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普通话皇帝上朝时和满口方言的大臣怎么交流

先上个著名的段子吧某福建闽南地区太监说方言,皇帝要吃饭了,他大喊,皇帝驾崩啦~其实这事不可能出现,因为是一个典型的民间方言在官方场合的乱用,皇帝吃饭不叫吃饭,叫进膳,不管是全国各地那个地方的太监,都得规规矩矩的喊——传膳。
这个膳和饭的差异,其实就是官话和方言的差异,代表着不同的用语和发音。
中国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是皇帝上朝的时候并不会遇到满口方言的大臣,因为在长期的古代历史中存在着两套话语体系,也就是“官话”和“方言”,想当官的人就要学官话,而官话这一标准发言流传至今至少3000多年,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也避免了皇帝和大臣在朝堂上吵架的时候,互相骂听不懂的脏话。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距今约3000多年)就已经出现了在宫廷中使用的雅言,雅在古代就有合乎规范之意,也就是说当时的官话体系就已经出现了,西汉时写成的《毛诗序》里面就指出——雅者,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当然这是指当时流传的诗歌,但是也可以看到,地方上流行的风和朝堂上编排的雅,已经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
雅言本身,是中原地带也就是今天河南一带人民用于学习汉字的发音,所以也叫洛阳读书音,周朝的分封制度,推动了洛阳读书音的传播,《论语 述尔》讲到孔子教导学生“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在当时的教育体系里面,将来要当官的人,所学习的就已经不是方言土话了,而是专门的“官方用语”,这一历史自周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虽然由于政权更替,洛阳读书音自身也发展变化,后来出现了南京官话,但是这个发音标准一直是以“洛阳读书音”作为主体的,明代把南京官话定位国家标准读音,也是因为江淮地区对洛阳读书音继承的比较好,而处于北方的洛阳地区,由于和北方民族融合,发音变得不那么纯正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影视剧作品,明代之前宫廷之间对话,应该都是以洛阳读书音为准,听上去像河南话就比较靠谱了,但是要注意,洛阳本地土话是不对的,必须是洛阳读书音,因为这个事情,宋代的寇准和大臣丁谓还吵过一架,丁谓就指出“唯读书人然后为正”。
清朝以满族语言为国语,并且积极推广北京官话,直到清末,北京官话才基本替代了南京官话,而民国时期的正音,是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的结合体,这个事情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国语运动史纲》,对于民国时期国语的变化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语言问题在民间是个生活问题,但是在朝堂之上,其实首先是个政治问题,用什么样的话作为“官话”,本身就是朝堂上的重要风向,所以这种标准问题,皇帝和大臣之间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皇帝说啥,你就学啥,学不会当然就只能滚蛋啦~~~
参考:
满口方言你还想当大臣?
康有为同志就吃过大亏。
戊戌变法前,君前奏对。
梁启超和康有为都是广东话,结果光绪听的是那叫一个费劲。
按例被皇帝接见后都要赏个四品官。
结果这个一闹,就给了个六品顶戴。
可见大力推行普通话的必要性。

参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几乎每一块地方都有人居住,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又各自为政,因而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独具地方特色的语言体系,创造出七大地方方言,每个大方言下又衍生出许多次方言,这么多的相互听不懂的方言,就给大家的交流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建国之后,我国才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大家交流顺畅了,各项工作就能有效的推广开来,我们平常看到的古装电视剧里,大家听到的都是演员们标准的普通话,那是为了让观众能听的懂,但是古代的大臣们来自全国各地,那么皇帝上朝时是怎样和说方言的大臣交流的呢?
古代没有普通话这样的说辞,由于时代的诸多限制,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各自说着自己当地的方言,一些地方官也不会说官话,而在朝廷之中,官员们基本上都是说官话的,但是外地来的官员要跟皇上禀报一些地方事宜什么的,这交流起来就会有很多的障碍了。
虽然各地人士说的方言有所不同,大家相互也听不懂,但大家使用的文字是相同的,语音不通,也可以用文字来交流,在古代,很多大臣都是靠递奏折来跟皇上沟通的,在朝堂是交流起来虽说是鸡同鸭讲,但用文字交流起来还是无障碍的。
语言这个问题自古就已存在,统治者也很重视这个问题,语言不通看似是个小事,却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对政令的上传下达会产生非常大的障碍。
其实这个问题,聪明的古人早就 想到了解决方案,他们制定了一种官员之间通用的语言体系,也就是“官话”,每一个王朝基本都有他们特定的官话,先秦时期的官话叫“雅言”,在《论语》一书当中有确切的记载:子所雅言,《诗》《书》《礼》皆雅言也,这里的“雅言”就是当时全国各地普及的官话,相当于先秦时期的普通话。
官话的标准就是参照皇城地区的语言,也就是都城地区的方言,秦汉至唐朝时期,长安、洛阳地区是古代帝王最喜欢建都的地方,所以古代大部分王朝的官话都是围绕在长安话或者洛阳话来加以调整的,因此,长安话和洛阳话就成了这一时期各王朝的官话。
北宋到明朝早起一直都是以当时的开封话和南京话作为官方语言,明朝迁都北京后,相应的官话也改成了北京的语言了,从那时直到现在,那时的官话一直沿用至今,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普通话了。
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要想入朝为官,不光才学要好,还要学习官话,其实入朝为官只是一种资格,你可以成为一名官员,但是你能否入朝就不一定了,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有能力考中,而且你的语言贴近皇帝,那么你入朝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你没有与皇帝流畅交流的能力,那么你基本上就会被皇帝安排到地方工作,所以说掌握并精通京城的语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在我们现在看来,古代的官话都是普通话,具体的差别只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语言都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古代的皇帝不会容忍每天在朝堂上听着“五音不全”的大臣们用方言侃侃而谈,要么就说官话,要么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有了这种统一的语言,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太重要了,有了这种语言,皇帝和大臣们的沟通才能畅通无阻,各项政策才能得到更好更及时的实施。

参考:
有粉丝问我,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和来自四面八方满口方言的大臣如何交谈?
首先说明一点,古代其实是有普通话的,不过古代叫“官话”。
所谓的“官话”是说绝大多数人说的这种话,史学家认为从秦到清朝后期,我国的官话是以河南洛阳发音为标准的,又称洛阳雅音。
最初我国帝王建都都是以北方为中心,因此北方发音也就成为了标准音。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入京后是以满语为标准语的,但是会说满语的人很少,慢慢的北方语言就成了标准语。
还有元朝,元朝一开始也是以蒙古语为国语的,到后来,实际上分为了两类,皇帝、皇室说蒙古语,被统治的汉人却说北方语言。
总的来说,每个朝代是以北方语言为基础稍加改动,元、清属于少数民族,虽然规定他们的语言是官话,但在汉人中间行不通。
另外皇帝议事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上折子用文字叙述过程的,真正和皇帝讨论事情的大臣并不多。
即便重臣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标准语虽然不很标准,夹杂着方言,时间一长皇帝还是能听清的。
有些朝代,品级低的官员是见不到皇帝的,甚至有的朝代规定四品以下的官员根本见不到皇帝,皇帝和朝中议事的大臣,也就不过那几个重臣,下面的大臣只能通过文字进行讨论。
另外官话是科举考试必须经过的一关,要想踏上仕途,必须到专门的语言学校去学习,最起码你能掌握一部分。
再者说了,每朝的官话都是大多数会说的话,只是标准不标准而已。
比如南方人,他们说方言我们听不清,如果他们说蹩脚的标准语,我们也能够听清,其实古代和现在情况差不多。
退一步来说,即便大臣说方言也不用担心,外国人进贡时,皇宫里有翻译,据史书记载,周朝《周礼上》就有了“象胥”这个职称,“象胥”是指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也就是翻译人员。
也就是在古代,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这一部分人被称为“象胥”。
各朝各代“翻译”的名称虽不同,但都是翻译的意思,比如舌人、译官令、典乐、大鸿胪等等。
总的来说,古代学子要想进入仕途必须掌握当朝的国语,也就是会说普通话。
如果你没有这种本领,你就见不到皇帝。
至于你在家里或者在当地说方言,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见到皇帝必须说普通话。
因此在朝堂上不会出现大臣说方言的情况。
文/秉烛读春秋
参考:
古代是有“普通话”的,只是很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古代的普通话被称为“官话”。
“官话”的意思就是官方标准话。
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的朝堂上,官员启奏皇帝时通用的语言就是官话。
当然,官话的形态是随着时间而各有不同的。
例如,最早的“官话”是雅言,后来到汉晋时期被称作是“通语”、“凡语”、“通名”等等。
等到了明朝,这种官方的汉语语音全部被统一称作是“官话”。
但是,虽然存在官方认可的普通话,古代却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原因无法,这是渗透力不够的原因。
因此,皇帝经常能听到来自各地的方言,有些地方是实在让人听不懂。
例如,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曾抱怨过福建、广东地区的官员,说的话让他摸不着头脑: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
雍正觉得不能继续容忍这种情况,于是就开展了在福建、广东的推广普通话(官话)运动,在当地设立“正音书馆”,要求教导士子们官话,但结果是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宣统年间,清朝还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官话”改为“国语”。
1912年的民国延续了这个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这就证明普通话是一个趋势。

参考:
为了避免出现这个问题,所以,历代朝廷都推行“官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官员之间交流,以及面见皇帝,都使用官话。
有些地方官员说的不标准,会带有方言味。
但是,基本交流的问题不大。
秦朝说的官话主要是陕西关中方言。
汉代到晋代以当时的洛阳话为官话。
隋唐的官话融合了多地语言,主要是洛阳和长安地区方言为主,称为“汉音”。
元代存在两种官话,国语以蒙古语为正统,汉语以元大都方言为准。
明代由于有两都,所以官话也有南京话、北京话两说。
到了清朝的官话,官话就是现在的北京方言了。
当然,满语在初期也是官方用语,但到清中期以后,就只有北京方言了。
满族人自己都不会说满语了。
1728年,雍正曾设“正音书馆”,目的就是在全国推行北京话。
雍正规定,读书人听不懂北京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童生不能考秀才。
据说,慈禧太后召见大臣的时候,也会安排专人做“方言翻译”。
从这可以看出,有些不会官话的大臣,会吃大亏的!网传康有为或者梁启超见了光绪说方言,光绪听不懂。
本来想给个四品,结果降为六品。
这种就是《读者》文摘的段子。
大家看了一乐就完事了,不必计较真伪。
当皇帝哪能因为官话说不好,就不重用这个人才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参考:
古代有普通话,称之为“官话”,只不过没有当下普通话这样全民普及,人们日常普遍说的是家常话,也就是口语方言,相对而言,“官话”就是书面语,适用于正式场合。
“官话”于平民百姓用处不大,主要是在科举入仕途后官场必备语言,而能够入仕途的基本都是文人,使用官话显得庄重文雅。
朝堂之上大臣未必都是满口方言,为了“工作需要”,入朝为官之人都要学习“官话”,无论是上疏陈事,还是朝野辩论,言语不同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然了,毕竟是过去的历史了,我们话也不能说太满,假如朝堂之上各种方言荟萃,皇帝必定苦不堪言,这时候就需要翻译出场了,每个不会讲官话的大臣自带翻译,这只是猜测。
皇帝大部分还是通过奏章去看天下大事,不懂得官话的大臣只要文笔好,同样能把地方大事叙述分明,最多不参与争辩罢了。

参考:
既然这样,皇帝肯定会想办法互相交流,作为大臣绝对不敢要求皇帝,君王将就臣子,就象民族之间都有不同语言,咋办?
总还有走南闯北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人士,相当于当今的翻译,即懂方言,又懂皇上话的那种人。
在文革前,农村人都对某些人说话,带着官腔,叫打官腔。
就是官话。
以京城为主,融合大部分地方语言。
以文字互相交流,达到官话标准。
比如我们四川与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汉人聚地区,都相差无几的就是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与湖北靠四川方向接近,与陕西汉中也差不多。
文字是最重要的说明。
当上臣子,学习好不同语言表达能力是臣子的必修课。

参考:
其实这个问题,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了解决之策,就好比先秦的时候,周礼里面就有说道一个讲官话的标准,毕竟每个地方的方言差距较大,要说在古代,君主制的社会下,是不允许说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的,或者说出有歧义的话,让皇帝听了那可是要难道搬家的,尽管这样因为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不同,所以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说的非常标准,能进行正常的大概的交流没问题就不错了,而且秦朝还统一了文字,如果哪个大臣在交流时真是出现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用文字来说明,要说秦王嬴政,实行的暴政,其实在有些方面他做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等也是后世的一个好的典范。
到了汉朝以后,官话的标准就变成了中原的雅音和关中的关中的方言相结合的一种语言了,从北宋到明朝早期,由于地方差异,使用的都是南京话作为了官方语言,到明朝以后,朝廷迁往北京,官话也随之改变为北方语言,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首都一直是北京,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也就是那是的官话演变而来的。
从公元前到现在,都有很多所谓的江湖人士到处走南闯北,除了这些人还有很多有钱的官宦人家会外出游玩,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各种贸易,进行这些活动时肯定需要大量的语言交流,所以肯定需要一个统一的语言来作为发展的桥梁,包括现在社会也会一样的,我们需要学习英语,为了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同样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学习汉语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同样在在古代能把文字统一起来这也算是一个人类的壮举了,好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小编也要去学个第二语言了,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还好有官话。
最早的官话被称为“雅音”,是贵族们专属的语音,据说先秦时,各国的贵族们之所以可以往来沟通,靠的就是这种“雅音”。
各地文字不通,但语音却是可以相通的。
秦汉时的官话不知道是什么样,有专家推测是以洛邑的口音为基础的,也就是洛阳话,周公辅佐周王在这里完成了礼乐制度,且秦汉时此处依然是核心地带,所以沿用了下来。
东晋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南北两种官话,北方官话依然是以洛阳口音为主,南方官话则以建康话,也就是南京话为准,属于吴语。
隋朝时,出现了《切韵》,这是现存最早可考的韵书。
韵书就是用来解决语音问题的,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标准拼音手册。
《切韵》的作者陆法言参考、筛选了南北各地的语音,这种南北语系,编纂此书,所以以《切韵》为准的官话,应该是综合了金陵、洛下两支官音的特点,杂糅而成。
韵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官话的学习问题,唐代有《唐韵》,宋代有《广韵》,元朝有《中原音韵》,明朝有《洪武正韵》,都是官话发音的范本。
但明朝时仍然有两种很流行的语音,可以视作官话,一种是苏州白话,一种是北京话,清朝时的情况与之类似。

参考:
古代怎么没有普通话?
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为了方便交流,中国从西周开始,政府就开始针对各地语音不同的情况出台了统一读音,以方便各地相互交流。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官方规定的读音被称为“雅言”、“正音”、“官话”等。
因此不存在皇帝上朝时与来自全国各地大臣用方言交流的情况。
在清朝时因为广东地方的语音差异较大,清朝还专门规定了广东地区必须考“官话”,学学不会“官话”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