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无语的“神操作”
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后,被严厉追责的可不仅仅是汤恩伯、李天霞以及黄百韬等将领,距离战场不远的桂军王牌第7军也难逃干系,只因该军军长钟纪乃是白崇禧的心腹爱将,南京“国防部”不好下手(白是部长)。
但是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的,1947年7月,第7军副军长李本一中将,突然在南京家中被宪兵逮捕,罪名是:“擅入首都敲诈勒索与孟良崮战场救援不力”!其实吧,这是一次典型的秋后算账。
(桂军将领李本一画像)第二条罪名很容易理解,当时桂系第7军也隶属于汤恩伯第一兵团指挥,且部署在整74师右翼协同作战,张灵甫全军覆灭,整83师、整25师和第7军(还没有改番为整7师)当然都有责任,并且第7军是由李本一掌握实际军权,抓他没毛病。
但是第一条罪名就很奇怪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内情,更是南京政府刻意隐瞒的一段历史,那就是1945年李本一假扮钦差的一次“神操作”。
桂军在抗战相持阶段,以精锐主力控制和经营大别山地区,抗战后期更是组建了由李品仙担任司令长官的第十战区,管辖作战地域也是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交界地区。
大别山虽然在长江以北,但是却处于南京和武汉之间的重要位置,从大别山东麓经安徽和县,可以很快到达浦口,浦口是哪里呢?
正是与南京一江之隔的江北重镇,津浦铁路的终点(那会没有长江大桥呢)。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所以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1945年8月17日,位于湘西芷江的陆军总司令部即给桂系第7军下达命令,要求以有力部队开赴南京周围“拱卫京畿”,没有办法,因为沪宁地区蒋军的存在几乎是空白状态,而距离南京最近的正规军只有在江北的桂军。
不过陆军总部的命令仅仅是要求第7军“拱卫”南京(其实是怕新四军率先进入南京),驻地是为浦口,却没有让桂军入城受降的意思,那必须由中央军和黄埔系大员来实施才行。
李本一是广西容县人士,又名李广、字善宽,毕业于黄埔军校南宁分校高级教育班,属于桂军的直系班底,抗战爆发时不过是个第7军上校团长,但是在白崇禧和李品仙的提拔下不断擢升,至1945年已经是第7军中将副军长兼鄂豫皖边区指挥官。
在他担任第128师师长期间,所部击落了日寇第11军司令官塚田攻中将的座机,致这个侵华日酋毙命大别山区,也是晋升的一个资本。
(抗战胜利后的白崇禧)接到陆军总部的紧急命令后,李本一亲率步兵一个团星夜兼程赶往浦口,同时自作主张,派遣一名中校参谋持第7军公函,先期到达南京交给了汪伪宪兵司令陈皋,谎称奉最高当局命令率部前来南京对日受降。
这陈皋因为当了汉奸正在惶惶不可终日,看见李本一的公函便理解为这便是“国府钦差”,赶紧安排巴结谗媚,不仅立即给李本一在中央饭店部置好高级套房,还派出特使率50名汪伪宪兵,赶往江北“迎驾”。
1945年8月19日傍晚,李本一率部到达浦口,面对长江南岸南京的灯红酒绿,他浑然忘记了陆军总部的驻防命令,决心到南京城大肆“劫收”一番。
次日凌晨,李本一率卫队一排,在汪伪宪兵的簇拥下乘船过江,威风凛凛地进入南京,随即下榻中央饭店。
而陈皋等人也立马前来拜谒,声称自己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请李军长多多提携”云云,当然,少不了厚礼相送。
(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了坐实自己的“钦差”身份,李本一于8月21日还率卫士祭拜了中山陵!并且动静搞得非常之大,于是南京城传遍了“中央军代表进城”的消息,一时间大小汉奸闻风而动,中央饭店车水马路,汪伪要员们排着队请见李本一,人人来套近乎,个个带着厚礼,什么金条银元古玩字画,用意都是一个:请“钦差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当汉奸之罪,而李本一虽然不具备这个权力,却是毫不客气照单全收。
没有不透风的墙,桂军将领擅入南京接见汪伪大员的情况,迅速被重庆当局得知,遂一方面严电李品仙查问,另一方面即遣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中将,从芷江飞赴南京办理受降事宜。
李品仙也知道事情闹大了,急电李本一火速离开南京,率部去安徽蚌埠受降(那里才是第十战区的受降地点),可是李本一舍不得走啊,每天不仅收礼收到手软,请吃饭的都排到半个月以后了!(黄埔一期冷欣)李品仙急了,再于8月26日通知这个“假钦差”,真钦差冷欣将于次日抵宁,再不跑路如果被何应钦和冷欣抓个现形,无论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都保不了他。
李本一这才知道大事不妙,但临走前仍然不忘最后捞了一笔,向南京商会敲诈索要了“军费”4亿元(汪伪储备券,约合法币800万元),并且当天就换成了黄金白银,随后仓惶逃离南京前往蚌埠。
8月27日,冷欣乘机到达,9月5日,中央军受降部队新编第6军空运抵宁。
李本一这波操作之“神”在于,行贿的汪伪汉奸们虽然后来知道被假钦差给骗了,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更不敢承认送过多少大礼;
同时,陆军总部的命令也说的不够清楚,没有明确规定李本一不得进入南京城,所以这家伙其实是打了个擦边球。
而冷欣虽然了解了事件的大致经过,却搞不清楚李本一究竟捞了多少油水,也没有证人愿意出来指证这个“假冒伪劣产品”。
(新六军空运南京)因此,尽管事后冷欣向何应钦状告了李本一的胡作非为,但是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跟白崇禧关系较好的何应钦也不方便严加追查,而随后组建的“国防部”又是白崇禧当家,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南京正式光复以后,李本一勒索巨额财富的真相,还是逐渐浮出水面,军统知道,“国防部”知道,即便是老蒋也略知一二,怒不可遏是肯定的。
因此孟良崮战役惨败后,老蒋气急败坏之余,也为了给桂系一点颜色看看,决定新账老账一起算,立即下令抓捕李本一,这厮当时正在南京休假,迷迷糊糊就被关进了军人看守所。
不久以后经过军事法庭的审理,李本一“擅入首都敲诈勒索与孟良崮战场救援不力”的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公权10年”,后经桂系上下的一顿运作,改判为有期徒刑3年。
(新六军进入南京)不过这牢仅仅坐了三个月,李本一就在白崇禧的担保下出狱,在家蛰伏了一段时间后,1948年3月官复原职,甚至还在半年后晋升第三兵团副司令兼第7军军长,反正南京当局的所谓军法审判,也就那么回事,就看你后台硬不硬了。
从15年徒刑变成3年,再从3年徒刑变成3个月出狱,这算是又一波神操作,众人无语吧?
其实这是当年蒋政权普遍的乱象。
1949年解放大军渡江,衡宝战役中桂系第7军两个主力师被四野消灭,李本一仅以身免,11月30日,重新扩编起来的第7军在博白战役中全军覆灭,李本一再次化装逃脱,要说这厮打仗不咋地逃跑还是挺有办法的。
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49年12月17日,李本一终于在广西平南被我军抓获,由于其在抗战期间曾经大肆进攻新四军和屠杀革命群众,随即被押往安徽关押审理。
1951年8月24日,我皖北行署人民法院以李本一“在抗战中残杀三万群众”等罪名,判处其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次,李本一可是玩不出什么花样,更秀不出什么神级操作来了,当天在合肥市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被俘后的李本一)
参考:
红军时期,林彪曾在一次战役中,为了减少红军伤亡,用过火牛阵。
火牛阵最早在战国时期出现。
燕国因为燕王哙效法古人,把王位禅让给大臣,引起国内混乱,齐国出兵进攻燕国,燕国几乎灭国。
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继位后,招贤纳士,准备复仇,最后找来了战国时期的名将乐毅。
齐王又趁五国联军伐秦之机,突然灭了当时魏国、楚国都垂涎已久的宋国,引起列国不满。
燕国经过几年屯兵积谷,此时已经国力已经逐步恢复,于是在燕国的倡议下,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
联军几乎把齐国消灭,只剩下了即墨和莒两城。
在五国联军围攻即墨时,齐国也出了一个名将,这就是田单。
当时齐军已经很弱,联军人数多,所以田单想了一个办法,把附近的牛收集起来,把刀绑在牛头上,两军对阵的时候,放在齐军阵前,点燃牛尾巴,牛被火烧后疼痛难忍,就向前狂奔,冲入五国联军阵中,冲乱了五国联军的阵型,很多士兵被践踏而死。
这个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用奇计反败为胜的故事,所以一直流传很广,民间也很多人都知道。
1931年,在一次战斗中,林彪指挥一军团,面对比较强大的敌人,想起了这个办法,于是也效法古人,收集了很多牛,放在阵地前沿,在战斗开始后,让战士点燃牛的尾巴,冲入敌人阵地,以为这样也可以像田单一样,用奇计取胜。
一开始,牛确实是因为被火烧之后疼痛,向前狂奔,冲到了敌人阵地前沿。
敌人看到很多牛向自己的阵地狂奔过来,一开始也很紧张,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开枪射击,有牛就中弹了,也很疼。
于是,受到敌人枪击惊吓的牛掉过头来,反而向红军阵地冲过来了。
红军在把牛尾巴点燃之后,本来已经准备在牛把敌人阵地突破之后开始冲锋,所以没有什么防备。
牛冲回来之后,冲进了红军阵地,造成了一些伤亡。
红军受到干扰,原来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只好紧急撤离阵地,退出了战场。
林彪本来是想用巧记,结果弄巧成拙,吃了败仗。
林彪之前在红军军中一直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次弄巧成拙,后来成了红军部队中流传的一个笑话,连林彪自己也觉得很尴尬。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
毛主席后来总结说,林彪就是吃亏在了不读书上,他只看了连环画之类的读物,对火牛阵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够了解,如果他读过《左传》就会明白,田单用火牛阵的时候,是把牛先每四头编成一组,相互联结起来,这样牛掉头不容易,就只能向前跑,不会反噬自己。
而林彪不了解这个细节,所以让牛成了自由主义,单个的牛掉头容易,所以既可以向前跑,也可以掉头向后跑,这样当然会失败。
除此之外,林彪还犯了一个机械主义的错误。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和热兵器时代完全不同了,冷兵器时代双方都很注重维持阵型,不同兵种之间相互协同才能作战,一旦阵型被打乱,陷入混乱状态,就会失去战斗力。
而且,在田单的时代,面对受惊冲过来的牛,五国联军的士兵只能用戈矛和弓箭攻击牛,这是很难对牛造成实质性伤害的。
热兵器时代就不同了。
热兵器时代的占中首先是阵地都有壕沟,士兵都隐藏在壕沟里,而且不是整齐排列的,牛就算冲进敌人阵地,也未必能对敌人造成多大损失。
而且,热兵器时代的武器都是远程射击武器,在牛接近阵地之前,敌人就可以向牛开枪开炮射击,把牛赶回去。
参考:
日本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简直是天佑中华的“神操作”。
当然,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令人无语的“神操作”。
为什么说河本大作炸死张作霖是“神操作”呢?
这要从日本在东三省的扩张说起。
从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一直不停的在我国东三省扩充它的势力,而主要办法就是依托铁路。
张作霖之所以得到日本全力支持,和他出卖路权,批准日本在东三省建设所谓的“满蒙五路”(五条铁路)有直接关系。
有人说了,让日本在东三省修铁路怎么就是张作霖卖国了?
因为当时修筑铁路不仅仅是单纯修筑铁路,筑路方还可以获得铁路沿线采矿、设厂、居住特权,甚至由于北洋时期治安不好,所以各条铁路还设有“护路军”, 比如陆小曼第一任丈夫,西点军校高材生王庚就做过京浦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而外国筑路方甚至还会索要单独的铁路司法管辖权,也就是说铁路沿线使用筑路方国家的法律,而非北洋政府颁布的法律。
(河本大作)当然,这个范围一般来说是铁路沿线20公里范围。
也就是说在北洋时期如果允许某一个外国在国内修筑铁路,那么就意味着铁路沿线20公里范围内成了一个不是租界的租界,而且还要允许人家驻军。
所以北洋时期不管是段祺瑞、曹锟还是徐世昌,对“合作建铁路”都非常谨慎,张作霖当年为了让日本人顺利在东三省修筑“满蒙五路”,甚至不惜巨额贿赂当时交通总长,让交通总长在筑路合同上盖上交通大印。
(另一说法是张作霖派人把大印偷出来盖的)不过话说回来,随着张作霖势力和野心的膨胀,他和日本矛盾也多了起来,所以张作霖在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抵制日本在东三省扩张。
但是,张作霖的抵制是有前提的,就是这种抵制必须有利于他自己的利益。
所以在郭松龄反奉时,张作霖为了避免被郭松龄打败,之前一直推脱不签的《满蒙新五路条约》也签字了。
当然,由于这条约影响太大,张作霖没敢正式签字,只是签了一个“阅”字。
张作霖也确实一直在搪塞和抵制落实这个条约。
但是随着北伐顺利推进,北伐军兵锋直指奉系和张作霖,而此时日本又来要求张作霖落实《满蒙新五路条约》,这个时候日本方面话说得很清楚:如果张作霖再拒绝执行条约,日本将支持北伐军。
根据目前史料显示,张作霖在面对出卖东三省与自家利益选择时,果断选择了自家利益。
他从京师返回沈阳前,还专门发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大意是现在要依靠日本,所以不太重要的事情都要按照日本人意思办,如果沈阳方面觉得事情太大不管做主,也不要明确拒绝,等他回到沈阳后处理。
当时日本方面也很乐观,认为张作霖已经就范,比如张作霖的日本顾问町野武马就认为这下等于“日本购买了东三省,不必再用武力解决了”。
而根据张作霖以往和日本的交往看,张作霖为了避免日本支持北伐军,就算不执行全部满蒙新五路条约,至少会执行部分条约,结果,日本军部一群少壮派军人嫌张作霖卖国卖的太慢,也觉得不能让文官们立此大功,所以竟然背着日本文官政府搞了皇姑屯事件,不但炸死了张作霖,连满蒙新五路条约条约原件也同车炸毁。
张学良也一直以合同原件被炸毁,自己不清楚父亲与日本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为理由拒绝再与日方就《满蒙新五路条约》进行沟通。
后来更是干脆宣布东北易帜,逼得日本不得不搞了“九一八事变”,在全世界面前公开暴露了日本侵华野心和企图。
也难怪当时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得知少壮派军人炸死张作霖时大怒,说“陆军干出这样的事情,我们的事业到此结束了。
”虽然在日本军方强烈反对下,日本政府和田中义一没能处理事件当事人河本大作,但是河本大作本人也被勒令退役,而且再也没有回到现役,这和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等人加官进爵,以及诺门坎事件后肇事的参谋辻政信还能留在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见日本军方也知道河本大作炸死张作霖反而是坏了日本的“大事”。
参考: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很多荷兰人组织了秘密抵抗团体,他们不断提供情报给英国,偶尔也袭击德军。
这些组织还在不断扩大。
德国盖世太保(德语:Gestapo,国家秘密警察)的头施伦堡向其反间谍机构下达不惜一切代价要将荷兰秘密抵抗组织的电台一网打尽的命令。
反间谍机构的负责人吉斯克斯上校很快行动起来,抓捕了多名潜伏在荷兰的英国间谍。
英国在荷兰的间谍网受到了重创,损失巨大,然而吉斯克斯上校不仅仅是要破坏间谍网,还要使英国的间谍网为他所用,使之遭受更大的损失。
因此,吉斯克斯制定了一系列计划,而这套计划被称为“北极行动”。
可是,无论怎么威逼利诱被捕的间谍,都没有人反水。
这令吉斯克斯有点头疼。
走私者的背叛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乔治·雷德赫夫,一个趁着战乱走私珠宝和毒品的走私犯被德军抓住了。
雷德赫夫请求德国人放了他,他有很重要的情报可以提供。
雷德赫夫声称他知道一个叫奥德迪恩斯特的抵抗组织,与英国特别行动局联系密切,最近该组织开通了新的电台。
吉斯克斯是不相信这些从事非法活动人的说辞,认为他们只是为了给自己脱罪。
过了几天,负责监听的海因里希中尉真的监听到了新的无线电信号,从没见过的RLS呼号。
吉斯克斯意识到雷德赫夫没有撒谎,便把他监狱里放出来,只要他愿意合作,每个月还可以获取500荷兰盾。
在雷德赫夫的帮助下,德国人很快抓住了刚到荷兰的英间谍休斯塔斯·劳威尔斯上尉,并且搜到了新的密码。
倒戈,“留一手”无论多残忍的酷刑,都不能让劳威尔斯上尉屈服,这位飞行员出身的特工意志非常顽强。
吉斯克斯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劳威尔斯,如果不合作,就杀死他的情人乔伊娜。
这一招果然奏效了,劳威尔斯答应与德国人合作,事实上他留了一手。
特别行动局规定每个特工在发回的电报中,第16个单词要拼写错误,如果拼写正确则说明被捕了。
劳威尔斯就想通过这个办法,在配合德国人第一次发报的时候,暗示自己被捕了。
为什么德国人非要劳威尔斯亲自发报呢?
因为每个间谍都有他的发报特征,这已被记录在英国情报局在案,如果用德国人发报,很快会被识破。
劳威尔斯自觉留一手很保险,所以也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履历,曾是荷兰飞行员,大撤退时到了英国,被招募为间谍,之后被派回原属国潜伏,使用这一策略英国人招募了很多人培训成为间谍。
他每隔一周,周五晚六点半要用电台给总部发报,汇报这里的情况。
因而吉斯克斯也更加信任劳威尔斯。
让人无语的回电德国人让劳威尔斯发的第一份电报是声称:已经与地下抵抗组织奥德迪·恩斯取得了联系,组织还招募了大量志愿者加入,现在需要一大笔经费和武器等物资,另外,自己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发报,希望总部能再派一名特工协助发报工作。
在这份电报里,劳威尔斯已经做好了手脚,即第16个单词拼写正确,暗示自己被捕,方便总部采取应对措施。
令劳威尔斯语塞的是,第二天收到英国总部的回电里完全同意的他要求。
劳威尔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总部在将计就计,让他配合执行什么任务?
想到这劳威尔斯也心安理得的将吉斯克斯提供的空投地点发给了总部。
更令劳威尔斯大吃一惊的是,几天后果然有英国飞机在空投地点盘旋,随后投下物资与空降一名特工。
等到飞机离去,潜伏在周围的盖世太保立刻缴获了物资,把新来的特工也抓了起来。
此时,劳威尔斯开始意识到总部可能忽略了他的警告,还是令他匪夷所思,这个当时多次强调的规定怎么就被轻而易举的忽略了。
被捕的新特工道伦与劳威尔斯认识,他们是一起接受培训的。
在之后的发报中,劳威尔斯想尽办法暗示总部,可是就是没有反应,相反,按照电报的要求,大批物资和人员被运输到荷兰,而这些都进了吉斯克斯的口袋。
吉斯克斯也不断的受到上级嘉奖。
假“捷报”表演估计,吉斯克斯非常喜欢玩扮演游戏,他不满足于现状,又让劳威尔斯假传“捷报”,为了使英国人相信,还配合了一系列真实的表演。
一名德国上校因病去世,而吉斯克斯却封锁消息,声称是被抵抗组织打死的,还让劳威尔斯发电报给总部报告这个“好消息”。
为了使这个事看上去是真的,吉斯克斯安排当地的一家报纸作了关于德国上校殉职的大肆报道,甚至不惜炸沉了一搜德国货轮,以博取英国人的信任。
而英国总部还给劳威尔斯发来了嘉奖。
这真的令劳威尔斯崩溃。
很快三年过去了,到1943年已经有14名特工被捕,其中5人被策反。
劳威尔斯陷入深深的罪恶感里,多次想趁人不注意把真实情况发出去,而都被旁边监视的德国特工制止,随后便被一顿毒打。
“北极行动”就这样顺利的进行着。
道伦逃跑道伦和一些不愿意合作的间谍被关进了哈伦监狱,被捕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是劳威尔斯变节。
看到不断有人关进来,道伦急了,他和另一名被关押的特工霍姆斯合作,想尽办法终于把消息终于传到了伦敦总部。
当时的特别行动局局长弗兰克·纳尔逊爵士收到消息后特别震惊,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试探一下。
他马上向荷兰发报要求抵抗组织炸掉克斯特维克电台的发射塔,并且此任务由道伦全权负责。
吉斯克斯看到这个要求,有点头疼,发射塔是不能炸掉的,它是海军与潜艇的通讯工具。
这不能拿来当演戏的道具。
最后,征得海军的同意,决定组织一场佯攻。
由盖世太保伪装成抵抗组织对发射塔进行猛烈的攻击。
结果当然是经过一番激战“无功而返”,而且借机回复英国总部道伦因不配合行动,在激战中阵亡。
德国人控制的荷兰报纸还作了大篇幅报道。
纳尔逊爵士纠结了,他不知道哪个电报是真的,道伦还是现在收到的劳威尔斯电报是真的?
于是纳尔逊决定再试一次,要求荷兰抵抗组织营救被俘的盟国飞行员。
这个对吉斯克斯就很简单了,跟军方沟通后,派出了自己的“荷兰抵抗组织”营救出一些飞行员护送到指定地点。
看到不断有飞行员被送回,而且他们也认为自己是被抵抗组织营救出来。
因而,纳尔逊认为道伦中了德国人的离间计。
然而,关在狱中的道伦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但他看到依然有人不断的被关进来,就知道中间肯定出了什么差错。
于是道伦觉得越狱,回到总部,亲自说明情况。
经过一番计划,道伦竟然逃出了监狱,为了躲避盖世太保的追捕,先躲在了2公里处的修道院,三个月后,风声没那么紧了,乔装逃到西班牙,再回到英国。
见到“复活”的道伦,特别行动局的高层震惊了,他们不知道荷兰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时无法判断,就把道伦以双重间谍罪关进了伦敦监狱。
相互试探道伦的逃跑,令德国人怀疑是否自己的“北极行动”暴露了。
英国人则断定荷兰的情报网肯定出问题了。
纳尔逊要求荷兰抵抗组织派一名特工回英国总部作工作汇报,结果这名特工中途遇害了。
于是,英国人觉得荷兰的情报网彻底失控了。
英国的解码专家们才发现,潜伏在荷兰的特工发回来的电报整整齐齐,从来没有乱码,一般情况下,间谍因为环境紧迫,发报可能输错密码导致总部收到的是乱码,无法解读。
因此,英国人意识到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接下来对荷兰抵抗组织发来的情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德国人也觉得自己的“北极计划”暴露了,因为特别行动局给的电报越来越没有价值了。
于是吉斯克斯发出了一个试探,因劳威尔斯工作太忙,发报工作可否由抵抗组织成为接手。
没想到,英国行动局竟然同意了,这也太狗血了,这根本不符合间谍行业规则。
吉斯克斯意识到他的计划暴露无遗,已经没有必要再演下去了,于是决定摊牌。
愚人节摊牌1944年初,吉斯克斯利用手里的电台作了最后的试探,以期能获取盟军的登陆地点,结果一无所获。
4月1日愚人节这天,吉斯克斯命令掌握的英十部电台同时发出一条极具侮辱性的电报:“所有10部电台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下,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们在荷兰的工作就不会如此努力。
我们对于不能够更长时间作为你们在这个国家的唯一代表而感到遗憾,因为它曾使我们双方都感到满意。
”在整个“北极行动”中,英国人进行了95次空投为一个伪装的荷兰地下抵抗组织。
其中1.3万公斤炸药,3000支步枪、5000支手枪、2000枚手雷,50万发子弹、75部电台和50万荷兰盾,够装备一个陆军师了。
损失了52名特工,其中47人献出了生命,真正的抵抗组织有1200多人被杀。
最终整个行动在愚人节这天以嘲弄而结束。
剧情反转二战结束不到半年,荷兰议会组成了以大法官丹克博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他们对战争期间10名英国和几十名训练有素的特工轻而易举就落入敌手存疑,现着手调查。
疑点主要有:劳威尔斯多次暗示却没有引起注意;
道伦发出的电报甚至当年汇报,竟被怀疑是双重间谍而入狱;
这些轻率的行为与英国情报局严谨的形象大相径庭。
所以他们怀疑英国人是以牺牲荷兰特工为代价来蒙蔽德国人,当要求调取荷兰部分档案时,特别行动局拒绝了,声称在战争中烧毁了。
吉斯克斯受审时认为这是英国人的苦肉计,当时荷兰媒体作了很多报道,有评论认为这出苦肉计是为了迷惑希特勒,保护盟军登陆地点。
由于找不到证据,调查最后不了了之,究竟谁是赢家?
策划行动的德国人?
还是有牺牲特工嫌疑的英国人?
目前已是无从知晓。
参考:
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神操作”,不过历史上有很多事啊,在大情境下看起来挺正常,但是单独拿出来一看,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禁问一句:“这也能行?
”在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爆发之前,北美殖民地的反英人士就进行过一系列针对英国和英国支持者的行动。
其中有些行动在当时好像没什么,但在现在听来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熟悉美国史的同学都知道“波士顿倾茶事件”。
但是把这件事说出来就很奇怪:英国议会决定要在茶叶上加税,我们殖民地居民不高兴,所以我们怎么做?
我们强行登上运茶的船,把船上所有的茶都倒进海里。
参与的人可能觉得挺刺激的,但是这样做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
一战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战斗都是围绕战壕发生的,因此在战壕中也充满了各种富有创造力的奇怪武器。
一个来自美国的奇异设计是这样的。
上图里的是一把普通的春田1903步枪。
它身上附加的那些奇怪装置是一个“潜望镜枪托”。
说是枪托,其实根本就不是用来抵肩射击的。
这个装置的作用,是让士兵可以不探出战壕就进行射击。
这种东西没有被大规模采用,原因显而易见。
它麻烦,打不准,笨重,带来的好处也不值它的价格,还白白占据这么大的空间和步兵宝贵的负重。
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有请澳大利亚轻骑兵给大家演示一下:还有一件事也发生在独立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随着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愈发不满,反英人士和忠诚派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于是在波士顿等大城市,一些反英人士决定对支持英国的忠诚派人士做点什么。
于是他们对英国支持者做了什么?
趁天黑闯进支持英王者的家里,把他们抬出来,抬到大街上,在他们身上糊满沥青,然后贴上羽毛。
感觉人在报复他人的时候,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还有这个怪东西。
这个玩意儿叫排枪。
它的设计思路很简单:一个枪管能打死人,那一堆枪管是不是可以更容易地打死人?
于是很多国家就独立研发了这种东西。
这个东西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装在炮架上的多根枪管,有些是独立发射的,有些是所有枪管同时发射的。
这种东西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竟然还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不过不少将军对它评价不高。
因为这些指挥官喜欢把排枪当作轻型野战炮用,但发射枪弹的排枪在射程和毁伤能力上怎么可能达到炮的水平呢?
真正适合排枪的位置,是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
还是不敢相信,这种充满了废土科技感的东西竟然在实战中起作用了。
参考: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公元前,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城邦叫斯巴达,那时的斯巴达三个字还不像现在这么无法直视,好吧,我承认其实他们也不说中文。
斯巴达们到底多生猛大家可以看电影《三百勇士》了解。
这事儿是发生在三百勇士守温泉关之后,干挺了波斯帝国的希腊城邦们开始玩自爆,互相之间抽来抽去的好不热闹。
而斯巴达们自然逮谁抽谁,控制了不少城邦,实行残酷的军国主义统治。
之后自然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个叫底比斯的城邦出了位大神,叫伊巴密浓达,鉴于这哥们的名字实在太长,我决定叫他老伊。
他出身底比斯破落贵族家庭,努力反抗斯巴达的统治,但斯巴达们实在太牲口了,怎么都打不过。
老伊陷入深思,到底怎么能打得赢这群斯巴达,直到他见到了自己深爱的男人——阿萨格斯。
额...需要指出的是老伊也是个男人,基友光环笼罩下的老伊突然发现了爱的力量,他决定组建一个彼此深爱的基友军团来对抗强大的斯巴达。
很自然的,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深爱的男人阿萨格斯,阿萨格斯又找到了深爱的另一个男人高吉达斯。
好吧,我承认这段实在污的无法直视,实在不行君打马赛克吧...然后搞基打死...啊呸..高吉达斯在底比斯军队中选拔了150对古希腊少年爱组成这支军队,他的选拔标准有三个:古希腊少年爱、特别能打、彼此深爱,所谓古希腊少年爱就是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一个青少年男子爱与被爱的关系。
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强悍的吓人,他们拥有其他军队永远不具备的、由爱而来的“团结”,对方杀死其中任意一个人,必然有另外一个人跳出来玩命,被称为底比斯圣队。
时间到了公元前371年,决定希腊命运的留克特拉战役打响,老伊带着爱人阿萨格斯并肩战斗,高吉达斯带着底比斯圣队开始突击。
事实证明斯巴达真的干不过好基友,连国王克勒姆布罗托一世都被少年爱们干挺,底比斯就这样摆脱了斯巴达的统治,回归了智商正常,行为不正常的生活。
但底比斯圣队的结局并不美好,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出征希腊对阵雅典、底比斯联军,他用右翼部队后撤吸引了雅典军队追击,造成联军脱节。
左翼上国王之子亚历山大(就是后来一路狂抽干到印度那哥们)直接率领骑兵撕破了雅典军阵,绕到底比斯军的后方将他们全歼。
战后腓力二世看着相拥死去的底比斯圣队战士们,感慨道“无论是谁,只要怀疑这些人行为是不壮烈的或者经历是卑劣的,都应该被毁灭”,然后命令厚葬这群好基友。
不过话说回来,国王大人您这样做真的好吗?
您就不怕在年轻的亚历山大心里种下某种不可描述的种子吗?
在未来若干年后,当亚历山大大帝背负搞基大帝的美名时,不知道会不会深恨老爹当年的言行....
参考:
最牛的解救人质行动。
看到这个开头,很多人会想到以色列人在乌干达,或是德国人反劫机,甚至美国人在索马里海上的行动。
但我认为这几个虽然都很棒,但说不上完美。
真正干的漂亮的是很不起眼的秘鲁人。
1996年12月,日本天皇诞辰,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召开庆祝会,14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劫持了460名人质。
之后秘鲁政府,日本政府和恐怖分子开展了长达4个月的谈判,恐怖分子陆续释放了300多名人质。
1997年4月22日下午三点,恐怖分子们按惯例把人质赶到使馆二楼集中看押,然后在一楼大厅中踢起了足球。
比赛正酣,祸从“地下”来,五名正挤在一起争抢足球的恐怖分子被炸开地道口的爆炸准确送上了天。
然后一群特种部队从地下涌出,把余下的“足球爱好者”撂倒。
于此同时,外部的秘鲁特种部队也开始突击,内外夹击,六名没有参加足球的恐怖分子在十五分钟后也归了西。
持续126天的劫持人质事件以全部人质获救,全部恐怖分子被消灭的完美结果而结束。
事后,纽约时报称整个行动为“营救行动的样板“。
秘鲁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挖洞。
请忽略事后围观人群。
在四个月的谈判时间里,秘鲁军警在日本使馆地下挖了五条地道,一条通向大厅,一条到餐厅,三条分别到花园中三个恐怖分子哨位。
地道最长的80米,有完善的空调,照明和生活设施,可以供特种部队士兵生活数天。
恐怖分子不是聋子,为了掩盖如此大规模”的挖坑“行动,秘鲁军方天天定时在大使馆外放节奏强烈、音量巨大的音乐,大家一起嗨皮一下,这甚至成了恐怖分子的一种习惯,到点就扭一段。
在耐心,坚韧和坚决的突击完美结合之下,整个行动干净利落的简直“不像话”。
当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儿运气,最后炸开地道口时,多达五名的“足球爱好者”正好在爆炸点上方……考虑到矿业是秘鲁最大的收入来源,所以这样的行动方案也算是“发挥特长”了。
整个行动中,秘鲁的日裔总统藤森指挥出色,完全不像是南美人那种“马马虎虎”的常态,而是环环相扣,完美配合。
不过,本案中的恐怖分子倒是很有南美人“大大咧咧”的传统。
人质中自始至终都有一名秘鲁情报人员,还携带有秘密通讯工具,所以恐怖分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长达4个月,十几名恐怖分子竟然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来都没怀疑过。
还有一个细节,过程中秘鲁军方一直在严密窃听恐怖分子的活动,而窃听器并不全是事发后才安装的……。
参考:
说到历史上让人无语的“神操作”,老铁认为整个二战的战场大格局就是一种“神”的操作。
这场由日本军国主义最初挑起,由德国纳粹“闪击”迅速扩大,再由日本推到最高潮的世界大战,其中各主要参战国的主对手都是神奇的配对。
如果对垒阵营不变。
只把他们这些对手互相质换,那么战争进程,战后的世界格局都会有颠覆性改变。
纳粹德国在横扫欧陆轻松愉快的降服了高卢鸡,轰炸伦敦无果竟让海狮计划烂尾,狂妄把最主作战对选定了苏联,这对分属两个阵营的陆缘最强国家杀成一对;
而日本由最初征服华夏,为大和民族后代打出一大块安全富庶对辽阔疆域,本以为三个月就可以实现几百年宿愿,不料被一场神奇的人民战争陷入泥淖耗光了脆弱的战争资源,迫于无奈放弃了与德国夹击苏联的计划,鬼使神差的去捅美国的马蜂窝,于是这对分属两大阵营的海缘最强国家互相成了主要对手。
结果就是世人尽知的日本被美国最终吊打,形成了今天的亚太格局;
德国纳粹主要败于苏联,形成了后来的东西欧,还有【北约】和【华约】。
假设当年德国没有放弃海狮计划,不留下那个烂尾工程去进攻苏联,坚持西线攻势,相机登陆大不列颠;
而日本则在诺门罕战役后为了资源没有当缩头乌龟一直向西,进攻苏联腹地,他们的主要对手互换。
则美国参战就会全力投入西线战场,德军投入全部兵力于大西洋壁垒,而北非早就被德意轴心国拿下,盟军登陆欧洲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这段时间内,进攻苏联的日本军,早就被悉数吃掉,而且由于增援苏联方向作战,侵华日军也所剩无几败局已定,空军也跟苏军拚光,海军有劲使不上,日本只能推出战场。
西线盟军此时还在隔着英吉利海峡跟德军斗鸡(机),打残了日本的苏军会在西线盟的要求下,在德国背后开辟东线战场。
而德军大部兵力布防西线防御三四百万盟军的登陆,柏林及整个欧洲内陆加东线防御只剩两三百万,七八百万苏军的进攻将势如破竹,一路向西碾压过去,留少部兵力围困柏林,大部兵力横扫欧陆,直逼大西洋壁垒,使德军主力不得不调头回防救援柏林,却被苏军顶回去,此时西线盟军必趁机登陆与苏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在大西洋沿岸聚歼德主力,此时的纳粹只有选择向苏联投降,使整个欧洲被破坏的会轻许多。
战后的欧洲格局将由苏联主导,【北约和华约】的名词就不会出现,美国也没有在欧亚大陆军事存在的立足之地,其享受了近七十年的霸权也不会存在,美元也不可能称霸世界经济,凡此种种,世界的格局将跟今天大相径庭了。
而今天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也正是由于当年轴心国陆上战争实力最强的陆缘国家德国纳粹,竟让海狮计划烂尾,狂妄的选择了对方阵营陆上战争实力最强的陆缘国家苏联,遭受失败被分裂;
而轴心国海战实力最强的海缘国家日本,也鬼使神差的去挑战对方阵营海战实力最强的海缘国家美国,自取灭亡被占领。
正是这种如有神助的机缘巧合,才造就了今天这种世界格局。
参考:
影响世界的神操作。
一战时,凡尔登战役开打。
德军火炮数量数倍于法军。
进攻的部队的人数,也远强于法国????的守军。
德军炮声轰轰,炮弹如雨一般倾泻在法军阵地。
法军渐渐不支,已经露出失败的端倪。
法军指挥部,为了防止战线崩溃。
断然下令,所有人员全部上前线,抵挡德军进攻。
有个后勤部门的小子,胆小如鼠,体单力薄。
被指派为炮手。
这小子,伙伴们协助下,糊弄八弄,将炮弹射了出去。
炮弹乱飞到德军阵地里的一片树林中。
随着炮弹爆炸??,突然引发了震天动地、连续不断、浓烟冲天的大爆炸。
原来这小子撞了狗屎大运。
这一发乱飞的炮弹,击中德军凡尔登前线总炮弹库。
五十万发德军的炮弹,烟消云散。
没多久,与法军对阵的德军火炮渐渐哑了火??。
法军士气大振,一举扭转不利局面。
改写了一战的历史。
故,这才是真正的神操作。
亘古少有。
#凌远长著#
参考:
说到历史上让人无语的“神操作”。
必须要提到两个人,北宋的徽钦二帝。
公元1125年,金军挟灭辽之势,分兵两路南下攻宋。
一路由金国宰相长子完颜宗翰带队,目标是太原城。
另一路则由金太祖次子完颜宗望率领,目标是幽州。
按计划,两路人马得手后,将合兵一处,攻打开封。
金军有完备的作战计划,而宋军没有。
一点准备也没有。
因此,当眼见金兵气势汹汹杀来后,坐镇前线的童贯童公公,直接撒丫子跑路了。
整个幽云十六州防线,瞬间崩盘。
(当时已经收复幽云十六州了)宋徽宗听说此事后,远在开封的他,居然急得团团转:金国人怎么说打就打过来?
这可怎么办啊!急死寡人了啊!还没等徽宗与众臣商量出个对策,更糟的消息又传了过来——驻守幽州的郭药师,直接向金人投降了。
幽州,失守。
徽宗听说后,顿时吓尿。
表示好可怕。
然后,他居然萌生了退位的念头。
其实,此时的局面,并没有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虽然幽州由于郭药师的投降,而被金人轻易攻克了,但这并不代表金军忽然就拥有了超出时代水平的攻城能力。
因此,此时的金军遇到了跟当年契丹人差不多的问题,那就是他们野战很厉害,可遇到坚城就死活拿不下来。
这时候,只要宋军好好组织防御,还是大有可为的。
然而,徽宗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
而他所倚重的几个助手,不是主张逃跑,就是主张投降。
所以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徽宗最终还是做出决定——下罪己诏,传位于太子赵恒!赵桓是为宋钦宗。
而徽宗则带着亲信,跑到了江南避难。
徽宗跑路后,宋钦宗欲哭无泪。
因为此时东线的金军已经到了河北定州,距离开封仅有十日路程。
钦宗无奈,只好一面委任主战派的李纲加强黄河渡口的守卫兵力,一面号召天下兵马来勤王护驾。
当时,金军的进攻其实并不顺利,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在太原城下受阻。
而也正是因为西路金军没到,所以宋朝部署在西北的部队,约有十万精锐在老将种师道的率领下,连夜赶到了开封。
听说西路军赶不过来,且开封城也已经有防备了。
完颜宗望在东线很迷茫:是退兵,还是继续前进?
大宋那个废柴老皇帝都退位了,那个新皇登基新气象,如果轻骑冒进,很悬啊!要不还是先退兵吧。
然而,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先前投降的郭药师为了拍马屁,马上出来表示:王子,你就放心吧。
那个新皇帝,其实也是个废物。
啊?
也是个废物?
那妥了。
完颜宗望在稍作修整后,便下令,所部人马全员渡过黄河,直奔开封!不久后,这队金军杀至开封城下。
听说金军已经渡过黄河,宋钦宗的选择与宋徽宗一样——跑路!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不过这时候,李纲站了出来。
李纲拉着宋钦宗说,你能往哪逃?
天下还有比开封城更坚固的地方吗?
钦宗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开封城里可是百万军民!百万人啊!金国就那么点人,怎么就把自己吓到了?
有扯皮的功夫,还不如让李纲把城防整顿一下。
所以,钦宗就留了下来。
后来在李纲的强力主张下,大宋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了缓慢的运转。
而在开封城下,金军也终于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他们在抵达开封的当天就火急火燎攻城,试图浑水摸鱼,能一鼓而下。
然而,北宋经营了百年的开封城,让完颜宗望见识到了什么才配叫做坚城。
当天,金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暂时退却。
按理来说,此时战场上的形式已经悄悄的发生了逆转。
完颜宗翰在太原被拖住,而完颜宗望面对开封,也是束手无策。
各地的勤王兵马正在源源不断的开往战场,整个战略的主动权是在钦宗这一边的。
然而,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在本方占据了些许战略优势的情况下,钦宗竟然派人与金人媾和。
而金人也不客气,完颜宗望狮子大开口,向钦宗提出割让河北三镇、赔款千万、以亲王和宰相为人质的谈和条件。
而对于这些,钦宗通通都答应了。
但事后,没过几天,钦宗居然又后悔了。
因为就在宋金使臣谈判的期间,宋军的援兵源源不断的从各方赶来。
这些援兵与城内的守军会和后,总计约二十万人左右。
而金军才六万人。
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让钦宗后悔了。
打啊!干嘛要谈判啊?
于是,他就一改主和的态度,转为主战。
老将种师道知道后,便说:金国人现在士气正盛,不宜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我军应待金人退却之时,再做出击。
才可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应该说,这个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
金军吊打辽军,而辽军又吊打宋军。
现在双方差距明显,宋军打野战,不玩点华样出来,结果必然是被又一通吊打。
认清形势,做出合理判断,战略性示弱,关键时刻捅对手软肋,才是明智之举。
然而,宋钦宗不听。
他想速战速决,便否决了种师道的意见。
他调集精兵,半夜偷袭金营。
结果金人早有准备。
宋军惨败。
事后,宋钦宗的态度又发生180度调转。
从速战又转为求和,不敢再言战了。
宋军被这前后一通折腾,士气泄了一半。
公元1126年初,完颜宗望在讹诈到巨额财物与割让河北三镇的协议书后,宣布撤军。
种师道马上提议,立即追击,伺机夺回割让三镇的诏书,并伺机重创金军。
钦宗想了想,拒绝了。
因为他此时,有一个一箭双雕的计划。
李纲闻讯后,不出意料的求见钦宗。
想劝钦宗下旨。
钦宗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还没听完李纲的话,便便以退为进,在朝堂上直接答应了李纲的建议:你不是说想去追击金军吗?
我现在就同意。
你今天就出发。
如遇战机,不用请示我,你直接出击就好了。
但是,当送走李纲后。
钦宗却又单独召见了太宰李邦彦,让他密令各地宋军不准追击。
结果,已经快要追上金兵的宋军将士忽闻此命令,无不是扼腕叹息。
金军安然撤走了。
事后,李纲问罪,钦宗下诏:罢免了李邦彦的职务,改任命张邦昌为太宰。
李邦彦这才猛然省悟,妈蛋,皇帝这是拿自己当替罪羊啊。
处理了李邦彦后,朝野的“喊战派”和主战派大臣还是不干。
他们对钦宗割让土地的行为大为不满——祖宗之地,子孙岂可与人?
在这一片抗议声中,钦宗随即使出自己计划的第二步。
他一面下诏,命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率军北上救援三镇,摆出了抗敌的架势。
一面又担心诸路将帅挡不住金兵,便命张邦昌以太宰的身份兼任“河北割地使”之职,去和金国商议割让三镇的事。
是的,作为皇帝,他居然两面下注——一边调兵遣将,一边派使和谈。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再想办法谈。
张邦昌当时,哎哟,怎么自己就摊上这么个小祖宗了?
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
之后,张邦昌一走,钦宗直接就下诏罢了他的职,又任命徐处仁为太宰——是的,钦宗根本没指望张邦昌能回来。
李邦彦、张邦昌,都是主和派大佬,他们被钦宗耍了。
主和派自然与钦宗貌合神离,不再愿为其卖命了。
而又由于主战派将领出击不利,被金军打得惨败,钦宗又顺手拈来,把一批不拍他马屁的主战派大臣也处理了。
于是乎,当金军第二次南下前,原来徽宗时期的朝廷,已经被钦宗清洗一遍了。
无论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只要不与钦宗是一条心,很多都被他赶出了朝廷。
唉,清洗就清洗吧。
哪个新皇帝登基,不清晰前朝旧人?
只要钦宗能整军备武,救亡图存,发奋图强,抵御金人,他做什么都没关系。
然而,钦宗此时最关心的,却是如何将徽宗从江东给“接”回来。
也可以这么说,如何把老爷子骗回来。
因为在他看来,徽宗不接回来不行。
老爷子在东南肆意妄为,不仅开销惊人,还截留东南财赋,隐隐有另立中央之意。
金人要的不过是北方三镇,可自己老爹要的却是东南膏腴之地。
老爹要的可比金兵狠多了!所以,钦宗一定要把徽宗弄回京城软禁。
至于钦宗是怎么把徽宗弄回来的,这里略过不说。
总之,过程很坑人。
钦宗为此又处理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大臣。
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也就是在这期间被钦宗杀得杀,贬得贬,处理的干干净净。
金人退了,老爷子被自己软禁了,不服自己的大臣也被干掉了。
此时此刻,钦宗唯一没解决的问题,只有解救太原了。
现在,他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整军备武,发动反攻,解太原之围才对。
(被围了半年多)然而,钦宗在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后,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整军备武,而应该是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促攻坚,从源头上深挖出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根源。
他想来想去,找到答案——咱们大宋之所以内耗不止,搞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因为那个王安石给闹的!我大宋眼下最重要的显然不是整军备武,而是正本溯源,统一思想!于是,一幅神奇的画面出现了:在河北等地的军民还在拼死抵抗的情况下,开封城中的钦宗竟然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批判王安石上。
前方在打仗,后方在开批斗会。
简直是莫名其妙啊!(王安石进奸臣传,被人批判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李纲对此表示十分不满,跑去劝。
钦宗便阴阳怪气的说,你行,你上啊!然后,李纲就被钦宗坑了。
他在没有实际调兵遣将权力的情况下,被钦宗派往河北。
结果,他就是个光杆司令,谁都调不动。
而宋军连战连败,就连种师中这种名将也英勇战死。
事后,李纲沦为替罪羊,被钦宗趁机一脚提出了朝堂。
主和派被钦宗按死了,只剩下一帮只会拍马屁的庸人。
主战派也被钦宗按死了,只剩下一帮只会空喊的庸人。
宋徽宗亦也被钦宗按死,身边连一个可靠亲信都没有。
这个时候,赵桓终于如愿以偿,以帝王术和厚黑学的奇招组合拳下,把内部存在的威胁全部铲除。
他成为大权独揽之人,他很高兴。
然而,残酷现实像冷冷的冰雨,很快就泼醒了沉迷于现状,无法自拔的钦宗——靖康元年的秋天,金兵卷土重来了。
钦宗可以玩弄自己的臣子,可他玩弄不了自己的敌人。
他玩火,借此打击异己。
可玩火者,终究会引火烧身。
金军南下后,进军的速度比上次更快,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在东线,金军摧枯拉朽,迅速抵达黄河。
西线,太原沦陷,西线金军也抵达黄河。
眼见金军气势汹汹,种师道紧急建议,留宰相镇守开封,皇帝立即退到长安,借潼关天险与金军周旋。
结果钦宗想了想,拒绝了。
一方面,他不敢走。
开封是根基所在。
他怕到了长安,会被群臣架空。
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他看来,跑啥啊?
有必要跑吗?
上次是靠谈判蒙走的金人。
这次咱也可以谈判。
万一因为逃跑,惹火了金国大爷,这可怎么办?
然而,他想多了。
因为,金军根本就不想跟他谈判。
因为,谈判已经谈过了。
割让三镇,赔款千万金,这是上次谈好的。
钦宗没兑现,金军这次南下,是来“催促”钦宗兑现承诺的。
而钦宗又拿不出千万两黄金。
所以钦宗的谈判梦,直接被金军击碎。
种师道气的无话可说,怄火,怄死了。
金军不想谈判,吓得半死的钦宗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赶紧派出康王赵构等人作为割地请求和使,火速赶往前线进行谈判。
赵构走到一半,就被愤怒的群众拦了下来。
求和?
我们老百姓还在这拼死抵抗呢,你们赵家人竟然想求和?
你再走一步试试!当地的守臣也向赵构委婉的说:我看殿下您还是别去了,小心一去不复回啊!要不,您就留我这得了。
赵构琢磨了一下,觉得是这个道理,就留在了当地。
他留足的那个地方叫做磁州,而劝他留下的守臣,名叫宗泽。
宗泽后来有个小弟,叫岳飞。
赵构没去谈判,钦宗不知道。
他仍然做着谈判的美梦,而不做任何的城防部署。
结果,等到金兵杀到时,开封城内是一地的鸡毛。
混乱不堪。
当时,城中守军只有七万,一个会打仗的都没有。
为啥?
前面不是说了吗。
稍微有点本事的人,哪怕是主和派里面会耍嘴皮子的人,都被钦宗清理掉了。
留下的都是庸才。
钦宗环顾四周,后悔啊。
觉得自己要崩溃了。
然后,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听了一个叫郭京的小卒子的话——想靠“跳大神”,装神弄鬼来逼退金军。
某一日,开封城突然城门大开,一队穿着怪异的宋人冲了出来,面对着金军,这些人跳起了战地广场舞,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金兵一开始被吓到了,这伙奇装异服,三分像道士、七分像难民,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但是,这伙人队形松散,而且张牙舞爪,一看就毫无军事素养。
于是金兵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诧后,就对这伙宋人发动试探性攻击。
这一击可不得了,守城门的宋军溃散,金军顺势入城。
然后,开封的外城就陷落。
钦宗听说后,差点没哭晕过去。
其实,这个时候他并不需要着急。
他依然有翻盘的可能性。
因为开封有三道城,金兵虽然登上外城,但是开封城内的军民反抗情绪依然高涨!金兵只能在城墙上向内修筑工事进行防御,如果金兵敢下到城内打巷战,必然要死伤惨重。
而此时的西北军,约十七万人,此时正在赶往战场的路上!其它各地的勤王大军也源源不断的开往战场。
只要钦宗在开封再坚持一下,他依然还有一口气。
然而,他心态崩裂了,坚持不住了。
面对金人抛出的“橄榄枝”,他想也没想,直接就跑到金营谈判。
(自己主动去的)然后,他就做了金军的人质。
作死作了一年多,他终于把自己作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
金人主动找钦宗谈判时,一开始没让他本人去,而是建议让宋徽宗到金营谈判。
其实也就是留徽宗做人质。
钦宗什么时候把钱筹齐了,就放徽宗回去。
钦宗为了防止金军借自己老爸另立中央,威胁自己的皇位,他这才“自告奋勇”,深入虎穴,亲自跑到金营进行谈判。
而金人看到他,也自然是喜出望外——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自投罗网的操作!拿下!可别让这条大鱼跑了。
之后的发生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钦宗先是与金军达成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议,不仅投降称臣,而且自废武功,罢掉各地勤王兵马、让开封军民缴械、割让河北三镇。
后来钦宗筹不出这么多钱,金军便把繁华的开封城洗劫一空(开封城内的防御是被钦宗自己毁掉的。
如果他不作死,金人根本不可能洗劫开封)。
然后把包括钦宗、徽宗在内的,在开封的所有皇族(不在开封的皇族逃过一劫)一网打尽,一起掳走。
这便是“靖康之耻”。
其实,钦宗死没死,徽宗死没死。
他们在金国遭受了什么屈辱。
根本就不重要。
一对作死小能手,二帝的遭遇,是他们自己作死的结果。
本就没什么可惋惜的。
只是可怜了开封城内的百万黎民百姓,可怜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花似锦的开封城。
因为这对父子的作死,永远的消失了。
参考:
清朝有一个大臣,叫做尹嘉铨,是乾隆朝的一个文官。
尹嘉铨是举人出身,学问很大,因为学问大,他在各省为官时提拔都很快。
作为一个举人,他居然一路升官到了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还专门负责皇家子弟的教育,可见他的学问是连皇家都认可的,除此之外,他还编了一本叫做《小学大全》的书,算是个教育专家,当时称颂他的人很多。
乾隆四十六年,尹嘉铨年龄大了,正式致仕(退休),回到了河北老家博野县。
同年四月,乾隆帝南巡,到了山西,驻扎在了五台山附近。
一般来说,皇帝到了某个地方,都要召见当地和附近的文人名士,也包括退休老干部。
尹嘉铨就在家准备好了,等着皇帝召见。
他觉得他自己作为一代大儒,是完全有这个资格的。
结果,皇帝的特使等也不来,等也不来。
等最后乾隆帝接见活动都结束了,尹嘉铨也没有等到召见他的命令,他出离愤怒了。
作为退休高官(大理寺卿正三品,九卿之一),又有这么大的学名,皇帝不召见,太让自己下不来台了。
于是,尹嘉铨想了一个好主意。
等乾隆帝一行离开山西,走到保定府的时候,乾隆收到了一封奏章。
乾隆拆开一看,是尹嘉铨的。
内容写的是什么呢?
尹嘉铨的父亲叫做尹会一,是前任的河南巡抚,已经去世。
由于没做出过什么突出贡献,官也不算特别的大,所以死后朝廷也没有给谥号。
尹嘉铨一样,皇帝能念在自己老父亲尚属勤恳的份上,赏一个谥号。
乾隆帝一看就乐了,他太知道尹嘉铨在想什么了!无非就是看我在山西不召见你,你心里不平,来我这刷存在感了嘛!乾隆一直很讨厌这些自视甚高的文人,他偏不给尹嘉铨这个面子。
回了一道旨,说封谥号是朝廷大事,都是主动赏的,哪有自己要的?
姑且念你是孝心,也不处罚你,哪凉快哪待着吧!可是,乾隆的这道旨刚刚批复完,他就收到了第二道奏疏,还是尹嘉铨的。
尹嘉铨要求,把自己的父亲,和清朝开国元勋范文程等人一起,配享孔庙!历朝历代,皇帝都会把一些功勋极其巨大的文臣和孔子一起放在孔庙里,这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比配享太庙都高。
范文程虽然是个汉奸(对于明朝而言),可是他对于清朝建国功勋卓著,所以才有这个待遇。
而清朝入关以后到乾隆四十六年,一百五十多年间,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配享孔庙,尹嘉铨居然想把自己的爹放进去?
!尹嘉铨不会不知道,自己的爹根本不配进孔庙,他这就是赤裸裸的向皇帝示威,你不是不同意我的要求吗?
那我就提一个更过分的。
蹬鼻子上脸,找死!乾隆帝非常愤怒,立刻命令东阁大学士英廉,带着刑部的人,立刻去抓尹嘉铨!英廉明知道皇帝生气,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的去抓尹嘉铨。
结果把尹嘉铨下狱抄家之后,傻眼了。
皇帝要整人,无非就是抓贪污嘛,我大清无官不贪,一抓一个准。
可是偏偏这个尹嘉铨是个死脑筋,死读书,为官多年从来没贪过一分钱,家里除了成堆的书之外,穷的连床都没有,他本人就睡在地上!这样的情况,说他贪污,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但是圣旨是不能不听的,皇帝要整他,怎么办呢?
英廉开动脑筋,你尹嘉铨不是有书吗?
我就找找你过去写了些啥。
一找不要紧,找出来的全都是“谋逆罪状”。
首先,尹嘉铨说“天下治乱系宰相”,意思是宰相决定天下的治乱。
这话什么意思?
我大清皇帝那么勤政,都靠宰相,我大清皇帝往哪放?
你这是暗讽朝政!其次,尹嘉铨说“朋党之说兴而父师之教衰,君亦安能独尊于上哉!”,意识是,朋党兴起,因为教育衰落,皇帝也是有责任滴!其实尹嘉铨写这个话,是在说唐宋的事情。
可是英大学士认准了,你这就是在暗讽朝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尹嘉铨在七十岁的时候,居然敢自称“古稀老人”?
!七十岁的时候称古稀,这是全中国人的规矩。
可是这是现在,在乾隆朝,乾隆在七十岁的时候自称为“古稀老人”。
虽然他没有明令禁止别人也这么说,但是懂规矩的大臣都明白,皇上已经这么自称了,你就不能跟皇帝抢称号了。
可是尹嘉铨的日记里,居然大大的自称为“古稀老人”,你什么意思?
要跟皇帝相比吗?
靠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证据”,英廉最终给尹嘉铨定了罪——图谋不轨,判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结果报上去,乾隆皇帝也犹豫了。
虽然尹嘉铨有点不知好歹,但是皇上心里也清楚,他没什么真正的罪过。
最后皇帝赦免了他的凌迟,改判绞刑,并免除了他家人的罪过。
可怜一个尹嘉铨,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非要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