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为什么没弄死明英宗
首先要说明的是,朱祁钰当上皇帝完全是意外,比雷击的概率还要小。
所以朱祁钰的一生都是在意外之中。
但对大明来说,这个意外却拯救了国家。
但可惜的是,封建王朝不是以正确选择为权利基础的,而是以权利为权利基础的。
所以历史意外的正确很快被权利的基础所碾压。
虽然是意外,但从这一次意外中我们可以发现皇权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
按明朝的继承制度来说,朱祁镇当了皇帝,作为皇帝的弟弟,朱祁钰这辈子就不可能当皇帝。
其实事实上朱祁钰也是这样想的,他老老实实做起了朱祁镇的好弟弟,对皇位没有一点非分之想。
但命运的伟大之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朱祁镇是当了皇帝,并且雄心勃勃。
人有点雄心是应该的,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然后想办法去实现它。
这本来没有错,错就错在,就是认为那个宏大的目标可以很容易实现,并且可以不付出任何努力。
朱祁镇就是这样想的,也可能朱棣当年对蒙古的战果太过于辉煌,搞得朱祁镇以为打蒙古就像杀鸡宰牛一样容易。
所以就在著名太监王振的劝说下御驾亲征蒙古。
像霍去病年纪轻轻,第一次出征就打的匈奴找不着北,搞的很多人热血沸腾,以为搞定匈奴很容易。
但千万不要以为霍去病能做到,就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有时候对于霍去病这种人成功的解释是“天才的军事家”,这种人是几百年才碰到的。
朱祁镇就是不信这个邪,他认为他是天子,手握几十万军队,还干不掉分崩离析中的蒙古一个小部落中的也先。
所以普通人打仗都是看士兵多少,以为士兵多就一定能赢。
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士兵,而是领导士兵的将军、统帅。
所以朱祁镇兴冲冲的带着大明的三十万精锐做了也先的俘虏。
有幸和宋朝的最窝囊的徽钦二宗成了并列倒数第一。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才被大臣们推上前台,当了皇帝。
也是因为朱祁镇的儿子太小,只有几岁。
这时候北京城面临着也先十万骑兵的攻击,大部分大臣想着如何南逃。
立一个几岁的孩子显然是不可能救这个国家的。
应该说这时候当皇帝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是接收一个随时就可能被灭掉的国家。
而最大的罪魁祸首不是王振,而是明英宗朱祁镇已经成了也先的阶下囚,现在埋怨也没有什么用。
眼看大明马上就变成又一个大宋,忽必烈的子孙又要重新成为这个国家之主。
大明的形式万分危机。
这时候朱祁钰当上了皇帝。
朱祁钰当了皇帝,然后上天也送给他一个主战派于谦。
这个情节是何等的熟悉。
是的,若干年前的东京汴梁。
金军的六万大军打到开封。
宋徽宗把帝位传给他儿子宋钦宗,当时老天爷也给他留下一个主战派,名字叫李纲。
可惜的是,宋钦宗没有珍惜老天爷给他的机会。
但朱祁钰不是宋钦宗,他抓住老天爷给他的机会,历史虽然很相似,但毕竟没有重演。
于谦受到了明代宗朱祁钰的重用,终于完成惊天大逆转,打赢了北京城保卫战,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朱祁钰也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
并且他还派人接回了明英宗朱祁镇。
结束了朱祁镇的俘虏生涯。
这一段历史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包含了朱祁钰如何不愿意接回朱祁镇,如何虐待朱祁镇,等等,认为朱祁钰不够厚道,抢了朱祁镇的皇位。
现在有一个问题: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丢掉了大明的30万精锐,几乎把一个强盛的国家弄的几乎灭亡,难道他不该被审判处死。
难道就因为他是皇帝就应该免罪,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王振身上,要知道是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他是唯一的主帅。
他怎么可能不为这么大的失败承担责任?
只能说,朱祁钰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把朱祁镇从也先哪里接回来。
还是兄弟情深的。
至少在朱祁镇回来的一段时间里,朱祁钰确实没有想着要杀他。
其实只要朱祁钰想要朱祁镇死,就可以让朱祁镇不明不白的暴病而亡。
朱祁钰为什么没有杀朱祁镇,大致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两个人的巨大差别,让朱祁钰拥有了强大的心理优势。
这个心理优势就是两个人的成就。
朱祁镇带着大明的三十万精锐,在死太监王振的蛊惑下昏招迭出。
最终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
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危机。
而在危难之间,是朱祁钰信任于谦,主持大局坚定固守北京,并且一举挫败携土木堡之胜的也先,挽救了大明江山。
我们讲公道自在人心,两个人的成就全天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天下人会支持谁都一目了然。
所以这是朱祁钰的自信。
第二:兄弟情深,朱祁钰对朱祁镇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再怎么说,朱祁镇毕竟是朱祁钰的哥哥,并且对待朱祁钰还不错。
这个时候落井下石,朱祁钰还是狠不下这颗心。
另外朱祁钰的确是个英明的皇帝。
在位期间重用于谦等有能力的大臣,励精图治,大明国力重新恢复。
所以深受拥戴的朱祁钰这个时候干掉对他没有威胁的朱祁镇,自己都觉得过于小心谨慎。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位已定。
朱祁镇被严密控制!朱祁钰面临的环境和李世民不一样,李世民之所以要弄死李建成,是因为大位没定,两个人是两虎相争。
所以说要你死我活。
但朱祁镇回来的时候,朱祁钰已经坐稳了皇位。
没有你死我活的必要。
这时候朱祁钰的戒心就小了很多。
另外朱祁镇一直在朱祁钰的监控下生活。
朱祁钰以为没有任何问题。
这只能说朱祁钰小看了朱祁镇的作用和能量。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当皇帝,就找了个借口把唐中宗李显贬到庐陵当庐陵王去了。
然后就把四儿子李旦扶上皇位。
就这样李旦就在武则天的监视着战战兢兢的做了一段时间皇帝。
然后被废,武则天当了皇帝。
武则天之后,李显又重新当了皇帝。
李显对李旦很有戒心。
但李旦表现的非常老实,对皇位没有一点奢望。
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李旦确实当过皇帝。
所以当李显一死,李旦就顺理成章的被推上了帝位。
就因为他当个皇帝,大家都不自觉的把他当成了皇帝。
朱祁钰显然是对历史不熟,所以就留下了朱祁镇。
还有最重要的是,朱祁钰还非常年轻,还不到30岁。
这样的年纪显然以为自己的人生还非常长,自己的身体健康好的很。
对这种几乎很小的威胁不当回事。
毕竟是兄弟,不到万不得以,谁也下不了手。
就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不也是一忍再忍。
所以朱祁钰如果在完全可控的时候,想办法弄死朱祁镇,只会留下心胸狭窄的名声。
所以这是朱祁钰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天天生活在恐慌之中的朱祁镇没病没灾。
反而天天生活在锦衣玉食中才二十多岁的朱祁钰得了重病。
几乎到了濒死的边缘。
然后曾经当过皇帝的朱祁镇的重要性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
这才变成某些人投机者的工具。
所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权制度的可怕性。
也就是是说,只要朱祁钰当上皇帝,为了避免意外,就只能杀死朱祁镇。
这才是维护自己权利正确的选择。
因为只要有一丝可能,意外就会发生。
朱祁镇就会重新登上皇位,朱祁钰就会被遗弃。
封建王朝的皇权制度,已经完全把人变成一个高度利己的机器。
没有亲情,没有友情,只有权利。
因为一旦失去权利,就会像朱祁钰一样,在重病中被人像野狗一样抛弃。
被抛弃的还有为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于谦。
而大明的最大罪人朱祁镇竟然可以带着徐有贞(原名徐程,最先提出南逃的大臣),石亨(贪污犯,逃兵)等这些垃圾竟然可以公开的审判和杀掉大明的功臣于谦。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皇权制度是多么的荒诞和扭曲。
不分是非,不问对错,不论公平。
但就是这样的朱祁镇还是一样的受到称赞,就因为他是皇帝。
所以在这种制度下,整个社会是病态的,扭曲的。
有才能的人被无情的处死,而登上舞台的往往是没有底线的小人。
因为他们更无耻。
他们更狠。
这就是朱祁镇“夺门之变”的真正的意义。
自从有了“夺门之变”,大明就已经从骨子里烂死了,正义被邪恶打败,公平被权利碾压。
忠义之士远离朝堂,朝野上下充斥着小人。
恐怕这才是大明灭亡的根本。
甚至到最后,清兵入关时很轻易的就征服了天下,恐怕和失掉人心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朱祁钰在完全掌控朝局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去杀掉已经被囚禁的朱祁镇。
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杀掉朱祁镇。
最重要的是,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铸下大错,把几十万明军精锐毁于一旦。
把大明江山几乎灭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朱祁镇活着,也是一个反面的教材。
后来朱祁镇之所以能够咸鱼翻身,最重要的是朱祁钰的突然重病,并且后继无人。
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夺门之变”。
这只能说是命运的其它安排,而朱祁镇当上皇帝后一系列的猪一样的操作,只能说老天爷是真的要灭掉大明。
所以说他当上皇帝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特别是杀掉于谦,更坐实了他的无能和不辩是非。
更说明了,就是想成为一名仁君,首先要让自己狠起来,要扫除所有可以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扫除了所有威胁,才可以心平气和的发展经济,带领国家走向强盛。
而朱祁钰的病也不一定是必死之病,并且他还年轻。
如果他早点弄死朱祁镇,那么就不会有“夺门之变”,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把他治好。
大明的历史可能会改写。
因为朱祁钰才是一个大明真正有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