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可怕
谢谢邀请,如果按照显性权势来说,李世民当时已经是妥妥的大唐第三号人物。
要是再算上隐性权势的话,李世民估计可以算是并列二号人物。
首先看显性权势方面一是在军队方面: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为大唐统一全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为表其功,李渊破天荒的创设了一个新的武职——天策上将军封给李世民,这个职位仅次于百官之首的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位在亲王及三公之上。
因为当时三师空缺,所以李世民就是当时大唐的百官之首。
同时李世民还兼任三公中管理军队的太尉之职,所以李世民是无可争议的最高武职,再通俗一点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二是在政府方面:李世民在三师空缺的情况下,不仅担任三公之上的天策上将军,同时三公中的前两位太尉、司徒均由李世民兼任。
同时在隋唐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的政府体系中,李世民先是兼任尚书省的尚书令,武德八年,又兼任中书省中书令。
在唐朝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府体系中,李世民担任两个最高政府系统职务。
三是在爵位方面:这点显而易见,李世民是李渊的嫡次子,即使李世民没有任何战功,仅凭血统他也毫无争议是亲王爵位,再加之他本身排行第二,仅次于太子李建成,又立下大功,毫无疑问位列亲王之首。
再看隐性权势方面相对于上文提到的李世民的各种官职和勋爵,在隐形权势方面,李世民同样权势惊人。
一是在朝野内外的声望:李世民不是靠自己的血统才担任了那么多那么高的职务,他的职务显见是靠他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这一点连太子李建成都要逊色一些,毕竟李建成自从成为太子之后,就鲜少有机会离开长安去建功立业的舞台施展才华(有限的几次都是在北方防御突厥,但是都没有大的战事发生,影响力较小)。
李建成在京师朝堂的辅政之功,只能是在文官系统有所影响,但是毕竟不如李世民领兵在外,为大唐扫灭群雄来的光芒耀眼。
二是自置官属带来的隐形权势: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是皇帝李渊亲自下诏同意自置官属的机构,也正因此李世民利用天策上将府和文学馆的名义,收揽四方人才入馆备询顾问,名正言顺的拥有一套自己的幕僚班底。
加之李世民本身兼任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尚书省及负责拟定诏令的中书省,李世民的自置官属之外完全可以安插大量自己的亲信在政府系统担任各种职务,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班底,使李世民的秦王集团俨然成为政府之外的一个小政府。
综上所述,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是百官之首,文职、武职都是最高,又是亲王之首,在政府行政机构也兼任最具实权的尚书令和中书令。
加上和太子李建成一样可以自置官属,又因为无人可比的战功带来巨大的声望,使得李世民稳居臣子之首。
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太子是储君,对李世民来说也是君主),但若综合显性和隐性的两方面权势来看,李建成仅仅依靠储君的名分尚不足以压制李世民的权势,所以甚至可以说李世民和李建成并列第二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