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出过哪些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
介绍几位四川眉山籍的将军,都是1988年以后授衔的,他们是:△王凯,四川眉山人,解放军中将。
1963年出生,“5·12”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曾任第14集团军参谋长,第13集团军军长,西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现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 魏伯良,四川省仁寿县曲江乡人,少将军衔。
中共党员,出生于1935年2月,历任海军广州基地政治委员,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海军军衔,1993年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邱光灿。
四川眉山人,少将军衔。
1937年出生,曾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第8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廖双全,四川省仁寿县人,少将军衔。
1943年10月出生,1963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排,连、营、团、师、军级领导职务,曾率部参加边境自卫还击战。
1996年5月任河南省军区副政委。
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参考:
商代长寿老人彭祖,东汉御史张纲。
西晋大臣李密出生地现在的眉山市彭山区保胜乡龙安村,著有《陈情表》。
宋大文豪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参考:
我是洪雅人,历史上洪雅县出过许多名人。
如洪雅县柳江镇曾壁光,是清道光(1850)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同治六年任贵州巡抚。
洪雅柳江镇人张柱,字带江,清朝举人,官至湖北知府,善诗古文,精书法,褚、薛、颜、柳临摹酷似,是清著名书法家,同时张住还是曾壁光的老师及岳父。
此外,洪雅还出过一位明代著名御医陈梗卿,字浦和,洪雅义和乡(今天宫乡)人,至幼聪明才智明,10岁能文,但屡次试应不中,逐毅然去弃“举字业”专攻歧黄之术,后成为名医,晚年号玉溪老人。

参考:
眉山有大文豪苏东坡三父子,有千古一相虞允文,有画家石鲁,有国民党上将潘文化,有地质家黄汲清。

参考:
眉山在古代称为眉州,现在为四川的一个地级市。
小学,初中语文我们学习苏轼的词时,老师会介绍道,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
因此,眉山最出名的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当然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也是出自眉山。
目前,整个眉山市内最大的IP依然是苏轼一家。
很多公园,道路都是以苏轼家族命名的,最著名的景点便是三苏祠,欢迎大家来眉山旅游参观。

参考:
眉山历史出过许多名人,比较有名的是三苏父子,虞允文,家铉翁及李密
参考:
大家可能忘了这位:万安(约1417—1488年),字循吉。
明代眉州(即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
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
明宪宗宠臣、外戚,官至内阁首辅,卒赠太师,谥文康。

参考:
眉山,古称眉州,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 ,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美誉 。
面积7140平方公里,人口350万,辖东坡、彭山两区和仁寿、洪雅、丹棱、青神四县。
眉山文化厚重。
宋代曾是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眉山苏洵、苏轼、苏辙独占三席。
两宋年间,眉山进士886人,史称“八百进士”。
纵观四川眉山历史,出现了不少历史有名的人物,人才辈出,下面我们来看看四川眉山都具有哪些历史名人。
1.张纲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
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
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
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
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
2.李密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中学课本上《陈情表》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历史佳作之一。
3.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4.苏辙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
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三年(1070)-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5.苏洵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苏询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矶,句句珍宝;
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这时期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间题的军事专著,这篇文章是其中的一篇。
6.陈希亮陈希亮(1001—1064)字公弼,四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青神山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
嘉祐二年(1057)知开封府推官,转任京西转运使、京东转运使,以年老要求辞职归家,不允,转知凤翔府。
时凤翔常平仓库存粟可用12年,仓库主事者担心粮腐烂不可食,适值凤翔大旱,民饥无食,希亮主张开仓借粮,主事者以为无朝廷旨意,惧怕追究擅发之罪。
希亮愿负全责,遂发12万石借于饥民,言明秋归还。
是秋丰收,百姓以新粮还旧谷,官民皆便。
7.孙抃孙抃(996-1064),字梦得,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榜眼)。
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直集贤院,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吏部郎中。
8.彭端淑在清代丹棱彭氏诸兄弟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是排行第二的彭端淑。
对他,也许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很多人上小学时就读过他的一篇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也就是《为学》。
  彭端淑(1699年-1779年),字仪一,号乐斋,眉州丹棱高桥翠笼山(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阁)人。
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
9.曾璧光曾璧光,字枢垣,又称枢元,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于四川省洪雅县柳江曾子祠一户农家。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咸丰九年(1859年)授贵州镇远府知府。
同治六年(1867年)赏二品顶戴,命署贵州巡抚。
10.虞允文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
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
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
乾道五年(1169年)拜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
乾道八年(1172年),加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爵雍国公,世称“虞雍公”。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
累赠为太师,谥号“忠肃”。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
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其书法“词语详雅,气象雍容”,传世墨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有《虞雍公奏议》等传世,今多已亡佚。
《宋诗纪要》及《宋代蜀文辑存》辑录其作品。

参考:
有点多,唐宋八大家,眉山占三席:苏洵、苏轼、苏辙;
南宋初年名臣虞允文;
李密、彭端淑。

参考:
眉山堪称四川甚至中国的文化之乡!苏轼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自孔子以来中国第一才子,一门三苏在唐宋八大家占半壁江山!所以其人名人和苏氏三父子比起来黯然失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