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废掉太子,为什么不立太子的儿子弘晳为皇太孙

康熙想没想过立胤礽的儿子弘晳为皇太孙?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肯定当时在皇室以及大臣中,就已经悄悄讨论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弘晳,影视配图)先从正面来说。
第一,康熙两次废太子胤礽,但是都一直没有确立新的太子。
除了他极为钟爱胤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外,还因为康熙皇帝也很钟爱胤礽的当然接班人弘晳。
皇帝在选太子的时候,考虑孙子的情况,其实是常态。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儿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但因为孙子司马矞很聪明能干,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希望通过司马衷,传到司马矞的手上。
第二,弘晳是康熙皇帝的皇长孙,而且是嫡出的皇长孙(弘晳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但早夭)。
作为嫡出的皇长孙,其地位自然是十分尊贵的。
皇帝要把皇位传给他,也是很可能的。
(乾隆画像)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也是有过先例。
明太祖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嫡长孙朱允炆。
而且对于康熙来说,他肯定认为,传给弘晳,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动乱。
因为他的子孙们不是明朝的那种藩王制,不会形成明朝那样的割据造反的情况。
再从反面来说。
第一,乾隆皇帝上台以后,炮制了一个康熙特别钟爱他,因为看到他聪明可爱,才把皇位传给他爹雍正皇帝的传说。
康熙皇帝确实比较钟爱弘历(乾隆),曾把弘历带到身边,亲自抚养。
但是,要说康熙的想法是想因此把皇位通过他爹传给他,这个话却未必可信。
关键是他的身份有问题。
本来胤禛(雍正)就已经是庶子,而他又是胤禛的庶子。
在笃信“嫡长子制”的康熙眼里(康熙要不笃信“嫡长子制”,就不会怎么着都要把皇位传给胤礽),就算他再有能耐,也不大可能想到把皇位传给他。
乾隆在登上皇位后,之所以要炮制出这个故事,就是肯定当时有康熙要把皇位传给弘晳的传言。
(康熙画像)第二,乾隆皇帝上台后,唯一处理过的王位争夺案件,就是“弘晳逆案”。
康熙皇帝的皇子们争位事件,经过雍正皇帝一朝的严酷打压,可以说彻底地平复下来了。
所有那些蠢蠢欲动的皇子大臣,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没有人再敢在觊觎皇位上,拉帮结派耍小动作。
等到乾隆皇帝上台以后,对很多康熙皇子们及他们的子孙们都给予了优待,圈禁的不再圈禁,削爵的恢复爵位,没官职的给予官职。
可以说,如果他还担心这些王爷们有逆反的心思,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
恰恰是,在宽大众皇族的同时,乾隆却严肃处理了弘晳逆案。
由此可见,乾隆对弘晳这个人,都多么的忌惮。
既然康熙当年想过把皇位传给弘晳,为什么没最终实施呢?
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康熙还是很担心传给皇长孙后,皇子们更加不服。
这样一来,势必会出现更大的麻烦。
“靖难之役”的悲剧,无论如何他不愿意上演。
二是弘晳还小,还需要有个长期观察的过程,不能贸然决定。
三是就算要传弘晳,也得先传给胤礽(毕竟胤礽没有死,这和朱元璋的情况不一样)。
要传胤礽,又还得等胤礽改过自新。
可是胤礽已经两次被废了,第三次要把他扶起来,那必须要有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四是康熙虽然笃信“嫡长子制”,但是,在他的众多皇子中,像胤禛这种表现得也非常杰出,他觉得传位给稳重能干的胤禛,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可以说,康熙直到去世前,都还在尝试各种可能,评估各种方案。
而突然就得了急病,最终匆忙中做出传给胤禛的决定。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