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澶渊之盟很屈辱为什么还有人认为这个盟约很成功

这是一个让宋朝人都精神分裂的问题。
这个问题别说纳闷了,其实宋朝人自己也搞不灵清。
实际上,就在宋朝内部,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澶渊之盟是盛德大功;
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澶渊之盟丧权辱国。
还有的像苏轼这样的人一会肯定一会否定。
澶渊之盟就像一面镜子,把宋朝人的复杂、软弱、无耻,暴露无遗。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还得从澶渊之盟开始说起。
01、澶渊之盟的签订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带着辽圣宗率20万大军南下,攻打宋朝。
宋朝举朝震惊,可这是货真价实的灭国之战,一个不好,就没了。
怎么办?
时任大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宋太宗赵匡义三子)第一反应,三十六计走为上,撒丫子跑路吧!但开溜这事太丢人。
怎么也得征求下大臣意见。
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即南京),因为他是江西人;
枢密副使陈尧叟提议迁都成都,因为他是四川人。
二人意见高度统一,就是得跑。
王跑跑和陈跑跑都是宋真宗的心腹宠臣,尤其王跑跑,更是真宗的贴心小棉袄。
两个心腹宠臣这么一说,宋真宗就打算借坡下驴,开始准备跑路。
这个时候,寇准站了出来。
宋真宗开始还以为寇老西准备迁都西安,因为老西是陕西人。
但寇准却要宋真宗御驾亲征... 宰相的话也不得不听,在寇准的再三鼓励下,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
其实,此时宋军形势一片大好,辽国南下以来,虽然深入腹地,却没有攻占任何一座大城市,攻打高阳关及瀛洲等地却未能成功。
十月之时,宋军在保州、莫州、岢岚军、威虏军、北平寨、易州等诸战场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定州王超受命率兵前往澶州,为最终的会战做好准备;
辽军被包了饺子,后路出现极大隐患,补给非常困难,整个大军呈被宋军包围之势。
在这几场战役中,辽军死伤超过十万之数,不过“其众犹二十万”。
而且还宋真宗御驾亲征后,宋军士气大涨,不久就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军主将萧挞凛。
澶州之战形势图这形势简直不要太好,如果换成宋太祖,哪怕是宋太宗,辽国萧太后估计都得去开封喝茶。
但是,萧太后太彪悍了,她坚决不退,她进行一场豪赌,她赌宋真宗不敢再打下去。
果然,她赌对了。
宋真宗是个大怂包,他软了,不顾杀父之仇(宋太宗死于北伐辽国的箭伤复发),毅然决然,和辽国休战求和。
最终,景德元年十二月(1004年1月),宋朝和辽国在澶州达成和议。
宋辽两国约为兄弟,按双方年龄排大小,宋真宗比辽圣宗大四岁,因此宋真宗是哥哥,辽圣宗是弟弟,后世皇帝也按这套来。
兄弟嘛,自然要给见面礼的,而且对于宋真宗来说,做哥哥的当然得照顾弟弟啦。
于是,宋辽两国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第二、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第三、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双方结束了大战,维持了和平,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澶渊之盟最大的历史意义。
02、澶渊之盟的约束性 首先来说,宋辽澶渊之盟是一个平等条约,盟约中宋辽两国是平等的兄弟关系。
这个条约有多大的约束性呢?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这对暗地里的死对头,成为了明面上的好哥们,双方在签约的时候,指天为盟,发下了毒誓,以示双方誓不毁约的决心。
北宋当时的国书是这么说的:“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
昭昭天监,当共殛之。
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 宋真宗画像而辽国在收到宋朝兄弟的国书后,是这么回复的:“大契丹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
专具咨述,不宣,谨白。
”宋辽兄弟俩的国书都差不多,都立下了毒誓,谁要违背此盟,必遭天诛地灭!稍有不同的是,契丹兄弟比较滑头,毒誓只针对辽国皇帝一人,而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
而宋朝兄弟也比较坦诚,连皇帝宗室及整个国家都给包括去了。
正所谓朕即国家,双方的毒誓没什么区别,其实还是有的,如果契丹兄弟将来违约,大不了皇帝被老天爷收了,但社稷还在,找个继任者就完了;
而如果宋朝兄弟的誓言,明显更毒,一旦违约,不仅皇帝不得好死,连国家都保不住。
其实吧,发誓这种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先不说有没有执行誓言的老天爷和漫天神佛,即使有,他们哪有空搭理底下人说过的话。
说白了,发誓要有用,要法律干嘛?
因此双方都没把盟约和誓言当回事,屡屡进行扯皮。
维系澶渊之盟的不是誓言,而是双方的实力和政治形势,什么时候宋辽兄弟俩觉得有能力搞定对方,或者想违约了,澶渊之盟就是一张白纸。
事实上,宋辽兄弟俩确实也没怎么把澶渊之盟当回事,宋朝这边是一直想收复幽云十六州;
辽国则老是吓唬吓唬宋朝兄弟,时不时的说要出兵南下。
这些行为,实际上通通都违约行为。
双方纠纷最严重的是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趁北宋被西夏李元昊好一通收拾,趁火打劫,为图谋关南十县地,辽国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则进行外交恐吓,寻求谈判。
总之就是软硬兼磨,要敲竹杠。
最后宋仁宗(宋真宗之子,宋朝第四任皇帝)忍气吞声,屈辱求和,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增加十万两银、十万匹绢的岁币。
更屈辱的是,宋朝向辽国输送岁币由赐改称纳。
纳?
什么是纳,称臣纳贡才用纳。
实际上,宋朝地位低于辽国,宋朝有些皇帝从此认为此举是花钱认契丹人做叔叔。
甭管怎么着,宋辽最终达成了新的盟约,史称庆历增币(辽国年号是重熙,又称重熙增币)。
宋仁宗画像其实,庆历增币本身就是辽国在违背了澶渊之盟,说好了宋朝兄弟给你十万,你现在要多给钱,这不是违约,是什么?
只不过双方用新的盟约顶替旧的盟约,这才又维持了和平。
此后,双方碍于实力,基本都按盟约,履行约定,虽小有摩擦,却没有改变大局,两兄弟基本维持了百年和平。
可等到女真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之后,宋朝为了收复念兹在兹的幽云十六州,马上撕毁了和契丹兄弟的盟约,和女真人结盟,并出兵北伐辽国。
这是宋朝赤裸裸的违背了宋辽盟约,“有渝此盟,不克享国。
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这话完全给忘得一干二净。
据说辽使还抗议道:“宋辽两国,百年和好,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 可辽国在女真人打击下,自身难保,宋朝就欺国欺天了,你又能如何?
你还能指望老天爷降下惩罚吗?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澶渊之盟对宋辽双方都没有约束力,约束力基本等于零。
辽国毁约如翻书,宋朝毁约也不在话下。
03、岁币重不重?
还有一个问题,宋朝给辽国的岁币对宋朝来说,财政负担重不重?
宋朝给辽国的岁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澶渊之盟岁币标准,从1005年到1042年,北宋每年给辽国输送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外辽国还预借了3万两银子与3万匹绢没有归还。
也就是说,这38年间,宋朝向辽国输送的财物,共计银383万两,绢763万匹。
第二个阶段是庆历增币标准,从1043年到1122年,北宋给辽国纳贡银20万两,绢30万匹。
也就是说,这79年间,北宋向辽国输送的财物,共计银1580万两,绢2370万匹。
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加起来,一共是1963万两银子,3133万匹绢。
这些岁币多不多呢?
很多以为不多。
宋朝宰相王旦曾对岁币做过估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他认为不重。
宋真宗也以为不重。
最开始,宋真宗误以为是每年要给辽国三百万“岁币”。
当时他吓了一跳,后来却也认了,后来确认是三十万,当场就喜不自胜,把负责谈判的宋朝大臣曹利用一顿重赏。
但是,这哥俩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根本就没算清,实际上岁币重得不得了。
乍一看,10万两白银不多啊。
但是,这些白银数量是什么概念呢?
大宋极度缺乏白银,产量之低令人触目惊心,《宋史》记载,北宋的白银产地,主要是在只有桂阳,凤州,建州三地。
北宋的银课收入,宋仁宗年间时,宋朝银课收入只有不到22万两。
参考一下宋仁宗给辽国的岁币数额,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几乎北宋全年的“银课”,都要支付给辽国。
哪怕是宋真宗时期,也要了一半左右。
更严重的是,无论是白银还是绢,当时主要产在南方地区,想要送到辽国去,就得千里迢迢往北运。
单运输成本,就是天文数字般的费用。
这笔钱辽国不会出,北宋呢?
当然是甩锅给老百姓买单,沿途官员各个中饱私囊,巧立名目提高征收数额,百姓的负担,自然是年年加剧。
而且,就算宋朝支付了岁币,就不代表万事大吉。
宋朝也知道澶渊之盟没有什么约束力,因此还是投入大量的军费,大量军队,防备辽国(宋太祖时,宋朝禁军只有20万人,宋仁宗时达到120万人)。
也就是说宋朝在支付岁币的同时,用于防备辽国的军费一样没有少!至于某些人说宋朝靠外贸把岁币赚回来了,食堂以性命担保,绝无此事,实际上宋辽贸易,真正赚得盆满钋满的是辽国。
于是,《宋史》吐槽岁币道:“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 方腊起义时,就说:“况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
”南宋史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里痛心疾首道:江南累岁供需岁币,竭其财赋,安得不重敛於民。
非理扰乱,人心离怨,叛亡必矣。
由此可见,岁币对于宋朝负担很重,仅在经济上,宋朝吃大亏。
04、宋人的看法宋朝人对澶渊之盟以及后来的庆历增币大概有三种态度。
第一,肯定派。
宋真宗时期宰相王旦曾说:“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
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 王旦肯定了澶渊之盟带来的和平,认为减少了军费(实际上,宋朝军费依然很高)宋神宗时期大臣张方平曾说:“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戈,可谓盛德大业。
”韩维曾说:“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
苏辙也高度评价道:“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 这些都是肯定态度,肯定原因主要两个,一个是维持了和平,还有就是岁币负担相比军费不重。
其实都是扯淡,这种说法搞得有了岁币,宋朝就不要承担高昂的军费一样;
而且他们太高看澶渊之盟的约束力了,决定宋辽和平的不是一纸盟约,而是实力。
最绝的是,每次他们肯定澶渊之盟时,基本都是为了反对当朝皇帝动用军事手段。
至于苏辙所说“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这么不要脸的话,听听就得了,千万别当真。
第二、否定派。
第一个否定澶渊之盟的就是宋真宗的小棉袄、澶州之战主张跑路的王钦若。
王钦若剧照他给澶渊之盟的定义是城下之盟,当然,他是为了打击政敌寇准。
但是,王钦若城下之盟的定义宋真宗深感认同。
宋真宗很痛苦,他的父亲宋太宗其实就是间接死于契丹人之手,契丹人和他有杀父之仇,现在他居然和杀父仇人称兄道弟,真是对不起祖宗,而且承认北方戎狄为皇帝,他虽然不是第一个,但也足够丢人了。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很痛苦,之后他曾“下诏罪己,中书、密院待罪”。
之后他为了掩饰自己在澶渊之盟上政治、外交失败,开始自欺欺人,大搞天书封禅运动。
宋真宗就此成为千古笑柄,自他以后,后世帝王,再也没有封禅,封禅成为绝响。
这其实就是宋真宗对澶渊之盟的否定。
除此之外,宋神宗也否定澶渊之盟,他曾说: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敌人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没。
上股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反损金缯数十万以事之为叔父。
为人子孙当如是乎已?” 最后,宋神宗还留下遗言: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
宋神宗认为宋朝与辽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人子孙,怎么能花钱买个叔叔呢?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宗的死因就是宋神宗公布的,之前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都不敢公布。
宋神宗画像不过别看宋神宗说的气愤填膺,实际上在他执政期间,他只敢打西夏,不敢打辽国,为宋太宗报仇雪恨。
除了皇帝,宋朝士大夫也有否定的,其中以苏洵为代表,苏洵的《六国论》其实就是反对澶渊之盟以金钱买和平之举第三,复杂派。
复杂派就逗了,他们既肯定,又否定这些人以富弼、王安石、苏轼为代表。
富弼首先肯定澶渊之盟,“未为失策”,可轮到他主持和谈了庆历增币时,他的态度就变了。
富弼主持庆历增币后,宋朝朝廷认为他有大功,富弼却认为庆历增币“实为朝廷之大耻”,不肯受赏,终身不敢自论其劳,并强调庆历增币“非臣之本志”。
王安石画像王安石在《澶州》一诗中盛赞道: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楼橹如边城。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黄屋亲乘矢石间,胡马欲踏河冰渡。
天发一矢胡无酋,河冰亦破沙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王安石认为澶渊之盟,普天同庆,寇准有大功劳,堪称第一功臣。
可后来他又在《河北民》一诗中反对澶渊之盟道: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在这首诗中,王安石又旗帜鲜明地反对向辽国送岁币。
和王安石一样复杂的还有苏轼。
苏轼开始认为澶渊之盟实为“最下之策”,后来又高度赞扬富弼道:“赠币(实为纳币,苏轼为宋朝遮羞了)二十万而契丹平,北方无事盖又四十八年矣,契丹君臣至今诵其语,守其约不忍败者,以其心晓然,知通好用兵利害之所在也。
故臣尝窃论之,百馀年间,兵不大用者,真宗、仁宗之德,而寇准与公之功也。
这就是宋朝人对澶渊之盟及花钱买和平的复杂态度,又气愤,又无力,既深以为耻,又无可奈何。
结语、
至于澶渊之盟到底该如何评价,想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食堂也不多说。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宋朝宋真宗、宋神宗、富弼、王安石、苏洵、苏轼等人是曾经以澶渊之盟为耻的。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参考:
因为“有人”在睁眼说瞎话。
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以收复瓦桥关失地为名亲率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朝震恐。
关键时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两军对峙于黄河两岸的澶州城。
宋辽两军在澶州的对抗僵持不下,在双方都不愿恋战的情况下,两国谈判最终于1005年1月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从此宋辽罢战息兵,边境维持了长达120多年的和平,直至1125年辽朝灭亡。
根据历史教科书的记载,《澶渊之盟》作为宋辽两国之间的平等条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尤其是对北宋而言,彻底结束了在北方被动挨打的局面,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为北宋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打下了坚实基础,更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登峰造极。
听起来挺带劲的,实际上相当扯淡。
因为和平从来不是买来的,北宋每年给辽朝的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岁币,看似赚大了,实则名利双输。
而之所以说北宋输得一塌糊涂,主要是因为《澶渊之盟》至少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恶劣影响:1、战略更被动和平,从来都不是买来的。
《澶渊之盟》之所以能够达成,根本原因在于北宋军民的奋力抵抗,使孤军深入的辽军始终无法达成战略目标,所以才有了最终的议和。
虽然一直以来《澶渊之盟》都被定义为和平条约,但终归难以掩盖其城下之盟的不堪本质,因为北宋不仅丢了人,更不得不花钱买平安。
虽然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但很明显建国时间远早于北宋的辽朝无论实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大于北宋,虽然澶州之战折戟沉沙,但如果辽朝愿意,随时可以再度撕裂宋辽边境长驱直入,而北宋除了疲于奔命,被动应付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在辽朝综合国力远强于宋朝的情况下,《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能够维持多久,维持到什么程度,完全看辽朝的心情,而从120多年的和平历程来看,辽朝似乎也很正人君子。
但这一切只是表象,因为辽朝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王朝,虽然《澶渊之盟》使辽朝没有了肆无忌惮地从北方长驱直入的理由,但辽朝很快退居幕后,支持党项首领李继迁对抗北宋。
一直以来,北宋都在为如何和平收编党项势力而绞尽脑汁,在宋太宗将党项首领李继捧家族迁到开封,差点达成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出逃反宋,并得到了辽朝的大力支持。
于是党项势力不断坐大,最终在1038年建立了高白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的建立,不仅彻底封死了河西走廊,夺走了北宋的河西马场,更要命的是使北宋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澶渊之盟》虽然为北宋带来了和平,但更使辽朝得到了解脱,从此辽朝支持西夏,缺少骑兵的北宋苦不堪言。
2、负担更沉重《澶渊之盟》对于北宋的意义,除了减少伤亡,最重要的是省钱。
很多砖家叫兽不止一次地计算过:如果北宋不要和平,且不论能不能打得赢,单单是每年的军费就要上亿。
而现在只需要付出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岁币,相当于北宋财政收入的九牛一毛,就可以实现和平,虽然丢点脸,但怎么看都简直不要太划算。
但问题是,钱真的能省下来吗?
就像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真的能在20年内买台宝马吗?
毕竟饭可以乱吃,玩笑可不能乱开。
一直以来,虽然北宋主要依靠工商业税收,其收入水平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但冗兵、冗官、冗费缠身的局面却使北宋积攒的财富挥霍一空,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尴尬境地。
尤其是军队,理论上说《澶渊之盟》签订后双方握手言和,大部分军队应该解甲归田才是。
但北宋喜欢“养兵千日”,军队数量迅速膨胀,成为财政的巨大消耗。
而且,因为北宋势弱,即便宋辽罢兵,也不敢在宋辽边境掉以轻心,相反,北宋出在华北平原上广植柳树以迟滞骑兵锋芒,还不惜逆天而行人为使黄河改道,造成巨大的人道灾难。
更尴尬的是,因为辽朝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所谓的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金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在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时,辽朝趁火打劫要求增加岁币,即“庆历增币”。
在北宋前期,也许区区10万两银、20万匹绢不算什么,但随着三冗问题加重,加上辽朝的趁火打劫,这就不是九牛一毛这么轻松了。
所以静夜史始终相信,战争也许打不赢,但只要对抗下去,北宋不仅不会在温柔乡中彻底废物,更有可能在未来因战争而获利颇丰,但北宋明显刚不起来。
3、地位更尴尬关于北宋是不是大一统王朝,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澶渊之盟》签订的那一刻起,北宋再也无缘大一统王朝之名。
纵观秦汉隋唐等大一统王朝,除了中原王朝国力空前强大,周边一般不会有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甚至完成封建化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是名副其实的“天下正统”,在基本征服长城以南广大区域后,成为世人公认的大一统王朝。
而北宋在建国前,石敬瑭就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缺少燕云十六州的北宋首先在版图上就不符合大一统的标准。
而更可怕是由于唐朝文明的迅猛扩张,周边少数民族纷纷完成封建化进程,建立了与中原汉家王朝制度相似的专制制度,典型如辽朝。
在这样的情况下,辽朝就和北宋一样,有了争夺中华正统的资格和能力。
而当《澶渊之盟》尘埃落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也标志着北宋正式承认辽朝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意味着北宋放弃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挣扎。
所以,在元朝修编《宋史》时,才将宋朝与辽、金算作并列的王朝,北宋在《澶渊之盟》中承受的道义损失可见一斑。
所以,任何时候,盲目鼓吹和平都是极端错误的,不顾国家根本利益损失的鼓吹更是不可饶恕。
我们从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和平不是求来的,更不是买来的,我们愿用前赴后继的牺牲,换取对手对我们的由衷尊重。
只有这样的和平,才充满了正义的光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

参考: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一直是宋朝的心病。
为了抹去这块心病,宋初,两国为此爆发了两次惨烈的幽燕之战。
第一次大战,宋太宗大腿中了一箭,据说坐着驴车逃回大本营,后来还死于箭伤。
第二次大战,宋军三路兵溃,名将杨业亦因此而死。
到了宋真宗,赶上萧太后大举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赶到澶州前线督战,在形势利好的情况下,却签订了“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国交钱进贡平息了两国战火。
从此,后世不少学者一提宋史,无不以“澶渊之盟”为耻,但随着近年学者们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
究竟哪种观点更恰当,我们先看正反方所持观点的理由,再做简要分析。
正方观点:澶渊之盟很屈辱认为澶渊之盟很屈辱的学者,大都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就连宋真宗也这么认为。
宋真宗在位26年,人也不坏,但也没有太好。
在后人的印象中,他基本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澶渊之盟,另一件就是“封禅泰山”,而这两件事却是有因果关系的。
澶渊之盟对于国家外交尊严来说,这算得上是一个辱国条约。
它是宋真宗在有利军事形势下的屈辱求和,不仅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而且还要给钱给物。
而对于辽国却是在不利的情况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以外的东西。
之后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也效仿了大辽,从宋真宗处也得了不少“赏赐”,直到南宋,又继续向金国纳贡。
可以说,“澶渊之盟”开启了宋朝对外政策的一个模式,即花钱消灾,而这个模式带有很大的负面性。
在外交立场上一味地采取屈从的态度,从长远利益来看,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澶渊之盟”签订后,本来宋真宗很庆幸能够“花钱消灾”,以及佩服自己亲征的勇气,为此他十分感谢力主他亲征并助他签约的寇准,但真宗对寇准的信任很快招来了妥协派的羡慕嫉妒恨。
王钦若是一个奸佞小人,尤其擅长揣测圣意,也因此备受真宗的赏识。
出于对寇准的嫉恨,他对宋真宗说:“澶渊之盟这样的城下之盟,春秋时期的小国都感到耻辱,陛下以万乘之主而为城下之盟,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
澶渊之役就是赌博,陛下当时是寇准的孤注,他是用您的性命来做最后一搏!”此言一出,真宗如五雷轰顶,颜面尽扫,对寇准的敬意和赏识逐渐降温,最终罢黜了寇准相位,而王钦若却因此被起用。
宋真宗很担心辽国会再次入侵,由此威胁到自己的江山,很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再者他也认为“澶渊之盟”使他的皇帝威信大打折扣,也心有不甘。
于是,为了洗刷城下之盟的耻辱,在王钦若的诱导下,宋真宗决定通过封蝉泰山来从神道上确立自己的皇帝威信。
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
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封禅泰山绵延了几千年,虽包含了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但更多的是一场政治秀。
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等先后封禅过泰山,宋真宗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去泰山封禅的皇帝了。
他本想用大典来炫耀国威,以此挽回政治上的颜面,不想从此却将宋朝的政治带上了歧途。
宋真宗此次封禅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今天泰山旅游业的“支持”,泰山的岱庙和碧霞祠两个建筑群,均由宋真宗创建。
耗时17天的封禅泰山,花费了八百万贯钱,之后又为安放天书修建了极度奢华的昭应宫。
后人对于“封禅泰山”最为诟病的是,宋真宗君臣大兴祥瑞,粉饰太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埋下了祸根。
而所谓的封禅大戏,不过是一出皇帝的新装,而更为可怕的是,群臣和百姓明知那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却无人指出其面目。
这样的政治与现实环境,这样的集体沉沦和麻木,正是大宋王朝一步步走向“靖康之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
反方观点:澶渊之盟很成功认为澶渊之盟很成功的学者,大都是以经济角度为出发点的。
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
”,此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先后长达25年的交战史,有利于双方边境大片地区的生产发展、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
从此,宋朝彻底把辽人拉入了大宋的货币圈。
宋钱与辽币,两者之间的的区别是:宋钱是用来在市场流通的,是财货保值增值的风向标,也是购买力的信誉凭证,其地位相当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而辽币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其意义接近于“纪念币”的发行。
契丹族最初以游牧渔猎经济为主,创建大辽进入中原地区后,才开始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也就是说辽国的市场经济远不能和当时的北宋相比,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而北宋的商品经济已很发达。
在商品经济时代,谁的货币有影响力和扩散力,谁就拥有商品交易的解释权和货币操纵权。
我们先看大辽对宋输出的商品主要是马牛羊骆驼等原始的畜产品,尤其是马匹,宋朝不仅不加以限制,而且鼓励高价购买。
辽国的军事优势基本依赖于骑兵部队,宋朝大力购买马匹,在加强自己的同时,也等于在削弱对方。
后来,辽国发现其中的玄机,就不敢再卖马给北宋了,并且下令,谁出口马匹,就杀谁全家。
《宋史》中记载:“北珠出女真,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于此。
”,这说的是辽国因北珠而引来了灭国之灾。
北珠是辽国大力向宋朝兜售的一种高利润产品,这种宝珠历来在王室贵族当中备受欢迎。
物以稀为贵,获取北珠是女真人的拿手绝活,辽人为了得到此珠,便不停地虐待女真人,结果招来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引来灭国之祸。
此外,辽国也向北宋出口一些粮食和布匹,但买主是宋国边境的驻军。
换言之,这些商品为北宋边防军节省了大批转运费,最根本的是,成交使用的是宋钱,而且定价权也在宋人。
反观北宋卖给大辽的货物是些什么呢?
丝绸、粮食、茶叶、药品、书籍、瓷器、手工艺品等等,这些商品中有些已经是辽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关键这些商品也是用宋钱结算的。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宋辽之间的交易结算均以宋钱为主,而据考古方面的发现,燕京虽然是辽国重要的铸钱之地,但辽代在幽燕地区所使用的铜钱,大部分是北宋的钱,在出土的墓葬中和多处窖藏的铜钱,都对这一说法予以证实。
从而说明,辽国自铸的钱币在其境内流通的货币中,所占比例很小。
这样一来,北宋在双方的自由贸易体系中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北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折合总共也就是几十万两银子,而这几十万两银子对于北宋而言,很轻松就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又赚回来了。
并开展自由贸易。
这第二条对于宋朝而言,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完成。
由此可以说,尽管攻势咄咄逼人的大辽国在“澶渊之盟”中获取了表面的利益,每年接受北宋的纳贡,但实际上,由于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辽国已被纳入了北宋的“货币框架”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宋反倒成为真正的赢家。
北宋用几十万两银子换取的是119年的和平共处,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笔钱给的很值得,从而认为“澶渊之盟”,从经济角度看,它是成功的。
总结陈词:这两种观点因何而生,恐怕还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根溯源。
古人对宋朝的印象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主要代表人物为宋代的改革派,比如王安石。
王安石为何持这种观点,因为改革派只有把现状描述成和改革目标相反的方向,才能制造出相应的舆论,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也就是舆论战。
另一种认为宋朝弱而不贫,理学家们认为,宋朝需要改善的是道德,因为宋朝并不缺钱,主要缺德。

在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朝,前期都会有一个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过休养生息之后经济复苏,那么相对,必然在政治上会进入一个扩张时期,直至后期随着统治者的慢慢腐败,这个王朝自然也就走向衰落。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它的经济发达,但是它在政治上一直没有迎来一个较强的扩张时期。
由此可以总结,宋朝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就是军事或者说对外关系上的孱弱。
从而说明一个问题,尽管澶渊之盟换来了百年和平和经济上的繁荣,但是也让北宋的军事实力彻底陷入一滩烂泥中,导致北宋军队基本不会打杖了,也就是说,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并不匹配,所谓的“和平”也就有了潜在的危险。

参考:
澶渊之盟确实是古代外交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典范。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北宋政府花这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确实代价太大了,而且在国家面子上也挂不住,还留下了后世很多消极的评价,那么这个盟约到底值不值呢?
我认为是相当值得的,首先这份条约维持了宋辽双方上百年的和平岁月,为宋辽双方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百姓实现安居乐业迎来盛世,对于宋朝来说获益最大。
早在后晋时期,中原王朝随着燕云十六州的失去,抵御北方的屏障已失,辽军越过燕山,一马平川便能直达中原腹地,从军事层面来讲中原王朝一直处于被动的守势。
再加上五代时期战乱不休政权频迭,中原王朝无论是国力还是战备都略显准备不足,无法与北方的辽军铁骑相匹敌。
而且北宋的都城开封就置于辽军的兵锋之下,一旦开战对宋军来讲损失最大,不仅损兵折将,还会丧失经济恢复发展的机会,将宋政权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而这几十万两的岁币对于相对富庶的宋朝来讲,还不到当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于国家总体经济并无大碍,对于北宋来讲实在是太划算了。
辽国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出兵不是为了灭掉宋国,仅仅只是为了掠夺钱财而去的,因为北方气候恶劣人口也少,仅靠畜牧业难以保证辽政权的自给自足,更何谈发展呢。
辽国也不想发动战争,毕竟发动战争的成本对自己来说也很大,比拼国力一定拼不过北宋,这点辽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且长途奔袭胜负也难料,既然宋朝愿意花钱消灾,辽国人自然顺水推舟欣然接受,愿意和北宋搞好关系,也从获取自己所需的金银粮食,这是对宋辽双方来讲是一种双赢外交。
澶渊之盟之下,宋与辽的外交关系是平等的,结为兄弟之盟,并没有臣服于谁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并不算一种屈辱外交。
宋辽两国在此期间非常注重文化礼仪,双方互派使者出使,都要以国宾之礼隆重款待,并且互赠礼品,辽国人也是慷慨大方对北宋毫不吝啬,这与传统的不平等条约大相径庭,成就了一种新型外交模式。
并且宋朝的繁荣发展令辽国人惊叹不已,并使其主动接受汉文化的学习,令辽国从游牧部落制完成了封建国家制的嬗变,宋朝的文化输出从长远来看,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过程,这都是澶渊之盟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参考:
关于澶渊之盟,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当时的人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宋朝并不亏,反而是赚了,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澶渊之盟对于宋朝来说,是一种耻辱。
这一点从皇帝宋真宗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或者说他态度的转变过程,就可以看出来。
(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在签订的时候,宋真宗对去谈判的大臣说,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决不能够超过200万。
但是最终,参与谈判的大臣,30万就搞定了,所以宋真宗感觉到非常高兴。
同时,他对打赢了澶州之战的寇准非常满意,每次在朝中议事的时候,都会征求寇准的意见。
寇准下朝的时候,宋真宗还会目送他离去。
但是,后来由于王钦若想上位掌权,对寇准在朝中的地位非常不满,于是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你真的很感激寇准吗?
他让你签订了“城下之盟”,你怎么还会感激他呢?
“城下之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啊!一开始,宋真宗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屈辱的盟约,王钦若告诉他是一个屈辱的盟约,他才觉得确实是一个屈辱的盟约。
而宋真宗越想越觉得这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所以后来他被这个事,闹得寝食难安,觉得自己将来百年之后,肯定会被列祖列宗批评,同时天下老百姓也会嘲笑他,觉得他和别人签订了“城下之盟”。
为此,宋真宗搞了一场封禅的大戏。
他在全国各地寻找“祥瑞”,通过获得“祥瑞”,促成他有“资格”到泰山去封禅。
直到后来他封禅完毕以后,内心才稍微平静了一点,觉得自己不至于被人嘲笑了。
显然,如果王钦若不对宋真宗那样说,宋真宗还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耻辱。
是王钦若告诉了他,他才会觉得耻辱。
(宋真宗)那么,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宋真宗并不觉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呢?
这就在于对澶渊之盟的理解问题。
事实上,中原国家一直就有给北方少数民族钱粮的这样一种习惯做法。
这也是古代朝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要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中原国家就会对他们进行赏赐。
每年都会赏赐他们一定的财物,这个在古代,被称为“岁赐”。
宋朝和辽国谈判的时候,宋真宗关心的,并不是该不该给的问题,而是关心数目的问题。
显然,这就是说,宋真宗也是认可“岁赐”这种方式的。
只不过她害怕“岁赐”的数据太大了,一方面面子上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在全国人民面前也不好交代。
后来,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了那个话以后,宋真宗感到寝食难安,也并不是宋真宗不认可“岁赐”,不是他认为数据太大,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被辽国给逼迫的。
如果是辽国派人来,请求宋朝给予他们赏赐,宋朝一点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数据就算比较大,也不会觉得难受。
现在是因为打了仗,人家打到你的地盘上来了。
打完以后,你给了人家一部分钱,人家撤军了,这样一来,就感觉这不叫“岁赐”,而是叫赔偿了。
(泰山封禅)辽国没有承认是赔偿,但也不接受“岁赐”这个词,他们接受的,是“岁币”。
这是一个中性的词,但宋真宗显然是不接受的。
不过应该说,虽然名字上不太好听,但实际上,两个国家的损失没有太大的改变。
反而因为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两个国家就很少打仗了,宋朝也很少在边关驻军了(当然了,辽国也不允许宋朝在边关驻军)。
因为很少在边关驻军,所以军费的开支就变得很少。
如果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的,不驻军攒下来的钱,宋朝反而还赚了。
同时,两个国家保持一种长久的和平,对于两个国家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总之,澶渊之盟和后世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无论在对象、性质和内容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这并不算一个不平等条约。
(参考资料:《宋史》等)
参考:
在多数人看来,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宋太宗在夺权以后,率军北伐,灭北汉,侵大辽。
一路上高歌猛进,辽国萧太后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拦下了北宋数十万军队,并且挥军南下,一时间,大辽与北宋剑拔弩张,澶渊之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签订的。
公元935年,石敬瑭为了获得北方势力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红拱手让出,从此,燕云十六州再也没有回到过大宋手中。
北宋进攻辽国是必然的,古往今来,一统河山一直都是皇帝的最终诉求,北宋皇帝自然更是如此,奈何,赵光义为了限制将领军权,事必躬亲,将领不能随机应变,最终大败而归,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成为了北宋皇帝的空想。
萧太后率兵一路南下,终于,在澶州,方才被北宋将士顶住,南下不得。
澶渊之盟的签订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屈辱的,北宋在受到辽国进攻的大前提下,不得已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怎么看,好像这纸条约都是典型的屈辱求和的条约。
澶渊之盟的内容,简单来讲,就是北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北宋与辽国从此也就不会再开战。
澶渊之盟的签订背景是辽国萧太后兵临城下,北宋无力应战而签订的割让利益的条约,实际上,北宋真的亏了吗?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北宋与大辽的战争,辽国并非是发起者,北宋才是挑起战争的一方。
燕云十六州,北宋曾经一路高歌猛进,将燕云十六州的许多土地都夺了回去,可是最终却是无法守住既得利益,节节败退。
从战争的正义性来看,北宋并非正义的一方,北宋才是侵略者,虽然北宋的目的是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但北宋确确实实的才是发起战争的一方。
想想二战后德国的结局,战争发起者战败后还能顺利的求取和平,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代价只有那么一点呢。
从土地归属的角度来看,尽管辽国并非汉人王朝,但是大辽也是通过和平手段,在北宋建立前很久就拿下了燕云十六州,这时候的燕云十六州,虽然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但的确是属于大辽的。
即使是后来签署了澶渊之盟,北宋依旧得到了部分曾经抢到手的土地。
北宋得到了大辽的土地,大辽也得到了北宋缴纳的岁币,双方的关系更像是北宋拿钱租地。
虽然名义上北宋签署了城下之盟,但北宋却是并未从中损失多少利益。
当然了,从直接利益上看,北宋不仅避免了战争,还可以花钱租地,不需要再每年承担战争带来的巨额军费,怎么看怎么赚。
但北宋却是要常年受到大辽的骚扰,为了防备大辽进攻,北宋更是每年都要养活大量士兵,依旧负担不轻。
北宋夺燕云十六州失败以后,更是丢掉了国运,从此积贫积弱,战马不足,军队战斗力低下。
可是,这都是在没有大赢辽国的前提下带来的后果,北宋是已经输了战争,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一百多年的和平,难道不比继续打下去,甚至要亡国来的更好吗?

参考:
檀渊之盟对宋来讲有点小耻辱,但放在整个中国来看,又算什么耻辱,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娟对北宋来讲简直是毛毛雨,整个一百多年的物资加起来价值不及北宋一年国民总产值的十分之一。
连北宋的守城士兵都能穿丝绸。
辽国经济实力稍差一点,但是也非常富裕,奢靡之风盛行。
辽国实行的是唐制,外交路线四通发达,各国来吏络绎不绝。
辽还给北宋建了个超大的使馆。
北宋和辽囯往来贸易密切,一百二十年没有战事。
北宋皇帝宋仁宗死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放声大哭,这哪里是敌国关系。
契丹人讲信誉,重情义。
金就差多了,相当野蛮,金灭辽后文明倒退。
金人好战、野心极大,还把蒙古人逼疯了。
下图为契丹文官、武将、契丹族平民。
阜新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裔,其他契丹人散落全国各地。

参考:
和平肯定是不能靠花钱买来的,《澶渊之盟》这类约定,也许可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要消除隐患还是得壮大自身的实力。
以北宋初期的国力来看,并不具备打赢辽国的实力,如果让战争持续下去,对北宋是更不利的,毕竟战场不是开在辽国,而是在宋朝的疆土上,在这种背景下签订《澶渊之盟》,以牺牲部分的利益来换取和平发展,恢复国力的时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北宋朝廷将签订了《澶渊之盟》,当成了彻底结束宋辽两国争端的休止符,这一点就没法让人赞同了。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诚信一文不值,利益才是永恒的,任何一个国家旁边存在着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两个国家之间交往如何密切,这个军事强国都必然会是另外一个国家的最大威胁。
所以盟约签不签订,北宋朝廷都应该警惕来自北方的威胁,在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发展,为迟早将会到来的大战做准备,或者自己伺机而动,但北宋朝廷在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就开始了近百年安逸的生活,军事力量几乎就没怎么发展过,完全浪费了《澶渊之盟》争取到的时间。
西汉初期,大汉打不赢匈奴,也只能忍耐,给钱,给美女,和亲,同样是很屈辱的,但真因为这样换取了和平发展的时间,这才有了文景之治,让西汉国力增强,到汉武帝,汉宣帝时期才能和匈奴决一死战,彻底铲除了这个威胁,所以忍受短暂的屈辱没有错,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但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后,朝廷就以为能高枕无忧,再也没有了下一步的谋划,综合国力不强大,单是经济,文化发展起来能有什么用呢?
要抵御强敌还得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北宋根本就没有这一步考虑。
《澶渊之盟》给北宋换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时间,虽然最后没能消除威胁,但是从维持北宋社会稳定发展,让普通百姓远离战火来看,《澶渊之盟》虽然屈辱,但的确是一个成功的条约,那些叫嚷这要誓死捍卫尊严的人,真轮到要你们牺牲利益时,还能做到言行一致吗?

参考: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经过多年战争签下的盟约。
北宋是当时的中原大国,辽国只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历朝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只有向中原王朝称臣进贡的资格。
而澶渊之盟的第一条就是:辽宋为兄弟之国,宋朝从大哥变成小弟,这对于北宋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屈辱,而且每年还要给辽国送去钱财。
可是看待历史总是要从多方面思考,如果将时间轴拉成一些,宋朝签下的这个条约可以以退为进。
金钱换取和平澶渊之盟是是经历了长达多年战争之后签下的条约,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就是百姓,无论是胜的一方还是败的一方,百姓都过得很艰难。
条约的签订可以使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出现了“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的局面。
休养生息我们都知道,打战不仅需要军粮,最重要的还是将士,多一个拿兵器的人,就少了一个耕田的人。
一场连年的战争,造成了长时间过量徭役和赋税,用支撑起国家的民众去换取一场看不到胜利局面的战争。
对当时北宋统治者是很不利的,所以盟约的签订正好可以解决这一困境。
对辽国发起贸易战辽宋连年的战争使得双方交流不友好,经济、农业文化自然没有往来,盟约签订后,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宋朝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实现了绝对的贸易优势。
两国在经济上有了交流,文化也得到了传播,两国之间礼尚往来,通使殷勤,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结语盟约的签定对于北宋来说或许是一件很屈辱的事,但我们也应看到盟约带来的好处。
假如盟约没有签订,辽宋双方持续僵持不下,这时候就会有第三方前来收割,那岂不是现实版的渔翁。
而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如此说来,还是好处多一些。

参考:
澶渊之盟并非城下之盟,所谓的屈辱是因为宋朝基本上放弃了燕云十六州,不再追求华夏一统,不得不承认一个兄弟之国的存在。
在中国人眼中,从来是唯我独尊,万国来朝,没有什么兄弟之国而只有实现了华夏统一,这个王朝才算是正统王朝,否则就是无能,就是丢人。
就算是汉民族的人生活在两个强大的国家,也不如生活在一个落后但统一的国家。
所以只要是类似政权存在,一定要灭之而后快。
比如三国演义,吴蜀两国联合抗曹,但假设吴蜀两国真的把魏国灭了,吴蜀两国也不可能和平共处,仍然会要争个高下,看谁能笑到最后。
但这个盟约还是非常值的!首先,宋辽之间维持了长期和平。
澶渊之盟维持了约120年,是中国历史上和平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黄河以北牛羊遍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民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其次,宋国避免了与西夏和辽国同时开战,将主要精力用在了西夏。
西夏、北宋、辽国是新版三国,宋国的策略是合辽攻夏,灭了西夏则断辽国右臂,从而能够专心与辽国作战,重新赢得燕云十六州。
而辽国对此也心知肚明,一方面维持与宋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多次在西夏危机的关头援助西夏,避免了西夏的灭亡。
最后,澶渊之盟约定开设榷场,每年宋辽两国贸易量很大,人员交往频繁,宋朝凭借先进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同化了辽国,宋辽两国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高度一致,间接实现了华夏一统。

参考:
之所以有人感觉谭渊之盟非常的脆弱,主要是因为大国思想在作祟,还以为那个时候的宋朝和汉唐有的比。
事实上,汉唐和宋朝最大的区别在于汉唐拥有地缘上的优势,而宋朝没有。
什么叫做地缘上的优势,顾名思义,就是地理上的优势,对比来看,汉唐拥有边塞要地燕云,这是一种地理上的优势,而宋朝因为历史原因没有。
所以其实这场盟约说让人觉得很屈辱是一场天大的误会,归根到底,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甲方标准和乙方要求不对等。
宋军用劲弩射杀辽军统帅挞览后,辽国主动修书请求缔结盟约,看上去是宋朝赢了,而契丹吃亏了,但是契丹并没有被灭掉,只是暂时打不过停战了而已。
可虽然停战了,契丹人的本性是不会改的,还是要时不时的跑到大宋的土地上抢东西(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燕云十六州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大宋北部边界没有了地缘屏障,少数民族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骚扰大宋北部地方)。
与其让他们经常跑过来即抢了东西(顺带还要抢一些女人),真的不如主动给他们一些东西,所谓破财免灾是也。
有时候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也。
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条件下国力和战争能力的转换效率比不过现代,给一些财物可能实际上比发动战争还是省钱的。
毕竟大宋朝廷中央财政收入是接近亿贯,三十万是相对很少的——不就是银10万两、绢20万匹嘛,多吗?
不多啊!要是死磕,那军费开支至少以千万计。
相持不下,大辽大不了不过日子了,天天骑兵快速机动穿插,你大宋还种不种田了?所以啊,其实这个盟约对宋朝还是很有利的,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非常屈辱的。
丢了的是面子捡起来的是里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