要“敬而远之”。
总结后人一直在争执“敬鬼神而远之”到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个人感觉这个方向就是错的,这本来就无关我们所谓的鬼神之说,这句话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敬畏和谨慎”!是后人狭隘了。

参考:
孔子为何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就得从头说起了。
人类学家在处理较高级的文化体系时,会把文化总体分为两个部分。
雷德菲尔德称其为「大传统」和「小传统」。
后来西方学界以「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说,取代了「大传统」与「小传统」之说,其意甚明。
就中国而言,在早期巫术阶段,乃生活群体狭小,族群政治功能未曾分化之阶段。
此时,大小传统尚未分化。
或者说,巫术即为此阶段唯一大传统。
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化,文化主导形态变为祭祀文化。
也即是说,祭祀文化成了大传统,巫术文化成了小传统而保留在民俗文化中。
随着社会发展,大传统由祭祀文化发展为礼乐文化。
祭祀文化作为小传统而变为国家宗教活动和普遍的祖先祭祀。
古代中国文化之发展历程大致为:巫术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
陈来先生云「周代的文化,下至春秋战国,都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线索,即人本理性与巫祝文化的斗争。
」(《古代宗教与伦理》)而孔子,即为人文精神进入自觉阶段之开始。
在原始信仰中,无论「天」「帝」还是「神」,其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主宰性,价值根源,人之义务。
原始信仰之神,自然代表一主宰性力量。
人世万物,都是被这个人格神所主宰的。
由此而衍生出,「神」即为价值之根源。
人应听从神命,是非对错亦以神之意志为标准。
价值和主宰混同一体。
价值与主宰性混同。
则人神关系表现出一种酬恩观念。
人应向神祷求、酬恩,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皆委托于神。
但孔子对这三方面的问题做了全新的解释。
现实世界的主宰不是一个人格神,而只是一种人力无法企及的决定性。
人在经验生活中,亦是被决定者。
但人本身有无主宰性而言呢,也即,人在这种现实的主宰中,有没有自己的自由呢?
有的。
人有自觉能力,能作价值判断,有「应该」与「不应该」之意识。
故在这种自觉意识上,孔子提出求正当之「义」的观念,以彰显主宰性之下人的自由。
也即是说,价值出于人之自觉意识,而在人之自觉处,即显人之自由。
由此,价值与主宰分立。
在事实层面,人固然有无可奈何者,成败非人所能掌握。
但在价值层面,人却可自作主宰,是非却是可由人可掌握的。
主宰与价值既分,则本来原始信仰中之人神关系也转向人与人之关系。
人神关系下人对神「酬恩」的人之义务与约束,亦变为现实世界中之「人伦」观念。
一切曾经鬼神层面之事,皆被拉入现实。
故孔子重现实层面之人与人之关系,而不重人与神之关系。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确立与透显之下,孔子对原本之对鬼神观念自然是不认同的。
故其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
祭祀活动当然还存在。
那么不重鬼神,又如何看待祭祀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对于祭祀,孔子不从神之受祭解释,而从现实的祭祀之人及祭祀行为说明其义。
祭祀重点在祭者之诚敬,其意义在于人履行祭祀之一套仪文上。
重点在于现实之人的诚敬,而并不是说真有一个「神」享祭。
也即实说,现实人的诚敬仪文,即为祭祀之全部意义。
如果人不能亲祭,则祭祀也失去意义。
故云「吾不与祭,如不祭」。

参考:
首先不同意楼下的说法。
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直白地解释就是孔子对鬼神的态度。
孔子之时包括他的前后之人都有鬼神信仰,你比如,楚国的屈原的文章里就有多少种鬼,屈原其实也对鬼神有疑问,所以有《天问》,那么,鬼神真的存在与否,当时聪明的人应该都明白。
孔子不能不知道。
孔子之所以“敬鬼神而远之”,事实上是仅仅是孔子“祭祀观。
”楼下说:在儒家看来,对鬼神的祭祀、敬重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认为不正确,孔子的祭祀观并不带有功利性,虽然它确实存在功利性的一面,但孔子的初衷是“尽于人心”而非“慎重归远,民德归厚矣”。
要不然,为什么孔子能言六艺,能言尧舜,能言二周,独不言信奉鬼神的殷商、夏朝之政呢?
(文/牛在看你)
参考:
好,鬼神观念由来已久,即使现在也难以根绝,孔子时代更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既然不能消除人们这一普遍的观念,孔子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极为聪明的做法。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这些虚诞飘渺的鬼神之事“存而不论”,他更
子路问鬼,孔子说“神鬼之事,吾也难明,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子贡子路这样的高足弟子都对鬼神感兴趣,可见当时鬼神观念的根深蒂固,那样的背景下,孔子是不可能破处迷信,让人们放弃对鬼神的信奉是不现实,孔子是做不到的,能做到敬而远之,已经是极高的境界了,也是极为聪明的做法。
孔子的鬼神观,对后世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中华民族脚踏实地,努力进取的务实精神正是与此有着极大的关系。

参考:
不能简单的认为“让人远离鬼神”,至于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从头来看看这句话。
一、先考察一下原文这句话出自《论语 雍也》: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我们只看前半句,意思大概是:樊迟问“智”的(意义),孔子回答:就是服务(务,就是侍的意思,这里也可以引申为治理)老百姓时,对鬼神要敬重但不要沉溺,这就是智慧了。
原文写得很清楚,并不是孔子孤零零的冒出来“敬鬼神而远之”这么句话,而是对樊迟询问“智”(知)的回答。
那么问题来了:樊迟为什么问知?
知,与“务民”有啥关系?
知,难道不是一个个体的、个人的素质吗,怎么会与老百姓有关系呢?
知,为什么就是敬鬼神而远之呢?
敬鬼神而远之,与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这几个问题如果能够理解了,这句话就很通透了。
我们再将其抽象一下,把上面几个问题融合成一个问题就是:知、民、敬鬼神而远之,这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二、再看一下背景樊迟这个人有点意思,在《论语》里,他有三次问“仁”,两次问“知”,孔子的回答都不同。
上面的就是其中一次。
这倒不难理解,孔子总是如此,即使同样的问题,他也会根据具体的事件,在当下的时间,对特定的人,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
那么,我们留意一下《雍也》篇,会发现有个现象,就是《雍也》里的对话,有很多都是要准备出去做官的人来问孔子,或是孔子评价一个人的从政的能力。
比如,开头就是“雍也可使南面”,此外还有:“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子游为武城宰。
”《论语》虽然不是严谨有体系的论文,但各类语录相对集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雍也》里收录的语录都和从政、出仕相关。
而樊迟问知,也就可以推出原因了:樊迟也要去从政,所以来问老师,关于从政的治道和仁道。
三、知、民、敬鬼神而远之,这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了解了樊迟是问从政何谓“智”,就可以回答上面这个问题了。
孔子的意思是说:治理民众,需要有一种智慧,也就是要引导民众正确对待鬼神,建立一种良性的与鬼神的关系。
这里的鬼神,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应该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祖先的神主,也就是祖先之灵;
一类是上古之时,虽绝地天通,一些巫的传统还存在,很多远古的传说的自然神山川神等。
而无论是哪一类,对老百姓来说,也无非是两种态度:一种是信仰,笃信,迷信。
一种是祭祀,礼仪。
在儒家看来,对鬼神的祭祀、敬重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但是,儒家又强调不语怪力乱神,不主张对鬼神的沉迷、亵渎。
或者说,沉迷就是一种亵渎。
真正的敬重,是按照礼仪来进行的,是要通过礼仪来表现的,是要把对鬼神的尊敬限制在理性、合理的范围,而不是任由自己面对鬼神哭天抢地,或是蓬头盖面。
等等。
所以,孔子是希望樊迟引导百姓以合理的方式面对鬼神,这就是一种治道。
古人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会从“通三统’、“文质论”的角度来说,强调夏商周的文质损益,这是经学上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参考: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也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孔子还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孔子还说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最后还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如果学习孔子的思想,只是片面的去摘录孔子的只言片语,那大部分人学到的是割裂的,甚至前后矛盾的孔子思想。
比如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听起来似乎孔子号召大家远离鬼神,尽量不要去和鬼神产生联系;
而孔子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听起来似乎再说祭祀鬼神要心意虔诚,如果一个人不能理解孔子的全部思想,就会觉得这两句话是互相冲突的,也就无所适从了。
孔子不是唯物主义学者先秦诸子百家中,恐怕能和唯物主义搭边的只有墨家和法家了,道家虽然有很多唯物主义的科学发现,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唯心主义。
孔子不是唯物主义的几个证明:孔子相信灵魂和祖先的力量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一天,病中的孔子拄着拐杖在门口散步,遇见子贡来看望自己,孔子说:\"子贡啊!你为什么来得这样晚!”接着唱起歌来: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唱着唱着就留泪。
告诉子贡:“天下失去道义很久了,无人能尊崇我追求的大道。
”夏人死了棺椁放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棺椁放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棺椁放在厅堂两柱之间。
前日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即死亡后),我是殷商的后人啊。
”过七天,孔子就死了。
孔子也算卦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也曾为自己算卦。
但他认为自己与那些只算卦的人是“同途而殊归”,换句话说,他更看重的是周易中的思想和义理,“观其德义”,而不是简单相信筮得的结论与否。
某日孔子筮得一卦,叫“贲”卦。
贲是文饰的意思,卦辞是“亨,小利有攸往”,亨是亨通、吉利的意思。
但孔子却很不高兴。
他的弟子子张就上前问道:“师,闻卜者得贲者吉,而夫子之色不平,何也?
”孔子说:“以其离耶。
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
夫质也,黑白宜正焉。
今得贲,非吾之兆也。
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
质有余,不受饰也。
”因为贲卦是山下有火之象,经离火相照,事物已非本己之正色。
孔子认为真正质地美好的事物是不需要经过文饰的。
他觉得自己是“质有余”,不需要文饰的。
所以,筮得贲卦,就不高兴了。
(贲卦的一层含义即为“有名无实”,寓意孔子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孔子“晚而好《易》”,并一度热衷于占筮。
在帛书《易传》中孔子自己说:“吾百占而七十当”,意思为孔子的占卜命中率大概70%。
孔子坚持“人本主义”相比较于鬼神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孔子更看中实实在在的人的世界,但孔子本身并不反对和排斥祭祀鬼神,这些观点贯彻于孔子的一生之中。
首先来问的是仲由,即子路。
子路跑过来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毫不客气的批评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于告诉子路你连活人世界的知识都没学好,连做人的德行还没有积累充分,现在想学怎么侍奉鬼神,这就显得急躁了,孔子又加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最大的缺点就是冲动,可能听了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两句话,就风风火火的跑过来问孔子,孔子在这里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只是让子路先打住,从而把子路的思维引导到“事人”“知生”这方面来。
其次来问的是宰我,宰我一问就精彩了。
宰我问孔子说:“以前我听荣伊说:‘黄帝活了三百年。
’请问黄帝是人吗,还是非人呢?
为什么能活三百年呢?
”孔子说:“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对于他们尚且不能完全了解清楚,而你问到更为久远的黄帝,是因为连先生都难以讲清的缘故吗?
”宰我说:“上古的传说,隐隐约约的说法,事过以后的争辩,久远不明的含义,这些都不是君子应该说的,我还是想坚持问清楚。
”孔子说:“可以问,我略微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名叫轩辕。
他生下来就神奇灵异,很早就能说话,小时侯机敏、圣明、端庄、厚道、诚信,长大以后更是明辨一切。
他治理五行之气,设置五种计量标准,安抚天下人民,考察四方情况。
他驾御牛马,驱赶驯服的猛兽,与炎帝在阪泉之野上展开大战,三战以后战胜炎帝。
这才制作礼服,在上面绣黼黻等美丽的花纹。
治理人民,以顺应天地之法则,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明白生死存亡的道理。
按时播种百谷,鉴别良草佳木,仁厚的美德施及到鸟兽昆虫。
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勤勉尽心,用水、火和财物来养育人民。
黄帝生前,人民受其恩惠一百年;
黄帝死后,人民敬畏他的神灵一百年;
之后,人民沿用黄帝之教化又一百年才改变。
所以说‘黄帝活了三百年’。
”孔子在这里避开了宰我的真正问题:“黄帝是不是真的活了三百年”,孔子是一个很谨慎的老师,活三百年有悖于常理,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这样的人瑞,但是孔子不愧是孔子,他用三个一百年,一百年执政,一百年敬畏,一百年教化这三个一百年,就将问题从“黄帝是不是人”引导到了“黄帝的为政之道”这一更偏向人本主义、现实主义的话题中来。
孔子的核心思想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不语怪力乱神。
敬鬼神而远之。
这些都是孔子的思想,但是孔子思想的内在核心是“民本”或者“人本”,即人世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民众、人民、活人而服务。
祭祖祭神不是为了祈求祖先的恩惠,而是追思祖先的功业和德行,让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更好的继承先辈的基业,并发扬广大。
所以孔子才会批评那些胡乱祭祀的人,说他们祭祀和自己无关的祖先,是为了谋取利益,是一种谄媚的行为。
而孔子对待鬼神和超自然力量的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似乎更为恰当:“尽人事,听天命”。
希望大家去真正的认识孔子,并且吸收学习孔子思想中的精华。

参考:
首先我们说一下孔子对鬼神的看法,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彷佛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存而不论该是我们对于孔子思想中一个最具体的答案。
但是孔子为什么选择,存而不论,?是避鬼神不谈,还是反鬼神?仔细想一想,可以讨论的空间却很大。
首先,我们必须探讨的是,鬼神,在孔子思想中的定义。
一般说来,春秋时代的鬼神,其实还停留在,祖先,死后所形成灵魂的定义,这样的(鬼神),对当时的人而言,其实是来扶助我们、匡正我们的德行,一种善良意志的代表。
所以,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中庸第十六章〉。
(鬼神)是祖先所化,那么,(神)呢?在孔子的思想中,并没有特意的突显出(神)的地位,在论语之中,单独提到(神)的地方只有一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八佾第三〉这里的神,与祭祀画上了等号,而祭祀,其实源自于商朝的习俗,商朝祭祀天神、地只、人鬼,特重人鬼,如果(祭如在)指的是祖先,那么,(祭神如神在)指的必然是不同于祖先的存在:百神。
(鬼)或者是(鬼神),那都还是由祖先所化,而(神),却并不那么切实可知,所以,孔子对于(神),态度就显的保守多了!像是〈述而第七〉:(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
))子曰:(丘之祷久矣。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孔子对于(神只)的不信任。
另外,(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第七〉这一段话虽是孔子弟子追忆孔子言行而成,但仔细想来,在平常的对谈之中,孔子必然常把(怪力乱神)当作是无法求证的东西,所以门下弟子竟无法想回忆出孔子对于这些东西的观感。
不过,我们却可以看到孔子对于祭祀、甚至是对祭祀的对象(鬼神)的重视,像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把禹对于鬼神的孝敬,当作是一种德行。
然而,这种鬼神,由于与人生前的行为息息相关,也不尽然全是德行的代表,在论语为政第二里面也提到,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有不应当祭祀的鬼神,这可见,对于鬼神的一种曲解或迷信必然在酝酿中!看看〈雍也第六〉: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要我们尊敬鬼神而远离鬼神,这可以明白,一种相对于(知)的(不智),正在于对鬼神的太过亲近与迷信。
〈尧曰第二十〉里面提到:(所重:民、食、丧、祭。
)这代表着,孔子把祭祀当作是人生的大事!这边我们要注意的是,祭祀的本质与对鬼神的态度并不相违悖!不管是(存而不论)或者是(敬鬼神而远之),我们都看的到祭祀来自于无尽的感谢与崇敬的心意!祭祀拜拜的重点在于诚敬,在于尊重所要祭祀的对象。
祭祀的仪式代表了对天及祖先的敬畏及尊重,也等于是代表了君臣及家庭两种社会系统权威的来源和维系的伦常,孔子尊崇周公制礼作乐,制礼作乐当中祭祀就占了很大部份,所以孔子对宗教仪式的态度是正面的!与其说孔子相信鬼神而有赞同祭祀行为,不如说孔子把祭祀当成社会制度的一部份。
)透过了祭祀意义的解析,我们不仅可以明白孔子对于祭祀所持的一种态度,更可以大胆揣测,为了个人私欲私利而去祭拜不当祭拜的鬼神者,必然越来越多!像是〈先进第十一〉:(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几乎是豪不客气的直接驳斥!我们姑且不论孔子不高兴的是什么,但从季路问(如何事鬼神),而非(事什么鬼神),我们便可以知道,祭祀已经渐渐变成是夹带私心的工具了。
而祭祀本质的变质,对于把祭祀当作是一种正当、重要大事的孔子来说,那当然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于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与其说孔子(信鬼神),不如说是他对于鬼神的崇敬与崇敬;与其说孔子(反鬼神),不如说他反的是对鬼神的亲近与迷信。
在孔子学说中,我们处处可见人文精神的自觉与肯定,那么,对于孔子而言,(鬼神)还有什么样的有形无形的影响?我想,答案应该是很明显的了。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更多资讯请

参考:
增知识了!查了相关资料“敬鬼神而远之”,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原文如下: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知,即是智。
原文意思是“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致力于服务民众的义举,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依然是不大明白,然后再查了一下樊迟这个人,樊迟是个求知很强的人,曾三次向孔子请教并拜孔子为师,而他自己也曾为官一方。
我的理解是樊迟是在问老师,做官怎么样才能做得明智,也就是我应该怎么去做官。
然后孔子说,只要你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勤诚踏实为民众做事,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神神化化的思想,这就是为官之道,这官之智。
在我们现实当中敬鬼神而远之,就是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搞鬼神那一套,远离不切实际的想法,当然这里的鬼神不是迷信的那个鬼神,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