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玫瑾教授
知道李玫瑾教授,也是因为药家鑫,因为当年药家鑫的一句“担心农村人难缠”激起了围观者的愤怒,加之药家鑫的残暴行为,让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玫瑾教授在坐客央视时,对药家鑫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她结合药家鑫经常弹钢琴的习惯,提出了“激情杀人”的说法,最终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让她一度饱受质疑,受到严重的抨击。
看到这个提法,当时我也感觉很诧异,药家鑫的行为怎么能和弹钢琴混为一谈呢?
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思考,李玫瑾教授讲的不无道理,她用了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用事。
后来,我又看了她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更加确定她对犯罪心理学,尤其是未成人心理的研究的专注和深入。
我看了很多李玫瑾关于教育的讲课,她从婴儿到幼儿、再到青少年,每一个阶段都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她在婴儿的教育阶段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必须要自己带,而且我记得她现在好像一直在建议,让生完孩子的母亲享受六年的带薪假。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建议家长们好好听一听看一看,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我感觉还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她能够从根源上找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她可能不会让孩子成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16岁少女杀害自己母亲的案例,当时请的就是李玫瑾教授,记得她当时说她认为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的起因是父亲对女儿缺乏交流与沟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不经过女儿的同意就强行替她做选择。
说实话,我真觉得此时的李玫瑾教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很让人省心的那种,所以体会不到自己若是摊上这么一个混账孩子自己是什么感觉,难道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交流沟通就很多吗?
参考:
一句话评价就是,一个经常跨过界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做警察的朋友,在多民族混居且民风彪悍的地方做警察,却支持证据先行和沉默权,非常值得佩服的一个人。
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药八刀事件后,他认为不应该因为激情杀人这四个字去质疑李玫瑾。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至少从专业上来讲,她那套在警察实务中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药八刀并不是激情杀人,在药家鑫案审理的时候,药说得很清楚,他杀人,是因为那是农村人,他怕被讹。
这意味着他是经过思考然后去执行的,不是俩人吵架,抄起一板砖砸人头上。
李玫瑾在要素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个被媒体不断放大的判断,这就是她争议的最初,也是她跨界的表现之一。
理论上,要素不齐,专业人士根本不应该发表判断。
但考虑到媒体干预的因素,如果只出现一次,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杀母案发生的时候,她仍然不管不顾地把责任全面推向家庭。
根据报道,凶手遇到三个问题1.半岁成为留守儿童2.7岁发生车祸3.和母亲共同居住。
其中除了中间一条,有一定发生概率,其余两条,在中国的普遍性有多大,看看春运火车票多难买,就知道了,如果留守儿童=杀人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差不多都有了杀人的能力,中国居然十几亿人,是不是很奇怪?
而中间那一条,7岁发生车祸,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指出车祸造成什么生理性问题(比如,如果前额叶受损,会使部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由此产生创伤后的心理问题,显然也不是靠爹妈的爱能够解决的。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对药案,还有马加爵案,她发表了一套她的价值观,一个是爱可以战胜一切,一个是性冲动的男孩子容易犯暴力错误。
爱与美这事和我的价值观不符,我是金牌女王那套逻辑,和你一样惨甚至比你更惨的人,没有去犯罪,你去犯罪,只能说你有问题。
第二个观点嘛!我是认可的,扩展说一下,李玫瑾还原马加爵案,认为,马加爵在假期看黄片,召妓,被室友知道,打牌的时候,被室友提出来,羞愤杀人。
马加爵案年头比较长,所以,这个是可能发生的。
降低性的耻度,使性压抑不至于到犯罪边缘,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里要说的是,在那期节目中,她承认她对高学历的青少年有偏爱。
她目前从事的第二个事业,是育儿专家事业。
这个就属于明显跨界了。
心理学作为一个科系,下属多种专业,儿童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完全是两个门类。
当然,是有互通的,这令得她的育儿观点很容易显得似是而非。
从大面上来讲,我并不认同她有资格去大谈育儿。
原因很简单,样本不够,量不够,质也不够,并且偏向性明显。
李玫瑾有一个女儿,据她说很优秀,但一般来讲,在亲妈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
不信你去问冰箱男的妈,她儿子优秀不优秀?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李玫瑾的女儿属于中等偏上,可能可以再靠上一点。
这个偏上还包括很多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做教授的妈,不管是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要优于其他孩子。
在父母同等学历,同样的城市,甚至同样的小初高中的情况下,有多少比她女儿优秀的?
有多少不如她女儿的?
这只是一个样本,而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样本。
如果以此来论断李玫瑾的育儿经是成功的。
那么,那些在棍棒底下成长的,有一样学历,差不多人生的人,但父母的学历更低,成长环境更易恶劣的人,难道能证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性吗?
哦,提一句,以中国那代人的育儿经验来讲,后者的样本量大概更足够一些。
这道理就和郑渊洁把他的孩子培育成才或者不成才,都不足以证明中国教育好与不好。
她的另一个样本来源可能来自于犯罪者和案件幸存者,比如她常拿来说的,善良可以救命。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绑匪绑架了很多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凶犯做了个善意的举动,救了这一屋子的孩子(还是救了他自己,忘了,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这仍然是孤证不立,同样的,我们可能可以找出更多的案例来说明善良可以要命。
这只能说,在这个案件里,这孩子的一句话对凶犯有良性的触动,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更多时候是没有触动。
而犯罪者角度上,她把她的爱是一切理论用得非常得泛滥,嗯,就是滥。
好像只要孩子在爱里成长就不会犯罪一样,别逗了,给你一个天生反社会人格,你爱他,他接收得到吗?
这不是再基础不过的犯罪心理学的问题吗?
这套理论最大的恶,就是犯罪者皆可同情,如今只要有男的杀人了个认识的女的,甚至杀了人全家,就拿感情纠纷说事,就是这个理论过度推广的恶果。
对犯罪者成长环境和心理生成的归因,只适用于预防犯罪,不适用于犯罪以后的开脱。
这一点,至少在国内是非常混乱的。
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人物,李玫瑾在这一后果上有没有一点责任?
而基于爱是一切的理论,她又提出了三年产育假的逻辑,理由是,要在孩子三岁以前给到足够的爱。
她提了一个反向的方式,说有些人在三岁以前玩命打孩子,因为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记忆,要打服了,以后有记忆了好带,还不记仇。
我不知道这个反向方式是从哪来的,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
换句讲,人家就是照着成年人类产生保护欲的方向长的,说惹毛了,再可爱也不管用了(或者可爱度不够)开揍那是有的。
有目的,且目的不是杀人(比如杀女婴),而是教育,这也太违背人性了吧!她基于这个不太合情理的育儿方式提出反驳,指出孩子在三岁以前虽然没有显性记忆,但是会有潜意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
其实人家反向也是表示孩子会有潜意识,能打服呗!还是那句话,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所以天然感受到的爱就不会少,再多不是溺爱啊?
接着,她又提出,不能给孩子一直换照料的人,因为这样孩子会混乱。
所以要一个人来带,建议给母亲三年产育假。
人类不是群居动物吗?
认识更多的同类,并且产生联系,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好吗?
既然三岁以前的潜意识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人类本来就应该和很多人类共同生活的思维模式?
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乱?
卡伦·霍尼和多萝西·迪纳斯坦告诉我们,男性对女性的恐惧,特别是他们在婴儿期对母性的主体力量的恐惧,都历史性地具体化为对于女性的诋毁——《阁楼上的疯女人》卡伦霍尼是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死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在李玫瑾开始从事心理学专业之前,关于婴儿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影响已经有了论著。
如果她试图转业到儿童心理学方向,从专业角度往育儿专家发展,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在这些已有论据中,寻找可以反驳的理论,而不是拿着自己普普通通的心理鸡汤往死了灌。
退休老太太有发挥余热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目前看来,李玫瑾的余热显然有点毒。
参考:
最近看了很多李教授的视频,讲的案例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
李教授也讲到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其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你错过了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又错过了孩子12岁之前的教育,那么18岁之前的教育就真的不能再错过了。
讲到心理学,我既认同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
对还没定性的青少年来说,对自我多数情况下没有清醒认识,一边想摆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会用家庭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造成迷茫和困惑,做出很多极端的事。
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在决定着现在的行为。
为什么我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呢?
现在有一大批心理有点毛病的人,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最难的青少年时期,摸爬滚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正视问题,且知道怎样克服问题,这样一群人是走出来的人。
也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依然在遭受童年经历的侵害。
人格是可以发展的,前提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参考:
李教授是搞心理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是搞犯罪心理学的。
她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对罪犯的观察。
她的意见建议也是告诉大家如何从原生家庭着手,不让孩子长歪到不可收拾。
这的确是一个片面的角度,但却很有效很直接。
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正懂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少。
李玫瑾教授的很多建议的确能给为人父母的不少帮助。
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宠溺孩子,如何给孩子她最需要的爱等等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看到有些人批评她的心理学理论过时,应用错误。
这也正常。
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当初学心理学的时候不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正盛行的时代么。
再说哪一个理论不是在被不断完善中的?
你怎么就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再过二三十年不是过时的东西呢?
与其太细究那些学术的东西,不如像李玫瑾教授一样,把高深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提示,给更多家庭带去好处。
她讲座里犯的某些错误,你就用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指出,提出你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建议。
这才是真正的观点碰撞,对观众听众都大有益处。
一味的批评,甚至漫骂,除了说明你很嫉妒,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参考:
当年引起大众
俗称药八刀事件。
之所以被网民们
药事件,李不是因为激情杀人而被网民们骂。
激情杀人,大家是能理解的。
而是因为她他对于为什么连续杀8刀的一个解释,弹钢琴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动作,于是在捅人的时候捅了8刀。
这种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行为迁移理论。
但是行为迁移不可能发生在从钢琴到杀人这件事情上。
行为迁移和认知迁移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
说明她没有掌握这种迁移的条件。
对于迁移发生的条件,有两种要素要求综合考虑,第1个就是,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要具有相同的要素才可能发生。
第2个就是。
迁移并不会发生在任务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训练任务的概括化理解。
对于认知迁移和行为迁移,在学习,教育和宇航员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所以必须要准确掌握发生的条件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不管如何,对于弹钢琴的熟练化动作,都不可能迁移成杀人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从她的各种视频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她受到的理论背景影响,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比如说他认为小孩五六岁,没有学会规则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规则感了。
这就是典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决定论。
而事实上,心理学术界早已经抛弃这种原生家庭决定论了。
人的人格是终身成长的,这是目前心理科学学术界的共识。
小明讲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正确的科普心理学知识给大众。
~~小明讲心理训练
参考:
李教授小编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过她对教育的一些分析,小编特别认同,尤其是李教授不会把孩子的所有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归结到教育,孩子结交坏孩子是本身的不安全感?
比如她认为一个人脾气大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有缺失的,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脾气大,而是控制不住自己!很多视频中子女不孝被骂,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共鸣、十几岁的孩子杀人,难道是孩子的错?
很多人建议将14岁不服刑事责任这个年龄降低,有什么意义?
你把一个14岁孩子判30年能干嘛?
父母干嘛去了,没教好才应该进监狱不是吗?
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放养,出了事一点也不自责!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如何教育,李教授的很多话也能让很多人醒悟,各个年龄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吼!总之,多看看这些视频有好处,也不说过分夸谁,捡有用的听!不要忘了点赞
一 作为一个罪案剧的爱好者,对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侧写比较着迷,李玫瑾老师除了是国内犯罪心理侧写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还有一个专业领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和预防。
她经手的真实案件何其多,绝不是什么样本不足,相反,是接触了足够多的某些类型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在研究其与幼年家庭教育的相关性时形成的自己独到的理解。
所以说实话,李老师的观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怎么培养出好孩子,而是怎么才能不整出熊孩子,这么看来,应该都是实实在在得来的血的教训,起码值得家长一听,给自己提个醒。
二 李老师赞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观点:就是在孩子年幼时,6、7岁至多青春期之前,是形成影响一生的重要观念的时期,这个观念会指引在人遇事之时,一瞬间的下意识反应,很多时候决定人一生的就是这一瞬间。
比如,药家鑫案件,按照李老师的分析药家鑫在幼年时期,家里过度强调学琴的重要性,在练琴这件事情上极为严苛,一旦练琴时犯了错打骂特别要命,导致药家鑫在犯了错这件事情上内心感受极度恐惧,没有形成犯了错不可怕,可以改正和弥补的朴素观念。
所以到后来开车撞到人,他在一瞬间的念头不是补救,而是杀人掩盖错误,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的考量。
再比如,马加爵的案子,其实是因为灭口,因为马加爵出身贫困家庭,他印象最深的观念就是家人常说的人穷志不穷,穷人也有气节,所以当自己招妓的事情被室友发现,并在牌桌上被人拿来威胁时,为了保全所谓气节面子才走了错路。
但是
“人命大于天”——不管是别人的命还是自己的命,都是最宝贵的。
恰恰这个最最应该植入内心的朴素观点被忽视了。
在幼年时,该有的观念没有植入孩子内心,而不该有的错误念头却根深蒂固。
这就是很多犯罪人童年生活的养育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李老师很多的其他观点:比如三年产假的提议,其实是提倡幼儿时期亲子陪伴,隔代教养很容易出现的就是: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生观的指导教育。
比如幼年教育要奖惩有度,惩罚的作用在于将正确观念深深烙进孩子的心里,一生受益等等。
三 李老师是犯罪心理学家,不是育儿专家,她的观点有她专业背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深入全面长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尽可能多的学习尝试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么?
那些叉着腰评判别人的,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要么你没孩子,要么就是干啥都爱找标准答案。
可教育孩子这件事是一门广深的学问,绝不是依靠哪一派理论或者哪一种观点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它是绵延一辈子的人生课程,哪会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呢?
参考: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知道,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
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李玫瑾教授分析马加爵事件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李玫瑾教授对待马加爵的父母的态度和评价让我对李玫瑾教授印象很深刻。
她说马加爵的父母很淳朴很善良。
马加爵的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这么不可饶恕的罪时,马加爵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认罪。
同时,马加爵的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在每个受害人家人长跪不起,乞求原谅。
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人犯罪,有时他的家庭也会承受莫大的压力。
很多犯罪人家人是很善良的,犯罪人可以不顾自己,但是的行为不但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了伤害,也对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伤害。
后来看了几个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案件,药家鑫案件,白银案件,章莹颖案件。
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认同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思路。
如果大家有谁不认同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其实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或者是当做多一个看待这件事的一个角度。
让我深深的喜欢上李玫瑾教授的一点就是她所做的公益。
因为她的工作原因她接触了非常多的犯罪案件。
她宣扬的不是如何如何与犯罪分子搏斗,当然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她想的更加深远,从源头上来降低犯罪率,就是教育好孩子,呼吁全社会
她说过一个犯罪分子,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流浪,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偷维持生存,然后被抓起来了,接触的也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犯罪分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放出来依然没有很好的谋生能力,常常还是会犯罪。
这样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像这样的人在年幼的时候我们社会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己的工作事业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是小孩的成长更加重要。
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推荐大家看看,值得一追。
参考:
对于李玫瑾教授,我知道的并不多!前些年只是在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里看过她被做过嘉宾。
李玫瑾教授不胖不瘦,严肃不失和气,口齿伶俐,语言表达清晰。
还有看过她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视频,讲的非常好!我记得她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李玫瑾教授亲身经历的,她说:“在一个超市里,看到一对母子,年轻的妈妈带四五岁的孩子购物,而那个孩子非得要一个价格很贵又不适合这个孩子玩的玩具。
妈妈就不想给孩子买,孩子就大声的哭。
”这时候,李玫瑾教授出面给这个年轻的妈妈出了主意,孩子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跟着妈妈乖乖的走出了超市。
其实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很值得家长们学习和观看!!
参考: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犯罪心理学,兼多种职位,参与我国多项重点项目的研究,出过很多关于犯罪心理学以及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论文,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象第一人,是一位杰出的刑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