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人普遍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好相处吗
多年前听人们讲过一个有关忻州人的笑话,说是一家忻州人正做饭时有客人来访。
主人问客人:你吃了没有?
客人说没有。
主人好像没听清,又问:到底吃了没有?
客人仍说没有。
主人不死心,再问:究竟吃了没有?
客人只好说:吃了。
主人这才舒口气:你说吃了我就放心了。
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忻州人就这么小气?
我那初通文墨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忻州人,我离家走上社会之初,他曾郑重地叮咛我“过光景不能不仔细,为朋友不能不大方”,便和这笑话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
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又多次听人们讲起这笑话,在心绪越来越坦然的同时,对笑话本身也有了不同理解。
事实上,忻州人对自己也很“小气”。
由于地瘠民贫,忻州人生活一向不富裕。
不富裕却还想吃得顺口,便在饮食方面生出许多发明创造。
比如油糕,是忻州人十分看重的一样主食,将参加红白事筵称作“吃糕”便是明证。
可是,别处做糕都是油炸,忻州人却因油不多,只在锅底倒少量麻油,将糕饼放入其中烙饼子般摩擦两圈便算完事———俗称“擦糕”,不过吃起来反倒别有风味,不觉得油腻。
再比如现今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定襄蒸肉”,忻州人俗称“肉坨子”,就是将粉面、山药和少许猪肉搅拌在一起,做成坨子样,蒸熟即成。
虽不及纯粹的大鱼大肉香美,吃着却也可口。
此外,高粱是忻州饮食中的大宗,鱼鱼、饺子、面条、……花样甚多,从中亦可见出忻州人的节俭与智慧。
所以,“小气”的另一面便是精明。
或许正是这精明,使得忻州人在经商方面才华独具。
加之种地之外再无生路,走口外“住地方”(做买卖)便成为相当一部分忻州人的最佳选择。
其中有个叫小南宋的村子,在口外经商的汉子不仅人多,而且总是同时走,同时回,结果妻子们便又同时怀孕,同时生产,于是便产生一句忻州人常说的歇后语:“小南宋养娃娃———一乍子。
”在这一过程中,忻州人的“精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忻州人会做买卖”也为世人所公认。
参考:
我生在忻州的1996年,多少年的变迁看在眼里。
首先,这个地方是闭塞的,人口少而蛮横,当然不乏有善良的人,太少了。
公交车刚运行的时候,忻州的出租车围堵公交车司机,好不霸道,公交车后来成了国营的还是怎么的,反正出租车没脾气了滴滴打车给市民提供了良心的出行,又被我大忻州出租帮给围堵了,我作为一个忻州人,想说,部分开口闭口脏话的,光头端着个保温杯的,非要坑人骗人的司机,你们给咱忻州留点脸吧!当然我说的这种司机挺少的。
忻州的穷苦人很多,因为青年人好多自诩地痞流氓,中年人好多坐地敛财,老年人好多无奈摇头,我作为忻州土生土长的人,真心希望忻州可以文明开化一点,我去过河南,湖北,去过山西的其他地方,觉得忻州是在我心里最亲切的,也是最不愿意面对的,不是无稽之谈,你听听多少忻州人一下火车就和旁边的人说终于回来了,唉,忻州还是这副样子!雾霾又严重了,忻州还没开始禁止燃煤呢?
哇,过年都不让放炮了!呵呵,还在修路,多少年前走的时候就在修了!忻州人好人很多的,但是恶人也不少,说相处,你要找对人,有很多人内心语言就是你在忻州别跟我狂,小心让你回不去!占着这一点,会坑害你,贬低你。
尤其是外来就读的学生。
社会上的话如果你交际能力好就不说了,普通人来了能忍就忍吧,网吧,酒店,夜店,台球厅,这些地方有人操着忻州口音和你发生了口角别跟他一般见识,希望每一个来忻州的人都可以得到温柔的对待,都能过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