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为什么要劝说刘禅不战而降呢
谯周在三国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独特就是在蜀汉的历史上,是一个开启之臣,又是一个结束之臣。
他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劝说刘璋投降了刘备,开启了蜀汉的进程。
而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又劝说刘禅投降曹魏,终止了蜀汉的延续。
这位老臣经历了蜀汉的全过程,并且成了劝降专业户。
那么,他究竟有什么目的,要这样做呢?
一、谯周劝降。
在历史上的记载,谯周本身是一介大儒。
他的专长是读书治学,并不过多干涉朝政。
不过在蜀汉的历史上,他却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因为他的两次劝降,对蜀汉造成了深远影响。
这是因为他虽然无意名利,却因为远见卓识受到大家的认同。
在关键的时候,大家都想要听取他的意见。
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刘璋与刘备作战屡战屡败。
到了战争的后期,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领的援军打破刘璋军的封锁,夺取了各地的政权。
刘璋束手无策,只能独守成都孤城,等待张鲁援军的到来。
可是让刘璋没有想到的是,张鲁援军的首领马超却投降了刘备。
刘备给马超增加军队,让他率领来到成都城下示威劝降。
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谯周不惧危险,以天命所归为由,劝说刘璋投降。
刘璋投降刘备后,谯周也成为刘备的开国功臣,得到了任用。
在曹魏发动灭蜀之战时,谯周再次粉墨登场。
在这场战役中,由于姜维的指挥错误,以及双方实力的众寡悬殊,曹魏很快就夺取了汉中,与姜维的蜀军主力相持于剑阁。
邓艾则抓住战机,偷渡阴平小道直插蜀汉的腹心。
在绵竹之战中,邓艾歼灭了诸葛瞻率领的蜀军,兵锋直指成都。
当时的成都已经乱作一团,很多人员都弃城逃跑。
蜀汉君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时,大家都说不出好的主意。
不过从刘禅君臣的本意来说,还想继续抵抗下去。
群臣中只有谯周力排众议,劝说刘禅投降。
谯周逐条批驳了刘禅君臣的想法,指出投降邓艾才是最好的出路。
最终,刘禅采纳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蜀汉也随之灭亡。
二、谯周劝降的理由。
谯周两次劝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劝降的。
他劝降刘璋的行动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当时刘璋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他困守孤城,手下的精兵强将都损失一空。
而且刘璋又外无援军,根本没有解围的指望。
刘璋如果继续抵抗下去,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而谯周劝降刘禅就有几分勉强了。
因为当时刘禅并没有陷入绝境,如果他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还能够把抵抗进行下去。
当时虽然绵竹失守,但是刘禅身边还有部分军队,而姜维的蜀军主力也尚存在,并且开始向成都进发。
如果刘禅和姜维会合,还有一定的兵力可以维持。
而刘禅君臣商议出路,还有奔吴和逃奔南中两条出路。
刘禅到最后,还是想选择逃往南中。
可是这两条建议都被谯周否决了。
他说投奔东吴就是承认了丢弃了蜀汉,向东吴投降。
那么蜀汉灭亡,东吴也不会存在太久。
到那个时候刘禅还得投降曹魏,与其遭受两次屈辱,还不如现在投降只受一次就够了。
至于说逃往南中这条出路,谯周认为那里虽然险阻,可以凭借抵抗一时。
但是魏军实力强大,肯定会穷追猛打到底。
同时南中的民众不会对刘禅那么忠心,如果发生民变,刘禅君臣凶多吉少。
为了阻止刘禅逃奔南中,谯周甚至说出了如果刘禅一逃,就会遭到不测,连南中都不会到达的话来。
至于说有人提出异议,说邓艾已经稳操胜券,万一不接受刘禅的投降怎么办?
谯周说为了昭示东吴做宣传,曹魏也会优待刘禅君臣。
还说如果曹魏不优待刘禅,他自己会亲自去京都为刘禅争辩。
就这样,刘禅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不战而降了。
三、谯周劝降的目的。
我们看谯周劝降刘禅的理由,就可以看出谯周色厉内荏的一面。
他劝说刘禅投降,完全采取的就是虚言恐吓的手段。
当时姜维的蜀军主力尚存,而且正在向成都挺进。
谯周不是说建议整顿军马,与姜维联系,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而是完全忽视这一点,只顾劝刘禅投降。
这使得姜维的军队在半路上接到刘禅让他们投降的诏书时,都气得拔刀砍石,大骂我们拼命来援,为什么他们反倒投降了!其实,谯周对刘禅的劝降,只是抓住了朝中因为绵竹之战的损失,已经没有了坚决主战的大臣。
而刘禅这个人生性懦弱,才会被谯周吓唬住。
如果换一个刚强一些的君主,不但不会投降,反而会给谯周带来杀身之祸。
从这方面来看,时候的形势并没有像谯周所说的那么黑暗,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至少当时姜维的蜀军主力尚存,如果他能够与刘禅会合,就可能给邓艾带来极大的威胁。
如果不能击破邓艾,刘禅也可以从容地转移到南中。
依据姜维在剑阁的战例,和魏军相持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再加上与东吴的交通要道也掌握在蜀军手中,还可能得到吴军的援助。
如果刘禅决心继续抵抗,蜀汉还是能够延续一段时间的。
但是,谯周用空言恐吓打破了刘禅继续抵抗的决心。
从这一点来看,谯周的劝降并不是完全出于对刘禅的关心。
至于说他要亲自去京都为刘禅力争待遇,那更是无稽之谈了。
谯周何许人也,他在曹魏有何影响,谁又会在乎他的意见。
由此可见,这完全是谯周的空话。
谯周用尽一切手段,去恐吓刘璋、刘禅投降,其实最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快结束战争,减少对蜀中的破坏。
刘璋、刘禅之所以会征求谯周的意见,最根本的原因是谯周并不是仅仅一个人,他的背后还站着益州本土的这些土著。
谯周的意见就是他们的意见,他们借谯周之口,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那就是不再支持刘璋、刘禅的政权,要投奔新的主人。
在刘璋和蜀汉的政权中,这批益州土著人员是一批不得志的人员。
在两个政权中,都没有得到重用。
刘璋和蜀汉政权的当权者,主要都是些外来人员。
而益州本土的人员,主要是为这些人服务的。
因此,他们对这些政权没有多少感情,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上。
因此,一旦这个跟他们没有多少感情的政权发生危难的时候,他们就会审时度势,寻找最佳的出路。
劝说自己的君主投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为了恐吓刘禅,谯周甚至说出了一旦刘禅南逃,就会被暴民袭击,不会逃到南中的话。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谯周背后的势力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刘禅不听从谯周的建议,他们就会以武力挟持刘禅,去向曹魏投降。
因此,谯周的态度实际上表明了益州土著的态度,他们不再支持刘禅的政权,要求刘禅放弃抵抗,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战争的损失。
至于说蜀汉政权所一直宣扬的匡扶汉室的主张,早就被他们遗忘了。
刘禅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大势已去,也只好束手求降了。
结语:谯周作为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儒,却两次参与到蜀汉的兴废中去。
他先是劝说刘璋投降刘备,成为蜀汉的开国功臣。
后来他又劝说刘禅投降,结束了蜀汉政权。
为了劝刘禅投降,他采取了各种手段,甚至包括恐吓欺骗的手段,才让刘禅放弃了抵抗。
从事后谯周的表现,他多次推脱曹魏的封赏,表明他不是为了卖主求荣。
谯周劝降是因为他不仅仅代表一个人,他的身后还有整个益州的土著势力。
这些土著势力由于遭受长期的压制,对蜀汉政权没有多少感情。
他们不关心蜀汉的成败,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被影响。
谯周代表他们向刘禅表明了不再支持蜀汉政权的立场,终于迫使刘禅接受了投降的主张。
其实谯周的企图旁人看得很清楚,蜀汉灭亡后,曹魏褒奖他有保全蜀国不被破坏的功劳。
这才是谯周劝降的真实目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
参考:
他当然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量的!谯周这种人,嘴里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从老刘家的角度来说,谯周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虽说他是蜀汉文化界的大拿,可是这家伙有才无德。
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正是这位谯周,用如簧巧舌,劝说了自己的主子刘禅投降,从而灭亡了蜀汉。
所以说,真正灭亡蜀汉的还不是邓艾,偏偏就是这位蜀中大儒谯周。
结果谯周还被后人冠之以“全国之功”,实在是贻笑大方。
作为蜀中大儒,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品行吗?
在封建时代,忠君爱国难道不是品行中最重要的一点么?
教育自己的弟子做一个投降派,难道就是谯周存在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谯周要顶着卖主求荣的帽子做这件事呢?
一、蜀汉内部派系林立,这是根本矛盾。
其实从谯周本人的角度,唆使刘禅投降一点毛病都没有。
因为谯周是土生土长的益州派代表人物,他是四川省西充县人,自然要为益州人说话了。
早年四川内乱,刘焉作为皇室宗亲,带兵前来平叛,从而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从此以后刘焉的东州派在益州一直都是老大,而益州派只能屈居老二。
刘璋继承了父亲刘焉的事业,这种格局依旧没有变化。
可是等到刘备的人马入主益州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刘备自身是从荆州起家的,所以他所带领的荆州派自然是占据了老大的位置。
而益州原来实力强劲的东州派就成了老二,至于益州本土势力,又往后退了一位,成了老三。
看看蜀汉重要人物的出身,就知道益州派有多么委屈了。
荆州派的人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等重要人物。
东州派的人有:法正、李严、黄权、刘巴、许靖等重要人物。
益州派的人有:张翼、马忠、张嶷、谯周等不重要的人物。
其实除了这三派以外,还有马超为首的西凉派,姜维、王平、夏侯霸为首的投降派等等小派系,总之益州派是最可怜的。
这下子益州人就不答应了,啥情况啊,自己的地盘还不能自己做主了?
于是乎自然是要给自己的派系争夺权力的。
可是事实情况是,无论在刘备时期,还是诸葛亮时期,亦或是后来的刘禅时期,蜀汉从来没有重用过益州派,而且在不断打压对方。
为啥?
因为益州派作为本土势力,一旦崛起以后,是很难控制的。
他们掌握着群众基础,反观东州派,他们也是外来户,而且对刘备夺取西川有功,所以自然能受到重用。
二、谯周这么做,纯粹是为了益州派的利益。
谯周作为益州派的后起之秀,又是蜀汉内部的大儒,说话做事,自然是比较有分量的。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得到过诸葛亮的重用,他对诸葛亮是比较尊重的。
为啥?
因为诸葛亮做到了相对公平,只要你有才华,诸葛亮就愿意用你。
哪怕李严这种整天跟他作对的人,诸葛亮不到万不得已,依旧不会放弃重用,因为李严有才!所以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刘禅曾下令,不允许大家去奔丧,因为诸葛亮威信太大,要都去奔丧了,那刘禅这儿可就乱了。
没想到谯周这小腿飞快,还没接到圣旨就跑前线去奔丧了。
可惜诸葛亮死了以后,蜀汉的公平公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谯周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作为益州派的领袖人物,必须要站出来说两句。
邓艾兵围成都,这是最好的翻身之机。
这么多年的蛰伏,让谯周认识到了一个现实,想要从老刘家手里争取权力,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要想让益州本土势力自己管理益州,最好的办法,就是推翻老刘家的基业。
所以谯周的投降论基本上就是诡辩,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益州人自己管理益州,最好是他谯周来管理益州。
那么谯周的愿望实现了吗?
很显然并没有。
当时谯周劝说刘禅投降有功,所以就被司马昭封为了阳城亭侯,但是谯周必须要到洛阳去任职。
这事儿可就大大出乎谯周预料了,他本来想着的是,自己在蜀地有极高的威望,留在蜀地任职至少也是个领袖人物。
如果到洛阳去,那跟软禁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谯周迟迟不肯动身,最后甚至赖在汉中不走了!理由很简单:我有病,哪怕不做官我也不能去洛阳了。
这事儿就这么拖了下来,恰好司马昭去世了,谯周松了口气。
结果司马炎登基以后,第一件事还是催促谯周到洛阳。
一连多次下圣旨,搞得谯周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前往洛阳住了几年。
期间谯周多次想要回到蜀地,都被司马炎给拒绝了。
最终谯周死在了洛阳,这辈子没能回到蜀地。
三、谯周的投降理论存在致命漏洞。
当邓艾势如破竹的时候,所有人都支持抵抗,唯独谯周表态,认为投降。
他还特地给刘禅分析了一番。
惟周以为:“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
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
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
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
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
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三国志》现在摆在刘禅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以走,要么投降曹魏,要么投降东吴,要么躲进深山。
投降东吴的话,将来东吴被曹魏吞并,那你刘禅更加没地位。
躲进深山,未必就能受到少数民族们的待见。
既然投降东吴以后,还要再投降一次曹魏,那为什么不直接投降曹魏呢?
地位还要高一点,至少能跟东吴君主平起平坐。
这种理论真的可以笑死人,谯周这种理论的大前提有两个,第一就是蜀汉守不住成都,第二就是东吴必然被曹魏灭亡。
可是这两件事都是未知之数,如果不努力当然是这样的结果。
可是努力一下呢?
结局可能就不同了。
姜维手里还有几万大军,等到他回援,至少可以赶走邓艾那几千人马。
至于东吴,那就更是个未知之数了,毕竟人家也是家大业大,凭什么就一定输给了曹魏呢?
总结:诡辩者谯周,竹篮打水一场空。
司马昭也不是傻瓜,灭了刘禅以后,根本不可能把蜀地交给当地人来治理。
交给当地人,那就等于是坐等他们自立为王了,毕竟他们都是地头蛇。
哪怕是自己派去的大臣,司马昭都不放心。
比如说邓艾和钟会,都有在蜀地自立的倾向。
所以说又怎么会让你谯周在蜀地呢?
谯周的人品真的没谁了,刘禅作为他的主子,被弄到洛阳去做俘虏,人家郤正二话不说,抛妻弃子,就跑去照料刘禅了,可你谯周却死赖在蜀中不走,这差距未免太大了。
嘴里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谯周就是这类人,表面上一副大儒的模样,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还要装作冠冕堂皇的样子。
西晋统治者早就看穿了一切。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参考:
在《幼学琼林》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其实谯周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末年刘禅身边少有的几个头脑清醒的人。
谯周何许人也?
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因其学问大,在蜀国享有“蜀国孔子”的称号。
谯周看到蜀国因连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因而时常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
于是他就认为大将军姜维北伐劳民伤财,不合时宜,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后主刘禅的支持。
后来,大将军姜维由于能力不济,次次北伐,除了偶尔能打胜仗外,大部分时间处于战略防御。
这让后主刘禅很是不满。
可姜维手握重兵,刘禅也只是摇头叹气的份。
谯周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公元263年冬,魏国名将邓艾率兵逼近成都,刘禅召集群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我认为谯周是从这几方面考虑的:1.谯周在刘禅身边多年,他深知刘禅和刘备的差距太大。
刘备有鸿鹄之志,而刘禅昏聩无能,治国无方。
2.关羽、赵云、张飞、诸葛亮等几位蜀国开国元勋离世后,蜀国出现了人才凋零、无人可用的局面。
姜维次次北伐,动作倒是不小,可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谯周不是一般的朝廷官员,他是一名学者型的官员,他的敏锐洞察力无人能及,相当精准。
3.连年征战,蜀国老百姓身心俱疲,谯周劝刘禅投城更多的是保一方百姓免受战火侵袭。
4.作为一名史学家,谯周也明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他深知司马昭父子志向高远,有一统天下的能力。
基于上述四点,谯周向刘禅提出建议投降魏国。
谯周力劝刘禅投降,他的这一行为为一些人所不耻,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谯周丧失了民族气节,是蜀国败类。
谯周在其作品《仇国论》中表达了其思想:他认为蜀国国力太弱,讨伐别的国家劳民伤财,简直是徒劳无益,不但不能削弱别国国力,反而削弱自己的国力。
作为小国就应该体恤百姓,壮大自己的国力,方能成大国。
其实,从这方面看,谯周反对姜维北伐是对的。
总结:其实,刘禅亡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姜维,也不在于谯周,关键在于刘禅本人孱弱,作为一国之君,刘禅治国无方。
即使谯周不提出投降,也会有其他人提出投降。
刘禅毕竟不是刘备,他的手段太少。
谯周人品还算不错,至少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儿,他的名声还好!(小司马讲史文,图片转自网络侵删!)
参考:
公元263年,18万魏军伐蜀,大将军姜维率军将魏军主力钟会十几万大军堵在了剑阁,但是邓艾却另辟蹊径,偷渡阴平,连克涪城、江油、绵竹,兵临成都城下,正是这个时候,蜀汉朝廷对于接下来是战是降吵成一片。
蜀汉朝廷大臣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投靠东吴。
有人认为应该向东逃走,投靠东吴政权,因为东边还没有敌人到达,而且东吴与蜀汉是盟友,如果向东逃,可以由镇守江州的罗宪接应,再经长江到达东吴境内,非常方便。
谯周与刘禅二、逃往南中。
有人认为应该逃往南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当时那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蜀汉在南中设置了都督来管理,当时的南中都督是霍弋,在魏军南下攻蜀时,霍弋就上书刘禅要求派兵支援成都。
三、直接投降。
建议刘禅直接投降魏国的人以谯周为首,谯周这个人是益州本地人,担任着光禄大夫的官职,这个光禄大夫就相当于政府的顾问或者智库的专家学者,而且还是首席的,谯周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在益州的地位是德高望众而且学识渊博的。
263年魏灭蜀之战谯周直接驳斥了另两种观点,谯周是这样驳斥投靠东吴的观点的:谯周认为我们本来与东吴是平起平坐的,现在皇帝投降了东吴,不会被善待的,因此不能再当天子了,而且现在投靠东吴,将来肯定还会再投降一次,因为将来的局势肯定是实力最强的魏国统一天下,如果投降东吴是受了一次侮辱,那么将来再投降魏国就是二次受辱,与其两次受辱,不如一次投降到位。
谯周是这样驳斥逃往南中的观点:谯周认为南中那帮人一直就不服我们,与我们不是同一类人,他们是胡人,本来就对我们不满,如果投靠他们,势必加重他们的负担,将来肯定会想方设法对付我们,况且如果要逃往南中应该早做打算,现在匆忙逃往南中,敌人就跟在后面,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谯周认为现在投降魏军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还可以跟魏军讨价还价,谯周还向刘禅保证,只要陛下投降了魏国,他们肯定会封给陛下一块地,如果他们没有封,我谯周会亲自去洛阳为陛下争取。
大儒谯周谯周的话现在看起来,很可笑,都已经是投降之人,哪里还能讨价还价呢?
如何处理,不都是司马昭一句话,哪里能轮得到谯周说话的地步,不过在朝廷之上,没有人争得过谯周,或者投降是大多数益州官员心里的选择,只不过是由谯周说了出来,那么,谯周为什么要选择投降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谯周代表了益州豪强的政治主张。
蜀汉政权统治益州期间,益州本土豪强处于政治边缘地步,基本上是打压的状态,这是蜀汉政权的政治结构决定的,是蜀汉的国策之一,蜀汉是一批外来人员统治本地人员的政权,同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权。
以刘备为核心的荆州士人集团及跟随刘备从北方流亡到益州的那批北方人,是刘备政权的核心力量,刘备进入益州打败了刘璋,收编了刘璋政权的核心力量,同样是从北方流亡到益州的士人集团,刘备迎娶刘璋的嫂子吴氏为自己的妻子,就是拉拢刘璋政权内部的外戚派,包括吴懿、吴班等人,这都拉拢外地人。
谯周代表了益州豪强的利益拉拢外地人的目的就是打压本地人,因为本地豪强有资源,有人口,有财富,唯独没有政治权利,一旦让本土豪强有了政治权利,那本土豪强很容易就反客为主夺了蜀汉的政权,蜀汉统治益州四十年之久,益州本土豪强早就不满意了,而谯周就是被益州本土豪强选出来作为投降的代表。
只要蜀汉投降了,益州本土豪强就能在政治崛起,因为刘禅投降后,蜀汉的文武大臣及朝廷重臣很明显要被送到魏国都城洛阳去,那样的话,益州人就能自治了,三国时期地方上士族势力不断崛起,崛起的目的就是要政治权利,这在蜀汉政权身上得不到,但可以在魏国身上得到,所以谯周要投降。
二、谯周为了益州人民的生活更好而投降。
谯周一直是反对北伐的,尽管他很敬重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谯周是第一个奔丧的人,速度之快,仿佛是谯周自己的亲人去世一般,但在政治理念上,谯周虽反对诸葛亮北伐的,谯周曾经与尚书令陈衹争议北伐的得失,只因为陈祗是支持北伐的,为了反对北伐,谯周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理由,这篇文章叫《仇国论》。
谯周代表了益州百姓的利益《仇国论》有一个中心思想说明了谯周的政治主张,这个中心思想就是:让人民休养生息,民心安定就可以取得胜利,这是弱国的生存之道,也是谯周的政治主张,谯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投降者或者投机者,他是有政治主张的投降者,而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谯周一生有着非常多的著作,是非常有学问的一个人。
谯周建议刘禅投降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益州百姓的安稳,如果刘禅不投降,继续抵抗下去的话,无疑益州百姓是最受伤害的人,没有之一,与其生灵涂炭,不如投降保全所有百姓。
刘禅投降后,谯周本人及他的三个儿子谯熙、谯贤、谯同都没有在后来的晋朝当官,而是甘愿做个隐士,这说明了谯周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投降的,谯周有着当时文人的孤傲之情与高清风格,宁愿当个隐士。
刘禅只是个昏庸之主三、谯周为了天下一统而投降。
谯周的投降其实与55年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有着相同的目的,孙策在去世之前,曾经告诫张昭,如果能够辅佐孙权,就辅佐下去,如果不能辅佐就投降吧,反正能有容身之处,孙策都这么想,可见当时的投降并不是什么大事,反而能促进国家的统一,免除刀兵的伤害,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谯周也是如此,他是大儒,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讲究的是大一统,从220年曹魏代汉建魏到公元263年,天下三分已经43年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直到三国时期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是不正常的,所以当时的人都希望天下会重归于一统,如果蜀汉继续抵抗的话,如何统一?
谯周所以谯周劝刘禅投降,只要蜀汉投降了,东吴政权被统一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是儒家士人所希望看到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谯周,在整个的天下,魏、蜀、吴三国有大量的人都希望统一,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就是谯周建议投降的三个不简单的原因,事实上,谯周的建议是对的,蜀汉抵抗下去也没有复国的可能,只会徒增伤亡,增加百姓的疾苦罢了,从这个方面来看,谯周的建议是对的。
参考:
谯周是蜀国内部土著派的代表,他只是为了保全蜀人利益。
往坏了说是卖主求荣。
往好喽说是为了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三国纷争生灵涂炭。
说动刘禅投降可以避免刀兵之苦。
早日统一天下。
至于谁能统一天下都一样。
只要能保住天下不亡就行。
参考:
姜维虽然忠心,能力不是差的一点半点,蜀国后期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老百姓处于极度贫困之中,除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人心思变,谯周不过是个代表人物而已。
有识之士是为百姓考虑,也不一定是不爱蜀国。
参考:
谯周会观天象,其中主要是刘禅没有头脑,还有诸葛瞻不听同僚的话,才失败到这样。
参考:
要说最心明眼亮的人莫过于谯周了?
把一个完整的蜀国缴出去让豺狼们去抢,无疑让野心家们相碰撞头破血流,灭蜀的功臣们没一个有好下场,连足智多谋的司马昭也被毒酒药死。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人民安定才是亡国后的江河蓝图。
英雄们该谢幕了,风平浪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