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自封为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汉中王的称号不是刘备自称,魏王、吴王的称号也不是曹操和孙权自称,进王位是由群臣奏请的结果,这三位雄主不会傻到自己称王,只会按示群臣是时候劝进了。
而群臣也会审时度势的向主公提出进何种王位,这也是群臣商讨的结果。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为“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这里的群下排列为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一百二十余人。
而在劝进表里着重说明了刘备在汉中之战里的丰功伟绩,因此劝进为汉中王。
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
奉辞在外,礼命断绝。
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
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
臣等辄依旧典,封备 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纵观刘备戎马一生的战绩,也就是汉中之战才是刘备御驾亲征并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那么吞并汉中之后,以汉中王劝进是最为恰当的称谓,也是刘备心里最想要的称谓,为何呢?
群臣奏表里写到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这样的奏请套路完全是当年汉高祖刘邦走的路数,首先被封为汉中王的刘邦,也是以汉中、巴蜀为根基才统一全国的,这等奏请不是正合刘备心意么?
后来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刘备。
这是一场群臣带着功利之心,迎合刘备之意的演出,刘备用一场大胜赢得劝进加冕的机会,群臣用一场劝进赢得官职爵位的提升,双赢之下,刘备就成了“汉中王”。
参考:
大概有两层意思。
一是宣示战绩和主权,向曹操示威。
汉中之战前,刘备单挑曹操,从没赢过。
打一次输一次,打十次输十次。
刘备倒是不怕曹操的部将。
夏侯惇、李典等人都曾被他击败过。
但只要曹操亲征,刘备就只能跑路了。
每次都是溃败,或是还没碰见曹操就提前跑路了。
当时人都知道,知道刘备见了曹操,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虽然此前的赤壁之战,曹操输了,且刘备也有一定贡献。
然而谁都知道,周瑜才是孙刘联军总指挥。
赤壁首功之臣是周瑜。
因此,汉中之战可以说是刘备一生,唯一一次单挑打赢了曹操。
而且还是大胜,打得曹军异常狼狈,灰溜溜的退出了汉中。
既然是一场罕见胜利,那就值得宣传了。
需要大力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
而刘备自封汉中王,显然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和恶心曹操的手段。
相比于汉中王,蜀王就差点意思了。
一来,蜀郡偏居西南,离中原太远。
称蜀王缺乏进取之意。
只会让世人认为刘备是个偏安西南的庸人。
二来,蜀地之主曾是刘璋。
刘备称蜀王会让人联想到他此前吞并同宗地盘这件事情。
起不到宣传作用。
甚至于,在宣传上会起副作用。
对于当时刘备的而言,维持一个良好名声还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
就算刘备再怎么洒脱,不稀罕别人夸他。
他也必然不希望被别人揶揄自己曾经抢刘璋地盘的丑事。
第二层意思是打擦边球,效法刘邦,以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刘姓宗室,占据巴蜀和汉中,这个表述会让世人先想到谁?
肯定就是刘邦了。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握有法统。
刘备此前在法统方面一直都被曹操压着。
别看他姓刘,是汉室宗亲。
但要论法统,曹操才是汉相,刘备和孙权一样,都只是不服朝廷命令的叛贼。
在刘备看来,自己肯定要与曹操争夺话语权和法统。
此前,他没能力争。
但当夺取汉中,他几乎获得了与刘邦在楚汉相争前,一样的政治资源后(只是限定于本方实力而言,如果算上大环境,也就是算上对手的实力。
刘备的资源远不如刘邦),他也就有实力与曹操争法统了。
这种时候,刘备称“汉中王”,很容易让人想到刘邦的“汉王”。
无非只是朝廷的国号是“汉”,刘备还不敢明目张胆的称“汉王”,只能是称“汉中王”而已。
刘备自立为王,没经皇帝确认,确实不符合汉朝封王的规矩。
但曹操封王时,就已经坏了刘邦定下的“非刘氏不得封王”的老规矩。
规矩早就被毁了,刘备也就不忌惮了。
因此刘备称汉中王,不仅在当时拥刘反曹的人当中,能掀起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
而且对于欲图篡汉自立的曹操集团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攻势。
这场政治攻势影响到了后来的襄樊之战:很多人相信刘备有可能复制当年刘邦故事,从汉中入关中,然后消灭群雄。
故而在关羽北伐襄樊时,很多人都起兵响应关羽。
而曹操也就是因此而彻底打消篡汉自立的念头。
值得一提的是。
曹操的魏王,刘备的汉中王,孙权的吴王。
王号都不是乱取的。
汉朝封王,本有规章。
西汉王国,同州。
东汉王国,同郡。
曹操、刘备、孙权的王号,都是按东汉郡名而命名的。
比如曹操的封地在邺城,邺城属于魏郡。
所以曹操的爵位便是“魏公”、“魏王”。
不是说曹操觉得“魏”听起来霸气,直接给自己挑的王号,让汉献帝在诏书上盖章确认。
刘备打下汉中郡,在汉中称王,其自称爵位便是汉中王。
同理,孙权的吴王,“吴”不是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的地域概念。
而是“吴郡”的意思。
吴王就是“吴郡的王”。
这一点要弄清楚。
其实孙权可以称“长沙王”。
因为长沙是郡,符合东汉封王规章。
且孙坚也曾担任长沙太守。
不过孙权把长沙王的爵位追封给大哥孙策了。
(成都当时只是县,属于蜀郡管辖。
所以刘备不能称成都王)总的来说。
汉中之战对刘备的意义很大,堪称是蜀汉的立国之战。
刘备自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政治上造势,帮助自己下一步拿下关中或凉州地区。
参考:
刘备称汉中王不称蜀王,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称王方式。
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的地盘得到了巩固,占领了一个州的领土。
这时候刘备的身份仅仅是汉朝的左将军,曹操手下的于禁都做到了左将军的职位,刘备自己官职过低,将领们也得不到比较好的分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扩大。
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为以后称帝做基础,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
因为刘备是自立为王,想要称什么王,只是刘备一句话的事情。
像曹操称魏王,是因为曹操的统治中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孙权称吴王是因为东吴的政治中心是吴郡,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吴国。
曹操和孙权称王都没有太多的讲究,直接采用了历史地名。
可是刘备不一样,他是皇叔,是汉朝的宗亲,刘备在称王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在汉中王和蜀王的对比上,蜀地是古代的蜀国,比较符合封王的标准。
况且古代对于单字王比较尊崇,自立为王都是单字王居多。
而且蜀地是刘备的统治中心,刘备的首都在成都,属于蜀郡地区。
汉中则是属于蜀汉的边境地区,容易发生战乱,随时可能会被曹操再一次夺走。
而且汉中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不如蜀地,汉中之战时期,曹操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走了8万户,留给了刘备一个荒无人烟的空城。
如果仅仅看地理位置和人口经济,蜀王似乎更适合刘备,但是刘备称王并不一定非要在那里建都。
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统治中心依然还是蜀地。
而且汉中王的政治意义巨大,远胜于蜀王的政治意义。
汉中和汉只有一字之差,刘备称王的时候,汉朝还存在,所以不能称汉王,只能在其中加了一个中字,为以后称帝的时候打下了基础。
如果按照避讳的标准,汉中王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刘备是自立为王,也就没人能够管他了。
除了汉中王和汉朝有一个字相同之外,汉中王还和刘邦的封号比较像。
刘邦第一次攻占关中的时候,就自立为关中王,和汉中王只有一字之差。
等到项羽军队攻破了关中之后,刘邦被迫取消了这个称号。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故意把刘邦分封到了巴蜀两地。
为了不留下话柄,项羽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让刘邦做了汉王。
当时刘邦的实际称号也是汉中王,只是为了表示尊敬简称单字汉王。
刘备取名汉中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刘备称帝的时候,直接把中字去掉,国号依然是汉朝。
蜀汉只是后人的习惯称谓,实际上刘备和刘禅时期,蜀国对内都是自称汉国。
刘备虽然自立为汉中王,却在称王后再也没有去过汉中。
从刘备称王到刘备称帝,刘备一直都在成都地区准备东征。
东征结束后,刘备就病死了。
这样看的话,汉中王只是刘备的政治口号,能给刘备带来很多政治利益,远比蜀王更加实用。
参考:
@ 亮剑风华正当时作答,刘备为何自封汉中王而非蜀王?
这自然与刘备的内心抱负(或曰野心)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若是只称蜀王,那就是一种割据。
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蜀王,被秦所灭。
而在汉朝覆亡之后,晋、隋、唐、明几个朝代都封过蜀王,但无论是哪个蜀王,都没有成为皇帝的案例。
而汉中王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当初就是从汉中起步,一步步兼并群雄,最终打败项羽,一统天下。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的雄心壮志,是以刘邦自比,换句话说,他这是要自己开国做皇帝。
但如此一来,其实是与他之前树立所谓的汉朝忠臣以及民间演义中的“皇叔”形象相违背的。
三顾茅庐之际,刘备是这样说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可见当时刘备是以扶助汉室的忠臣作为号召的,汉献帝固然“蒙尘”,依旧还是他的“主上”。
之前刘备到处显摆衣带诏,也就是这个意思,他是奉皇帝的圣旨办事的,绝不是自己胡来。
然自称汉中王就不一般了,任谁都晓得,刘备是从汉中走向帝位,也就是说刘备不再打算做汉献帝的忠臣(演义里说是皇叔),而是推倒汉献帝自个来了。
可以想象,假如刘备打败曹魏,汉献帝的遭遇只会比曹魏更惨(历史之上,刘协一直活到了234年,那时节不消说曹操,就连曹丕都已经驾崩了),至少会少活很多年。
刘备自封汉中王,显然就是暴露他对天下的野心,之前所谓扶助汉室都只是口号而已,说白了他是想自个来。
当然,刘备也有自己的条件,当时他已然拥有了荆益两州,与江东孙权的同盟也尚未破裂,从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看,“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正在从虚幻构想一步步走向现实。
所以,刘备为何早不称王、晚不称王,偏偏在这个时候自称汉中王,他是有自己的算计的。
而这种算计一旦被天下人识破,譬如孙权,发现所谓刘备的扶助汉室都是谎言,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当然实际上孙权本来就不信你这一套,但原本是假装信你,现在就不必了,你是为自个,那也就别怪俺,你能为自个,俺当然也可以为自个,于是争夺荆州更加激烈,迅速表面化。
参考:
!刘备一生戎马,命运多舛。
在六十岁时,公元219年7月,在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汉朝未灭,自立为王,按说是大逆不道的,可是当时曹操把住了汉朝的权利,曹操也早就称魏王了。
是刘邦的白马之蒙后第一个异性王。
刘备自称汉中王,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
当年刘邦就是被项羽封为汉中王的,刘备自立汉中王,一是告诉天下,他代表的才是汉室正统,是刘姓王。
而曹操是国贼。
在一个是要曹操明白,早晚是要征讨中原的,他要像高祖刘邦一样,征讨曹操!可见刘备用心远见卓识。
参考:
刘备称王的历史背景:公元217年,刘备派遣吴兰、雷铜、张飞、马超等人进攻武都郡,拉开汉中大战的序幕,然而战争结果却不尽人意。
吴兰、雷铜先后战死,张飞、马超败逃。
次年,派遣陈式进攻马鸣阁道,亲率大军进占阳平关,陈式又不是徐晃的对手,被徐晃打的丢盔卸甲。
刘备与张郃对峙阳平关,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直到公元219年,刘备接受法正的建议,主动放弃阳平关,渡过沔水,驻扎在定军山,最终,黄忠于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魏军被迫撤退。
曹操亲征汉中,刘备则固守不战,赵云在汉水之战以少胜多大破曹操,曹操终于放弃汉中,历时2年的汉中大战,在刘备付出了巨大代价以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同年7月,在夺取汉中仅仅2个月以后,刘备就自称汉中王,那么刘备为何自称“汉中王”呢?
汉中之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汉中之战,显然是刘备集团的一次惨胜,为了夺取汉中,已经到了“男子当运,女子当战”的地步,而且刘备军在下辨、马鸣阁之战都遭遇失败,在阳平关之战对峙一年又损失了大量兵力,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是损失的兵力并不比曹操集团少。
曹操那时已经将汉中人口尽数迁移,刘备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夺取汉中以后,刘备集团实力短期不增反降,以至于当关羽发动樊襄之战时,刘备无力率军北上响应关羽。
刘备之夺汉中,可谓“虽夺其地,不得其时”。
但是,汉中之战,对于刘备集团而言,依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汉中之战以前,刘备集团一直被曹操追着跑:从徐州跑到冀州,又从冀州跑到荆州。
在汉中之战以前,刘备集团面对曹操集团的胜率几乎是0。
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第一次在正面战场独立打败曹操,这大大鼓舞了将士的士气,提高了刘备集团打败曹操进而一统天下的信心,正如法正汉中策中所言: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三国志汉中对于曹操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对于刘备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夺取汉中以后,退可固守要害,保全益州,进可进军雍凉,乃至兴复汉室。
从这一点看,对于刘备集团而言,虽说惨胜如败,却也是战略上的大胜利,夺取汉中以后,刘备也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派遣刘封、孟达连克魏国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后来孟达降魏,曹丕合并东三郡为西城郡,刘封被任命为新城太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策反孟达,孟达带甲数万,实力不可小窥,可见东三郡给刘备集团带来的实力提升还是很大的,东三郡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刘备集团的实力,还打通了荆州与益州的联系。
准确来说,是在取得东三郡之战胜利以后,刘备才进位汉中王的,正因为汉中之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刘备才称汉中王,以纪念这次胜利。
汉中王是之前刘邦的王号汉中只不过是益州的一个郡,曹操都称魏王了,刘备为啥不称蜀王,偏偏要称汉中王?
虽然表面来看,汉中王只是郡王,而蜀王却是亲王,显然刘备称蜀王才能与曹操的魏王地位想到。
但是,汉中王是之前汉高祖刘邦的王号,刘备称汉中王,是向世人宣告其正统性,如果称蜀王,那就是背叛朝廷的割据政权了,但是称汉中王不同,这是效仿当初高祖刘邦的王号,意在告诉世人,我刘备继承先祖王号,一定会一心匡扶汉室的。
而且称呼汉中王,也是暗示世人,我刘备也能够向高祖刘邦一样最终统一天下。
参考文献:《三国志》
参考:
高祖皇帝在弥留之际曾经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
有违此誓,天下共击。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刘姓子孙,封汉中王有什么问题,不违祖训。
这时候有人就要说了,刘备的汉中王是自封的,不是朝廷封的。
废话,自东汉以来,群雄逐鹿,内忧外患。
朝廷之内先是董卓后是李傕郭汜再到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曹操更是囚君戮后而且自立为魏王。
这个时候朝纲沦丧,朝廷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哪儿还有朝廷。
刘姓子孙还在一线拼搏的就剩刘备这么一支了。
刘备不自立为王难道让曹操给他封个汉中王吗?
刘备自立为王正合时宜,他要让天下知道,刘姓子孙还在,大汉朝还没有亡。
别说自己现在拥有荆 益 汉中,即使自己还是小小的新野令也同样要称王,这不是自不量力,而是在向天下苍生宣誓自己除奸剿贼的决心,是誓死恢复汉室的壮志与豪迈。
从这个角度讲,刘备称汉中王合情合理,我相信即使刘协听到这个消息也会聊表安慰吧,最起码自己不是那样的无助……
参考:
诚邀,如题。
刘备地盘主要在蜀地,那为何刘备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呢?
小编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汉中王并不是刘备的专利,最早的汉中王应该是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刘邦当年就是被项羽以汉中郡,蜀郡,巴郡之地分封为汉中王,继而兵出关中,最终得以一统天下。
刘备既然自称汉中王,说明刘备有高祖的志向,欲效仿刘邦以川蜀为根据地,一统三国。
同时蜀王和汉中王最大的差别就是汉中郡的归属,古代汉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处秦岭之中,进可攻退可守。
刘备称汉中王大概也是为了像天下人表明立场,即刘备绝不偏安一隅,力图匡扶天下。
秦朝灭亡后,刘邦先进入关中,按照楚怀王事先的约定,刘邦本来就应该是被封为秦王的。
但项羽之前在和劝章邯投降时,也约定了让章邯回到关中当秦王。
所以,项羽在关中大掠之后,分封诸侯,并没有封刘邦为秦王,只封了汉王,封地就在汉中。
之后,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出兵攻占关中,又以关中为根据地,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最终消灭项羽,建立了汉朝,汉成了当时的国号。
这之后,汉就是天下,天下就是汉,无论封什么爵位,就不能再以汉为封地了。
不仅是汉,因为汉以长安为都城,天子和祖宗陵寝所在地,所以长安也不能成为别人的封地。
如果出现了,那么就意味着有特殊情况。
比如说,长安侯这个爵位在历史上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项羽,早期的封号就是长安侯,当时刘邦的爵位是武安侯。
这之后,第二个长安侯就是汉安帝刘祜。
因为和帝死后,殇帝冲龄即位,没多久就夭折了,和帝的另一个儿子平原王有病,不适合继位,所以邓太后和她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定策,找了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来继位。
刘庆本来是章帝的太子,后来因事被废,才有了和帝。
清河孝王刘庆是章帝的儿子,所以刘祜是和帝的侄儿,当时只有十三岁。
这当然是为了便于邓太后家族控制朝政。
刘祜到长安之后,邓太后主持,百官服吉,先拜刘祜为长安侯。
然后才由邓太后下诏,立刘祜为帝。
当然,这也不等于汉字就不能出现在封地的名字中。
汉朝建立之后,一些地方的名字被改名,带了汉字,以这些地方为封地的爵位是没有问题的。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汉寿亭侯关羽。
此外,长安虽然不能直接成为封地,但是汉朝有长安县、长安乡,所以可以封长安乡侯,比如张章就被封过长安乡侯。
但不能封长安县侯,因为县侯在汉朝的封爵体系里,就等于长安侯了,只能封乡侯。
在刘备之前,还有一个人被封过汉中王,就是在王莽末期,刘玄建立更始政权之后,封刘秀的族兄刘嘉为汉中王。
而在刘备称王之前,建安十三年,曹操就已经封魏公,以魏郡为封地,但这时候的魏郡已经非常大了,下辖之前的九个郡。
按照汉朝不封异姓王公的制度,曹操只能封侯,不能封公爵,但这时候封公爵,就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到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16年,曹操又进封魏王,就更加明确的表明了代汉的意图。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击败曹操,占领了汉中,这时候曹操称魏王已经八年了,所以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而在刘备的汉中王封地之下,包括五个郡。
这就等于明确的宣告,自己是汉献帝的备胎,只要曹操篡汉自立,刘备就会进一步称帝,以延续汉朝的法统。
称汉中王的另一层意思则是以刘邦为模板,明确宣告天下,会以汉中为根据地,北伐中原,统一全国,重建汉朝。
所以,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后又篡汉自立。
第二年,刘备就称帝,以汉朝正统自居。
这也就是刘备所说的“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意思,可以说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以北伐为目标上的。
参考:
感谢,有意思的问题。
按照两汉的爵位,天子最大,下面依次的王、公、侯。
在册封时,一般遵照受封地名+爵位。
比如关羽,汉寿亭侯,就是把汉寿这个“亭”级单位划封给了关羽,正常情况下,这里的土地,百姓都是属于被分封者的。
再如诸葛亮,武乡侯,就是把武乡这个县,封给了诸葛亮。
如果爵位是“公”,可以享有“郡”一级的封地,如果是“王”,至少享有“州”一级的封地,可以独立建国的,只是名义上尊奉汉天子。
自汉武帝削藩之后,汉朝历史上很少有人称王,因为称王者,位高权重,通常严重威胁皇权。
但到了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地方割据,朝廷丧失中央管理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这个爵位,依次出现在魏蜀吴中,当然都是自立,然后走形式上奏朝廷。
曹操统治北方,发迹地在兖州和司隶,这里是春秋战国时的“魏”地所在,所以称魏王,没问题。
假设袁绍打败曹操称王,那很有可能叫“赵王”或者“晋王”。
同理,孙权统治扬州和荆州南部,政权中心在建业,春秋时“吴”国所在地,所以为吴王,也没有问题,假设刘表也称王,那么自然就是“楚王”那么刘备统治益州,政权中心在成都,按理说蜀王更合适,那为什么要称汉中王呢?
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汉中虽然隶属益州,但是相对独立,汉中盆地自称体系,汉末张鲁居汉中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因此以汉中为中心,囊括上庸、巴西等地而建国,从地理单元上,符合惯例。
第二:刘备终生的宿敌,是曹操。
正是汉中之战,把刚刚称魏王的曹操击败,那么针锋相对,自立为汉中王,无异于表达与曹操针锋相对,平起平坐,一决雌雄的政治态度,而且对于鼓舞自身士气,往敌人伤口撒盐,都是很好的称谓。
第三:刘备的先祖刘邦,就是以汉中王的身份,从汉中起家,最后灭掉项羽,一统天下的。
刘备以汉中王自居,其实表明效仿祖先,恢复中原,重振汉室的决心。
因此,刘备称汉中王,现实可行,政治意义巨大,远比蜀王,更具有号召力和对敌人的打击力。
因此,刘备当然会选择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参考:
文|小河对岸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却要称汉中王呢?
我国历史上的王朝与割据政权的国号,几乎都是来源於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名。
而所取国号,又跟其盘踞的地盘密切相关。
比如,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其核心地区为春秋时期的吴国旧地,便以吴为国号。
元末时期,张士诚与朱元璋又分别以今天的苏州、南京为中心而建立统治政权,于是,也都以吴为国号。
三国曹氏政权,以魏为国号,乃是其据有中原地区。
而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大国,便是魏国。
而刘备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其统治之根基在蜀地,为何却不先称蜀王,而要称汉中王?
首先,称王乃是称帝的前奏,而所称之王号,也往往就是其建立帝业时之国号。
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朝代选用南方的诸侯国名(如楚、吴、越等)为国号,这并非这些诸侯国的实力不行。
而是因为我国古人长期以中原为中心,故而,南方的诸侯国名更有地方偏居色彩。
刘备若称蜀王,则会意味着其满足偏安於蜀地。
再则,汉中王实际上就是汉王,表明自己乃大汉正统。
秦末之际,项羽封刘邦於汉中、巴、蜀之地,而都於南郑(汉中)。
我国历史上的诸侯王号,有两大主要来源,一是先秦诸侯国名,二是秦汉以后的郡县名。
比如项羽分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张耳为恒山(汉避文帝讳,而改为常山王)王,都是当时的郡名。
刘邦实际上就是汉中王,而大汉王朝的国号来历也源於此。
而当时汉朝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而,刘备又不能直接称汉王,只能退而求其次,自称汉中王。
而刘备称汉中王,也表明了其并非要匡扶汉室,而是要篡汉自立。
刘备称汉中王(实际上的汉王),将置汉献帝於何地?
在这一点上就表明了刘备与曹操并无二质。
虽说,刘备据称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刘备与汉室的关系,跟商鞅(卫国公族)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差不多。
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这一支脉,在汉武帝时期就因坐酎金失侯(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而沦为庶民了,早已没了皇族身份。
虽说,宗室也可承继大统,但都是宗室近支嫡系。
就如南明时期,被拥立为帝的诸位藩王一样,也都是各藩王的嫡系继承人。
参考史籍:《三国志》、《后汉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