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有塞防、海防之争到底是塞防重要还是海防重要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哪样都不能扔,用哲学的说法这叫作两点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明显是注重海防而忽视塞防,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卖国的表现。
然而哲学当中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重点论,重点论就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重点矛盾,分清主次。
海防和塞防总有一个是主要矛盾,纵横是持“重点论”的观点的,也就是海防和塞防,应该“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鸿章等海防派在《筹议海防折》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海防和塞防的观点,李鸿章历代备边,都把国防建设放在西北,但是好歹西北和外国还有一个界限,相反东南沿海边疆上万里,连个边界都没有,别人要来侵略,那真是防不胜防。
为什么说,李鸿章会有这个奏折呢?
就是因为日本侵略台湾事件,1874年2月,日本组织三千多人的先遣队侵略台湾,清政府在和日本激烈争夺后,日本迫于当时军队在台湾水土不服,大范围爆发疾病,随即采取外交手段进行解决。
按照李鸿章的说法,我们是占理的,然而最后弱国无外交,李鸿章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最后清政府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日本才撤兵。
然而这个事件极大的震惊了清政府,曼尔小国也敢挑衅我堂堂大清。
为此,李鸿章提出建设近代化海军,在《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大胆从训练军官和士兵,筹集军饷,造船等多方面入手,在今天来看,李鸿章一个旱鸭子能有如此远见,还算是比较有见识的。
其实,这也是打出来的经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洋人发生冲突,被侵略都是由海上来,结果清政府却没有一支可以与之抗衡的海军,靠陆防去防海战,其实就是扯淡。
由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在朝廷引发了一场海防大争论,丁日昌随后就写成《海防条议》声援李鸿章,丁日昌的文章中,更是把清政府放到整个国际化视角中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当时的处境实际是被列强包围,在强调海疆的重要性上,丁日昌指出“东南七省之逼近海洋,为洋舶所可朝发夕至者“。
丁日昌在文章中介绍了,当时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战争,如克里木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普法战争,都是由海军决定了最后的成败,以此来支撑中国应该建设近代海军。
可以说,海防派提的这些建议都没有矛盾,本来也不存在塞防派的什么事,当时塞防派的代表性人物左宗棠本身就参与了福建船政建设,可以说,北洋的雏形就是左宗棠打造的,对于海防建设也是支持的。
(左宗棠)但是李鸿章是清楚当时清政府的财力的,也知道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的花费有多大,钱始终是根本性的问题。
为此,李鸿章提议放弃新疆用兵,把国防建设的重点放到海军建设上。
这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了,当时左宗棠正在西北用兵,正是关键时候,这个时候你李二张嘴闭嘴说塞防不重要,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左某人的感受。
因此,就掀开了塞防派和海防派的大论战。
塞防派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和根深蒂固的,这是清朝从康熙时期到乾隆时期一直面对准噶尔汗国时期的后遗症,清朝一直认为,对清朝有威胁的敌人都来自西北,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主张“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在鸦片战争中坚强的主战派,清军被打得狗血喷头,林则徐被调到新疆后,反而成为塞防派的代表。
(林则徐)正是因为冥冥中遇见了左宗棠,才让左宗棠一方面打造了福建水师,另一方面强烈要求西北用兵。
我如果说两害相权取轻,肯定有人喷我,必然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实际上,清廷的统治者在海防大论战中意识到海防的重要,但是要将海防的重要性放到塞防之上是不可能的,清廷最后也是采取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一方面开始建设近代海军,一方面支持左宗棠西征。
当时清朝也是赶上好时候了,正是清朝同治中兴的时候,海防和塞防两线发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北洋水师建成后,1891年北洋水师前去日本马关耀武扬威了一番,然而自1888年开始,实际北洋水师已经不再购置军舰了。
从1866年开始1881年,左宗棠收复了伊犁,平稳了西北局势。
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1885年左宗棠连上两折,其中一折专设海防大臣,另一折请求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
左宗棠西征花费一亿多两白银,南北洋水师每年经费400万。
参考:
清朝的塞防和海防之争起源于左宗棠对清廷收复新疆的建议,当时新疆的阿古柏在俄国等势力的支持下宣布独立。
左宗棠建议清廷率兵收复新疆,但是李鸿章等人认为,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山高皇帝远,反正也不好管理,不要也罢,如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用以防御列强的“坚船利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防”。
如果要问到底是塞防重要还是海防重要?
现在看来,我只能说塞防和海防都很重要:如果不重视塞防,丢失的可远远不止一个新疆,西藏早就被英国人虎视眈眈了,法国攻占越南以后,也随时可以从镇南关等地杀入两广地区,大陆如果丢了这些地方,要海防还有什么用?
另外,如果不重视海防,后果我们也是知道的。
中法战争时期,法国将福建水师打得全军覆灭,然后在台湾海峡横冲直撞;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水师几乎被日本全歼,结果日本人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来去自如,随时就可以攻占北京。
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塞防和海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正道。
参考:
左宗棠支持塞防,李鸿章支持海防。
当时新疆被一个叫阿古柏的外来汉给占了,年近七旬的左宗棠刚刚平定了捻军起义,立刻上书要求带兵收复新疆。
可这个时候,一直跟左宗棠争高下的李鸿章却站出来表示,新疆丢了没关系,这个时候应该把钱花在海防上,建立北洋水师才是重点。
这就是塞防和海防之争,那么你觉得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
其实这两者都正确,如果钱足够多的话,塞防和海防都得做。
但是钱不够多的时候呢?
我觉得肯定还是要先塞防再海防。
一、海防花钱太多,而且看不到收益。
那个时候的清朝其实已经危如累卵了,因为被列强们给打怕了,他们一直从海上过来,所以清廷防不胜防。
今天他在广东,可能明天就跑到天津港了,你怎么对付他们?
陆军完全扛不住这帮人的打击,特别憋屈。
比如说同治十三年,日本海军入侵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前线处理这件事,结果发现日本海军有两艘铁甲船,可清朝啥也没有。
这可把人气坏了,打算跟老外买的时候,人家当时还不肯卖!最终以清朝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的代价,才勉强让日本军队撤离台湾。
所以此后清朝立志一定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海军。
海防势力自此盖过了塞防势力。
结果我们也知道,的确是建立了,其中的代表就是北洋水师。
李鸿章主持建立的北洋水师,号称是当时亚洲最强舰队。
为啥?
因为愿意花钱买装备啊!为了建立北洋舰队,清朝可是花了若干真金白银的。
光购买军舰的开销,就多达1千多万两。
这其中:镇北、镇东、镇南、镇西四艘炮艇,加上运费和弹药,花了60多万两白银。
超勇、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花费65万两白银。
最贵的当属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花费差不多400万两白银。
此外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四舰,也花费了350万两白银。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船舰,包括船坞建设等等开销,光购买投入便超过了1千万两。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好意思,开销远远不止如此。
从1876年开始建设北洋水师,到1895年,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清朝每年需要投入在北洋水师身上的钱,高达400万两白银。
所以说这支舰队的开销,至少在1亿两白银
可问题来了,清朝看到收益了吗?
除了各大报纸在那儿瞎吹牛外,说什么北洋舰队是亚洲第一舰队,清朝压根就看不到任何收益。
最后这支舰队还没怎么上战场,就在渤海湾被日本的舰队消灭得干干净净。
你觉得海防花的这些钱值吗?
从现实角度来说,一点儿也不值。
二、塞防争夺的是实实在在的领土。
领土问题,其实压根就不应该有商量的余地。
早在西汉时期,新疆地区就是中原王朝的地盘,历代帝王都在新疆设立政府机构。
比如说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等。
到了乾隆时期,正式将西域地区取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
新疆究竟有多大呢?
就我们目前来看,有166万平方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江苏来说,江苏是10.7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新疆接近16个江苏那么大。
这么大一片土地,说丢就要丢了?
何况那个时候的新疆可比现在大得多了。
再说了,新疆对中原王朝的作用太大了,失去新疆,那关中之地就危险了,关中被破的话,那中原王朝基本就得灭亡了。
因此左宗棠要求收复新疆,一点毛病都没有。
关键问题就是可怜那点钱该怎么分配的问题。
慈禧太后是两边都支持,可是给李鸿章的,是真金白银。
对左宗棠这边呢?
基本就是敷衍了事。
慈禧合计给了左宗棠500万两白银,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慈禧两手一摊表示没办法了,剩下的只能是左宗棠自己想办法。
得亏左宗棠认识大富豪胡雪岩,在胡雪岩的相助之下,左宗棠跟洋人银行借了不少钱,这才有了收复新疆的资本。
否则左宗棠也两手一摊的话,这事儿可就真没法办了。
1876年65岁的左宗棠抬棺入疆,他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他压根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收复新疆期间,左宗棠的老婆和儿子接连病逝,他连回去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左公真中华壮士也!三、收复新疆惠泽后世,建立北洋水师,或许是为了私利。
左宗棠为什么收复新疆?
我看不到任何私利在其中。
收复新疆,他也没有做新疆王,而是匆匆带兵回来了。
不光左宗棠自己两袖清风,跟着他混的那帮人也没有贪腐之人,这是一支真正为了保家卫国的军队。
正是因为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才让我们后世多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创举!那么建立北洋水师呢?
这个就很难界定了。
当时清朝的确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可是相对来说,北洋水师更像是李鸿章的私人舰队。
从北洋水师创建开始,李鸿章在淮军中的部曲们,便逐渐进入其中。
一直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接近20年的时间里,这支水师力量,从来没有离开过李鸿章之手。
朝中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也就是说,花着清朝的钱,实质上却是在给李鸿章培养政治资本。
还有就是跟着李鸿章的那帮人,其他人我就不点名了,李鸿章昔日的大秘书盛宣怀,后来成了清朝明面上的首富,你想想老李有多少财产。
总结:从结果来看,塞防远胜海防。
海防重要吗?
当然重要!可是你看看结果,海防的结果一塌糊涂,显然花了1亿多两白银的海防,什么作用都没起到,除了吓唬人。
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简直就是纸糊的老虎。
只能成为李鸿章在清朝执掌大权的政治工具罢了。
塞防重要吗?
当然也很重要!塞防的结果是令人比较满意的,至少左宗棠把新疆给抢回来了,那个时候要是被阿古柏长期占着,放到现在可就真的收不回来了!所以感恩左公,感恩塞防之争!参考资料:《清史稿》
参考:
清朝确实曾有塞防和海防何者优先之争,时间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
背景在于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汗国派遣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
在平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廷终于腾出手是否武力收复新疆。
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表达了收复新疆的意思。
第二年春,他又针对当前的敌我形势,明确地提出了收复新疆的具体方案。
并指出,要抵御沙俄,必先稳定新疆,欲收复伊犁,必先收复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形势稳固后,就可明示俄国,伊犁寸土不让。
1874年,日本入侵中国台湾地区。
在这种形势下,清廷展开了一场关于塞防还是海防优先的大辩论。
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首的多数派主张放弃新疆,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
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
还认为即使勉强收复新疆,将来也断不能久守,且以目前朝廷之力,实在不能专顾西域。
关键时刻,左宗棠力排众议,据理力争,指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两者何者为先,要看轻重缓急之分。
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形势,指出平定西域可稳固陕甘,拱卫京师,实为长久之计,当务之急。
正在两派相持之际,时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文祥力挺左宗棠,认为应先解西域燃眉之急,待塞防稳固之后,再开展海防建设。
最终在文祥的推动下,清廷下令武力收复新疆。
应该说,左宗棠提出的塞防海防并重的观点十分中肯,在当时的情况下,塞防优先于海防,在收复新疆后,清王朝获得将近十年的安定期,可以优先发展海防,事实上,在1883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正式收回伊犁,西部边疆暂时获得安宁,洋务派大臣们确实大力发展海防,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就是当时海防重于塞防的例证。
塞防海防何者优先主要取决于何者的形势更加危急。
参考:
晚清的塞防与海防之争起于1874年,其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财政有限,难以兼顾东西两面的疆界。
面对西有俄国窥伺西北、东有日本图谋东南的局面,清廷必须在塞防与海防之中作出抉择。
自1874年11月5日起,军机处奉旨要求的15位沿江沿海督抚以及总理衙门陕甘总督左宗棠对“海防”与“塞防”事宜先后陈述了各自的主张。
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多以政府财力紧张为由主张海防为中心,弱化塞防,甚至不惜放弃新疆。
而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首的“塞防派”则以塞防为国防重心,坚持西北用兵,尽快收复新疆。
此外还有左宗棠所代表的两防兼重的一派,主张收复西北新疆之失地与加强东南之海防同时推进,不可厚此薄彼。
从1875年3月初至5月30日,为中央各部堂官就地方督抚意见进行磋商以及清廷作出决断的“廷议”阶段,最后清廷决定塞防、海防并重,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后又任命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
尽管各派对于海防与塞防的轻重缓急各执一词,但是他们都是出于对时局的理解而作出的选择,为的是保护疆界,将损失降到最低。
诚如左宗棠所说:左宗棠评价道:“今之论海防者,以目前不逞专顾西域,且宜严守边界,不必急图进取,请以停撤之晌习济海防;论塞防者,以俄人狡焉思逞,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
此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见自封者也。
参考:
一个国家领导人,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诚实的自我评估。
人是一种特别容易犯错的动物。
一旦冲动起来,就容易放飞自我。
这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
如果是一群人,往往不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而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因为加总起来的智商,会进一步跌破下线。
所以,诚实地评估自己,然后根据国情、确定方向,制定力所能及的战略目标,这才是最为紧要的事情。
近代以来,能够持续称霸世界的,主要是海洋帝国,先是英国、再是美国。
或者,更直接一点儿说,都是岛国。
即便是局部地区,也是海洋帝国的天下,如东亚的日本。
为什么一直是海洋帝国?
抛开大势不讲,单问一个问题:海洋帝国需要养陆军吗?
不需要。
所以,大英帝国可以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打造海军。
英国如此,美国也如此。
你把尺度放大,美国就是一个大号的岛国。
欧陆争霸的时候,英国必须拉上一个陆地盟友,才能实现帝国雄风。
拿破仑时期,是西班牙。
七年战争时期,是普鲁士。
克里米亚战争,则拉上了法国、奥斯曼一起上。
如果没有陆地盟友,英国死活都不会参战。
大英帝国已经那么强了,为什么不能自己直接上?
打架叫人,这是想都不用想的理由。
但关键是英国的陆军不行。
陆地交锋,英国怎么打怎么输。
所以,英国必须找盟友。
英国是这个逻辑,美国也是这个逻辑。
二战期间,英美实施了诺曼底登陆。
登陆之后,却遭遇阿登惨败。
王牌部队101空降师,差一点儿全军覆没。
二战期间,真正的陆地交锋,在欧洲战场是苏联、在东方战场是中国。
近代是一个海洋秩序的时代,而称雄的只能是海洋帝国。
所以,大清帝国再要端着天朝上国的架子,那就只能是做梦了。
了解这个前提背景之后,我们再分析海防和塞防的问题。
当时的形势是:日本觊觎台湾,沙俄虎视新疆。
一个在东南沿海,一个在西北边疆,面对两面受敌的窘境,大清应该怎么办?
李鸿章的评估是“力难兼顾”,索性不如放弃塞防、全力海防,把钱都省下来,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以加强海防。
左宗棠的主张是两者兼顾,放弃新疆了,陕甘要不要放弃,“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接着是不是还要退守山西、河南?
就这两个人的意见来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因为都属于理性探讨。
李鸿章明显保守了,但保守不是没有道理。
大清都借债过日子了,哪还有钱海塞兼顾。
左宗棠也算不上激进,放弃新疆之后,陕甘咋办?
这个问题,大清帝国必须要回答。
所以,可以这样评估这两个人论点:左宗棠属于长期主义,简单说就是你不能只盯着现在,还要看到未来。
现在放弃新疆然后加强海防了,这的确能够制住日本,那以后怎么办?
塞防就不要了吗?
而李鸿章则属于短期主义,日本这家伙已经跃跃欲试,必须上升为大清的假想敌,所以不能不防。
非但日本,还有法国、英国,这些家伙的坚船利炮都摆到东南沿海了,这是燃眉之急。
一个是长期主义、一个是短期主义,且都是理性探讨。
对于两种都正确的意见,我们该怎么评价优长呢?
一般认为长期主义肯定对,短期主义肯定错。
要上光明顶决斗,你得先练九阳神功、再练乾坤大挪移,跟六大派掀桌子报仇,这种事急不来。
但是,长期主义犯错的,却比比皆是。
沙俄既要地中海,又要太平洋出海口,非要东西兼顾,于是日俄战争被鬼子教训了怎么做人。
这就是长期主义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自我评估,你有多少米才能煮多少饭。
结果上看,左宗棠打胜了。
但如果打败了呢?
塞防没了,海防也没了。
收复新疆,就会成为大清帝国的日俄战争。
所以,选择怎么做之前,必须要确定自己要什么。
如果要称霸世界,那就不是搞海防的问题,而是建立大清帝国自己的太平洋舰队。
一个都不行,必须是北洋舰队怼死日本和俄国、南洋舰队怼死英国和法国,再加上一个远洋舰队,也出去抢殖民地。
如果真得这么设计,那么大清就不是诚实的自我评估。
因为中国是陆地国家。
陆地国家能称霸且持续称霸的,几乎找不到先例。
荷兰称雄一百余年,却被英国干趴下了,原因就是身处欧陆。
西班牙也是如此,隔着大西洋,占了南美。
但结果还是打不过英国。
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打遍欧陆,却被英国和俄国终结了。
沙俄嚣张成了欧洲宪兵,却被英国怼在地中海出不来。
历史提供了足够多的范例,那就是:大陆国家就别想争霸海洋。
新世界的秩序,是海洋秩序,而海洋秩序必须由海洋帝国打造和维护。
陆地国家为什么不行?
任何一个大陆国家都不可能能既拥有一支称雄大陆的陆军又拥有一支称雄大洋的海军。
啥样的家底,都不允许。
所以,在当时,大清帝国的最为诚实的自我评估就是给自己定好位置:比肩大英帝国不行,咱不是岛国、没那个地利;
比肩沙俄帝国勉强可以,咱有人多地多、有大陆基本盘。
有了这个定位,就可以看一看大清的国情了。
拿破仑称雄欧陆之后,对英国实施了经济封锁,简单说欧陆市场你英国就不要染指了,我饿死你。
但是,当时是全球市场,拿破仑没有饿死英国,反而把欧洲饿死了。
最后谁胜谁败,也就有了定论。
那么大清呢?
大清完全不用担心被饿死的问题,因为大清太落后。
什么全球市场,都给我靠边站,我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够用。
只要内部不出乱子、只要陆地不出问题,那大清人民过过穷日子,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反而是英国人要担心了:你大清必须给我进入国际市场,不进来,打也要把你打进来。
大清近代衰落,想当然地认为是鸦片战争被打残了。
但鸦片战争才多大规模,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大规模?
割一个香港岛才多大地方,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等这些跟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则割去了多少地方?
那么,到底是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
海洋霸主英国,要的只是让你大清打开国内市场,然后一起做买卖;
陆地霸主俄国,要的则是你大清的基本盘,而要基本盘就等同要命。
定位是大清必须是一个陆地帝国,做不了海洋帝国,你养几支舰队都不行。
国情是大清并不急切需要海外市场,反而是海外市场需要大清。
同时,最主要的威胁也出来了,海洋的威胁不大,真正的威胁,也是真正蚕食大清基本盘的,是陆地、是沙俄。
然后,大清应该怎么选,也就清楚了。
海防很紧迫,却非最重要。
只要大清加入了英国的海洋秩序,那英国自然会提供海防安全。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大清不能太怂,起码能够守住陆地基本盘,帮着英国扛住俄国南下。
塞防却不得不防,因为最重要。
沙俄切走新疆、英国切走西藏、法国进入西南、日本和沙俄分了东北,甚至再把蒙古给弄走了,那大清还剩什么?
没有塞防,大清不是强弱的问题,而是生死的问题。
丢掉了塞防,等同丧失自己的大陆基本盘,而接下来的最大可能就是被瓜分。
所以,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大清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也的确努力了,最后取得了成功。
大清拼了老命,保住了新疆。
新疆没被切走,我们必须要感谢力挽狂澜的左宗棠。
否则,中国就会成为另一个宋朝,守着东南沿海的确可以很富,却成不了大国。
左宗棠守住了新疆,加强了塞防,但海防却失败了啊。
甲午战争,鬼子打垮北洋舰队,随后便把手伸进了中国内陆,直接削掉你的基本盘。
甲午战争,清政府是海军不行、陆军更不行。
海军起码还打了一仗,陆军则一触即溃。
但凡陆军给点儿力,鬼子也只能封锁大清,却不能杀到东北、威胁北京。
如果把海军的钱给了陆军,那朝鲜大概率不会丢。
朝鲜半岛对日本的威胁,可比北洋舰队厉害多了。
如果朝鲜守住了,那鬼子还能凭借联合舰队打烂大清的东南沿海吗?
这件事,英国都不能答应。
大清搞洋务运动,一口气整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舰队。
这就纯属瞎折腾。
用南洋舰队、福建舰队的钱去编练一支新式陆军,鬼子只能瞄着台湾死磕。
后来的庚子之变也是如此。
先是陆军扛不住义和团,再是陆军也扛不住八国联军,于是先是内乱、再是外患。
大清的陆军,一直停留在打太平天国的水平上。
普鲁士吊打奥匈和法国的时候,有海军什么事?
它都没建海军。
一战前的德国有了海军,而且力量并不弱。
结果呢?
驻扎青岛的海军舰队,被英国一直碾到阿根廷,然后全军覆没。
而北海的舰队,则成了监狱里的囚犯,被英国封死了。
沙俄一直建海军,但沙俄的海军有啥丰功伟绩?
你能听说的,就是两支太平洋舰队都被鬼子歼灭了。
后来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则跟着布尔什维克闹革命了。
别说沙俄的海军,就是苏联的红海军,也就那么回事。
真正跟德国法西斯拼刺刀的是苏联坦克,而不是苏联军舰。
德国的海军不行,俄国的海军也不行,那么,谁的海军行?
日本、英国、美国的海军才行。
关键是建了海军要有用武之地。
这些国家的共同点都是本土无威胁,于是陆军可以放到次位,放手发展海军、壮大海军。
海洋国家砸钱建海军,是真得要用。
如果海军不行、国家也就不行了。
而陆地国家砸钱建海军,肯定不能说没用,但很多情况都是资源错配。
历史学家叫A.J.P.泰勒,曾评价说:德国人如果拿造军舰的钱和钢铁来加强陆军的话,那德军在欧洲大陆稳操胜券。
对于当时的大清,海防还是塞防哪个更重要,也就不言自明了。
甲午战败,不是因为偏塞防而弱海防,恰恰是因为塞防不够、陆军不强。
但,必须记住一个问题:历史不能预测,而只能事后解释。
因为历史不是循环往复的,也很难说押着同样的韵脚。
所以,关于海防和塞防的解释,不能照搬类比到现在。
解释历史,不是简单复盘,而是要站高一个维度,即要做诚实的自我评估,而不能局限于哪个重要。
参考:
根据中国的地理位置,海防,塞防都是重要的,但两者相权,海防更为突出,从历史以来的战争可以证明,均从水上而来,所以,没有强大的海防实力,是很被动的
参考:
对清廷来说陆地面积广阔,海洋也不少,维持陆地疆域所需要的财力和物力少点,海防花费较多,国力强盛时期,海防塞防可以兼顾,国力衰弱时,维持塞防比海防更现实。
参考:
塞防和海防都重要,事关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没有哪一个方向的防备不重要。
彼时的清廷经过数次的对内对外用兵,国力疲弱不堪,要想二者兼顾,实在是力有不逮,必须两利取其重,两害取期轻,要么重塞防轻海防,要么重海防轻塞防。
在当时的情形下,清廷选择重塞防轻海防是对的。
道理很简单,海防不备的最坏结果,一是我东南诸海被外敌的军舰占了,但海上是不能殖民的,只要敌殖不了民,敌就不能算永久占领,一旦我力量强大,我就要驱敌军舰喂鱼,逐敌人滚蛋;
二是敌人从海上进攻我东南诸省,即使敌人胜了,也要转化为地面占领才有意义,而敌人的地面占领就会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清廷面临的塞防形势已经很严峻了。
受俄国和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在新疆搞了个哲德沙尔汗国,新疆已脱离了中央政府的管制。
如果当时不收回新疆,极有可能新疆会成为俄国的一部分,俄国人在新疆驻军,殖民,彻底改变新疆的人口结构,进而通过教育、文化实现对族群心灵占领,时间一长,我们再想收回新疆就更难了。
如果再加上英国占领西藏的野心得以实现,清廷失去了新疆和西藏两块宝地,中华民族就失去了战略上的纵深,现在想想都后怕,感谢左公等先雄们立下的丰功伟绩。
参考:
如果我的理解沒错,当初是对加強西北、西南方向的陆防还是建立近代海军以应对东北、东南海上危胁争论不休的问题。
今天看来,这一问可为天下笑!近代以来,国防已不单纯视为某一特定区域的完全独立的设想(比如完全主观意志的战区划分 固可強调各自的作战责任, 但亦就此产生了各自为战,互不相-的思想。
\"东南互保 \"即为一例)甚至国防亦并非特指防御!如果我们能理解\"国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话,建立近代化的国防军就不会成为空谈……不管有多少兵种,防御还是进攻都应建立参谋总部以进行统一指挥调配,甚至轻重缓急与取舍!将有限力量做无限使用(普法战争中,铁路起了决定作用。
其根本还在德国首创参谋本部以做调配!)所以如果始终不能或不愿近代化,无沦塞防还是海防的选择都将在幕僚制的主导下化为\"德云社\"的一段笑谈……
参考:
祸起萧墙 世界大势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