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大明风华》是由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等主演的古装戏。
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六朝纪事》,讲述了明朝孝恭孙皇后孙若微,从选秀入宫被封为嫔妃,后立为贵妃,最终登上皇后宝座,历经五帝六朝的故事。
豹眼不太喜欢看现在的古装历史剧,也没有看过《六朝纪事》,不清楚朱棣死后秘不发丧,是否有采用咸鱼掩盖气味的描写。
但看了友友们的回答,几乎都说这是扯淡。
不管是电视剧在扯淡,还是小说原来就已经在扯淡,无非就是个娱乐,为了博一下眼球,图个热闹就是了。
作为艺术形式,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都是一脉相承的,从《诗经》到《汉赋》、建安文学,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于艺术的需要,适当地虚构一些情节,都是必要的手法,但只要合情合理,就是好的作品。
但是不是扯淡,那就需要了解一下历史背景,是不是符合历史基本事实和艺术本身的规律。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进攻南京,赶走了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上了皇帝宝座。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加之自己兴起于北平,于是在北平大修土木,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北征得胜回朝,病死于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
据白话《明史·成祖本纪》记载:(1424年)七月七日,刻石于清水源崖壁上。
十五日,派吕震告诉皇太子随即回师,诏告天下。
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
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
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
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密商量,保守秘密不发驾崩消息,用锡熔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
豹眼专门查阅了《明史·成祖本纪》原文,与白话版本的记述基本一致,此段情节没有出入。
根据传记记载,朱棣驾崩后,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密谋,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明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
从其遗诏传位皇太子,在朱棣灵柩回到京城之后,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来看,太监马云等采取这些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政局,不希望节外生枝。
当年秦始皇驾崩后,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
为了遮人耳目,胡亥与赵高、李斯等人购买一些鲍鱼装在车上,用鲍鱼的味道掩盖尸体的腐臭味,迷惑大众。
当时,胡亥等人的做法,纯粹就是一场阴谋。
为得是矫诏斩杀公子扶苏和蒙恬,让胡亥能够顺利篡位。
皇帝的车驾弄一些臭鱼烂虾陪伴,这本身就是欲盖弥彰,自欺欺人。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有总比没有要好。
而马云等人的做法就高明多了,当时也是在秋七月,天气依然很热,尸体也会腐烂发臭。
由于技术的发展,他们采用熔锡的方法,制成封闭的内棺,尸体就不会发臭。
即便发臭也不会有异味出来。
他们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出于阴谋,而是为了政局的稳定,帝王在外驾崩,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
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
朱棣每次出征,都是太子监国。
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官、寺人,阴谋夺嫡。
后因为侍郎胡濙秘密上疏,朱棣才打消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但是,朝廷中觊觎太子之位的依然大有人在,绝不会就此消停。
如果朱棣驾崩的消息传到京城,很可能发生变故。
马云等人秘不发丧,而且以此方法处理,是非常合适、聪明的。
因此,《大明风华》移花接木,把秦始皇的故事,演绎到朱棣身上,没有大错。
为了艺术效果,这是通行的手段。
符合历史基本史实,做一些艺术加工是完全可以的。
至于观众、读者是否认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做得好观众就买帐,否则就被吐槽。
但就艺术本身来说,没毛病,不算是扯淡。
如果绝对按照史书来,那就不是再创作,而是考古历史、历史探秘啦。
参考:
对于帝王之死,秘不发丧者必事出有因,或是战争焦灼时稳定军心,如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中兴府时;
或是储位不定时谋立大统,如秦始皇死于沙丘时。
朱棣是在第五次北伐回师途中病逝,此间确实出现了秘不发丧的事情,但这个事情并不是因为害怕剧中所讲的汉王、赵王的威胁,此时的二人一个获罪、一个就藩,根本没有兵权,亦不在随征的军中。
按照史料的记载,当时杨荣、金幼孜担心距离北京较远,二人与太监马云商量后秘不发丧,防止军中将领出现异动,并熔锡为棺,将朱棣封于棺中,并没有臭鱼这么招人耳目的事情,此事在历史上称为“榆木川之变”。
汉、赵二王并无太大威胁从人物所在的历史时间来看,朱棣第五次北伐是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正月至七月,该年正月,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山西大同、开平等地。
朱棣闻讯后调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北京、宣府集结待命,准备开赴漠北征讨,这个时间点能够解开剧中诸多历史漏洞。
先说汉王朱高煦,他确实觊觎储君之位,永乐二年(1404),朱棣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太子一旦立下,按朱元璋定的规矩,剩下的成年皇子就要封王赴藩,此时的朱高煦受封汉王,藩地在云南。
朱棣毕竟是藩王出身,朱高煦不愿就藩也就没在督促,可他与太子朱高炽明争暗斗许久,表露出夺嫡野心,到了朱棣第二次北伐回京后,发现了他的诸多不法之事和不臣之举,于是剥夺了官服,还囚禁起来。
朱高炽出面求情之后,朱棣剥夺了汉王两卫军权,直接赶往改封的山东就藩,这时候是永乐十五年(1417)。
赵王朱高燧就更加离谱,永乐二十一年(1423),朱棣病重,他策划毒杀朱棣后起矫诏废太子,然后继承大统,因被告发而身败名裂,差点让朱棣处死,又是朱高炽好言相劝才躲过一劫,但待罪之身也终遭弃用,更别提随军出征了。
那么这里就得问剧中的三大营不是在此二人手中吗?
下面来看看三大营是怎么回事。
这个三大营的建制是洪武初年所设,本属大都督,朱棣夺权成功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迁都北京,将这个建制一分为二,留南京一套京营班底,北京另创京师三大营。
这个北京京营分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故有三大营之称。
其中的五军营是朱棣起兵时的嫡系步骑精锐,也是三大营之最,五军是由中军、左﹑右掖军和左﹑右哨军组成,这五军首任长官分别由张玉、朱能、李彬、徐忠、房宽担任。
但张玉战死后,朱棣设五军总兵一名,首任总兵为丘福,这个人便是朱高煦的死党,所以剧中借此将五军营说为汉王掌管,估计与此有关,但丘福在永乐七年就战死,所以朱高煦即使能用的动五军营,也是永乐七年之前的事。
“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
武安侯郑亨、保定侯盂瑛为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
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
——《明史》在丘福死后,朱棣对三大营改制,五军营也更换统帅,并以张辅为总兵,这个张辅是个实打实的太子党,所以五军营理当与太子亲近。
而剧中说的三千营属于朱高燧,这个更加离谱,三千营的建制起初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基础,所以才有三千之名,后扩编成军,纯骑兵建制,但并不是冲锋杀敌的职能,而是分为五个司,分掌皇帝的旗 ﹑舆服﹑兵仗金鼓、御用宝物,属于仪仗职能。
神机营就更不用说了,承担火器攻击的军队,也是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中军设四司、哨军设三司。
在朱棣第五次北伐时,同样是以中、掖、哨为统軍模式,三大营的提督内臣、统兵武臣皆是只对皇帝一人负责,除了朱棣本人,谁也没有调动之权,更别提不在军中的汉王、赵王。
反倒是剧中提及了朱高炽调动备倭兵,这个按照明朝的军制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明朝为筹划海防,在沿海地带创设备倭兵,这个与卫所制度相辅相成,但又不完全一致。
卫所是以军户为基础抽调军人,而备倭兵是沿海地带的户民“四户一丁”抽调而建,但也是以卫所的形式操守驻防,主要分设南京至福建一带、山东一带。
朱高炽受命监国,从内阁到兵部,朱高炽的嫡系都担当重任,调兵是行得通的。
综合来看,朱高炽的储位是比较稳固的,汉、赵二王并不能在此时带来威胁,所以剧中的挂臭鱼防二王是杜撰而成。
榆木川之变朱棣第五次北伐并没有获得太大成果,也没有剧中那么多交战,剧中说的马哈木早在永乐十四年(1417)就死于与阿鲁台的内斗中,剧中的脱脱不花是永乐二十年(1422)出生,朱棣第五次北伐时,他才两岁,也先此时都还未出生,这些都是剧中杜撰的事件。
朱棣大军北伐的目标是阿鲁台,明军从二月追寻到六月,都未见到阿鲁台的身影,所以朱棣在六月十七日便下令班师。
此时明军的位置在今蒙古境内哈剌哈河下游的答兰纳木儿河,班师至七月十八日,朱棣便病逝,此时的位置在榆木川。
榆木川的位置在今天饱受争议,一说是河北沽源县北、一说是多伦县西北蔡木山与克什克腾旗交界处、一说是多伦县东南三道沟林场、一说是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南。
“杨荣、金幼孜入御幄密议,以六师在外,离京尚远,乃秘不发丧,亟命工部官括行在及军中锡器,召匠人销制为椑,敛而锢之,杀匠以灭口。
命光禄官进膳如常仪,号令加肃,比入境,寂无觉者。
”——《智囊全集》但不管位置如何,《明史》中讲到这个地方离北京还是比较远的,此时在朱棣帐中的并不是剧中提到的杨士奇,而是“三杨”之中的另一位杨荣,朱棣五次北伐都带着杨荣随军作为军事顾问,另一位就是朱棣的智囊金幼孜。
朱棣驾崩以后,随行太监马云不敢发声,于是就秘密的向杨荣、金幼孜汇报,杨金二人认为距离京师太远,恐怕将士知道皇帝驾崩后难以控制局面,又因在敌境,消息传出后,倘若敌军趁机来袭更加难以应对。
故而就找来匠人熔锡为棺封存朱棣遗体,然后将匠人杀之灭口,为了掩人耳目,金幼孜令马云“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或请因他事为敕,驰报皇太子。
二人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罪不小。
”众曰:“然。
”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
荣与少监海寿先驰讣。
既至,太子命与蹇义、杨士奇议诸所宜行者。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军中的隐瞒工作做的天衣无缝后,太监马云建议写一封赦令送给太子,告诉太子提前准备登基与国丧。
但二人觉得赦令是皇上还活着才可以写,皇上去世了就不能写,否则就是矫诏,因此只是按照朱棣去世前的遗嘱草拟了传位诏书。
次日,杨荣随御马监少监海寿先行动身回京,欲将遗诏和朱棣驾崩之事报于太子,到了八月一日,杨荣抵达京师,朱高炽得到消息后派朱瞻基前往开平奉迎朱棣梓宫,可见此时朱瞻基并没有随军从征。
朱瞻基到达军中时,此时的北伐军已经进入明朝境内,算是安全回到国中,朱瞻基宣布成祖驾崩、太子即位,改年号为洪熙。
在这次政权过渡中,杨、金二人处理的比较妥当,秘不发丧主要是为了稳定尚在境外的军队,当然也有防范汉、赵二王作乱的意思,这种防范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军中有人向二王传递消息。
而将军队平稳带回后,保证政权稳定的过渡才是关键,后来朱瞻基平叛朱高煦并没有耗费太大工夫,而且削朱高燧兵权时,他也只有三卫护卫兵,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剧中对于汉、赵二王的描写过于夸大,且臭鱼之法也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参考:
朱棣驾崩的时候,太监马云开挂了。
他仿佛老祖宗赵高附体,想出了掩人耳目的办法:用一个密封极好的大金属棺材,保证朱棣遗体不腐败发臭,最终稳定了危局。
这和赵高当年用咸鱼掩盖秦始皇的尸臭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初衷在我看来也是一样的不可告人。
大明王朝建国后,虽然把蒙元打回了老家,但蒙古人仍时不时地侵扰边境,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为了面对蒙古人的骚扰,干脆把首都搬到了北京,以“天子守国门”的架势防御蒙古人,但即便如此,马背上的英雄们仍然三天两头来抢劫。
朱棣自然也不是朱允炆那样的窝囊废,动不动也来个御驾亲征,打的蒙古人几度灰头土脸。
时间到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蒙古人在正月里就对大同、开平一带实施抢劫,朱棣的好心情在大过年的就被破坏了,于是马上调兵遣将征集粮草,预备春暖花开的时候按老规矩打丫挺的。
到了四月三日,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朱棣带着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直奔茫茫草原中的蒙古鞑靼领导人阿鲁台。
用民间一句俗语形容阿鲁台这个人,那就是“又穷又不老实”,这家伙前几次被朱棣打怕了,但又惦记着大明境内的人口财富,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抢劫。
这次听到朱棣又亲自带着大军来了,吓得赶紧跑的远远的,和朱棣玩起了游击战。
朱棣的大军在草原上兜兜转转,最终也没看到阿鲁台部队的影子,到了六月下旬时,后勤补给也快消耗一空,朱棣只能下令班师。
朱棣回程中的心情复杂,在七月七日走到一个名为清水源的地方时,他看到路边的石崖高达数丈,觉得这地方正好适合写“到此一游”,于是便命令随行的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写了文章刻在上面,好让后世知道他曾经来过。
这也体现出另外一点:已经64岁的朱棣,估计也明白此行是自己最后一次亲征了,英雄迟暮廉颇老矣,他的心里酸酸滴。
大家注意,接下去戏肉来了!根据史书记载,七月十六日到了苍崖戍(哨所名)时,朱棣不豫(身体不舒服),第二天到了榆木川时,朱棣大渐(病危),留下传位皇太子的遗诏后就驾崩了。
接着,“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史书文字极其严谨,从行文的先后顺序来看,出主意用锡打造大棺材存放朱棣遗体,然后秘不发丧的主意,很显然是太监马云提出来的,然后两位大学士又对此进行了补充和丰富,最后成功地封锁了消息,他们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给远在京城的皇太子朱高炽送信。
朱高炽紧接着派儿子朱瞻基赶到北伐大军中,掌握了兵权后给才发布了朱棣的死讯。
马云在此事件中的表现,历来被认为是稳定了大局的智勇双全之举,因为当时汉王朱高煦对皇位有野心,如果暴露了朱棣的死讯,朱高煦很可能利用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发动叛乱,如果那样的话,大明王朝便将选入混乱之中,孤悬在外的十几万大军的命运也未可知了。
但我们仔细推敲,却可以发现,马云的的这种做法,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首先,朱棣在驾崩之前,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接见军队主官,并对后事做出妥善的安排;
其次,朱高煦此时正在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按照路程算即便有人通风报信,朱高煦也来不及反应,秘不发丧之事,纯属多此一举;
最后,北伐将士的家属都在国内,而皇太子朱高炽正坐镇京城,部队根本就没有哗变的可能,又何必掩人耳目?
更令人生疑的是《明太宗实录》上的一段记载:车驾次翠微冈,上(朱棣)御幄殿……杨荣、金幼孜侍……谕荣、幼孜曰: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荣、幼孜对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属心,允称皇上付托。
上喜,顾太监马云赐荣、幼孜羊、酒。
说的是朱棣在回京途中,对杨荣、金幼孜两人说:太子这些年历练的不错,等回京后我就把国家的事都交给他,自己退休养老安享晚年了!杨、金两人回答说:太子为人十分仁慈厚道,天下人都喜欢他,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
朱棣高兴之下,还让马云赏赐了两人酒肉。
这事怎么看都显得假,朱棣的性格不到闭眼根本就不会放权,怎么会对两位主要助手说出这样的话?
即便说出来那也是试探,杨、金两人应该高呼陛下万寿无疆才对,又怎么可能不知死活地替朱高炽站台,难道不要命了?
这种情况下朱棣居然还很高兴,赏赐两人酒肉,岂非咄咄怪事?
这样的记载显然是在给朱高炽背书,显得他皇位的合法性。
我们在结合马云等人此前的表现,更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朱棣驾崩前留下的传位遗诏,可能被太监和文臣上下其手给篡改了!太监马云终于和他的老祖宗赵高一样,干了一件大事!喜欢请
参考:
在《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朱棣在外征战途中,重病缠身死在军营中,享年65岁,朱棣死后,太子党人内侍深夜召集杨荣、金幼孜密谋,决定秘不发丧。
他们用咸鱼掩盖气味,封锁朱棣死在军营的消息,并且连夜兼程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朱高炽在京城准备充足,因此终于得以顺利登上皇位。
电视剧毕竟有很多艺术加工成分,因此很多人有疑惑,真实的历史上,朱棣死后秘不发丧也是用咸鱼掩盖气味的吗?
用咸鱼掩盖气味这个情节应该是借鉴了历史上的秦始皇秘不发丧,秦始皇在前210年,死于东巡途中的沙丘宫,秦始皇死后,赵高和胡亥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
并且日夜兼程赶往咸阳,为了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直接回咸阳,而是继续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
由于当时正好是大夏天,因为高温原因,秦始皇的尸体逐渐腐烂发臭,为了不被别人发现秦始皇已经病逝,胡亥等人命人买了很多鲍鱼装在车上,放在秦始皇尸体旁边,如此一来,秦始皇尸体的腐臭味被掩盖。
虽然历史上朱棣死后确实秘不发丧,但是并没有像影视剧上演绎的用咸鱼掩盖气味。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因为当时距离京城太远,因此朱棣死后,随行的大臣为了防止军心涣散,应该秘不发丧。
更重要的是,当时朱高炽的太子党杨荣等人是支持朱高炽的,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夺嫡之心众人皆知,如果朱高煦等人知道朱棣死于路上,而现在朱高炽还没继位,那必然会叛乱,发兵谋反。
到时候不仅朱高炽的皇帝之位不保,大明还会有社稷之危,为了朝局稳定,他们决定秘不发丧。
可是朱棣的尸体一直放着也不行,因为怕腐臭,那样子就没办法瞒住众人了,为了处理朱棣的尸体,杨荣命人将军中收集所有锡器,熔化后打造了一个圆桶,将朱棣尸体密封起来。
为了以防万一,杨荣还将做圆桶的工匠灭口,并命令膳房每天一日三餐给朱棣送饭,有军情和奏折照样递进去,只是皇帝的车帘没有掀开,皇帝也没有说话,如此这样,军中一切正常,竟然没人发现朱棣已经驾崩多日。
杨荣等人安排好一切,回到了京师,向太子朱高炽报告了此事,处理得当,运筹帷幄,使得朱高炽得以顺利继位。
杨荣等人对待朱棣的尸体虽然有失皇家体面,以及有损朱棣九五至尊的身份,但是这也是杨荣的良苦用心,一切为了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也算没有辜负朱棣的信任。
参考:
先抛开史实不说,只说《大明风华》这部剧安排这一出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因为这部剧中,朱棣死的时候是冬天,大雪纷飞,汉王还在烤火呢,即便是死了,也不会发臭,晾那么多臭咸鱼分明是欲盖弥章,汉王,赵王不起疑才怪!剧中这样设定大约是想学一下李斯、赵高当年怎么处置秦始皇的尸体。
当时李斯秘不发丧,把始皇尸身载辒凉车中,车上装上鲍鱼(古人所说的鲍鱼即为盐渍的咸鱼)。
可是不要忘了,秦始皇死于七月丙寅,正是最热的时候,而且秦始皇生病就是走到琅琊时就中暑生病,死在沙丘。
当然历史上的朱棣也是死在热天,1424年8月,朱棣北征归师途中死在榆木川,这个剧中做了改动。
参考:
《大明风华》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不是历史纪录片,里面有艺术加工是很正常的。
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一生功勋彪炳,《明史》中也是对其进行高度赞扬,恨不得大喊666。
既然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都名列前茅的一代雄主就连死自然也和其他碌碌无为之君不一样。
说到朱棣的死自然就离不开朱棣的第五次北伐,当然,还有朱棣第五次北伐的主要对手“阿鲁台跑跑太师”。
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后改成祖,年号永乐,后世又尊为永乐大帝。
朱棣是明朝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最耀眼的一颗星,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把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拉下马荣登大宝后并没有堕落腐化,而是继续如开挂一般用自己的一生在史书中浓墨重彩。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
知人善任,……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史·成祖本纪》文有《永乐大典》,外有郑和六下西洋(宣德朝一次),当然最为耀眼的是属明成祖的武功建树,永乐大阅兵万国来朝,收复安南和五次北伐征讨北元残部,瓦剌、鞑靼等蒙古诸部无不为之颤抖,而朱棣的死恰恰和北伐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过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多,除了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和唐太宗李世民这位不是开国之君胜似开国之君的皇帝以外,最出名的恐怕就属明朝的永乐大帝和清朝的康熙大帝了。
北元残部侵犯明境元朝退居漠北后朱元璋对其进行过绞杀,朱棣刚登基时因为残元内部贵族的内讧分裂为以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为主的游牧势力。
▲明成祖朱棣像靖难之役后,明朝因连年战乱国力衰退,为了暂时稳住北疆的北元残部,明朝打算利用朝贡贸易的方式安抚北元残部在鞑靼地区设立羁縻卫所,但在永乐六年鞑靼部本雅失里称汗,并在永乐七年斩杀明朝使者,这时候明朝国力日益增强,加上瓦剌、鞑靼和兀良哈经常在明朝边境烧杀抢掠,朱棣派丘福率十万大军征讨结果全军覆没。
于是,朱棣决定御驾亲征。
明成祖五次御驾亲征与打不改的阿鲁台明永乐八年,朱棣开始第一次御驾亲征讨伐,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远征漠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向瓦剌部西逃,丞相阿鲁台向东逃窜。
朱棣率军先大败本雅失里,又东征阿鲁台。
因漠北天热缺水加上粮草阶级不周,朱棣下令班师。
鞑靼部暂时臣服,阿鲁台被封和宁王。
永乐十年,朱棣率军征瓦剌部,此后瓦剌数年不敢犯边,但明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果不佳。
瓦剌部衰败后鞑靼部趁势做大,继续骚扰边境侮辱明朝使节,永历十九年末,鞑靼攻兴和所杀明军指挥王祥,朱棣再次御驾亲征,阿鲁台避其锋芒不敢应战,再逃。
但朱棣都御驾亲征了怎么能无功而返呢?
于是在班师回朝的途中顺手把吃瓜群众兀良哈部揍了一顿。
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又叒率军进犯明朝边境,朱棣甚是恼火,跨马再次亲征,阿鲁台再败,再逃。
阿鲁台部下阿失贴木儿和鞑靼王子也先土干先后率军投降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鞑靼部阿鲁台又叒叒叒率军进犯大同等地,无奈,朱棣再上马亲征,阿鲁台自然还是打不过,再逃。
朱棣下令全军火速追击阿鲁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结果一路追到今外蒙古东部努木儿根河方圆三百多里附近都不见阿鲁台踪迹。
永乐 二十二年,成祖朱棣北征阿鲁台,“上以答兰木儿河已近,令诸将严兵以俟。
……陈懋等遣人奏言: “臣等已至答兰纳木儿河,弥望惟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驾进驻河上以俟”。
——杨荣《北征机》无奈,朱棣只好下令班师回朝。
在回京的途中一颗流星划落,一代雄主朱棣病逝榆木川。
朱棣病逝秘不发丧,朱高炽顺利登基因榆木川距离京师路途遥远,二皇子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炽不和,一直觊觎皇位意图谋反。
朱高炽心腹首辅杨荣连同大学士金幼孜和内侍马云为了避免军心动摇和皇子们同室操戈,便决定秘不发丧,暂时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
杨荣等人为防止朱棣遗体腐烂发臭后消息泄露,便令工匠用锡打造一桶圆形容器,把朱棣遗体密封起来,然后杀工匠灭口,继续和往常一样向朱棣进膳。
之后杨荣先行一步向太子朱高炽报信,等到朱高熙得到消息后朱高炽早就准备好一切顺利登基。
至于朱高煦在宣德元年造反便是后话了。
▲明仁宗朱高炽像咸鱼掩盖气味借鉴了秦始皇病逝沙丘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用咸鱼掩盖朱棣遗体发臭的做法应该是编剧参考了秦始皇病死沙丘后赵高的那套做法,朱棣死后并没有记载臣子们用咸鱼海鲜等掩盖遗体腐烂的气味。
顺便提一下,朱棣一生的心腹大患也是老朋友老对手,永远打不改的阿鲁台最后被瓦剌部所杀。
参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名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在历史上是真的,而用咸鱼掩盖气味纯属原著作者及导演编剧为了剧情饱满杜撰的,是假借了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的历史桥段,朱棣死后用咸鱼掩盖尸体气味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那我们来说一说,朱棣死后为什么要学秦始皇、刘邦、成吉思汗一样秘不发丧呢?
又怎么样掩盖尸体气味的呢?
行军途中如果泄漏朱棣死讯,会导致军心不稳,很可能出现哗变或遭蒙古兵突袭。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
《明史·卷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海拉尔大兴安岭西坡一代)。
实际上,朱棣在第五次出征前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加上几个月的鞍马劳顿,回师途中就病重了,弥留之际召见英国公张辅,遗诏传位太子,第二天就驾崩了。
行军途中,主帅死亡本就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儿,而此时又是回师途中,如果冒然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将会导致军心不稳,出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很可能会出现军官领兵哗变,自立为王,或者鞑靼阿鲁台部知晓朱棣驾崩的消息后会进行突袭,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朱棣近侍太监马云,连夜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秘不发丧,朱棣车驾饮食公文传递一切照旧。
而后几个人还因为遗诏的事儿起了点小争执,有人建议以其他名义写道敕令通知太子,杨、金二人则认为:“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
”二人这是担心事发后会落个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草拟遗诏让马云安排御马监少监海寿随同杨荣快马加鞭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
朱棣随从中的太子党成员杨荣和金幼孜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封锁消息,防止朱高煦知情后起兵叛乱。
当然,朱棣驾崩秘不发丧的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层,那就是防止消息走漏,以免让一直觊觎皇位的汉王朱高煦得了先机。
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包括跟金幼孜一起报丧的御马监少监海寿都是与太子朱高炽交好的人,也可以说是太子党成员,那么作为太子党成员,在帝位悬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如何保证自己的主子能够顺利登上皇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
所以他们起初密谋的时没有让英国公张辅参与,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张辅能征善战,手握兵权;
其次,张辅早年曾跟父亲张玉同朱高煦参加过靖难之役,所以张辅张玉父子跟朱高煦的关系相当不错。
冒然让张辅参与,如果张辅持反对意见,搞不好他会拥兵自立,或者他会跟朱高来个里外联合抢夺帝位。
基于这两个原因,马云、杨荣、金幼孜没有让张辅参与密谋。
朱高煦对皇位觊觎已久,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曾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因此朱棣对朱高煦颇为器重,曾在战场上亲口允诺会封其为太子,由于朱高煦能征善战,朱棣也曾说过,其最像自己。
朱棣登基后,朱高煦仰仗战功以及父皇对自己的宠爱自高自大,常常对别人说自己很像李世民,奈何朱棣可不是李渊,后来朱棣发现朱高煦压根儿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就把太子之位给了宅心仁厚的长子朱高炽,然后又立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
这让朱高煦非常生气,不仅自己的皇位没戏了,连自己后代皇位也没戏了,于是就开始筹备起兵造反,朱棣知晓后非常恼火,差点将他贬为庶人,幸好哥哥朱高煦在朱棣面前鼎力相劝,朱高煦才逃过这一劫。
从此,朝野之中,无人不知朱高煦的不臣之心,所以防备朱高煦叛乱,朱棣之死秘不发丧势在必行!朱棣秘不发丧,掩盖尸体气味的方法时至八月,虽然漠北一带已经天气转凉,但是朱棣的尸体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定然会腐烂,发出尸臭,这样势必会走漏朱棣驾崩的消息。
这时候杨荣、金幼孜想了个办法,把军队里的锡器全收集起来铸了口锡棺材将朱棣草草入殓,然后“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这办法着实不错,就地取材,解决了大问题。
而《大明风华》剧中用咸鱼一说是不太靠谱的,榆木川距海边太过遥远,不像当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那地方离着大海近,弄点咸鱼方便快捷,这榆木川(具体位置有争议)离着大海相对较远,弄咸鱼不现实。
所以读书观影,千万不要过于相信小说和电视剧,毕竟很多剧情都架空的,想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多读史书为佳。
参考:
《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要知道这是一部电视剧,并非真实的历史,这一段剧情其实是改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语具在李斯传中。
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赵高、胡亥和李斯,阴谋修改即位诏书,将胡亥立为太子,并另外伪造诏书,将扶苏、蒙恬刺死。
秦始皇去世后,由于天气炎热,尸体腐烂,为了掩人耳目,在车后装了一些咸鱼,遮盖尸体的气味。
这段胡亥夺位的剧情太过精彩,于是被演绎到了《大明风华》中,秦始皇也换成了朱棣。
朱棣生于战火,死于征途,这也印证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但在朱棣去世之后,他的身后事就只能被他人掌控,不论朱棣生前多么风光,死后也就只有一具遗体。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阿鲁台入侵开平、大同,朱棣召开廷议,命令边塞守将严阵以待。
随后朱棣决定再次御驾亲征,这是朱棣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
朱棣命太子朱高炽监国,率军从北京出发,六月,明军前锋到达答兰纳木儿河。
命张辅搜寻三百里内的地区,没有搜寻到敌军踪迹,随着时间拉长,粮草逐渐供给不济,无奈之下,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多年征战的朱棣,已经力不从心,不论从精力、体力上,都大不如前。
七月十六日,到达苍崖戍,朱棣身体不适;
十七日到达榆木川,病情加重,并留下即位诏书,传位太子朱高炽;
十八日朱棣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由于朱棣是在班师途中去世,和在宫中去世不同,宦官马云,和杨荣、金幼孜商议后,决定秘不发丧。
此时应该处于夏季,如果时间拖长,尸体必定也会腐烂变质。
朱棣去世的消息只有少数几人知晓,不同于秦始皇,杨荣、金幼孜将朱棣的尸体,用锡融化后做成内棺,将朱棣尸体放入。
如此严密的棺材,就算真的尸体腐化,臭味也传不出来,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将制作棺椁的工匠灭口。
随即杨荣骑马赶奔京城报丧,朱瞻基去军中发丧,朱高炽顺利即皇帝位。
为何朱棣死后要秘不发丧?
首先是防止军心涣散 ,朱棣在行军中去世,和在皇宫中去世不同,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一旦军队失去首领,加之还在行军途中,可能还有敌人暗中窥视,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被敌人知晓朱棣去世,可能会面临敌军偷袭。
所以在朱棣去世后,杨荣继续命令该送饭的继续送饭,所有一切照旧,给人一种假象,这不仅是军队看,也是在演戏给敌人看。
当然了,军队出兵在外,如果主帅突然阵亡,会对士气产生不利影响,况且朱棣还是皇帝陛下。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秘不发丧也是正确的决定。
保不齐朱高煦在军中设有眼线,而恰巧朱高煦是最危险的竞争者,如果朱高煦率先知道了消息,朱高煦可能会直接造反。
秘不发丧,尽快让朱高炽顺利继位,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第二条理由就是提防朱高煦叛乱,保证太子顺利继位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在靖难之战中立下大功,多次帮助朱棣死里逃生,按照功勋,朱高煦比朱高炽要高一些。
而且朱高煦相貌英武,和朱棣很像,性格狡猾阴狠,和朱棣也有几分相似。
在一段时间内,朱棣甚至已经考虑立朱高煦为太子,在众臣的劝说下,才立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年,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云南,而朱高煦却赖着不走。
鉴于朱高煦的功勋,并且朱棣感觉对朱高煦也有所亏欠,所以朱棣就同意朱高煦继续呆在京城。
朱高煦野心极大,哪怕太子已定,他也没有就此罢手,他一直暗中招募护卫,增加自身实力,还经常拿自己和唐太宗相提并论。
如果拿朱高煦和李世民相比,那真的是在侮辱天可汗的威名。
一次,朱高煦和朱高炽同行,朱高炽长得肥肥胖胖,还天生腿脚不好,经常需要有人搀扶,同行的朱高煦就冒出一句风凉话:“前人失足,后人知警。
”朱瞻基正好碰到,来了句:“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永乐十三年,朱高煦改封地为青州,但朱高煦还是懒着不走,这也就算了,而朱高煦私自募兵三千人,不属于兵部。
此外,朱高煦仗着亲王的身份,纵兵到处掳掠,还私自用御用的马车用品,这下激怒了朱棣。
在朱高炽奉劝下,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朱高煦的亲王地位。
史料记载:“成祖北征晏驾。
高煦子瞻圻在北京,觇朝廷事驰报,一昼夜六七行。
高煦亦日遣人潜伺京师,幸有变。
”朱棣去世的时候,朱高煦在他的封地,而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圻一直在北京,每天窥视朝廷动向,一昼夜信使往返六七次。
不仅如此,朱棣大军在外,朝廷形势复杂,朱高煦大概已经有了反叛的苗头,。
对于京城的情况,杨荣应是了如指掌,如果让朱高煦得知朱棣去世的消息,那么朱高炽的皇位可能不保。
为此,杨荣必须将朱棣去世的消息进行严格管控,就连打造棺椁的工匠也必须杀掉。
正是由于杨荣的果决的判断力,成功帮助朱高炽顺利即皇帝位。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时间差,在朱高煦得知朱棣死讯之前,朱高炽就已经完成了所有安排,等朱高煦明白过来,一切都晚了。
朱高煦虽说打仗有两把刷子,军中也有一定威信,但在搞权谋斗争这方面的确不太在行。
搞政治斗争是需要天赋的,偏偏朱高煦就缺乏这种天赋,而且他的野心还不允许他放弃对皇位的争夺,最终这一切,决定了朱高煦的结局必定是个悲剧。
杨荣用非常高明的手段,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三杨之一的杨荣,不愧为警敏通达的权谋高手!只是朱棣,自己从侄子手上夺得了皇位,最终还是感染了朱高煦,他也想学父皇,从侄子朱瞻基手里夺皇位。
怎奈技不如人,起兵没多久就宣布投降,最终被贬为庶人,随后被杀。
参考:
朱棣作为一代雄主,虽然因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江山,但其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比肩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大明朝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物阜民丰,让郑和下西洋促成了万邦来喝的盛景。
其五次北伐漠北征服蒙古诸部,使明朝边境安静了几十年。
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狩,返回的时候殒命,但是不是如同《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大明风华》中朱棣是怎么死的在《大明风华》中朱棣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为寻求自己的再历史上的名声,再太子以及朝臣的都反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发动第五次漠北战争,使得那些早已臣服于大明的阿鲁台、兀良哈、瓦剌等蒙古部落,于是联合起来在瓦剌马哈木的带领下,对抗朱棣率领大明精锐,因第五次北伐目的性本来不强,且汉王朱高煦通敌马哈木,造成明军在三峡口大败于蒙古诸部,朱棣险些被瓦剌也先俘虏,后勤补给又遭到阿鲁台部的干扰,难以运到前线的情况下,朱棣只能边战边退。
在自知时日不多的情况下,为防止第二次靖难之役,朱棣动了废黜的念头,召内阁首辅杨士奇到榆木川商量更改储君事宜,在杨士奇的坚持下没有废黜,隔天朱棣就死在了榆木川。
朱瞻基与杨士奇、于谦、樊忠等合谋秘不发丧,朱瞻基秘密返回京城让太子朱高炽登基,第四天返回军中并用腌制的咸鱼气味,掩盖朱棣身体发臭的气味,迷惑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但他俩还是起了疑心起兵造反,最终在朱高炽、朱瞻基、杨士奇、于谦等,联合之下挫败了汉王的造反。
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是怎么死的真实的情况是,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初七,阿鲁台率兵攻打大同、开平,于是朱棣召见群臣商议北征之事,并且告诫边关将士警戒待命,正月九日,积极征调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辽东等地区的兵力,三月会和于北京和张家口并且举行盛大的出征阅兵式。
十二年春正月甲申,阿鲁台犯大同、开平,诏群臣议北征,敕边将整兵俟命。
丙戌,徵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兵,期三月会北京及宣府。
三月戊寅,大阅,谕诸将亲征。
《明史·成祖本纪》四月初,朱棣亲自率兵第五次出征,后来听说阿鲁台向答兰纳木儿河逃跑,于是迅速带兵前进,五月派使臣招降阿鲁台各部,当六月明军先锋部队到达答兰纳木儿河时,阿鲁台部以不知所踪,朱棣便命英国公张辅率领军队,搜索附近300余里左右的山谷未发现一人,但是因为后勤补给的军粮己经没有了,于是率兵班师回京。
己酉,发京师。
庚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
五月己卯,次开平,使使招谕阿鲁台诸部。
六月庚申,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命张辅等穷搜山谷三百里无所得,进驻河上。
癸亥,陈懋等引兵抵白邙山,以粮尽还。
甲子,班师,《明史·成祖本纪》七月十六日朱棣感觉身体不适,十七日到达榆木川时病情突然加重,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并不是《大明风华》中临终前朱棣又废黜之意,且经过杨士奇坚持不废黜和朱瞻基的保证,才让朱棣放弃了废立之心。
庚寅,至榆木川,大渐。
遗诏传位皇太子,《明史·成祖本纪》十八日,朱棣死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有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秘不发丧的消息,也不是《大明风华》中的杨士奇、于谦和樊忠。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明史·成祖本纪》。
在不发朱棣驾崩的消息之后,命人用锡熔化之后制成内棺装殓尸体,用龙车运输,所到之处和往常一样。
并没有《大明风华》中中军大帐周围挂腌鱼,以鱼的味道来掩盖尸体发出的腐臭味。
但历史有没有用咸鱼,来掩盖君王尸体的臭味的事呢 历史上真的有人这么干过这就是秦二世与奸臣赵高俩人,因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回来的时候平原津(今山东德州平原县南)而身生病,后来病情日益严重,于是写下一封盖有玉玺的诏书,要求长子扶苏回来参加葬礼,将他安葬在咸阳,书信已经封好,但是放在赵高手中还没有寄出去。
七月秦始皇就病死于沙丘了,享年五十岁。
于是赵高唆使秦二世胡亥谋权,让李斯伪造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大将蒙恬。
赵高一行并没有立即回咸阳,而是按照原定计划返回,因秦始皇死的时候恰巧碰是三伏天,又跑了三千里地到九原,因此他的尸体早都腐臭了,于是赵高命人拉了一车咸鱼,跟在秦始皇的车附近,以冲淡尸体的臭味,从九原的直道回咸阳秦二世登基,九月秦始皇葬于骊山。
作为一代雄主的秦始皇,生前拥有如此丰功伟绩,估计做梦都想不到死后于臭咸鱼为伍。
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
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
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
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
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语具在李斯传中。
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九月,葬始皇郦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参考:
选择困难症,谁都会有,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没有,那是没有碰到相应的事。
朱棣,挺果断决绝的一个人,造反都没那么犹豫过,但是在太子甄选上却踌躇不已,这造成在继位问题上,乱象一片,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煦,类己,人比较猛,但脑子差点事,老大朱高炽,人厚道,人缘好,但身体不好,属于运筹帷幄型的,让他亲征蒙古怕是要死在半路上,哪点像自己呢,几乎没有。
令人纠结的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也就是“好圣孙”朱瞻基,这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又比三个儿子加一起还要高,朱高炽耐不住军阵,朱瞻基没问题,自永乐中期每有出征,朱棣都要带着朱瞻基,借机培养他的军事能力以弥补朱高炽的不足,为了防止好圣孙同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路过农家还要跟朱瞻基讲解讲解,就这份耐心这份待遇,谁都没有过。
如果不顾礼法,舍弃立嫡立长将皇位给了朱高煦,要朱高煦百年之后再传给朱瞻基那是白日做梦,皇权和魔戒差不多,能克制欲望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死了也要传给自己儿子,至于朱瞻基,一旦朱高煦继位,别说皇位了,命都不会长久。
决定之后,永乐二年二月,虽然很不情愿,但朱棣还是下定决心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朱高燧封为赵王,名分就算这么定下来了,朱棣也不必再被朝臣催来催去的,这在明朝很重要,国本嘛,以后还有很多乱子来源于此,至于朱瞻基,在经过7年犹豫期后被立为皇太孙,类似朱元璋的路数。
虽然朱高炽的地位被确定,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谁也不服,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储位的争夺,怎么争呢?
打闷棍、丢黑砖、下绊子,阴招不断,本来朱高炽就活得战战兢兢的,加上两个兄弟不遗余力的抹黑栽赃,天天如履薄冰一般,活一天就算赚一天,他当然知道朱棣不喜欢他这个非一般胖子,失去地位倒在其次,主要是怕耽误了儿子的前途和他一脉满门的性命。
可以说,朱高炽承受了老爹和兄弟全方位饱和式打击。
身处实习期的朱高炽虽比颙琰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同样受父亲忌惮,没什么权利,基本上干事都要事先报备,知道朱棣亲征漠北,庶务方面权利的钳制才稍稍放松一些。
就这,朱棣还要千叮咛万嘱咐亲贤臣、远小人、纳良言、忌苟安、勿捉妖、倒大霉等等,看似放权其实也没什么改变,勋臣·朱高炽是不能动的,高官·朱高炽是没资格管的,即便是庶务,朱高炽在处理完也要及时写下详细处理过程和理由,静待老爹亲征归来好随时验看,至于军务,想都不要想,沾不得边的。
朱高炽人厚道,也容易遇到厚道人,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胡濙,作为大明资深克格勃,他被朱棣安排到太子身边当细作,事无巨细都要汇报,胡濙怎么看太子都没问题,他只忠于皇帝,从不和汉王、赵王勾搭,向来如实反馈,一来二去朱棣也就放心了,太子挺规矩。
如果一件事有章可循,有相应的成例在,那就找以前的方法办,这种事归朱高炽,其余的一切还是朱棣管。
朱高煦朱高煦是挺混的一个混人,对储位的觊觎近乎明目张胆,让他去云南就藩,他仗着荣宠不去,朱高炽就问了,老爹的决定你为何不执行呢?
汉王说了,我犯什么罪了把我扔那么远的地方去受罪?
朱高炽和朱标一个性子,你不爱去就别去了呗。
怕朱棣还不懂自己的意思,找朱棣申请侍卫上直亲军所属的天策卫做自己的护卫,还动不动就显摆:天策上将是唐太宗用过的名号呦,这可不是偶然的!意思是说,他这个老二以后要当皇帝,这是天意呀。
不多久又命其就藩青州,不去,只想回南京快活,而且南京是两京之一,有一套领导班子在,这要是攥在手里······自己爬不上去没关系,只要把对手踩下去就行了,于是乎,脏水一盆盆的泼向朱高炽,朱棣喜欢好圣孙,可对朱高炽就这么回事,毕竟自己说过倾向高煦继位的话,就当给汉王出出气,自己也顺便敲打敲打太子和他身边的势力,让他们知道这个国家谁在做主。
于是“好圣孙”一词的来源-大才子解缙首先遭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解缙已经受了打压还没学聪明,正值朱棣亲征,解缙进京私自拜会太子,犯了大忌讳,而且密聊后解缙人就走了,这是大不敬,最后解缙被纪纲灌酒后埋到了雪堆里。
解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总之,东宫势力受到皇权的极力打压,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高煦地位急转直下一切名分都定下,再玩暧昧就该出事了,所以朱棣当机立断让高煦就藩,并借此斥责不知收敛的朱高煦:照规矩你早该就藩,怎能长期滞留京师,以前封你云南就藩,你说远不爱去,后来让你去青州你也托词种种,如果真是出于孝心,愿意承欢膝下,为何一提南京你就两眼冒光,留都留不住呢?
!好,你去南京我也依你,但是留你嫡子在我身边你也不乐意,以学业为借口非要一起带走,可见你以前所说都是胡说八道没一句实话,这次就藩青州,不能再推辞!这算撕破脸了,而汉王如何对应呢?
朱高煦选拔各卫健武者随侍,远超应有护卫之数,引发朱棣忌惮,命令所选这各自归位。
而朱高煦回京后四处抢劫,私造兵器,朱棣虽怒,但还存了些舔犊之情,隐忍着没有彻底爆发。
杨士奇适时的踢了汉王一脚,朱棣问了,有人说汉王心存不轨?
杨士奇说:不知道耶,我们常侍太子左右,哪会有人当着太子说这种话呢,不过汉王两次就藩都不肯去,您要去北京他却要滞留南京,皇帝您明察他的用意才好。
就这样,朱棣还是没办汉王,后来汉王纵奴行凶,四处抢劫,越制犯上,私造兵器,私养死士,造船练兵事发,朱棣忍无可忍要将其废为庶人,太子讲情,朱棣对太子说:我这是为你干掉蟊贼,你怎么着?
还想养虎自患不成?
你不听我的早晚会后悔的。
于是,汉王就藩乐安,离着不远,他也就不用抱怨了,如果心有不轨,高炽可以朝发夕至直接干掉他。
朱高燧粉墨登场汉王算是交代了,再作死就真的死了,所以同样觊觎神器的朱高燧被推到了前台,粉墨登场,多少年来抹黑栽赃虽有些成效,颇令朱棣起疑,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既然没有解决问题,那就把根本解决掉,朱高燧觉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与其整治太子,不如直接干掉老爹······事实证明,朱高燧的点子虽然阴损,但是卓富成效,可惜被泄了密,造成功败垂成。
曾经的朱高燧不打让人省心,和汉王是一路货色,从小到大犯了错都受长兄庇佑,但是不但不思悔改,还伙同汉王一致想整死太子。
这次更直接,伪造遗旨,毒杀朱棣。
区区一宦官也敢和太子叫板,就因为朱高炽要裁减宦官的现有规模让黄俨心存嫉恨,所以四处散布消息说朱棣还是不想传位给太子,赵王朱高燧才是最佳人选,这么主动的投怀送抱,赵王怎肯错过机会。
于是一群投机主义者凑到了一起,靠军功他们是爬不上去了,但如果有从龙之功那这辈子算发达了,军官们伙同御林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扶立朱高燧。
计划分为两部分:一、勾结黄俨找人毒死朱棣。
二、找人伪造遗诏,赵王继位。
可惜伪造遗诏这人的外甥对快速发家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这事我若参与容易掉脑袋,而且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是如果我举报他们那效果立竿见影,登时飞黄腾达呀,所以······一群军官+宦官自作主张扶立汉王,这也太扯了些,不可能的,肯定有人指使,而且是在赵王知情的情况下,但是这么低端的人员配置也是没谁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知道消息后,成功的端掉了暗杀团伙,彻底粉碎了朱高燧的从属势力,至少在朱棣死掉前,赵王、汉王安稳了很多。
可是······可是朱棣宾天怎么办呢?
《大明风华》中的史实部分饱受争议,咱们还原一下真实场景:朱棣死于北征归途,汉王、赵王那时候算是乖宝宝,不过那是因为朱棣还活着,死了的朱棣是无法震慑这哥俩的,太监马云虽然不知所措,但却知道大军行进中不宜泄露消息动摇军心,且三王素来不和怕是途中生事,所以紧急请教杨荣和金幼孜该如何处置。
当时大军属于常规状态并非强行军,行进速度有限,但是距离京师的路途遥远,如果处置不当怕是平生变数,军心不可动摇,继统不能收到干扰,咸鱼?
没地儿弄去,真是脑洞大开。
首先确定基调,秘不发丧,朱棣病逝的消息绝对不能走漏风声,其次兵分两路,马云和金幼孜内外配合策应,掩人耳目,皇帝的行辇要吃喝不断,一如既往,不能让人看出丝毫异样;
另一路由杨荣带团直奔京师报信,太子有了准备终于顺利登基,而赵王、汉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再次隐忍,直到仁宗驾崩,朱瞻基就又上了他们的暗杀名单。
上一次朱高燧暗杀是认真的,下一次朱高煦谋反也是认真的,好在朱高燧及时吸取教训悬崖勒马最后落得个善终,而朱高煦则成了罐焖鸡,只落得个肉香扑鼻。
朱棣尸身的气味是如何被隐瞒的呢?
古代战阵,凡遇出征都有工部能人随军,就地取材打造一应器物,杨荣命令工部官员搜集军营中所有的锡制器具,熔炼后打造出一个锡桶,将朱棣尸身放入锡桶,然后做密封处理,所以外界是不会嗅到一丝气味的,这比李斯的点子高明很多,再说了,秦始皇和臭鱼的故事无人不知,连文盲都能说个清清楚楚,瞒人不易,反起疑心。
《大明风华》借用的是秦始皇的段子:朱棣死于第五次远程,始皇帝则死于第五次巡游,在他死后赵高勾结胡亥威逼利诱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诛扶苏、蒙恬。
问题是,他们用的是始皇帝的名义下诏,要是让人知道扶苏和蒙恬死于矫昭的阴谋,他们几个也就别活了,所以始皇帝不能死,问题是始皇帝已经变成了死皇帝,这怎么办呢?
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掩人耳目的,方法就是《大明风华》的所演绎的始皇帝&臭咸鱼的故事,胡亥一路收集鲍鱼扔到他爹身上,到底是鲍鱼臭还是尸体臭,到底谁掩盖了谁的气味,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效果很好,一路上所有人都离得远远的,怎一臭字了得。
参考:
《大明风华》毕竟是影视艺术作品,他对于朱棣夺取天下之后的故事进行了很多的改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强电视剧的趣味性和吸引性,就如有的人评价的那样:怎么看朱瞻基怎么像一位太监。
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当成娱乐作品来看。
朱棣确实死在最后一次北伐归来的途中,永乐二十二年即1424年,朱棣死在一个叫做榆木川的地方即今天的内蒙古乌珠穆沁。
自然采取的是秘不发丧,根据当时的形势,他的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对于帝位一直跃跃欲试,因为在这之前朱高煦和朱高燧曾预谋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只不过秘密被提前泄露没有成功而已。
同时,知子莫若父,朱棣心里知道朱高煦一直不服自己的哥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且自己在夺取天下的时候,也曾许诺过立他为太子,但是因为封建王朝的嫡长子制度,朱棣最终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
而在朱棣死去的时候,儿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煦就在大军之中,如果让此二人知道自己的去世的消息,二人势必就要夺权,乘机掌握军队的大权,即便朱棣有遗照,二人也会以武力进行抢夺更改遗照,就像秦始皇当年去世的时候一样,遗照会被篡改,直接的后果就是朱高煦当上皇帝,而太子朱高炽就会被废掉,他的全家尤其是朱瞻基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为了确保政权的稳定,朱棣在自己去世之前作了安排,那就是秘不发丧。
但朱棣死后的秘不发丧在《大明风华》中却是另外一种表现,那就是在朱棣去世的时候朱瞻基就在军营身边,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另外,为了掩盖尸体的臭味,故意在朱棣的车子周围放置了大量的咸鱼来掩盖气味。
我想这个桥段编剧是参照了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赵高所采用的办法,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归来的途中病逝,为了制造假象,赵高们在秦始皇车辆上放置了大量的鲍鱼,用他们的腥臭味掩盖秦始皇尸体的臭味。
而《大明风华》中用咸鱼干来掩盖朱棣尸体的臭味。
实际上这样来描写我认为是最大的败笔,之所以这么说,在皇帝北伐归来的路上,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一切按照朝廷的理解和规定执行,但当有一天皇帝车帐周围挂满了咸鱼干的时候,实际上这已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难道朱棣还有这个爱好,喜欢闻咸鱼干的臭味。
作为朱棣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应该对自己的父亲很是了解,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喜欢什么,当恶臭的咸鱼干包围着自己父亲的车帐,这就已经能够猜到这些咸鱼干就是在掩藏什么,就能够推断到父亲朱棣的死亡。
而电视剧中通过安排人在帐中模拟朱棣说话,强令没有皇帝命令不准进入,照常送饭食等等来展现朱棣还活着,当朱高煦和朱高燧要强行见父亲的时候,帘角已经被揭开的一刹那,被里面的人丢出来的一本书所挡住,最终没有成功,这简直就是在贬低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智商。
而真实的历史是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中,每日照常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始终没有掀开,皇帝也没有再说一句话,军中一切正常。
而与此同时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最终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