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在一场战争中执行什么样的战术是由战略来确定,一旦战略出现失误,再是高明再是成功的战术都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率领张飞,赵云等人马入川增援刘备的时候嘱咐关羽,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这个战略的精要就是要关羽力避两线作战。
可惜关羽违背了这一原则,虽然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巨大胜利,可是当吕蒙偷袭过来的时候,他就只有走麦城的份了。
退而言之,就算他防住了吕蒙的偷袭,结果也不过是和孙权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也是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
可以这么说,关羽在襄阳樊城方向取得的胜利越大,他遭到孙权进攻的威胁就越大。
道理很简单,荆州是借的,你借别人的本钱做成了大买卖,债主能不来讨债吗?
他想避免孙权方面的袭击,一定要主动向孙权示好,甚至有的破曹功绩应该让给孙权在荆州方面的军事主官。
要么稳住孙权,要么给孙权分赃,要么将孙权拉进对曹的战争之中,陷曹操于两线作战。
总之,只有和了孙权,才能据曹操。
不和孙权,也就无法据曹。
第二个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一战打得十分的漂亮,比起吕蒙偷袭荆州的白衣渡江要漂亮得多。
可惜的是只要战略上犯了错误,越是漂亮的战术动作带来的失败就越大越快。
日本的陆军基本上都陷在了中国,迟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而在这个时候,又去袭击美国,袭击一个领土是自己几十倍,工业能也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国家,希图一次战术胜利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制定这种战略的人简直就是蠢猪。
一群蠢猪率领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失败?
第三个例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这三大战役说是三个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战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因为只有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才能便于下一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反之,如果国民党的主力扯到了长江南岸,哪怕只是在平津的傅作义部撤退到了长江南岸,建立了长江防线,那解放军渡江就困难了。
如果一次渡江没有渡过去,那美国就极有可能干涉中国内战。
英国的紫石英号只是来试探一下的,如果当时没有揍它,或者是揍不过它,哪怕没有把它揍疼,再或者是同时傅作义的人马撤到了长江南岸,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第三次南北朝。
好在毛主席在三大战役一开始就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危险,制定了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并且达成了这一战略目标,才避免的南北分裂,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
篇幅有限,言不尽言,如果列位读者有不同看法,尽请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