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格律诗依然或多或少有凑句和口语化等通病你怎么看

凑句,辞贫也。
口语,才薄也。
词汇空泛,才薄如纸,偏偏要写律诗,怎么可能做到以假乱真?
律诗,哪是那么容易写的,且不说现代,三百年清朝,律诗写得漂亮的也就三五人而已,连红楼梦作者曹公子都不在其中,至于曾文正公的律诗读起来乏味的像社论,论水平远不如他帐下的几个幕僚下属。
律诗难就难在第三联,即颈联,因为这一联必须要紧凑,必须要向前递一步或转一下。
五律还好一些,毕竟看上去少了四个字,省得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只要少用一些助词,副词,介词基本上也就马马虎虎,只能骗得了自己,但绝对骗不过外人,除非对方不识字,或是有求于你。
七律就逆天了。
所以古人发明了一个法子,就是在第二联只写景色进行铺垫,第三联开始抒情或议论,也就是说,只要在第三联换一种方式就达到了。
抒情好难的!大凡我们能想出来的情感,都被古人翻来覆去写了十万多遍。
你不能说精忠报国,不能说女人如花,不能说杨柳离别,杜鹃啼血,鹧鸪不归,逼到最后也想不出别的词儿,只能白描,仿佛看到一个美女,直接跑过去说,我们结婚吧!恶俗!于是,古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三联用典故记事,生生地把本意升级为一个谜语,看起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以,也因此显得分外含蓄幽远,所谓的意境就在这种半懂不懂的句子中被迫产生了。
然而,真正的问题来了。
用典?
其前提是熟读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如果是五律还好一些,用什么瑞脑沉香,鲛绡锦字,鸿雁玉琴都可以加分,到了七律这些法子都不灵了。
因为要七个字呢。
第二联如果白描,那么第三联必须曲折,第二联如果有出处,第三联的典故必须精致无双。
连大学里的古汉语教授都没有这个水平。
指着一帮老干部和只学过一百多篇文言文的诸如你我的网民弄出来?
充其量只会做几个家常菜而已,非得说自己的菜能入选满汉全席,谁信啊?
仅从美感而论,现代人写的律诗连《随园诗话》那种低俗读物都进不去,何况其它?
刚打个草稿就迫不急待地发表出来,自以为是谁?
李太白?
苏东坡?
三千年里上万诗人,出口成章的就这么两个人。
其他人哪一个不是苦吟数月才得一两句。
偶上丫,律诗何故散成沙。
云开睢水邹枚赋,魂断乌衣王谢家。
彩笔淹留人间字,文昌缭乱杯底茶。
归来南郭应无恨,十万滥竽也不差。
这是写这个临时拼凑的一个七律样式的押韵句子,懂的人能看出来,每一句都在骂人,骂那些瞎写律诗的人。
但以我这个破烂水平,连入门都没达到,何况他们。

参考:
首先有一点要纠正一下,诗从歌来,歌从劳动中来。
诗歌的本义是劳动者的号子,诗歌的源头就是人们日常所使用的口语。
为什么有人非常鄙视诗格律诗里的口语?
那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古诗当作文人的专属,写出让普通老百姓读得懂的格律诗玷污了他们心中的神圣。
以为古诗的口语化是粗鄙的,是没有美感的。
实际上,但凡我们翻开《唐诗三百首》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经典作品,那么多的遣词用句都是非常简洁,表达情绪也很朴素。
反而是那些写得高深莫测,云里雾里的作品大都数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算不算口语?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算不算口语?
燕山雪花大如席算不算口语?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算不算口语?
也许有些人认为前两句不算口语?
因为老百姓不会用采、约、柳梢这样的词语。
其实,只能说明汉语在历史上是不断演化的,古语中使用的口语有些在今天被当作书面词而已,放在古代说不定人家就是这样表达的。
一些地方语言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语,例如客家话现在还使用“食”字表达吃的动作,粤语用“讲”表达说话的说字,着字表示穿衣,企字表示站立,还有睬、落等等用法等同于文言文用法。
这些字词在现在一般当作是书面语言,在古语中就是口语。
残夜:六已是中年莫逞强,北风入夜总归凉。
辛酸不可逢人讲,乱绪横陈仄影长。
口语入古诗(格律诗)没有错,错的是有些写作的人功底不够,滥用口语让人读来没有美感。
网络上,有很多人将那些字面上毫无营养,形式上乱喊口号,内容上东拼西凑的假古诗称为老干体、打油诗。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与口语入古诗没有关系。
)感怀:二故乡远隔三千里,牵引离愁几万重。
窗外何时天际白?
墙头哪日海棠红?
梦从荷叶池边起,会向瑶台月下逢。
漂泊已经无所谓,想来不过雨和风。
漂泊已经无所谓,想来不过雨和风,这是我喜欢的口语形式。
镜里已非乌发客,梦中还是少年心。
这也是我喜欢的口语形式。
谁言四海无知己,我信青山不负人。
这更是我喜欢的口语形式。

参考:
凑句与口语化的情况确实经常看到。
原因呢!过分地强调格律诗其中的一个原因,为了格律而格律就爱容失去了诗人的写诗的初衷,因为格律而强行改造天然而成的诗句,这就是格律诗的悲哀。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古文功底不够,如果古文功底深厚的话,即使是使用口语也可以让口语无间地融合进诗词,随意的一句思想都可凝练成诗句,这样才是古文达到诗的要求。

参考:
【原创】纠正一下。
诗,不管何种体载的诗,口语化不是病!是拼凑那些空洞无物,缺乏内涵的口语才是病。
同样!那些所谓非口语的词藻堆砌,无法揭示主题只是华丽其表的文言化措辞也是病。
写诗措辞无论文言化也好,口语化也好,贵在力求内涵丰富并与主题紧密相连。
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诗境化语言。
而诗化语言主要表现在意境脉像上的刻画技巧、引人入胜渐入佳境。
与词藻华丽与否没多大关系。
相反,口语化的措辞,更容易把语言诗境化。
善于洞察此技巧谓之有诗眼,善于驾驭此技巧谓之有诗心。
(当然这里所言的诗心诗眼只是相对于写作者而言。
诗眼诗心的内涵很丰富,相对于诗句本身来说,是指意像丰姿多彩、意境隽永的触动作者及读者灵魂的诗句。
)纵观古今诗词,最最具有诗心诗眼、语境诗化的,占绝大多数的反而是那些通俗易懂的口语化的诗语。
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枕畔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荫″,\"人间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句子80%是口语化。
丝毫无堆砌词藻的痕迹。
写律诗,基本规则容易掌握,平仄不记得也可查查表。
其次是对仗训练。
其三是主题鲜明化,语言诗境化。
一二三级层层深入,才能真正抓住了律诗的格调。
这其中最最关键还取决于对生活的历练与体验及感悟。
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深刻内涵。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四声、平仄、律句、粘对只是诗里“声”的部分,和诗里的“意”没有任何关系。
既然不涉及“意”的部分,“格”字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意”是更为核心的内容。
因此,作为律诗,并非是那些迎合了平仄韵脚对偶都达了,措辞华丽了的就能可称为格律了的。

参考:
照着乌龟画王八,没人欣赏自己夸。
到底只因爱平仄,从来没想当啥家。
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都玩沙。
不懂韵律多学习,不嫌还给发,健康快乐是根本谁爱说啥就说啥!
参考:
我早已声明退出"今日",故多个""我无回音。
这次算是破例吧!鄙人才疏学浅,诗歌,尤其是其中的律诗知识贫乏。
我也写不出精准的丶合乎规范的律诗。
现仅就我肤浅的丶皮毛的认知,概述于后:律诗常见的有五言丶七言之分。
一般为八句。
前者40字,后者56字(多于八句为排律或长律)。
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
律诗的一般要求:①押韵一一要一韵到底。
七律首联可不押韵。
押韵更好,读起来琅琅上口。
②平仄一一这样朗诵时,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韵脚应为平仄丶仄平丶仄仄丶平平。
这是四联的平仄耍求。
③对仗一一颔联丶颈联必须各自对仗,如同两副对联。
对仗要求前后两句对应的字,词性丶词义都相同。
④禁忌一一全诗除特殊情况,莫要出现同个字。
如伟人的《长征》原稿上是"……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浪拍云崖暖……"。
臧克家建议将后一个“浪“字改为"水"字,避免了重复字。
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大市场"的楹联(等同律诗的颔联丶颈联)。
上联是"文明诚信 社会的共同追求";
下联是"放心消费 我们共同的责任”。
且不说上下联贴反,下联的词语不妥。
出现两个"共同",就有损于开封市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
现在写律诗时,有凑句丶口语化的通病,这不足为奇。
当代创作的多为自由体,律诗比较少见。
故言必称"唐诗宋词"。
这与诗坛的导向丶社会时尚有关。
诗界泰斗似无因写律诗而成名的。
比如艾青丶田间丶闻一多等名家《选集》,我都拜读过。
郭沫若丶臧克家丶何其芳等巨擘的诗作,曾大部恭阅。
都沒见过他们的律诗。
伟人说过,在老一辈革命家中,董必武善五律,七律当数叶剑英。
他们都是有感而发。
并非专业诗人。
而那些大名鼎鼎的专业诗人,均热衷于自由体诗。
这样创作灵感可尽情释放,免遭禁锢。
手中生花妙笔挥洒自如,捭阖随意。
再者,律诗确实讲究太多,很难掌握驾驭。
朱德元帅的古文造诣应是很深的,对律诗应相当精通。
尚有忽视之处。
如在《悼左权同志》的绝句(还非律诗)中,"血”字用了两次。
我们这些习作者,很难写出符合规范,白璧无瑕,无可挑剔,无懈可击的完美律诗。
故不要求全责备,允许有瑕疵。
之所以凑句丶口语化,这源于作者文化积澱、文学底蕴丶诗词修养,尤其是古文功底薄弱。
这不同于学过"五经"丶"四书"的老学究,他们可咬文嚼字,反复推敲,用语精确,言简意赅。
我有个在大学教"政治"的副教授朋友,他高中时的语文教师,送给他一部退休后出版的"诗集"。
托我帮他写一篇"读后感",回赠给他的老师。
通观"诗集",上百诗篇,律诗较少。
"凑句“丶"口语化",屡见不鲜。
自然,可圈可点的闪光之处亦多见。
胸中醖酿,遣词造句,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写就一本"诗集”,也是颇费心血的。
常说"诗言志",意指指诗是表达作者志向丶志气丶志愿丶志趣的。
在广义上,也蕴含着表太乙思想感情,抒发雄心壮志,展现喜怒哀乐,反映社会生活,描绘自然风光等等。
这些都归结为直抒胸臆的。
这是诗作的本质。
只要作者是真实写照,真言倾吐,真情表白,真心坦露。
就是"口语化“的诗,亦不失之为好诗。
譬如,伟人是公认的诗词大家。
在《悼罗荣桓同志》一诗中,有"战锦方为大问题"一句。
其对偶丶韵脚丶修辞等都明显失误。
但该诗是伟人唯一的一首"悼亡诗"。
把对罗荣桓逝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以及对其器重和顶高评价,倾泻于笔端。
这是空前绝后的。
虽个别字句锤炼尚欠火候,仍是一首意义深远丶情感浓烈的佳作。

参考:
现代人写格律诗依然???口语话或凑句通病。
这不奇怪。
囗语话入诗,或不足湊句,是写作时一时找不到诗词精减语言,是写作不成熟表现。
若作者水平有限,一时找不到精准语词,也可用白话湊数,其它地方写好了也不影响整首诗的魅力。
所以,写诗才???诗句,诗眼,诗眼是诗灵魂所在。
作答。

参考:
无所谓。
大多数人写诗都是爱好,特别是格律诗,要写好、要成名家、要挣很多钱是很难的。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留传下来的有多少再说,除了圈子,其他人也不会太认真去读。
当然,要写就尽量克服你指出的那些凑句和口语化等通病,克服不了,那就写到哪里算哪里。

参考:
现代人多写的是仿古诗——或曰拟古诗,是格律诗的时代化,也可以视作格律诗的发展,不可以格律诗的初始标准去苛求和评判。
当然,既是仿古或拟古,写作者总要对格律诗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写出来的东西起码要有七分相像,除了做到不违背字数、节奏等要求外,还要努力做到“不甚拗口”,否则就完全是不顺口的顺口溜了。

参考:
写格律诗词曲等,凑句显然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
而口语化不但肯定不是病,还应当极力喝彩,大力倡导!王力先生对“诗的语言特点”是这样总结的:“多用口语词汇是汉魏六朝诗的特点。
乐府歌辞多来自民间,口语词汇固然十分显著……就是当时文人的作品,也是比较接近口语的……诗歌口语化,这是优良传统。
唐诗宋词都是循着这条道路发展的。
至于元曲,那就更口语化了。
”那些认为现代人写格律诗词就应该使用文言、使用古人的书面语、引经据典,这种观点是十分荒唐的。
反对使用口语,只能把格律诗词的创作引入歧途,自绝于大众。
当代人写格律诗词,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主要是“格律”,而非字词等。
纵观汉语发展史,字词音义流变较大,照搬古人是极不现实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事实上,那些晦涩难懂、绕口乏味的诗文是难以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传播的。
不能被大众认可并广泛流传的诗文,绝对不是好的诗文!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恭请批评指正!
参考:

现代人写格律诗,依然或多或少有凑句和口语化等通病,你怎么看?
凑句历来是写诗的毛病,并非现代人独有。
自唐格律诗入科以来,对近体诗做出了四句、八句的规定之后,凑句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诗歌本来就是凑句。
诗是韵文,是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押韵的吟诵文字。
凑句是诗歌的底层特色。
你要让句子高低起伏,要凑吧?
你要让诗有节奏感,得控制字词吧?
你要押韵,更加得凑韵吧?
所以,凑句本身没有错——错在你凑得好不好。
再来说说口语化。
诗歌的出现早在文字之前,作为一种抒怀的口语文体而存在。
即使在《诗经》时期,开始对诗歌进行大规模整理,有节奏感的诗和先秦散文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后来经过文人的提炼,特别是汉字音韵学的发展,格律诗的出现,唐朝对诗的格式进行了升级,逐渐和民间的曲子词,顺口溜分道扬镳。
除了打油诗还包含了大量生活气息之外,百姓即文人们用来娱乐的载体就逐渐被词牌取代,诗通过北宋理学的浸润,才逐渐真正走上曲高和寡的雅文境界。
口语化是诗歌最重要的活力来源之一。
总的来说,的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
此为简单,另有长图文详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