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什么
《韩非子·玄学》:“虞、夏,二千余岁。
商、周,七百余岁”。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甲骨文卜辞有:“已卯卜,贞。
命多子族比犬侯扑周(方)。
”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时期的卜辞,说的是殷商与犬戎联合攻击日益壮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贵族军团)。
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名,同时也是周地——确切滴说,是先有周地而后有周人。
?因为,“以国为名”是我国悠久的传统。
↓甲骨文里,殷商人称安阳殷墟为「天邑商」,或「大邑商」——商人之名,也是因为地名而得来的。
?甲骨文证实“以国为族名”是真的。
既然「商」「周」本来就是地名,那么「虞」「夏」当然本来也应该是地名。
■虞地在哪?
虞国,应该就是舜的国都,因为《古本竹书纪年》称舜为「虞舜」,舜的部族又叫「有虞氏」。
有,甲骨文为“手持肉食”,意为拥有,持有。
毫无疑问,「有虞氏」,就是指舜是「虞国」的君主,他的封国或国都所在地叫「虞」。
甲骨文里的「虞」(作「吴」)还有争议,但是甲骨文里的「唐」目前已经很清楚了:「甲骨文里的唐国」,和殷商关系比较密切,殷商王经常去唐地田猎——这首先证明,它离安阳殷墟不远。
并且,唐国还屡次助殷商讨伐其大敌「鬼方」、「土方」、「工(上工下口)方」等。
?这就更进一步的肯定,殷墟与唐国的地理位置的确比较相近。
郭沫若等甲骨文专家推测「甲骨文里的唐国」位于山西晋南一带。
“自唐、大甲、大丁、且(祖)乙百羌”。
——《合集313宾出》羌,自上古以来到汉末前都在西北。
所以,这条卜辞锁定「甲骨文里的唐国」在殷商西边。
?我们也知道,「尧」又叫「陶唐氏」,因此史书又有「唐尧」之说——毫无疑问,与「虞舜」同理,尧的封国或是国都就是唐地。
因此,两人又合称「唐尧虞舜」。
至于为何尧不叫「有唐氏」而叫「陶唐氏」?
《古本竹书纪年·陶唐氏》: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于陶。
因为尧又在一个叫「陶」的地方(今陶寺遗址最接近)修建了游宫。
所以又叫「陶唐氏」——「唐地」与「陶地」当然不会距离很远。
?武王之子「唐叔虞」是晋国开国始祖,原名叫「叔虞」,因封于唐地而得全名。
▲由此可见,即使我们先不管尧舜的历史记载争议,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二重证据法」——地下的文字+地上的文字而相互印证:「古唐国」,的确就是在晋南。
确认了「尧」的「古唐国」,那现在再来看舜的「虞国」——就八九不离十了。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北虞国」,同样在晋南。
这个「北虞国」,和史书记载的「舜都」——「蒲坂」,今山西南部永济县离得非常近。
?结合「甲骨文的唐国」与「文献中的唐国和虞国」,种种迹象都表明唐虞皆在晋南。
当然,也有说「虞国」(舜都)在河南「夏县」的,不过,无论是永济也罢、运城也罢,还是夏县,都离不开史书中的「舜都」——即虞的位置。
这片区域,号称“黄河金三角”,拥有广袤的平原和丰富的水系,土地肥沃,又四通八达,北抵燕山、西达关中、南入江淮、东至大海——是最理想的「都城地带」,真正的“王气之地”!《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此地,即「“中原”本尊」是也!?按图索骥,顺藤摸瓜——确认了「唐(尧)」、「虞(舜)」,自然就该轮到「夏」(禹)了。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商朝」于「商地」所以为「商」。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周朝」于「周地」所以为「周」。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秦朝」于「秦地」所以为「秦」。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汉朝」于「汉」(汉中)所以为「汉」。
所有人都知道:「晋朝」于「晋地」(司马昭哥哥司马师被封为“晋王”,领有太原、上党等封地)所以为「晋」。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隋朝」于「随地」(今湖北随州)所以为「隋」。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唐朝」于「唐地」所以为「唐」。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宋朝」于「宋地」(商丘古宋国)所以为「宋」。
★★★★★偏偏是:所有中国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为「夏」,其实也是因为地名。
「夏」既为国号,又是地名,记载是非常清楚的:《书·康诰》:“肇造我区夏”——周康王。
《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召公。
《书·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周公。
區:甲骨文作众多城邑“围城”状。
结合上面「有」字的解释——康王、周公、召公的“区夏”、“有夏”明明是说周人占领了「夏地」!■夏地在哪?
《左传·召公元年》:“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其季世曰唐叔虞”——明确的说明,晋国就是「大夏」。
《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鳖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
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
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大夏之盐”——不是我「大山西运城」的「河东盐池」(运城盐湖区)又尚有何地?
?
?
《史记·封禅书》: “(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 「卑耳山」就是「辟耳山」,在山西平陆。
《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
”「大夏」——「晋南」,还想往哪里跑?
?
?
尧都平阳——山西临汾。
舜都蒲坂——山西永济。
禹都安邑——山西运城。
?史书常将尧舜禹连起来统称「虞夏」——本来应该是「唐虞夏」,但是由于《尚书》将尧也同时放在了《虞书》里,因此,「唐」通常就被省略了。
但是,不必拘泥于此,因为尧舜禹是三位一体的,不管如何,他们的都城和活动范围肯定是相邻的。
《世本·居篇》:“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
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大禹甚至都在尧都居住过——因为大禹=夏,所以他的都城在哪,哪里就是「夏」,亦即「大夏」——没毛病!!↓《尔雅·释诂上》:“夏,大也”。
西汉扬雄《方言》曰:“夏,大也。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谜底解开:「夏」=「晋南」。
啊~不对,其实还包括了河南的中、西部,也就是「二里头遗址」一带。
?在考古发现方面,陶寺文化(距今4300-4000年前)与二里头文化(距今3750-3530年前)可是有继承关系的——中间隔了一个两百多年的「新砦期文化」(距今4000-3800年前)。
但大家实际上是同一个大文化层,新砦期相当于双方的缓冲地带,上称陶寺文化,下接二里头文化。
▲正好对应:尧→舜→禹!经过了三代君王的发展,「尧舜王朝」从「晋南」扩大到了「豫西北」,到了大禹时,就挺进了「豫中」——很合理。
?有问题吗?
?
?
《史记》: “(周武王曰)自洛汭(洛水)延于伊汭(伊水),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而又因为「尧舜帝国」是同时期的最大国,因此它被看作是「大国」,再加上大禹的「夏」——合称「大夏」。
?有问题吗?
?
?
又再加上周人以夏人的继承者而自居,所以「大夏」又把陕西包含了进去,也所以西汉扬雄才说“夏,大也。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于是,「晋南」也罢、「豫西北、中」也罢,慢慢从原来的唐、虞变成了「夏」,再到「大夏」。
?有问题吗?
?
?
■夏墟《左传·定公四年》:“命(唐叔虞)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记·吴太伯世家》:“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
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
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
?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
?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
?
再复制一下上面那段话:偏偏,所有中国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为「夏」,也是因为地名。
■世界考古三大现状 ①在“无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为主。
②在“神史”的欧洲,考古以“神学”为主。
③在“史实”的中国,却是以“疑史”为主。
放着如此严谨、翔实、无可争议且弥足珍贵的历史不管、不问、不信,抱持“三不原则”。
对“信史者”不屑一顾,天天幻想着把大禹的尸骨从地下刨出来,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证,上书「朕为中国第一王朝华夏民族大夏帝国之公民 禹,姒文命。
身份证CNMDB2133333」的所谓“内证性证据”。
凭这帮死脑筋的专家来证明夏朝。
那中国人可以统治银河系!一句话:不学无术,祸国殃民。
参考: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代称有很多,比如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等。
炎黄子孙源于中华始祖炎帝和黄帝,中华民族、华夏民族中的“华”和“夏”都来源于中原地带远古民族的自称和他称。
所问: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什么?
为什么夏又引申为夏天的“夏”?
这两个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是文字学和文化学的知识。
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什么?
从文字学上来讲,如果想要探讨一个字的本义,最科学的方法是从该文字的古文字字体入手推测,再佐以古典文献加以佐证。
目前,从出土资料来看,汉字最早的成熟字体是甲骨文。
“夏”的甲骨文字体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太阳的象形字,下面是一个跪坐的人形,人形的眼睛在整个字体中比较突出。
如果从“夏”的甲骨文字体入手去探讨它的本义的话,这个字体可以理解为跪坐在太阳底下,凝视着太阳的人。
换而言之,可以理解为热爱、崇拜太阳的一类人,这类人就是以太阳崇拜闻名的远古民族,夏族人。
后来,这个民族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夏朝。
所以,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应该是远古时期中原地带的古民族族名,这个民族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自称“中夏”,称自己住的地方为“中国”(古义),也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的:“夏,中国之人”。
有种说法说“夏”的本义是炎热的夏天,“夏”的甲骨文字形像的就是人对炎炎烈日的畏惧。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略了“夏”这个古代民族热爱、崇拜太阳的民族文化。
“夏”这个字形表达的很明显是夏民族热爱、崇拜太阳的民族特性,而非这个民族对烈日的畏惧。
为什么夏又引申为夏天的“夏”?
“夏”的本义为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带的古民族族名,这个民族具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热爱、崇拜太阳。
太阳在6、7、8(阳历)三个月会格外炽热,灼烧地面的一切生物,力量让人惧怕。
对于古人而言,一切让人惧怕的力量都让人向往,对于夏民来说,给这种令人惧怕的力量赋予自己的族名,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也具有这种力量。
由于词义关联,再加上特殊的民族思维逻辑,“夏”开始逐渐引申为表示夏天的“夏”。
华夏民族中“华夏”称谓的形成及引申义前文指出,华夏民族中的“夏”的本义为远古时期中原地带的古民族族名,指的是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带崇拜太阳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民族的后裔,这个民族及其后裔自称为“夏人”,周围其他国家、民族也称之为“夏人”。
华夏民族中的“华”本义为花,在中国古代“华”、“夏”同音,由于这个原因,两个字经常会被人们通用,这就是所谓的“通假”现象。
由于“华”和“夏”的频繁通用,“华”和“夏”逐渐成了同义词,比如远古的夏民族自称“夏人”、“华人”、“中夏”,也自称“中华”。
这种长期的同义反复使用使得“华夏”逐渐成为一个词,华夏民族称谓也由此形成,被用来指代夏人和夏人的后裔。
至于孔颖达对《左传·定公十年》中“华夏“的解释,只是源于华夏族讲究礼仪和服饰之美的民族特性所作的诠释。
如: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写在后面的话华夏民族称谓的形成主要源于“夏”的本义和“华”、“夏”两个字的通用。
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指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带崇拜太阳的古民族,他们自称“夏”或者“中夏”。
自从“华”、“夏”习以通用以后,这个民族及其后裔也会自称“中华”或者“华夏”。
这就是“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称谓的来源。
参考:
这个题目问得有点奇怪,怎么说呢,因为单从夏字本身来说,它的本义就是夏天。
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这样的:【《甲骨文合集》27114】【甲骨文中的“夏”】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夏”字上面是一个日,下面是一个人,表示人在太阳下面,一抬头就看到了太阳,非常炎热,这个“夏”的本义就是“炎夏”的意思,此字隶定为上日下頁,頁就是跪坐的、突出颈部的人。
再看商代金文中的夏:【《殷周金文集成》0511暊父丁文卣】左为夏字,依然是上面为日字,下面为頁字,本义是炎夏。
西周晚期:【《殷周金文集成》719,白夏父鬲,中间为释文,从左往右为“伯(白即是伯)夏……”】要注意的是,夏的本义虽然是炎夏,但是在甲骨文中假借为贞人的名字,没有见到其他用法。
商代的金文中的夏也和甲骨文一样,是用作人名的。
再看下面春秋时期的夏字:【《殷周金文集成》4315】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间有“虩事蛮夏”四个字,这里的夏非常明显,就是指的华夏,可见夏字有华夏的意思,最少也要在周代的金文中了。
参考:
最具权威的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夏”字为:“夏,中国之人也。
”可见在汉代时,“夏”意指“中国”之人。
汉代的“夏”字字形有小篆,有隶书,其字形正是一个人的形象。
突出的大眼,手足俱全。
因此,“夏”字又引申为“大”的意思。
夏族的人口众多,各方面的实力都远超于周边,因此被周边民族称作“大族”,也就是“夏族”,这或许就是“夏”字的本义。
此外,还有诸多的观点,如“夏”因古夏水而得名,因某种图腾而得名,因西方而有”夏“等等观点。
一般来说,探索“夏”这个字的本义基本上都会从夏字的字形上入手。
“夏”这个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汉代的“夏”字是比较明确的,根据汉代的“夏”字,从东周时期的金文中又识别出了一些“夏”字。
最早的,也是得到学界公认的“夏”字为秦景公(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时的秦公簋。
秦公簋铭文中的“夏”字有学者认为这个字的字形来自夏朝时的一个君王,即“夏桀”。
“夏”字所表现的正是夏桀被杀时的惨状。
我们看一下这个字,既然汉代的“夏”字是一个人的形象,那么更早的“夏”字应该也是一个人的形象。
而若是同样参考《说文解字》 :‘桀,磔也。
’”“磔”是古代时的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据说这种刑罚在虞舜时期就有。
联系秦公簋铭文上的“夏”字,其形象正是一个断腿残肢的形象。
夏桀,这位有名的暴君在夏朝灭亡之后便成了夏朝的代名词。
按照这个观点,夏的本义指得是“桀”这位夏末君王。
然而,也有学者找到了商朝时期的“夏”字。
商代“夏”字表现的是一个人在太阳下,举首望日。
但是,商朝的“夏”字尚存在争议。
同样具有争议的还有二里头卜骨上的一个“夏”字,一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在河南密县黄寨遗址发现的一个二里头文化灰坑中的一片卜骨上释读出了两个字,其中一个疑似为“夏”字。
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夏”字与商代的“夏”字确实较为接近了。
这片卜骨上的“夏”字中也有表示人的部分。
整片卜骨的意思为夏人从事捕猎的活动。
可以发现,尽管夏商时期的“夏”字尚存在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确认的最早的夏字,即青铜器秦公簋上的“夏”字,还是汉代的夏字,这些“夏”字在字形上都是人的形象,或人是这个字形的一部分,所以,我比较赞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即“夏”为中国之人,或者说“夏”在最初指的是某个区域的人,而这个区域在当时被称作“夏”。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
语言文字当然也会跟历史社会背景相关,问个「时代特征」是可以。
但夏代问题,今天的考古学也没有很大的进展,传世文献方面,记载「夏」的文献都非一手,且很多方面互相抵牾,语焉不详,可信度是有「折扣」的。
因此,今天的我们跟春秋时代的孔子一样,对于「夏」,「能言」但「不足征」。
疑古派的旗手顾颉刚先生都没有说【无夏】,只是说【待证】。
【疑古派】不是【弱智派】,说简单一点就是对古文献要批判性考察。
顾颉刚先生核心论点是【上古史层累的造成:越早越模糊,越晚越清晰】,这是一个很天才的洞见。
至于今天很多考古学证据,能证明上古史的可靠性,仍然不足以推翻顾颉刚先生的结论。
有个网友发给我这个问题下的一个答案,问我考古学者许宏真的很low B 吗?
我一看这个答案,真的吓了一大跳,答案中训斥考古学者许宏「不学无术,祸国殃民」,我不是想跟任何人过不去,真的不是。
我是这样认为的:任何人都会犯错,任何人都会疏忽大意,我也会,你也会,他也会。
错误就说错误,真的不要以偏概全和上纲上线,。
我只想问:先不论许宏对不对,学术问题至于「祸国殃民」吗?
所以,真的可以用「一家之言,与之商榷」这样温和一点的措辞。
其次,我即便带着「理解原则」,既看不懂,也无法认可这个回答。
因为逻辑混乱又跳跃、乱下结论、误读材料通篇都是。
我只随便说几个:第一,【「夏地」就是「晋南」】,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我真看不懂作者逻辑跳跃又语焉不详的“考证”。
我只说这样一个结论:「夏墟、夏都」的文献考证,民国以来的学者,早就考烂了,夏人活动范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文献记载大致有四个区域:豫西。
豫北、晋东。
豫东、鲁西。
晋南、陕东。
关于「夏都」,「禹所居」文献有「阳城说、阳翟说」两个记载,都不在晋南,而是在豫西登封和禹县。
另外夏启享钧台说、太康、羿、桀都寻阝邑说 ,这些地方都在河南。
至于「夏都」到底是哪里,没有取得一致,今天还在争议。
邹衡先生有篇论文,对夏文华分布和夏都、夏墟梳理文献很详细,可以参考一下:引自:《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页219所以,我真的看不懂,为什么要臆断什么「中国人都知道,就是专家不知道」?
第二,很多地方逻辑跳跃,推理不出所下的结论。
比如:就算卜辞中有「周方」,怎么就能下结论:先有周地而后有周人?
起码要指出卜辞中的周方在哪里呢?
然后证明姬姓部族的人到了周地,之后,称自己为「周」,才能下这个结论呀?
是不是这样?
其实,甲骨文中的周方,是不是姬周,都存在一定的争议。
第三,甲骨文卜辞解读是有问题的,一些文字字源都释读错了。
答主有些是引的象形字典网站上的解释,象形字典是典型的民科搞的网站,尽量不要引用上面的东西。
比如对这个甲骨文卜辞解读就错了:答主说:【这条卜辞锁定「甲骨文里的唐国」在殷商西边。
】这是《合集300》,不是《合集313》。
这个卜辞中的「唐」是商人的先王「成汤」,不是表示地名或方国「唐」。
卜辞说的是:用一百和羌人(人牲)和一百只「宀羊」(羊牲),御祭商人的先王:唐(汤)、大甲、大丁、且(祖)乙。
商人的第一个先王是「成汤」,但甲骨文中没有「汤」字。
甲骨文用的是从「庚」从「口」的「唐」字,或者用「成」字,或者「大乙」。
合祭先王都是从「唐(汤)」开始,所以,说「自唐」,有的说「自成」还有的卜辞称「唐」为「大乙」:见《商代史·卷8》(页229)的论述:「自某(王)」是甲骨卜辞中合祭先王经常用的句式。
比如:《合集6853》:自成告至于丁。
说的是告祭一直从「成汤」到「大丁」。
《合集6853》这两句卜辞是「对占」:自成告至于丁——勿自成告(五)好,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这是非常明确的。
甲骨文中确实有几例「唐」表示地名的卜辞,但是信息非常有限,不足以下任何定论。
另外,一般认为甲骨文中的「易」就是「唐」,《说文》古文也有从「易」的「唐」:文献中记载的唐国不止山西临汾一带,有很多个唐国,比如:楚国就灭亡过南方的唐国。
总之,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粗暴就可以下结论。
我也不想再多说了,免得认为专门与谁过不去。
也许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快速的处理下结论,满足了吃瓜群众「砖家皆叫兽」的心理,也许能点几个赞,那又怎么样?
这无非就是将一大堆百度来的东西,拼凑在一起,逻辑混乱得不忍卒读,下了无数个轻率又不知所云的结论。
大多数吃瓜群众没有审核能力,还有些跟着乱起哄嘲笑“砖家”。
但如果许宏真的看了这种文章,他只会笑话「民科」,真的。
――――――――――――――――上面都是题外话,下面就开始答问题。
1、汉字「夏」的本义关于「华夏」是什么意思,本来就是问烂了的一个「月经题」。
关于「夏」字的解释,湖北电视台有个《汉字解密》,武汉大学的教授解释就可以,基本上是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意见。
题目中这个图画就解释得差不多了:「夏」就是「炎夏」的意思,古文字的全字像「烈日下有一人」之形:「夏天的炎热气温」很抽象,只有婉转曲折造字,人是万物的尺度,夏炎冬凉,冷暖自知,所以,以「人在日下」之形表意。
之后古文字「夏」不断的简化、讹变,省去了「日」、「手」部,楷书只留(省去两点的「頁」和「夊」,造字意图就隐晦不明。
「夏」的古今字形演变脉络图:引: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485至于古文字学家者释「夏」之细节上不尽相同,且都能自圆其说,五千字都说不完,就不细说了。
比如郭沫若先生认为夏、显本一字。
但【人在炎日之下】这个构字意图,基本上都会承认。
综上所述:「夏」的本义:一般我们只要知道「夏」的本义就是「夏天、炎夏」,《说文》训「夏」为「中国之人也」是后起义。
引申过程:本义「炎夏」,以「如日中天,夏天生命力勃发」之类隐喻,表示「强大、强盛、伟大」等意思,故「夏」有引申义为「大」。
这个「大」肯定不能以「大小」的「大」理解,而跟英文的「GREAT」十分相似。
「華夏」就是「同义反复」的并列式合成词。
「华、夏」古音相同,鱼部叠韵,匣母双声。
「華、花」本一字分化,本义是「盛开的花朵」,引申有「繁盛、华丽、显贵、光辉」的意思。
这样意义过多,影响记录语言的准确性,就要分化造字:形声字「花」就是从「華」中分化出来专职「花朵」之义。
本字「華」反而表示引申义。
还有一个「萼」的古字。
这个字打不出来,截图如下,也是从「華」中分化出来的。
「華夏」这种构词方式叫做并列式合成词,前一个字跟后一个字意义很相近。
如「微小、道路、灵活、空虚、美丽、伟大、庄严」都是。
「夏」跟「雅」音也很近,经传文献中有频繁的互通现象。
可能在周人的语言中「雅、夏」读音是一样的。
引:《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933所以,你要问「夏」的时代特征:第一,就是上古音「华、夏」相同,也就是说上古汉语发音跟今天不大一样。
第二,根据今天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上古时代是非常热的,夏天可能比今天高出2、3度,个别地区高出4、5度。
仰韶、二里头以及夏、商、周三代处在所谓的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这个结论有相当多的地理学和气象学证据支撑,比如:树的年轮、钟乳石、南极冰芯、挪威冰雪线。
或者可以参考中国社科院的出版的《中国古代历朝气候》一书,豆瓣搜索,网上也有电子版,如果要懂点历史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知识,那就更好。
我其实不懂这方面的知识,我的办法尽可能参考这个领域的一流专家的结论,我不会狂妄到以为自己百度一下,就能超越别人常年累月的专业训练和研究。
至于什么夏朝为什么叫夏,我是不知道。
如果夏人以地名为国号,那「夏」的地名是谁取的呢?
恐龙取的?
商人不停在迁徙,「商」之名什么时候、在那个地方获得的?
2、汉字「禹」的本义鲁迅曾经信口开河嘲笑顾颉刚说考证「禹是一条虫」,其实是对顾颉刚先生当然误读。
顾颉刚先生说禹可能起源自图腾信仰。
今天来看,当然值得商榷,但那也不是臆断瞎说。
因为汉字「禹」全字就是:从「手」抓「虫」:东汉许慎《说文》解释是「虫」:《說文》:「禹,蟲也。
从厹,象形。
??,古文禹。
」台湾学者季旭申《说文新证》(福建人出版社,页994)解释为「虫」:也就是说:「禹、虫」一字分化,加装饰笔画「手」产生了分化。
「手」形装饰笔画在古文字中很常见,如「禽、万」:所以,「禹」的本义就是「蛇(虫)」。
「禹」用作人名在商周金文上有多例,比如:商代《祖辛禹方鼎》上的金文,就有人以「禹」为名字:西周时代也有人叫「禹」,如:叔向父禹簋:弔(叔)向父禹曰:余小子司朕皇考,肈帥井先文且(祖),共明德,秉威義(儀)。
春秋时代《秦公簋》有「鼏宅禹迹」表示治水的「夏禹」所以,古往今来都有人用「禹」字当做名字,只不过治水的「大禹」特别有名而已。
或者说:有可能大禹的部族是以「虫(蛇)」为图腾。
「蛇」也确实是古代的常见图腾之一,传说中的女娲、伏羲就是蛇身:--------------------------------综上所述:1、「夏」的本义就是「炎夏」,反而其他的意义「大、中国」都是后起引申意义。
2、「禹」的本义就是「虫」,二者作为偏旁在古文字中通用可证,『禹』是蛇虫的象形字。
只不过治水大禹太有名,【禹】渐渐成为专有名词。
其实,我也是倾向是有夏的。
但你不能说与夏朝相隔几百上千年的十八手文献,记载都是真的。
而且,到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能断定某一考古遗迹就是夏朝遗迹。
所以,学太史公司马迁的疑则传疑,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不这样 那韩国人完全可说传说中始祖檀君,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说自己的历史有八千年是完全没毛病的。
参考:
夏的本意,最最初,地名。
历史上,不止一个夏。
商朝之前的夏朝,在今山西一带,就是禹的后人建立的王权。
夏是继承而来,不是禹后人的发明。
在禹之前,夏,在陕西一带,为伏羲女娲建立,而伏羲女娲也没“发明”夏,也是继承而来。
伏羲女娲时代,用的历法,是植物历,植物夏天疯长,为了一个美好愿望,部族中,伏羲后人的一支,称夏。
夏这个字,是伏羲在追大雁的过程中,发现的,伏羲本来是天水人,为了给族群更多指导,经常观察世界,发现大雁能查知几百里之外的天气变化,于是追大雁,从而做八卦。
伏羲一追,就追了好多年,追到海边,发现当地政权,夏。
本来夏就是当地(今大约在广东)政权的名称,伏羲发现,当地没冬天,于是,伏羲继承的夏,本意是,植物一直生长的季节,另外,伏羲后人也继承了另一个含义:奔跑中有付出有收获。
若干年后,在禹治水之后,禹的部族,也继承了夏。
夏启的夏朝之后,夏不再指奔跑中有收获,表示季节多一些。
所以,华,植物茂盛的样子,夏,植物一直生长的季节,华夏,有取之不尽的食物,这就是华夏的本意,在中国南方,没有冬天,到了北方,夏就有指季节的意思了,植物冬天凋零,夏就用来指冬天相反的季节。
参考: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过,这只是后人对“华夏”的解释,追根溯源并不如此。
最早自称华夏的是周人,在《尚书》中周人多次称“我区夏”“我有夏”等,到了《左传》的春秋时期,则又以“华夏”连称。
有人推测“华族”与华山、华胥有关,均属望文生义。
“华”“夏”两字在古韵部上同为麻部字,其声母又同为匣纽,二字其实是同音假借。
《左传》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四裔和四夷可以互用,华和夏也是如此。
所以“华夏”本义就是“夏”,“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夏”在甲金文中的写法均从“日”从“页”,象一个人在日之下,举头看日的样子,即是“夏季”的“夏”之由来。
或许因为夏季是植物最繁茂的季节,所以“夏”又有了“大”的意思。
《尔雅》说:“夏,大也。
”《方言》说:“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周人自称“夏”或许就是取“大”的意思。
随着之后周人的大分封,“夏”也被诸侯国带到了各地,之后“夏”和“夷”开始融合,到春秋战国之际,华夏国家就连成一片,中原不再存在所谓“夷”,为秦汉华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夏”又通“雅”,也应该是同音假借。
比如《诗经》的《大雅》《小雅》写的都是王朝正声,其实就是写周人的“大夏”“小夏”,但“夏”本身应该不是“文雅”的意思。
感谢阅读!
参考: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
欢迎大家【
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说文·攵部》云:夏,中国之人也。
“夏”为“中国之人”的释说,不独指夏代的“夏人”,而是包括我国中原地区所有的“中国之人”。
“夏”字,甲骨文作有头、有手、有足的人形,这是“中国之人”的象形。
而“中国之人”周边民族,如“羌人”的“羌”字,甲骨文作头上有羊角,躯体作人形的象形,与“中国之人”的“夏”字相比,显然有种族观念上的区别。
一、华夏合称的缘起古文献中的“华”、“夏”、“华夏”、“诸夏”、“诸华”,有单称也有合称,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华夏”合称是如何出现的,这些都是研究华夏民族形成所要考虑的,而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章太炎曾提出,“诸华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为言”,“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其地即今之华山,而后来其民东迁者亦称华族,故“世称山东人为侉子者,侉即华之遗言矣”;
又说“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其水即今之汉水,“其后因族命地,而关东亦以东夏者”。
这是将“华夏”拆散为两族,两族的原居地都在西部。
章太炎的说法完全是臆断,而且无视于作为族名(民族称呼)的“华”与“夏”以及“华夏”在出现时就指的是一族而非两族。
如《左传·定公十年》所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是互文,裔,与夷同义,夏与华同义,表述的就是夏即华的意思。
也有认为,华夏之名“由华胥而来”,其中,有的说:“相传伏羲氏之母为华胥……华夏之名当即由华胥而来”;
有的说:“华族得名,很可能与华胥有关。
如果说伏羲是华族最早的神话中的祖先英雄,那么华胥就是华族的始祖母。
”又说华胥履“大迹”的雷泽即今之太湖,华山不是指一般所称的西岳,而是太湖之滨的惠山,因此,“中华民族的最早源头是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
这种华夏民族起源于华胥氏论者有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搞清楚:(1)民族恰恰是在联合乃至融合无数氏族基础上而形成的,怎能由一位女始祖繁衍而出呢? 这种做法与古人认为人类是由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思维有何区别?而且与百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的发展所提供的知识不相符合。
(2)在古史传说中,华胥氏所代表的氏族是远古众多氏族中并存的一个,在包括《列子》在内的先秦文献中,看不到华胥氏与其他氏族部落,特别是与成为华夏民族的主体部族有何衍生关系,在此情况下,把“华族”与华胥氏直接相连,岂不成了望文生义?(3)就连汉代的司马迁在连接华夏民族滥觞阶段的族属谱系时也只能从黄帝讲起口,“华夏之名即由华胥而来”论点的依据何在? 近百年来几代人对古典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和辨析的成果,还是应该尊重和继承的。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根据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以花卉主,庙底沟类型的分布中心是豫西陕东一带,在华山附近,提出:“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华山则可能是由于华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
”苏先生的这一说法也需要做一些辨析。
苏秉琦先生当年提出这一问题时,其立论的基础是庙底沟类型与半坡类型是同时并存的地域关系。
但后来地层证据和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数据都表明二者并非同时并存的地域关系,而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半坡类型为仰韶文化早期,庙底沟类型为仰韶文化中期。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中,花卉纹样固然突出,鸟的纹样也突出,在陕西华县泉护村庙底沟类型 12 个鸟纹样。
庙底沟类型纹饰中的所谓“圆点勾叶”,是否全是花卉的抽象、变化形态,还是其中有的是由鸟纹变化而来,这是值得研究的。
此外,无论是仰韶文化的半坡期还是庙底沟期,被视为图腾纹样有许多种类,如半坡时期有鱼纹、人面鱼纹、蛙纹(鳖纹),庙底沟时期有鸟纹、蛙纹(鳖纹)、火纹等,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存在许多图腾族团;
另一方面又说明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如从半坡期到庙底沟期,由于不同族团或同一族团内部不同分支地位的消长而出现崇拜对象和时尚的变化,所以,包括花卉纹在内的各种彩陶纹样每每都与某一时间段相联系,而不能仅仅与族属相挂钩。
在这些之外,诚如张富祥先生所指出:“最关键的问题是,古代是否确曾存在一个有着独立渊源且曾与夏族并立的‘华族'?”在古文献中并不存在“夏”与“华”相并立的二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华、夏互文,也说明华族即诸夏,也就是说,就民族实体而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夏”、“华”、“诸夏”、“诸华”、“华夏”,指的是一个民族。
此外,从华、夏二字音、义相通来看,也指的是一个民族。
对此,刘起釪先生做了很好的研究。
在现在的陕北方言中,“下”、“吓”等字读作“(ha)\",声母与“华”字的声母完全相同,同属于古音中的匣纽,这也可为“夏”、“华”二字古音相同的旁证。
关于“华夏”合称的问题,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华夏’必为‘虞夏’之转写。
遗憾的是,在现存古文献中,我们还没有查到以二词互换之例。
” 在先秦文献中,确实有“虞夏”二字连用的情况,但都是作为“虞、夏、商、周”四朝来使用的,都指前后相连的两个朝代,绝无用来指称一个民族的。
从历史上,有夏人、商人、周人、汉人、唐人,或者夏族、商族、周族、汉族这类族称的叫法;
也有夏朝、商朝、周朝、汉朝、唐朝、宋朝等朝代的叫法;
但作为族称,绝无“夏商人”、“商周人”、“汉唐人”、“唐宋人”,或“夏商族”、“商周族”、“汉唐族”、“唐宋族”这样的叫法,所以作为民族称呼的“华夏”联称不应该是由作为朝代联称的“虞夏”之转写。
在这点上,还是刘起釪先生的意见更合理。
略作补充的是:作为一种族称,最初大概只称“夏”和“诸夏”之类,后来用“华”来形容“夏”,结果就出现了形容词的“华”也可以作为名词单独使用而指称“夏”,这样夏与华同义,并可以互文,相互替换,这时候的“华夏”复词也就变成互为形容的一个名词。
所以,在华、夏、华夏、诸华、诸夏这类华夏民族的称呼中,夏、诸夏这样的称呼是最基本、最关键的。
二、夏王朝与华夏民族形成华、夏、华夏、诸华、诸夏中核心是“夏”,而在春秋之前的西周时期,周人已用它来表示自己的民族归属。
如《尚书·君奭》周公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尚书·立政》周公曰:“帝钦罚之,乃怦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这两处是周公说自己周族为“我有夏”。
《尚书·康诰》成王曰:“文王……肇造我区夏。
”文中的“区夏”,有解释为“大夏”,也有解释为地区。
该文的意思是“以文王的德业,开始建造了我华夏地区”。
周人为何把周族说成是“我有夏”、“我区夏”? 刘起舒先生的解释是:“历史的真实是,周族的族系渊源确系沿自夏族,而且更可上溯源自姬姓的黄帝族。
” 这是主张周与夏在族源上有关系。
对此,沈长云先生认为,“一些人惑于两个‘有夏’名称的相同,或认为周人出自夏人的后裔,是不符合《尚书》的本意的”。
“周人自称为‘夏’……不是只表现自己这个‘小邦周’, 而是表现以周邦为首的灭商部落联盟”。
我们说,在《尚书》的《君奭》、《立政》、《康诰》诸篇中,周人自称“我有夏”是事实。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的“有夏”或“区夏”不是部族的夏而是民族的夏。
部族的夏是指在夏王朝尚未建立之前鲧禹时的夏族,以及夏王朝建立之后王朝内部以夏后氏为主的姒姓部族集团。
民族的夏是指夏王朝建立之后,既包括姒姓的夏后氏部族,也包括子姓的商部族、姬姓的周部族等王朝内的众多部族的民族共同体,所以民族的夏就是华夏民族的意思。
部族的夏有血缘血统上的局限,而民族的夏超越了这种局限,以大文化为纽带。
这种以文化为血脉的民族的夏,是夏商周三代正统之始,正统之源,对于刚刚灭商不久的周来说,当然要高举着它,打出“我有夏”、“我区夏” 的旗帜,以示“文王受天有大命”、周人“天授王权”的合法性。
“华\"、“夏”、“诸夏”、“诸华”、“华夏”这一系列的民族称呼,凸显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始自夏代。
换言之,华夏民族就是夏民族,它与考古学界以前所谓“夏文化”的夏民族不是一回事,它是夏王朝内包含了夏部族、商部族、周部族等众多部族在内的民族,它以夏代多元一体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为基础。
在某些时候,国家可以视为民族的外壳或民族聚合的一种形式。
夏、商、周三代复合制国家就是华夏民族的外壳,是复合制国家机制促使了以华夏文化为纽带、为血脉的华夏民族的形成。
以上我们通过对华夏民族称呼的追溯,得出华夏民族的形成始自夏代这样的结论。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在夏商时期看不见有这种称呼呢? 笔者以为这就属于“自在民族”与“自觉民族”的差别。
所谓“自在民族”就是民族意识还处于朦胧、潜在状态的民族;
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已经存在,但自己还不知道,还没有完全意识到。
夏、商时期的华夏民族就是这样的状态。
到了西周时期,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礼仪制度、典章制度,也更加完善,民族意识也开始显现,这才使得周人自称“我有夏”,以夏为正统。
再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名存实亡,礼仪征伐不出自天子,天下处于混乱状态,在本民族共居之地时不时地出现异族的人们,这才产生“华夷之辨”思想,它强调了华夏民族的一体性。
这种华夏民族的自觉意识是随着强烈的“华夷之辨”的需要而凸显出来的,“华夷之辨”中所“辨”的是华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不同,它通过“华夏”这样的民族称呼,强调了根在中原的本民族衣冠服饰、礼仪制度、典章制度与四夷的不同。
这样的“文化民族”当然是一个“自觉民族”。
华夏民族的形成始于夏王朝的另一证明是,在字义训诂中,“夏”也指“中国”。
《说文》:“夏,中国之人也。
”《尚书·尧典》“蛮夷猾夏”,郑玄对“夏”注解也是指“中国”。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在周初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中国”是指成周洛邑(在今河南洛阳)。
铭文云:“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日: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
”文中的“或”是“国”字初文,“中或”即“中国\"。
文意是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之后,告祭于天,说他要住在“中国”,治理天下的民众。
因这里是天下之中,故又称为“国中”,或称“土中”,即四土之中。
《逸周书·作雒》就把周成王时营建新都成周洛邑,说成是“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与西周金文中的东国、南国等相对而言,“中国”也就演变为指中央之地的地域,这就是中原之地。
而这样的“天下之中”的产生,就是由于夏王朝的都城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建在这里。
所以,《何尊》铭文所说的在成周洛邑营建的新都是武王的计划。
总之,“夏”字义训“中国”,实指中原,与夏王朝的王都位于中原有直接的关系。
这当然可作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应当以夏王朝的出现来算起的证据。
华夏民族开始形成于夏王朝,崭新的王朝国家是华夏民族的外壳,是维系华夏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相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基本条件。
王朝国家的复合制结构使得它可以容纳不同的部族于其中,但也正是这一缘故,使得夏、商、西周时期,尤其是夏、商时期,民族内诸部族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界线难以消除,长期存在。
这都属于尚处在“自在民族”阶段的华夏民族的时代特点。
三、华夏之夏和夏天之夏前面我们说过在《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
”许慎为什么将“中国之人”称为“夏”?其实,许慎所说的“中国”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而是中原之国,是指中原地区的一个农业国家。
分析一下金文中的“夏”字,就可知道夏与农业有关系。
金文中“夏”字代表性写法是,《说文解字》中的,即由此金文变化而来。
有学者将金文“夏”字的构成拆析如下:(甲骨文,见版面图)(页),指人的头;(甲骨文,见版面图)(爪),示意抓;(甲骨文,见版面图)(执),示意操持;(甲骨文,见版面图)(刀),代表开垦工具;(甲骨文,见版面图)(卜),寓意观测天象;(甲骨文,见版面图)(耒),代表耕作农具。
由此可见,“夏”与农业和季节关系密切,祖先造这个字时形象地概括了农人手持刀、脚踩耒,观测天象等农忙的特点。
西汉扬雄《方言》释“夏”:“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暇。
”东汉刘熙《释名·释天》也有类似的意思:“夏,假也。
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礼记·乡饮酒》说得更具体:“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大概意思是,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谓“夏”就是“大”之义;南方养育万物,使它长大,这就是“仁”。
用“夏”字来定义热天,原因即在“大”上。
因为在夏季,植物、庄稼生长最快,变大了。
从这种字义上讲,将一年中的高温季节定名为“夏”还是很形象的。
所以《说文通训定声》引《三礼义守》称:“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
”(正文完)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
参考:
再谈“夏”字甲骨文造字,及相关文字考据。
(人→大→天→夏)这些字都是人的象形【人】:甲骨文写作(亻),以人侧面身的形象造字。
意为“在侧之人”,泛指普通的人。
【大】:用在上,在正中的人物形象造字特指。
是(主人)(大人)(大王)等词的由来。
在氏族中开始是血亲关系,称父亲和伯伯为(大),后来泛指长辈或首领。
几千年后如今这一称呼还有所保留。
如(大爷、大伯、大大、大叔、大哥)等。
【夏】:甲骨造字是人(大)字的具体形象,有手有脚并明显强调(首頁面)部,突出体现(首领、头领)的意思。
(大夏)可以解读为“氏族长、大首领”。
(人→大→天→夏)这些字都是人的象形,越具象,级别越高。
【厦】大首领(夏)居住的大房子(厂)称为大(厦)。
【夏→鬼→卑】夏朝从大首领夏王到卑微的鬼方地方国【鬼】与【夏卑】这三个字造字法一样,但性质褒贬不同。
(夏)是黄帝后裔(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世袭的天下共主国)尊称名。
商国强大后不认为“夏”是自己的首领共主,所以在争夺天下共之位后称(夏)为(鬼)。
夏与商的朝代关系和后世商与周的关系是一样。
是方国并存中争夺共主国的关系。
夏朝末商族崛起,不尊夏王,逐渐对夏使用贬义的(鬼方)称呼。
(人方→大方→夏→卑方→鬼方)是不同时间段对夏朝及残余势力方国的称呼,其文字的用意表现了夏朝的兴衰,越后来越贬义。
这种文字使用方式也是一种古代到现今历史上常用的政治手段。
更早的炎帝部族也经历过(姜→美→羌→羗→差)这样种部族兴衰历。
【隗】【归】:商夺取了夏朝天下共主之位后,将一部分归顺商的夏遗民封疆管理,这个视如傀儡摆设的国称为:隗国、归国。
后来这部分夏遗民的姓氏也沿用地名:隗(邑鬼)、归(姊归)。
禹地为“陇”(邑禹)。
是夏朝领地,是在大邑商的西北。
称呼也从龙兴之地(陇)沦为(鬼方),这是一个族群地方的名称变化,涵含着的是夏朝的一部兴衰史!当鬼方被征服后,一部分向西北方逃亡后的游民部分仍以族名称呼。
向西逃的与炎帝部鬼羗混杂。
而且向北逃的与黄帝部落其它不同时期被边缘化逃之的后裔杂居融合,在不同时代的族名称呼不同:(轩辕xuong yung、薰鬻、荤粥、有熊、猃狁、鲜于、鲜卑、凶奴等)其实都是一样是音译谐音的结果。
其中(薰鬻)有写作(荤粥)的。
这些被也缘化的逃亡部族分支后来也形成各自形成新的民族。
所以许多少数民族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周代被边缘的楚王不得不自称南蛮。
元昊建国称夏的西夏,也是因为认为自己是禹夏的遗民。
【禹】:是龙图腾造字(又虫)是象形掌握角蛇人,引申角蛇族(龙族)。
比如(秉、筆执笔之人。
权柄、尹:执木棍权杖的人。
)“禹夏”:蛇(龙)族首领。
执龙之王,掌管龙的首领。
【虫】【蛇】【龙】:只发图不扩展讨论了!【單】 许多学者认定这是(夏)字的来源,用蝉来解释(夏季),造字法是蝉象形,用(蝉)为(夏)象征蝉虫出没兴旺的季节,个人觉的不能混同。
甲骨文(單),是(蟬)(禪)的本字。
但不能混同!这个弄混同的时期可能是小篆形成的时候。
但这个字与(虫它龙)有关联暂不做展开。
風与凰不能混用,这是蛇族与鸟族的图腾。
【風】与【鳯】,从文字关系推论夏禹是虫龙图腾,是(凡虫)“風族\"后裔。
而商国是(凡鸟)是天降玄鸟的“鳯族”是玄鸟图腾。
另外黄帝得益于九天玄女(玄鸟族的)帮助战胜。
可见渊源关系深远,也是传统龙凤图案形成的重要原因。
但许多研究者也常将这两个字混乱认同。
汉文字注重意象,也许我例出这么多字来说一个(夏)字有些牵扯太多。
但汉字造字就是这样,关联性较多!汉文字本身的含义,在造字之初就赋予并承载了许多信息含量。
通过字的关联组成从文字学结合史证和考古信息来逻辑推理,还是可以梳理挖掘出一些远古的的信息的。
这当庆幸于古汉字的一脉传承未灭。
汉文字的考据学或许也可以成多中国考古的一条新思路。
希望以此文能抛砖引玉。
参考:
华夏的本义是什么,历来解释纷纭!周人发祥于关中华山附近,所以周人自称“华”,“华”来自华山之华。
那么华山之“华”因何而来?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陶器上有玫瑰花纹,“华山玫瑰燕山龙”。
所以华山之“华”来源于半坡陶器。
那么“夏”的源头在哪里?
《史记》记载吴季札聘于鲁,观周乐,季札对十五国风都进行点评。
他对秦风是这样点评的,“歌秦。
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什么是“夏声”?
“夏声”就是夏地、夏人声乐(声律),那么秦歌为什么是“夏声”呢?
因为秦居西周旧地,其实就是周人的“周声”就是夏声。
周声就是夏声,所以周人也自称“夏”!通过已上分析,我们知道华与夏,都指的是陕西泾渭流域,即华山所在的周人发祥地关中平原!这里是最早的“华夏”。
武王伐纣,周灭商,周人大肆分封,主要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长城长江之间),建立诸侯国,因为这些诸侯国来自华夏周,所以周人称他们为“诸夏”“诸华”。
自此华夏才被称作全中国的称呼,华夏各民族才被称为华夏族,即后来的汉族!
参考:
“夏”最初的本义是“大”。
汉代扬雄的《方言》说,“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 ‘嘏’或 ‘夏’。
”夏,指的是大或是壮大。
如《诗经*周颂》,“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郑玄作注,“乐歌大者称为夏”。
周代用“诸夏”来指代中原的各诸侯国。
《左传*闵公元年》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戎狄指的就是边地部族,管仲认为好像豺狼一样贪得无厌,难以满足。
中原各诸侯国则互相亲近,不能抛弃。
夏,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的意思,中原自称为夏。
诸夏是礼仪之邦的代表。
孔子在《论语》里也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没有礼义道德的地方,即使有君主,也不如没有君主而有道德礼义的地方。
也就是说道德礼仪的是“诸夏”,而没有道德礼义的是“夷狄”。
华夏,先秦的典籍里认为:冕服华章称为“华”,礼仪之在称为“华”。
华夏即指礼仪之邦的大国。
《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尧羲和,敬授人时。
羲仲居嵎夷,理东作;
羲叔居南交,理南为;
和仲居昧谷,理西成;
和叔居朔方,理朔易。
”羲叔居南交,理南为,指羲叔住在南方交趾,管理夏天的农事。
说明早在上古五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春、夏、秋、冬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