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如果清廷不签字继续打下去有打平手再和谈的可能吗

根本不可能打成平手。
再打,朝庭就完了,慈禧太后等人只有当俘虏的份。
为什么?
先要搞清当时的清庭什么性质。
满清政权,实质上是满洲贵族与汉人地主阶级、儒家文人的一个联合政权。
满洲入关时的人口,估计只有一百多万。
而中国汉人及少数民族,估计是一个亿。
而且中原的经济文化水平,超过满洲。
一个人口只有对方1%,经济文化又处于落后状态的民族的贵族来当统治者,这难度够大的。
不仅如此,满洲人还拉拢了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他居然还是大中国的盟主,其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之一(有争议)。
而事实上,大清政权的支撑力量却是满汉联合政权,没有汉人支撑,满清政权想做那么大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如何统治这一亿汉人,才是满清的头号任务。
于是,他们请出了孔孟之道,推广儒家的人分九等,再兴科举(考的是圣贤书)。
用这一套愚民、弱民的文化,再加上残酷的专制手段,把中华变成了一个“大劳改农场”。
二百多年下来,中华的精英人才都加入了看守队伍,而上亿普通人都已经没有了国家摡念,丧失了主人翁意识。
当然,从这个角度讲,满清是成功的。
“太平天国”运动后,满清朝庭更是把镇压中华人民的的反抗放在第一位。
对于满清朝庭而言,洋人只要钱和经济利益,而农民起义要他们的江山,老命,还会挖他们的祖坟。
熟重熟清,她清楚。
所以,防民甚于防敌,成了晚清政权的最大特色。
也正是基于对中国的深刻研究和认识,八国联军也才敢于用三万多人就长驱直中国腹地,进入北京,还准备进攻热河。
因为他们清楚,他们真正的敌人,只不过是满清朝庭和直属的那只不堪一击的军队。
连慈禧太后在指示谈判时都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承诺绞杀“扶清灭洋”的“义和团”,镇压之前反抗洋人的人。
到此,满清朝庭专制的丑恶嘴脸、比起帝国主义欺压中国人民,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中华人民也起来抗击多国联军,那么别说占领北京了,联军在天津登陆后,有没有胆量离开海军支撑,深入华北腹地都是问题。
三万人能带多少补给?
这天天要吃、要喝、要弹药,一旦后勤被截断,那岂不送死?
!但是,联军拿住了满清的“七寸”,区区三万多人,就做到了后来日军两百万打了八年也做不到的事情。
也是,“聪明”得紧!但这怨不得人家聪明。
所以,“打成平手”,只是个伪命题。
单凭满清政府及那支腐败军队,绝不是八国联军对手,平手?
一点希望都没有。

参考:
如果慈禧太后不签《辛丑条约》,硬抗到底,基本上就是作死。
(慈禧太后) 当时,慈禧太后携带光绪逃到了西安。
我们先看看慈禧太后手头上还有多少军队,主要是董福祥的甘军(武卫后军)22个营,马安良的甘军(河湟)8个营,陕甘总督魏光焘的湘军大约有10个营,从北京跟去的八旗军约1万人。
按1营500人算,慈禧在陕西大约有3万兵力,其中北京的1万八旗军已经吓破了胆,陕甘的湘军基本没有战斗力,董福祥的甘军在北京曾与八国联军激战,有重大损失,但建制还是完整的。
所以只有甘军的1.5万人还算是有战斗力。
(董福祥) 陕甘总督魏光焘,在庚子年间,对慈禧太后是首鼠两端,根本就不愿意派兵入京送死。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甘肃布政使司岑春煊曾对陕甘总督魏光焘说,愿带队“星夜帅兵勤王”。
魏光焘冷冷地说,饷少,兵单,不能去。
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向世界各国宣战后,曾火速下诏给魏光焘“马安良迅速挑选步队六营、马队两营,星夜兼程来京。
”魏光焘表示实难奉诏啊,地方乱得狠,甘肃要留着马安良。
马也不好买,凑不齐马队呀。
慈禧让在京的董福祥的甘军再扩充六个营 ,军费由陕甘总督出。
陕甘总督魏光焘说,陕西、甘肃穷啊,再也出不起钱了。
陕甘总督魏光焘还和甘新巡抚饶应祺、伊犁将军长庚,跟沙俄搞了一个“西北互保”。
(魏光焘) 慈禧对魏光焘窝了一肚子火。
九月初四,慈禧到了西安。
屁股刚坐稳,定了定神,就把魏光焘赶走了。
十月十四日,慈禧下诏,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崧蕃对调。
如果这时慈禧还是下令与八国联军死磕到底,会很惨。
首先东南互保,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两不相扰”。
(签署《辛丑条约》)慈禧太后龟缩贫穷的西北一隅,财政上已经没有任何保证了,她的 3万大军的军饷能否支撑一年都是问题。
八国联军在北京手头上有近5万军队,其中日军第五师团2万,俄军1万,英军1万,其他5国都是小打小闹。
八国联军需要防守北京和天津,大约需要2万人,主要应对山海关的宋庆的毅军(武卫左军)1万人,东北三将军 (盛京、吉林、黑龙江)的八旗军1万人俄军1万可迅速进入山西,控制太原和汾河谷地,防止山西票号给慈禧筹款,并监视蒙古方面的清军。
日军2万可迅速南下河南,控制郑州,威胁潼关,监视东南方向个别勤王的巡抚。
要在陕西活捉慈禧,八国联军还需要增兵4万人(后勤线比较长,所以要多算军队)。
英军正陷入南非布尔战争,不太可能再派出军队。
日军可能会派出2万(1个师团)从天津登陆,直奔潼关。
沙俄可能从西伯利亚铁路运兵,或从中亚调兵,共2万进入伊犁,通过河西走廊,直扑兰州。
两军在西安会师。
董福祥的甘军必定不是对手。
此时的慈禧无路可逃,去成都行吗?
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是满人,但实质上也是支持东南互保的。
八国联军要入蜀,四川总督奎俊也不会硬拦。
所以,八国联军迟早会捉住慈禧。
(光绪皇帝)然后呢?
肯定是废了慈禧,把光绪交给东南互保的总督、巡抚,谈一谈。
也许搞一个虚君立宪。
(李鸿章)光绪当一个虚君,李鸿章当掌握实权的总理,张之洞副总理,东南的总督、巡抚组成一个上议院,其他的士大夫搞一个下议院。
(张之洞)总之,最后还是要签一个和约,恐怕不是连本带息10亿两白银,而是20亿两白银了。

参考:
当然是可能的,并且完全可以做到不赔款,甚至还能取得更不错的结果。
事实上今天很多人对晚清的实力认知有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晚清自始至终其实都不弱,并且在局部战场上,晚清军队还一度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诸如左宗棠西征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等等。
但问题就是,为何本来并不弱的晚清政府却要不断签署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呢?
答案也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晚清时期遇到的外敌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灭清实力,所以让晚清政府高层一度认为能够以谈代打,从而缓解对外压力;
另一方面就是晚清政府更惧怕内部百姓的抗争,说白了就是担心内再发生第二场金田起义。
这两方面其实又都可以总结成一个原因,那就是晚清政府治理内部的压力远远高于对外的压力。
今天的人认为晚清帝国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下的大帝国,这没错,但问题就是,晚清帝国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几乎施行完全的中央集权制度,而这对于一个尚未走入近现代化的古老帝国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难题。
甚至于我说句不好听的,即使是今天人类社会中的几百个国家里面,也没有几个政府有能力治理好一个超过四亿人口和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而晚清政府已经治理了将近快一个世纪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从康熙初期到乾隆后期持续上百年的对外扩张会突然停止,并全面转向内治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帝国的扩张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
而在之后尽管要面对英国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以及日本等八国联军侵华,但所有的这些入侵本质上都与汉朝时期匈奴的侵袭类似。
这些外国军队不仅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去真正攻占这个庞大的帝国,甚至于他们连占领这个帝国的一省之地都非常困难。
所以晚清军队虽然始终都处于局部被动的局面,但也仅仅如此,并没有让这个帝国遭遇到致命打击。
同时外国军队一般就只是会去定点突袭某个城市,过后便立刻撤退。
这种局面让晚清军队经常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而且往往也挡不住。
因此晚清高层才认为,既然外国军队并无能力长期攻占帝国领土,而自身又无法阻挡这些外国军队的侵袭,那还不如花点钱解决问题。
当然了,晚清高层这样的消极应对行为肯定是不对的。
毕竟一味花钱就只会造成帝国内部的空虚,以及政府威望的一落千丈,如此即便能解决短时期问题,也绝无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而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一点,迁都中部腹地,然后与外国军队施行全面抗争。
如此背靠腹地的清政府在内陆省份的源源不断支持下,足以应对任何外国军队的长期袭扰。
而外国军队在长期袭扰却无能获得巨大利益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与清政府和谈。
到时候清政府就可以选择其中几个政府进行洽谈,并提出各种整军备战的计划,如此便能从根本上扭转对外不利的局面。
只是可惜当时的晚清高层并没有这种意识,又或者说他们有这种意识,但是他们不敢赌。
毕竟迁都腹地施行全面抗战,就意味着要进行长期的军事斗争,而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下又必然会诞生出一群地方武装力量。
如此这些地方武装力量,就又成为了晚清政府的心腹大患。
毕竟当年真正有机会灭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可是给予了晚清政府以极大的震撼,而也正是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才让晚清政府逐渐丧失了对于部分地方军队的控制,之后也让晚清政府一度面临内部军队哗变的巨大风险。
虽然我个人觉得晚清如果施行全面对外抗战,反倒会能加速满汉融为一体的进城,这样还有利于之后晚清的稳定但可惜历史终究不能假设,历史上的晚清政府也没有那么选择,而是一味地对外屈辱苟活。
于是在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内部不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最终在1912年的武昌,迎来了总的爆发,如此步履蹒跚走了许久的满清帝国就只能彻底的覆灭了。

参考:
那清朝就得灭亡,连和谈的资格都得不到,根本不存在打平手再和谈的可能。
面对八国联军,慈禧是摆开了架势要打的,并且架势还很足,整个京津地区的清军加义和团好几十万人,慈禧还以光绪的名义下了宣战诏书。
然而,这个时候的清军实在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仅仅不到2万的八国联军,没有废多大的力气就打到了北京城下,然后仅仅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攻下了清朝重兵驻守的北京城。
几十万的清军加义和团都打不过八国联军,那慈禧面对八国联军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是一溜烟地逃到西安。
这个时候慈禧需要想的已经不是怎么打赢八国联军了,她要想的是怎么才能继续将大清这份事业继续干下去。
当时东南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带头下,搞了一个东南互保,此时都东南包括北边的山东都已经不怎么听清朝的话了。
李鸿章甚至直接宣称宣战诏书是伪诏,而张之洞更是来了一个“坐拥东南,断不奉昭”。
可以说,清朝最重要的赋税之地,也就是东南这些省份已经实际脱离清朝的控制了。
并且这些东南省份还打算着,如果慈禧和光绪有什么不测,那就直接让李鸿章出来做总统了。
而东北那边更惨,十几万的沙俄军队打着剿灭义和团的名义,将整个东北连皮带骨头全吞了下去。
此时慈禧代表的清朝只能窝在西安战战兢兢地看着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
对慈禧来说,如果继续打下去,能不能与八国联军打成平手不知道,但是清朝这份基业就得彻底完蛋。
因为八国联军已经占了京津地区,清军也没有实力打回去,而东南已经实际脱离控制,东北更被沙俄全占领了。
对清朝来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那就只能以西北一地来维持了。
而对八国联军来说,虽然暂时无力继续西进,但这是因为兵力不足啊,一旦援军到来,那必然会选择继续向西安进攻。
到那时,慈禧就连西安也待不下去了啊,那就真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了啊。
更何况,八国联军哪怕不进攻西安,那也可以选择扶持汉族大臣,毕竟东南互保都已经签过了,那在北京再扶持一个地方政权,亦或者把北京交给东南的汉人督抚管理,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慈禧就可以提前给清朝准备葬礼了。
所以,对慈禧和清朝来说,赶紧趁着自己还有一些筹码来谈判,那就赶紧谈判,无非就是多赔点款的事,至少还能保证清朝的基业不丢。
不然,如果再打下去,那大清国就得完蛋了啊。

参考:
对于清政府来讲,条约签的越早,越可能和平,谈判签的越晚,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辛丑条约》本质上并不是所谓的义和团,或者是慈禧太后一个人发疯而导致的一场国家灾难,实际上是国内的保守派为了巩固自己的全力而丧心病狂地推动了这一场一国与世界列强之间的战争。
其实《辛丑条约》中义和团的作用包括在八国联军中义和团的诱导因素并不起绝对作用,它充其量就是个棋子而已,用得到你的时候,让你进京城,用不到你的时候,直接屠杀殆尽就完事儿了。
真正决定当时重大政治发生而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的,依然是清政府内部的保守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慈禧是清政府保守派的代言人。
但是这种论调并不符合实际,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慈禧确实代言过保守派的利益,但总体来讲,慈禧态势非常开明的。
在当时现在的西方史学界也给慈禧,东方的伊丽莎白这样一个开明君主的称号。
但是为什么我们对于慈禧的认识会有天翻地覆天壤之别的变化和不同呢?
主要还是在于慈禧,用一贯的政治手腕,寻求保守派与开明派的平衡。
可以说,清政府内部的开明派,洋务派也是在慈禧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崛起,并且成为国家主要政治力量的。
但是清政府的保守派并没有因为八大臣的斗争失败而全盘皆输,反而除八大臣之外,所有的保守派都被慈禧所掌握,这是政治权术而不分对错。
可以说,慈禧在清朝革新变革的这个过程中,确实是支持开明的。
有多少人对当时洋务重臣李鸿章的攻击都被慈禧压了下来。
但是涉及到政治权利,慈禧又是鲜明的保守派,这其实也不矛盾,因为在欧洲出现的多个开明君主,他们的统治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希望国家能够借用某种科技强大起来,但是又不愿意干扰到自己的政治权利方面。
当百日维新运动失败以后,光绪皇帝就被慈禧看管起来,而慈禧此时也冒出了想要换皇帝的想法,而且这一个想法已经步入实施阶段,就连新皇帝的名号都已经想好了。
这并不被西方国家所接受,当然西方国家也不是一天没事儿闲的,非要管理慈禧的内部事务。
首先,他们认可光绪皇帝的权威和统治合法性,因为光绪皇帝的百日维新,确实让西方列强看到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并且敢于突破常识,融入国际新秩序的雄心。
这会使东方的神秘市场进一步打开,而且在当时西方的很多开明君主制的名声虽然有瑕疵,但也是被广泛认可的,所以自然而然在情感上就对光绪皇帝比较同情。
当然,慈禧曾经也被他们认为是开明君主,但是最终自己选择站在保守派的一面。
西方列强或多或少的失望,再加上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慈禧替换皇帝不合法,不合规制。
这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慈禧眼中这却是一个家族内部的事务。
围绕在慈禧身边的保守派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统治危机,如果慈禧再有任何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慈禧想明白某些问题,那么保守派的力量将会进一步被打压,被开明派压制的那么长时间,甚至百日维新,差点儿连自己的官位都丢了,保守派一定会奋起反扑,不断在慈禧身边怂恿巩固慈禧对于换皇帝的信心,以及开历史倒车的支持。
当时的洋务派在百日维新以后,开始被慈禧疏远,自己也说不上话。
最有效做法就是签订东南互保协议,然后上奏朝廷,而当一切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不仅没有处罚,或者是埋怨这些大臣,反而重新看清了这些人才是清朝的支柱,才是清政府的未来。
所以在签订条约以后,慈禧开始预备立宪。
开明派又重新获得了清政府的主导执行地位。
此时,慈禧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希望开明化的清政府统治会影响到自己的既得利益。
所以主张在20年后进行,当然随着后期社会舆论压力的逐渐扩大,变成了18年,15年,13年,11年。
但是最终武昌枪声,多少年都无所谓了。

参考:
辛丑条约的签订,就是清廷拒绝和英国沟通带来的恶果。
倘若清廷不签订这个条约,继续打下去的结果要么重新回归谈判桌,条件更加苛刻,要么打到亡国。
从乾隆时期开始,英国就试图与清廷建交,但是前提条件是两国地位平等,不承认是藩属国。
做惯了东方老大哥的清廷肯定不干,你要和我有来往,就必须承认低我一等,否则免谈。
说句难听的,英国曾给过清廷机会和面子,但是清廷不要,这才逼得英国用大炮来说服清廷,倘若辛丑条约不签字,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英国几次试图和清朝建交,均吃了闭门羹乾隆时期,英国就派遣使臣来给乾隆皇帝祝寿。
其目的就是为了和清廷建立往来,两国友好相处。
英国国王对乾隆有些了解,嘱咐过来的大臣,尽量满足乾隆的要求,只需要守住两国地位平等这个原则就可以。
当使臣来了以后,乾隆皇帝非常高兴,觉得西洋人都来祝他生日快乐了,这是一件很有面的事情,待英国使臣阐明来意以后,乾隆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当即要求英国使臣向他行跪拜礼,英国使臣刚开始不肯,经过简单思考后,他答应乾隆的跪拜礼要求,但同时也提出了他的请求,英国使臣要求,将来清廷也要派遣使臣去英国拜访,并且要向他今天一样,给英国的国王行跪拜礼。
说到底英国使臣还是在坚持两国平等的原则,但是乾隆并不卖他的这个面子,还把英国使臣请出了皇宫。
后来嘉庆皇帝即位以后,英国再次派遣使臣前来拜访清廷。
这嘉庆沿袭了他爹的霸道总裁范儿,也不怎么待见英国使臣,英国使臣在乾隆时期,还能见到皇帝一面,有说话的机会,到了嘉庆这里,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
嘉庆更不看不起洋人,因为对西方知之甚少,他觉得西洋人更加粗鄙不堪,比起南蛮子还要头疼,所以一点也不想搭理西洋人。
在乾隆和嘉庆时期,英国想要和清朝建交的目的,就是为了两国能够进行生意上的进一步往来,尤其是希望清廷能够明确关税,避免港口的官员漫天要价。
很显然在这个最佳时期,清廷没有把握住,错失了友好交往的机会。
到了后期,英国人白银不断流入清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想办法,最终决定用鸦片撬开清廷的国门,用鸦片挣清廷的钱。
清廷倘若不签字,打下去会怎么样?看完第一段后,我们就能明白英国为什么会用鸦片撬开清朝的大门,因为清朝闭关锁国,拒绝来往,没有跟着世界局势走。
那么辛丑条约要是不签字,会怎么样呢?
我认为大概率会签订一个比《辛丑条约》还要屈辱的条约。
当时清廷为什么打不赢英国呢?
一方面是武器不如别人,别人有先进的大炮、有轮船,而清廷使用的还是明朝时期遗留下来的,都已经年久失修,清廷那时候居然还在幻想着,靠人心去打败英国人的大炮。
清廷最初只开放了广州作为唯一通商海岸,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后,广州的百姓都十分嫉恨洋人,那时候清朝皇帝派遣了大臣来代替林则徐管理广州,给他的旨意就是:民心可用。
我们要知道,林则徐虽然虎门销烟成功了,但是这一行为惹怒了英国,于是英国派部队攻占了大沽口,占领了天津,朝廷一看麻烦来了,立刻把林则徐召回,还给了他惩罚,认为他事情没办好,还平白增添了战争。
从这一点来看,那时候的清廷掌权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也没有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差距,更没有站起来驱赶外敌的强烈意愿,一心求和。
倘若清廷不求和一心求战,我们抛开武器问题不说,那时候清朝超过5成的百姓都在吸大烟,这样的国人体质去打仗,你们觉得能打赢吗?
我看很悬。
英国用鸦片撬开清廷国门以后,除了让清廷割地赔款,更多的就是让清廷增加通商口岸,包括长江流域,他们想把生意做到内陆而不是局限于海岸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英国那时候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吞并偌大的清朝,他们只想从中盈利捞钱财。
倘若辛丑条约没有签订,那么相当于清廷给英国吃了三次闭门羹,对于英国来说,面对一个软硬不吃的清廷,一定会不择手段把这个仗打下去,打到你求饶为止。
所以我们猜想一下就知道,英国付出的代价越多,到后面索赔的时候越会贪得无厌,最终达成的条件不会比辛丑条约好,况且一直打下去,我们也很难打赢,硬件软件都不如人,这是不得不服的。
写在最后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这是人尽皆知,教科书上也写得明明白白的。
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就是吸取历史的教训,好的方面我们继承,不好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清朝已经成为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已经发生,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一句话:吾辈当自强!
参考:
清廷不签《辛丑条约》,继续和八国联军耗下去,和谈的可能性很低,清廷失去统治权是一定的!当时的情况下,清廷继续耗下去,直接控制的军队就越来越少了将无法统治全国了,国库也会耗完,统治基础将完全坍塌。
到那时,地方总督、巡抚都有能力自立,军阀林立的时代将提前来临。
革命力量也会加速发展壮大,推翻清廷统治的日期将提前。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廷已失去民心。
八国联军进军过程中,不仅物资补给雇佣了大量民夫,军队中还有华人雇佣军。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来说,有口饭吃就行了,管你慈禧太后掌权还是洋人掌权。
洋人出钱让他运输物资,他就运输物资。
如果没有民夫为八国联军运输物资,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八国联军也只能在沿海地区作战,想到内陆作战难如登天。
如果人民拥护清廷,鸦片战争以来每一场战争清廷都不会输。
可惜清廷不仅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连统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主战派和求和派互相掣肘,根本不以民族大义为重。
主张求和的大臣担心主战派取得功劳,千方百计给主战派出难题!在没有公路、铁路运输的年代,西方国家如果没有本地人的帮助根本没能力侵略到内陆。
比如西方国家侵略非洲、美洲和印度都是充分利用了当地部落或者邦国之间的矛盾瓦解本地人,得到部分本地人支持才能建立根据地,然后再一步步向内陆推进,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西方国家才基本控制了非洲、美洲和印度。
如果清廷能够聚集民心,采取明朝抗击倭寇的策略,沿海坚壁清野,西方侵略者不能在当地得到物资补给,全部靠海外补给,他们远路而来打不了持久战,最终他们将一点便宜也得不到。
签订《辛丑条约》,不用继续打下去,清廷还保留了大部分统治力量,侵略者不用继续打下去就能得到大量赔款(毕竟打下去他们的伤亡一定会增加,费用也会增加),双方都能够接受这个结果。
所以,签订《辛丑条约》对于清廷和侵略者都有利,最终苦了人民群众!
参考:
当时康有为就提出了,迁都抗战的路子。
慈禧满族贵族集团嫁祸于义和团和个别大臣,屈膝求和,巨额赔款;
李鸿章出面签约。

参考:
不可能。
战之胜,首需明上,为君者圣明,这在清末已不具备。
其次将智,自左宗棠仙逝,朝中已无智将。

参考:
拿啥??打?
部队精锐已败,人民没有动员,更没有《论持久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