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多次北伐,为何不占领长安
老陈以为,诸葛先生不是不想占领长安,而是想吃白蒸馍,实在没钱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啥这么说呢?
老话说,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大的馍。
不管是经济上、军事上、包括人口等,三国之中,蜀国处于绝对劣势。
诸葛先生想占领长安?
这不过是白日做梦,只能想想而已。
至于说诸葛先生六出岐山,事实上不过是以攻为守,政治需要而己。
凭蜀国的力量,想一统全国?
诸葛先生没有那么傻!对吧?
参考:
每次从成都—西安—太原自驾车,走的是G5国家级高速路。
惊奇地发现过秦岭最后一个隧道出来后就是一马平川,自驾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达西安,曾遥想诸葛丞相当年,率川中子弟兵北伐中原哪能那么辛苦?
原来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高速路,是后世开凿的捷径!而当年诸葛亮大军北伐时,从汉中越秦岭到长安只有三条道路:一条是斜谷,后有陈仓等多个雄关。
一条则是汉中向西北,从祁山陇右再往东,可兵临渭水。
还有一条是子午谷,诸葛亮不敢行的一条险道。
这三条道路都不是闹着玩的。
第一条斜谷以北,如果遭遇曹魏把关死守,诸葛亮基本一筹莫展。
第二条陇右大道则是绕了一大圈,路途遥远,需步步为营,后勤保障必须到位,曹魏若在祁山扎营拒守,形成对峙蜀汉军队就会进退两难。
第三条子午谷就不提了,因为根本就没能涉足。
虽然诸葛亮在多个战役略有小胜或几近成功,但基本大势却难以改变,天时地利无情地粉碎了我史上最杰出的丞相的长安梦!这是千年之叹。
如今,每当我自驾车行进此地,仍对诸葛丞相执着的精神报以深深的敬意。
关于本话题短视频置顶介绍,欢迎收看。
参考:
这个问题问得……怎么说呢,有点像司马衷的那句话:“老百姓吃不上饭了?
他们为啥不吃肉啊?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啥?
文话叫“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大白话就是复兴大汉打回长安去!长安是汉朝帝京,是诸葛亮心心念念要光复的地方!如果拿下长安,那诸葛亮就是完成了千秋万代的功业,估计让他光复长安后第二天就死他也干。
但是问题是!!!长安不是他想光复就光复的下来的啊!用逻辑学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诸葛亮的目的,是占领长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是北伐。
你现在问我为什么不采取占领长安的手段来完成北伐,这是很明显的因果倒置啊!啊,你叫我怎么说你好啊!
参考:
学会看地图是一个读书时的好习惯,学会看历史地图更是一个读史时的好习惯。
你可能会说,《三国演义》又不是史书,犯不着看地图吧?
实则不然,即便《三国演义》不是史书,是小说,也是以历史事实为原型的小说,在故事的主要脉络上,还是完全按照历史事实来的。
《演义》中诸葛亮北伐的路线、作为也基本上与史实中相吻合,所以此问题虽然名托《演义》,实际上依旧可以用史实来分析(演义里面葛公北伐六次,显然把史实中的五次和演义中的六次弄混了)。
我们不妨先看一张地图,最简单的地形图(地理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以长安为重心的关中平原,恰好处于中部偏西的位置,并与河洛中原,共同构成了中国周秦汉唐两千年间的地缘核心。
河西走廊+陇西山地构成关中平原控御西北的臂膀,汉中盆地+巴蜀平原则是关中平原控制西南的臂膀。
这样的地缘形势,不可能不被曹魏方面重视。
我们再看一张诸葛亮北伐时的三国“军区”对比图(历史地图):由此可见,季汉政权此时只有从汉中一路出军北伐的条件,《隆中对》战略早已破产,无法通过两路出击分散曹魏兵力,一路自汉中入秦川(关中)、一路自荆州入宛洛(宛城洛阳)的战略无法实现。
长安距离曹魏的军政中心洛阳的距离远小于汉中与长安,关中平原本身又是曹魏政权在西部的重兵集结地,在没有己方偏师配合的情况下,硬磕关中,不仅能否攻克长安没有把握,而且一旦曹魏中央军主力驰援、凉州地方军回援,汉军也便只能被包夹在关中平原里,妥妥地关门打狗,局面会相当被动。
而且,汉军的后勤补给需要翻越秦岭,无论是走子午道、傥骆道还是相对绕路的陈仓道,攻打长安都需要负担相当沉重的粮草转运压力。
魏军则不必担心这一点,不仅关中、河东、河南等地经过钟繇、赵岐、杜畿等人的恢复生产,而恢复了一定水平的粮食生产力,而且河东、河南与关中之间的转运路途并没有秦岭这种高大山脉的阻隔,相对要便利得多。
所以,倘若诸葛亮真敢直接打长安,只会相当被动的成为“以逸待劳”中的“劳”以及“关门打狗”中的“狗”。
综上可见,不先行征服陇西便直接攻略长安的做法,是有着极大的军政风险的,一旦诸葛亮选择了这条魏延献策,很难保证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反而极有可能因为子午道、傥骆道远差于陈仓道、祁山道的通行条件,而陷入被动局面的同时无法后撤,甚至有全军覆没在开阔的关中平原之风险。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一下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参考:
夷陵之战后,三国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且是以北强南弱的形势存在的。
北方的曹魏强大,不仅仅强在突骑纵横天下,而是强在经济。
曹操在青州击败黄巾军,收得精壮组成“青州兵”,成为其发迹的本钱。
然后,将百万之众的黄巾军家属,分别给予农具骡马,令其耕种无主之地,实行“民屯”,设立了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进行管理,租税十有五六,虽说比起汉朝的三十税一高的多,然而多年离乱,民众能有安定的生活已经是奢望,所以民众也都乐于接受。
除了这些之外,曹操还设置了军屯,所得谷物就地征为军粮。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战略举措,奠定了曹魏实力版图,同时养活了远多于蜀汉和东吴的人口,为三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还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
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徕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问题,也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使濒于崩溃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随着曹操势力的伸展,在公元211年前后,山西、关中地区也被曹操占据。
夏侯渊就是在关中之役中异军突起,表现突出,被曹操倚为重臣。
曹操在经过20多年战火摧残的破败的关中地区也实行了“民屯”、“军屯”,逐渐恢复了经济,收服了人心,使得关中成为曹魏的核心区之一。
刘备往夺汉中,夏侯渊被杀,曹操来救不及,只好退出汉中,在关中一线布防。
曹操是军事行家,他走时把汉中百姓迁空,在汉中与关中相接的地方,设置了很多军镇驻守,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即是以以关中平原为依托,辐射至汉中边缘,扼守重要隘口,机动防御的方针。
汉中往关中,道路崎岖难行,大军不得通过,只能通过山间的峡谷。
峡谷行军,极易遭受伏击。
即使侥幸通过,辎重部队接应也是难事。
从汉中往征关中,有5条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还有一个是更加迂回绕远的祁山道。
(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示意图)(祁山道:战略大迂回)诸葛亮不管从哪个峡谷进军都不可避免要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然而诸葛亮再怎么智计无双,他解决不了军队的辎重粮草的运输问题。
韩信在400年前从汉中出发,一个月底定关中平原的军事奇迹,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关中有很多汉水之流可以运兵运粮。
公元前186年,武都地震发生后,汉中的很多水系被堵塞,没有办法通航。
靠着人力、畜力往前线千里馈粮,耗费不可胜计,给蜀汉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以致于诸葛亮在世时就有了反战派。
所以诸葛亮几出祁山,皆因粮草耗尽而不得不退兵。
相形之下,魏军以逸待劳,在几个谷口,伏下重兵,就可以轻松应对。
司马懿没粮了,曹睿即刻从长安发粮,那都是几十万石起送的。
曹魏家底厚!给了司马懿从容打对峙战的本钱。
退一万步讲,即便诸葛亮过了汉中群山这一关,兵锋前出到关中平原,就一定能占领长安吗?
未必,甚至可以说极为凶险。
诸葛亮所带军兵,最多时众不过10万,已是蜀汉举国之兵。
粮草辎重转运,已经到了征发妇女的地步,如此劳师动众,蜀汉谁来种庄稼?
所以诸葛亮就定了轮休制,三个月轮换。
而曹魏就地屯田,关中军队人数长期维持在15万
诸葛亮军队以步兵居多,在平原上,难以抵御魏军骑兵的突击,须得凭城固守。
即使诸葛亮的步兵战力超群,成功占领了长安,曹魏东方集团必然会倾力来夺。
洛阳近在潼关附近,是曹魏首都,曹魏征发30万大军往夺长安,在淮南还能留下10万人驻守。
诸葛亮10万军马困守长安,粮草不是一两天就能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那么诸葛亮的10万大军只能依靠成都平原送粮、或者汉中屯田供粮,如此,蜀汉就陷入到了与曹魏比拼国力的阶段。
前文说过,蜀汉国力远远不如曹魏,曹操奠定的家底过于丰厚。
所以,蜀汉会被长安一座孤城拖垮。
长安一破,蜀汉政权无兵无将可以御敌,唯有灭亡一途。
所以,诸葛亮兵锋前出长安,无论进退,都是死局,归根结底在于蜀汉的根基太弱。
关羽败掉了三分之一,夷陵一把火烧掉了三分之一,剩下来的三分之一,就是诸葛亮带的这点人马了——所以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心里的悲苦有谁可知?
(关羽败走麦城被擒)诸葛亮的真正的打算,应该是最不可能的祁山道,其核心目标是占据陇南和陇西地区,占据陇山(六盘山),居高临下,与汉中群山连成一体,以此为根据地,进退有余,遮断曹魏伸向凉州地区的势力,蚕食曹魏的关中地区,从西北方向对曹魏的保持战略压力,从而减轻汉中的军事压力,然后发展生产,等待天时。
任何与曹魏提前进行国运赌博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比如魏延的子午道奇谋。
北让曹魏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这两条,曹魏和孙权都已经占完了。
轮到了蜀汉的人和,却已是益州疲弊了。
曹魏在北方经营多年,汉末天下动乱,人心思安,诸葛亮以克复中原为己任,却不能代表广大“民屯”的农民。
对他们来说,客军作战的蜀汉军队是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
所以诸葛亮时,已经没有了刘备在江夏时十几万百万扶老携幼相随的事,而是诸葛亮强行迁走的三郡百姓。
曹魏在北方已得人心,国祚已安,天时已定。
孙权袭占荆州,全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险而民附,蜀汉已经不能威胁到他了。
地利之名,孙权实有之。
蜀汉呢?
五虎上将纷纷凋零,二代们初上沙场也一一殒命。
青黄不接的人才队伍,让诸葛亮承受了大量的军务工作,以致于劳累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三分,已成定局。
如司马懿所说,诸葛亮是再用自己的智商“逆天改命”,终于不能成功。
五丈原将星陨落,一代名相诸葛亮撒手人寰——他还是望不见长安。
参考: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大营驻扎在五丈原。
司马懿见状嘲笑道:“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
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也。
”意思是说,诸葛亮如果是勇敢的人,应出武功依山东进,如果到西北的五丈原,我们就没有什么危机了。
武功位于长安与渭南之间,可谓距离长安城仅仅有一步之遥,假如诸葛亮进军武功,便能对长安城造成直接威胁,长安城受到威胁,司马懿再怎么沉得住气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假如长安失守,司马懿不仅要为此负责,长安失守他难辞其咎,更严重的是还会遭受到魏国群臣的弹劾,被扣上拥兵自重甚至通敌的帽子,迫于压力,在诸葛亮东出武功以后,司马懿即便知道诸葛亮试图逼迫他出战,也不得不放弃渭南防线转而东进追击汉军,这就是兵法上说的“攻其所必救”。
当初魏国名将庞涓率领大军围攻赵都邯郸,赵国求援于齐国,齐将田忌采纳孙髌的建议,不直接去邯郸救援赵国,而是直扑魏都大梁,庞涓迫于无奈,只好率军回师救援大梁,最终在桂陵中齐军埋伏而被俘虏,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
诸葛亮一直希望与司马懿在正面战场决战,卤城之战的失败早已经让司马懿意识到在正面战场上他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于是司马懿一直采取坚守避战的态度: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
诸将咸请战。
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
——资治通鉴但是假如诸葛亮东出武功,司马懿就无法避战了,这不正是诸葛亮梦寐以求的与司马懿正面战场决战的好机会么?
可是,诸葛亮直到病逝五丈原,也没有强渡渭水,东出武功,这又是为什么呢?
东出武功的后果诸葛亮如果东出武功,相当于忽视身后的司马懿直接进攻魏国核心地区,在没有击败司马懿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曹魏腹地,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长安作为魏国西都,本身就是城高池深,诸葛亮一时半会很难攻克,再加上西都长安距离魏国东都洛阳也没有多远,诸葛亮一旦夺取长安,将会直接威胁洛阳,由于长安是西汉首都,一旦夺取,也差不多算能“还于旧都”了,这将极大的动摇魏国的统治,所以魏国一定会集结重兵进行战略反击。
另一边司马懿的大军还在西边毫发无损,他肯定会追击诸葛亮。
一方面是来自洛阳的援军,一方面是来自西边的援军,诸葛亮腹背受敌,有多危险不言而喻,退路被司马懿阻断,诸葛亮那时候想撤退都没办法,最终结果是全军覆没。
诸葛亮北伐一共也就是“步卒数万”,以这点兵力深入险境这不是自取灭亡么?
当然,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诸葛亮并非没有胜利的希望。
如果诸葛亮东出武功,司马懿被迫东进追上诸葛亮,诸葛亮在武功与司马懿决战,再现卤城大捷的奇迹,击溃司马懿部以后再乘胜进取长安,这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别忘了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他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两次,他大可尾随其后却与诸葛亮部保持一定距离,不让诸葛亮找到决战的机会。
诸葛亮东出武功并不可行,司马懿是知道诸葛亮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线的,才故意这样说稳定军心的,事实上诸葛亮不东出武功是对的,假如真的东出了武功,反而正中司马懿下怀。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参考:
不是不想占领啊,是占领不了啊。
诸葛亮一共六次北伐,没有一次能够占领长安的。
诸葛亮最初的规划是想从荆州北伐或者是祁山 + 荆州两路北伐。
关云长丢了荆州。
从此北伐之路就是:路漫漫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简述一下诸葛亮六次北伐吧三国演义从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开始到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用了14回的篇幅讲了诸葛亮的六次北伐,这六次北伐又被称作六出祁山(其实不是每次都过了祁山)。
但是各种缘由导致诸葛亮的六次北伐都已失败告终。
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从大的战略格局上来说,是历次北伐最好的。
一方面与东吴修好,另一方面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采取怀柔政策安抚了蜀国南部。
这两个大招使得蜀国没了战略上的威胁。
另外,在北伐之前,诸葛亮还有反间计,使曹睿皇帝罢了司马懿的官,这一招使得诸葛亮去除了最大的对手。
诸葛亮可以开始安心的北伐了。
在一切准备完备,诸葛亮上了一篇千古名篇《出师表》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放弃了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直取长安的计策。
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一切进展顺利,魏国节节败退。
在魏国换了几次主将都无效的时候,毅然启用了司马懿。
司马懿出山,诸葛亮自然小心应对。
结果出了一个大昏招,安排马谡守街亭。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的粮道被断,腹背受敌。
蜀军只能撤退。
第一次北伐失败。
撤退的过程中,有一出精彩的空城计。
第二次北伐这次出征,诸葛亮上了《后出师表》,同样是千古名篇。
这个《后出师表》很多人认为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
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后出师表比前出师表的文采弱了很多,而且也没有前出师表那种大胸怀大格局。
这次北伐,刚开始就不利。
在进攻陈仓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啃的主:郝昭。
诸葛亮打了二十多天都没能攻克。
陈仓是从蜀地进攻中原最佳路径,当年刘邦也是这么干的。
力求速战速决的诸葛亮,自然消耗不起,在取得几场小胜之后,蜀军军粮用尽,诸葛亮不得不撤退。
第二次北伐失败。
第三次北伐这次北伐刚开始高歌猛进,一切都蛮顺利的。
蜀国只诸葛亮一个顶用的谋士,诸葛亮类病了,在听到张苞去世的消息之后,直接吐血。
诸葛亮无法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
蜀军悄悄撤退。
第三次北伐失败。
第四次北伐这次最可惜。
蜀国连年大熟,军粮问题解决。
诸葛亮的身体也调理好了。
进攻也是很顺利。
还弄死了魏国大帅曹真,曹真在世的时候,曹真可是大帅,司马懿只是副帅。
但是,蜀国出了叛徒,被魏国利用。
弄了一出反间计。
魏国造谣诸葛亮有不臣之心。
后主刘禅急召诸葛亮回川。
无奈,诸葛亮只得撤退,回去澄清自己。
第四次北伐失败。
第五次北伐这一次跟第四次的过程差不多。
结局也是被自己人害了。
蜀国督粮官李严因为筹措军粮不利(其实,诸葛亮此时已在陇抢了人家刚成熟的麦子),就给诸葛亮发消息,谎称东吴进兵。
诸葛亮被迫撤退,以应付东吴。
撤退过程中还杀了魏国大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失败。
第六次北伐这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
这一次北伐之前,其实蜀国和魏国的谋士都看的很清楚,大格局上魏国是有利的。
司马懿甚至说:诸葛亮是在凭着自己的智商在逆天而行。
估计诸葛亮自己也明白,只是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在出征之前,诸葛亮特意去祭拜了刘备。
为了解决运粮麻烦的问题,还造了自动化设备:木牛流马。
虽然进展顺利,还差点烧死司马懿。
无奈诸葛亮的大限已到,五丈原病逝。
第六次北伐结束。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无果而终。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诸葛亮从谋略上也胜过司马懿。
我觉得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个人素质与北伐的形式不符。
蜀国劳师远征,务求速胜。
但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偏偏不喜欢冒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这恐怕是造成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知道,蜀国耗不起。
参考:
蜀汉相对于三足鼎立的曹魏和东吴其实是最弱小的,特别是夷陵之战大败之后更是如此。
鉴于蜀汉的国弱民疲,本身资源禀赋和人才短缺,诸葛亮在世时不得不以守为攻,“六出祁山”反复北伐曹魏。
甘肃自古称陇东、陇南、陇西“三陇之地”,陇山即现在所称“六盘山”。
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称为陇东,陇山以西则为陇西或陇右。
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
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以诸葛亮先后六次伐魏线路来看,两次入侵关中,四次攻多陇西,其战略目标一直钟情于陇西。
虽有时兵发关中,然醉翁之意却在陇西。
诸葛亮对曹魏的几次胜利,也基本上都是在陇西地区取得的。
从陇西进军,进可图陇右诸郡,然后大迂回进逼长安、关中,让魏人不敢垂涎汉中,随时起到对南下魏军的战略威慑作用。
虽说不能立竿见影地攻占关中,但是可以向西发展不断蚕食凉州,扩展疆土。
经过诸葛数次征伐,蜀国在凉州地界确实已经拓展了一点地盘,如果可以稳固既得利益,积蓄粮草,为进一步蚕食整个凉州打下基础。
如果魏国置陇西于不顾,姜维完全可以在沓中养精蓄锐之后改道歧山,向左大迂回,从陇西郡向东突然发起进攻,这样或许可以不知不觉的绕过魏国的重兵防御,轻而易举的通过魏军的重兵防守的关口的后方,挥师一路杀向长安。
实际上后人反复责难诸葛亮不纳魏延出其不意出子午谷夺取长安的“奇谋”,这个不尽客观。
且不说曹魏完全可以在这条最长的峡谷古道埋设伏兵,让进谷的蜀军进退不得,全军覆没。
即便国力弱小蜀汉军队侥幸得逞,也不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假设初战攻克长安,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
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蜀军又粮运险远,难以抗衡。
更不用说在关中平原上蜀汉步兵与曹魏骑兵相较处于劣势这一先天不足了。
相反,诸葛亮主要思路是从陇西采取稳扎稳打的机会,一步步切断西凉和关中平原之间的联系,然后进军关中平原。
由于蜀国的步兵多、善于山地丛林战,几次北伐过程也证明了这点。
蜀军在祁山通过山地伏击、火攻等战术有效歼灭魏军的有生力量,如名将张郃在木门道中伏战死,司马懿也曾经被困上方谷。
所以诸葛亮伐魏多走陇西而比较少直接进取长安。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
汉中这个地对于曹魏可能属于鸡肋,但是对于蜀汉而言,就成为了北伐的大本营。
从这个图就能看出来,如果蜀汉要打到长安去,实际上可以选择的路不多,而这些路,除了子午道,诸葛亮基本都尝试了!比如第一次北伐,从汉中出发,打下天水,直逼街亭,另一路由赵云邓芝在斜谷和曹魏对峙,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想法,由马谡打下街亭,然后在逼近陈仓,两军回合,形式是极好的!可惜马谡失了街亭,战略失败,只能撤退,携陇右三郡人口返回汉中。
那不走街亭,直接打陈仓呢?
也是一个办法,所以第二次诸葛亮就从陈仓道打出去,到了散关包围陈仓,打到最后没粮了,也只能返回汉中。
至于第三次北伐,更像是占一些地盘,打下了武都和阴平,不过也就这样了,打不下陈仓,就别想去长安。
然后再是曹魏反攻,张郃走子午道,曹真走斜谷,反正两边打来打去就这么几条路,诸葛亮在汉中旁边的一个小城城固驻军防守,结果下大雨,曹军退去。
然后诸葛亮觉得其他几条路又难走又不好进攻,还是从天水大路进攻比较好,所以又去打祁山,这次形式和第一次一样,其实是挺好的,和司马懿几次交锋都获得胜利,但是粮草又出问题了,这次是李严的锅,最后诸葛亮没有粮草又只能撤军,这次连陈仓的影子都没看到,只不过最后设计杀了张郃,也算有所得。
最后一次,诸葛亮走的是斜谷道,到的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只不过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汉也只能撤军!从诸葛亮多次北伐来看,其实长安都是诸葛亮的最终目标。
只要蜀汉占据了汉中,曹魏想要打进来是很难的,包括诸葛亮死后,曹魏几次南下,在汉中都被挡了回去。
所以有了汉中,诸葛亮只要经济和军事实力足够,就可以考虑北伐。
但是从汉中到长安的路就这么几条,堂堂正正从长道打过去是可以的,那是拼硬实力。
其他几条道都是易守难攻,但无论如何都要打下陈仓,才可以直面长安。
诸葛亮几次北伐连陈仓都没打下来,最接近的一次暗度陈仓,传说打下来又被打了回去,也是没办法。
如果从斜道出去,曹魏只要派出一支军队就能防守,所以斜道一般都是用于疑兵,而非正式的进攻方向。
此外,子午道一支没有什么魏兵驻守,所以魏延才考虑出奇兵从子午道杀出,这样就可以直接攻打长安,但是诸葛亮用兵谨慎。
而且思考一下,哪怕魏延从子午道杀了出去,到了长安城下难道就可以打下长安了么?
连魏延都说给他五千兵,到了长安城下和诸葛亮回合,大事可成。
但是诸葛亮要是从陈仓道或者长道出兵,那要多久才能到达长安?
在司马懿的部署下,陈仓就能打得下来?
那个时候极大可能是和魏军对峙,搞不好魏延和五千人马还要折在长安城下!所以诸葛亮的顾虑是有道理的!综上所述,诸葛亮在北伐中,的确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打下长安,甚至接近长安都不行,而不是他不想占领长安!
参考:
因为直取长安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不需要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而陇右的军事价值要比长安大得多。
长安相对比较容易拿下,但相应的·防守不易。
拿下长安付出的代价并不划算,因为还要充分考虑后期长安难守,而损耗是蜀汉所不能承担的。
当然,诸葛也不会和曹魏打消耗战。
陇右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隗嚣曾经以陇右抵抗东汉大军四年。
由此可见,陇右的地理位置是既重要又优秀。
诸葛如果得到陇右,易守难攻,自身的防御优势明显,利于后期发展。
陇右是曹操的战马来源之地,盛产“宝马”,大家都知道骑兵对战步兵的优势,而且今后部队的机动能力会大大提高,如果占据此地的话,这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曹操失去马源,丧失骑兵优势,蜀汉获得此地,就能够开始训练骑兵。
陇右适合屯田发展生产,尤其是-一旦占据,今后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千难万难、车马劳顿、大费周章,路途遥远的运送粮食了,是个极其优秀的补给点。
参考:
他要有本事占领长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