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最里边那个亮点是什么东西
答:银河系中心很大一块亮度很高的区域,是分布非常密集的恒星组成。
由于在银河系中心和地球之间,产生过无数次的超新星爆炸,爆炸后的残留物质在星际空间中形成暗星云,导致银河系中心发出的可见光被阻挡,于是在地球上看时,形成了明暗相间的银河。
如果我们到银河系上方,看到的银河系如下图所示,该图是科学家根据银河系的相关数据,用计算机模拟绘制的:可以看到,在银河系中心附近,存在一个亮度很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银心”,银心直径约2万光年,厚度约1万光年;
在银河系中心是一个43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但是黑洞所占体积并不大。
天文学家通过X射线望远镜发现,在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是非常密集的恒星,这些恒星的年龄一般都很大,平均年龄在100亿年
据估计,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还不到1光年;
而在我们太阳系附近,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是6光年,换算成体积分布的话,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分布密度,是太阳系附近的几百倍。
银河系属于棒旋星系,拥有大约2000亿恒星,有着数十万个星团;
而我们太阳系,只是位于猎户座旋臂一颗毫不起眼的恒星,可以看到太阳系附近的亮度并不高,基本可以算是银河系的“郊区”了。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
银河系中包含了1500亿到4000颗恒星。
如果俯瞰整个银河系,恒星都变成了一个个微弱的亮点。
所以,一颗大太阳怎么能够照亮银河系中心呢?
银河系结构图这张图是欧洲空间局发布的银河系的结构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银河系是一个漩涡星系。
银河系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银核、银盘和银晕。
银河系的银核部分直径约2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
无论是从侧面图还是俯视图中的银河系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亮度非常高的“银核”部分了。
仙女星系这是哈勃望远镜中拍摄的仙女星系。
我们发现在仙女星系的中心也有一个亮度非常高的地方。
星系NGC 2841这是星系NGC 2841,一个距离地球6500万光年的漩涡星系。
它的中心也有一个非常明亮的亮点。
从上面这三个星系我们可以看出宇宙中的星系中心都是非常明亮的。
那个非常明亮的亮点是什么呢?
这个亮点可不只是星系中心的一个大太阳而是数量非常多的大太阳挤在了一起,并且这些还都是一些年龄在100亿
这些恒星的亮度是非常高的。
它们在一起照亮了照亮了银河系中心。
地球的黑夜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在太空中看地球的夜景一样。
我们会很容易地分辨出哪里是城市,哪里是乡村地区。
城市中人口众多,晚上需要照明的地方多,因此城市的晚上总是灯火通明,以至于在太空中都可以看到城市夜晚的灯光。
银河系中心也是这样。
大量的恒星密集分布在了一个相对狭小的地方。
它们就把银河系中心照得“灯火通明”。
科学家观测发现,在银河系“银核”部分的最中心长宽高各1秒差距(3.26光年)的空间内就分布着高达4200万颗恒星。
换句话说,在银河系最中心恒星的密度可到达28.9万颗/立方光年。
银河系中心密集的恒星和位于银河系银盘中的太阳附近比较一下!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
它到太阳的距离有4.24光年。
在太阳附近10光年的范围内,已经发现的恒星只有10颗,并且这些恒星大多数是暗淡的红矮星。
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区域就像是人口相对稀少的乡村。
晚上的明亮程度自然不如大城市。
和太阳所在的区域比起来,银河系最中心恒星的密度是它的7200万倍。
银河系最里面分布了如此高密度的恒星,就是那里看上去很明亮的原因。
而这些位于银河系中心密集的年迈恒星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它们会相继发生超新星爆发成为一个个中子星或者是黑洞。
对于生命来讲,这里是绝对的禁区。
银河系中心围绕黑洞转动的恒星为什么银河系中心会有这么多恒星扎堆出现呢?
目前科学家尚无定论。
不过在银河系的最中心有一个质量大约是41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在黑洞的周围有大量的恒星在围绕着他高速旋转。
这个超大质量黑洞和银河系中心密集分布的恒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一起聊一聊吧!更多精彩内容,
参考:
银河系中心的那个“大亮点”其实是“银心”,它并不是一个“大太阳”,而是一堆“大太阳”。
“银河系”是一个直径大约在10万光年的旋涡星系,也可以被更直观地称为“棒旋星系”,这个得名主要是源于银河系各星系间的位置结构关系。
从银河系的中心向外围依次被称作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那个所谓的“大亮点”其实说的就是“银心”。
从科学家们模拟出的“银河系全貌图”中可以看到,“银心”的位置确实是非常亮的,而且尺度非常的巨大。
毕竟在这张图上太阳系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亮点,而银心这个“大亮点”的尺度显然是要大出许多许多倍的。
难道说银河系的中心有着一个“超级大太阳”?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知道“银心”的直径范围大概有20000光年,厚度大概也有10000光年。
如果这个“超级大太阳”的直径达到了20000光年,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大恒星(盾牌座UY)的直径只有1光年的0.026%。
如果恒星的直径达到了1光年,那么就意味着这颗恒星的质量已经非常之巨,基本上就会出现坍缩的情况,最终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既然恒星的直径连1光年都是“遥不可及”的,那也更不可能存在所谓的20000光年直径的“超级大太阳”了。
实际上“银心”之所以看着像一个“大光球”,主要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数以亿计颗“老年恒星”,而且密度非常之高,据悉“银心”位置的恒星分布密度大约是“太阳系周边”恒星分布密度的7000多万倍。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把数亿只“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在远处看着是不是也会像是一个“巨大的萤火虫”一样呢。
由此可见,答案其实是比较清晰的,银河系里边那个“大亮点”,其实就是由数量极多的恒星组成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恒星。
我们在看宇宙的图片时,往往会忽略到其巨大的尺度,亦或者说我们很难去想象这样一个尺度。
就像银河系的图片一样一张小小的图片里,实际上分布着大约4000亿颗恒星,而大大小小的行星和卫星就更是无法计数了,每一个小亮点可能都比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
而且即便是看着由此巨大的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之中其实也只是“沧海一粟”,而我们目前人类所能观测的宇宙尺度也只有930亿光年,宇宙的真实尺度可能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能够观测及理解的。
而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也只是处于银河系“郊区位置”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星系”罢了。
在茫茫宇宙之中可能都比比不过地球上的“一粒灰尘”。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的眼睛和大脑都是会“欺骗”我们的,当一些事物达到我们很难理解的尺度时,人类其实是很容易被“误导”的。
即便是很多所谓的“科学知识”,其实也都是“猜想”罢了,最终的真实情况还有待未来的人们不断去探索和揭秘。
参考:
银河系最中心的亮点不是一颗大太阳,要知道,银河系照片的跨度代表一二十万光年(1光年将近10万亿公里),而太阳的直径也只有140万公里,如果银河系照片能够显示出某颗恒星,那这恒星的尺寸将会是光年尺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银河系中心看起来十分明亮,是因为那里分布着密度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恒星。
并且银心中的恒星大都是大质量恒星,它们大都要比太阳更亮更大,所以银心在整个银河系中显得非常明亮。
随着与银心的距离增加,恒星密度依次递减。
到了银盘边缘,恒星密度大幅降低,所以银盘看起来明显暗于银心。
银心的恒星密度高到令人咂舌,在最中心附近的每立方光年空间中,存在着多达29万颗恒星。
这意味着在距离中心1秒差距(即3.26光年)之内,存在着超过四千万颗恒星。
相比之下,在距离银心2.6万光年的太阳附近1秒差距,只有太阳一颗恒星,那里的恒星密度仅为0.004颗/立方光年,只有银心的七千万分之一。
在整个银河系中,平均每颗恒星相距约4光年,而银心那里只有6光天。
正因为银心有着极高密度的恒星,所以那里的亮度远高于银河系的其他地方。
之所以会有大量的恒星聚集在银河系中心,这与银河系的形成方式有关。
银河系最初从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原始气体云中形成,随着气体云的自转,大部分物质都集中到银心,所以那里有大量的材料来形成恒星。
由于星际尘埃挡在地球和银心之间,使得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亮度极高的银心。
不过,银心发出的无线电波、红外线和伽马射线等电磁波可以穿透星际尘埃抵达地球,所以借助相应波段的天文望远镜就能观测银心。
天文学家得以发现,在布满恒星的银心中,潜伏着一个能够吞噬光的超大质量黑洞。
但与整个银河系的质量相比,银心超大质量黑洞很小,它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只对那些直接环绕它运动的恒星产生影响。
参考:
银河系最里面是一个黑洞,而在这个黑洞周围,围绕着密密麻的恒星,这些恒星以非常高的速度围绕着这颗黑洞运转,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银河系中心的一个非常亮的区域,这个区域也被叫做银心。
也正是因为银心这个黑洞,整个银河系才能有规律的运转而不至于散架。
在银河系中心,这个质量超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统治着整个银河系千亿颗恒星有规律的运转。
在越靠近黑洞的区域,恒星的数量越多,密密麻麻的恒星照亮了着一片区域,随着与黑洞的距离越来越远,恒星的数量也就变得越来越稀疏,所以整个银心就看起来非常亮。
当然银心亮也与银心中的黑洞有关,虽然说黑洞不发光,但是当它吞噬周围的恒星时就会变得异常明亮。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整个银河系的图片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整个银心的直径约为2万光年,厚度约1万光年,而太阳系距离银心得黑洞有2.6万光年。
银心的星系核活动十分剧烈,在这里聚集得恒星主要是老年恒星。
以前部分地区还是可以看到银河系,但是现在人类活动范围更广了,我们反而看不到了。
参考:
其实我之前也有类似的认识,我们的太阳系里面有一个小太阳,这个小太阳支配着我们的太阳系,而银河系中心还有一个大的太阳,支配着我们的银河系。
但是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的银河系中心为什么亮呢?
有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第一种情况是我们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黑洞,而不是太阳或者其他任何恒星,只有黑洞的强大引力和暗能量的神秘作用力才能把银河系数千亿恒星聚集在一起。
黑洞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是我们刚才说到了,黑洞在中心,黑洞又会不断吞噬离得近的恒星,所以黑洞吃饱之后会打嗝,特别可怕的高能粒子射线。
另外,黑洞吃东西的时候周围视界之外还会有一个名叫吸积盘的结构,吸积盘是黑洞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很亮,吸积盘类结构是天文学家观察或者发现黑洞的一个必备的手段。
所以中心很亮可能是吸积盘,或者是黑洞的高能射线。
还有一个可能是人类的研究目的,其实现在没有一张银河系的图片是实拍的,都是渲染图片,而宇宙中的信息何止千万?
所以天文学家还给星系分类,看星系核心和周边旋臂的突出结构。
银河系中心的圆点就证明银河系是一个标准的螺旋星系,螺旋星系中央的形状不只是原型,还有棒状螺旋星系等等。
参考:
首先,银河系最里面也不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黑点,如今我们知道那是一个黑洞,超大质量黑洞完全是黑的,不可能是太阳!为什么网络上很多银河系示意图看起来银河系里面很明亮呢?
银河系中心黑洞虽然很大,但相对黑洞周围密密麻麻的天体数量总和就显得很小了。
银河系中心周围布满了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同时距离中心更近的恒星由于碰撞等原因轨道会发生变化,被黑洞吞噬,在吞噬的过程中会发出非常强大的能量,造成了银河系中心非常的明亮。
除此之外,黑洞周围的恒星非常密集也会让中心附近变得比较明亮!所以,很多时候,示意图就会把银河系中心描述的非常明亮,毕竟银河系直径有20万光年,黑洞的大小相对于20万光年太小了,示意图上很难显现出来。
不过也有在银河系中心直接标准黑洞图像的示意图,这都无所谓,大家明白究竟是什么情况就可以了!很多示意图都是方便大家理解的!最后说一点,也正是通过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运动轨迹的研究,才让天文学家们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几乎每一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参考:
在没有光污染的晚上,夜空中的银河系灿烂映衬在整个天幕下,其中有一篇区域看起来也更加明亮,那就是银河系的核球。
这里远不止一个大太阳,是一个包含400万太阳质量的大黑洞和数亿的“大太阳”组成的高密度恒星集团),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大星系都存在这样的核球。
核球的平面半径近1万光年,垂直半径(厚度)有5000光年左右,主要由大量的老年恒星组成。
这里的星际风刮的更加强烈,辐射也更加的强,气体云密度也较高,恒星生成速率比银河系的边远地区更快。
核球的中心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在人马座方向,所以又叫做人马座A*,它强大的引力在周围束缚了一个半径数百光年的吸积盘,吸积盘中大量的尘埃和气体在高速摩擦运动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加上中心的黑洞喷流和绵延近1万光年的高密度恒星群,银河系的中心显得格外明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
银河系中央是一颗大黑洞,质量大约400万太阳,不断地吞噬着周围的天体,并且释放出巨大的喷流,而且银河系中央由于黑洞作用明显,恒星分布显得更加密集,因此星系中央十分明亮。
其实如今的银河系图像是拼接的,人类本身就处于银河系中,而且尚未非处银河系,所以获得银河系图像只能通过各方向的观测,结合光学、红外、X射线、引力等多方面的观测形成最终的图像,所以如今人类尚不知道银河系确切的规模,最先科学家们认为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六七万光年,后来说是十来万光年,去年我国紫金山天文台一期巡天结束,认为银河系的直径在20万光年左右。
而且银河系的形状也有纷争,通常认为银河系是一个类似于圆盘的薄饼状形状,可是引力等探测结果显示银河系是类似于薯片那种稍微弯曲的圆盘形状,大约是由于周围星系和自身引力的作用引起。
在通常的银河系图像中,银河系的中央十分明亮,一方面是由于各类观测显示中央地带确实明亮,另一方面是由于观测到银河系中央地带的元素和宇宙辐射更为显著。
类似于太阳系的形成,银河系的质量主要也集中在星系的核心地带,太阳系八大行星就分布在中央地带,和太阳总共占太阳系质量的99.99%
银河系中央明亮原因有两个:其一,银河系中央恒星更加密集、星际尘埃气体相对稀薄,早期观测银河系中央黑洞基本上都是间接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星系中央恒星的运行,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央恒星分布更加密集,而且恒星绕某个看不见的引力中心公转运动十分迅速,相较于太阳2.6亿年的公转周期实在是太快了,而且公转的线速度可以达到数万英里每小时,这么快的公转速度却没有被抛离,证明中央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非常巨大,目前可知也就黑洞具有那么强的引力影响。
而且银河系汇中央地带厚度6000光年
其二,是由于中央地带黑洞的作用。
黑洞在吞噬物质的时候,会因为瞬时的强大压力导致物质的核聚变等反应,会发出强烈的光线,但是进入黑洞视界之后,光也因为黑洞强烈的时空弯曲而无法逃出时空弯曲,因此黑洞本身是不发光的。
但是黑洞在吞噬周围物质的时候,也会从两端喷射巨大的喷流,喷流可以通过捕捉相应的电磁辐射、射电信号、放射信号等手段观测,科学家就发现银河系两边有巨大的喷流,在相应的探测方式中就显得喷流十分明亮。
这样由多种观测手段结合形成的银河系图像,就显得银河系中央十分明亮。
幸亏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央比较远,要不然强烈的光线和剧烈的辐射、喷流,对物体有很强烈的冲击,地球碳基构造的生物在那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存在,出门晒个太阳就直接烧起来了。
银河系中央的巨大黑洞和暗物质暗能量共同的作用使得银河系能够在中央地带引力影响下而保持稳定,科学家曾计算,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不具备吸引这么多物质绕其运行的引力。
参考:
银河系最里边那个亮点是什么东西,是银河系的一个大太阳吗?
银河系中没有一个亮点,能看到明亮核心的都是通过银河系无数星星的位置建立3D模型后的棒旋状星系形状,我们在地球上看,即使再好的天体条件和合适的时间条件(比如夏天)也只能看到一块模糊的亮斑,而在这个亮斑中心似乎还有隐隐绰绰的黑色斑块穿过!这就是银道面上的尘埃带!上图就是我们在地球上(北半球)能看到的银河系,当然在任何区域我们都无法用肉眼看到这个效果,上图是用相机通过数十秒曝光后叠加的银河形象!中间一条有些弯曲的连续黑斑就是银道面上的尘埃,因为太阳系也在银道面上,因此对我们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遮挡效果,因此真正的银心区域在可见光波段是难以观测清楚的!上图中的左图是根据欧空局盖娅的银河系恒星位置测量卫星观测到的数十亿颗恒星后建立的上帝角度银河系的样子,我们太阳系在位于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的位置!右图则是实际观测到的银河系形状,当然这是在近地轨道上的多次成像后拼接而成!这就是银河系数十亿颗恒星位置测定后建立的3D模型,我们现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核球处是一团恒星,并不是一颗超大的恒星!并且根据银河系的分类,它是属于棒旋星系,中心的核球是一个椭球,它长轴约4~5千秒差距,厚约4千秒差距(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占了整个银河系约10~20%的质量,这样的话大概就对银河系中心这个核球的大小有了一个概念!那么问题来了,整个银河系约包含了1000亿~4000亿颗恒星,即使是围绕核球公转的,那么核球的那么多恒星是围绕什么天体公转的呢?
当然这核球的中心必定有一个更大质量的天体,而核心区周围的尘埃遮挡,因此只能在X射线波段观测,上图是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的银心X射线耀斑,这是超大质量黑洞吞噬物质所爆发出的X射线!当然中子星和白矮星吞噬物质也会有大量辐射,但两者无论是规模上还是X射线的能量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当然这些特征都是被吞噬的物质受到吸积盘的压缩的高温而使物质原子中的电子受激所发射,能量越大,那么频率也将越高,因此X射线耀斑几乎就是黑洞吞噬物质的特征!根据对X射线耀斑能量的分析,银心黑洞的质量高达400万倍太阳质量
银河系中央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就连我们目前看到的银河系中央的棒状形式也不是直接拍到的,因为没办法拍到。
不过可以通过侧面的方式去了解,一是观测河外星系,获得星系大体的面貌,二是经过长时间地观测,采用多种探测方式,红外、X射线等观测银河系的恒星分布,计算引力分布等,最后绘制出一幅完整的银河系图像。
目前所知,银河系中央物质分布更稠密,银心附近银河系厚6000光年左右,而银盘只有1000-3000光年后,那么多恒星挤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就相当于一间屋里挂一堆一百瓦灯泡,当然亮了。
整体看来银河系图像中央却是像有一颗巨大的明亮天体,其实是网络流传的图像的误导,银河系直径可是在20万光年左右的,缩小放在那么点的一张图像上,都挤成一团了。
哈勃望远镜曾对着银河系中央附近的位置进行长时间的曝光拍摄,由于恒星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拍摄到的图像也是点点星光点缀在茫茫黑色背景中。
银河系中央之所以那么明亮,也是由于中央黑洞的影响,周围物质被吸引、聚集向黑洞坠落。
银河系是棒状星系,中央恒星由于黑洞的影响,形成偏心率很高的椭圆轨道,大量恒星聚集在一起,就形成类似于纺锤的棒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