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大步军头领,武功一个比一个高,为什么仅有3人善终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齐之后,宋江吴用等梁山高层安排了一出天降石碣的好戏,给梁山好汉定了座次,也按众好汉的特长安排了相应的职位,除了五虎将、八骠骑之外,步军也定了十位好汉,称为十大步军头领。
这十位步军头领分别是: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
十大步军头领的武艺排名十大步军头领都是位居天罡之位,武艺都有过人之处。
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艺还是可以分出个高低的。
十大头领第一人,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花和尚鲁智深,不为别的,就为他的忠义,以及他的综合能力更强。
论力气,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也只有行者武松可以勉强抗衡。
论步战实力,疯魔杖法之下很少有人可以支撑;
论马战,鲁智深可以和五虎将中的双鞭呼延灼剧斗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综合实力稳居第一。
第二位毫无疑问应该是武松。
武松被人称为“武十回”,就是他深得作者偏爱,专门描写他的章节竟然有十回之多,即使宋江也比不上。
武松出身绿林,与人搏斗深得“快、准、狠”三味,除了在包道乙手上吃过亏,水浒之中与人搏斗少有败绩。
第三位我个人看好拼命三郎石秀。
这是一位智通双全的人物,这从他对应的星位为“天慧星”就可以得到佐证。
梁山好汉前往大名府解救卢俊义时,眼见形势危急,其他好汉尚未到位,石秀大喊一声:“梁山好汉全员在此!”当机立断之下以一人之力冲进法场,救下了卢俊义。
后来在三打祝家庄时更是显示了不凡的才能,有勇有谋,当居第三。
第四位应该是病关索杨雄。
其实这个位置我在燕青和杨雄之间犹豫不定,不过还是选择了杨雄,只为杨雄曾和燕青有过一次较量,结果燕青偷袭不成,反被杨雄一棒打倒。
第五位是浪子燕青,这是梁山好汉中难得的有洞察力,明智有远见的聪明人物。
上梁山也只是因为忠义,跟随主人卢俊义而已。
燕青会的多是小巧功夫,不太擅长战场斗将,所以上了梁山后战绩并不出色,但从他可以轻易制服李逵就可以知道,空手对决燕青能力还是十分出色的。
第六位赤发鬼刘唐。
这是晁盖的旧部,不只是十分忠义,攻打曾头市时眼见晁盖中箭,拼命冲进战场抢回了晁盖。
在梁山对外征战中更是屡立战功。
第七和第八位是雷横和李逵。
雷横曾与刘唐剧斗五十余合也只是稍处下风。
而李逵的本事不在于一对一斗将,而在于战场冲锋清理小兵。
但李逵属于爆发型武将,三板斧之下也是少有人能敌,像解珍解宝这种只是猎户出身,一身本事只在穿山越林,并不以武艺闻名的人也是难挡的。
所以第九和第十就是解珍和解宝。
只是因为解珍的战绩比解宝要出色一些,故解珍在前,名列第九。
步军这十大头领,结局惨烈的不少,得以善终的仅有三位十大头领中,石秀在昱岭关被方腊帐下大将庞万春射杀;
杨雄秀在胜利来临前一刻,征讨方腊即将胜利,屯驻杭州时发背疮而死;
雷横在征讨方腊时攻打德清县,结果在和方腊手下大将司行方比拼中被杀;
刘唐则是在攻打杭州时抢夺城门,被千斤闸压死;
解珍解宝兄弟二人则是在乌龙岭之战时探路时被发现,一个坠崖而亡,一个被乱石砸死;
李逵则是死于他忠心的大哥宋江之手,因为割据自己死后李逵因此选择,危及自己的名声,宋江一杯毒酒将李逵也带走。
步军十大头领中,鲁智深是在胜利后坐化于杭州六合寺,被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虽然也是以死结束,但就像他死前留下的谒说的那样:“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能够死前顿悟,得以超脱,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果,说是善终也不为过。
武松在胜利后拒绝了接受封赏,在杭州六合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一直到八十岁才病逝;
而燕青则在苦劝卢俊义辞官归隐不成后,一个人挑着一担珠宝飘然远走,得以善终。
十大步军头领中,只有鲁智深、武松和燕青得以善终,其实也是有深层原因的:其一就是和梁山好汉所面临的大环境有关。
梁山是被朝廷招安的,招安之后就先后参与了北伐辽国,征讨三大寇王庆、田虎和方腊,这里面未尝没有朝廷借刀杀人的意思在。
一个原本是造反起家的势力,如何能让朝廷放心?
所以在最终攻打方腊的战役中,梁山好汉大量死亡,共死亡六十余人,就是作者刻意设计的,不然全员胜利归来的梁山如何能让对宋江有着刻骨大恨的高俅、童贯等人放心?
其二就是和梁山好汉个人的品性也有关系。
我们仔细看看梁山好汉最终存在下来的人有哪些:公孙胜、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安道全、穆春、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柴进、李应、杜兴、黄信、孙立、孙新、顾大嫂、邹润、蔡庆、裴宣、杨林、蒋敬、朱武、樊瑞、穆春、凌振、宋清,共计28人。
这些人要么只是技术型人才,要么就是为恶极少,或者品行尚可。
这些人中要么选择了激流勇退,留下朝廷被接受的,要么就是以前的朝廷旧将,要么就是武力不够,只是技术型人才,不足为虑。
十大步军头领同样如此,作恶比较多的,如杨雄、李逵,或者武艺较高的如石秀、雷横,基本上都在征战中死亡,得以善终的三人要么拒绝封赏,选择出家,要么就是看得透彻,知道梁山最终的结局不会太好,早早就脱身而出。
作者这样设计,恐怕在原本的写作意图之外,也未尝没有宣扬邪不胜正,作恶没有好结果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最后存活下来的步军十大头领中,也只有为恶不多的鲁智深、武松和燕青三人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