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聋是否能测出来

妈妈知道宝宝出生后有听力筛查这回事吗?
宝宝出现什么行为就要去做听力障碍检查?
日常生活哪些行为会导致听力受损?
这些我们做妈妈的都了解吗?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宝宝就是因为听力障碍,跟人沟通有问题,导致性格内向,不敢去交朋友,入学难,找了好多学校都不适合。
直到5岁才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这才解决了入学问题。
所以为了宝宝,我们做妈妈要学会更多育儿知识。
积累更多育儿经验。
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宝宝成长。
宝宝在出生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受新生儿听力初筛 “先天性听力障碍”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之一,所有新生儿都应接受听力筛查,并非强制性。
家长可根据个人意愿自由选择听力筛查项目。
如宝宝由于特殊原因未能进行听力初筛,家长应在宝宝0~3月龄内,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听力中心接受听力筛查。
那如果新生儿听力筛查没通过怎么办?
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筛查未通过并不一定代表有听力障碍,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来医院复查即可。
因为宝宝出生后,外耳及中耳会有残留的羊水、胎脂等,影响声音的传入,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听力筛查不通过。
听力正常的宝宝在第1个月会非常注意人类的声音,尤其是音调较高的“儿语”。
当你跟他说话时,他会扭头寻找你的位置,然后仔细倾听你发出的不同音节和字词。
如果仔细观察,你甚至会发现,他的手脚会随着你的说话声微微晃动。
宝宝对噪声也很敏感。
如果你在他耳边发出很响的敲击声,或将他带到一个很多人的嘈杂房间,他可能会“停机”,变得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没什么反应;
但也可能非常敏感,甚至会被惊吓得突然大哭起来,还会努力扭动身体试图远离噪声(很敏感的宝宝在强光下也会哭)。
将声音换成轻轻的摇铃声或安静的音乐,他会机灵起来,头和眼睛会转来转去地寻找这种有趣声音的来源。
正常宝宝的听觉与言语发育大致会有以下这些特点:1个月:1、听觉完全成熟。
2、能识别某种声音。
3、听到熟悉的声音或人声时会扭头去看。
1—3个月::1、听到妈妈声音时会笑。
2、开始模仿听到的一些声音。
3、听到声音时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4、开始牙牙自语。
5—6个月:1、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会定位声源。
2、听到声音时,能咿咿呀呀地回应。
3、高兴时会发出“咯咯”笑。
4、对音量的变化有反应。
9个月:1、听到叫名字会转头。
2、被批评时会住手或哭出声音。
3、能区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宝宝玩击木琴时,宝宝有时会专门敲高音,有时又专门敲低音。
4、会发出mapaa等声音。
10—12个月:1、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
2、能理解“给我”“过来”对说“拜拜”有反应。
3、会模仿大人说话。
能模仿语的某个部分。
那如何辨别宝宝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3个月以下时,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丝毫没有反应。
3—6个月时,对出现的声音不会寻找声源。
9—12个月时,不会跟随大人的指示去做。
12—15个月时,不会叫爸爸”、妈妈”。
15—18个月时,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
18—24个月时,不能说出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儿歌。
24个月后,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明显,如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贴心提示:1、当小儿2岁时还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话,很可能存在着听力问题。
2、有听力障碍的小儿如能被及早确认,便可早日得到治疗和训练,并在治疗上也比较简单。
可使一些小儿的听力完全恢复,即或利用残余听力学习语言,也不至于日后不会说话。
3、所有诊断有听力缺陷的幼儿需在6月龄时进行医学干预,诊断明确后,都应在6月龄内实施干预,包括助听器治疗。
对双侧重度耳聋患儿,如果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明显效果,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宝宝出生后日常生活可能导致听力受损,那如果避免呢?
1?外伤:头部外伤可能会伤及鼓膜、听小骨及听神经,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断裂、听神经异常,继而导引起听力下降,应尽量避免。
2?感染:宝宝的抵抗力较弱,易受病菌入侵,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出现耳痛、耳堵、头痛、发烧等症状,同时引起听力的暂时下降。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影响听力,如腮腺炎、麻疹等;
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3?药物性聋:有些耳毒性药物可以引起听力障碍,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奎宁定、水杨酸等,它们对听力的影响程度与使用的剂量和用药时间的长短有关,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无可避免,应定时监测宝宝的听力情况。
4?噪声性聋:长时间接触较强的声音会对内耳产生机械性损伤,可引起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应避免给宝宝长时间听大强度的声音,选择适宜的音量,避免使用耳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