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

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
他不是自信,是杀掉董卓后高兴过了头,很轻松。
这时,尤其还有吕布在,导致他轻敌了。
王允和朝臣很透了董卓,连带着也很西凉军四大军头,他们是董卓帮凶,王允此时十分自大,就拒绝了投降。
试问,要是此时允许投降,西凉军四军头因为王允和吕布在,不会掀起风浪了。
那么王允也是好人,可以自命为丞相之类,吕布为大将,其他人辅佐。
就会又是一番天下,说不定曹操等也出师无名。
中央政权在王允领导下走向强盛。

参考:
司徒王允的能力和智力都属于一般水平,并且他还有一点刚愎自用。
说的好听点,就是原则性很强。
所以他的这种性格人,其实最适合去司法机关(法院)工作。
然而汉末乱世,他却阴差阳错的就当上了东汉王朝的掌舵者。
但是他的能力和实力,与他面临的困难完全不成比例。
再加上汉末乱世,时势变了。
而王允的思路过于僵化,没有跟上时代变化。
于是,王允便死在了他过于刚愎自用这个缺点上。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王允的背景,用六个字可以形容——运气好的出奇!王允出身太原王氏,是典型的士族出身。
在汉末魏晋时期,太原王氏是当时的望族,并不比汝南袁氏差多少。
在那个注重出身的时代,王允的出身就是他踏入官场的垫脚石。
王允十九岁时,有个宫里小太监在乡里祸害百姓。
郡里的官员不敢管,而王允却天不怕地不怕,居然把小太监给杀了。
宫里的大宦官见自己的马仔被人杀了,便趁机向皇帝告黑状。
汉桓帝听说后大怒。
然后他并没有抓王允,而是把太守刘瓆抓回京师,关到监狱里给弄死了。
可以说,太守刘瓆做了王允的替罪羊。
而王允屁没有。
王允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刘瓆替他背了大黑锅,他不能不报恩。
于是,王允替刘瓆办了后事,并为他守丧三年。
三年后,王允出仕为官。
结果刚刚出仕,王允又惹了一个大麻烦。
当时有一个叫路佛的人,没有品行,而没有品行的人,在当时是不能当官的。
但是王允的上级,太守王球却让路佛当了官。
这一下激怒了王允,他犯颜强谏,把小报告打到了并州刺史那里。
并州刺史听说了王允的名声后,认为王允是个人才,就把他把辟为州驾从事,连提了好几级。
后来,王允的事迹传到了京城。
经京城的三公争相聘用王允,王允可以自个挑选去哪个。
最终王允做了司徒府的侍御史,也是管监察的工作。
其实这个监察工作,最适合他这种人。
其后,王允一路扶摇之上,坐到了豫州刺史的位置。
期间他好几次得罪了宦官,但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运气是出奇的好!所以,王允为什么后来会固执的决绝西凉军的归降?
因为他运气好啊!并且他还特别特别的固执。
只要他认定的事,不问缘由,只在乎是非。
不对的就要反对,有时候还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简而言之,这人没有吃过苦头,磨砺还不够,城府还不够深。
公元189 年,天下形势大变。
当年汉灵帝去世,王允前往京师奔丧。
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正在谋划诛杀宦官,召王允一起谋划。
随后王允投靠何进,担任了从事中郎和河南尹两个职务后来,何进被宦官诛杀。
袁绍、袁术打着为何进报仇的借口,大杀宦官。
接着又引董卓进入京城,搞得天下大乱。
董卓进京后的第三天,他废了汉少帝,扶立汉献帝即位。
当时的王允得到了董卓的重用,被任命为尚书令。
说到尚书令,这个一定要强调一下。
尚书令这个职务,是典型的职低权重。
虽然这个职务的级别不高(千石级别),但是东汉帝国的决策权、发号施令权、皇帝诏令的草拟权,都由尚书令负责。
并且官吏的任命,尚书令也可以过问。
因此东汉的政务实际上均归尚书台,而尚书台的主官尚书令,他是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相当于后来明朝的内阁首辅一样。
董卓任命王允为尚书令,让他掌管这样一个重要的职务,说明董卓对王允信任。
同时也说明王允的城府之深、权谋无双,是个能把董卓都给糊弄过去的老狐狸。
当然了,我们知道。
王允依附于董卓,只是为了接近他,并消灭他。
初平二年(191 年),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谋划刺杀董卓。
他们暗地里结交三姓家奴吕布,让吕布作内应。
当时吕布与董卓有点小矛盾(为了一个女人),于是就帮助王允刺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控制了汉献帝。
他变成了东汉帝国的实际掌舵人。
当时,他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董卓死后的遗留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就是董卓的凉州部队的善后问题。
当时,最好的方法是赦免,不与追究。
而且王允最开始时,想的也是赦免。
但是后来吕布跟他说这事时(吕布主张赦免),他就改变了注意。
因为王允一向看不起吕布,他只是把吕布当成武夫、剑客。
吕布对他建议赦免所有的西凉军时,王允很怀疑吕布是别有用心。
于是他对吕布说:你说西凉军无罪,是因为他们盲目的跟从了董卓。
但是如果因此赦免他们的责任,会给其他一些有谋逆想法的人,一个钻法律漏洞的空子。
毕竟朝廷只抓主谋,不追究从犯的责任。
以后大家若是都钻这个空子,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王允就代汉献帝,下发了一封斥责董卓和斥责西凉军的诏书。
然而王允对吕布说的理由,其实只是一种托词罢了。
他不想赦免西凉军的真正理由是:李傕、郭汜听说董卓被杀之后,就把军中的数百号并州人也给杀了(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士)。
所以,王允他认为凉州集团不可靠,他是绝对不能跟凉州军和解的。
并且他认为,袁绍、袁术的关东军才是自己人。
关东军当年起兵讨伐董卓,是值得信任的盟友。
如今董卓已被自己除掉,他要加紧与关东军的合作。
然而,关东军比西凉军还差劲。
董卓还没死,关东军就自己内讧。
王允把希望寄托在关东军身上,这本身是很扯的一个选择。
后来,王允准备遣散军队,有人建议让名将皇甫嵩领凉州军,增强朝廷的实力,但是王允表示不同意,因为他认为那样会使关东联军不安。
结果,他错失了最后一个逆转局势的时机。
没过多久,民间流言四起,说朝廷准备诛杀所有的凉州人。
凉州军怕的要死,在关中开始拥兵自守。
他们说,蔡邕不过是和董公亲厚,就被王允给杀了,今天不赦免我们,想要解散军队,一旦解散军队,明天我们就变成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后来,李傕、郭汜又碰到了贾诩,当时贾诩力劝李傕、郭汜杀入长安,为董卓报仇。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吕布抵挡不住,加上长安城里的蜀军做内应,城门被打开。
吕布临走时,招呼王允一起走,可是王允拒绝了。
最后他被诛杀,三个儿子和族人也全部遇害,只有哥哥的两个儿子逃脱。
总的来说,王允之所以拒绝西凉军投降。
他固执的性格是一方面原因,但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他真正不能接受西凉军投降的原因,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士族才是值得他信任的势力,即便袁绍、袁术之流在本质上与董卓并无区别,但是王允骨子里仍然把士族当作自己的盟友。
至于西凉军,也就是所谓的边将,根本就不入王允的法眼。
这些武夫没有执掌过东汉帝国的权柄,所以王允打心眼里瞧不起吕布之流的武夫,而像李傕、郭汜之流就更不入他的法眼。
他以为只要朝廷一声令下,西凉军的那些武夫就会自动解散。
只不过,时代变了。
而像王允这种旧式士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于是便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参考:
王允、吕布掌握的军队大约只有2万左右。
尽管数量上少于凉州军,但当时如果王允安置妥当,是可以控制局势的。
不过,王允“眼高手低”,安置失当,最终埋葬了自己和大汉最后的希望。
王允、吕布控制的军队董卓的军队,由四部分组成:原属大将军何进的禁军、原属丁原的并州军、董卓嫡系的凉州军,以及原属皇甫嵩等人的其他军队。
由于东汉秉承刘秀“精兵”政策,禁军数量不多。
原属何进的禁军,大部分是有定额的,不足2万。
其中,羽林、虎贲有2500人左右;
宫城卫士2246人;
执金吾所统的缇骑200人、持戟520人;
北军五校5000人左右;
另有新设的西园八校尉约8000人。
何进死后,这些军队归属了董卓。
虽然一些将领,如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纷纷出走,但大多数军队都归属了董卓。
丁原,当时是执金吾。
不过,与董卓一样,他也是奉命率军进入洛阳的。
考虑到董卓初入洛阳时也只带了3000人,丁原带入洛阳的部队,也应当在3000以内。
吕布杀丁原后,这支军队由吕布统率。
董卓自己统率的凉州军,在初入洛阳时,只有数千人。
不过,董卓后来又不断从凉州招呼人过来。
比如:马腾、韩遂也接受招唤,率军前来,但是赶到时董卓已死。
另外,原先驻扎在扶风的皇甫嵩部,有三万人,在皇甫嵩被征调到洛阳后,也归属了董卓。
董卓死后,皇甫嵩为征西将军,杀董卓族,但朝廷并未继续令其掌握军队,而这支军队多是凉州人···所以,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所完全掌控的,只有禁军、并州军2万多人。
而最后李傕、郭汜围攻长安时,合众十余万!因此,王允、吕布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群龙无首、一片混乱的凉州军不过,当初董卓为了掌控凉州军,所部将领互不统属,因此,董卓一死,凉州军群龙无首。
胡轸、徐荣归顺了朝廷。
董越前去找牛辅会合,但被牛辅杀了。
牛辅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李肃后,夜晚军中骚乱,他居然只带家奴5、6人跑路,在路上被杀!可以说,凉州军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如果王允能妥善安抚,是完全可能控制住凉州军的。
可是···赦罪之失凉州军首先想明确的是:我们到底是不是罪人?
王允的逻辑有些错乱:凉州军,本来就无罪嘛!他们只不过是跟错了人而已!不过,谁让你们跟错人呢?
我说他们无罪,他们可能反而心不安!所以,不如给他们一些惩罚!王允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如果王允立刻给予一些适当的处罚,可能罚了就罚了,人家反而心安了。
问题是···处罚迟迟没有公布!与此同时,蔡邕,只不过是哭了一下董卓,就被王允处理掉了!蔡邕得到的这样的处罚,凉州人会得到怎么样的处罚呢?
赦罪不赦罪,关键是让人心安。
王允话说一半···任何人,都会倾向于铤而走险呀!安置之失董卓死前,把凉州军分布在各处险要,以抵抗关东联军。
有人提出:不如由皇甫嵩来统领凉州军,继续驻扎在各处险要。
皇甫嵩,时之名将,德高望重,而且在凉州人中有极高的威信,如果由皇甫嵩来,确实是可以安定凉州军的。
不过,王允拒绝了:不可以!让凉州军继续驻扎在各处险要,明摆着是要和关东开战呀!那袁绍等人会怎么想?
王允的拒绝,似乎有些牵强。
皇甫嵩接管军队,与是否让军队驻扎于险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你可以让皇甫嵩统帅军队,但不驻扎于险要呀!看起来,王允是不放心把如此强大的凉州军统一交给皇甫嵩而已。
随后,王允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削夺凉州军军权,解散凉州军!由关东联军来负责控制、监督!看起来,王允是希望把关东义军的领袖重新吸纳到朝廷体系,以平息各地的战乱,重建朝廷威严。
不过,王允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崩盘王允的想法,迅速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凉州军与关东军长期征战,互为敌军。
凉州军更曾残忍地处决豫州等军的俘虏。
让关东军来监督、控制凉州军,这是要杀掉凉州人呀!很快,朝廷要杀光凉州人的说法传遍关中!李傕、郭汜,在贾诩的建议下,举起反旗,开始作乱!为求活命的凉州人纷纷参加,叛军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到叛军攻到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众!王允,失败了。
看起来,王允不赦凉州军之罪,企图与关东联军一道解散凉州军,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由王允、袁绍、袁术等官僚士大夫为主要基础的朝廷。
以朝廷、士族领袖的名义号令天下,结束战乱,重树朝廷权威。
只是,姑且不论这个理想是否现实。
凉州军虽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成为鱼肉。
王允没有等来他理想的朝廷,却等来了一支被他逼得重新团结起来的,愤怒的凉州军。
眼界高,手法更要高才行!
参考: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王允巧妙使用美人计,诱使吕布杀掉董卓,天下苍生拍手称快。
王允因此也名盛一时,与吕布一起共同执掌朝政。
王允被封为录上书事,总朝政,吕布被封为奋武将军,温侯。
本以为四百年大汉可以转危为安,然而王允因拒绝接受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的投降,招致十余万西凉军围攻长安。
贼军里应外合,竟然轻而易举的拿下了长安,王允以死明志,吕布率领百余骑投奔袁术去了,而献帝也再一次沦为李傕郭汜的掌上玩物。
王允为何坚决反对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投降?
长安究竟还有多少兵马,王允有为何如此自信,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王允拒绝李傕郭汜等人投降,因他有着自己的选择和底线。
王允一直都是有着严格做人原则的人,明辨是非,恩怨分明,善恶到头终有报。
而他最大的原则莫过于对于大汉的忠诚,对于反臣贼子的零容忍。
他之所以在董卓处委曲求全,其实是在寻找光复大汉的机会,在他眼里十常该死,董卓应该万劫不复。
侍李傕郭汜等人,跟随董卓南征北战,也立下过不少功劳,这在王允看来却是作恶多端,助纣为虐。
因此王允认为李傕郭汜等人也是十恶不赦之人,就应该收到惩罚,接受投降真的是太便宜他们了。
演义曾这样记载: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
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
今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其次王允的自信是盲目的,他之所以这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王允作为杀董卓的头号功臣,他已经居功自傲,忘乎所以了。
在他看来,就连董卓这样的大奸大恶,都死在自己的手上,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又何足道哉?
而在朝廷之上,王允也不想以前那样对群臣推心置腹,而是正襟危坐,并不会和颜悦色,当时很多大臣对他也有看法。
其二在王允看来,他拥有当世名将吕布,足可以击垮李傕郭汜等人。
的确,吕布号称董卓部下第一勇将,李傕郭汜等人排名也靠后。
但王允确实高估吕布了,吕布先是中了二人的“彭越挠楚”之计。
二人前后夹击,吕布追李傕郭汜在后面打,追郭汜李傕又在后面打,最终吕布忙的焦头烂额,没有任何战果。
随后吕布与王允一起,中了李傕郭汜等人的声东击西之计。
二人明着与吕布交战,却偷偷令张济樊稠二人偷袭长安。
吕布知道后急忙救援,然而为时已晚,长安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
再加上很多人惧怕吕布暴力,有很多投降派。
后来董卓的余党李蒙、王芳在城中位内应,打开四门,贼军一起杀入。
吕布不能提防,率领百余骑,投奔袁术去了。
再次长安究竟有多少守军。
守军数量无论正是还是演义,都没确切的记载,不过通过双方军队的交战情况,可以大志的推断。
李傕郭汜等人知道求赦不得,便集结了十余万军队,兵分四路进攻长安。
而吕布率军迎击李傕郭汜,王允守城,由此推断吕布应该带走了一般左右的人马。
吕布与李傕郭汜激战,双方相持不下,可知兵力相当。
张济樊稠奉命前去围攻长安,可知他们应该带领多余长安守数倍的人马,这样他们才敢围城。
十万人已被李傕郭汜分去一部分,还能围困长安,可知长安的收守军应该在两三万,吕布应该带走了两三万。
再由后来吕布回援长安,李傕郭汜等人也杀到,而吕布的军队数量兼职不值一提。
演义这样记载:比及(吕布)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步布军与战不利。
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
由此可见,不足十万军队就将长安围的水泄不通,王允闭门不战,可知军队少的可怜。
吕布到达长安后,作战不利,说明吕布的军队数量有很大的劣势。
据此推断,吕布与王允的军队数量总和应该在五万上下。
只可惜王允因不自量力,再次将小献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你是如何看待王允的?

参考:
杀董卓,辅助献帝。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不仅未形成合力,而且内部互相攻讦,都为了自己的地盘考量,被董卓击败。
董卓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权派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司徒王允,利用董卓和他的养子吕布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吕布与董卓的妾室私通的把柄被王允抓住了)策反了吕布。
公元192年4月,因献帝大病初愈,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董卓也来上朝,被预先埋伏的李肃攻击,董卓求救于吕布,吕布反而宣读圣旨将其处死,董卓的女婿牛辅也败亡。
这是一个刺杀行动,董卓手下的西凉军主力都控制在几个主要将领手中,没有受到多大损失。
因为汉献帝年幼,王允成为东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一、西凉军主要将领的担忧。
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李蒙等率一部分主力回归凉州,而吕布、徐荣、胡轸率领一部分西凉军投靠了王允。
李傕、郭汜、李蒙等人本欲解散军队回归家乡,但是害怕朝廷不赦免他们的罪过,难免身死族灭,因此时刻注意朝廷对他们的处置情况。
二、王允政治头脑简单粗暴,犯下低级错误。
王允在掌舵汉王朝后,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对于西凉军的乞降,根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对待散落于各地西凉军,王允开始时打算全部赦免,这时马上赦免西凉军队将领,应该是上上之选,能马上平定西凉军的不稳定情绪。
可是王允的神操作马上就出现了,不久马上变卦,他认为东汉末年董卓作乱的主因就是西凉兵,他考虑用袁绍的关东军队去平复西凉兵,因为西凉的部队最害怕袁绍的部队。
这也是一招臭棋,有人指出,如果调用袁绍的部队,西凉兵可能马上反叛,此计策马上作废。
后有人提议用其他将领率领西凉兵,王允又怕另外一个董卓出现,也坚决反对。
这样迟疑不作出对西凉兵的决断,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西凉兵的主要将领的前途基本已经断绝了。
三、掌控军队和外援,王允自信满满。
王允在消灭董卓后,原来的部将吕布、徐荣、胡轸等归降朝廷,西凉兵的主力少部在他们手中掌握。
而其他将领率领的散落在各地,形成不了较强的战斗力。
在国家东部以袁绍为主的诸侯也都名义上支持朝廷,军队可以支援中央。
因此王允自信满满。
小议:从董卓败亡后,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势力已经形成,王允所谓掌控东汉政权,实际上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多少实际权力,诸侯也不会真的听从他的调遣。
而他觉得已经掌控天下了,关东的部队随时可以调遣,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杀蔡邕,贾诩献策,西凉反叛,王允败亡自信满满的王允,政治和军事上屡屡犯下低级错误。
一、杀蔡邕,西凉军将领心寒。
蔡邕本来是董卓的旧臣,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官,蔡文姬的父亲。
他依托董卓主要是为了著述和写史,他在董卓哪里得到的赏赐也不多。
蔡邕向王允求情,允许他写完自己的著述,但王允根本不同意,将之杀害。
这一消息传到西凉将领那儿,都认为蔡邕只是受了董卓一点点恩惠就被杀死了,那么这些掌控军队的人肯定是死路一条。
二、解散凉州兵,贾诩献策。
解散凉州兵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玄,最后演变成朝廷要灭尽西凉人。
原来董卓的谋士贾诩在李傕账下任职,他说“听长安人议论说欲诛尽凉州人,各位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
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
事情如果成功了,则奉国家以正天下;
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李傕也觉得,成功了可以挟持汉献帝,不成功可以将长安附近地区的财务和女人劫掠一空,退守西凉。
起兵时只有几千人马,随着向长安逐步的进发,更多董卓的旧部加入到征讨阵营,由原来的几千人迅速增加大10万余人,这个兵力大大超过了王允等人的估计。
贾诩此人一生出的计谋不多,但是每一个都能使“天下大乱”,世人称其为“毒士”。
三、王允再出昏招,西凉兵对阵西凉兵。
面对实力强大的西凉联军,王允再出昏招,竟然派依附自己的西凉军徐荣部和胡轸部迎战李傕等率领的西凉军,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让西凉内部自我消耗。
聪明的西凉部队怎么会上当呐!徐荣(被西凉军抛弃)被击杀,而胡轸部归降,西凉叛军进一步壮大。
四、保势力,吕布弃长安,王允自尽。
西凉叛军实力雄厚,进逼长安。
吕布的军队也就一万左右,根本不能与叛军交锋,随即弃城而逃,投靠了袁术。
而王允此人是比较忠于汉王室的,自己非常清楚,出现西凉兵叛乱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自己没有逃走,而是带着汉献帝到城楼,从城楼跳下自尽以谢天下。

参考:
前言:王允自从诛杀董卓以后,头脑膨胀,自以为天下没人是自己的对手;
王允对董卓的西凉军队很是仇恨,加上西凉兵马军纪败坏,并且杀过王允很多同乡。
所以,王允坚决拒绝西凉军队投降朝廷。
王允主观意识里,认为以袁绍为首的、讨伐董卓的关东兵马才算是东汉朝廷的官军,而董卓的部下则都是乱臣贼子,是绝对不能饶恕他们的。
公元192年4月,在王允主谋下,成功杀掉了权臣董卓。
王允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人物,顺利地执掌了东汉朝廷的行政大权。
如果王允具有出众的政治才华,心胸广阔,那么,他一定可以中兴汉室,建立伟业。
但是,王允在杀掉董卓之后,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人推心置腹,平易近人了。
尤其是王允处死了与董卓关系较好的文学家蔡邕之后,影响极坏,能得朝堂上人人侧目,失掉了人心。
在处理董卓属下的西凉军队的问题上,王允犯下了最严重的政治错误。
西凉军队在董卓被杀之后,其实是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的,西凉军的将领们都愿意归顺朝廷。
可是,王允出于对董卓的仇恨,迁怒到董卓的部下身上;
再加上董卓纵容部下烧杀抢掠,西凉兵杀死了不少王允的同乡,使王允对西凉军队极其痛恨。
因此,王允拒绝了西凉军队投降朝廷的要求;
准备让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兵去强行解散西凉兵马。
此时,西凉军马失去了领导核心。
董卓被杀,牛辅等人也都死去了。
在西凉军中最有影响的将领就是李傕和郭汜。
他们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一听说王允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就想要解散军队,赶紧逃跑。
就在这时,三国时代的第一毒士——贾诩登场了。
贾诩也是凉州人,他制止了李傕、郭汜逃命的计划,对他们说:“朝廷是要杀尽凉州人。
你们解散军队,独自逃跑的话,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
我看现在应该整顿队伍,向西行军,沿途收集散居各地的士兵,壮大队伍。
然后就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帜,进攻国都长安。
长安没有多少防守兵力,可以一举而下,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国家的朝政大权,号令天下。
”最后,贾诩又给他们打了一剂救心针,给忐忑不安的将领安排后路,说:“如果我们失败了,到那时再瞅准机会,从容逃走就是了。
你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贾诩一番话,说得李傕、郭汜等人连连称是。
于是,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一齐率军造反。
凉州兵马是天下精锐,一路上董卓的旧部不断加入,很快队伍就达到十几万之众了。
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而来。
王允派吕布带兵迎敌,结果吕布被打得大败。
吕布见大势已去,就一溜烟逃走,投奔军阀袁术去了。
凉州军队攻入了长安。
王允只剩下一个城楼了。
这时王允才宣布大赦天下。
并且给李傕、郭汜等人都封了官职。
王允的举止实在是太可笑了。
此时此刻,李傕、郭汜等人怎会把他放在眼里呢!最后,王允被凉州军士兵抓住,李傕下令把他满门抄斩了。
从此,以汉献帝为傀儡,李傕、郭汜开始执掌朝廷大权,号令天下,很是横行了几年。
从此,东汉王朝完全丧失了再度中兴的机会。
结语:王允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前期还能拉拢人心;
在诛杀董卓之后,王允性情大变,不听劝谏,心胸狭隘,一意孤行;
可是他手中又无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却一味把一支虎狼之师逼迫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起兵造反;
说明王允确确实实不是能够执掌朝廷中枢的宰相之才啊。

参考:
东汉掘墓人、造成天下三分的王允,即缺乏谋略又刚愎自用,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成功以一己之力让天下陷入百年乱世,不但害了自己全家,也害了天下黎民苍生。
王允的一生是悲催的,本来出身名门望族,并在仕途上崭露头角,可很快就陷入朝廷内斗,被宦官中常侍张让逼得,先是入狱然后不得不归隐。
后来大将军何进掌权,又把他重新叫回朝廷,可位子都没坐热乎,何进又被张让杀了,随后董卓进京,又让王允担任司徒、尚书令。
王允面对大权在握的董卓,表面上隐忍迎合,暗地里联络人员,准备诛杀董卓,特别是他巧妙地利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嫌隙,成功把吕布也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于是王允稀里糊涂又非常幸运地,与吕布联手成功诛杀了董卓,王允也就成了当时东汉的实际掌舵人,不过王允这个人虽然有些才华,可绝对缺乏战略眼光与格局。
虽然,他在董卓跟前假装归顺,耍的小聪明成功骗过了董卓,但一来董卓太蠢,二来有勇猛无谋的吕布作为内应,才使王允成功。
可王允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经常对人说:“我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能杀了,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可以说,王允此时彻底飘了,如果他真有那个本事倒还好,关键是他智商一般、情商一般、政治格局和谋略更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能杀董卓他固然是头功,可这里面的运气成分到底有多大,他心里却一点数都没有,如果只是让他担任一个普通臣子,他倒是能干好,毕竟他的优点就是忠正耿直。
可让他当东汉的掌舵人,他实在差得太多,诛杀董卓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朝局,他却毫无主见,反复无常,并且由于王允已经彻底飘了,所以朝臣们也不像最初时那么拥护他。
吕布一直认为自己才是诛杀董卓的功臣,可王允却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这让吕布也非常不爽,加上王允还瞧不起吕布,两人也是越闹越僵。
在这里说明一下,三国演义中,说王允是貂蝉的义父,王允利用貂蝉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实际上正史中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貂蝉很有可能是后人为拔高王允而编出来的。
当时王允手中的兵马,基本上就是大将军何进留下的两万多人,算上杂七杂八的各路人马撑死也就五万人,并且这些人还面和心不和。
而董卓的旧部西凉军,战斗力超强,等董卓死后,这些西凉军就成了惊弓之鸟,本来傻子都知道,这时候应该去安抚西凉军。
但王允的态度却非常暧昧,优柔寡断,刚开始说要赦免所有董卓旧部,可后来又犹豫不决,特别是吕布也劝王允赦免所有西凉军后。
王允竟然起了疑心病,认为吕布在这其中有所图谋,同时由于王允对吕布非常瞧不起,所以对于吕布的建议,他更是要表达自己的嗤之以鼻,于是他非常可笑地对群臣说:“本来西凉军是没有罪的,他们只是身不由己跟了董卓,才不得不听从董卓的吩咐,进而犯了错误。
可现在如果要直接赦免了他们的恶逆之罪,他们容易心里承受不了,进而产生猜忌,所以赦免他们不是上策,让他们接受点惩罚,他们才会心安理得,彻底放心!”要说这个王允也是非常可笑,既然你都知道西凉军是身不由己,你还不抓紧赦免他们,竟然说只有给他们点惩罚,西凉军才会安心,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允到底有多么的幼稚。
随后,王允不顾众人反对,竟然愚蠢到打算直接取缔所有西凉军,并打算派袁绍的关东兵去执行解散西凉军的任务。
而对于西凉军来讲,自从董卓被杀后,就是惊弓之鸟,他们一直按兵不动等待朝廷的特赦,结果王允却一直举棋不定,让西凉军更是胆颤心惊。
随后突然传来,王允要派关东兵去解散他们的消息后,西凉军由于一直与关东兵不和,害怕自己性命不保,就决定反正是死,与其坐以待不,不如直接造反死个痛快。
于是,当时西凉军中最有威望的李傕和郭汜,将所有西凉军集合起来,快速向都城长安挺进,一路上将东汉正规军打得落花流水,很快就攻陷了长安。
吕布等人一看不好,直接率着自己的军队逃跑了,王允最后被李傕等人处死,东汉也彻底陷入混乱之中,从此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天下彻底混乱。
可以说,王允在对待西凉军的归降问题上,绝对是走了一步最臭的棋,丝毫没有一点战略眼光和整体格局思考的能力。
王允之所以没有特赦西凉军,就是因为他盲目的自信,刚愎自用,虽然历史评价他是一位忠臣,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治世能臣。

参考:
公元192年,汉贼董卓被杀于宫殿门前,东汉朝政大权又回到了汉献帝的手中。
然而,董卓手下还有大量西凉兵需要安置,可是司徒王允却拒绝了李傕、郭汜等西凉悍将的归顺,最后长安城坡,他也身首异处。
那么,当时到底有多少军队守卫长安,为什么拒绝西凉余党的归降?
他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自信?
当时王允最多有一两万军队,面对兵精粮足的十几万西凉军,毫无优势。
他拒绝了西凉军余党的归降,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首先,王允认为西凉兵在董卓死后,已经是一盘散沙,派出归顺自己的西凉军讨伐李傕郭汜等人,让他们自相残杀。
西凉军统帅董卓死后,他的军队主要由五个中郎将掌握。
这五人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
其中段煨、胡轸、徐荣三人表示归顺王允,听从汉献帝指挥,愿意改邪归正,而董卓的女婿牛辅和董越却拒绝归顺王允。
可是两人又火并,牛辅将来找自己商量大事的董越杀死,吞并了他的军队,却不是干大事的料。
他先凭借自己的少数军队击败了恶前来讨伐自己的李肃,却害怕自己镇不住军队,独自带领金银细软逃跑,半路上被手下人暗害。
他的首级也被带到长安领赏去了。
这时,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将,三个归顺王允,两个被杀,只剩下了牛辅手下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几个校尉。
说实话,李傕、郭汜等人就是几个小虾米,在西凉军中属于中级军官,不属于高级将领,无论是声望、还是实力,都不被王允放在眼里。
因此,王允认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尚未归附的西凉余党已经是一盘散沙,没必要再招降了。
于是,他派出董卓旧将胡轸﹑徐荣在新丰和李傕、郭汜等人作战。
这一战,属于西凉军内部火并,辽东人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
这下,李傕军队势力大振,他沿途收集部队,来到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了。
《三国志》中记载如下: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
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
王允想让西凉军互相消耗,自相残杀的愿望落空,李傕军队反而越来越多了。
最终,李傕大军仅仅用了八天就攻陷了长安。
其次,王允认为如果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害怕尾大不掉。
董卓被杀,段煨、胡轸、徐荣三人表示归顺朝廷,如果再收降剩下的西凉军,也就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那么西凉军势力还是长安附近最大的。
如果再出来一个首领,成为西凉兵的首领,号令西凉兵,那么这将对西汉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王允派一员战将,前去收编这些西凉军,他们也会可能联合在一起,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因此,王允在犹豫中,没有立刻给出可行性处置意见,最后导致西凉军尾大不掉,反攻长安。
最后,王允想利用关东兵和西凉兵火并,坐收渔翁之利。
王允害怕西凉军尾大不掉,就想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
他想的是,号召关东军,如袁绍、曹操、袁术等人,带兵讨伐剩余的西凉兵,彻底消灭西凉兵,解决西凉兵隐患。
当时有人劝说王允,说这样会引起西凉李傕、郭汜等人的反咬一口,逼反他们,得不偿失。
于是王允犹豫了,还没有实行“驱虎吞狼”的计策,就被西凉兵攻陷长安,他也身首异处。
《后汉书》中记载如下: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
本来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准备解甲归田,关键时刻,被“毒士”贾诩劝谏,出谋划策,才改变主意,反攻长安的。
总结:董卓被杀后,西凉军实力尚存。
当时西凉军大部分被董卓放在外围,防备关东各路诸侯。
王允及吕布手下军队很少,最多只有一两万人,面对战斗力极强的十几万西凉兵,他们很难处置,弄不好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场。
最后,李傕、郭汜等人贡献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离长安,流浪江湖。
本来王允看到董卓手下的三个中郎将已经归顺,有十足的信心,守住长安,消灭剩下的西凉余党,没想到的是,阴沟里翻船,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几个校尉,重整西凉军,杀奔长安,还将长安占领。

参考:
严格说,王允开始是接受西凉军投降的,只是后来西凉军高级将领或降或死,似乎已经失去了威胁,他才改变了态度。
初平二年(公元191 年),司徒王允和尚书仆射士孙瑞等人不满董卓把持朝政,于是秘密拉拢了他的部将吕布,以吕布为内应,借着献帝大病初愈,大会未央殿的机会,将董卓骗进宫杀死,并控制了长安城。
王允能这么轻易的杀死董卓并控制长安,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此前为了防范关东诸侯,董卓命西凉军分守各处险要,在长安城里兵力并不多,大概也就两万人左右,其中不少还不是西凉军,而是原来的禁军。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散布在外的西凉军也就成了一个不安定因素,需要尽快解决。
应该说王允前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在杀死董卓以后,他先杀了掌管禁军的董卓侄子董璜,又命皇甫嵩率军攻打郿坞,诛杀了董卓的三族,这其中包括了董卓的弟弟董旻。
董旻和董卓年纪相仿,一直是董卓的得力臂助,也是西凉军里的二号人物。
董卓、董旻兄弟二人死后,西凉军的高层其实已经被一扫而空。
此时西凉军的主要统帅,就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杨定、徐荣、吕布这七个中郎将。
这七人地位相当,互不统属,只有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地位略高那么一点,但是也指挥不了其他人,所以西凉军事实上分裂成了几个集团。
而这几人中,吕布自然不消多说,肯定是跟着王允干了。
其他的大部分,如徐荣、胡轸等人,也不愿意和朝廷对抗,要么直接归降,要么在驻地表示服从朝廷。
只有牛辅、董越两个人想给董卓报仇,起兵作乱。
然而牛辅和董越两个人关系不好,牛辅很快就找机会杀死了董越,并吞并了他的部队。
随后牛辅虽然击败了吕布派来讨伐他的李肃,小胜一场,但是随后因为手下士兵有人叛逃,导致军营大乱。
牛辅以为士兵们叛变,带着随从胡赤儿等五六人逃亡。
途中胡赤儿他们将牛辅杀死,并斩首送到长安。
所以实际上到此时为止,西凉军的中层将领里公然和朝廷对抗的也已经没有了。
而牛辅派驻在陈留、颍川等地的部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见牛辅已死,也不愿意再和朝廷作战,因此有意各自散去,局势对王允非常有利。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允却突然改变了当初允许徐荣等人投降的方针,迟迟不颁布对李傕等人的赦免。
而此时哭董卓的蔡邕又被王允杀死,因此有风声说王允有意杀尽董卓一党和凉州人。
走投无路的李傕等人于是在贾诩的建议下,向长安进军,一路上收编驻守各地的西凉军,到长安城下的时候已经有了十万之众。
随后董卓的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也率军赶来,西凉军的军势更甚。
此时王允能调动的兵力远不如西凉军,自然很快就战败身死。
那么王允为什么会突然改变态度,不再赦免凉州军将领呢?
考虑到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地位还要比徐荣等人低一级,显然王允不可能是因为痛恨西凉军而不肯赦免他们,否则也不会接受徐荣等人的请降了。
王允突然转变态度,很可能是他并不相信凉州军,初期只是因为凉州军在外兵力不少,他担心引发兵变,所以不得不采取了招抚的态度,接受了徐荣等人的请降,以分化瓦解西凉军。
但是随着凉州军中层基本都被处理好了,王允认为这会的凉州军已经不足为患,因此过多担心马上赦免、收编凉州军在政治上的不利之处,想找一个更为稳妥的处理方式,行事犹豫不决。
结果反而引发了李傕等人的猜忌,造成了凉州军的反弹,并最终导致了失败。

参考:
王司徒出身望族,为官持正,坚韧不屈,隐忍有谋,铲除奸党,奉命于危难之时,受任于多事之秋。
原本最有希望成为救世宰相,奈何人的行为行事往往都存在惯性,刚刚剪除奸党的王允,志得意满、心性颇高,一心想要恢复大汉雄威,连董卓都亡于计下,又怎会将那些许腌臜小人放在眼里?
况且王允并非不接受西凉投降,彼时西凉名义上已经平复,只是在如何处置董卓旧部上犹豫不定,最终西凉军内流言四起,为了保命才拼死一搏。
王允能力如何?
有人质疑王允的能力,认为他担不起救世宰相之责。
人即使有千般好,最后也很容易毁于一坏。
王允自小志向远大,满腹经纶,文武双全;
在污浊不堪的汉末官场,依旧秉公执政,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赏识;
中年被委以重任,破黄巾、斗权奸,虽被构陷却坚韧不屈、智勇应对;
后被起复,受命于危难,安定朝局;
董卓乱汉,王允隐而不发,虚与委蛇,一击而中,铲除国贼。
至此,一位救世宰相的成长之路清晰可见,有基础,有底蕴,有功绩,有罹难,有机遇,有爆发。
出淤泥而不染,处险境而不惊。
能力和品行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最后西凉的反击,王允一定会名垂千古,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命不可违。
志得意满诛杀董卓,成为王允一生中最辉煌的一笔,上顺天时,下应民意。
此时此刻的王允,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志得意满,锐意进取之时。
就好比你在牌场上运势如虹、大杀四方,又有几个人能轻易收手呢?
晚节不保人最难的就是在成功之后如何把握自己,所以才会有“晚节不保”一词,比如汉武大帝;
比如大唐中兴之主李隆基;
比如东吴名主孙权;
比如秦朝第一相李斯。
这些人都曾经功高盖世,曾经智近于妖,但是晚年却因为种种原因行差踏错,名节不保。
王允也是其中一员,他的功绩虽然不能与上面几位相提并论,但是也算是汉末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在取得巨大的胜利之后,逐渐开始迷失自我,一意孤行、不纳谏言。
最直接的体现,就在对西凉军民的处置上:王允原本打算全部赦免西凉众将,认为此为董卓一人之祸,罪不及他人。
这点考量理由十分充分,一来吕布也是董卓旧部,如此对吕布也算一种安抚。
二来西凉战力强悍,不该激化矛盾。
后来又对人说,定罪并且赦免西凉军众并不妥当,容易引起西凉怀疑,人人自危。
再后来又有派关东军镇守和解散西凉军队的建议,王允都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对于等待判决的人来说,最恐怖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在死亡面前慢慢绝望。
西凉人久久不能等到处置的决定,于是流言四起。
终于,在一片人心惶惶中,西凉军民忍无可忍,决计拼死一搏,反攻长安。
故事就此结束,王允不久之后发出最后的怒吼,以身谢贼。
“天子感恸,百姓丧气”。
至于兵力对比,数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西凉军队战力强悍,无可匹敌,为了避免城破家亡天子受辱,王允毅然献身,以平贼怒。
大丈夫即生于世,少可立志苦读,壮可建功立业,老可杀贼除奸,死可身献国难,不愧于天地也!我等又岂能因一败而弃其百功呢?

参考:
不是王允拒绝西凉军投降而是董卓死后,西凉军就已经四散了,没有战斗力了。
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当时西凉军为什么会重新聚集起来,主要是因为一则谣言,当时民间流行一则谣言说朝廷要诛杀尽西凉军。
吕布对王允提的建议就是要么全杀光西凉军,要么就收买人心。
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
”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结果王允两个意见都没有采纳。
这个时候吕布再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由皇甫嵩,曾经与董卓有过交集的名将统领。
因为皇甫嵩当时威名显赫。
王允说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这样做后虽然安了西凉军,但会让关东诸侯心生疑惑。
所以王允没有对西凉军有任何举动,任其发展。
这个时候,西凉军中一位神奇人物贾诩出场了,他给这帮准备逃命的将校出了一个主意。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一句话,你们各自跑了,最后肯定都会被抓,还不如重新聚集起来,攻打长安还可以为董卓报仇。
贾诩当然不是真的想为董卓报仇,他是为自己谋想,因为他也在被诛杀的行列。
所以四处逃跑的西凉军就开始自发聚集,向长安方向前进,这帮游兵散勇到达长安时居然聚集了十多万。
他们开始进攻长安城,可惜长安城城墙高坚,打了八天,没有什么打下来。
这个时候叟人反了,引李傕等人进城。
长安城破之后,吕布还着人马与这帮游勇进行战斗,结果赢不了。
带着几百人跑了,吕布此时也算讲义气,跑之前招呼王允说我们一起跑吧。
王允此时表现得十分有气节,“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
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
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此话一出,显然王允想和长安城共存亡,最后王允被杀。
如果没有叟人反水,长安城他们是攻不下来的。
至于有多少人马,这个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能够守住十几万大军攻城,而且不能进分毫的,几万人马肯定有的。
虽然王允是文官,但他也清楚长安城是能守得住的,只不过他依靠吕布控制军队,可惜吕布的资格不够老,如果真的是皇甫将军带队的话,那长安城肯定没有问题。
贾诩这句话为他自己保住了性命,不过代价很大,破城之时就有万余人死了。
后来西凉军内部混战,二三年之后,原来长安附近有二三十万户,百万人口变成千里无人烟。
所以贾诩有了一个毒士的称号, 百万人因为贾诩一句话而命入黄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