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能打败洪秀全

主要原因在于曾圣人审势度时,上有清庭全力支持,下有湘军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升官发财机会,深入底层湘军的诱惑力,就是打开南京来了啥都有
参考:
打败洪秀全的,不是曾国藩的湘军、也不是李鸿章的淮军、更不是华尔和戈登的洋枪队。
而就是他自己!如果可以穿越,让我回到100多年前,给洪秀全做个顾问,我会给他提这么几点建议,保证他分分钟灭了满清:一、要反满,但绝不能反儒太平天国一开始如烈火燎原的发展之势,正是建立在民众对满清的极端不满情绪之上。
所以,反满是绝对有号召力的一面旗帜。
直到孙中山闹革命时,这面旗帜依然有很大的战斗力。
洪秀全最大的战略失策就在反孔反儒,这让他彻底站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面,而曾国藩就准确在抓住了这一点,曾国藩讨伐太平天国的战斗檄文,着力点正是:“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二、要装神,但绝不要装逼洪秀全能否真的通上帝?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只要群众们相信你能,这就够了。
李敖早说过了:群众除了鼓掌和暴动,别无他用。
民众越无脑,越愚昧,越容易控制和使用。
所以,那些能创造时代的英雄们,最后都要走向神坛,不这样做,他就没法继续驾驭狂热无脑的民众。
所以,装神是革命需要。
但装逼就难免挨雷劈了。
天王你可以搞点特殊,但不能太离谱,整88个老婆这种事,想做也要低调点啊!三、要平衡,但绝不要内讧高层内部关系处理艺术,最高的水平是平衡,而不是一家独大。
东王杨秀清确实不是东西,但不能那么简单粗暴地一杀了之,可以逐步地把北王、翼王扶植起来,让他们三个权势大抵平衡,这样政权就趋于平稳状态了,谁也灭不了谁,谁也顾忌谁。
1856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运势就彻底进入了下行轨迹,纯粹自毁江山啊!你想想看,翼王能把曾国藩打得想跳水自尽,如果他不被韦昌辉逼走,那有什么湘军兴起?
四、要战斗,先不要享受1853年进了南京后,乡下人进了大城市,彻底被灯红酒绿给迷住了,定都建国后,就完全没了战斗的欲望,欲望全放在酒桌上、床上了。
只派了林凤祥、李开芳两人去北伐,事后想想,多失败的一步棋啊!如果当时根本不留恋南京,直接旋风一般地北上,直抵北京,满清也就到咸丰皇帝结束了,那有什么同治光绪宣统,哪有什么慈禧太后……可惜呐,可惜……秦淮太艳,胭脂太浓,折损了男儿豪气,耽误了英雄伟业。
总结起来一句话:1853年太平天国最鼎盛时,基本上是见谁灭谁,九洲无敌。
但越是无敌的人,越会遇到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那就是他自己。

参考:
苍茫大地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洪秀全的内讧导致了太平天国实力大减。
史称“韦杨之乱\"的内讧,先是东王杨秀清私欲膨胀,认为天下是老子打下来,又有天父在人间代理人的合法外衣,使得老矿工想成为真龙天子,和洪老大争夺起老大来,洪秀全老谋深算,先下手为强,密召韦昌辉、石达开进京除杨,吃过杨秀清苦头的北王、大地主出身的野心家韦昌辉见机会来啦,以天王的名义血洗东王府,滥杀无辜。
引起东王旧属不满,韦昌辉又设“苦肉计\",让天王绑他并公开施以鞭刑,发出告示。
东王旧属往观,结果中了韦昌辉的埋伏,上万人全部被杀。
韦昌辉想成为第二个杨秀清,把持朝政,架空天王。
翼王石达开前往指责,韦昌辉又挥起屠刀杀向天京翼王府,石达开仅以身免,连夜缒索从天京城墙上逃脱,后洪秀全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带领全城人民干掉韦昌辉。
天国召唤着文武全才的石达开主政。
洪秀全在韦杨之乱后不再完全相信老兄弟,石达开回京短期执政,天王封寸功未立的两个哥哥为王,明为辅佐翼王,实为监督掣肘,翼王忠而被疑,年少气盛,带十几万太平将士出走单干,后在大渡河被清军骆秉璋剿灭,石为救数千部下性命,被诱捕后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后期虽有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洪仁轩苦撑危局,但人才、军力已大不如前,忠诚度也大不如前。
二、洪秀全扫荡儒家学说,把大批知识分子逼得无路可走,纷纷投向曾国藩的怀抱。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中不中,洋不洋,加上早年洪秀才考举人屡试不中,他带着浓重的宗教偏见和对科举制度的仇恨,每到一处大肆销毁中华经典,如在扬州烧毁《四库全书》,焚烧孔庙,绝了知识分子的望,他们被推到曾国藩一面,成当太平天国的死敌。
三、太平天国建都后的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洪秀全天王府金碧辉煌,夜夜新郎,短短十数年光景王娘逾千。
上行下效,东王以下也贪图享乐,光出行就要坐六十四人抬的大轿,王娘逾百,竭尽奢侈之能事。
即便到了后期,李秀成在苏州建了忠王府,大模大样地做起了江南土皇帝。
政令不通,后期天王先后封了二千余王,中央对各王只能松散管理,政令不通。
小王绑大王去见阎王的事也常有发生。
四、天国政策的不合理性也注定天国会走向灭亡。
天王夜夜新郎,普通太平军夫妻不能同房,还有天理吗?天国初期设立了圣库制度,圣库逐渐成了王爷大臣们的小金库,他们任意挥霍。
没有严格的土地税收制度,洪仁轩的《资政新篇》只不过给天国子民画了一只十分好看的烧饼,中看不中用。
五、曾国藩与胡林翼强强联手,手下纠集了一大批的得力干将。
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等一大批的汉人干才,纠集在一起,成了太平天国的噩梦。
举人出身的左宗棠号称活地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即便杨秀清、石达开在世,交手也相当吃力。
和曾帅并列的胡林翼也是能臣。
他顾全大局,他做湖北巡抚时,为国家计不惜去给饭桶总督柏文小老婆祝寿,从此胡柏一心,形同郎舅。
胡林翼打仗颇有心得,制军役民以“菩萨心肠、屠夫手段\"为宗旨,成为太平天国的悍敌。
六、曾国藩军事才能有限,但他越挫越奋,屡败屡战,有一股韧的战斗精神。
曾氏才质一般,但一生勤奋,和颜回有一拼。
相传一天深夜,曾氏尚在苦读,一小偷高居屋梁,见曾氏不睡无法下手,笑道:你背个鸟书,我在上面听听都会背啦。
曾氏指挥打仗,也如此。
他曾差点儿被石达开在鄱阳湖干掉,但他还是咬牙切齿地坚持着,终于指挥各路大军扫平天国。
他毅力惊人,终于功成名就。
望斧正!
参考:
曾国潘和洪秀全都是近代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太平天国后期同清王朝的对抗,实际上也是洪秀全与曾国藩的斗争,而曾国藩最终能够打败洪秀全,最根本的原因,是曾国藩更懂得中国社会,并因此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社会,通俗点儿讲,就是洪秀全的理念不贴实际放大炮,而曾国藩则是实事求是接地气儿。
除了上述这个主要原因外,在其它方面,两个人的能力、气度、休养,差异也是非常明显,洪秀全每一条几乎都属于极高的负数,而曾国藩则是极高的正数。
他们两人都是文人出身,只不过洪秀全是屡试不第,考了四次秀才也没考上,后来索性放弃了,后来绝望中的洪秀全,在碰到了传教士后大病一场,醒来后便自称上帝之子,开始创立并传播上帝教,在冯云山等同志们的帮助下,后来建立了有名的太平天国。
曾国藩23岁就中了秀才,后来又中举人,28岁进京考上了进士,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在北京兢兢业业的工作,先后七次升迁,最后成为了朝廷的二品大员。
曾国藩的湘军和洪秀全组建的太平天国,这两支团队在文化层次水平和信仰方面就存在绝大的差异,洪秀全的团队是所有的财物一律充公,重新分配,男女行营制度要分开,刚创业的时候这样搞还可以,但定都南京以后,再这样搞就明显就不合适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除了内部争权夺利之外,还与不这合理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周围聚拢了一大帮的志同道合者,其中人才也很多,他的学生李鸿章,能力超群,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还有曾国藩的个人领导魅力以及对团队的利益分配上面都远远强于洪秀全,在遇到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之前,太平军可以毫无悬念的把腐朽的八旗兵、绿营兵打得满地找牙,但之后,太平天国的形势便急转直下了。
从气度上讲,曾国藩也是远远强于洪秀全,他组织湘军,一穷二白,既要防着咸丰的猜忌,又要防着政敌的排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后战胜了原本实力很强的太平天国,洪秀全是个心不在焉的革命者,四次考秀才落榜,失落中本想通过宗教混碗吃,但他从传教那天起,他就一直远离最艰苦的最前线,刚刚进入广西传教,事业开展得很不顺利,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洪秀全不堪忍受,借故扔下冯云山,跑回广东老家继续当他的私塾老师去了。
三年之后,当他得知冯云山在广西已经发展了3000多名教徒,大喜过望,立刻整好行囊,奔广西而来。
到了广西,他不听冯云山韬光养晦的劝告,执意大干一场,捣毁了当地百姓崇信的甘王庙,引起官府注意,官府逮捕了冯云山,洪秀全吓得失魂落魄,借口回广东找两广总督营救冯云山,又跑回广东老家待了一年半,等冯云山被别人营救出来,风头已经过去,他才又返回广西。
金田起义之后,他就一直很少参与繁杂艰苦的具体政务,所有事宜先是委之冯云山,后是委之杨秀清,他既没有操作具体事务的才能,也没有那种耐心和毅力。
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深居简出天王府中享乐,数年不出一步,他主要在忙两件事,第一就是管理他数量多的认不清的妻妾,第二件事就是研究神学,篡改《圣经》。
从才干上讲曾国藩更是绝对的强者,他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治军策略,而且用人手段堪称完美,并且曾国潘和洪秀全最大的区别在于,曾国潘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洪秀全却恰恰相反,经常怀疑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最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洪秀全的其一失败。
在品格修养方面,曾国藩处处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生都在坚持学习,能始终注意个人人文品格的养成,这也使他具备了负重前行的意志和能力,他生活清苦,坚持每日静坐,三省已身,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一生达到了胜不骄、败不馁、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的境界,还给世人留下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曾国潘家书》,这些使他赢得了世人的称誉,也赢得了事业的成功。
而洪秀全生活奢靡,荒淫无度,倦理朝政、醉心宗教迷信,在个人修养上不仅文化底蕴不足,品行炼砺也不够,在个人品格上要战胜曾国藩,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的努力也远远不够。
曾国藩之所以能打败洪秀全,绝不是一个偶然,我也不是在否定谁粉饰谁,不是我在这里否定太平天国,假如它成功了,在中华大地推行神权政治,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真有可能会倒退到黑暗时期的“中世纪”。
毛泽东曾经评价曾国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我在小学中学时代,受主流媒体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很喜欢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后来上了大学选择了历史系,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对历史的细节了解越来越多,对二者的认识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反转,对曾国藩的敬佩也越来越多,曾国藩堪称晚清最杰出的政治家,一个有着极高品格的伟丈夫,他的军政天才和强大的家国责任心,把湘军这支民兵武装打造成拥有无穷战斗力的雄壮之师,就这样使曾经一度席卷东南的太平天国,覆灭于天京沦陷时的熊熊烈火之中。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面对家国黎民,社稷苍生,曾国藩功不可没,无愧于他名臣、能臣和一等毅勇侯的称谓。

参考:
三要素:有权、有钱、有人。
我们回顾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会发现在1860年前,湘军虽然对太平军造成压力,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为什么呢?
很简单。
曾国藩不是战场的主角。
主角在南京周边,大清的十万正规军。
(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当朝廷丢失京师、国家经制兵江南江北大营全面崩溃,东南岌岌可危,曾国藩才走到前台。
我们这就明白一半了。
容我一一道来。
(江南大营,转自网络)有权1859年,曾国藩的战略计划也就是四路进兵,曾国藩攻取安庆,多隆阿、鲍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续宜攻取庐州。
就是从上游往下走。
这也没办法,他只能节制这么点,保障自己战区安稳就不错了。
但1860年是个复杂的日子。
2月到5月,江南大营全线崩溃,杭州丢失;
9-10月,天津、北京陷落,皇帝去了承德。
而曾国藩呢?
六月份得到了两江总督实缺,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
第二年九月曾国藩拿下安庆。
朝廷也在12月份给了新职务,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和明末清初洪承畴一个级别,汉族大臣仅有的了。
权力有了就好办事了。
之后曾国藩确立了新的战略,从上游、浙江、苏南三路逼迫南京。
这权力三分之一来自自己的战功,三分之一来自朝廷的飘摇,三分之一来自队友的无能(江南大营和天王府最近的地方就五公里)。
(太平活动区域基本都属于曾国藩节制)有钱在很长时间里,曾国藩都是侍郎衔,连个巡抚职位都没有,自己和地方也没有节制关系,就像一个副部长在地方怎么调度大员。
打仗全靠地方协济,或多或少,两头受气。
而两江总督得到后,自己从各地征调钱粮非常容易,源源不断的钱粮输入。
这就做到了物质上的保证。
就可以给士兵多发钱,绿营士兵约为2两,湘军实行双饷,为4两兵饷,个别部队为4.2-4.5两。
这就是湘军是关宁军待遇,其他部队是普通兵待遇。
有人后勤供给充足,前线作战踏实;
军费充足,能够招兵买马。
现在许多人以为湘军兵力很多。
其实很长时间里,湘军兵力低于两万,所以三河镇损失6000,就元气大伤。
在获得节制权力后,曾国荃在南京城下湘军有达到近四万人,左宗棠在浙江有万人,淮军有万人,其他地也有几万人,湘军(脱胎于湘军)的部队达到九万
而且士兵供给充足,这才能保证作战。
有这三大要素,在大明可以建立关宁防线,在大清就可以灭了太平。
毕竟大清是单线作战。

参考:
洪秀全相信上帝,相信天命,依靠拜上帝会的煽动力揭发清王朝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
曾国藩作为中国历史上儒家入仕的代表人物,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在那个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更懂得中国社会。
对于曾国藩为何能打败洪秀全,青梅煮史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士大夫文化成为湘军的内在力量。
    曾国藩作为中国历史上儒家入仕的代表人物,长期研习理学,以他并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群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这些士大夫成为了湘军的主要内在文化,我们知道,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大多都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样的内在文化,使得湘军不断聚集,力量不断增强,最终打败天平天国。
二、曾国藩注重网罗天下人才    曾国藩十分注意网罗各类人才,并注重培养自己的势力范畴,这样的模式使得湘军力量壮大。
在湘军中,不仅曾氏重视人才,胡林翼、左宗棠等十分注重人才培养。
这些人大都成为湘军的军政骨干,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立下汗马功劳。
  三、湘军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强,有一批优秀的军政干部作为首脑,他们往往精通兵法,有正规的方法去训练士兵,使得湘军战斗力强大。
而太平天国的士兵,大多都是社会底层的农民,蛮匪等,松散懒惰,归根到底还是一支农民武装,战斗力不强。
四、太平天国的领导思想洪秀全在建立起政权之后,也变得乐享其成,不思进取,并没有正确的领导的思想,还是没有逃出权力欲望,缺乏足够的远见和意志力。
五、太平天国的内部斗争天京事变是天平天国由胜到衰的转折点,内部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天平天国本身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埋下了兵败的种子。
六、洋人的帮助洋人在曾国藩打击天平天国上,给予了很多帮助,他们是支持清王朝镇压天平天国的。
他们的帮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就是曾国藩为何能打败洪秀全的几大原因。

参考:
慈禧太后的功劳。
如果是崇祯掌权,第一年就宰了他了,还会让他灭了太平天国?

参考:
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完全是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其实更多原因是出现在他们自己身上。
这么说吧,是洪秀全作死,才会把太平天国给搞没了。
作死一,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无疑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洪秀全刚起家的时候,号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
你别说,这事儿还真有不少人相信。
尝到甜头的洪秀全,索性放弃了科举制度,这哥们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开始大力宣传自己创建的拜上帝教。
所以说太平天国的创业基础,其实就是宗教。
可打仗不能靠宗教啊,还得杨秀清、石达开这样的实干家出手才行。
时间长了杨秀清就不爽了:事儿都是我干的,为啥洪秀全这家伙做老大?
因此杨秀清又搞出了一招天父下凡的把戏,总是
洪秀全当时肠子都悔青了,你说这事儿整的,不承认吧,会有人怀疑拜上帝教的真假,承认吧,又要受到杨秀清的节制。
所以说洪秀全最后想到的唯一方法,那就是弄死杨秀清。
于是乎洪秀全便利用北王韦昌辉,诛灭了杨秀清及其同党、家眷上万人。
翼王石达开回天京调停,结果他的一家人也被韦昌辉给宰了。
石达开无奈之下逃出天京,在安庆发动了清君侧。
洪秀全又借此机会把韦昌辉及其同党给诛灭了。
这一趟下来,太平天国内部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实力。
而石达开和洪秀全自此也离心离德,最终石达开选择带着10万精锐离开了洪秀全,又给本就不太富裕的太平天国雪上加霜!作死二,与儒家思想决裂。
我们去看太平天国起义,就会发现一点,他们的团队里,有农民,有工人,甚至有商人的加入,唯独没见到士子的加入。
这就奇怪了,难道治理国家不需要读书人吗?
当然是需要的,只不过当时太平军打出的口号就是要打倒孔老二,这事儿就不太好整了。
读书人都把孔子当成自己的老师来看待,几乎奉为神灵,你们太平军居然要跟孔子作对?
这不是闹呢嘛!因此大批量的读书人,宁可一辈子不做事,也不愿意跟着洪秀全后面闹。
推翻清朝,原则上跟这帮读书人没关系,可推翻孔子,那就是推翻了他们的信仰,他们自然要跟你决裂到底。
所以说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劲,可是治理能力太弱了,甭说让进士们加入了,连个秀才都不常见。
那么洪秀全为啥要这么做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洪秀全本人痛恨科举制度,他没考上,不是既得利益者,自然反感这帮读书人。
第二个原因是读书人有很多都是官绅,这帮人总是剥削老百姓,洪秀全打压他们是为了拉拢老百姓。
在这帮土老帽的治理之下,太平天国毫无章法可言。
虽说建立了国家,却没有一套像样的管理制度,这是太平军最失败的地方。
作死三,管理混乱。
由于缺少读书人的管辖,使得太平军内部的治理水平每况日下。
洪秀全本人是读了两本书,稍微还能管管,杨秀清大字不识一个,原来是个砍柴的。
石达开从小是个做小生意的,日子很苦,也没读什么书。
这套管理班子的水平实在是太弱了,使得整个太平天国该何去何从,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了僵局之中。
他们拿下南京以后,再也没有像样的军事方案,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在封赏官员的事情上,洪秀全也是状况百出。
他在后期居然封了几千个王,有时候汉字不够用了,甚至要去翻字典封王。
大家都是王,你说谁听谁的呢?
如此混乱的管理,最后不失败才怪。
作死四,还没得天下,就开始搞特权。
这是太平天国的致命伤,洪秀全当时连半壁江山都不算拿下来。
因为他们拿下南京是直奔南京而来,而不是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土地。
就比如南京周围,还有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此外还有湘军正在各地和太平军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他们居然开始大搞特权和享乐主义了!洪秀全除了原配夫人外,在战斗过程中还找了十多个美女做王娘。
在天京建都以后,洪秀全的后宫编制已经扩招到了88人。
杨秀清也不遑多让,他后宫里的王娘也达到了56人的编制,仅次于洪秀全。
这当然是有名分的,没有名分的女人,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洪秀全甚至颁布了法令,将娶妻的规模做了明确指示。
比如说王爵至少可以有6个老婆,高级官吏的标配是3个老婆,中级官员可以有2个老婆。
低级官吏和百姓只能有1个老婆。
至于当兵的,对不起,不允许娶老婆。
为了让高层挑选中意的女人,洪秀全甚至颁布了男女别营的政策。
不管有没有结婚,但凡是适婚男子、女子都不能接触。
为啥?
这样方便高层到女营挑自己喜欢的姑娘。
这事儿居然还持续了4年之久。
由此可见,洪秀全比当年的李自成还要可怕,还没拿下天下,就开始享受生活,大搞特权。
因此人心尽失,谁还愿意给你卖命呢?
总结:曾国藩眼看着太平天国在走下坡路。
实际上洪秀全的号召力十分强,所以太平军的数量多到惊人。
因此曾国藩再牛,其实也无法将强盛时期的太平军消灭,甚至还总是打败仗。
可是坚持下来的曾国藩,忽然发现一件事,太平天国居然在走下坡路!这事儿太重要了,于是曾国藩耐心地等着机会。
曾国藩等到天京事变,等到了洪秀全封了4千多个王,等到了读书人都选择与洪秀全决裂,也等到了洪秀全等人集体享乐。
终于让曾国藩等到了机会,所以他在太平天国最虚弱的时候下手,一举荡平了太平军。
所以说灭太平军者,太平军也,非曾国藩也。
参考资料:《清史稿》
参考:
洪秀全,不理朝政,杨秀清,自恃功高,相互倾轧,内讧让天国开始走下坡路,如果上下一心,曾国藩不一定能打败太平天国。

参考:
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曾国藩能够打败洪秀全主要靠兵,将,谋。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败于湘军。
其实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清廷的八旗和绿营早已腐败的不勘,此时清廷不得不放权让各地方大员兴办团练。
这也就有了当时在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掀起了巨大风浪的湘军。
在曾国藩的领导下,湘军成为太平天国最强大的对手,当时的湘军主要由农夫和山民组成,顽劣习气比较少,湘军部队大多由同乡、宗族、亲朋组成,凝聚力较强,加之曾国藩向部队灌输的思想信念,最终使得这支部队拥有强悍的战斗力,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掘墓人。
我认为这是曾国藩的兵强。
在湘军中除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其手下还有大批的勇将,曾有一人名叫彭玉麟,人称彭打铁。
此人不徇私情,秉公执法,绝对是一狠人。
不管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还是彭玉麟。
他们这些湘军带兵人的政治、文化、道德修养都要优于洪秀全的部队将领。
曾国藩能够打败洪秀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战法谋略。
打仗时湘军的战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行军到一个地方之后,首先是安营扎寨,挖壕沟修工事,保证营垒安全,严令部队不得浪战。
当建立起坚固的防御体系之后,再实施对敌人的围困,当敌方后勤不济,疲惫不堪之时,再发动进攻。
此种战法可谓步步为营,不取巧,不冒进。
此种战法虽然比较保守,但是曾国藩的眼光非常精准,他明白如何用思想信念来加强凝聚力,用儒家思想武装部队。
始终坚持在水师上投入大量资源,抓住了左右战局的关键点。
能够洞悉九江和安庆对战争全局的重要性。
由于战略上的精准判断,虽然湘君屡次惨败,但是胜利的天平还是逐渐偏向了湘军。

是曾国藩能够战胜洪秀全的重要原因。

参考:
洋人帮忙,太平天国打上海触动洋人利益,洋枪队与曾国藩联合剿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