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实行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慈禧是代表守旧势力的顽固派,而光绪、康有为等人是代表先进发展方向的维新派。
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辅佐下,光绪皇帝开展了维新运动,是为“百日维新”。
但光绪皇帝的维新变法触及到了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顽固派的总头子慈禧就疯狂地反对变法。
虽然慈禧已经让光绪亲政,但是大权仍然掌握在了慈禧的手上,在慈禧这个老妖婆的反扑下,维新运动最终失败。
这是长久以来我们所熟知的“百日维新”的说法,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这个说法是逃到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说法,而根据近年来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历史真相,其实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发动戊戌政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站在慈禧的立场上来考虑一下,慈禧真的贪恋权位吗?
其实把权力交给光绪的决定,是慈禧自己做的。
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间是1887年,在当时来说光绪才16岁,按照正常顺序,慈禧应该在皇帝18岁大婚后再交出政权。
当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臣们都非常紧张,大臣们的紧张在于大清王朝在哪个时候也是风雨飘摇,没有一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掌舵,国家怎么往前走?
把国家交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而且当时光绪皇帝也没有表现出一个有雄武之气的样子,即便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光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也是哭天抢地地要挽留慈禧,希望慈禧能再给光绪保驾护航几年。
可这个时候态度最坚决的恰恰是慈禧本人,她坚决要交出大权,自己回到颐和园养老。
那么慈禧提前两年交出政权是虚伪吗?
不少历史学家是这样认为的,但如果你真的回到慈禧生命历程中,站在她的立场,交权的事情也能理解。
如果我们站在传统中国女性的角度来说,慈禧非常苦命,人生三大不幸同时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少年丧父,在她年轻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一家人哭哭啼啼地把父亲送回了北京;
中年丧夫,26岁的时候老公咸丰就翘了辫子,芳华正茂的时候守寡;
晚年丧子,等到40岁的时候好不容易把儿子同治皇帝培养出来,不想同治却不学好,据说是得了花柳病死了。
在遭遇了人生重大的三次打击后,慈禧还是以钢丝般的强悍精神又挺了过来。
她把一个4岁的小皇帝抱到宫中重新培养,终于又培养到了18岁,到了这个时候慈禧也感到累了,要养老了。
▲操劳了一辈子的慈禧想退休,是很正常的事情再从当时的格局来说,国家在天平天国战争后,几十年来基本保持了和平稳定的状态,内忧外患也没有了,慈禧就有了退休的想法,至少不能完全说就是虚伪,这里面也有几分是真的。
其次,慈禧面对当时的政治压力,交出大权是合乎情理的。
虽然慈禧的政治手段非常高超,无论是封疆大吏还是内廷朝臣,都被她摆得服服帖帖的,但是太后垂帘听政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国家的常态,国家还是要回到皇帝执政的正常轨道。
据野史记载,左宗棠对慈禧垂帘听政的事情曾经用牝鸡司晨来形容,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的意思,而报晓是公鸡干的,你老母鸡应该是下蛋的,出来报晓干嘛?
因此当慈禧到了51岁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历史地位问题了,她也想青史留名,也希望死后能向大清的列祖列宗交代,更希望皇朝的政治运行能回到正轨,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亲密的更为重要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说的光绪与慈禧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还忽略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因素,就是慈禧与光绪之间的关系是亲得不能再亲的关系。
从慈禧的夫家论,光绪是她的亲侄,同治死后就属光绪最亲了;
从慈禧的娘家论,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儿子,而且慈禧与她这个亲妹妹的感情是非常深的,能深到什么程度呢?
当她妹妹死的时候,慈禧亲自去看望,觉得妹妹陪葬的规格太低了,当时就暴怒了起来,然后就亲自带着太监把他们家里里外外地搜了一遍,把所有的好东西全部给妹妹陪葬,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几度情绪失控。
光绪进宫后身体不好,肚脐眼经常是湿的不干,慈禧便天天用纱布给光绪不停地擦;
光绪怕打雷,慈禧就天天抱着小皇帝睡觉,一旦打雷光绪就会惊吓,慈禧便会紧紧抱着光绪不使他惊吓;
从小就关心光绪每顿吃什么,每天穿什么,为了把光绪培养成一位合格的皇帝,慈禧关心光绪每一天的学业,亲自教光绪认字、书法等等。
这是慈禧后来经常讲的事情,站在一个常人的角度来说,这也能说明慈禧对光绪抚育的感情之深,可以说这种感情并不比母子感情差,比一般的养子与养母的感情更为亲密。
对于慈禧来说,她不仅把光绪当亲儿子般抚养,还承担着为大清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政治使命,所以慈禧与光绪的这种紧密和亲善的关系,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这样的感情对于康有为这样一个外庭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康有为其实并不受光绪的待见,在整个“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的官职仅为总理衙门章京,是个非常小的官职,品级也只是六品。
维新变法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光绪皇帝也不可能让一个六品小官来主持如此大规模的政治改革。
▲康有为、梁启超与光绪的合影,其实是PS的后来康有为流亡海外的时候曾经拿出过自己与光绪皇帝的合影,以证明光绪对自己的看重,但实际上这张照片事后证明是PS的,康有为或许是世界上最早搞PS技术的人。
康有为所说的整个“维新变法”,基本就是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光绪皇帝看重了他,要他出来主持政治变革,但实际上光绪并没有把他当回事。
后来北京坊间传出一则传闻,说慈禧太后要在天津检阅新军的时候对光绪皇帝下手废掉光绪帝,这样的传闻也只有康有为这样外庭的小臣才会信。
后来戊戌政变的时候,慈禧一回宫就直接把光绪皇帝叫来,当着几个大臣的面数落了光绪一番,政变就完成了,对于慈禧来说政变就是几句话的事情,还有必要跑到天津借荣禄的手来搞吗?
但慈禧要把光绪皇帝废掉也不容易,因为慈禧是作为皇帝的妈才有的权力,才有了太后的权威,如果废掉了光绪,就等于是废掉了自己的权力基础。
太后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要通过皇帝,什么叫垂帘听政?
太后坐在后面,前面坐着的是皇帝,太后才能借着皇帝发号施令。
后来在戊戌变法之后,慈禧也一度想废掉光绪皇帝,但却遭到了几乎所有朝臣的反对,尤其是两江总督刘坤一就认为,“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这句话当时流传的很广,也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同。
意思就是说我跟光绪之间的君臣之分是天注定的,更何况民间舆论、国际列强的各种舆论,也决定了不能废掉光绪皇帝。
所以后来慈禧想废掉光绪皇帝,她就发现其实是做不到的。
▲慈禧其实废不了光绪皇帝而导致慈禧与光绪关系决裂的,正是康有为对政治的误解。
康有为在得知了这个“内幕消息”后,便发动维新派人员“解救”光绪皇帝。
可笑的是,康有为一伙人当中竟然还想出了“围园杀后”的惊天计划,就是打算找光绪借几百个人把颐和园围起来捉拿慈禧。
这个计划的可笑之处就在于,靠着这几百个人不要说把慈禧抓起来杀掉,就是把慈禧软禁起来都绝无可能。
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政治运行,到了清代早已定型,皇帝一定是以孝治天下的。
只要慈禧在宫中,光绪就每天都要给太后去请安、陪着吃饭,甚至要陪着看戏。
如果光绪真的就靠着几个小臣去把太后抓了起来,在当时的舆论来说也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康有为对政治的理解基本就相当于一个乡村的土老帽看了几本地摊文学,就自认为对宫廷政治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外人也阻止不了他们的想象。
▲康有为完全就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妄人9月17日,光绪皇帝突然下了一道谕旨,大概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有个叫康有为的人,前段时间我要你去上海办报纸,你怎么还没走呢?
第二层意思是我觉得康有为这个人有点意思,所以我就召见了他一回;
第三层意思是说,康有为你不要再耽误了,赶紧去上海办报纸。
这其实是一道很普通的谕旨,但是在康有为一伙人看来就觉得不对了,他们认为慈禧是要动手了,而且还想象出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光绪皇帝非常倾慕康有为的才能,即便康有为是一个六品小官也仍然惦记着,还对康有为大加赞扬。
此时的光绪皇帝一定是被慈禧控制了,维新变法就要失败了,在皇帝被控制的最后一刻,为了保护康有为还不忘提醒康有为赶紧逃走。
于是康有为当场表态:皇帝对我有如此的知遇之恩,我怎么能跑呢?
皇帝有难,我们作为臣子,要发动各种力量去解救光绪皇帝。
后来就搞出了谭嗣同夜访袁世凯,鼓捣袁世凯围园杀后、叫上大刀王五这样的江湖人士去解救光绪皇帝等等的狗血剧。
但是站在光绪的立场,这道谕旨其实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康有为当时各种激进的主张让慈禧和光绪都感到了害怕,慈禧便干涉了这个事情,要光绪不能再用康有为这样的人。
此外恭亲王奕訢临死的时候也说过,康有为就是个广东小人,不能用。
而且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认为康有为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如果用这样的人,不要说主持变法,即便是待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都没什么好事。
当时几乎所有的高层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让康有为出局。
但是康有为是著名的变法人士,清朝也在变法期间,也不能把康有为治罪,就以让康有为到上海办报纸的由头让康有为出局。
9月18日,光绪从颐和园回到了宫里(谕旨是从颐和园下的,很可能是光绪与慈禧协同了立场之后发了这道谕旨)。
当天下午一个叫杨崇伊的人来到颐和园,恳请太后回朝训政,理由是光绪皇帝用的康有为那些人根本就不行,还打了一堆小报告。
慈禧在听了杨崇伊的话后,便决定回宫。
▲根据最新的研究,慈禧实际上当时并不想发动政变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回宫就是要发动政变,但是现在经过大量历史学家的考证,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慈禧太后的这次回宫可能是为了好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当时在山海关一带英国和俄国有不正常的军事调动,可能会引发边患;
第二件事是第二天光绪皇帝要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按照当时的舆论来说伊藤博文可能被清朝聘为客卿,主持清朝的变法,这对于慈禧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慈禧认为既然发生了这么多事,自己就要回宫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更重要的是,根据档案记载,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慈禧的行程也说明她的回宫并不是发动政变。
当天早上慈禧在颐和园用完早饭后就坐船到了万寿寺码头,上岸后到万寿寺上香拜佛,之后从广源头码头上船,顺着水路到了西直门,到倚虹堂码头找了处行宫少坐,少坐后换轿,从西直门到西安门,然后再缓缓进宫。
这就是慈禧从颐和园到宫中的整个过程,就这样一个节奏是在发动政变吗?
这完全是慈禧太后每次还宫走的正常程序,而且是浩浩荡荡大队人马提前准备好的一次还宫。
当天晚上慈禧确实与光绪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因为第二天光绪在接见伊藤博文、袁世凯的时候,根据当时的记载光绪有些打不起精神。
可以肯定的是当天晚上没有发生政变,因为如果发生了政变,光绪皇帝第二天也不可能独自出来接见外国客人。
其实在当天晚上,慈禧要求光绪皇帝不仅不能用康有为,还要把康有为抓起来。
到了21日,慈禧就发下谕旨抓捕康有为,给康有为定的罪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只是这八个字,没有别的。
因为康有为在17日接到了光绪皇帝的谕旨,所以在20日早上就跑掉了,因此慈禧也没有抓到康有为,结果却抓到了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也就是后来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这几天政局的变化特别复杂。
先说慈禧,21日发布抓捕康有为的谕旨后就觉得事情搞定了,便回了颐和园,跟上面说的程序一样,只是倒过来了而已。
再说康广仁,在他被抓后就屈打成招,供出了围园杀后的惊天大案,当然还包括康有为的种种狗血计划。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康广仁是个革命志士,在被抓后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声怒斥道,你们这些人不但要对皇上下手,还要对我们下手,要是再过几天我们的计划就要成功了之类的云云。
总之,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围园杀后的事情还真不是袁世凯告的密,而是康广仁招出来的。
▲关于告密的事,袁世凯表示自己是躺枪了这个惊天计划一泄露出来可就不得了了,慈禧在21日早上回到颐和园,当天晚上深夜就兼程回到了宫里,她决定发动政变,这个时候才能称为戊戌政变。
其实这次政变也没有血雨腥风,只是要各处宫门加强警备,之后就大肆搜捕维新人士。
对于慈禧来说,这就使她与光绪之间产生了不可弥补的裂痕,她没想到光绪竟然会计划除掉她,当然光绪对这件事也是一无所知。
之后就是大规模的捕杀,直到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对于慈禧来说,她要培养光绪,光绪要变法她也是支持的。
尽管光绪做了一些出格的事,但是没关系,慈禧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政治权威在背后帮衬着光绪,出不了什么大事,只是康有为不是个东西,先是要把康有为撵走,然后想把康有为抓起来,就这么简单。
但慈禧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要把自己给抓起来宰了?
这便对慈禧的人生形成了重大转折,导致了她与光绪之间的关系彻底崩裂。
▲康有为等人不仅让袁世凯躺了枪,还让光绪也躺了枪所以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导火索是什么?
就是康有为等人想象力。
康有为为了挽救所谓的维新变法,便搞了个“围园杀后”的惊天计划,这个计划泄露后直接改变了慈禧的心态,使慈禧认为光绪要杀了她,这才促使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
参考:
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 (清光绪二十四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确切地说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和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进行的一场生死较量。
这场政变以光绪皇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告终。
政变让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说到中国近代割地赔款的屈辱史,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为落后。
可是同样落后的日本,为什么从挨打者成为打人者?
这充分说明挨打和被打并非是命中注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中国的命运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生改变,就是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了。
所以每个中国人提到它心情都会非常沉重,扼腕叹息。
那么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掌握着国家命运的慈禧,为什么会极力反对变法?
关于这一点,网上有很多说法,观点各不相同。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并不反对变法,“无仇新法之意”。
这倒不是为了美化慈禧,而是历史事实。
因为变法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爱新觉罗的统治,慈禧和光绪在这一点上目标是一致的。
事实上,光绪在103天内发出100多道有关改革变法的谕旨,都是经过慈禧圈阅之后发出。
既然如此。
可是后来慈禧对变法的态度为了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主要是一件事的影响,那就是伊藤博文来华。
慈禧为什么支持变法?
甲午战争之后,局势非常严峻,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
大清是满清的江山,如果失去了,对慈禧来说是切肤之痛,等于爱新觉罗什么都不是了,慈禧自己也一无所有。
因此慈禧也觉得变法很有必要,她在召见盛宣怀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必须自强,列强欺我太甚。
”慈禧不光是这样想,而且积极行动起来。
洋务运动,就是变革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慈禧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家族利益,跟百姓无关。
对于变法,大臣们大多数是拥护的。
他们都是拿着大清俸禄的,穿黑衣保乌主。
大清灭亡,他们也会失去荣华富贵。
甲午战争之后,很多大臣上书建议,进行变法改革,希望大清强大。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康有为的“公车上书”。
光绪帝对变法更加支持,他在老师翁同龢影响下,积极主张变法。
需要指出的是,变法只是变革而不是革命;
只是维护大清统治,并不是要推翻大清统治。
因此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以及文武百官,大多支持变法。
既然如此,慈禧为什么突然变脸,对变法者残酷镇压,让变法胎死腹中呢?
首先慈禧是个强人,凡是强人都迷恋手中的权力,把权力看得比命都重;
古今中外没有例外。
而光绪变法是一石两鸟,希望通过变法扩大自己的影响,慢慢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慈禧靠边站。
光绪到了亲政的年龄,慈禧还是让他当橡皮图章,事事都要请示,显然极不甘心。
随着光绪的亲生母亲、慈禧妹妹和恭亲王奕訢先后去世,这让慈禧和光绪之间失去中间的调节人,矛盾不可调和,日渐激化。
起初光绪帝推行的改革,真实意图还没有暴露,慈禧对此可以容忍。
随着变法进行,光绪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有点咄咄逼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设议事处虽然变法如火如荼,但没有一样涉及到中国政体。
议事处的设立,初衷是为国家选拔人才。
但是光绪设立的这个议事处脱离了慈禧领导,只对光绪帝一个人负责,显然是架空了她老人家。
重用袁世凯光绪在变法时召见袁世凯,说出“此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这样叫人震惊的话,引起慈禧警觉。
虽然当时袁世凯,没有多大的权力,手中也只有7000人,但都是精兵强将,搞政变已经绰绰有余。
慈禧是搞政变的祖师爷,明白历史上的政变都是先下手为强,软禁或者杀了对方,再多的兵也都是树倒猢狲散。
伊藤博文来华1898年9月20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戊戌变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曾担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以私人的身份访华。
此人到访中国,其实并不奇怪。
中国变法正是看到日本维新十几年后,成为强国打败大清,举国形成共识,向日本学习维新,变法维新。
伊藤博文是日本推行维新的最杰出人物,所以很多抱有维新思想的官员对伊藤博文来华,寄予极大希望。
伊藤博文在清朝变法运动高潮抵达北京的消息,令维新派群情振奋,许多官员纷纷上书,奏请留伊藤在北京,待以客卿之礼。
有人甚至提出封伊藤博文为相。
在伊藤博文到访前,消息已经传出,慈禧的亲信非常敏感。
后来的报刊就有这样评论:“伊藤到津,皆云系康有为勾引而来,将入军机矣。
守旧者皆惶悚不安。
”御史杨崇伊听说后,立即上奏,呈请太后重新训政。
折中说“风闻东洋故相依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
依藤果用,则祖宗所传天下,不啻拱手让人。
”慈禧看了奏折如临大敌,心生杀机。
戊戌变法中推动者康有为、谭嗣同,都是一介书生,一道圣旨就可以将其免职。
可是光绪如果和日本人合作,那就如虎添翼,慈禧的权力难保。
所以在光绪会见伊藤博文第二天,即9月21日,慈禧先发制人,直接宣布“训政”,废除戊戌变法。
还是那句话,慈禧看来,自己的权力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大清江山,至于黎民百姓的利益,她老人家想都不会想。
光绪变法,也是将其作为斗争手段,来夺取权力。
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不能脱俗。
总之,伊藤博文的来华,是一个戊戌变法重大的转折点,也是触怒慈禧的重要因素。
参考:
\"戊戌变法\"仅仅进行了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
这次变法的失败,人们往往以为是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被慈禧太后强力扼杀的,其实真正原因应该是:光绪皇帝与那些只会空谈的书生们自作自受,误己误国。
光绪实行变法,顺应历史潮流,这对正处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大清来说,可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清政府中那些有远见的风云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以及袁世凯等人支持,就是慈禧也并不反对。
慈禧曾对光绪说:“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这句话亮明了慈禧对变法的态度:只要你们不动国家根本,做的不是太过分,我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本身就有放权的意思,如果以光绪为主的维新派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能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将改革凌驾于夺权之上,那么这次变得很有可能会取得圆满成功。
可是光绪帝太想掌权了,竟想架空守旧的军机大臣,掌握军政大权,甚至提出了“归权光绪″的要求,进而架空慈禧太后,这就触及了慈禧的底线:我可以看着你变法,但你的利益必须不能危及我的利益。
因而慈禧太后进行了有力反击:她要求光绪帝一连下了三道命令:一.下令免去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务,逐回原籍;
二.凡授任新职的二品
这引起了维新派的恐慌,他们密谋让袁世凯派军队围弑慈禧太后,而袁世凯转身就将维新派出卖了。
而\"围园杀后”就成了压倒慈禧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她发动了政变,囚禁光绪帝于瀛台,斩杀变法六君子于菜市口。
参考:
人们总是说光绪皇帝是傀儡皇帝,没有权力,在实际上从1889年亲政到1898年戊戌变法,将近十年的时间,光绪皇帝是有相当大的权力的。
虽然主要大臣仍然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任用的,自然视慈禧太后马首是瞻,但光绪皇帝可以任免三品以下官员,三品
而且谁都能看出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母子一体,但光绪皇帝更有未来,没有人故意要跟这个年轻皇帝对着干。
而且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帝党,也成为光绪皇帝的重要支持者,从各方面看,光绪皇帝都是稳步成长的核心力量。
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光绪皇帝包括帝党一心求战,也是希望通过拿下一场战争立威,彻底掌握军权和政权。
而且最好这个战争,规模、时间、结果都可以控制,当时看来小国日本是个比较理想的对象。
如果打赢这场战争,既能实际上削弱淮军实力,又能彰显国威,皇帝英明果敢,大臣足智多谋,将士勇猛无前,总之益处多多。
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战争,慈禧太后是不希望打仗的,她的心思都用在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上,她希望风风光光的办个寿辰,自己颐养天年。
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军国大事,也不能丢了大清面子,战争的阴云还是越来越近。
慈禧也不得不让步,削减寿辰庆典。
一是国家大事,不能为了庆典输了战争。
二是儿大不由娘,皇帝想要战争,大臣们摩拳擦掌,慈禧也不能硬挡,难到还怕小日本不成!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即便如此,慈禧太后都没有收回权力,皇帝还是皇帝,继续干,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事情是后面的事情。
但战争失败,对光绪皇帝来说太刺激了,太羞辱了,本想有一番作为,从而扬名立万,却被揍的鼻青脸肿,没脸见人。
光绪皇帝急于找回面子,行事风格更加激进,更加不顾后果!光绪皇帝不仅将老师开缺回籍(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说,光绪与老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法切割),而且架空了军机处,清朝军机处相当于内阁,光绪皇帝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四品章京也就是秘书实际行使军机处权力,军机处的大臣已经基本上不召见了,这些大臣也都识趣的称病不朝了。
这些章京就是后来的戊戌六君子,在这些章京的策划下,开始了著名的百日维新,下了上百道圣旨,全是布置的各种改革创新措施。
但地方响应不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实施。
光绪皇帝裁撤的官员纷纷抱怨,到慈禧太后处诉苦,慈禧太后也要求光绪皇帝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随意改动祖宗之法。
光绪皇帝还向几个章京抱怨,自己位置可能不保,有可能在天津阅兵时被政变,希望林旭等想办法。
主持变法的章京急皇上之所急,不惜用激进的手段来改变皇帝的不利处境!章京们得出的结果,认为是太后限制了皇帝的手脚,可能不利于皇帝,只要控制了太后,就没人敢阻挡皇帝了,从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种想法何等幼稚,殊不知太后才是光绪皇帝的护身符,只有完全接盘了太后的政权,皇帝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也可见皇帝的新班底是多么激进、幼稚和急于上位,不惜制造母子反目!其中最有侠士作风谭嗣同,文武双全,不仅结交了大刀王五这样的江湖英雄,还要制定先发制人的计划,大家熟悉的事情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配合围园杀后或者围园囚后!但慈禧太后得知了这个计划,匆匆返回紫禁城,质问光绪皇帝竟敢谋我,这才是慈禧太后震怒的原因。
慈禧太后立即行动,逮捕了光绪的章京们,而且未经正式审讯就将六君子斩于菜市口。
这种事情没办法审讯,连罪名都没法说,只能快刀斩乱麻!她无论如何不相信,自己当亲儿子养育多年的接班人,竟然敢围园杀后,真是养了白眼狼!很难说光绪皇帝是否知道这个计划,光绪皇帝是矢口否认的,但母子之间已经失和。
慈禧又一次宣布垂帘听政,光绪被囚禁瀛台,只有上朝时充当一下木偶。
但维新派没有全军覆没,康有为和梁启超则逃亡日本,成立了保皇党,甚至伪造了皇帝诏书,与皇帝合影照片,编排了舞台剧,康有为俨然成了托孤大臣,要救皇帝于水火之中。
保皇党不断的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伤口上撒盐,慈禧动不动数落光绪不孝,是白眼狼,光绪皇帝百口莫辨,处境越来越不好。
帝后失和,还引发了皇室其他人对帝位的觊觎之心,虽然暂时妥协成为立大阿哥,仍然由此引发极端仇视外国使团、导致义和团入京和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逃往西安),一度濒临亡国的境地。
这种失和,一直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隔一天双双驾崩才算结束!
参考:
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就是激进,不过百日时间,光绪帝就在一群毫无治世经验的书生们的簇拥下开始发布政令、政训,而且这些政令都没有经过深入的调研、验证,很多都根本不成熟,除了一腔热血就是荒腔走板,有时一天数令,前后矛盾,弄的地方官员无所适从。
比如废八股办学堂,这个影响中国数千年的科考制度,要求一夜之间废除,这将直接影响数百万童生,数十万秀才,数万举人、状元,还有翰林院那帮老爷们的出路、生计,这其实得罪的就是天下读书人,而且康梁革新一党行事极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到最后拿下慈禧的想法都付诸行动了,还有什么不敢为之的?
他们只是下政令拼命废除旧的,却没有好的方法生出新的,换一句话说,你砸了人家的锅,总得给口饭吃吧,把人吃饭的路都堵绝了,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就拿废八股兴学堂来说,要兴那么多取代科考制度的新学堂,总得有房子兴建预算吧,没有。
咋办?
下令宗祠、庙宇改建,这一来得罪了所有家族势力和传统宗教人士,国内三大寺庙集体反对,并收买高官,向慈禧请愿,说维新派要推崇洋教,灭佛灭道,矛头直指光绪帝。
这还得了?
要知道修铁路慈禧还怕破坏风水,更何况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到现在还是慈禧的切肤之痛?
另外,精兵简政原本是一个好政策,裁撤冗余衙门更是好事情,但是短时间内下令裁撤一大堆部门,又对裁撤下来的官员没有合理安置政策,弄得怨声载道,那些将要被裁撤的官员很多还是慈禧太后的亲戚,更不用说很多王爷、朝中大臣的门生故旧。
更重要的是,那么短的时间,要办那么多事,革新派又动不动重处执行不力的官员,从来不宣导解释,结怨愈重,反对声浪上至朝堂文武,下至地方官民,光绪帝被一群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味空谈的腐儒裹挟着,天天下政令,如果慈禧再不出面收拾时局,那天下真的就要立即大乱了。
最后,革新派那几个书生眼见形势汹汹,居然兵行险招,要拿下慈禧,这才彻底决裂,害苦了光绪。
所以,真正触怒的还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天下人心。
甲午战争给慈禧太后留下了深刻、痛苦的记忆,原本也是坚决支持革新,问题是革新的目的是江山永固,康有为的革新再继续下去就是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了。
慈禧太后眼见局面不可收拾,不得不出面干预,而这个时候时候他们要铤而走险连慈禧一起收拾了,先不说袁世凯支不支持,关键是朝野主流都已经反感了,即便真的收拾了慈禧,同样是天下大乱。
袁世凯是经世致用之才,除了老谋深算,更是知道治国的厉害关系,怎么会跟一帮空谈误国的疯子共谋大事?
所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的是真理。
参考:
戊戌变法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谜团没有能解开。
这么说,目前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理解,爱好者在第一层,学界在第二层,但是事实真相可能是在大气层。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戊戌变法至今有几个不解之谜还没有解开。
01、为什么戊戌变法实际主持人是没留过洋一句英文不会的康有为?
而不是精通英文出使过美国光绪帝最信任的户部侍郎张荫桓?
在光绪帝选中康有为实行变法之前,光绪帝最信任的大臣是户部左侍郎兼礼部左侍郎加尚书衔的张荫桓。
论资历,论见识,张荫桓比康有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张荫桓是当时清朝三品
换言之,张荫桓不但见过猪跑,还吃过猪肉,甚至在养猪场待了好几年。
康有为公车上书时和张荫桓搭上线,因为两人都是广东人,而张荫桓对康有为的评价是“有热血但是少见识”。
更何况说起来张荫桓也是朝廷重臣之一,怎么也比康有为这么一个官场新人更受光绪帝信任,甚至康有为能成为“明星”,完全是张荫桓在背后一手操作的,康有为被御史保举的奏折目前有确凿的证据是张荫桓花钱买的。
既然张荫桓是康有为“爆红”的幕后黑手,而且论见识论资历论光绪帝信任度,张荫桓都远超康有为,那么为什么戊戌变法实际主持人是康有为?
02、光绪帝与翁同龢情同父子,为什么变法前夕翁同龢故意触怒光绪帝故意离开京城?
传统观念里都说翁同龢是被慈禧故意赶走的,但是学者们通过梳理翁同龢日记,当时的奏折、上谕;
目前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翁同龢不是慈禧赶走的,是光绪帝自己赶走的。
翁同龢被光绪帝赶走的导火索是光绪帝要翁同龢以他的名义保举康有为,翁同龢大为不满,公开顶撞光绪帝,表示张荫桓本人是二品大员,完全有资格保举康有为,为什么张荫桓自己不保举,非要撺掇光绪帝让他来保举?
结果光绪帝被翁同龢激怒,当天就下旨罢免了翁同龢所有职务,让他离京回家养老。
翁同龢日记里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情。
不过翁同龢日记也暴露了几个问题:在戊戌变法前光绪帝已经和张荫桓密谈了好几个月,甚至光绪帝重用康有为,都是张荫桓在背后指点;
(张荫桓)可是戊戌变法实际操作中为什么如此操切?
张荫桓和光绪帝究竟在背后密谋一些什么?
翁同龢知道了什么?
为什么故意触怒光绪帝借故离开京师这个旋涡?
为什么说翁同龢故意离开京师?
是因为翁同龢被罢职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去到担任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的侄子家,目的就是在侄子这儿,侄子因为是江西藩司(副省长兼民政厅财政厅人事厅交通厅厅长),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朝廷的信息,换言之,翁同龢一定知道光绪帝与张荫桓密谋的事情了不得,属于“一步天王一步死亡”,所以翁同龢才借故离开京师这个旋涡,可张荫桓是纳捐出身,就算谋划成功,他也当不了军机首辅,汉军机大臣必须是进士,左宗棠当年也是破例赐了一个进士出身才当上军机大臣的。
翁同龢其实是在等光绪帝与张荫桓成功后,请自己回去做军机首辅,毕竟帝党里除了他,没有其他人有资格做军机首辅。
而戊戌变法失败后,翁同龢遭到慈禧太后“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来看,慈禧虽然愤怒光绪帝,但是同样不打算饶过“侍主不忠”的翁同龢。
03、李鸿章为什么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当初宣扬张荫桓想杀他?
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导火索是光绪帝罢免了礼部六堂官事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李鸿章也在同一时间被免除了总署大臣职务,而且光绪帝还专门叮嘱不允许李鸿章在总理衙门行走。
当时清朝总理衙门其实就是外交部,光绪帝不允许李鸿章在总理衙门行走,其实就是不准李鸿章再干涉外交事务。
而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是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
九月二十日慈禧不但回到紫禁城亲自和光绪帝一块接见了伊藤博文,更在九月二十一日宣布重新训政,这也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
而戊戌变法失败后,一度传慈禧要杀张荫桓,当时日本驻华大使还拜托李鸿章营救张荫桓,而李鸿章直接对日本大使表示,张荫桓虽然曾经是他部下,但是张荫桓在戊戌变法期间想啥他,不过第二天李鸿章还是上了保张荫桓的奏折。
这里又有几个问题,为什么伊藤博文访华让慈禧如此暴怒?
为什么光绪帝罢免李鸿章总理衙门行走职务被李鸿章认为是张荫桓想杀自己?
为什么日本驻华大使要李鸿章营救张荫桓?
看了一下,这都一千七百字了,我就直接说结论了,想看完整版的请大家多多给我在西瓜视频点赞,我在西瓜开了一个视频节目,就叫兰台,如果大家点赞多,我就在西瓜视频专门做一组戊戌变法的专题。
结论:光绪帝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不是内政,而是外交;
张荫桓和光绪帝密谋的是与日本英国达成英日清三国同盟,这件事日本是非常赞同的;
而李鸿章以及李鸿章背后的慈禧支持的是“清俄联盟”。
光绪帝和慈禧都知道“挟洋自重”的道理,慈禧也许不知道“清俄联盟”和“英日清三国同盟”的区别,但是肯定知道英日清三国同盟一旦达成,她就再也制衡不了光绪帝,而光绪帝在英日支持下完全可以把她架空。
这也是为什么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帝放着精通英文出使过美国和欧美列强关系良好的二品大臣张荫桓不用,用康有为这么一个土炮主持变法的原因。
(戊戌变法)因为变法其实是幌子,或者说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秘密达成英日清三国同盟,这件事只能交给张荫桓办理。
罢免李鸿章总署大臣,接见伊藤博文(甚至可能任命伊藤做军机首辅)这在慈禧看来是英日清三国同盟要达成的先兆,所以她先发制人。
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说“光绪帝罢免他总署大臣职务其实是张荫桓想杀他”的原因。
综上所述,光绪帝和慈禧都知道“挟洋自重”的道理,光绪帝想借英日清三国同盟达到自己固权的目的;
可光绪帝这么做在慈禧看来,就是不给她留一条活路。
在慈禧看来,如果光绪帝有“英日两国”全力支持,那么她的生死也就在光绪帝一念之间了。
最后,想看完整戊戌变法幕后黑手张荫桓的朋友,请去西瓜视频多多点赞,还是“兰台”这个ID,如果大家点赞过千,我就先把戊戌变法幕后黑手张荫桓在西瓜视频做出来。
参考: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跟康有为的急功近利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好大喜功,不仅导致变法同仁的牺牲,也使得光绪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1898年6月9日,光绪前去颐和园向慈禧请安的同时,正式向这位大清帝国的实际掌舵者提出了自己的变法计划,慈禧表示同意。
6月10日,光绪命翁同龢起草《明定国是诏》,交给慈禧审查,慈禧看完后,批准。
6月12日,光绪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变法一开始,光绪便连续颁布了二百四十多道最高指示,涉及帝国的方方面面,大小事务,变法的规模之大,决心之强,世所罕见。
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却在一百零三天之后戛然而止。
同时,变法的主要负责人光绪被软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所有新政措施中,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均被废除。
这样的一个变法结果,事实上,是由康有为一手造成的。
那么,康有为是如何造成这样一个冤案的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围园劫后”计划的失败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的“戊戌政变”的主流版本如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变法的英雄,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是变法的阻挠者,而光绪则是这场变法中的受难者。
但事实并非如此,康有为在这次变法中不应被称为英雄,而是导致这场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
1898年9月14日,也就是变法的第九十六天,这一天,康有为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围园劫后”。
因为在康有为看来,变法的进度实在太慢了,虽然光绪已经下了几百道旨意,但却遭到了保守派极为强烈的反对,正儿八经被执行的政策却寥寥无几。
于是,康有为在这一天酝酿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兵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杀掉一切阻碍变法的大臣。
事实上,康有为的这种想法在此前就已初露端倪,他曾说过:只要有皇帝支持,再有一位手握重兵的人支持,杀掉几个一二品的大官,我们的改革就成功了。
什么是书生之见,这才是真正的书生之见,纵观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但凡变革,哪一次不是腥风血雨,如果都像康有为这样想,何谈变革。
然而,康有为不但这么说,他还真就这么做了。
1898年9月11日,康有为上奏光绪皇帝说:我们应该把袁世凯召进京,把他拉入我们的阵营。
光绪同意,立刻召袁世凯进京。
在康有为看来,要得到一个手握重兵的人支持,这个人非袁世凯莫属。
当时的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手握七千新建陆军,且距离北京非常近,如果“围园劫后”计划实施,袁世凯是最佳人选。
除此之外,康有为选择袁世凯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在筹办强学会的那段时间里,得到过袁世凯的赞助,袁世凯不仅自己为强学会捐赠了五百两银子,更是主动加入强学会,为强学会跑前跑后。
总体而言,康有为对袁世凯充满了期待。
但是,与“老油条”袁世凯相比,康有为在政治上显然是稚嫩了些。
有时候,理念上的差别,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致命性的,而康有为也将为他的选择付出惨重的代价。
9月15日,变法第九十七天,袁世凯到达北京,下榻法华寺,准备觐见光绪皇帝。
这时候的北京城已经显得不同寻常,谣言四起,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而这次变法的主角光绪,同样也坐立不安。
因为他最近一段时间改革幅度太大了、太激进了,改革期间几乎是一天下一道命令,一下子任命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四人参与新政,又在关键时刻召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进京。
光绪帝的这一连串动作,自然一下子触动了顽固派敏感的神经,他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因此,顽固派的领袖刚毅以及徐桐等人,便联合起来到慈禧跟前告了光绪一状,慈禧也觉得光绪皇帝最近步子迈的太大了,也想要敲打敲打他。
因此,她把光绪叫过去狠狠地训了一顿,大意是你给我安分点,如果再跟着康有为、梁启超胡闹的话,那么这个皇帝你也就不要做了。
光绪一老实孩子被慈禧这么一吓,极为惶恐,立刻写了一封密诏,命杨锐带给康有为,大意是缓和事态,让改革变得温和一些。
但光绪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不幸正是因为这封密诏开始的。
因为这封密诏到了康有为手中之后,被他精心篡改了,篡改后的密诏版本部分摘录如下:朕屡次极谏,太后更怒。
今朕位几不可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与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
这份经康有为篡改过后的密诏,就差将造反两个字写在纸上了。
所以,这份密诏必然是伪造的,光绪虽然政治才能差些,但断然也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那么,真正的密诏去了哪儿了呢?
一直在杨锐的手里,因为当十年后,光绪和慈禧同时去世的时候,杨锐之子才将密诏原件交给了都察院,密诏的内容至此真相大白,光绪的原话是让康有为去上海避一避,改革的事情先缓一缓、放一放。
9月18日,变法的第一百天,康有为见到了杨锐托人带给他的光绪密诏,看完光绪的原话之后,康有为失望了,但他也不想就这么算了,为了变法成功,他决定铤而走险,于是就开始了上述的一幕,他将光绪的密诏进行了篡改,他要通过光绪的这份“密诏”,让他的“围园劫后”计划变得正大光明。
随后,康有为找到谭嗣同,让他去袁世凯下榻的法华寺,说服袁世凯起兵。
与此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康有为找到了一个叫毕永年的人,告诉此人,一旦他的计划失败,就让此人带人进入颐和园捉拿慈禧。
康有为表面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事实上却漏洞百出,先不说袁世凯会不会起兵,单就是第二份计划,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叫毕永年的人,可能连颐和园都没有进去过,指望他去捉拿慈禧太后,无异于天方夜谭。
巧合的是,这天晚上七点左右,御史杨崇伊在庆亲王奕劻的带领下来到了颐和园,他给慈禧上了一个五百字左右的奏折,请求慈禧撤销戊戌新政。
他给慈禧的理由是这样的:康有为这帮人把大清朝搞的乌烟瘴气,等他们修理完我们这帮老臣之后,就会对太后您不利,如果再放任他们这样胡闹下去,会威胁到我们大清朝的根本。
听杨崇伊这么一说,本来就对戊戌变法不看好的慈禧再次动摇了,在她看来,一旦变法成功,他作为大清帝国的掌舵者的地位将会不保,她正是依靠这些顽固派的人来统治天下,如果这些人都被整下去的话,那么她的地位也将不保。
权衡利弊之后,慈禧选择相信前者,在顽固派与维新派之间,他选择了顽固派。
随后,慈禧答应杨崇伊,第二天就从颐和园回宫,主持大局。
晚上九点左右,带着康有为使命的谭嗣同来到了袁世凯下榻的法华寺,让袁世凯举兵勤王、杀荣禄,软禁慈禧。
但根据事情最后的发展情况来看,袁世凯并没有答应谭嗣同的请求。
9月19日,变法第一百零一天,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宫,打了维新派一个措手不及。
慈禧回宫,意味着康有为的“围园劫后”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了。
慈禧回宫后,直接告诉光绪,你从明天起迁居瀛台。
这时候,事情还尚有挽回的余地。
9月20日,光绪帝亲政最后一天。
这一天,见势不妙的康有为逃往天津,后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往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逃亡生涯。
康有为这一走,只留下了一个被他坑了的孤苦伶仃的光绪皇帝,光绪的政治生涯在这一天彻底终结。
9月21日,政变当天,沉寂了三个月之久的慈禧重新临朝,发动了他一生之中的第三次政变。
这天早朝,慈禧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颁布了两道重要的命令:一、从今以后,大清帝国的一切还是由我说了算,光绪皇帝以后说话不算数了。
二、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着革职查办,并其弟康广仁,均着步军统领衙门拿交刑部按律治罪。
9月29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罪名是“大逆不道,妄图劫持皇太后。
”那么,在这场政变中,是否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而导致政变发生的呢?
事实上,袁世凯确实告密了,但他告密的时机实在慈禧发动政变之后,也就是说,袁世凯的告密不是慈禧发动政变的起因,而是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戊戌六君子”在犯了妄图“劫持皇太后”这样的大罪之后,八天后才被处决的原因。
因为在这八天时间内,袁世凯害怕事情暴露,自身受到牵连,于是在九月二十日回到天津后,便向荣禄坦白了所有的来龙去脉。
袁知事不谐,乃大哭失声,长跪不起,跪求荣为做主。
之后,荣禄将袁世凯的密告带到了北京,慈禧知道“围园劫后”的阴谋后,怒不可遏,下令抓捕所有参与此事者,因为政变之初慈禧并没有抓捕谭嗣同等人的命令,只是下令抓捕康有为以及其弟康广仁,所以谭嗣同他们并没有跑,当慈禧知道“围园劫后”的阴谋后,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抓了,之后,“戊戌六君子”被残忍杀害。
至此,这场维新变法宣告彻底失败。
结语戊戌变法之所以落得这样一个结果,康有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本人仅仅是一个六品小官,光绪在政治上又缺乏历练,缺少政治经验,并无实权,而他们的对手则掌握着大清帝国的所有政治、军事力量的顽固派。
在这样的环境中,康有为却天真的想要“围园劫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终的结果是他不仅连累了光绪皇帝,更连累了整个维新派。
参考:
有历史学者认为,1898年9月4日,光绪帝擅自罢免礼部六堂官,并授予维新人士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四品卿衔,担任军机章京,参与新政。
光绪此举挑动了慈禧的敏感神经,成为慈禧发动政变的导火索。
按照当时规定,光绪帝任免高级官员须先请示慈禧,而且二品
很显然,光绪罢免礼部六堂官,已是违背了帝后之间的游戏规则。
但从慈禧后党来看,由她发起的戊戌政变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甲午惨败让大清颜面尽失,终于刺痛了麻木中的清政府。
1898年春,光绪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
”,慈禧知道后,大怒说:“他不愿坐此位,我早已不愿他坐之。
”,后经庆亲王劝解,慈禧说了句:“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
”慈禧也不算是完全的守旧派,之前她曾支持过洋务运动,而叫停戊戌变法,最根本的原因是,光绪帝的步伐越过了她所以容忍的底线。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此后,一道道新政犹如冰雹一样,从天而降砸向清政府的各个衙门。
新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诸多方面,其中经济类达七十多件,文教类达八十多件,政治类达九十多件。
许多地方官员一时无所适从,大多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甚至置之不理,而守旧派的高官则纷纷向慈禧投诉。
1889年大婚后的光绪帝虽已亲政,但在重大事情上仍听命于慈禧,事前请示,事后汇报,并且还要接受慈禧的监控,基本上,他就是个透明人。
他的一举一动,坐在颐和园的慈禧基本上一清二楚。
9月14日,光绪帝赴颐和园请示慈禧,是否可以实施由维新党人提出的开懋勤殿,即“选集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
这个懋勤殿,在今人看来也不能开,这不是意味着列强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你了么?
更不用说,一向视权力如至宝的慈禧了。
慈禧否决了开懋勤殿,一旦开了懋勤殿,其内部成员不受品秩限制,直接对皇帝负责,表面看是一个政府咨询机构,实际上成了政治决策机构。
那么军机处、总理衙门等议政机构就成为了执行机构,这明显是对现状和慈禧权力的严重挑衅。
从慈禧的立场上看,一旦开了懋勤殿,那么帝后之间的政治权力关系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十天前(9月4日),光绪罢免了礼部六堂官,十天后就急着要开懋勤殿,这夺权的节奏太过明显,也太快了。
第二天(9月15日),光绪帝下了一道密诏,其中提到,慈禧曾拿皇位威胁光绪,叫他变法步伐不要迈得太大,意思就是不能将那些旧派老臣尽行罢黜。
光绪在密诏中询问,在慈禧允许的范围内,有何良策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即一来能保住他的皇位,二来能将旧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免,顺利实施变法。
此诏由杨锐带出交给了维新党人,由此引发了维新党人打着“救驾”的招牌,密谋“围园劫后”,从而将事情复杂化了。
其实当时帝后的关系还没有水火不容的地步,光绪帝的处境也没有到维新党人所想象的那种危险境地,但维新党人之所以执意要发动“围园劫后”政变,有着他们的小算盘。
维新派认为,变法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光绪手中无实权,如果除掉绊脚石慈禧,那新法必定是一路畅通的。
此外,他们还认为光绪帝为保皇位,会乖乖听从慈禧的话,同样对新法不利。
于是,维新党人将一场救国变法运动转变成了“奉诏救驾”的戏码。
与光绪帝一同卷入维新派密谋的人,还有袁世凯。
维新党人通过打探袁世凯的态度,得到的情报是袁世凯倾向支持维新变法,于是奏请光绪帝提拔袁世凯,以便彻底将袁从后党阵营拉拢过来。
但事实上,袁世凯虽倾向变法,但与维新派也不是一路人,他并不赞成维新党人激进的改革理念。
9月16日,光绪帝将袁世凯从地方官提拔为京官。
不少史学家认为,这是光绪帝的一大败笔,此举引起后党阵营的高度警觉。
上图为康有为光绪此举给后党的一个信号是,他正在寻求军事后盾。
袁世凯从出使朝鲜到编练新军,其能力众人有目共睹。
关键时刻被提拔,很明显帝党这是在拉拢袁世凯,试图向现有权力格局发起挑战。
9月18日,帝党和后党都在暗中各自为政变做着准备。
庆亲王奕劻去颐和园上奏慈禧,请慈禧“即日训政,以遏乱萌”。
慈禧于19日便返回皇宫,一路上并无特别急匆匆的表现,可见,她对于目前的局势还是有绝对把控力的。
那么当时她是否已经知道了维新派要发动的“围园劫后”,这事就关系到袁世凯身上了。
袁世凯的确是一个告密者,谭嗣同于18号与他在法华寺见面,二人商议了举兵“围园劫后”的密谋。
维新党人的计划是,先发制人,先诛杀荣禄,铲除慈禧的军事后盾,然后再围攻颐和园,并要挟慈禧放权给光绪帝,而要办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就是袁世凯。
但是袁世凯是否真的愿意参与此事,这是要打个问号的。
20日,袁世凯曾向光绪帝进言,说“古今各国变法非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忍耐待时,步步经理,如操之太急,必生流弊。
”,他还说,即使变法,也必须有如张之洞这样的持重的老臣主持,新进猛士阅历太浅, 办事不缜密,一旦有疏忽,怕是累及皇上,便是天下不幸了。
上图为戊戌六君子慈禧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当时要捉拿的只有康有为,这说明当时她还不知道“围园劫后”的密谋。
那么袁世凯是何时告的密呢?
这也是史学界一个争论的难题。
有学者从时间上推算是22日晚,因为袁世凯在天津于21号见了荣禄,第二天杨崇伊乘专列抵京密报给了慈禧,之后才大肆抓捕康党人士。
事后,袁世凯在荣禄的力保下,留了颗人头,将功折过,逃过一劫,还是回小站练兵去了。
而参与 者们,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和梁启超都逃到了日本,戊戌六君子被杀。
慈禧太后又一次赢得了政变的胜利,继续她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
参考:
首先明确一点,慈禧她并不反对革新。
为什么这么说呢?
慈禧如果反对革新,根本就不会有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幼童留美、北洋新军等等改革举措,这些都是经过慈禧的点头,方才能实施的。
当时,若没有慈禧的点头,别说是训练新军、购买军舰,你哪怕就想是换一个衙门的名称,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慈禧本身并不反对改革,如若光绪只是单纯的进行改革,慈禧也并不会反对他。
可是,光绪的改革实在是操之过急,在没有完全掌控实权的情况下,就大刀阔斧的想着将慈禧和守旧派赶出朝堂,并彻底地改换清朝百年来所遵循的祖制,这等作法无疑是自寻死路。
须知温水煮青蛙永远要比开水烫青蛙来得稳妥许多,在没有彻底掌控局面之时,慢慢将青蛙弄死,这才是正道,如若不然直接用开水,不但有可能让青蛙跳出,甚至自己还会被热水烫的一身泡。
慈禧不反对光绪,只是反对光绪利用改革去剥夺她手中的权力,去伤害到祖宗江山的根基。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百日维新的多数改革(不包括尊孔圣为国教、以孔子纪年)若能完美的推行下去,于国于民皆大为有利,好比制订宪法、开国会、君民合治、满汉平等、断发易服、鼓励民办企业、废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裁减冗官等等,这些改革举措皆是利国利民之举,若能实施下去,中国必定盛矣。
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对于慈禧、守旧派官员来说,无疑是在剥夺他们的权力、挖大清的祖坟。
开国会、满汉平等、断发易服、废八股、裁减冗官,这桩桩件件都是慈禧和守旧派官员所不能容忍的举措。
在他们看来,什么满汉平等,什么断发易服,这就是在掘大清的坟墓,大清何以为大清?
满人统治的大清才叫大清,要是满汉平等,要是断发易服,这大清还是满人能作主的大清吗?
这不就是要让大清亡吗?
大清若亡,他们的权势、财富也会瞬间消失一空,你说就是这样的改革,他们能同意吗?
慈禧和这些守旧派可不是什么大公无私之人,更不是为国为民之人,他们都是一群利已主义者,只在乎自己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从来不会为长远考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以自己是否能得到利益为前提,若是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们也是万万不会做的。
以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为首的“洋务运动”,它为何能够成功推行?
归根结底在于洋务运动的改革都只是一些浮于表面的改革,并未试图去根治清朝诸如官员臃肿、贪污盛行、军队战斗力低下等核心问题,无论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训练新式海陆军也好,还是选送留学生出国也罢,其核心思想并非是为了强大中国,而是为了给清朝打一针强心剂,让它多活几年而已。
简单的说,洋务运动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保护慈禧这些既得利者的利益而服务,并非是为了中国自强而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慈禧不反对洋务运动推行的原因,因为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她和大清的统治,并非是为了剥夺她和大清对天下的统治,所以她这才支持洋务运动。
光绪推行百日维新的初衷绝对是好的,其所有的改革举措都直击现在清朝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诸如官员的无能与腐败、腐朽的政治体系、战斗力低下的军队、落后的文化教育等等,他所实施的所有改革都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存在的,极具可实施性。
固然光绪的改革实质上也是在为了维护大清的统治,但相对于洋务运动,光绪的改革却也同时在拯救中国。
然而,光绪虽有自强的愿意,却无治国的能力,他有雍正为国为民的心思,却无雍正运筹帷幄的能力,他满腹经纶,可却只知纸上谈兵。
这样的光绪,注定不适合当皇帝,更不适合当一个想要推行新政的皇帝。
要想推行新政,首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实权皇帝,要镇的住手底下的官员,光绪显然做不到,他要做的到,袁世凯就不会背弃他,改投慈禧。
其次就是要会用人,雍正推行新政时所任用的李卫、田文镜等,他们都是实干派,都是久经官场的老油条,而光绪却用的都是一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根本不懂官场那些弯弯道道,更不知道如何理政,让一群书呆子去推行新政,这就等于是在自寻死路。
最后就是要会笼络人,雍正推行新政永远都是打一批人,拉一批人,听话就升,不听话就贬。
可是光绪却是一棒子打死,除了维新派那些人,其他一概不用,不管你听不听话,都不会用你,当时光绪连自己的师傅翁同龢都不用,反而还因为翁同龢劝他改革要慎重,将他直接弃用。
要知道,翁同龢可是江浙派的领袖,弃用他,就等于是弃用江浙派,将他们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光绪推行的百日维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纵然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都很好,可谁叫它碰到的是一个不会当皇帝的皇帝,而且还是没有完全掌控实权的皇帝呢!
参考: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百日维新,也就是戊戌变法。
变革者是一直无法实际掌权的光绪皇帝,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也是骨干力量,毕竟是他把康有为介绍给光绪皇帝的。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点,第一点是变法时,慈禧已经半放手,换句话说,她名义上已经还政于光绪帝,当然了,真正的实权还在她的手里,毕竟撑权了那么长时间。
第二点就是,慈禧最开始时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慈禧就一个要求,就是有些能变,有些不能变,但具体什么能变,什么不能变,她又没有给个定数,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的利益不能动,她的权力不能动。
众所周知的是,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告失败,结局以光绪从此被囚禁在瀛台,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以谭嗣同为代表的六君子被杀为结束。
那我们就会奇怪了,为啥慈禧开始时虽然没有明确赞成,但至少也没有反对,可后来为什么突然用雷霆手段残酷镇压了维新运动?
很多人说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
其实,这件事有个先后顺序,我们就来说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慈禧为什么突然由放任变成镇压甲午战争惨败后,光绪悲愤欲绝,誓要改变国家积弱的一面。
康有为看到了机会,他雄心勃勃,他此前已经写过几次关于变法的折子,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变法必定成功的把握,就连光绪也没有。
可是,不变怎么办?
不变就会面临亡国的风险,光绪这个时候还年轻,他的人生还长,他是有使命感的。
梁启超后来有过关于此时光绪帝的心理描述,准确命中了光绪帝当时的矛盾心理,总之,光绪认为不变就要面临亡国的危险。
所以,变法是箭在弦上,也是势在必行。
而慈禧是什么态度呢?
费行简的《慈禧传信录》中记载,慈禧是这么跟光绪说的: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慈禧的态度其实也明确,就是如果你有使国家富强的法子,你自去施展,为娘的不牵制你。
但是,慈禧的态度为什么后来发生了转变?
这个时候,光绪这个时候却非常膨胀,也可以说成是急于求成,心急火燎,他叫来奕劻,让他转告慈禧自己要变法图强,拯救清王朝。
按道理说,这个并没有什么,是可以说的。
但是,光绪情绪很激动,他几乎是拍案而起,大吼大叫,说如果不同意,自己就要退位,自己不做亡国之君。
这个就奇怪了,前面慈禧已经说过,你有富强的法子,自去施展,她是有个表态的,你这边为什么要用激的手段?
再说了,你可以直接去说啊,你非得让人转告?
而且奕劻原本就不是变法的支持者,这个人是晚清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贪得无厌,贪到失态,让人瞠目结舌,但咱们题不在这里,所以不多说。
他转身去颐和园见慈禧,慈禧还政后,一直住在颐和园。
然后把这个话给传歪了,他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惹得慈禧大怒,说他不愿意当这个皇帝,我还不乐意让他当呢。
然后这个奕劻转回到紫禁城,又歪说了一番,说慈禧不反对,你该干就干你的。
这首先就没有开个好头。
光绪这边以为得到了慈禧的支持,所以马上就着手实拖,光绪24年4月23日,公历是1898年6月18日起,变法开始推进。
变法内容涉及到一百八十多条,全面囊括了生活、军事、学习等等。
但是,变法刚开始,慈禧就感觉不爽了,古往今来,但凡是变法,是肯定会触及旧势力的利益,慈禧这个时候完全抛弃了自己之前说不干政的承诺,直接发了三个命令。
第一,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这等于掌握了京津地区的兵权。
第二,规定以后新任命的二品
第三,将翁同龢削职,直接把光绪的智囊给裁了。
这三个决定,每一个都等于是掐住了维新派的咽喉。
怎么办?
光绪气得几乎绝食,反击也随之而来,他的反击从裁官开始,先把京城里一些闲散衙门给裁了,许多贵族和官员强烈反对,并且在慈禧面前添油加醋的诋毁,这又触怒了慈禧。
二、慈禧的雷霆手段7月30日,光绪又写了一道圣旨,表明了自己变法的原因和决心,甚至说变法不成,自己皇位绝不能保这样的话。
不敢明发啊,让人偷带出去给维新派, 同时命令康有为去上海,这个时候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因为有无数人要求逮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等维新派。
八月初三,公历是9月18,御史们请求慈禧复出,捉拿康有为和梁启超,而这个时候,光绪帝的圣旨才到康有为手里,他们一看光绪的决心和皇位不能保这样的话,顿时斗志昂扬和感动痛哭,发誓要跟慈禧决斗到底。
怎么斗?
他们决定杀了慈禧。
其实,变法派康有为他们同时准备了好几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刺杀慈禧。
但是这个方案需要兵,光绪手里是没有兵的,康有为他们当然也没有兵。
于是,这帮人想到了驻扎在天津的袁世凯。
见袁世凯的是谭嗣同,腰里别着手枪,袁世凯一听要他带兵围住颐和园,虽然不用他动手杀慈禧,可仍然把他吓了个够呛,连忙说自己有兵没枪弹,怎么围?
他其实并没有真正表态。
此外,谭嗣同并不同意拉拢袁世凯,但他说不服康有为,最终还是听了康有为,去见了袁世凯。
而这个时候,慈禧也已经准备对维新派举起屠刀,她几乎是在谭嗣同见袁世凯的同时,决定重返紫禁城,重掌政权。
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光绪准备在八月五日见伊藤博文,就是当年签订马关条约的伊藤博文。
八月初四早上,慈禧天没亮就回宫了,来请安的光绪扑了一空,他心里非常害怕。
转回宫中,发现慈禧把他文件都给收走,然后火速派人将光绪押至瀛台关押。
八月五日,光绪还是召见了伊藤博文,但全程被监视,所以这次会面没有谈什么具体内容。
还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说了康有为他们可能会害了光绪,但光绪没有表态。
同在这一天,荣禄带兵进入京城。
八月六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御旨,说了一通慈禧的好,而自己则老是犯错,精力不足啥的,然后希望她重新训政。
同时,命令陆军逮捕康有为和他的弟弟康广仁,罪名是结党营私等等,慈禧开始对维新派下手。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
康有为为什么逃跑了?
三、袁世凯告密了吗?
慈禧发布逮捕康有为的命令时,康有为在船上,前面光绪不是派他去上海吗?
他坐船去的,坐的英国船。
结果还没有到上海,逮捕命令已经下发,士兵到码头等候抓捕的时候,英国人得到了消息,马上派人开了小船截停康有为坐的商船。
康有为一听光绪被囚禁,自己要被抓,他气得当场就要自杀,英国人阻止后,转船将他带走,没上岸直接就跑了。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
从迹象上来看,袁世凯这个时候还没有告密,因为慈禧只是命令逮捕康有为和他的弟弟,罪名是结党,并没有谋逆,也没有命令逮捕梁启超他们,所以,慈禧这个时候并不知道维新派曾经制定过要杀她的计划。
但是,逮捕梁启超他们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这时候慈禧已经知道了,从这方面来说,袁世凯还是说了。
他是什么时候说的?
前面不是光绪召见过他吗?
召见完,他就回天津了,回到天津后,慈禧在京城发布了逮捕康有为的命令,这个时候袁世凯应该是害怕了,他怕自己牵连进去,所以就对荣禄告了密,说维新派们制定过一个围颐和园而杀慈禧的计划。
这个告密有个时间先后,并不能说袁世凯开始就告了密,所以导致了慈禧重新训政和用雷霆手段关押光绪。
戊戌变法在慈禧的镇压下很快失败,以谭嗣同等人被杀为结束,梁启超逃跑时,其实让谭嗣同一起跑的,但是谭嗣同没有同意,梁启超得以保全。
而光绪帝则从此被囚禁到死。
最后:戊戌变法是清王朝的一次进步运动,但对爱新觉罗家族和旧贵族无利,所以被疯狂镇压最终失败。
谭嗣同等六人更是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此次事件中,慈禧固然可恶,但光绪和康有为他们急于求成,毫无计划,所托非人,最终导致了凄惨的结局。
慈禧可是二十几岁就发动过辛酉政变的人,这次的戊戌政变对她来说太容易了。
袁世凯在其中充当了小人的角色,但顶多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
康有为、梁启超成功逃跑,留下光绪皇帝被囚一生,其中对错,功过是非,各位就见仁见智了。
我是黑嫂,一个勤劳的农村媳妇。
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再见!
参考:
“百日维新”运动猝然夭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值得深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其夭折的原因。
1875年,光绪继位,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清朝的真正统治权掌握在慈禧手中。
慈禧是咸丰帝的遗孀,是同治帝的生母。
她所居住的宫殿坐落在紫禁城西部,故称“西太后”,另外她还被尊称为“老佛爷”和“老祖宗”。
从1875年开始,慈禧实际上是摄政王。
按照中国传统,女人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摄政王,如果想发挥摄政作用,就要“垂帘听政”,也就是在处理国家政务时把身体隐藏在帘子后面。
这个成语自唐高宗以来沿用至今。
当皇帝成年后,皇后将权力移交,称为“归政”或“撤帘”。
1888年,清廷颁布了两个重要诏令:一个宣布光绪即将大婚(按照中国风俗,结婚表示他将成年),另一个宣布来年2月太后归政。
同年,官方宣布颐和园即将竣工,宫廷内部的人知道,颐和园是慈禧撤帘后的休养生息之所。
光绪大婚是在1889年初,当时他18岁。
婚礼过后不久,他又举行了亲政仪式,开始担负起大清帝国的统治权。
他的皇后(后称隆裕)是慈禧兄弟桂祥的女儿,太后希望通过这个婚姻亲上加亲,加强她和她所属的叶赫那拉氏的地位。
按照惯例,皇帝还要娶若干妃子。
在这些妃子中有一对姐妹,时年分别为15岁和13岁,姐姐被称为瑾妃,1924年去世,谥号端康;
妹妹被称为珍妃,25岁时凄惨地死去。
在第二次摄政之后,人们既没有因此而赞美她,也没有对她起过疑心。
当时她54岁,已经到了隐退的年纪。
太后归政之后,但其地位仍然超越皇帝。
对“老佛爷”而言,这种荣耀并不过分,因为她在皇家谱系中的位置无人能比;
即使她没有两次摄政,也应该列于光绪之前,因为她不仅是前皇帝之母,而且辈分较高。
不仅如此,如果光绪死在她之前,那么她将成为继位者的二世祖,有资格获得更高的“太皇太后”头衔。
中国的“太”字,实在是意蕴非凡,它就是要使人们相信,她一定具有非凡的能量,否则一个寡妇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呢?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礼教里,辈分大,地位就高。
所以,不仅“皇太后”,就连“太妃”也居于皇帝之前。
当皇帝在自己的宫中接驾或去觐见时,如果没有得到太后或太妃的允许,是不能落座的。
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遗孀都能代替皇帝执政。
太妃必须升至太后才有这个资格,即使太后得到了执政的机会,也只能“垂帘”(如“老佛爷”那样),而不能彻底代替他。
从法律角度看,之所以让太后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和权力,是为了便于牵制皇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暂时或永远地废黜皇帝;
她甚至不用“垂帘”,而是按照规定颁布“紧急诏令”,其权力几乎不受限制。
在清朝,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并不会遭到太多指责,至少不会被看作谋反。
虽然如此,太后也不会轻易使用这项特权,除非她确信自己在统治阶层内部拥有足够多的支持者。
太后的这种地位使她很容易成为“反对派”的领袖,他们会联合起来,与皇帝身边的羽翼抗衡。
可以说,中国皇太后的作用类似于英国议会上院。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中国甚至连最忠诚的保皇党人也对光绪的不幸遭遇不闻不问。
他们忠于皇权,但皇权的代表者并不只是光绪,还有慈禧太后。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容忍慈禧的错误和罪恶,才会忽略光绪的苦痛。
中国的伦理道德讲究“孝为纲常之首”,中国人认为,长辈在青年人面前永远享有权威,而青年人永远不能不尊重或不服从长辈。
一个典型事例能说明太后拥有怎样的权力。
道光二年(1822年)11月颁布的诏令宣布,道光谨遵皇太后之命,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
本来,皇妃头衔的升降纯属个人私事,但道光却不能自由发布,必须由他母亲皇太后代劳。
这是严格按照规章行事的。
只要太后健在,嫔妃升迁之命便只能由她颁布。
甚至必须由皇太后主持皇帝的婚姻,由她来挑选皇后并择定婚期。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慈禧的地位有多么稳固,而她所掌握的权力有多么大。
我们将不难理解,她是如何从幕后走出来,压垮悲痛的皇帝,并使维新党陷入完全混乱和绝望的境地。
许多人认为,慈禧的胜利足以证明她在性格和智力方面的强大,而光绪的失败足以证明他的软弱和无能。
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
皇太后权力的确很大,超过了光绪,但这不是因为双方自身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慈禧拥有更高的等级,但她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等级,不是因为能力出众,而因为她是长辈;
从现实方面看,她的地位使她凝聚了帝国中所有的保守派,共同反对维新。
保守派围着她转,不是因为她治国有方或者充满智慧,只是因为她可以成为一个好斗的保守派领袖。
保守派可以依附慈禧来摧毁维新运动,而且完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