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的灵柩在逝后40年才入葬,康熙为何终其一生不为其建寝陵

引言:辅佐过三位帝王的孝庄太后在死后却不得“安宁”,曾在宫中停尸三十七年之久,这期间康熙在做什么?
说起清朝的事,那大家想必有不少八卦可以谈,毕竟年代离我们近研究也比较多,什么顺治出家、九龙夺嫡、慈禧夺权,大家说起来都是津津乐道。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大玉儿,也就是历史上历经三朝的孝庄皇后。
与同样身为掌权的女性的慈禧相比,孝庄皇后的格局、见识、谋略显然都要高出一大截,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可比性。
后金天命十年,十三岁的布木布泰便在兄长的护送下前往盛京,布木布泰即孝庄太后,她此行的目的便是前往盛京嫁给皇太极。
由于当时皇太极已经有了大福晋,所以十三岁的孝庄只是皇太极身边的一个侧福晋,不过性格温和的孝庄并不计较这个,一直以侧福晋的身份辅佐皇太极。
皇太极去世后因为没有明确规定谁是继承人,所以在面对这个问题上众人之间陷入了争论,最终得出的结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便是拥立六岁的福临为帝。
当时摄政王多尔衮野心勃勃,但孝庄太后并没有就此屈服,虽说母子两人不能见面,但孝庄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辅佐福临。
不幸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再度发生在了孝庄太后身上,二十四岁的顺治英年早逝,八岁的康熙登基为帝。
我们都知道先皇登基最大的困难就是老臣不服,再加上但是康熙只不过才八岁的年纪,继多尔衮之后又一权臣鳌拜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孝庄太后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继续辅佐年幼的康熙,可以说康熙能够成就这一番丰功伟绩,这其中孝庄太后居功首位。
康熙二十六年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离开人世,她这一生足可以称得上传奇,终其一生都在为王朝尽心尽力,为刚打下的大清江山稳定了基业,还培养出了康熙这样的千古明君。
而围绕着她的谜题也有很多,比如这样一位地位威望都非常高的女性,为什么在去世将近40年才得以安葬,古人不都是讲究入土为安的吗?
有些人误信野史,认为孝庄是因为和多尔衮有私情,才不愿意也不敢和皇太极葬在一起的,这纯属无稽之谈。
要说还是孝庄皇后留下的懿旨,让康熙太难办了。
按照清廷的祖制,皇后去世应该是和皇帝合葬的,所以孝庄原本应该是葬在昭陵西侧的,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孝庄在临死之前留下了3条遗嘱。
其中第一条就是交代不要和皇太极葬在一起。
理由是皇太极已经去世很久了,而且还葬在沈阳,自己身份卑微,就不要去打扰皇太极了。
第二条就是要求大家不要为自己大兴土木修建陵墓,避免奢侈浪费;
第三条就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子孙的不舍,惦记着他们,希望可以离自己的子孙们近一点,一定要葬在遵化。
要知道,康熙帝对于这位祖母的感情可是非常深厚的,对她非常孝顺,自然是不愿意违背祖母的意愿,但是孝庄的遗嘱却让他左右为难。
要知道,当时顺治帝的孝陵已经建成,并且就在昌瑞山主峰的下面,是清东陵的中轴线,至尊无上。
古人以居中为尊,而孝庄是顺治帝的母亲,地位应该是高于顺治的,如果这个时候再把孝庄葬进去,就会打破整个格局,无论放哪都不合适。
如果就这样葬进去,老祖宗的规矩就被破坏了,如果和皇太极合葬,那就是违背了祖母的意愿,左右都不是。
康熙没有办法,只能够先把孝庄的灵柩放置在“暂安奉殿”里,等到想出合适的办法再修建陵寝,只是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37年。
在孝庄去世后的35年里,乾隆皇帝曾经去祭奠过30次,但是一直没有能够解决祖母的身后事。
直到康熙驾崩之后,雍正即位之后才解决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也免得被后人留下不孝的罪名。
雍正是一位雷厉风行的皇帝,做事果断,一看自己祖奶奶的陵寝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也是非常着急的。
不过后面他还是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够遵循遗嘱让孝庄入土为安也不会破坏祖制。
雍正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康熙皇帝能够在位六十多年依旧国泰民安、百业昌盛,一定是因为将孝庄的灵柩安葬的极为稳妥。
现在这个地方一定是一个风水宝地,因此也就不适合再进行挪动,所以雍正就在原先暂安奉殿的基础之上单独修建了一个陵墓,而且还把它命名为了昭西陵。
一来,皇太极的陵墓叫做昭陵,孝庄身为他的皇后原本就应该葬在昭陵的西侧,现在虽然葬在了河北遵化,但是从风水方位上来说位置还是昭陵之西,两者遥相呼应,是同一个体系的。
二来,昭西陵和东陵只有一墙之隔,离子孙近有没有为了修建陵墓而劳民伤财,完全遵循了孝庄最后的遗愿。
昭西陵是清朝所有皇后陵墓中最特别的,而且也是规格最高的。
其他陵墓的大殿都是歇山顶,唯有昭西陵用的是最为尊贵的庑殿顶。
周围建立的两道围墙也是孤例,而且因为地势的原因,昭西陵并没有建立沟河涵洞以及桥梁。
此外,清东陵的正面就是昭西陵的右侧的大红门,子孙后代在谒陵的时候都要经过此处,从昭西陵开始从左往右祭奠。
以上种种,都足以看出昭西陵的特别,以及孝庄尊崇的地位。
这就是孝庄为何在37后才得以安葬了,不得不说康熙和雍正都是两位政治手段极高的皇帝,一位为了避免骂名一再等待时机把棘手难题留给了后人解决,一位顺其自然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难题还称赞了自己父亲一番,手段实在是高。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历史喵在此谢过诸位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