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隶书
学习书法,首先要做到正确执笔。
现在人们执笔方法很多,总结一下,主要做到指实掌虚,松紧合度,平稳灵活即可。
执笔的高低要取决于所写字的大小。
一般写汉碑上的隶书执笔居中,不高不低。
如果写大字,自然执笔要高些。
至于提腕悬肘,要依据所写字之大小而定。
写汉碑上那样大小的隶书,提腕就可以了。
当然,能悬肘书写,更容易做到应变自如,挥运如意。
写汉碑隶书最好是用羊毫,羊毫的特点是弹性较小,笔毫柔软,笔画锋芒不易显露。
羊毫锋长,容易摄墨,写大字时能做到饱满丰腴。
汉碑隶书的运笔方法:第一,逆起回收,即有的笔画下笔时要藏锋,收笔要回锋,即所谓的“藏头护尾”。
这种运笔方法写出的笔画筋骨内含,锋芒不显露,适宜表现汉碑隶书凝重浑厚的笔画。
第二,中锋、侧锋,中锋亦作正锋,是指行笔时笔管稍直,笔锋在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笔锋始终居于中线。
这样笔锋着纸后,笔毫中的墨汁均匀渗开,写出的笔画厚重遒劲。
古人常以“屋漏痕”、“锥画沙”来形容中锋笔画。
侧锋是行笔时笔管稍斜,笔锋沿着点画的一侧运行,笔毫斜辅纸上。
在表现汉碑隶书方笔中那种带棱角的“刀斩斧齐”的笔画时,是离不开侧锋的。
第三,方笔圆笔。
通常所谓“篆尚圆,隶尚方”,一般是指结体的方圆,如篆刻折处势圆,隶书折处势方。
并非篆书用圆笔,隶书用方笔。
在汉碑隶书笔画中,有圆笔、方笔两种。
圆方是就它的形态而言,就其笔法来说,中锋写出的笔画就是圆笔,侧锋写出的笔画就是方笔。
圆笔浑厚含蓄,方笔凝重沉着,都是写汉碑隶书不可或缺的笔法。
第四,疾涩,疾,并非运笔快速,主要是指笔势的轻健和笔画的流畅。
涩,是指笔画在濡墨着纸后,笔与纸因摩擦而产生阻力,显得笔势迟重,笔画不光而毛。
用疾涩的运笔方法写出的字,有节奏和力度。
隶书的基本点画和点画在隶书中呈现的不同形态,在后面的交流中会给予阐述,
参考:
隶书最显著的特点是“蚕头燕尾,且雁不双飞。
” 汉代留存下来的大量汉碑,在书法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清代书法家王澍就说过:“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指出了汉碑在书法风格上的多样性。
西汉的碑刻不多,隶书碑刻有《杨量买山地记》、《五凤刻石》、《麃孝禹刻石》、《菜子侯刻石》、《霍去病墓石刻字》中的隶字。
西汉碑刻隶书,较多地受了篆书的影响,篆意很浓,笔画少有俯仰之势,是向成熟隶书过渡的形态,有方劲古拙和质朴浑厚的风格。
东汉的碑刻隶书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东汉碑刻隶书之美堪称一绝。
汉碑的风格大致可分为:其中属于遒丽秀美一类的有:《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
骏发疏展一类的有:《孔宙碑》、《韩仁铭》、《朝侯小子残石》;
茂密雄浑一类的有:《鲜于璜碑》、《郙阁颂》、《张迁碑》;
古朴稚拙一类的有:《西峡颂》、《讳三老忌日记》、《安阳残石》;
端庄典雅一类的有:《华山碑》、《尹宙碑》、《王舍人碑》;
丰腴厚重一类的有:《衡方碑》、《鲁峻碑》、《校官碑》;
刚健劲拔一类的有:《礼器碑》、《郑固碑》、《张景碑》;
奇肆放纵一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纪》、《冯焕阙》;
平正规整一类的有:《赵宽碑》、《熹平石经》、《尚博残碑》;
高古超逸一类的有:《开通褒斜道刻石》、《梁祠画像榜题》、《刘平国刻石》。
上述归纳了十种类型,每种类型举出了有代表性的三件汉碑。
其实是很难做到全面和准确的。
对于“每碑各出一奇”的汉碑说来,这样归类也难免有些牵强。
对于隶书的爱好者说来,在结构和运笔极尽变化、风格多样的汉碑面前,只能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隶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隶书是小篆的省易写法,正如西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所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的捷是改篆书圆转的笔画为方折,变弧线为直线,并截断了篆书的笔画,行笔中有停顿和换笔。
这些原因造成了隶书方正的体势,为方块形的汉字奠定了基础。
隶书还由于点画俯仰呼应的产生和波势挑法的确立,产生出了一波三折、蚕头雁尾的横和分张外拓的撇捺,成为隶书最有特征的笔画。
隶书由篆书的纵势逐渐转向横势;
形成了中宫紧密,重心偏低,字形宽扁的特点。
在隶书对篆书的简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讹变,造成隶书一个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这种现象称为异构。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异构丰富了字形的变化。
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隶书既有篆隶嬗变的痕迹,也受到了汉代草书的影响,还出现了楷书的萌芽,所以在结体和用笔上篆韵、草情、楷法都可以在汉碑中见到。
汉碑隶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字最初经过书丹时是用笔写出,然后再由石工镌刻。
即使是技艺十分精湛的石工,也不可能将原来的笔意完全表现出来。
所以汉碑隶书的点画都有含蓄凝重之感,不像墨迹上的字笔画那样纤巧,笔锋的使转那样清晰。
汉碑由于年代久远,因剥蚀而产生的特殊效果,形成了汉碑隶书独有的韵味。
可是作为学习汉碑的人,还是应当透过刀锋见笔锋,探求其内在的运笔技巧和艺术风味。
隶书的临摹和创作 初学隶书,首先要在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汉碑中先选择一种来入手临习。
选帖的标准是,书法应规入矩,平正端严,存字较多,字口清晰,笔法完备的汉碑,如《史晨》、(乙漠》、《华山》、《曹全》诸碑,当然选帖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笔性和喜好来加以取舍。
字帖最好用初拓本,因初拓本较好的保留了原碑书法的丰神。
在好拓本不易得的情况下,可用影印本。
选好帖后,就可以开始临帖了。
学习书法主要采用钩、摹、临三种方法。
钩是以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把映出的字用很细的笔画钩出字形的轮廓,然后再用墨填。
不填墨的称为双钩。
摹,也是用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按照映出的字形,摹写其笔画和位置。
临,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照字帖上的字,细心观察和领会字的点画形态,结体特点和运笔方法,细心仿照写出。
用钩的方法繁琐费事,摹和临也各有利弊,如姜白石《续书谱》就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经意而摹书不经意之故也。
”所以临写的方法多为人取。
临写之前,还应多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打开字帖,认真观赏,注意字帖上每个字的笔顺、笔意点画和结构特征,乃至神韵。
养成了读帖的习惯,还可为背临即不对照字帖,用记忆的方法写帖上的字打好基础。
选定一种字帖后,要临写一个时期,能做到临写的字与原帖字体形态及点画气势相象就可以了,并非要一一无差才可。
总之,既不要见异思迁,也不可一成不变。
有了一定的根基,多换几种帖来写,对笔法、结构就掌握得多些,还会避免专临一帖,跳不出去和过于甜熟的弊端。
在临写练习过程中还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临写时不要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就可以。
往往一次写几十个字,却一无所得,精意地临写几个字,反而会有收获。
临写的字最好比原帖上的字大,这样会使笔势展开,也易见骨力,一般汉碑上有些字残损或漫漶,字形不完整,笔意不明显的可以不临,甚至有些结构不美观的字也可以不临。
隶书从发展到嬗变、升华,已是有了定型的书体。
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都相当困难,这就更需要每一个学习隶书者要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尽可能对古今各种优秀的隶书作品反复观赏,提高欣赏能力,从中不断汲取营养。
书法之外的艺术也须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学识和提高创造能力。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书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古今有关隶书的理论,揭示出了隶书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会给我们以启迪。
隶书名碑名家举要 我国古代隶书碑刻流传至今的有很多,现在仍有新的隶书碑刻不断发现。
尤以汉碑的隶书最为多姿多彩,各臻其妙。
现选择可资取法借鉴的著名汉碑,汉以后的隶书名碑和擅长隶书的历代名家及名作,加以介绍,仅供学习者参考。
1.《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 隶书,22行,每行约30字。
为摩崖刻石。
此刻石书法率意天真,妙趣天成,笔画不像一般汉碑那样横平竖直,而是遒劲圆浑,并呈现出弯曲和波势。
章法也参差错落,天真烂漫。
杨守敬《平碑记》以为“其行笔真如野鹤闻鸣,飘飘欲仙,六朝毓秀一派皆从此出”。
可见此刻石不仅在东汉摩崖刻石中最有代表性,对后世的书法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年) 隶书,18行,每行40字。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笔画规矩而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
结体在谨严方整中又有跌宕之姿。
其骨肉匀适和凝炼的用笔,已开唐隶的先河。
清方朔《枕经堂题跋》评其碑:“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
” 3.《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年) 隶书:16行,每行36字;
碑阴3列,各17行;
左侧3列,各4行;
右侧4列、各4行。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是著名汉碑之一。
全碑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瘦劲挺拔,波磔肥厚,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
全碑的章法也时而端庄,时而放纵。
所以前人研究此碑书法,认为是出自多人之手。
清王澍《虚舟题跋》认为:>“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
瘦劲如铁,变比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 4.《张景残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 此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
隶书,12行,每行23字(下残),末行存半字三。
此碑1958年在河南省南阳市郊区出土,是建国以来新发现的著名汉碑之一。
现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汉碑亭。
此碑虽已残损,但存字较多,而且字口清晰。
书法也颇具特色,字形宽扁,笔画劲健,碑中十行的府字右竖下垂很长,饶有情趣。
5.《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 此碑又称《封笼山颂》。
隶书,15行,每行26字。
碑在河北省元氏县。
此碑结体宽博,通常汉碑中的波势挑法在此碑中并不显明,笔画多出尖锋,垂笔近似悬针,显得犀利劲健。
清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汉隶气魄之在无逾此。
” 6.《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 隶书,15行,每行28字。
碑阴3列,每列21行。
有碑额,篆书两行共10字。
阴额篆书1行5字。
碑为孔子19世孙孔宙墓碑,现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结体绵密,用笔圆转,横画很长,撇捺左伸右展,气势飘逸洒脱。
碑阴隶书却很规整,无左右分布。
参考:
学隶书最重要的是不要学习今人的隶书,不要学习非汉的所有隶书!看到很多学习隶书的书法人,他们因为喜欢漂亮,喜欢飘逸,所以临帖时喜欢选择那些现代的,或者是清代人的字帖,感觉非常的不好!其实,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你选择汉隶的古帖与清代或者是现代人的隶书对比,是的!汉隶不如清或是现代的隶书好看,可是书法绝不是好看就是好书法,就像馆阁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书法一样!学清或者现代人的隶书很容易被固化审美观念,如果你仅仅是一写漂亮的隶书为目的就无所谓了,随我你想学的是书法,我奉劝你,老老实实地从学习汉隶开始。
那样,对你好处是发达地!
参考:
问题:怎样自学隶书?
学习任何东西我都是不建议自学的,每项技能都有他的门道,有一个老师点拨你就会学的很快,能节省很多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不如把它花在老师身上。
学习书法更是如此,你自己去理解和感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不小心还可能走上邪路,以后再想改正就比较难了,自学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像在漆黑的夜里,一个人驾驶者一艘小船漂泊在无边的大海上,你需要一个灯塔。
但是如果你实在没有条件找老师,我给出一下建议:1、通读书法史,学习书法史能让你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看问题,不能一头闷进去,随便选择一个字帖就开始练,读懂了书法史,尤其是隶书的发展史,能让你一开始就做出一个好的选择,比如选帖、比如学习方向、风格取向等等。
2、选择一本好的入门字帖,这本字帖不一定是原帖,现代的书法类教程也可以,个人推荐崇文书局的隶书教材,这个包括了从基本笔画到结构、章法应该注意的问题,非常的实用。
3、有针对性的看网络上的视频,看视频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你横画不会写,就要反复的观看,并且看完一定要练习,练习才是关键、练习才是关键、练习才是关键。
知道这些,基本就可以自学了,但是有机会还是建议找个老师。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
参考: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笔者平时也是最喜欢隶书,所以对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见解。
如何练习隶书?
首先,要选一本自己喜欢的隶书字帖,比较适宜初学者的隶书字帖有《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等。
如果实在拿不准选哪本,建议先从《曹全碑》入手,因为《曹全碑》是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用笔变化多端,隶书最基本的“蚕头燕尾”有很好的体现,整体风格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其次,坚持临帖。
临帖要贯穿书法学习的始终,不可以一日废弃,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刚开始要对照字帖一笔一画的临摹,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尝试背临,集字创作等。
最后,多读贴,多思考。
读贴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与原帖的差距,把握字帖的整体章法布局等。
欢迎转发评论,更多书法知识请
参考:
在我近四十年的学书法过程中,虽然我篆、隶、楷、行书“四体”轮番临创,但其中学隶书的时间却最长 。
要学隶书,首先要选择好的碑帖。
那么,什么是最佳的隶书碑帖呢?
汉(朝)隶书的“十大名碑”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我在学隶书时,首选是汉隶“十大名碑”中的《史晨碑》,该碑帖破损较少,相对比较完整,字体也显得端庄、美观!接着临习“十大名碑”中的《史晨碑》及《礼器碑》,自觉从中受益匪浅!……在第六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赛中,笔者凭借一副四尺整张隶书作品参赛,获二等奖,具备加入国家级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资格(文化部主管)。
总之,从隶书发展的辉煌与巅峰时期的汉隶中取法,方为正道,而从汉以后其他的二、三流隶书中取法,寻求所谓“创新”,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参考:
隶书,由秦朝书法家程邈在小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现称为“古隶”。
后来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称\"汉隶\",一直延续至今。
怎样练好隶书呢?一是、首先选好字贴,最好是名家的字贴。
我也是个隶书爱好者,我选的是东汉的《曹全碑》,它是隶书的鼻祖,十分正统,所以现在练习的人最多。
其次是从用笔、结构入手找一些规律。
它的字形偏扁呈方形。
笔画的特点是横平竖直,一波三折,横画长、竖画短,蚕无双设、雁不双飞,上下精密、左右舒展……三是、不管学习什么要想学好、学精,都要持之以恒,练习隶书也是如此。
要有信心、决心、恒心,每天坚持练习至少一个小时,坚持不懈临摹字贴。
……练习隶书的最好老师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参考:
隶书是相对简单的书体,从隶书入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自学隶书,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一点隶书的发展历史。
隶书由篆书而来,至汉代达到高峰,此后沉寂数代。
清中期时金石学崛起,隶书又迎来一个高峰。
学隶书宜从汉碑入手,清代隶书个性极强,门派众多,不宜作入门之选。
2、选择碑帖。
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宜,如遵守法度,严谨处事的可选《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追求华贵,力求完美的可选《曹全碑》《礼器碑》,等等。
3、了解汉隶的用笔特点。
汉隶多体方而笔圆,用笔以圆为主,转折、撇捺以方为辅。
隶书用笔藏头护尾。
藏头就是逆锋落笔,运用调锋,使笔锋向笔画方向运动,护尾就是收笔时,笔锋经过调锋向原来笔画方向回归。
4、调锋方法。
圆笔调锋方法是笔锋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作旋转式移动,方笔调锋方法是笔锋提起或按下作垂直方向的翻锋动作。
5、隶书学习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隶书楷化。
主要表现在用楷书笔法写隶书,形成两头重中间轻,此为“中怯”。
二是结体呆滞。
主要表现在撇捺处理雷同,如同算子。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
邓邓石如作品
参考:
如何练习隶书?
练习任何一种书体都要从一点一画开始,通过临摹逐步掌握点画的书写要领,然后集画成字。
隶书字帖很多,可选一帖作为范本临习。
待透彻领会了隶书各类笔画的书写要领后,再读其他隶书诸帖,一目了然。
其实隶书诸帖的书写方法大同小异,虽表面看上去面貌不同,那只是书者的个性表现不同而已。
请看下图,领会诸帖的个性表现与共性表现:老玩童原创隶书《滕王阁序》:
参考:
如何练习隶书?
第一步:建议从《曹全碑》入手,因为曹《曹全碑》属于汉代比较秀丽一类,符合大众审美,笔画也比较柔美,重心偏下容易上手。
第二步:学习《曹全碑》要从基本笔画学习笔法,比如横画学习藏锋,中锋行笔,出锋等笔法,。
《曹全碑》在提按上面不是很明显,但不是没有,比如粗细的变化上是有轻微的提按的,要细心揣摩,另外波画的学习有中锋转为侧锋,也需要用心体会。
第三步:学习《曹全碑》要从偏旁入手,学习结字规律。
比如口字旁,要学习会横长竖短,横组竖粗;
反文旁也存在撇高捺低,撇弯捺直,撇细捺粗等规律。
右偏旁左齐右不齐,左偏旁左不齐右齐等规律。
欢迎大家
参考:
你的提问。
我是千千千里马。
隶书是一种古老的书法。
也是汉字演变史上的第一个新字体。
隶书之前的篆书,是汉字的老祖宗。
写起来挺不容易的,所以,下级官员,就把篆书写得很潦草,这就出现了隶书,也叫“隶变”,因为隶书以后,汉字就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楷书。
隶书的书法美,是构成隶书传统的根本原因,具有舒展秀美,变化丰富,书写流畅的趣味性和欣赏性,所以,隶书的美学体系,也是非常丰富的。
隶书应用在汉代,成熟在汉代,所以,学习隶书,一般是选择汉代的隶书碑版。
但是,隶书也是发展的,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隶书的发展。
隶书书法艺术的发展没有停止一个是除了汉代的隶书,汉代以后也要一些隶书,例如《爨宝子碑》等等。
再一个是隶书也有停止发展的一段时期,例如从南北朝到明代,隶书基本没有什么发展。
但是,清代是一个书法变革时期,所以,清代也有一些隶书大师,例如,邓石如,伊秉绶等等。
隶书的考古发现,丰富了我们对隶书的了解。
中国的书法史也是一个否定史。
例如,唐代以后,基本没有隶书,或者很少有人写隶书。
所以隶书就衰落了。
清代发展隶书,也主要是“碑学”的兴起。
但是,新中国以后,我们有大量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汉代简书,也叫汉简。
这些下级文吏的墨迹,也是隶书艺术的一部分。
学习隶书,认识一下隶书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有一个丰富的隶书知识宝库。
不过,初学隶书还是先选择汉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