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后还会改道吗
黄河很难改道了,流域内这么多大水库,把洪水几乎能装进水库里,改道会是相当困难了,今年黄河洪峰来了,没有什么讨论的新闻,下面重点还是讨论一下黄河的最佳入海口在哪里?
我们依据什么标准,这个标准应当是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态环境发展,能够让这条河流很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这个入海口才是最佳的。
从历史上黄河自然改道来看,那时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有限,今天不能修建象我们长江三峡水库那样,动则把7万多立方米的流量,经过转储,转化为4万多流量下泄,而历史上黄河没有大型水利枢纽,从哪里入海是反映河道的自然变化,是黄河的真实诉求。
上图中明清故道是从开封东兰考改道,入今天的洪泽湖,最后袭夺淮河入海,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苏北灌溉总渠北侧的海岸仍然是凸出一个角,那是古黄河泥沙淤积的结果。
今天黄河经过济南走鲁西北入渤海,反反复复是围绕着山东半岛转来转去,形成南、北黄泛区,这是因为山东半岛地势高的原因,如下图。
上图中我们选择最佳入海口,还是要从南、北黄泛区里寻找,一个是南,一个是北,非南即北,非北即南,如果让笔者选择的话,还是认为选择南黄海是最佳入口。
理由如下:其一,渤海是一个凹进的内陆海,非常浅,平均水深才18米,越靠近天津方向越浅,用我们的”天鲲号“吹填造个岛都很容易,每年小浪底水库人造洪峰,冲刷河道的泥沙,都送入了渤海,泥沙过量沉积会造成渤海越来越浅,最后消失。
渤海的存在非常重要,周边有我们国家北方重要港口城市天津,还有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三的京唐港, 这些港口不断被淤积,会给我们造成很大损失。
还有就生态环境问题,渤海不大,却是周边的水汽源地,渤海湾连年干旱少雨,还依赖它提供一些水汽,湿润周边环境,北京、天津冬季容易下雪,这个雪多是“回流雪”,是冷高压居于朝鲜半岛,把冷高边缘的黄、渤海水汽带到京津城市上空,产生降雪。
夏季东南季风还会给京津冀输送水汽,产生降水。
所以对维护渤海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前期讨论渤海还有200年左右时间就被淤平,泥沙填满渤海,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黄河从渤海入口并不是最佳入口。
其次从南黄海入口,可以为苏北填海造陆,免遭渤海被淤平的风险。
苏北地区也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也是我们的重要的粮育生产基地,这在世界粮食紧张的形势下,能为我们造出这么多耕地,是天赐我们的机会。
所以说入黄海是最佳的入海口。
升级讨论最佳入海口:如果让黄河从南黄海入口,山东东营上百年来黄河造的千亩良田,面临海水上侵,会形成盐碱地,这岂不是顾此失彼?
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解决一个问题,又产生一个新矛盾,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那我们怎么解决呢?
从今年黄河5个编号洪水,与长江相比,我们就能看出来,黄河5050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就开始编号了,这个流量对长江动辄上几万流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仅长江一小支流沱江就达到了8100个流量,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二大河,这么小的流量,对于古代来说,难以抗拒,让黄河任意驰骋改道。
可是今天的黄河对于我们现在建造的水利工程来说,让它服服贴贴,让我们玩弄于掌股之间。
所以新形势下,我们可能把黄河“肢解”,通过调控形成多个入海口,每一个口都是我们人类调控的最佳入海口。
首先根据我们人类需求,利用类似小浪底这样的水利工程,引洪排清,把洪水引入江苏入海,让夏季携带泥沙的洪水,引入江苏,把清水引入渤海,既能解决渤海淤积泥沙问题,又能让黄河填海造陆。
再升级讨论最佳入海口黄河流域上这么大水库,可以把整个黄河水都能装进去,黄河想改道非常难,我们对黄河调控控“为所欲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让黄河多处分流,哪里地势低,就淤积哪里,黄河泥沙都是有营养的肥料,让它去大海造陆,实在是有些可惜,就把它留在华北平原上,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遇到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逆天洪水怎么办?
那好说,我们还保留着现在的河道,成为泄洪道,更多的分支去淤积更低洼之地,如淤积安徽王家坝一带,把这里的地势变高,让淮河水很流畅地排泄到黄海。
这样的话黄河入海口失去了意义,华北平原这么大,成为我们灌溉河流。
黄河远非是明清时代 的环境了,黄河改道把一个泗州城进入洪泽湖底,对于年平均径流量才570立方米,华北平原每个省分而食之,黄河就没多少水了,讨论入海口意义越来越模糊。
文章有不实之处,欢迎讨论。
参考:
黄河不会改道了,最佳入海口在山东东营。
参考:
按照现在黄河的水量来看,黄河已经没有改道的能力了,现在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断流!自从有文字记录以来,黄河曾决口泛滥达1593次,大规模改道26次。
最北曾夺海河河道入海,最南曾夺淮河河道入海。
(从天津到苏北,大半个华北平原曾经都是黄泛区)其中黄河最近的两次大改道发生于南宋初年和清朝末年。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掘开黄河大堤,黄河南下改道进入淮河。
在此后的700多年时间里,黄河大体都是在河南和江苏境内泛滥,虽然偶有北上的势头,但是都被堵回来了。
(南宋时期,黄河是由江苏入海的)到清朝晚期,黄河在江苏一线河道已经淤积严重,黄河水患也日趋频繁,当时的人就已经建议对黄河进行人为改道。
然而清末时局动荡,清廷根本没有精力理会黄河问题。
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再次夺济水,由山东汇入渤海。
1938年,为阻止日军南下,国民政府又掘开黄河大堤,使黄河重新南下。
不过此次改道只是临时性的,到抗战胜利后,黄河大堤便被修复,黄河依旧走山东入海。
到建国之后,国家对黄河进行了大力治理,黄患开始逐渐减少。
此后随着降水的减少以及黄河沿线省份用水的增多,黄河主干道径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的现象,早已无力改道。
事实上在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后,黄河的水患就基本成为历史了。
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几乎没有什么支流,河水基本上都是来自中上游。
而以小浪底水库的实力,足以封禁上游洪峰,所以黄河下游是不太可能发生水患了,更不可能改道了。
如今小浪底的作用是在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保证黄河不断流。
(小浪底水库)至于黄河在哪里入海比较好?
应该是由江苏入黄海比较好。
因为黄河的造地能力太猛烈了,导致渤海面积越来越小。
而渤海如果消失了,对渤海周围的生态是非常不利的,会加剧北方干旱。
但是现在北方极度缺水,一旦将黄河改道,河南和山东都会受到巨大影响,尤其是山东对黄河水的依赖极大,这个问题无法回避,现在青岛人还在喝黄河水呢!而且由于渤海板块一直在不断下沉,因此大大降低了黄河的填埋速度,所以暂时不需要为渤海担心。
参考:
政府若腐败透顶,黄河还将改道。
它的改道代表天地怒。
若政府政策清明人民幸福国家繁荣富強,黄河水都不够用,怎么还会改道呢。
黄河的每次改道国家都将天翻地覆,人民涂炭,外敌入侵,民族水火,这就是黄河的灵性。
参考:
以后黄河肯定会改道。
黄河泛滥几千年了,那是大自然发怒,每次改道,都是天灾人祸、生灵涂炭。
近些年黄河上游干旱严重,黄河水量减少,甚至经常断流,这其实比水灾危害更大。
大家知道,涝是一条线,旱是一大片。
以后,中国必然会对大西北经行生态改造,比如红旗河工程。
如果大西北变成粮仓和绿洲,黄河水量肯定大幅度增加,那就可能会有比以前更大的水灾,那么,像现在这样的悬河,肯定是需要改造的。
而且以后黄河改造,肯定是我们人为控制的。
黄河,对我们基建狂魔来说,易如反掌。
一切,都是为了为沿河人民造福。
参考:
依据我提出的根治黄河的综合方案,还是不改道为好!一是冲刷黄河泥沙的清水伸进渤海湾中心位置比较好!二是恢复渤海湾到西安的航运以后,渤海湾的船舶进入黄河比较方便!三是针对改道小清河入海来评价的!四是改道小清河入海,有一个好处三个坏处!好处:缩短黄河长度,增加耕地!坏处:工程浩大,浪费大量资金!渤海湾船舶进入黄河不方便!冲刷黄河的清水距离船闸太近,不利于更换渤海湾的水质!
参考:
黄河以后不会改道了,除非人为的让它改道。
现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各种水坝就是很好的证明,黄河在历史上改道造成了沿岸百姓的流离失所,伤亡惨重。
人为改道的话,黄河的入海口可以选择淮河入海,因为渤海本来就是内海,按照黄河的造地速度,几百年后渤海就要被黄河填平了。
参考:
不会了,水流越来越小,除非天气剧变,黄河很难再发大水了,如果真有那种迹象,估计用现代水利工程技术也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改道带来的灾难太可怕了
参考:
我这里离黄河很远!又没去过黄河?
不清楚。
参考:
给黄河选入海口?
这是个愚蠢的论点
参考:
不知有一天会不会从中游“龙门”以下,通过治理,疏通,让黄河成为一条具备通航大型船舶的黄金水道,西安也可以通过渭河通入黄河了。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沿线城市都将受益,也可开挖故道,从开封走商丘经徐州从江苏如海,这样上述地区可水路直通渤海和长江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