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是如何感觉到自己不是美苏一个级别的

有自知之明的人意识到,是二战后期。
也就是1945年前后。
大多数人意识到,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就是1956年之后。
英国人集体弃疗,不再奢望与美苏平起平坐,是1960年代。
二战爆发时,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虽然摇摇欲坠,且商业体系也被来自美国的资本挤压的很厉害。
比如当时英国在中东买下一块油田,美国也必然会买下一块油田。
英美资本在世界范围几乎是脸贴脸肉搏,竞争白热化。
但英国人并不认为美国有资格与自己平起平坐。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1940年,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摧枯拉朽,法国战败,西欧沦陷,英国独木难支,黄金与外汇储备仅剩下10亿美元时。
英国首相丘吉尔仍然不妥协,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
在丘吉尔看来,作为世界霸主,英国将与纳粹战斗到底,绝不妥协。
而他的底气就来自英国的实力和美国的援助。
英国打不过德国?
不存在的。
德国算老几?
就算真打不过,还有美国兜底。
就像一战那样,先勾引美国出兵参战,然后找机会赖掉英国欠美国的巨款,借美国之手打败敌人,最终达到维持英国世界老大地位的目标。
美国在他的设想中,不过就是“凯子”罢了。
然而,罗斯福可不是威尔逊。
他早就布下了一张大网,等着丘吉尔来上钩。
1941年初,英国人在绝不妥协的丘吉尔的带领下,短短数月便陷入了饥饿中。
所有的紧俏物资都供应不足,只有喂驴用的胡萝卜还能足量供应。
大英帝国如此的脆弱,让丘吉尔有点猝不及防。
无奈之下,他只好掏出底牌,向罗斯福打苦情牌,希望后者尽快施以援助。
罗斯福见鱼上钩,随即便摊牌。
说美国准备通过《租借法案》。
法案一经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就会援助到英国。
但是我们有条件,不能白援助。
你必须要在72小时之内,说服你们国内的资本家,把你们英国企业在美国分公司的股份转让给我们美国的公司。
你如果做不到,我不能保证《租借法案》会在国会讨论中通过。
时间就给你72小时,你自己看着办吧。
丘吉尔是怎么也没想到,一战时的那个有钱的美国大傻子,此时竟然露出了獠牙。
他没有选择,只得忍痛,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让英国资本家出让了股份。
当时很多英国顶级公司的美国分公司几乎就是在这种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被政府下令,贱卖给了华尔街的大佬。
比如英国的纺织巨头Courtaulds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把自己在美国的分公司以54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给了摩根大通(该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拥有1.8万名雇员,7间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企业)。
事后,摩根大通随便一个转手就赚了800万美元。
而接盘的二手、三手美国资本家也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合理定价应该在1.28亿美元左右)经过这一劫后,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但英国民族工业脊梁也被美国打折。
这也就是二战结束前后,英国工业衰落,以及丘吉尔会在1945年连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理说,脖子都被人掐着玩了,英国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了吧?
然而现实是,此时的英国人仍然没有意识到美国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仍然不重视美国。
因为当时的英国还控制着印度,南非,半个北美和整个大洋洲,是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超级殖民大国。
包括丘吉尔在内的英国人并不觉得美国能完全吞下英国。
他们觉得,大不了,退一步,二战之后与美国平起平坐。
至于苏联,不过是凭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跛脚暴发户而已。
根本瞧不上。
打垮了纳粹德国,英国还要继续利用美国打垮苏联。
英国人是如此心态,罗斯福呢?
罗斯福继续撒网,瞅准时机再来一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名签署《丘吉尔罗斯福联合宣言》(又叫大西洋宪章,不是大西洋公约)。
丘吉尔的名字在前,罗斯福给足了英国人面子。
1942年,罗斯福又拉着丘吉尔,与24个国家联名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这一次,丘吉尔的名字与罗斯福继续并列。
排在其它国家的前面。
但到了1943年,峰回路转。
罗斯福决定对英国下手,借中国和苏联,削弱英国在亚洲和欧洲的影响力。
具体的表现为,罗斯福先在1943年11月22日在开罗举行会议,邀请蒋介石参加。
又于11月28日在德黑兰举行会议,邀请斯大林参加。
在这两场会议上,丘吉尔都做了让步。
比如他希望东欧不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
但他又没有条件与罗斯福和斯大林讨价还价。
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也知道,就不说了。
到了1944年和1945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英国都没有捞到实际利益,两次会议的赢家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二战结束前夕,丘吉尔下台。
新上任的艾德礼比丘吉尔还要“大条”。
丘吉尔是争了,但争不过。
艾德礼是压根不想争。
当时,美军排他性的独占日本,拒绝了苏联的分区占领要求。
这被认为是西方阵营的重大胜利。
可实际上,美国也没让英国分管。
英国作为昔日远东说话最有分量的国家,也被美国排斥了。
同时,朝鲜也是美苏进行临时瓜分,还是没有英国的事。
在那段时间里,艾德礼为了减少开支,主动收缩,甚至把巴尔干难道都让给了苏联。
他执政的六年,主要任务就是卖家产,把帝国遗产换成黄油和午餐肉,获取选民支持。
但等到吃饱的英国人回忆起帝国昔日荣光时,大英帝国的核心资产已经被卖得差不多了。
而从这一刻起,一些有自知之明的英国人已经意识到,英国怕是不行了,未来怕是无法再与美苏平起平坐。
尤其是无法再与美国平起平坐。
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世界只能有一个老大。
而英美同属一个阵营,西方世界也只能有一个老大。
英美,必然有一个要臣服于另一个。
1946年,下野的丘吉尔不甘心,在一个业余会议上对着西方民众喊话,即“铁幕演说”。
通过这场演说,丘吉尔想重振英国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但美国总统杜鲁门根本不给他机会。
转到第二年,杜鲁门就抛出“杜鲁门主义”,又力压了英国一头。
想做带头大哥,得有钱才行。
美国人有的是钱,英国有钱吗?
没钱?
没钱就坐到角落去吧。
同样是这一年,英属印度殖民地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脱离英国控制。
次年年初,缅甸也独立。
这对英国是很大的打击。
因为大英帝国将近五亿人口,其中有3.5亿在英属印度。
短短数月,将近70%的人都脱离英国控制了,大英帝国还怎么玩?
1948年,英国继续遭受打击。
这一年,以色列建国,独立后的犹太人求助于美国。
而另外一边的阿拉伯人则求助于苏联。
英国被双方无视,不得不黯然退出中东。
1949年,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家。
英国当时还没有。
同样是这一年,北约成立,美国是北约的绝对老大,英国在艾德礼的领导下,在北约中只是美国的跟班之一。
当然,英国是最大的根本。
它比一般的小跟班还是要地位高一些的。
不过,跟班就是跟班。
此时的英国已经成了美国事实上的马仔。
1952年7月,看穿了英国虚实的埃及军官纳塞尔发动革命,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从1953年3月起,埃及新政府就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等问题,开始跟英国政府进行谈判。
1954年10月,英埃签订协定,英国同意分批从埃及撤军,并于1956年6月之前,撤出在埃及的所有军队。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突然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埃及此举极大地刺激了英国的核心关切。
因为苏伊士运河是从地中海到达远东地区最快捷的通道。
一旦失去苏伊士运河,英国对亚非等地的影响会陷于失控。
在重大利益的驱动下,英国联合法国,暗中鼓动以色列于10月29日入侵埃及。
第二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
按照当时英国首相艾登的设想,美国是自己的盟国,当然是己方力量,绝不可能反对自己用兵。
而纳赛尔上台后,埃及跟苏联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还接受苏联的军援,成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着力点。
美国在这件事上必然会帮助英国,拿下埃及,对抗苏联。
然而事态演变却出乎艾登意料之外。
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看来,英国虽然已经臣服于美国了,但英美霸权交棒不彻底。
此时美国虽然已经名为西方世界的领导国,可英国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还在欧亚仍保留着大量自留地,与美国争夺影响力。
一山不容二虎。
苏联是老虎,要消灭。
英国也是老虎,也要彻底击倒。
故而第二次中东战争开打后,艾森豪威尔根本不顾忌盟友的面子,反而同赫鲁晓夫一道对英法施压。
有一段时间,艾森豪威尔甚至直接致电艾登,表示自己很愤怒,声称要制裁英国。
并且他还真的制裁了。
至于苏联,更是声称要用核武器打击英国。
美苏的一唱一和,让英法着实尴尬。
最终的结果,英法联军灰溜溜撤军。
英国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彻底地失去了对中东事务的最后一点主导权。
进而完全丧失了对远东事务的影响力。
至此,大部分英国人终于认识到,以往的霸主辉煌,终于是过眼云烟了,英国已经跟美苏不是一个档次的玩家。
事后,法国人认清现实。
一方面,国际政治的重心已经由欧洲转向美国;
另一方面,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盟友,法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
与美国分庭抗礼。
于是,法国人便选出了二战英雄戴高乐出山,主持大局。
并将重塑法国辉煌的重任交给了戴高乐。
1960年代,戴高乐对法国在国际上的存在进行重新定义,即将法国定位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而不再是美国的小跟班。
基于这个定位,戴高乐拉拢英国对美国施加压力,提出北约也应该由英法美三国共同来主导,而不能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观点。
结果,美国总统肯尼迪不搭理他。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也决定跟着美国走,也不搭理他。
这一下就把戴高乐给气炸了。
此后,他不再对英国人抱有任何幻想。
后来,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顶着美国压力,独立自主的搞出了核武器,并顶着美国压力,筹建了现在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
法国在短短几年内,又重新崛起。
相比于法国,英国是破罐子破摔。
英属印度独立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跟了美国,加拿大太远,且离美国又近,也管不到了。
昔日的大英帝国在全世界插下的米字旗,现在正被美苏一根接着一根的拔起。
麦克米伦不敢刚美国,转头刚法国,拉拢葡萄牙、北欧国家组建“欧洲自由贸易区”,想与法国主导的欧共体打擂台。
在欧洲做老大。
但结果这个自贸区以黯然失败收场。
英国又不得不转向欧共体,求戴高乐赏脸,让自己加入。
但由于戴高乐认为英国是美国的马仔,加入欧共体是别有用心,想在内部击垮欧共体。
便不留情面的拒绝了英国。
(直到戴高乐卸任后,英国才加入欧共体。
但今年又正式退出。
果然,英国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做任何事,其目的都不会是单纯的)屈辱,太屈辱了。
麦克米伦算得上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屈辱的首相了。
1964年,哈罗德·威尔逊当选英国首相。
他一度想振兴英国,不想再唯美国是从。
比如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扩大越战,让英国出兵帮忙,他就言辞拒了。
然而,大英帝国注定已是大势已去。
威尔逊什么事都没做成功。
此时的英国人明白,谁也无法拉起下滑的英国了。
1982年,阿根廷政府在没有任何势力支持的情况下(美苏都不支持阿根廷),收复马岛,主动对英国宣战。
连区区阿根廷都敢挑衅英国,可想而知,当时的英国是有多衰颓。
英国人简直要气炸了。
于是,马岛战争爆发。
事后,英国出兵收复了马岛,完胜阿根廷。
然而,一场战争并无法扭转英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继续下滑的趋势。
在别国看来,英国也就是只能欺负阿根廷这种小学生军事水平的国家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